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评定_第1页
第四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评定_第2页
第四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评定_第3页
第四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评定_第4页
第四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草食动物生产性能的评定第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主要内容第一节草食动物的外貌特征第二节草食动物的外貌鉴定技术第三节奶牛的生产性能评定第四节肉牛的生产性能评定第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一节草食动物的外貌特征一

识别牛体各部位的名称;了解影响泌乳性能的因素,乳用牛的外貌特征;高产奶牛的外貌选择、牛的体尺测量、乳用牛的生产性能的测定。第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牛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第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第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1.额顶2.前额3.面部4.鼻额5.下颌6.咽喉7.颈部8.肩9.垂皮

10.胸部11.肩后区12.臂13.前臂14.前膝15.前管16.系部17.蹄

18.副蹄19.肘端20.乳井21.乳静脉22.乳房23.乳头24.后胁25.球节

26.尾帚27.飞节28.后膝29.大腿30.乳镜31.尾根32.坐骨端33.髋(臀角)34.尻35.腰角36.肷37.腰38.背39.胸侧40.耆甲第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一、头颈头部、颈部第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二、前驱髻甲

1.高而窄的譬甲2.长而平的譬甲

第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肩部

1.广长斜肩2.短立肩第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下前肢

1.前望2.侧望第1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三、中躯背部1.长而平的背腰2.凹背3.凸背第1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四、后躯尻部1.发育良好的尻2.高尻3.尖斜尻4.肉用牛的尻5.乳用牛的尻

第1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后肢飞节1.正常飞2.曲飞3.直飞第1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

后肢肢势1.侧望2.后望第1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体各部位特征乳房1.盆状乳房2.球状乳房3.悬垂乳房第1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乳用牛的外貌特征

乳牛体型模式图(侧望、俯望、前望的三个三角形)

1.侧望2.俯望3.前望第1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肉牛的外貌特征

就整体而言:体躯低垂,皮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疏松而匀称,属“细致疏松”体质类型。

就尻部而言:宽、平、广、直,富于肌肉,腰角丰圆,厚实多肉。

就外貌而言:前后躯均发育良好,背宽深、平广,肌肉丰满,呈“长方砖形”或“矩形”。前后躯较中躯为长,全身粗短紧凑,被毛细密有光泽。第1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肉用牛的外貌特征肉用牛的体形外貌特点应该是无论从侧面、上方、前方或后方观察,其体侧均呈明显的矩形或圆筒状。肉牛可以用“五宽五厚”概括其外貌特点:

额宽,颊厚,颈宽,垂厚,胸宽,肩厚,背宽,肋厚,尻宽,臀厚。第1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役牛的外貌特征

就整体而言:皮厚骨粗,肌肉强大而坚实,富于线条,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粗糙而紧凑,属于粗糙紧凑体质类型。

就外貌而言:前躯较后躯强大,显得前高后低,而腹线又反而显得前低后高,形成“倒梯子形”。前高后低的牛,便于役力的发挥,是役牛的理想体形。

役牛后推力强弱,主要表现在尻和大腿两个部位,其中尤以尻部的长度、宽度、斜度和髋的位置关系更密切。第1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役用牛的鉴定要点上看一张皮下看四肢蹄前看胸膛鼓后看屁股齐第2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二节草食动物的外貌鉴定技术一、肉眼鉴定二、测量鉴定1、体尺测量1.体高2.胸深3.胸围4.十字部高5.荐高6.尻长7.体斜长8.体直长9.管围10.头长11.最大额宽12.坐骨宽13.胸宽14.腰角宽

