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32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精细落实,提高复习实效一轮与二轮复习的异同比较一、一轮与二轮复习的异同
一轮复习侧重于基本知识点的熟悉与记忆,知识点多而广,知识点之间关联较少;二轮则侧重知识浓缩与网络,突出方法与强化能力,突出规范与熟悉题型,体现综合性与灵活性,突破疑难点与高频考点。
一轮复习时间较长,二轮时间短(三月到五月初)。二轮期间学生易出现“瓶颈期”、“高原期”现象,并且练习考试频率高,有点以练带学之嫌,因而二轮复习要求高,要合理设置专题,精选典题,精讲精练,细致规范,同时还要鼓舞学生士气。所以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1、二轮复习的依据(1)正确理解高考评价体系,把脉命题动向课程标准、教材及隐含着学科思想、方法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2)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必备知识宽度与深度课程标准不要求,这都是被各种模拟题带偏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教材以苯为案例,体现分析sp2杂化及苯分子性状、结构较稳定的原因,是π键形成实质的诠释与拓展—大π键,也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应用的案例。其实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大π键。信息提取及迁移能力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3)研究高考试题,感悟考查角度与力度考查阅读与理解能力氮原子看做一个质点,处于面心碳原子考查晶胞知识,体现观察与比较能力、空间想象与计算能力考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DESIGNEDBYIBOTUDOSOMETHINGS!DESIGNEDBYIBOTUASIMPLEANDNICETEMPLATEHOPEYOULIKEBYVITORAY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技巧工艺流程图题考查模式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①加快反应速率(途径:升高温度、搅拌、粉碎)粉碎或研磨、雾化:增大固液(或固气或固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溶解)速率,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坩埚的选择:石英坩埚、陶瓷坩埚、普通玻璃坩埚、铁坩埚加热碱性固体或水解呈碱性的固体:铁坩埚;非碱性固体选择其它坩埚。②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其他矿转化为氧化物;除去有机物;除去热不稳定的杂质高温下易氧化(eg:金属硫化物如FeS2焙烧后铁元素转化为Fe2O3,硫元素转化为SO2)高温下易分解:煅烧石灰石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③浸取: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浸取、酸溶、碱溶、醇溶等
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酸浸(溶):在酸性溶液中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相分离的目的酸的选择通常选用HCl/H2SO4
绿色化学浓H2SO4或HNO3(氧化性+酸性)
用H2O2+稀H2SO4代替浓HCl(还原性+酸性)
用H2O2/
其它还原剂
+稀H2SO4代替酸的用量目的过量使矿石等完全溶解,提高原料利用率碱浸: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
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补:与铝性质相近的金属:Be、Zn、Ga、In等;醇浸:除去表面有机物。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调节反应温度的目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性质(溶解度,热稳定性和挥发性))
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调节反应温度的目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性质(溶解度,热稳定性和挥发性))
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调节反应温度的目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性质(溶解度,热稳定性和挥发性))调节溶液PH值
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1)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改变水解程度;(2)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①
原理:促进水解
(除K+、Ca2+、Na+、Ba2+外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易水解------水解显酸性)
②
调PH物质:主要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碱、碳酸盐等。
(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练习: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
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原理:CuO、Cu(OH)2、Cu2(OH)2CO3与H+反应,使溶液中H+浓度减小,PH上升)③
将Fe2+氧化为Fe3+可用:H2O2、O2、Cl2/ClO-/ClO2-/ClO3-、Br2/BrO3-、IO3-
、KMnO4/H+、MnO2、PbO2、HNO3、H2SO4(浓)等;
④调PH范围:杂质离子完全沉淀PH≤
调PH范围˂
目标离子开始沉淀调节溶液PH值
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浓度
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1)控制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利于目标产物生成,减少对后续操作产生的影响。(2)廉价、易得原料过量,保证反应完全发生或提高其他物质转化率,但对后续操作也会产生影响。压强(气体)改变气体溶解度;改变反应速率,使平衡向需要方向移动;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进行的反应或操作: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水解、潮解等目的;产品的分离提纯(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过滤:一贴、二低、三靠,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结晶(从溶液中得到晶体)(1)溶质只有一种①
