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期基础理论考核选择题与名词解释产业聚集: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一般包括两个形成类型:指向性集聚和经济联系集聚。前者指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企业)群体。通常是在拥有大量\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重要指向,吸引形成了产业(\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企业)集聚体。后者在于加强地区内\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一个\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这是种\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投入产出\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关联关系;另一种是\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产业集聚。\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横向经济联系是指那些围绕着地区\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主导产业与部门形成的\t"/item/%E4%BA%A7%E4%B8%9A%E8%81%9A%E9%9B%86/_blank"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产业集聚可以形成如下的一些效益: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以及竞争效益等等。产业聚集区的形成需要一些条件,如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很强的扩散效应以及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有效竞争:指一种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这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克拉克最早关于有效竞争的概念。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此即有效竞争的二分法。有效竞争标准的研究尽管存在不少的缺陷,但其起到过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不再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2、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状况标准,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3、这一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判断。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行政垄断”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经济学者在讨论社会经济现象的时候,使用了“行政垄断”的概念。法学界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现象有别于西方国家的\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经济垄断,于是借用了行政垄断的概念,将\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强制交易、政府专有交易看作是行政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排除,即在一定交易领域里,使某些对商事主体的经营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包括现实的排除和有发生排除后果的可能;(2)支配,指对商事主体加以制约,直接或间接地剥夺该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自主做出决定的权利;(3)妨碍,即\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公平竞争的妨碍性,指存在着给公平竞争秩序带来不良影响的危险性,而不必是已经发生了结果。行政垄断表现为\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具体行政行为和\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政府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做出的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行政主体针对广泛不特定的对象设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它一般不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而是只规定在何种情况下,行政主体和\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规则和权利义务。政府针对特定\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相对人做出的限制竞争的决定就是具体行政行为,而针对不特定的多数相对人的影响其竞争的规定、决定等就是抽象行政行为。行政垄断主要表现为抽象行政行为。即府规发布内容指向不特定的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规章、命令、\t"/item/%E8%A1%8C%E6%94%BF%E5%9E%84%E6%96%AD/_blank"决定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结构高度化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结构比例高度化,二是产业结构水平高度化。后者包括三个阶段,其一是重工业化,其二是高加工化,其三是知识技术集约化。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演进;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产业结构合理化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具有因其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如果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越高,则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也就越合理。相反,如果结构关系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会降低,那么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就不合理。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主要原因有两个: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结构的变化。因此,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就是协调,这并不是要求产业之间的绝对均衡,而是指各产业之间有较强的互补和谐关系和相互转化能力。只有强化产业间的协调,才能提高其结构的聚合质量,从而提高产业结构的整体效果。产业结构的协调涉及产业之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如生产、技术、利益和分配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两者直接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5、可竞争市场: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对传统SCP研究范式进行了批判。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与其他经济理论一样,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出现也反映了其一定的时代背景。年代以后,对政府规制、特别是进入规制所导致的不公平以及规制制度本身的低效率的批评越来越多。同时,以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管理业务中的系统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原来政府对航空、通讯、金融、汽车运输等产业进行规制的依据不断淡化。因此在美国,出现了放松规制的倾向。而可竞争市场理论,则成为这种政策转换的重要理论支柱。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核心,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念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当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可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完全可竞争市场是相对于传统的完全竞争概念所提出的一种理念型的市场概念。与完全竞争必须满足存在大量且小规模的买者和卖者,而且不存在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等市场结构条件不同,完全可竞争市场可以不依存于原子型这种特殊的市场结构。在存在着新企业随时进入市场的潜在竞争压力的条件下,即使市场上仅有一个企业独家垄断,并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但这家垄断企业所能获取的资本收益率也不会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众多企业所能获取的正常收益率。因为任何能使垄断企业获取高于资本正常收益的利润的价格,都会立即招致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所谓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例如,退出企业所持有的生产设备和厂房建筑物,即使可以出让或改变用途,但由于出让价格较低或使用价值的降低而不能回收的投入费用部分沉没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企业从市场退出的难易程度,从而影响着企业的进入决策。因为一旦进入后再退出时的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出就越是困难,企业的进入决策就越是小心谨慎。因此沉没成本越大,市场进入压力就越小,进而现存企业的压力就越小。