第2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的外貌鉴定技术

2、体尺指数1)体尺测定:头长——由枕骨脊至鼻竟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额的最大宽度——即眼眶的最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鬐甲高(体高)——自鬐甲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背高——最后一个脊椎骨结节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荐骨部高(尻高)——由荐椎骨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胸深——沿肩胛骨后面作一垂线,测其由鬐甲至胸骨间的距离,(测杖或圆形测定器)第2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胸宽——肩胛骨后缘体躯垂直切面的最大宽度(测杖或圆形测定器)腰角宽——后躯的最大宽度(圆形测定器)髋宽(臀宽)——左右两臀角(髋骨关节)的宽度(圆形测定器)坐骨宽——左右坐骨结节最外隆凸间的宽度(圆形测定器)体斜长——由肱骨前突起的最前点(即肩端)到坐骨结节最后两隆突间的距离(测杖或卷尺)尻长——由腰角的前隆突到坐骨结节最后隆突间的距离(圆形测定器)胸围——在肩胛骨后角(即肩胛软骨后角)处作一垂线,用卷尺围绕一周测量之前管围——前掌骨(管骨)上1/3处周径(即管骨最细处)(卷尺)十字部高——由两腰角间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杖)第2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体尺指数1、体长指数:体斜长

————х100

鬐甲高2、胸宽指数:胸宽

————х100

胸深3、体躯指数:胸围

————х100

体斜长4、尻宽指数:坐骨宽

————х100

腰角宽5、胸围指数:胸围

————х10

鬐甲高体长指数、胸围指数、体躯指数、尻宽指数、管围指数、肉骨指数第2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有待修改??3、体重测定

直接称重法:公式估重法:乳用牛体重(kg)=(胸围(m))2×体斜长(m)×90

肉用牛体重(kg)=(胸围(m))2×体直长(m)×100第2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中国荷斯坦牛母牛外貌评分鉴别表项目细目与给满分要求标准分一般外貌与乳用特征头、颈、鬐甲、后大腿等部位棱角和轮廓明显皮肤薄而有弹性,毛细而有光泽体高大而结实,各部位结构匀称,结合良好毛黑白花,界线分明15555小计30(二)体躯5、长、宽、深6、肋骨间距宽,长而开张7、背腰平直8、腹大而不下垂9、尻长、平、宽55555小计25(三)泌乳系统10、乳房形状好,向前后延伸,附着紧凑11、乳房质地:乳房发达,柔软而有弹性12、四乳区:前乳区中等大,四个乳区匀称,后乳区高、宽而圆,乳镜宽13、乳头:大小适中。垂直呈柱形,间距匀称14、乳静脉弯曲而明显,乳井大,乳房静脉明显126633小计30(四)肢蹄15、前肢:结实,肢势良好,关节明显,质坚实,蹄低呈圆形

16、后肢:结实,肢势良好,左右两肢间宽,系部有力,蹄形正,蹄质坚实,蹄低呈圆形510小计15总计100第2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的外貌鉴定技术

三、年龄鉴定1、根据牙齿鉴别年龄2、根据角轮鉴别年龄第2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年龄与体重、生长速度、胴体质量等性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进行性能测定时,首先应确定年龄。判断年龄最准确的方法是根据出生记录,但在出生日期不明的情况下,则只有用年龄鉴定方法进行估计。年龄可根据牛的外貌、角和牙齿的情况去判断。通过外貌只能分出老年、中年或幼年,不能断定准确的年龄。用角轮去鉴别年龄,较按外貌鉴别的结果要准确一些,但误差仍较大。其中以根据牙齿去鉴定年龄较准确,我国农民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牛有四对门齿,中间的一对钳齿,也叫第一对门齿。紧靠门齿的一对称为内中间齿,又叫第二对门齿。靠内中间齿的一对称外中间齿,叫第三对门齿,两侧最外面的一对称为隅齿,也叫第四对门齿。(图如下)

纯种肉用牛不同年龄门齿的一般变化如下:

年龄鉴定第2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齿的外观分三部分,露出的部分为齿冠,埋藏在齿龈内的部分为齿根,齿冠与齿根中间的收缩部分为齿颈。牙齿下部的中心有齿腔,腔内有营养牙齿的神经和血管。齿的外面一层是珐琅质,其色较白,质紧密,起保护牙齿的作用。紧靠珐琅质往内为象牙质,色较黄。

