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师_第1页
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师_第2页
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师_第3页
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师_第4页
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师2023/4/181第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行为矫正的基本概念

2023/4/182第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1.问题行为的含义心理学家将需要矫正的行为,统称为问题行为。所谓问题行为,就是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2023/4/183第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2.问题行为的特征(1)是异常行为异常行为是指个体的某项行为异于常态,即偏离年龄和教育水平相近的人的平均值。偏离表现为过渡、不足或不适当。2023/4/184第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正常和异常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级,多数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异常表现。正常和异常的区分:测量并与平均数对比,差值超过某个临界值,就算异常行为。到底超出多少时是标准,不同的心理学者之间有不同的观点:有80%的;有90%的;有95%的。一般倾向于90%。2023/4/185第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也有人认为行为是否正常,主要依赖个体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客观标准。如优生和差生迟到。主观判断易受文化价值观影响,如对同性恋的看法。2023/4/186第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2)是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不是所有的异常行为是问题行为。有害:对自己或他人的身体、生活、学习、生活造成困扰或危害。有时是否有害不太容易界定。2023/4/187第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3.问题行为的类型林正文、伍新春、吕静等人的观点:◆行为不足:是指行为发生次数太少或强度太弱;◆行为过度:是指行为发生次数太多或者强度太大;◆行为不当:是指所表现的行为与所处的情境不相匹配(不该做的做了,该做的不做)。2023/4/188第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杨晓玲的观点:◆暴怒发作行为◆攻击行为◆自伤行为◆社会退缩行为◆顽固性习惯◆多动行为◆遗尿◆儿童恐惧行为◆强迫行为◆生活自理能力2023/4/189第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Schaefer与Millman(1988)的观点:◆不成熟的行为:好动、冲动、注意力低、小丑行为、白日梦、肮脏邋遢、不善于利用时间、自私、过渡依赖◆缺乏安全感的行为:焦虑、害怕、自卑、忧郁、过渡敏感、完美主义◆不良习惯:吮吸手指、咬指甲、尿床、大便失禁、睡眠困难、拒绝睡觉、睡不稳、梦魇、觉醒困扰、失眠、进食问题、口吃、抽搐◆与友伴有关的问题:攻击、手足相嫉、坏朋友、残酷、社交孤立◆反社会行为:不服从、火爆脾气、不诚实(偷窃、说谎、欺骗)、说脏话、玩火、破坏性、逃家、逃学◆其他问题:药物滥用、烟、酒、大麻、吸入性药品、各类药物、过度自慰、性游戏、性别角色偏差、未婚先孕、缺乏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不良2023/4/1810第1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4.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1)生理因素不良的生理条件主要来自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可能源于先天的基因遗传,也可能源于母亲孕产期的不良因素,或后天的创伤与疾病)。a.遗传:如精神病家族史b.孕期不良因素(特别是三个月内):母亲酗酒、病毒性感冒、营养不良、病毒感染2023/4/1811第1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c.产程中的不良因素:早产导致体重过轻,大脑发育未全,难产,生产过程中的窒息,产程过长,使用产钳等;剖腹产容易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d.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大脑外伤、病毒性脑炎、营养不良等2023/4/1812第1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2)家庭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父母婚姻状况、教养方式、特殊家庭事件等。2023/4/1813第1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岁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抽动症

一名天津市某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父亲,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经受严峻的生存考验,与妻子商量之后,决定让保姆每天把孩子送到离家500米远的一个建筑工地,接受噪音和混乱环境的锻炼,让孩子每天听两个小时的打桩、搬运、吵闹的噪音。孩子仅接受了20天熏陶后,就出现了挤眉弄眼和耸鼻子之类的抽动现象,到医院就医,得知是惊吓、混乱导致了儿童出现抽动症。2023/4/1814第1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问题行为(3)学校及社会因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等。社会所主导的价值观。电视、电影、追星、网络等。2023/4/1815第1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行为矫正1.行为矫正的含义是指依据学习原理(行为学习理论或认知学习理论)分析与矫正问题行为,从而引起行为改变(不良行为得到矫正,良性行为得到建立或增强)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2023/4/1816第1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行为矫正2.行为矫正的应用(1)应用的领域a.教育方面b.临床心理方面c.医药和保健方面(行为医学)d.行为团体心理学方面(心理咨询机构)e.工业、商业和人事管理方面f.运动心理方面2023/4/1817第1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行为矫正(2)应用的原则a.防止滥用b.避免误用c.防止损害儿童心理健康d.遵循道德准则2023/4/1818第1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2023/4/1819第1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IvanPavlov,1849~1932)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023/4/1820第2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条件反射之前:

NS(铃声)→无唾液分泌

UCS(牛肉)→UCR(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之中:

CS(铃声)+UCS(牛肉)→UCR(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之后:

CS(铃声)→CR(唾液分泌)2023/4/1821第2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揖驴的故事明朝有位徐文长,他的叔叔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指责他行为放荡不羁,多次后,他的心理非常不舒服。于是他溜到屋后,对着叔叔骑来的驴子作一个揖,然后重重地鞭打它一顿,如此连续几次,驴子一见作揖,就惊跳起来。待他叔叔临走,骑上驴子,徐文长很恭敬地对他叔叔深深一揖,那只笨驴以为又要挨打,忽然暴跳起来,把叔叔摔了下来。2023/4/1822第2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2023/4/1823第2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1)习得律: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2)消退律: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最终消失。2023/4/1824第2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3)泛化律: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与新刺激和原来刺激的相似程度成正比。(4)分化律: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之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条件作用过程。2023/4/1825第2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3.经典条件反射的应用研究(1)华生的恐惧情绪形成实验2023/4/1826第2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Watson,johnBroadus1878—1958),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婴幼儿心理教养》。2023/4/1827第2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华生和其学生雷纳(Rayner)1920年对一个约1岁大的小男孩做了一个实验,让这个原本十分喜爱小白兔的男孩后来见了小白兔就大哭,并扩展到看见任何白色的玩具动物都害怕。他们的做法是:在小白兔出现的时候,发出一个足以令小男孩恐惧的巨大声响。2023/4/1828第2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琼斯的恐惧情绪消除实验1924年,琼斯(Jones)利用经典性条件情绪反应原理,从事了一项反条件情绪反应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惧怕小动物的34个月大的男孩。其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喜欢的食物高兴

白兔惧怕

白兔+喜欢的食物高兴

白兔高兴2023/4/1829第2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B.F.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HamiltonUniversity获文学学士

HarvardUniversity获硕士、博士学位(1930,1931)(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2023/4/1830第3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923:EdwarddiedsuddenlyBegantutoringthesonofprofessor,ArthurPercySaundersMetRobertFrostdecisiontobeawriter1922:

MovedtoClintonandstudiedatHamiltonCollege(1922-1925)2023/4/1831第3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斯金纳学习理论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是斯金纳在“桑代克迷笼”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设计的一种实验装置。■实验结论,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影响着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2023/4/1832第3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经典实验2023/4/1833第3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SkinnerBoxOPERANT

CONDI

T

I

O

N

ING2023/4/1834第3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2.强化理论:强化是指在条件作用中,凡是能够增加操作行为反应概率的一切刺激和事件都是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2023/4/1835第3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认知行为学习理论1.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理论概要:艾里斯认为,行为者的情绪困扰是由个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教导行为者学习“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以消除行为者的情绪困扰。该理论又叫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建立的相应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后果。2023/4/1836第3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不合理信念的特点:●绝对化要求:就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产生或必定不会产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概括化;对他人的过分概括化。●过分夸大化:这是一种消极的想法,即认为某一事情的发生会十分可怕,非常糟糕,是灾难性的。这种想法使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中不能自拔。2023/4/1837第3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认知行为学习理论2、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理论概要:贝克是受过严格的精神动力疗法的训练。在长期观察抑郁症等情感失常者的行为表现后,深刻感到认知过程是这些病症的核心问题。因此,在他的《认知治疗与情绪异常》一书中指出,行为者的感情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行为者本人对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与行为反应。2023/4/1838第3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认知行为疗法的出发点是确认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的原因。贝克论证说,抑郁症病人往往是由于错误地做出逻辑判断而产生抑郁,由于歪曲了事实的含义而自我谴责。一件很小的事情,会被抑郁症病人看成是生活中已经完全绝望的表现。因此,抑郁症者对自己总是做出不合逻辑的推论,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的思想去解释所有的事件。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行为者不良的、歪曲的认知和观念。

2023/4/1839第3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的含义:观察学习,就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间接性)学习。由于观察学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习得和个体社会化的历程,因此这一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2023/4/1840第4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人物简介班杜拉(A.Bandura,1925-)1925年生于加拿大1952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1953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至今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兴趣在于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2023/4/1841第4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经典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1968年)2023/4/1842第4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社会学习理论2.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1)榜样及其示范行为的特征:A.榜样的特征:榜样受人尊敬、社会地位高、能力较强、拥有权力且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等时,更容易被观察者模仿学习。2023/4/1843第4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社会学习理论B.示范行为的特征:▲独特性与复杂性:独特而且简单易学的行为容易成为观察者学习的对象;▲流行性:榜样的行为越流行越容易被模仿,如各种大众传媒中的榜样行为极易成为“时尚”;▲功能性:被奖励的榜样行为比被惩罚的榜样行为更容易被模仿。2023/4/1844第4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社会学习理论(2)观察者的特征:A.观察者的信息加工能力与情绪唤醒水平:信息加工能力强、情绪唤醒水平高的个体,能从观察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模仿的质量也就越高。B.知觉定势:观察者过去的知觉定势,会影响他们在观察中抽取什么特征,以及如何对所见所闻做出解释。2023/4/1845第4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社会学习理论C.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经验缺乏、低自尊、依赖性强的个体更容易模仿。D.先前经验:一般而言,先前获得强化经验的行为在当前的观察学习情景中,将比较容易受到注意。由于不同观察者在上述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会产生不同水平的观察模仿,如直接性模仿;抽象性模仿、创造性模仿等。2023/4/1846第4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社会学习理论(3)榜样与观察者的关系特征: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模仿学习。2023/4/1847第4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强化

