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拉起手》教学课件_第1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拉起手》教学课件_第2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拉起手》教学课件_第3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拉起手》教学课件_第4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拉起手》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起手

二声部发声练习1=C4/41—2—|3—4—|5—6—|7—1—|1———|3———|5———|1———|旋律练习1=C4/41155|665—|4433|221—|5544|332—|5544|332—|155|665—|4433|221—||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稍慢的速度—抒情、柔美;稍快的速度—欢快、活泼《拉起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同学们聆听,它所表现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呢?分为两个乐段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富有朝气

让歌曲拥有这欢快、活泼的情绪原因请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来分析。速度:中速稍快;节拍:2/4拍;节奏:稳健中富有动感。

节奏型的运用使你感受到节奏的特点XXX

,切分节奏的运用切分节奏大家用拍手来感受切分节奏吧2/4XX|X—|XXX|X—|(加入歌词,边拍边念)2/4XX|X—|XXX|X—|

拉起手拉起手请按连续切分节奏对以下旋律进行改编

1=F2/4

555|53|666|5—|

555|53|333|2—|唱一唱聆听《拉起手》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和平、和谐、团结、友爱聆听《校园圆舞曲》思考这段音乐的节拍3/4拍,属于圆舞曲。圆舞曲(Waltz),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哼唱旋律,感受主题老黑奴

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奴隶贸易背景,更好的理解这首歌吧。一、奴隶贸易的背景

1.新航路开辟以后,英、法、葡、西等国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急需大量劳动力。

3.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原始资本的积累。欧洲非洲美洲

出程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中程运奴隶到美洲贩卖。归程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二、奴隶贸易的经过三角贸易老黑奴奴隶: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这是福斯特1860年离开家乡去纽约之前写的最后一首歌。写这首歌的时候,福斯特一生热爱着的家乡和亲人,几乎都一去不复返了。父亲这时已经去世了,两个姊妹也已出嫁,远离了家乡,两个兄弟也相继故去,剩下的另一个弟兄摩利逊也已结婚,事实上,除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之外,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留在家乡。此后福斯特又遭遇家庭婚变的悲剧,他被迫孤身流落到纽约,穷困潦倒,仅仅四年后就孤寂地离开了人世。曲名中的“老黑奴”确有其人,正是在1860年,福斯特的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作者福斯特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作者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一天,在广阔的大西洋上,一艘神秘的海盗船从欧洲驶向非洲。究竟是谁驾驶着海盗船?他们又要做什么呢?原来,这是欧洲殖民者组织的“捕奴队”。“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被掳的黑人成串的押往那里的奴隶市场,让奴隶贩子“选购”。买卖双方成交以后,奴隶贩子就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臂上和胸前打上烙印。然后奴隶被关到地牢,等凑满一批就赶他们上船,运往美洲。运到美洲的黑奴,再运往黑奴市场供美洲的种植园主购买。运往黑人奴隶的大西洋航线是一条死亡线。从西非到非洲,黑人奴隶要经受六到十周的生活磨难。首先,运奴船经常超载,船上每个奴隶分得的空间只有5.5英尺长、16英寸宽。黑奴一个挤着一个,每个黑奴躺的地方比棺材还小。其次,黑奴生活在拥挤的船舱里,空气污浊,流行病猖獗,加上饮食恶劣,淡水供应不足,导致体弱多病。很多奴隶染上传染病后被抛入大海,葬身鱼腹。当奴隶被运到欧美之后,他们像动物一样被锁在笼子里,像牲口一样被打上烙印和编号,在很多的种植园中,奴隶主最常赏赐给奴隶的就是饥饿、鞭笞和寒冷……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吧。作品介绍

《老黑奴》是福斯特1860年离开家乡时写的一首歌,原名《OldBlackJoe》。歌曲旋律哀婉动人,作者以老黑奴的口吻述说了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创作背景这是福斯特1860年离开家乡彼得斯伯格去纽约之前写的最后一首歌。写这首歌的时候,福斯特一生热爱着的家乡和亲人,几乎都一去不复返了。可敬的父亲这时已经去世了,两个姊妹也已出嫁,远离了家乡,两个兄弟也相继故去,剩下的另一个弟兄摩利逊也已结婚,而且住到了克利夫兰。事实上,除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之外,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留在家乡彼得斯堡。此后福斯特又遭遇家庭婚变的悲剧,他被迫孤身流落到纽约,穷困潦倒,仅仅四年后就孤寂地离开了人世。曲名中的“老黑奴”确有其人,正是在1860年,福斯特的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老黑奴生前要作者为他写一首歌,作者答应了。作者福斯特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作者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音乐家相册福斯特(1826-1864)美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噢,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美丽的梦神》《老黑奴》等。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个人简介1826生于美国北方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父亲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音乐,业余拉小提琴。他在家中十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九,大家都疼爱地叫他“小斯蒂芬”。因为家中并不富裕,所以自小几乎失学在家,但他喜欢阅读及热爱音乐。6岁时,他在帽子上插根羽毛,打着鼓,吹着《莹之光》(即《友谊地久天长》)的口哨,模仿军乐队队员在路上走。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个人简介

7岁时,母亲带他到乐器店,他随手拿起一支银笛,稍微摆弄一会儿,便吹起了《哥伦比亚之歌》,而且吹得很出色,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奇。他没有跟任何人学过音乐,只不过他唱过或吟诵过许多诗歌。不知他从哪借来一本音乐书,每天爱不释手地用心读。十四岁,他考入中学,他越来越喜爱音乐,经常与好朋友一起重唱或重奏。并为四支长笛写过一首圆舞曲,大家一同演奏。青少年时期与哥哥等合组一个音乐社,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