牛的牙齿分乳齿和永久齿,乳齿脱落后,换成永久齿,以后就不再更换。年龄不同,门齿的表面就出现了不同的磨损情况,年龄鉴定就是根据乳齿换永久齿和永久齿的磨损情况来判断。

牛的门齿变化与品种、饲养管理类型有关,一般早熟品种永久齿的更换较早,饲料类型粗硬和放牧为主的牛只门齿磨损较快。由于我国黄牛品种较晚熟,故黄牛按牙齿进行年龄鉴定时,约比上页表中所列纯种肉牛晚一岁左右。第2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3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个或二个以上乳齿出现初生——1月龄第一对乳齿由永久门齿代替1.5——2岁第二对永久门齿代替2.5岁第三对永久门齿出现3.5岁第四对永久门齿出现4.5岁永久门齿磨成同一水平,第四对亦出现磨损5--6岁第3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7-8岁,第一对门齿中部出现珠形圆点;8-9岁第二对门齿中部呈现珠形圆点;10-11岁第四对门齿中部呈现珠形圆点7--10岁牙齿的弓形逐渐消失,变直,呈三角形,明显分离,进一步成柱状,随年龄而越加明显12岁以上第3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根据角轮鉴别年龄根据牛角轮的变化情况,也可帮助判断年龄。当母牛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在怀孕的后半期,胎儿发育速度很快,如营养不足,使角组织的生长受到影响,角表面便形成一轮凹陷,叫做角轮,因此可根据角轮去估计母牛的年龄。如母牛在三岁产第一胎,且以后每年产一胎,则三岁加角轮数就是所估计的年龄。牧区的牛,冬春枯草季节,供生长发育的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到角的生长,出现一年一度的角轮,也可根据这种角轮去估计年龄。

第3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齿变化简表年龄门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隅齿出生2~3周4~6周龄1岁1.5~2岁2~3岁3~3.5岁4~4.5岁5岁6岁6.5岁7岁7.5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乳齿已生磨重磨更换轻磨磨重磨横椭横椭较大近方近方方方圆三角近椭圆乳齿已生磨重磨更换轻磨磨重磨横椭横椭较大横椭较大近方方近圆圆三角乳齿已生磨较重磨更换轻磨磨重磨横椭横椭较大横椭较大近方方近圆圆乳齿已生微磨磨更换轻磨磨重磨横椭横椭较大横椭较大近方方圆第3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的外貌鉴定技术

四、外貌评分鉴定

1、鉴定准备

2、鉴定方法

3、外貌缺陷与扣分

4、外貌鉴定复审第3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牛的外貌鉴定技术

五、乳用牛体型性状的线形评定

1、乳用牛体型线性评定的性状识别和判断体高、结实度、体深、棱角性、尻角度、尻长、尻宽、后肢侧望、蹄角度、前乳房附着、后乳房高、后乳房宽、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

2、特征性状的综合评定第3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乳用母牛外貌鉴定评分表项目细目与评满分要求标准分一般外貌与乳用特征头、颈、耆甲、后大腿等部位棱角和轮廓明显2.皮肤薄而有弹性,毛细而有光泽3.体高大而结实,各部结构匀称,结合良好4.毛色黑白花,界线分明15555小计30体躯5.长、宽、深6.肋骨间距宽,长而开张7.背腰平直8.腹大而不下垂9.尻长、平、宽55555小计25泌乳系统10.乳房形状好,向前后延伸,附着紧凑11.乳房质地;乳腺发达,柔软而有弹性12.四乳区;前乳区中等大,四个乳区匀称,后乳区高、宽而圆、乳镜宽13.乳头:大小适中,垂直呈柱形,间距匀称14.乳静脉弯曲而明显,乳井大,乳房静脉明显126633小计30肢蹄15.前肢:结实,肢势良好,关节明显,蹄质坚实,蹄底呈圆形16.后肢:结实,肢势良好,左右两肢间宽,系部有力,蹄形正,蹄质坚实,蹄底呈圆形510小计15总计100第3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三节奶牛的生产性能的评定(一)乳房的形态结构