2023/4/1848第4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强化与强化物的含义及类型1.强化与强化物的含义所谓的强化,是指有机体做出某一反应的结果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所谓强化物,就是指能起到强化作用的事件或刺激,也就说,它的出现可以提高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2023/4/1849第4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强化的类型正强化与负强化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无条件强化与条件强化2023/4/1850第5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强化的类型(1)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阳性强化):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刺激的出现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并且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如获得食物或加大奖励。负强化(又叫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导致了刺激的消失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并且结果也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如回避电击或减轻惩罚。2023/4/1851第5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强化的类型(2)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连续强化:就是指当所需要的目标行为一旦发生,就给予强化的方法。也就是说,只要行为发生,就能获得强化。间歇强化:就是指一种偶然的(或间歇的)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通过间歇强化获得的,因为有些行为不可能每次都获得强化(只有部分能被强化),如买彩票、赌博等。因此它又叫部分强化。2023/4/1852第5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强化的类型间歇强化与连续强化的比较:使用阶段上克服餍足效果上操作的可行性上2023/4/1853第5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强化的类型(3)无条件强化与条件强化无条件强化:对食物、水、性等追求和对高温、严寒、疼痛等的逃避,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体的基本需求相关,因此称它为无条件强化,或原始强化。将食物、水、性等自然的积极刺激称为无条件强化物。将高温、严寒、疼痛等自然的消极刺激称为无条件惩罚物。2023/4/1854第5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强化的类型条件性强化:分数、名次、称赞、金钱等中性刺激,由于和已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无条件强化物或已被条件化的强化物)的反复多次联系,也获得了强化的力量。人们把这种强化称为条件性强化,又称次级强化。它们的价值不是自然获得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分数、名次、称赞、金钱等刺激物叫条件性强化物。2023/4/1855第5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强化物的类型(1)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无条件强化物:就是本身就具有强化作用的自然物。包括食物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即拥有性强化物。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机体的基本需要(尤其是生理需要)有关。因此,又被称为“原级强化物”。2023/4/1856第5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强化物的类型条件强化物:根据条件强化物的性质再进行分类,又可以分成两类:物类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物类强化物(也称为次级强化物)是指一些物品原初不具有强化的作用,通过和其他“原级强化物”的联系而获得强化力量的刺激物。一般地,学校惯用的分数、奖状、毕业证书、奖金等都属于物类强化物。因为它们能换取赞赏、表扬、食物、衣服、娱乐品等。2023/4/1857第5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强化物的类型次级强化物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不容易受某一短缺状态的影响。即个体对强化物的需要程度较为一致,不为训练环境所左右;第二,由于其强化价值由原级强化物的强化价值累积而成(如钱可以买吃的,也可以买玩的和用的),因此其吸引力比单独的原级强化物大得多。社会性强化物(也称为高级强化物)是指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关怀或赞美的动作、语言及表情,诸如微笑、感谢、拥抱、拍肩膀等。2023/4/1858第5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强化物的类型2、根据强化物的内容消费性强化物:就是指糖果、饼干、水果、饮料等一次性消费物品。它们往往属于无条件强化物,其强化价值是不需要学习就有的。活动强化物:就是指人们喜欢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倾向于争取的各种权利,如打游戏、看电视、出外郊游、参加娱乐活动、获得自由空间等。2023/4/1859第5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最早系统研究活动强化物的是普雷马克(D.Premack,1965),他的研究结论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其一是玩弹球游戏机;其二是吃糖果。当然一些孩子选择了前者,一些孩子选择了后者。有趣的是,对于更喜欢糖果的孩子,若将吃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其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相反,对于更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若以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便可提高其吃糖果的量。由此可见,比较喜欢的活动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喜欢的活动。