在这一点上,鲍莫尔等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中将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别化和绝对费用差别等作为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有很大差别。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既存企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这种进入形式通常被称为打了就跑策略。由于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这种闪电般的进入、退出压力经常存在,因此无论是垄断市场还是寡头市场,任何企业都不能维持能带来垄断的超额利润的价格和低效率的生产组织。如果既存企业不是保持最有效率的生产,并把价格维持在竞争水平的话,其利润和需求就会被突如其来的进入者夺去。因此,即使是独家垄断的企业,也只能制订超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以防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与其发生竞争。潜在的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既存企业无论处在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中,都只能遵循可维持定价原则;而完全可竞争市场的均衡,就是在既存企业的价格和市场地位的可持续条件下达到的。这时,有效率的产业组织成为一种内生的结果。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少数几家大企业纵向兼并或横向兼并,传统的观点都认为会带来垄断弊端;而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它们都变成无害的、甚至可能是更有效率的了。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为此,他们主张一方面要积极研究能够减少沉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排除一切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尽管现实中真正符合可竞争市场理论假定条件的产业并不多,该理论在适用范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其对近二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规制政策思路的转换及措施调整产生的重大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6、掠夺性定价的基本定价方式:企业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可以分为性质不同的两类:一类是合理的排挤行为。这是通过正常的竞争手段,使另外一些企业被排挤出市场或被兼并。另一类是不合理排挤行为。这是通过限制竞争和不公平的手段来排挤、打击或控制竞争对手。掠夺性的降价行为就是属于典型的不合理的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当大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产品多角化优势,可以比较容易地弥补某一区域、某一部门暂时损失时,为了挤垮较小规模的竞争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大幅度降价,甚至把价格降到成本以下,从而改变原有的市场结构状态。受到降价打击的企业如果不能长时期承受损失的话,只能要么从市场撤退或被兼并,要么缩小企业规模并吸取教训,从此追随大企业的市场行为。这种降价行为的结果,强化了寡占市场中大企业的市场支配力,最终结果必然是价格上升。所以,掠夺性定价有三个基本特征:1、价格下降是暂时性的。发起企业把价格降到成本水平以下,待把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就会再度把价格提升到可获得经济利润的水平上,“先亏损后盈利”,是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性定价行为。2、发动暂时性降价的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而非扩大需求量。发起者只有在有效控制供给量的前提下,才能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能提高价格。3、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具备比对手更长时间地忍受低价造成的亏损的能力。7、卡特尔的目标特点:指以限制竞争、控制市场、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同一产业内部独立企业间的一种协调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有明确的文字协定,称为明确协定卡特尔;另一种只有口头而无文字协定,称为秘密协定卡特尔。根据卡特尔协定的内容,可以将卡特尔分成:价格卡特尔、条件卡特尔(销售条件、支付条件的规定)、生产数量限制卡特尔和销售卡特尔(销售区域、销售渠道的规定)等。其中价格卡特尔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卡特尔形式。在价格卡特尔中,有的规定了固定价格,有的则规定了允许价格变化的范围。建立价格卡特尔的直接目的,是参加卡特尔的企业间通过协调提价,或是在经济不景气时共同稳定价格,以确保较高的利润。卡特尔限制竞争,破坏了价格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造成不公平分配。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一些有特殊目的、经政府特别批准的所谓的合法卡特尔,如以产业合理化为目的的合理化卡特尔、以增强出口竞争能力为目的的出口卡特尔等以外,通常卡特尔被认为是违反公平交易原则和反垄断原则的,因而是违法的。寡头垄断结构中,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竞争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任何一个寡头垄断企业都无法不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而独立地进行决策,由此提高了寡头垄断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由于厂商数量很少并相互依存,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可以通过串谋行动来减少竞争,降低不确定性。串谋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组织卡特尔,在成员企业间分配产销量,通过限制产量来制约价格。当然,通过卡特尔方式使成员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局面不可能维持较长的时期。因为一方面,成员企业会有意提高本企业的产销量,使自己从串谋行动中获取更大的好处。另一方面,串谋行动形成的超额利润一旦形成并被其他企业发现,就会引起其他企业的进入,进而破坏由串谋性行动决定的产量一价格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卡特尔也具有不稳定性。影响这种不稳定性的因素可能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卡特尔成员具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诱因。卡特尔的高价格通常是通过限制产量来实现的。高价格给卡特尔成员带来了好处。如果某个成员偷偷增加它的产量而违反协定,那么它的利润将会有很大的增加。因此,从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出发,每个成员都可能偷偷增加产量,而指望别人遵守协议。要是每个成员都这样做,而又没有有约束力的威胁或惩罚来使卡特尔成员遵守协议时,卡特尔可能崩溃。如何使每个成员遵守卡特尔协议,可能是卡特尔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个问题也常被称为卡特尔的自我实施问题。其二,卡特尔成员的协调问题。如果所有卡特尔成员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那么订立在成员之间平分产量、市场和利润的卡特尔协议可能较为容易。但当卡特尔成员的生产规模、成本水平各不相同,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使卡特尔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分配方案,但是,要达成这样的卡特尔协议可能是十分困难的。各成员之间的激烈争吵和对协议条款的讨价还价可能难以避免。其三,市场进入问题。卡特尔成员的高额利润可能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该市场,或者会使非卡特尔成员增加产量。当卡特尔成员成功地通过限产来提价时,如果卡特尔又无法阻止外来厂商进入市场,进入者会迅速填补完全竞争产量与卡特尔产量之间的产量缺口,最终使卡特尔成员失去垄断利润和丧失市场份额。8、支柱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的总产出中占较大份额、在当前的产业结构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能是由该产业的产出占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产出的比重,也可能是由该产业的收入占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产出的比重,还可能是该产业的收入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比重而导致(收入实际本身就是产出在一定价格坐标系下的象)。甚至还有可能是由于该产业的就业系数较高,因而在该产业中就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较大,从而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而言,该产业也成为了支柱产业。从产业生命周期的曲线来看,支柱产业一般都是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因为一个产业只有到了成熟期,社会对它的需求和它的市场占有份额才能达到最大,才能有长期和稳定的产出与收入。由于支柱产业是产业结构系统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因而对支柱产业来说,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大产出和收入的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支柱”作用。对支柱产业的政策,一般是采取延长其在成熟期的时间,以更好地发挥其“支柱”的作用。当然,支柱产业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原来的新兴产业逐渐进入了成熟期,成为了新的支柱产业。而原来的支柱产业也会渐渐步入衰退期而失去“支柱”地位。从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来看,在不少国家,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都曾经充当过支柱产业的角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也都先后从支柱产业的地位上退了下来。