现场急救常识二_第1页
现场急救常识二_第2页
现场急救常识二_第3页
现场急救常识二_第4页
现场急救常识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急救常识二第1页/共50页

现场急救定义中国的急诊医学在专业教育和群众性普及教育之间有个空白,这个空白长期以来一直没能填补,那就是现场急救。今天学习的现场急救常识,正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现场急救是对于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伤患,在紧急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或送至医院之前,给予立即的救护。前言第2页/共50页

普及现场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很多灾害伤害及急症发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并非医务人员,而是群众。如果在场群众在医务人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之前,能对伤病员及时、正确的自救互救。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现场急救也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技能。因此,普及现场初级急救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第3页/共50页现场急救内容

(一)、外伤救护五项技术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二)、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开通气道、人工呼吸)第4页/共50页例一: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日本东京国际学术会议讲台上,享年74岁。

(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第5页/共50页例二:球星维维安·福

2003年6月26日,法国联合会杯赛喀麦隆对哥伦比亚半决赛中,喀麦隆队的球星维维安·福突然倒在绿茵场上,全世界无数球迷和电视观众通过电视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医学专家断定,维维安·福的死属于猝死。第6页/共50页不知是没有相关的医生在场还是其他原因,我们看到救助人员在经过一番呼叫、轻拍面颊等简单的检查处理后不紧不慢地将其抬出球场,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直到福被抬出场外,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成功复苏的机会一步步远离,整个过程令人扼腕。

第7页/共50页请记住:

如果您在事发现场,伤病员的生命就掌握在您的手中!您讲道义有良心挽救他人的生命!第8页/共50页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时间就是生命第9页/共50页心肺复苏术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第10页/共50页现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当呼吸终止及心跳骤停时,合并使用心外按摩及人工呼吸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心脏骤停(SCA)表现为4种类型,即心室纤颤(VF),无脉室速,无脉电活动(PEA)和心室停搏,其中心室纤颤(VF)最为常见。第11页/共50页适应症:

成人因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最多见)及高血压、车祸、触电、淹溺、药物过量、气体中毒、窒息、出血等原因所造成的心跳骤停;

小儿非心脏性疾病,如异物堵塞呼吸道、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导致之呼吸终止。

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心肺复苏术适应范围第12页/共50页注:由于进位关系,百分比的总和可能不等于100%注:由于进位关系,百分比的总和可能不等于100%我国10大致命疾病第13页/共50页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AHA(美国心脏协会)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2010CPR指南讨论的主会场

第14页/共50页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第15页/共50页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第16页/共50页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识别心肺复苏(CPR)(ABC→CAB)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

及时除颤

第17页/共50页

(如严重出血,立即止血)

(如疑脊椎伤,慎搬伤者)

(有条件及早除颤)3、高声呼救2、病况判断4、摆放体位5、心脏挤压

6、开放气道1、安全评估7、人工呼吸8、定时判断现场实施CPR流程第18页/共50页观察周围环境,如果现场不安全或者任何时刻都会变得不安全,那就离开现场,确保自身与病人的安全。1安全评估第19页/共50页轻拍或摇动双肩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无反应:指压人中穴仍无反应,立即进行病况判断,10秒钟内完成如严重出血,立即止血。2病况判断第20页/共50页神智呼吸心跳现场急救的检查要抓住重点.第21页/共50页具体做法

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5~10秒钟)

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二摸(大动脉搏动)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吸的气流)证实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后---立即进行抢救第22页/共50页

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第23页/共50页喂,你怎么了!