这种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做完作业后,让你看一个小时的电视”等等,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普雷马克原理应用的条件:低概率行为(目标行为)在先,高概率行为在后。2023/4/1860第6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强化物的类型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可以拥有享受的东西。如有机会坐一次飞机;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有一个私人房间;以及像其他刷子、指甲刀、皮带等拥有物。至少是暂时拥有。社会性强化物:指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口头赞美(好孩子、真棒、太好了、等等)以及温情的轻拍、拥抱、点头、微笑,甚至是简单的一瞥等社会性注意。2023/4/1861第6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选择强化物的方法(1)活动观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当事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兴趣爱好,作为选择强化物的依据。2023/4/1862第6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选择强化物的方法(2)事件调查问卷调查:就是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表,直截了当地让当事人回答自己在所选顶目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它可以经济有效地了解当事人的喜好,并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资料。事件清单: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类列出各类物品,活动及事件,让当事人选择,以了解其喜好。这对于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当事人或年幼的儿童,尤其适用。2023/4/1863第6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5.强化的程式及其特点(1)定比例强化(FR程式)(2)变比例强化(VR程式)(3)定时距强化(FI程式)(4)变时距强化(VI程式)2023/4/1864第6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定比例强化(FR)只有当事人做出的反应达到所要求的特定次数时,反应进行强化。优点:由于在FR中,个体获得强化物的数量与所发生的反应数目成正比,为了获得更多强化物,个体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因此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缺点:每一次得到强化后,会有一段时间“停顿”。停顿时间的长短,与FR的大小成正比。2023/4/1865第6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变比例强化(VR)是指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可预测地变化着。如:学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赌博。优势:1.在反应被强化之后,没有停顿。2.每次强化所要求的反应数目比FR程式中变化的范围大,因此更不容易出现反应减退。2023/4/1866第6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定时距强化(FI)是指目标行为在上一次被强化后,经过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后再一次进行强化。也就是在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内,只要目标行为发生了,就获得强化。缺陷:也存在“停顿”现象,且停顿时间比FR程式还要长。2023/4/1867第6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变时距强化(VI)是指在一次强化发生后到下一次强化发生前,期间的时间间隔围绕一个平均值不可预测地变化。两次强化之间没有停顿现象。适合于持续性行为的训练。2023/4/1868第6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正强化的使用1.影响正强化的因素(1)强化与行为的一致性(关键)只有出现良性行为时,才进行强化。如果强化物与目标行为不一致,目标行为就难以改变。(2)强化与行为的直接性强化物的效果与目标行为和强化物之间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立即强化比延缓强化效果好。(延缓强化可能恰好强化了不良行为)2023/4/1869第6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影响正强化的因素(3)强化物的数量和品质强化物的数量越大,强化的效果越明显。但这种关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强化物的量超过一量时,就是丧失强化作用,甚至成为厌恶刺激,尤其是原始强化物(食物等)。这种餍足是暂时的,一旦量减少了,又可恢复强化力量。条件性强化物虽然也有餍足,但不像那么原始强化物明显。强化物的品质不像数量那样可以计算,取决于个体的偏好。个体越喜欢的强化物,强化效果越好。2023/4/1870第7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影响正强化的因素(4)机体的先前状态剥夺和餍足是个体机体的两种典型状态,当个体处于剥夺状态时,强化物的强化价值就会提高,剥夺时间越长,强化价值越大。当个体处于餍足状态时,强化物的强化价值就会降低,餍足的程度越高,强化价值越小。注:为了保护个体健康,不要采用严厉的剥夺。此外,外界指令、环境变化等,也会影响强化效果。2023/4/1871第7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1)正确选择目标行为所选择的行为应该是具体的行为(如微笑),而不是一般行为(如社会化)。对具体行为,能客观地进行控制、观察、评价其改变,能反复对其进行强化。2023/4/1872第7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2)正确选择强化物用来增强行为的强化物必须具备以下特点:①易用;②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③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迅速的满足;④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此,须就强化物对当事人进行调查。2023/4/1873第7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3)正确实施强化①实施前把计划告诉当事人,以取得其配合;②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立即强化;③给予强化物时,告知当事人被强化的具体行为;④分配物质强化时,最好能结合精神奖励,同时,为避免餍足,应经常更换赞扬方式;⑤每次只给予少量的强化物;⑥不要在强化后提出批评和要求。2023/4/1874第7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⑦注意实施过程中强化物本身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某些强化物(看电视、打游戏等)不断给予,反而会使个体养成另一种不良行为习惯;⑧强化过程中注意个体行为的成效,避免功利性。(个体可能为了获得强化物故意做出某种行为,这样容易养成功利性。这样的行为也很难迁移或在自然环境下维持,一旦强化物消除,行为就会明显消退)。2023/4/1875第7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有效运用正强化的原则(4)让当事人逐渐脱离程序①当目标行为多次以我们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逐渐减少物质强化物而用社会性强化物来维持该行为;②寻找环境中的其他自然强化物,并用它来维持行为;③继续进行间歇强化,并周期性地对行为进行评估。2023/4/1876第7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正强化的误用(1)针对不良行为进行强化一般并非故意,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a.无意间强化b.对什么是良好行为的认识有偏差c.无奈中给予强化例:咪咪是个智力落后的孩子,喜欢吃山楂片。课堂上,老师正在上课,她举手要吃山楂片,老师没有理睬,咪咪就咬自己,用头撞桌子,老师害怕她会伤害自己,赶紧给了她山楂片。以后当咪咪想要吃山楂片的时候就咬自己或用头撞桌子。2023/4/1877第7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正强化的误用(2)强化过程中的偏差强化不及时或不一致强化物给予的数量太多,出现滥用,或强化物种类单一,导致个体对强化物很快饱厌。个体的行为已经持续发生,强化物还没有及时退出强化物给予之后不久,就对个体的行为提出了批评。2023/4/1878第7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负强化的使用1.负强化的种类(1)社会性负强化是指通过他人的行动帮助自己去除厌恶刺激这一形式形成行为的过程。若个体总采取这一方式解决问题,容易养成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他人的不良习惯。2023/4/1879第7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负强化的使用(2)自动性负强化通过自身行为的自然结果达到的负强化。如:当学生遇到难题时,通过自己苦思冥想解决问题。2023/4/1880第8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负强化的基本过程逃避反应:是指个体在厌恶刺激出现后,才做出某一良好的行为,从而使该厌恶刺激终止。回避反应:是指当个体听到有关厌恶刺激的信号后,主动做出某一良好的行为,从而避免厌恶刺激。2023/4/1881第8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负强化的具体实施(1)目标行为发生之后应该马上出现刺激物的改变,即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延缓到来。(2)负强化应注意适量。首先,行为发生后,厌恶刺激的消除或减少应达到一定的量,即要有明显变化。其次,在给予厌恶刺激时不要给个体造成身心伤害。(3)实施过程要有一致性。即目标行为的出现与厌恶刺激的消除、减少或延缓应该一致。2023/4/1882第8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负强化的具体实施(4)如果必须通过负强化来建立良好的行为,那么在逃避反应和回避反应中,应优先采用回避反应。(5)在使用回避反应之前,必须借助逃避反应来建立良好行为。如果逃避反应已经获得,则回避反应一般易于建立。(6)在使用回避反应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条件厌恶刺激必须是强力惩罚的信号,必须使行为者获得警告。2023/4/1883第8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负强化的具体实施(7)必须慎重使用逃避和回避反应。由于负强化过程需要运用厌恶刺激,会令人感到不适,并容易诱导行为者对其他刺激也产生逃避和回避的反应。(8)负强化最好和正强化结合使用。将对良好行为的正强化和对不良行为的负强化结合,不仅可以增强良好的行为,也可以降低其副作用。2023/4/1884第8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负强化的误用(1)负强化的行为目标不是良好行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不自觉地将负强化原理应用于非期望行为(不良行为)。如:厌食症患者拒绝进食:可以减少发胖带来的厌恶感吸食毒品:可以暂时消除中断毒品后出现的戒断综合症快速认错、道歉:可以避免被批评惩罚(其内心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谎:可以避免责骂和惩罚。2023/4/1885第8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负强化的误用(2)造成个体形成过多的逃避或回避行为错误地使用厌恶刺激,过多地对孩子进行惩罚,可能会造成他们对厌恶刺激过度回避或逃避,并泛化到其他事物和情境上,容易形成内向、胆怯的性格。如校园恐怖症。2023/4/1886第8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惩罚