简答题与论述题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产业分析过程中更重视价格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用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等新的概念来加以说明的做法,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1968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例如,在高集中度市场中,如果企业之间采取秘密卡特尔等串谋或协商行为的话,也许就可以获得高利润率。但是即便由于高集中形成的市场势力,导致垄断弊端发生,也只能是短期的现象或者说是一时的不均衡。只要没有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率会因为新企业的大量进入或卡特尔协定的破裂而难以长期维持。因此,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的话,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的企业高效率的结果;而并不是哈佛学派所指出的那样,是因为产业中存在着垄断势力。芝加哥学派甚至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是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德姆塞茨批判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一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在芝加哥学派看来,高集中市场中长期出现高利润率,只能说明该市场中大企业的高效率经营。因为不是建立在高效率经营基础上的高利润率水平,都会招致其他企业的大量进入,而使利润率很快降至平均水平。正是各个企业通过合理的选择采取最优行为的结果,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效率高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才导致高集中市场的出现。从这一立场出发,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与其说是存在着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这样的因果关系,倒不如说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还修改了由贝恩创设的进入壁垒理论。斯蒂格勒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是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中的既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从这一定义出发,传统的作为形成进入壁垒的许多因素,如产品差别化等不再被看作是进入壁垒,而是实现经济效率性的手段。在斯蒂格勒看来,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既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芝加哥学派的这一观点对以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和佩尔兹曼等人对政府规制产业的分析。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政府对电力、煤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领域进行收费规制和进入规制是天经地义的,也没有谁对政府规制的效果产生疑义。但是施蒂格勒等人却通过实证分析,对这些政府规制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检验,指出在很多产业,政府规制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政府介入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进而他们又从政府规制制度的政治背景入手,运用价格理论对政治市场的交易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芝加哥学派在政府规制方面的研究业绩,不仅开创了一门经济学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同时作为“规制缓和的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对美国70年代末以来的放松规制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中,与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并列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关于市场结构的研究中,对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的分析,侧重于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的市场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现实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和竞争强度。而对进入壁垒的分析,则是从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企业与准备进入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综合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这三方面的分析,就能大致地勾勒出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进入壁垒,通常又称进入门槛。所谓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这种新的卖者,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企业,也可以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新企业要想进入某一产业,就会与该产业内已有企业产生竞争,并会遇到许多相对于已有企业不利的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会成为阻止新企业进入的障碍。这些阻止新企业进入的因素或障碍就称为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壁垒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即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绝对费用和政策法律制度。规模经济壁垒。新企业在某一产业未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前,由于不能充分享受规模的经济性,相对于产业内已有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必然较高,这就是规模经济壁垒。从动态来看,一个特定产业的市场容量较大而且在不断扩大时,进入壁垒就比较低。一般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入和人口增加会导致国内市场的扩大;同时,特定产业的市场容量,也会因该产业在该国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经济增长率较高时期,或是在该产业的初创期和高速成长期,进入壁垒就比较低,新企业进入相对比较容易。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所必须投入的资本。在不同产业,必要资本量随技术、生产、销售的基本特点不同,差异很大。必要资本量越大,筹资越不容易,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有些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中的一些产业,新企业创业所需的最低必要资本量往往极其庞大,这不仅给新企业资本筹措造成困难,而且新企业的资本费用往往也要比市场中的既存企业要高。在这些产业中必要资本量壁垒有时成为新企业主要的进入障碍。产品差别化壁垒。产品差别化也是形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产品差别化明显的产业,既存企业的商标已为人们所熟悉并有了良好的信誉,他们的广告宣传和推销只需维护这种信誉即可,但新企业则需从头开始。如果新企业拥有独特的新技术,新企业可能迅速进入市场并得以发展。如果新企业并不拥有新技术,且广告和销售渠道控制等是引起产品差别化的主要因素时,即使产品销售价格相同,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都会增加。这种成本劣势越明显,产品差别化造成的进入壁垒就越高。绝对费用壁垒。所谓绝对费用,通常是指与新企业相比,既存企业在以下方面的有利性:1),对原料的排斥性占有,如对一些富矿的控制等;2),对专利、技术诀窍的占有;3),对销售渠道的控制;4),运输系统的控制;5),对特殊的经营能力和专业人才的占有;等等。绝对费用壁垒致使新企业在进入市场时的生产成本总是高于既存企业。在这里,即使新企业选择实现规模经济的必要产量水平作为生产规模,其成本与既存企业相比仍处于劣势。政策法律制度壁垒。在一些国家和某些产业中,企业开业时需要经过复杂的批准程序,购买国外技术、进口设备和原材料都需要批准发证,而后才能得到分配的外汇和进行贸易;一些产品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资金的筹措受到政策的制约;存在差别性的税收壁垒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新企业进入时的障碍。此外,进入壁垒还与产业的状况、变化趋势,企业的进入阻止政策有关。如果产业长期处于高利润率、高需求增长率状态,则可能弥补新企业进入初期的成本劣势,容易获得投资,诱使新企业进入市场。企业的进入阻止政策主要包括价格阻止政策和投资阻止政策。价格阻止政策是指既存企业之间相互协调,保持适当的利润率,并据此调低价格水平,提高进入壁垒。投资阻止政策是在市场需求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时,预先通过投资以维持适度的过剩生产能力,阻止新企业乘市场需求增长之际进入市场。进入阻止政策也可视为企业的市场行为范畴。在50年代,贝恩曾根据下列标准对美国部分产业进入壁垒程度进行了分类: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包括平均利润)高10%时,新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属于这类产业的有:农用拖拉机、蒸馏酒、卷烟、汽车和钢笔。较高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高6%-8%时,新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属于这类产业的有:钢铁、铜、炼油、肥皂等。