蒸发结晶(物质不带结晶水,且不易分解不易氧化):
eg:NaCl②
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的晶体带结晶水):eg:KNO3/胆矾;(2)溶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趁热过滤目的: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①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或影响小的物质)如除去NaCl(滤渣)中的少量KNO3(滤液)
②
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产品的分离提纯(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3)重结晶: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大的溶质(4)气体氛围:以抑制某物质发生水解或被氧化。①
如何从MgCl2·6H2O中得到无水MgCl2:将该晶体于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分解。
②
加热CeCl3·6H2O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可得到无水CeCl3,其中NH4Cl的作用是
分解产生氯化氢,抑制CeCl3水解,以得到无水CeCl3
③
AlCl3·6H2O与SOCl2共热制备无水
AlCl3,原因:
SOCl2与晶体中的水反应,消耗水的同时产生SO2和HCl,
抑制AlCl3水解。带结晶,用“三步”不带结晶用保护洗涤产品的分离提纯(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2)常用洗涤剂①水洗:洗去晶体表面的水溶性杂质离子。②“冰水洗涤”:能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且防止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③
用特定的有机试剂清洗晶体(如:乙醇):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④
先水洗再乙醇洗:洗去晶体表面水分,且易于干燥;⑤
饱和盐溶液洗(如:饱和氯化钠洗涤食盐):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等;(1)洗涤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逐滴滴加××试剂,振荡,若没有…现象,则沉淀洗涤干净;反之未洗涤干净;若原滤液呈酸性或碱性也可用测最后一次洗涤液PH为中性的方法判断沉淀已洗净。洗涤产品的分离提纯(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检验是否沉淀完全静置,往上层清夜中继续滴加××试剂,若无现象则已沉淀完全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方法:
答:重结晶趁热过滤的原因:
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水浴加热的好处:
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
答: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灼烧(固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答案:酒精灯、坩埚、泥三角、坩埚钳煮沸的作用:
答案: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信息提取与应用能力,本质上考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考查氢键与相似相溶原理考查信息提取与应用能力,知识点为电负性、键极性(或推电子基、吸电子基知识),与有机取代、加成反应的本质相融合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阅读分析、图像分析及计算能力等,也渗透着对电离、水解等知识的考查。启示:(1)如何判断曲线表示的含义.(2)如何快速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有关计算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4)分析学情,有的放矢a.回顾过去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或遗憾点b.学生考试中暴露的知识缺陷c.教学目标或任务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3。二轮复习的专题设计内容(1)以知识重难点与疑难点设计
阿伏加德罗常数、 离子共存及应用(检验、除杂)、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分离、提纯及制备的工艺流程,物质转化关系图,实验及有关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电化学(电极反应式书写与有关计算,离子移动与膜等)、速率与平衡(多重反应中的计算、图像,反应机理及简单文字描述)、电解质溶液(水的电离及粒子浓度大小,稀释、中和滴定、沉淀溶解图像及计算等)、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推断与性质比较,配位键与配位数的判断,价层电子对理论应用,晶胞投影与计算,物质性质比较与解释等)、有机部分(有机反应类型与同分异构,有机推断与合成等)、实验部分(物质保存与仪器使用,物质制备,提纯与定量,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等)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3、二轮复习专题设计内容(2)以题型建立专题复习内容
因果关系的选择题、物质制备类(流程、实验)选择题、电化学选择题、电解质溶液图像选择题、物质转化与反应机理题、有机选择题、速率与平衡累选择题、结构与性质综合题、工艺流程题、实验综合题、有机推断与合成大题、反应原理综合大题。
以知识点设立的专题为主,题型专题可适当穿插其中,典题的讲解应以以山东高考题为主,以全国及其他省市高考题为辅,可以作为山东题的变式来处理与练习。二、精准聚焦,制定二轮复习策略4、教学策略(1)以问题驱动要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以题目为情境或载体,以审题为抓手,突破疑难点,构建或强化解题或答题模型,强化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2)坚持先做后讲,典题精讲、精练,会一题而知多题,不搞题海训练。题海训练只会增加已会知识的熟练度,不会的仍然不会,除了浪费学生时间、自我安慰自己工作态度之外,再就是打击学生对高考的信心。(3)加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实现双赢目标。既能提高水平高同学的思维严谨性、深刻性及知识性的灵活性,又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与知识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增加同学、师生之间的友谊。尤其是各种周测、联考或模拟练试题,最适合学生讨论解答大部分。三、精细落实,提高复习实效1、课前准备:
每次课后均说明下一节要学习的专题或内容,并布置适当作业,包含有一道学生讨论并讲解的具体题目,也是下节课知识点等内容串讲的典题。这也是先做后讲的体现,小组讨论学习的具体内容。2、上课:
抽取小组内一名学生上台讲答,讲解完毕再由其他学生或指定学生完善与补充,以便于检查各个小组内的讨论情况及听讲情况。然后抛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2)解题的关键点有哪些?(3)运用了哪些具体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与反思能力,利于激发学生信心。再后老师引导学生整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及强调答题的规范性,目的就是实现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后通过展现新题来进一步突破知识难点及固化解题思路,再后展现各地有新意的高考真题,以了解知识点的命题动向、考查方式的多样性及知识的综合性,并作为课下作业予以完成。三、精细落实,提高复习实效3、具体案例——反应原理综合大题(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2)解题的关键点有哪些?(3)运用了哪些具体方法?审题要全,且不需要分析氢气影响审题要仔细,分析正向、逆向进行达到平衡。由反应Ι特点,进而知BL与BD属于等效关系。同时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有机情境,体现无情境不入题,无情境无问题考查平衡移动、速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变量思想的灵活运用。起点高,但落点地,体现必备知识或主干知识的重要性,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创新性命题特点考查文字阅读、图像分析能力理解Kx含义,理解图像意义。温度降低,Kx增大,进而知三个反应均放热考查盖斯定律应用、有机物命名延伸:(1)直线的来历,即ΔH-TΔS=-RTlnK,可知ΔH越大受温度影响越大。
(2)能量最低原理,一般是能量越低越稳定
(3)简介各种常见平衡常数考查多重平衡计算与移动问题类比于电离平衡分析,体现思维的敏捷性与知识的灵活性考查平衡常数的应用、平衡状态应用变式展现考查反应自发性及图像绘制流程装置及电化学、电离燃烧热电化学反应机理反应自发、速率与平衡移动的影响、反应机理与结构、图像问题等考查催化剂性质与选择、速率方程、平衡移动、晶胞知识,体现知识之间的融合及控制变量思想的灵活应用通过题型训练带动知识复习的综合性、灵活性,使模糊知识清晰化,难点题型得到突破,其实题目无论如何变化,其考查的基础知识、方法是不变的,改变的考查形式与方式。通过题型的细致化分析,增强学生信心,确保低档题拿满分,力争中档题拿高分,冲击高档题多拿分。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
《2023年有机综合题复习备考策略暨原创题赏析》01命题特点和规律02
高考试题典例分析03
备考策略04
原创题赏析目录01
命题特点和规律稳定融合创新核心素养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有机化学高考命题01
命题特点和规律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键线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符号,手性碳原子和官能团辨识及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都属于必备知识。体现了高考的基础性原则。根据合成路线推断有机反应中间体、反应条件、反应试剂、反应类型,则需要考生熟悉高中化学中的全部有机化学知识,体现了高考的综合性原则。提取、理解和运用题给信息分析合成路线推断反应中间体的结构,体现了高考的应用性原则。推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书写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设计合成路线,突出了高考评价的创新性原则。
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和主要特征可以从“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和“情境载体串联线”三条线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命题和评价的始终,“能力素养银线”成为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串联线。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论是全国统一命制的试卷,还是分省命制的试卷,均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这是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命题中落实和深化的具体表现。“金线、银线、串联线”01
命题特点和规律
单旭峰《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真实问题情境
日常生活情境
生产环保情境
学术探索情境
实验探究情境
化学史料情境01
命题特点和规律01
命题特点和规律1.试题立意01
命题特点和规律1.试题立意01
命题特点和规律2.试题情境(全国甲卷)用N-杂环卡其碱(NHCbase)作为催化剂合成多环化合物(全国乙卷)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左旋米那普伦的盐酸盐(北京卷)用于X射线的口服造影液碘番酸(1月浙江卷)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6月浙江卷)药物氯氮平(湖北卷)制备某种改善睡眠药物的中间体(湖南卷)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北卷)一种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舍曲林(山东卷)一种支气管扩张药物特布他林(江苏卷)用于药用多肽结构修饰的化合物(辽宁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药物(广东卷)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高分子材料(海南卷)一种解痉药物黄酮哌酯药物(9)生物活性物质(2)化工原料和高分子材料(1)多环化合物(1)01
命题特点和规律3.试题设问(1)辨识类有机物类别、官能团类别、反应类型、反应试剂和条件、手性碳原子(2)表达类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3)推断类未知物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和数量(4)设计类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01