2023/4/1887第8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惩罚与惩罚物的基本含义惩罚是指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惩罚物是指其呈现可以降低反应发生概率的事件。厌恶刺激和厌恶活动,都是惩罚物。当个体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做出某一行为后,若及时使之承受惩罚物(厌恶刺激或厌恶活动),或撤除正在享用的强化物(积极刺激或积极活动),那么个体在今后类似刺激情境中,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将会下降。2023/4/1888第8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惩罚的类型1.正惩罚与负惩罚正惩罚:行为的结果导致厌恶刺激的出现或强度的增加,从而使行为发生概率下降。负惩罚: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或积极活动的消除或强度的降低,从而使行为发生概率下降。2023/4/1889第8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正惩罚与负惩罚相同之处:它们都降低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持续的时间或强度);不同之处:前者是行为的结果导致厌恶刺激或厌恶活动的出现或强度的增加;后者是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或积极活动的撤离或丧失。2023/4/1890第9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正惩罚与负惩罚负惩罚有隔离和反应代价两种形式。隔离:指维持行为的强化物被暂时停止,一旦个体的行为恢复正常,强化物又可以再次出现反应代价:指伴随行为出现的其他强化物(不同于维持行为的强化物)的丧失。2023/4/1891第9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无条件惩罚与条件性惩罚高温、严寒、恶臭、疼痛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有机体的生物需要密切相关,它们所产生的惩罚作用即为无条件惩罚。相应地,高温、严寒、恶臭、疼痛等是无条件惩罚物。2023/4/1892第9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无条件惩罚与条件性惩罚一些刺激或事件,在与无条件惩罚物或其他已有的条件性惩罚物多次配对之后,或与强化物的丧失多次联系之后,成为具备惩罚作用的刺激或事件,它们所产生的惩罚作用即为条件性惩罚。把这些能起到惩罚作用的刺激或事件称为条件性惩罚物。如:否定性的表情、语言、动作等。2023/4/1893第9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强化与惩罚的关系

未来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刺激物的出现刺激物的消除被加强正强化负强化被削弱正惩罚负惩罚2023/4/1894第9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惩罚物的类型与选择1.惩罚物的类型(p104)(1)体罚(2)斥责(3)隔离(4)矫枉过正(5)体力劳动2023/4/1895第9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惩罚物的类型与选择2.惩罚物的选择使用惩罚物时一定要谨慎,如果必须使用,则应首先考虑矫枉过正,然后考虑斥责和隔离、最后再考虑体力劳动和体罚。2023/4/1896第9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惩罚过程的特点在行为矫正过程中,用来降低行为发生概率的方法很多,如惩罚、消退、差别强化等。与其他方法相比,惩罚过程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立即性惩罚的效果在惩罚后随之产生,反应频率降低。其中,电击效果最明显。2023/4/1897第9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惩罚过程的特点(2)情境性惩罚的效果只局限于特定的场所、时间、惩罚执行者,无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具有“时过境迁”性。但是通过扩张惩罚的一致性和加强惩罚的条件化等措施,也可将惩罚效果迁移到其他情境中。2023/4/1898第9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惩罚过程的特点(3)复原性惩罚的效果不会持久,当惩罚的一致性被撤离后,被惩罚的行为就可能复原。是否复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惩罚的方式。电击的效果持久,而温和的惩罚方式容易复原。其次,对惩罚的适应。人们有可能对之适应,从而使惩罚失去效果。再次,是否对相反的良性行为进行强化。2023/4/1899第9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惩罚的运用1.影响惩罚效果的因素(1)惩罚的一致性(2)惩罚的延缓性(3)惩罚的连续性(4)惩罚的变化性(5)惩罚的时机(6)机体的先前状态(已形成事件)(7)对替代行为的强化2023/4/18100第10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正惩罚的运用(1)正惩罚的副作用强烈的惩罚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甚至逃避惩罚情境容易导致儿童模仿成人的惩罚行为惩罚可能导致使用者上瘾容易导致惩罚升级容易使惩罚者产生心理困扰2023/4/18101第10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正惩罚的运用(2)正惩罚的误用惩罚良性行为将惩罚等同于体罚孤立使用斥责延缓实施惩罚滥用惩罚惩罚过于轻微2023/4/18102第10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正惩罚的运用(3)有效运用的原则目标行为应为具体行为而非一般性行为成人执行惩罚的态度要一致惩罚必须及时、尽早连续实施惩罚惩罚不良行为与强化替代行为相结合变化使用惩罚公平实施惩罚安全结束惩罚(连续→间歇;人为→自然)2023/4/18103第10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负惩罚的运用(略)隔离的使用反应代价的使用2023/4/18104第10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消退