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高于平均费用4%以下时,新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属于这类产业的有:橡胶轮胎、水泥、面粉、人造丝等。产业关联的中间需求率、投入率在产业划分中的重要作用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的分析,是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进行结构分析时的一个比较主要的部分。我们可将中间需求解释为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对某产业产出的消耗之和。而中间投入则是指由投入系数所决定的、某产业在经济活动中从其他产业(包括该产业本身)得到的投入之和。从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的概念,就可引出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概念。所谓的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和该产业的总需求之比。中间需求率这一指标反映了各产业的产出中,有多少是作为中间产品(如作为原材料和燃料等等)为其他产业所需求。而由下式:最终需求=总产出-中间需求所以最终需求率=1-中间需求率一般地,中间需求率越高的产业,其产出用作其他产业原材料的成分就越大,就越具有基础产业的特点。而最终需求率越高的产业,其产出用于最终需求的比例就越高,就越具有最终产品产业的特点。所谓的中间投入率是各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这一指标表示了各产业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出而需从其他产业购进的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我们也可以从下式:毛附加价值=总投入-中间投入所以毛附加价值率=1-中间投入率显然,中间投入率越高的产业,其毛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钱纳里和渡边经彦依据以上数据将全部的产业分为四类即第Ⅰ类的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第Ⅱ类的中间投入型制造业,第Ⅲ类的最终需求型制造业和第Ⅳ类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结合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的概念,不难看出:第Ⅰ类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具有中间需求率大而中间投入率小的特点。第Ⅱ类中间投入型制造业的特点是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都比较大。在第Ⅲ类最终需求型制造业中,中间需求率较小而中间投入率却较大。第Ⅳ类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则是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都比较小。利用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进行产业分析,可揭示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通过关联系数和三角形配置图等工具,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从而为决策者在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应优先发展什么产业、重点发展什么产业提供了依据,为产业的有序发展创造了条件。企业兼并的类型与动机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企业兼并的类型一般有三种:1、横向兼并(水平兼并):进行兼并的企业属于同一产业生产同一产品或处于同一加工工艺阶段。2、纵向兼并:进行兼并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垂直方向(前向和后向)的联系,分别处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不同阶段。3、混合兼并(复合兼并):分属不同产业、生产工艺上没有关联关系、产品也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兼并。企业兼并的动机多样,一般可分为主兼企业的动机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主兼企业的动机有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入壁垒、降低资产运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被兼企业的动机有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以及回收资本等。6、中小企业在产业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从性质上说,我国中小企业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国有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三资企业,相互之间有一些交叉。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单一业主制、合伙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集体和国有等形式。总之,中小企业的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分布,这是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按照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向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中小企业是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技术密集型和扩大城乡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中小企业。重要作用:1、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早在2001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应缴税金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53.05%、50.53%、37.25%和42.95%。近年来大约出口总额的60%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无论从工业总产值比例或增加值比例来看中小企业均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单位资金效用率也明显高于大企业。除此而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企业的引入。浙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私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江苏,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其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1)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先遣队。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有利于分散改革风险,降低改革成本。同时,中小企业还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验室”。许多的改革措施都是在中小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并取得一定经验后才逐步推开,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中小企业能促进充分竞争,活跃市场。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说,由于其竞争力弱,更强烈地要求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众多中小企业的存在,防止了垄断行为的发生,刺激了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使经济充满了活力并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来源。3、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以及推进城镇化方面具有大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工业企业中85%以上的职工就业于中小企业,而中小型的商业零售企业则占据了90%的就业份额,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65%以上的人员就业于中小规模企业。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化水平较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非公有制的小企业已成为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公有制单位富余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渠道,并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小企业仍将是我国增加就业机会。安置城乡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场所和主要渠道。4、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大企业难以比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尽管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耗子较大的基础研究或重大科研项目上可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中小企业则可以在应用型与发展型技术创新上大显身手。