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第
21
题
要做到与时俱进,我们党就要做到()
A.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B.及时把握时代特点
C.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
D.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2.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
第26题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
A.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4.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
A.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B.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D.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的原因有
A.它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C.它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D.它是一种对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和学说
6.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需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7.矛盾是
A.相互冲突的关系B.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D.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是因为
A.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B.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C.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C.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12.某农业资本家租种偏远耕地200亩,后来转租种城郊耕地200亩,结果年利润增加10000元,这10000元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它应属于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ⅠD.级差地租Ⅱ
13.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等于: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C.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之和
D.劳动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时间之和
14.应对经济不景气,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节,一般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A.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
D.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
15.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主要是()的竞争。
A.军事力量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C.意识形态D.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16.决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新政协筹备会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团体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17.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
A.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B.发展先进制造业C.提高服务业比重D.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18.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19.下列哪一种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A.相互作用B.相互排斥C.相辅相成D.相反相成
20.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
A.加强政治互信B.成员国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C.加强睦邻合作D.推动共同发展
三、3.分析题(3题)21.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是一场规模宏伟的大革命。
22.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指出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23.阅读材料:
材料1
2003年的春天,当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降临到我们的头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一次考验和锤炼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抗击非典的斗争。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无形长城迅速筑起:领导干部临危不惧,深入一线;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白衣战士日夜奋战,视死如归;科技人员携手共进,并肩战斗;祖国大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事实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危难之中见精神;事实给世人一个鲜明的昭示: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是任何危难都压不倒的。
摘自“人民日报”2003年5月15日“危难之中见精神”
材料2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是在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危难中诞生,在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成长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我们党聚集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大无畏气慨,排除万难,一往无前,谱写一曲又一曲惊天动地的壮歌,诠释着危难之中见精神的深刻内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不断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资料来源同上
材料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中国人民不仅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从来不在自然灾害面前退却,而且还在同各种敌人和困难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中造就了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更坚强。越是遇到危难,这种精神越发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疾风知劲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凤”、“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等,就是对危险之中见精神的写照和赞美。
资料来源同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从认识论上分析说明危难之中见精神。
(2)依据材料2,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3)依据材料3,从价值观上分析说明危难之中见精神。
四、5.简答题(2题)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的情况是怎样的?
25.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五、3.分析题(0题)26.对比材料1,2,3与4,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他们的分歧所在,这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六、单选题(0题)27.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参考答案
1.ABCD这是强调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坐标和精神状态。
2.A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选项AD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选项B体现的是对立统一关系;选项C蕴涵着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哲理。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D。
3.ABCD
4.AB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ABC项内容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的展开论述。D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有关内容,故不选。
5.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6.CD
7.BCD
8.BCDA为客观原因,其余三项皆为主观原因。BCD选项正确。
9.AB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基本趋势。ABD是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符合题意。矛盾调和论否认对立双方的斗争,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发展;C项不合题意。所以只有ABD是正确选项。
10.ABCD四个选项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是常考的一个知识点,以上四点也可作为分析题的答案要点。ABCD选项正确。
11.A
12.C解析: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C选项正确。
13.B[答案]B
[分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等于哪些时间之和。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也就是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资本循环一次要经过产生过程(生产阶段)和流通过程(购买阶段和销售阶段),资立处在生产过程的时间,叫他生产时间,处在流通过程的时间,叫倒流通时间。所以,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显然备选答案B是正确的。由于劳动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都包括在生产时间之内,是生产、时间的组成部分。所以,备选答案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C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之和,D劳动时间和自然力作用劳动对象的时间之和,都是错误的。
14.B解析:应对经济不景气,需要刺激总需求,正确选项是B。
15.D
16.D解析:选项A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由于与国民党的决战还未开始,党的工作中心不能转移,选项B、C都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后的事,当时党已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选项D为正确答案。
17.A
18.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联系又有区别。就二者的区别而言,哲学不等于具体科学,因为哲学是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的对象,回答世界最本质、最一般的问题。而具体科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某个部分、某个领域的特殊规律,是研究个性。但是哲学又不能离开具体科学,因为哲学必须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共性的抽象和概括,离开具体科学,哲学也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同时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如果离开正确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就会迷失方向。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以此关系分析题中的四个备选项:A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哲学不但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C项也明显错误,哲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恰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中强调的是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这样,由于单项选择的限定,只能选择B项。
19.D解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对立统一关系具体内涵的确认。对立统一就是矛盾,就是指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的两个事物、现象或趋势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题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对立统一即矛盾关系的内容。但具体分析:“相互作用”(A项)和“相辅相成”(C项)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联系关系;而“相互排斥”则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区别关系,只有“相反相成”才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相反)又统一(相成)关系。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
20.B
21.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国民革命军举行了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的广东战争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严重的打击。1924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做大革命。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国民革命军举行了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的广东战争,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严重的打击。1924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做大革命。
22.缩小收入差距必须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发展中的差距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才会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缩小收入差距,必须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发展中的差距要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才会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
23.[答案要点](1)危难之中见精神从认识论上讲就是不断认识真理、在改造世界中掌握客观规律。客观世界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矛盾就包含着困难险阻。无论革命战争的规律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规律都是经受危难的严峻考验在艰辛探索中逐渐掌握的。(2)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一条基本原理。把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力量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全面落实党中央的部署。(3)危难之中见精神从价值观上讲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总是为着解决各种困难去工作、去斗争并在团结、依靠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中造福于人民的。[答案要点](1)危难之中见精神,从认识论上讲,就是不断认识真理、在改造世界中掌握客观规律。客观世界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矛盾就包含着困难险阻。无论革命战争的规律,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规律,都是经受危难的严峻考验,在艰辛探索中逐渐掌握的。(2)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一条基本原理。把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力量,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全面落实党中央的部署。(3)危难之中见精神,从价值观上讲,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总是为着解决各种困难去工作、去斗争,并在团结、依靠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中造福于人民的。
2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由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并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永恒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发展的辩证过程总是这样: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又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这种生产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辩证关系从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来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起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陈旧,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由基本适合变为基本不适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求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一旦产生并确立起来,就又出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在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新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是一个永恒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发展的辩证过程总是这样: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又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这种生产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2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的事物为对象的但是只有那些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事物才与人发生相互作用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一个个人来说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接受间接经验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间接经验也是源于别人的实践。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柴油销售合同模板
- 2024农村土地流转及发包合同书
- 2024商铺租赁合同(奶茶店)
- 2024学校食堂供货标准合同范本
- 2024年终止合同协议书解除合同协议书
- 2024年螺旋包装机买卖合同
- 资产转让报价委托协议
- 2024贵阳劳动合同范本专业版范文
- 公司与旅行社合作契约示例
- 国际认证委托协议书格式
- 婚姻心理学解读包含内容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备战2024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点12 名词性从句(4大陷阱)(解析版)
- 公务员历史常识1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
-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融合的途径
- 花篮拉杆式悬挑脚手架.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史学概论完整版本
- 供水管网抢修管理课件
- 信访维稳工作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