2023/4/18105第10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消退的含义是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行为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该行为发生概率就会下降。2023/4/18106第10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消退的特征1.消退爆发指在行为消退的初期,当行为一旦得不到强化,它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等,经常会在其开始减少并最终消失前有个暂时增加的现象。2023/4/18107第10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消退的特征2.自发恢复指行为可能在停止发生一段时间后,当个体面临与原来行为发生环境类似的条件时,行为再次发生的倾向。在行为恢复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强化物,则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如果获得强化物,则行为消退将失去效果,即出现明显的行为消退的抵抗。2023/4/18108第10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消退的特征3.消退渐退与惩罚过程的立即性不同,消退是逐渐发生的过程。虽然使用消退能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不良行为,但是消退的过程是渐进的,不象惩罚能立竿见影。由于运用消退来降低行为是一个相对持久的过程,因而容易被人误解,认为它的效果不明显。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2023/4/18109第10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消退的基本类型正强化行为的消退负强化行为的消退自动强化行为的消退(抽烟)2023/4/18110第11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消退的运用1.使用消退的前提条件能正确识别问题行为的强化物能有效控制问题行为的强化物可以保证消退过程中当事人和他人的安全可以容忍消退爆发时问题行为的升级周围环境中的所有人员能一致地执行消退2023/4/18111第11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消退的运用2.消退的误用无意中消退了儿童的良好行为中断消退程序,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采用间歇消退,结果间歇强化了不良行为误认为消退就是忽视目标行为2023/4/18112第11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消退的运用3.正确使用消退的原则选择好目标行为(要具体,强化物易控制)了解其发生频率、强化物实施前告诉行为者,以便获得配合。同时告诉其他有关人员,保证一致性撤离不良行为的所有强化物,同时强化良好行为注意处理消退爆发和自发恢复现象,沉稳坚持2023/4/18113第11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六、塑造

2023/4/18114第11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塑造的含义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能做出某一行为到一步一步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人类个体许多新的行为方式都是由环境和其他人有意或无意塑造而培养起来的。2023/4/18115第11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塑造的原理:如果个体要学会某一新行为,仅仅通过等待其出现,再予以强化的方式,是不可能形成这一新行为的。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出一个目前个体有可能做的且与目标行为有关或相似的初始行为,并对之进行强化。所强化的初始行为虽然出现频率可能不高,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或多或少地与目标行为有些关系。当这个初始反应出现的频率增大时,就停止强化它,转而开始强化另一个更加接近目标行为的反应……使目标行为最终得以形成。因此,塑造法也被称为“渐次接近法”,其实质是通过差别强化达到行为分化的过程。2023/4/18116第11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塑造的范例:

家长塑造幼儿早期说话的行为。如学说“妈妈”。训兽师训练老虎钻火圈的行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塑造2023/4/18117第11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塑造的运用1.塑造的误用(1)由于塑造而逐渐形成了个体的不良行为塑造的目的原本在于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但是使用不当,常逐渐形成了儿童的不良行为。如:许多弱智儿童的自我伤害行为常常就是误用塑造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塑造的错误使用,也常常导致父母教育方式逐渐暴力化的倾向出现。2023/4/18118第11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塑造的运用(2)在应该使用塑造时却不知如何适当地应用要想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塑造的第一步是强化合适的起始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误用的情况:一是对于这一合适的起始行为却无动于衷,从而错失了培养良性行为的良机。(滚雪球)二是将某些不良行为误认为是良性目标行为的起始行为,从而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也给予大量的强化。2023/4/18119第11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塑造的运用2.有效运用塑的原则(1)确定好目标行为(2)选择好起始行为(3)设定好塑造步骤(4)把握好塑造进度(5)有效进行差别强化2023/4/18120第12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七、渐隐