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高新技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创新成果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份额,而且水平和影响也不亚于大企业,它们创造了许多被认为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由此看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型高科技中小企业,必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5、中小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在保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迅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工业以直接资金援助,提供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等多种形式支援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业发展积累资金,从而有利于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是我国当前地方经济的主体力量,是地方政府获得财政收入、安置就业人员的主要载体。实施财政包干和分税制以后,中小企业更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支撑着绝大部分地方工业及服务业、零售业、基础建设、农用工业、公益形式也及利用地区资源的特色产业,对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中小企业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国有改革的前提,中小企业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首先,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1994年全国独立核算分别为69%和31%;小型企业中,国有企业仅占14.15%,非国有企业占85.15%。乡镇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非国有的中小企业,其中集体和个体企业户数分别占有18%和82%。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所有制结构按照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向进行调整和完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次,搞活中小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条件。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是玩成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大量吸收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过程中所清理出来的大量资源,使国有大企业的限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7、中小企业改革有利于从整体上突破改革难点,可以为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小企业小而分散的特点使其改革具有风险分散和改革成本低等优点。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流动和重组的震荡小、易操作、见效快等快点,有利于在短时期内实现改革措施的突破,符合先易后难、以小促大、外围突破和循序渐进的改革战略安排。试论述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制约因素:(1)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需改善。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政策与法律环境以及融资环境。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尤其是相关的政策环境与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与法律环境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土壤,有利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推动作用。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出炉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美国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有许多,如《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奖励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等》,这些法律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保护作用。与国外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都还很有限,我国中小企业有关的政策与法律环境还仍需进一步完善。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方面,从融资渠道看,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由自我积累筹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自我积累筹资是指企业资金主要以自身资金积累等为主要来源,直接筹资则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者股票等融资,间接融资则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中介金融机构来获取资金的方式。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风险大等经营特点,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困难较大,很多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我积累资金来实现发展。而自我积累资金毕竟有限,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因此,融资困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有待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大因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主要有组织结构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较薄弱以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在组织结构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人员较为简单,因此在发展初期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多以简单结构为主。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简单的组织结构会导致企业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从而导致组织效率低下,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组织结构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人员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能身兼数职,甚至有的中小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此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整性较差。在财务管理方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财务控制不严谨、缺乏必要的资金计划、未遵循职务分离等原则;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的财务可能以执行老板的指令为主要工作,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等。产业结构趋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小,缺乏创新,品牌意识薄弱,粗加工产品很多、 深加工产品很少,缺乏很好的产品,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这对一个企业的兴衰至关重要。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大部分是开始于家庭工业,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再加上所在区域范围小、文化和技术不足,致使工作规模小、企业组织离散度大、产品技术含量低、 企业技术进步迟缓等。生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合格率低等资源的匮乏致使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没有创新能力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破产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行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有效的分工等现象,在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传统的资源粗加工型等行业上,经常会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进入高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相当少。(4)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无能为力。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壮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战略。受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原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人才方面表现出来诸多困难问题,而这些困难大多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规模小、行业分布广、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等。中小企业的人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流失,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这是让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所以,企业要在如何留住优秀员工上多下功夫。