快来人,有人昏到了!快打120急救电话,要他们带除颤仪、测血压等急救器械来!有谁会救护,请帮我忙!3

高声呼救第24页/共50页打急救电话120

应说明什么?1).时—发生时间2).地—清楚地址3).人—伤患状况4).物—明显目标5).事—已做处理第25页/共50页体位:1、去枕平卧,头后仰2、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或平面硬地3、移动伤病者时,应保持伤病者的头、颈、脊柱做整体的移动。4、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5、尽量减少搬动病人如疑脊椎伤,慎搬伤者。4摆放体位第26页/共50页心脏挤压5心脏按压定位方法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第27页/共50页频率:至少100次/分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cm(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婴儿和儿童)

心肺复苏之胸外心脏按压第28页/共50页心脏按压时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掌根部——心脏按压的受力点第29页/共50页按压姿势示意图

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第30页/共50页正确按压错误按压第31页/共50页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按压位置必须正确,掌根不能放在胸骨下端的剑突上。按压时救护者双臂伸直,垂直按压,肘关节不能弯屈。按压时掌根不可向下猛撞,松弛时不可离开按压位置或做跳动。按压与松弛的时间基本一致。按压及松弛时,上身不应前后摆动。按压时,救护员须观察伤病者反应及脸色的变化。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第32页/共50页

成人(8岁以上)

儿童(1~7岁)

婴儿(1岁以下)胸外心脏按压位置两乳头假想线中点两乳头假想线中点两乳头假想线中点偏下胸外心脏按压深度至少5㎝5㎝4㎝胸外心脏按压手势双手掌根重叠双手掌根重叠或单手掌根两只手指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30:230:2约2分钟内完成30:2的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操作次数5次5次5次成人、婴儿及儿童心肺复苏概要比较第33页/共50页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4.出现自主呼吸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心脏按压操作

第34页/共50页心肺复苏之胸外心脏按压

在人工心脏按压的同时,一旦有条件立即除颤和人工呼吸第35页/共50页支持尽早施行除颤的理论第一、心肺复苏通常不能把心室颤动转变为正常的心律,只能延长向脑部和心脏的供血。第二、成人心博骤停最常见的早期心律为心室颤动(大约75%),此时心肌活动紊乱,失去协调,不能泵出血液。第三、心脏骤停时心律为心室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者的救治率最高。第四、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击除颤。第五、电击除颤的成功率随着开始除颤的时间而下降,每延迟电击除颤1分钟,成功率降低7%~10%。第六、心室颤动在数分钟内会转变为心室静止,10-12分钟后开始除颤,救治成功率接近0。第36页/共50页下列三种情况不能使用AED8岁以下儿童不除颤;心跳骤停时间长(10分钟)不除颤;缺血心脏不除颤。试验和研究证明,在现场立即实施心脏除颤是猝死病人获救的关键。除颤与时间的关系第37页/共50页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室性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电击除颤3次为一个过程。心脏除颤美国麻醉专家迪克教授发明傻瓜除颤器,最慢1分钟,传统的除颤器需20分钟左右。徒手除颤:如现场无除颤器,在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30:2的五个循环后徒手除颤,左手掌紧贴心前区,右手握拳举高约1尺捶打左手背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若无效,立即改胸外心脏按压。第38页/共50页1)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舌根后坠而阻塞呼吸道。6开放气道第39页/共50页

当疑有颈椎损伤者安全时用此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2)托颌法第40页/共50页3)指扣咽喉法如发现气道异物,先使伤员头仰起,以一手拇指和食指将伤员的舌连下颌拿住并上提,用另一手将异物取出(如图)。开放气道演示第41页/共50页

(1)口对口吹气:在畅通气道、判断病人呼吸停止后,抢救者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再张口将病人嘴包完,食指和拇指捏紧病人鼻腔,用力缓而深地向病人口内吹气,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有无上抬,如无上抬则提示气道梗阻,须先解除梗阻,再吹气。每口吹气持续2.0秒钟;再次吸新鲜空气时,捏鼻腔的手要放松,以利肺内气体排出;每口吹气量成人为700-1000ml,儿童为800ml左右,以胸廓上抬为准;吹气时气量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快,以防出现急性胃扩张。(2)口对鼻吹气:在病人牙关紧闭或口腔受伤严重时使用(3)

口对口鼻吹气:适用于婴幼儿人工呼吸7人工呼吸第42页/共50页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第43页/共50页重新评价:

如呼吸恢复而无心跳,则以100次/min

的速度连续做胸外心脏按压到心跳恢复为止。如心跳恢复而呼吸未恢复,则以12次/min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