2023/4/18121第12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渐隐的概念1.渐隐的含义渐隐是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个体反应不变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刺激,直至达到适当的刺激,以使个体对这个适当的刺激做出反应。2023/4/18122第12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教会幼儿画各种各样的图画(圆、线、正方形、三角形等等)。如为了教儿童正确地画圆,教师开始时可把一些画着虚线圆的纸放在学生面前,把铅笔放在学生手里,对他说:“描一下这个圆。”然后手把手地指导他把虚线画成实线,完成后及时给与奖励。经过这样联系多次后,教师渐渐隐去辅助动作,让学生自己描圆。整个程序具体如下:(1)在初期练习时,轻轻手把手进行;(2)接下来,只是指尖触着学生的手背;(3)手势指导着描画圆:(4)最后只是给与语言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这一过程就体现了渐隐的过程。渐隐的范例2023/4/18123第12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渐隐与塑造的比较(1)相同点:塑造是使个体逐步学会一个新行为的过程;渐隐是使个体逐步学会刺激控制的过程。因此,二者都是实施的逐步变化的程序。2023/4/18124第12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渐隐与塑造的比较(2)不同点:它们的逐步变化的性质不同。塑造是通过反应的逐渐改变和差别强化,最终达到目标行为的过程,其中的刺激情境一般是不变的,而反应则由最初的起始反应向最终目标行为转变;而渐隐则是指逐渐变化的刺激能引起导致强化的特定反应,最终使得初始的刺激改变成所需的控制反应的刺激。所以,渐隐包括控制反应的刺激逐渐变化,而反应不变;塑造则包括反应的逐渐变化,而刺激保持不变。2023/4/18125第12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渐隐的优点(1)渐隐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因为渐隐直接提供正确反应模式,它使得行为少走弯路。(2)渐隐避免了错误的发生,这样也就避免了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错误而使错误反应达到一定的强度。(3)当错误已经产生,再进行消退,容易使被矫正者产生消极情绪,如得不到强化物,就发脾气,产生攻击性行为和企图逃离的情境等。应用渐隐程序就可以避免上述副作用。它一开始就引导矫正者步入正确反应之中,并使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2023/4/18126第12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渐隐的类型(1)最小——最大促进的渐隐是指矫正者在开始行为训练时只提供最小的促进性刺激,在必要时再提供更多的刺激促进。当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反应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促进性刺激进行渐隐的过程。例如,训练儿童正确投篮动作的训练过程。(2)最大——最小促进的渐隐就是矫正者在训练初期就提供最大的促进性刺激,然后逐渐减少促进性刺激的程度的渐隐过程。例如,前述的训练孩子画圆的案例。2023/4/18127第12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渐隐的运用1.渐隐的误用(1)由于渐隐法的误用而逐渐形成了儿童的不良反应。如对控制有害行为的刺激进行的不正确的渐隐最终会加剧个体的有害行为。如自伤儿童的撞头行为,家长把硬桌子上包层软的海绵。但儿童为引起家长的注意,为撞出声响,使的劲会更大,反而加剧了这种自伤行为。2023/4/18128第12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渐隐的运用(2)在应该运用渐隐时,却不知道适当运用。这一误用最常见的事例是,训练孩子逐步学习某一反应时,使学习进度始终停留在先期程度上,结果导致孩子的固结反应。例如,教儿童学习加减法,最开始为了形象化,示意他用手指计算,随后过渡到用竹签替代手指。但当儿童用表象替代实物进行计算表现出困难时,家长和老师便不再进一步要求他。随着竹签运用的熟练性增加,儿童将对竹签产生严重的依赖感,这样就妨碍了他心算的学习。2023/4/18129第12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渐隐的运用2.有效运用渐隐的原则(1)确定好目标行为(2)选择好起始刺激(3)设定好渐隐步骤(4)合理实施渐隐计划2023/4/18130第13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八、连锁