命题特点和规律4.双向细目全国甲全国乙北京浙江1浙江6湖北湖南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广东海南有机物命名苯甲醛系统羧酸系统苯酚官能团名称√√√√√√√√分子式√√√√反应类型判断消去取代加成消去酯化氧还取代加成氧化取代取代氧化断键试剂取代方程式书写酯化硝化陌生取代陌生陌生取代陌生酸碱异构体书写√√√√√√√√√√√异构体数量√√√√√√√合成路线设计√√√√√√√01
命题特点和规律4.双向细目全国甲全国乙北京浙江1浙江6湖北湖南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广东海南有机物检验酚手性碳判断√√√仪器分析红外核磁有机物类别√反应试剂条件硝化酯化产率计算√杂化类型√√官能团保护√探究√计算√物理性质解释√01
命题特点和规律有机综合题命题规律纵向分析2018~2022高频考点或难点分布20222021202020192018甲卷
乙卷甲卷
乙卷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官能团名称硝基、酯基和羰基羟基、羧基酯基、醚键、酮基氨基、羰基,卤素原子碳碳双键、氯原子
羟基、
酯基羟基氯原子、羟基羧基、
碳碳双键羟基、醚键羟基羟基、酯基反应类型及条件酯的水解消去酯的水解取代酯化酯化酯化命名间苯二酚2-氟甲苯三氯乙烯间甲基苯酚水杨醛丙烯氯乙酸丙炔方程式1111112111分子式√√√√结构简式√√√√√√√√√√
难点或冷点手性碳、合成路线有机盐、同分异构计算、合成路线含苯环同分异构体芳香同分异构手性碳手性碳、空间效应手性碳计算实验条件氢谱,合成路线,同分异构氢谱,计算,同分异构体氢谱,同分异构载体N-杂环卡其碱治疗抑郁症药物大豆素抗失眠药物有机超强碱维生素E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合成中间体新型环氧树脂氧化白黎芦醇高分子膨胀剂治疗心绞痛药物多官能团化合物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思维模型和方法模型
2022年试题总体感受
立足学科特征,强化素养导向,深化基础性、应用性,体现了“双减”政策,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试题立意高远,选材考究,强调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做到了高起点、低落点,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巧设情境,强化关键能力,情境的新颖度、命题角度、题型不固化,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体现出命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考查思维品质,多种形式考查获取信息、吸收整合信息能力,全面考查化学学科素养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2022年全国甲卷)36.用N-杂环卡其碱(NHCbase)作为催化剂,可合成多环化合物。下面是一种多环化合物H的合成路线(无需考虑部分中间体的立体化学)。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2)反应②涉及两步反应,已知第一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第二步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3)写出C与Br2/CCl4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5)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6)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可发生银镜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后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7)如果要合成H的类似物H′(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相应的D′和G′的结构简式_____
、_____
。H′分子中有_______个手性碳(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羟醛反应,新教材陌生且复杂的有机合成方法简化有机合成路线先类比羟醛反应后氢气还原加成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不提供重要的陌生信息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用于新的合成路线中
α-H取代(2022年全国乙卷)36.(15分)左旋米那普伦是治疗成人重度抑郁症的药物之一,以下是其盐酸盐(化合物K)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忽略立体化学):开环分子内酯化成环取代反应C15H21NO2胺解开环特殊取代-H2O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已知:化合物F不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3)写出由E生成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5)由G生成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6)I是一种有机物形成的盐,结构简式为_______。(7)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总数为_______种。a)含有一个苯环和三个甲基;b)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上述同分异构体经银镜反应后酸化,所得产物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氢(氢原子数量比为6:3: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创新点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2022年湖北)17.化合物F是制备某种改善睡眠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类型是
。(2)化合物B核磁共振氢谱的吸收峰有
组。(3)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
。(4)DE的过程中,被还原的官能团是
,被氧化的官能团是
。(5)若只考虑氟的位置异构,则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6)已知AD、DE和EF的产率分别为70%、82%和80%,则的总产率为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5酯基碳碳双键545.92%
化学与技术
反应的选择性:碳碳双键氧化,酯基被还原
α-H取代