乳房中间的中悬韧带将乳房分为左右两半,每一半边乳房的中部又各被结缔组织隔开分为前后两个乳区,这样,乳房被分为前后左右四个乳区,每个乳区都有各自独立的分泌系统,互补不相通。每个乳区有一个乳头。乳房的外形呈扁球形,靠一条乳房中部的中悬韧带和两侧的两条侧悬韧带将其悬吊于腹壁上。一乳的合成与分泌第3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乳房的结构第3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乳房的内部结构1、乳腺的最小单位是乳腺泡,是由分泌上皮细胞构成的,其中心是空的,称乳腺泡腔。2、众多的乳腺泡由末梢导管连接起来形成类似葡萄穗状的乳腺小叶。3、许多乳腺小叶由小叶导管连起来构成乳腺叶。4、在乳腺泡,乳腺小叶,乳腺叶之间分布着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5、乳腺泡分泌的乳汁经末梢导管,汇集到小叶导管,再经小叶导管汇集到乳导管,最后流入乳池。6、乳池是储存乳汁的地方。分乳腺乳池和乳头乳池两部分。乳头开口处有环形括约肌,在有犊牛吮吸或其它刺激时,乳便可通过乳头排出体外。第4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乳房的内部结构第4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乳的合成乳是在乳腺泡的分泌细胞内合成的,然后分泌到乳腺泡腔中。乳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分,合成乳成分的前体物来源于血液。乳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长链脂肪酸和甘油直接来源于血液,短链脂肪酸则来源于血液的乙酸盐和β-羟基丁酸盐在乳腺分泌细胞中合成。乳蛋白由氨基酸合成,氨基酸直接来源于血液。合成乳糖的原料是葡萄糖,葡萄糖由血液进入乳腺分泌细胞后,一部分转化为半乳糖,半乳糖再与葡萄糖结合生成乳糖。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由乳腺分泌细胞直接从血液中摄取的。奶中的水分一部分直接来源于血液,一部分来源于乳腺泡内的液体。第4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乳的分泌与排出母牛在泌乳期间,奶的分泌量是连续不断的,刚挤完奶时,乳房内压低,奶的分泌最快,随着奶的分泌,储存于乳池、导乳管、末梢小管和乳腺泡腔中的奶不断增加,乳房内压不断升高,使奶的分泌逐渐变慢,这时如不挤奶,最后奶的分泌将会停止。如果挤奶,排出乳房内积存的乳汁,使乳房内压下降,奶的分泌便重新加快。第4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排乳反射第4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挤奶操作和犊牛吮吸时,使母牛乳头和乳房皮肤的神经受到刺激,传至神经中枢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经血液到达乳腺,从而引起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腺泡腔和末梢导管内储存的奶受挤压而排出,此过程称排乳反射。排乳反射对挤奶是非常重要的。奶牛在两次挤奶之间分泌的乳,大量储存于乳腺泡及导管系统内,小部分储存于乳池,只靠挤奶的挤压作用,只能挤出乳池中极小部分导管系统中的奶,而大部分储存于乳腺泡及导管系统中的奶不能挤出,只有靠排乳反射才能挤出乳房内大部分(或全部)的奶。

排乳反射的刺激包括对乳房和乳头的按摩刺激,挤奶的环境条件等。

排乳反射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7分钟。因而,在挤奶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并迅速挤完。第4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个体305天产奶总量:指母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产奶总量。产奶时间不足305天者,按实际产奶量计算,并注明天数,产奶天数超过305天者,305天以后的产奶量不计在内。(一)个体305天产奶总量