二是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影响生产效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紧缺已成为中小企业的普通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企业管理落后的一个方面。还有,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中小企业的人员素质在短时间内很难提高,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跟不上企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有的这些都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在我国目前民营企业引进人才主要是高薪聘请的方式,这虽然在短时间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今天所表现出现实的问题是,仅仅以来高薪已经很难吸引住真正的人才,在这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分获企业利润上老板与人才缺乏合理的比例关系,人才智力付出与获得的回报已经不成正比。人才与民企老板缺少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人才永远是高级打工者,企业的兴衰于人才来说无关紧要。政策建议:1、加强改进中小企业外部环境。首先,在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借助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在法律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出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引导规范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最后,在融资方面,在合理的范围中,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援,尤其是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优惠,为部分优秀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2、提升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内部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想实现中小企业健康持续良好的发展,必须提升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首先,可以构建匹配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的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得组织结构适应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搭建好框架支撑;其次,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包括人才激励、绩效考评等关键步骤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利用完善的体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后,要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程度,建立严谨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试论述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以及调整方向产业由小到大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运动是有规律的,总的趋势可以归纳为: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克拉克考察了产业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规律;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产业发展中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霍夫曼则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开拓性研究。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次产业将增加。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1)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2)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同步。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霍夫曼复习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了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的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而霍夫曼定理就是指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的规律。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是不发达的;在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显然还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了大致相当的状况;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亟待完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到2007年底,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最大的,一般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1.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我国的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3)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
(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和数量扩张为主,以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为标志的名义高度化较快,而以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国际分工地位为主要特征的实际高底化水平低,现代装备制造业落后于工业化步伐,关键产业空心化明显,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征明显。在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同样超过了5%。这表明,即使是本土企业,也严重依赖外国企业的订单,而不是依靠自主研发和自有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对订单的依赖是中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又一明证。而一旦国外市场出现疲软,这种模式就难以为继。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3%,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这正是我国的企业在彩电、空调、手机等诸多领域都深陷价格战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非常快,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但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4%之间。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以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
三次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在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则明显上升,当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时,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水平较高。这说明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工业从业绝对人数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受阻,有一部分转向了第三产业。这说明我国用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资源配置极不合理,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而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洁服务合同样本范本
- 环保我们的责任与追求
- 电脑设备批量选购合同示例
- 物流平台服务合同的维权途径
- 银行环境清洁合作协议
- 招标文件审核技巧分享全解读详解
- 人工分包劳务合同范本
- 苗木采购供应商招募通知
- 钢材招标合同赠与
- 简化劳务分包协议样本
- 数学思想与方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VD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GB/T 43232-2023紧固件轴向应力超声测量方法
- 低压配电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 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2课件-第2单元
- 二手车买卖合同(标准版范本)
- 国有企业合规制度培训
-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铬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 部编小语必读整本书《西游记》主要情节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