α-H取代Br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7)Pd配合物可催化EF转化中C-Br键断裂,也能催化反应①:为探究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①的可能性,甲、乙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合成了有机小分子S-1(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合成S-1的过程中,甲组使用了Pd催化剂,并在纯化过程中用沉淀剂除Pd;乙组未使用金属催化剂。研究结果显示,只有甲组得到的产品能催化反应①。根据上述信息,甲、乙两组合成的S-1产品催化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
单独的S-1不能催化,甲组合成的物质有Pd残留或甲组实验中Pd和S-1形成配合物
创新性:催化剂与有机反应机理探究,
考查学生控制变量的思维。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试题特点:学术探索情境,,将陌生有机结构和性质隐藏在有机合成路线图中,要求学生依据合成方法,
独立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加强了反应机理的探究,弱化了合成路线考查。难点:α-H的取代反应、依据合成路线理解陌生成环方式、产率计算方法、反应机理探究。创新点:用反应机理的探究替代有机合成路线让反应机理广泛开花。建议:重点信息也应该有所积累,如马氏规则(包括反马氏条件为过氧化物)、扎伊采夫规则、双烯合成、醛醛加成(包括羟醛缩合)、臭氧锌水氧化、酯还原等等,今年高考试卷没有给信息条件,所以考生对经常考查的内容要积累。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
有机合成综合问题的思维方法(1)正逆(2022年湖北卷17题)(2022年辽宁卷17题)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有机合成综合问题的思维方法相似,指的是“求同存异”。在正逆分析的过程中,抓住有机物在转化时的“遗传信息”,也就是有机物碳骨架和官能团的传递、特别是在传递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变化的位置往往是我们进行推断的切入点,不变和保留的结构片段只需在推断中往后顺延。(2)相似(2022年全国甲卷12题)(2022年1月浙江卷31题)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有机合成综合问题的思维方法(2)相似(2022年全国乙卷12题)02高考试题典例分析有机合成综合问题的思维方法(3)加减(2022年江苏卷15题)C12H17NO2(2022年山东卷19题)03
备考策略夯实基础
灵活应变03
备考策略知识储备采集信息应用分析和整合※会不会做题※能不能得分如何做好有机推断题?※学没学明白问题的答案条件信息性质信息数字信息结构信息全新信息03
备考策略※有机知识的储备(学没学明白)转化关系反应类型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反应现象1、以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和官能团三线并举正逆思考,有机物往往是高起点但落点低,克服畏惧心理。2、强化官能团的结构、性质、鉴别、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拓展常见断键与成键方式(介绍各种官能团的α-H的断键方式),善于捕捉题中信息,做到灵活迁移。3、结合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定物质结构,重点突破酯类、硝基和酰胺类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与书写,培养思维的有序性、缜密性。4、根据标注已知信息或题干隐含信息分类训练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5、加强与结构的融合,如手性碳、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等有机化学的备考策略03
备考策略1.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命题的相对稳定性要求一轮复习中重视基础的落实
命题素材集中在药物合成、新材料、新反应方法学、生物活性分子等领域;
题型延续了传统的设问方式,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命名、官能团、反应类型等)、结构推断、同分异构体书写和路线设计;
试题中的思维逻辑涵盖正逆推断、相似推断、加减推断和官能团保护,其中以相似推断为主,考察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迁移应用能力。X制备性质特征反应条件特征反应条件03
备考策略2.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命题的“稳中有变”为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官能团的认识和理解机械化、孤立化对有机反应条件的认识教条化、绝对化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是平面的、静止的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多停留在符号的阶段有机合成推断无需认识反应机理,有时“粗暴”地拼凑即可碳碳单键的旋转为有机物构象带来了无限可能要认识官能团的通性,更要关注有机分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反应条件“死记硬背”式的背后是什么?03
备考策略2.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命题的“稳中有变”为教学提出了新要求03
备考策略3.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常见或陌生信息在教学中的处理方式
大学知识的简单粗暴下放是最不可取的教学和应试方式,应当教会学生寻找规律,化零为整。αααβββ-羟基醛α,β-不饱和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保修合同
- 大型美食城招商合同范本
- 商住楼物业管理合同
- 汽车维修合同书范本
- 锅炉工合同书
- 我要出租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室内场景识别定位约束条件下的手机实例化AR方法研究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人版选修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篮球俱乐部合伙协议
- 电力基建复工安全教育培训
- 2018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 劳务经纪人培训
- 如何提高售后服务的快速响应能力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高数(大一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婚介公司红娘管理制度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