二个体产奶量第4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个体校正305天产奶量

按个体305天产奶总量来表示个体牛的产奶性能有两个问题:1、母牛产奶天数超过305天,但没有305天产奶量的记录,而只有如310天、330天等产奶量的记录。2、母牛产奶天数不足305天,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疾病或人为因素造成的,那么用实际产奶量来作为305天产奶量,就低估了该牛的产奶性能潜力。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其方法是将实际记录的产奶量乘以相应的校正系数,得到校正305产奶量。第4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第4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第4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个体全泌乳期产奶总量

个体全泌乳期产奶总量:母牛自产犊之日起到干奶为止的累计产奶量。因为牛泌乳期的长短受许多非遗传因素的影响,因而,该指标不能正确反应牛的产奶性能。

第5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指母牛在其一生中的全部产奶量。其计算方法为将该头牛的各胎次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累计求和。终生产奶量是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指标,终生产奶量高的牛,不但各胎次产奶量高,而且利用年限长,寿命长。(四)个体终生产奶量

第5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个体产奶量的测定方法

每次挤奶后称量奶量,逐天累计。此法准确,但工作量大,不适用于采用一般管道式挤奶设备和挤奶厅设备的牛场。每月称量记录3天的产奶量,每次间隔8~11天,以此为根据统计每月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各泌乳月的产奶量累加即为全泌乳期产奶量。为了减少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还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测定次数,加大测定间隔,但其估测的精度会随之降低。在挤奶设备上安装奶流传感器和奶牛个体识别传感器,用电脑自动测量、处理产奶量数据第5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群体产奶量(一)全群实产牛全年平均日产奶量

全群全年总产奶量是指从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全群牛产奶的总量

第5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全群应产牛年平均产奶量

所谓应产母牛是指具有泌乳能力的母牛。

返回

返回

第5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脂率的测定次数一般有两种全泌乳期中每月测定一次。在全泌乳期中只在第二、五、八泌乳月各测定一次,共三次。乳脂是指牛奶中所含的脂肪,是牛奶的重要组成成分和能量来源,乳脂率是指牛奶中所含脂肪的百分率,是牛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牛的乳脂率在整个泌乳期中有很大变化,一般所说的乳脂率是指平均乳脂率。

第5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4%标准奶的校正由于乳脂是牛奶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同奶牛所产的奶之间乳脂率差异很大,而只用产奶量来比较奶牛的产奶性能不能反映奶牛的实际情况,因而有必要将不同奶牛所产的奶都校正为含脂肪4%的标准奶,然后进行比较。

校正方法为:第5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六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遗传因素

饲养管理条件

产犊季节与环境温度

年龄与胎次产犊间隔

干奶期长短

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第5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遗传因素(品种与个体)

乳用牛有许多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之间产奶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异。例如娟姗母牛产奶低而乳脂率高,黑白花母牛则产奶量高而乳脂率低。

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其遗传素质的不同,产奶量和乳脂率也有很大不同。例如1号黑白花母牛的产奶量为7500kg,乳脂率为3.7%;2号黑白花奶牛产奶量为6400kg,乳脂率为4.1%。

第5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饲养管理条件奶牛的产奶量遗传力只有0.25~0.30,也就是说母牛产奶量的高低有70%~75%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而环境因素中对产奶量影响最大的是饲养管理条件。饲养管理条件好,母牛产奶量就高,反之就低。第5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产犊季节与环境温度

母牛在产犊后产奶量迅速上升,并在2个月内达到高峰,维持一段时间后下降,如果泌乳高峰期产奶量受到影响,则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将大大下降。奶牛是喜欢凉爽、不耐炎热的动物。如果夏季7、8月份产犊,则在其泌乳期内不但高温酷暑对其产奶不利,其蚊绳的叮咬也会干扰牛的产奶。同时,不同的季节,奶牛饲料供应的情况也不同,同样可影响牛的产奶。一般而言,以冬季和早春产犊最好,春秋季次之,最不好的季节是夏季(7、8月份)。