2023/4/18131第13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连锁的含义当所要培养的某一新行为较为复杂,且由若干部分或环节所组成时,就需要运用链锁这一方法了。链锁就是把要求习得的整体行为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着的环节,即刺激—反应链,然后对当事人的行为链条逐一进行训练,并最终使之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2023/4/18132第13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通过链锁来训练幼儿洗脸的生活技能。通过洗脸行为的任务分析发现,可以把幼儿洗脸的动作分成10个步骤:1、把挂着的毛巾取下放在空脸盆里;2、把脸盆放在水槽里;3、拧开水笼头放水;4、放半脸盆水;5、关紧水龙头;6、搓洗毛巾并拧干毛巾;7、用毛巾擦洗脸部;8、再次搓洗毛巾并拧干;9、挂好毛巾;10、倒掉洗脸水,并放好脸盆;在开始训练时,我们先教第1步,让幼儿“把挂着的毛巾取下放在脸盆里”,其他步骤由教师或父母完成。如果幼儿不能完成第1步,就加以示范。如果幼儿能很好完成第1步的话,就给予强化,并教幼儿第2步,让他“把脸盆放在水槽里”,并将第1、2步连起来一同完成,其他的步骤同样由教师或父母完成。如果幼儿正确完成第1、2步,就及时给予强化,并教第3步,并将1、2、3步连起来一起完成,完成后给予强化。……如此下去,直至幼儿能完成整个1——10的行为链,学会自己洗脸为止。链锁的案例2023/4/18133第13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链锁的类型及其选择1.整体链锁整体链锁也叫完全任务呈现,其实质是将复杂的行为链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训练,每次学习尝试都要完成全部任务。也就是说,在整体链锁的训练中,要求当事人每次从行为链的开始环节做到行为链的最后环节,并重复练习全部环节直到掌握整个行为。用公式表示:S1→R1→S2→R2→S3→R3→强化物。2023/4/18134第13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链锁的类型及其选择2.逆向连锁所谓逆向连锁,就是在训练过程中,按照行为链的逆向顺序先教倒数第一个环节;随后教倒数第二个环节,并将倒数第一、二两个环节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再教倒数第三个环节,并把倒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一起练习。依次类推,接照行为链的逆向顺序进行,直到习得整个行为为止。用公式表示:S3→R3→强化物;S2→R2→S3→R3→强化物;S1→R1→S2→R2→S3→R3→强化物。2023/4/18135第13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链锁的类型及其选择3.顺向连锁所谓顺向连锁,就是在训练过程中,按照行为链的自然正向顺序先教第一个环节;随后教第二个环节,并将第一、二个环节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再教第三个环节,并把第一、二、三个环节结合起来一起练习。依次类推,按照行为链的正向顺序进行,直到习得整个行为为止。用公式表示:S1→R1→强化物;S1→R1→S2→R2→强化物;S1→R1→S2→R2→S3→R3→强化物。2023/4/18136第13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连锁的运用1.链锁误用在链锁过程中,运用强化的目的在于形成良性的行为。但是,如果强化不当,也很有可能建立不良行为,并形成不良的反应链。这种链锁的误用常常表现为:发生在一个良好行为之前的不良行为,也被无意识地强化了。于是,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一起受到了强化,从而形成了不良反应链。其基本过程是:S1→R1→(不良行为)→S2→R2→(良好行为)→强化物。2023/4/18137第13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连锁的运用2.有效使用链锁的原则(1)进行任务分析(2)正确示范练习(3)科学实施连锁(4)有效进行强化(5)渐隐促进刺激2023/4/18138第138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九、代币制

2023/4/18139第139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代币制的含义如果一个刺激本身不具有强化作用,而是通过和一个强化刺激(无条件强化物或其他已被条件化的强化物)相联系才获得强化力量,那么这个刺激就称为条件性强化物。凡是能够累计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的条件性强化物,称为代币。凡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就是代币制。2023/4/18140第140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代币的类型在代币制中,只要可以累积起来交换后援强化物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代币。因此,代币的类型非常多。如塑料片、扑克牌、五角星、小红花、积分卡、分数、筹码、点数以及其他具有明确单位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代币。在代币制中,由于只要当事人表现出目标行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代币,并可根据当事人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标准交换后援强化物,因此,运用代币制必须事先帮助当事人理解与掌握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目标行为与代币的关系;二是代币与后援强化物的关系。2023/4/18141第141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代币制的特点1.优点(1)使用代币可以在目标行为出现后立即强化它。(2)由于代币管制结构严谨,所以期待的目标行为常可以得到更一致的强化。(3)代币是广泛的条件强化物,因为它们是伴随各种其他强化物出现的。对于任何对被管制者可能存在特殊作用已形成事件,代币都具有强化物的功能。2023/4/18142第142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代币制的特点(4)代币便于分发,也便于被管制者积累。(5)代币强化便于量化,因此使得不同的行为可以得到更多或更少的强化(多一些或少一些的代币)。(6)由于被管制者积累代币可以依据问题行为的出现而被取走,所以在代币管制中很容易实施反应代价。(7)被管制者可以通过储存代币,以便购买更多的东西而学到计划未来的技能。2023/4/18143第143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代币制的特点2.缺点(1)组织和指导代币的使用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有可能使当事人和矫正者不能专心于目标行为的矫正。(2)购买用来兑换的后援强化物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并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贮存,也在客观上对其实施增加了限制。(3)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包含复杂步骤的代币管理系统或是指导一个大规模的代币管理系统更是如此。2023/4/18144第144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代币制的构成与使用程序1.确定目标行为2.确定用作代币的项目3.确定后援强化物4.拟定代币交换系统5.决定是否使用反应代价6.准备代币系统工作手册2023/4/18145第145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确定目标行为目标行为可以包括教育环境中的学习技能、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技能、康复环境中的自我管理技能、受管制环境中的社会技能。确定目标行为后,还要客观、仔细地定义目标行为,这样既便于当事人理解什么是期望的行为,又便于矫正者记录这些行为并采取可靠的代币强化。2023/4/18146第146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确定用作代币的项目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对当事人具有吸引力,便于携带;代币必须是能够随时可以方便发放的,以能对良好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强化;代币必须是不容易伪造、耐用的东西;代币必须是只能在代币交换系统中使用,只能用来交换后援强化物,不能具备其他实物功能,不能与别的事物相混淆,因为代币本身的价值如果大于后援强化物,或者代币可以用来交换后援强化物以外的东西,那么代币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2023/4/18147第147页,共1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确定后援强化物在代币系统中,代币之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