第6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表北京北郊农场牧一队黑白花牛不同产犊月份的305天产奶量

(单位:kg)

产犊月份123456305天产奶量4,9875,1605,0194,7334,6934,640头数174236202159164185产犊月份789101112305天产奶量4,3914,2674,6154,6904,8724,941头数216229187215209225第6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年龄与胎次黑白花奶牛一般在2~2.5岁产头胎并开始产奶,此时其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着胎次的增加,机体逐渐发育成熟,产奶量也随之增加而达到高峰,随后又随着机体的衰老而逐渐下降。一般而言:母牛第一胎产奶量相当于第五胎产奶量的70%

母牛第二胎产奶量相当于第五胎产奶量的80%

母牛第三胎产奶量相当于第五胎产奶量的90%

母牛第四胎产奶量相当于第五胎产奶量的95%第6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表240头黑白花牛在九年中泌乳量和乳脂率的变化乳期平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为九年内平均值的百分比(%)(kg)(%)产奶量乳脂率13,7103.7473.07100.824,4103.7676.8101.3434,9283.7797.06101.6245,3603.74105.57100.855,5683.72109.67100.2765,4583.71107.510075,3903.68106.1799.1785,2843.63104.0797.8495,0223.6598.9198.34平均5,0773.71100100第6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产犊间隔奶牛最理想的情况是年产一胎,泌乳10个月,干奶两个月,干奶期间使母牛体况得以恢复,乳腺组织得以休整。如果母牛产后不能按时配种,不能及时干奶,泌乳期拖得太长,就会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同时影响其繁殖成绩。第6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六)干奶期长短

母牛在妊娠的最后两个月前后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使其在10个月的泌乳后得到休息,更新乳腺泡,要进行干奶。合适的干奶期为45~75天,如果干奶期过短,牛的体况得不到很好的恢复,乳腺泡得不到很好的更新,会使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降低;如果干奶期过长,乳腺泡会发生萎缩,同样会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第6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七)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

在乳腺中奶的合成与分泌速度是与乳房内压成反比的。奶在乳腺中积存的越多,造成乳房内压越高,奶的分泌速度就越慢,及时将乳房内的奶挤出来,减低乳房内压,可促进乳的合成与分泌,提高产奶量。因而,每天挤三次奶要比挤两次奶产奶量高。但增加挤奶次数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因而挤奶次数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我国目前采取每日三次挤奶的体制。奶的分泌与排出受神经体液的调节,科学熟练的挤奶技术,可刺激乳的分泌与排出,提高产奶量。第6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二节肉牛生产性能的评定一体重的增长

犊牛出生后,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条件下,体重的增长是沿着一条近似于S型的曲线进行的。在性成熟以前生长速度较快,性成熟后生长速度变慢。第6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补偿生长

动物生长的某个阶段,因营养不足,生长速度下降,生长发育受阻。当恢复良好营养条件时,生长速度比正常饲养的动物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这种特性叫补偿生长。第6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体组织的生长

骨:在生后一直以一较稳定的速度生长。肌肉:在生后生长速度较骨快,速度也较稳定,但达到一定阶段后,生长速度变慢。脂肪:从出生到1岁间生长速度较慢,以后逐渐加快。

第6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牛在生长过程中各体组织比例的变化

骨骼在体组织中的比例随月龄的增长而持续下降。肌肉在体组织中的比例随月龄的增长先上升而后下降。脂肪在体组织中的比例随月龄的增长而持续升高。第7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牛在生长过程中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水分:随其生长比例持续下降。

蛋白质:随其生长比例持续缓慢下降。

脂肪:随其生长比例持续增加。

灰分:随其生长比例持续缓慢下降。第7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表牛在生长过程中体化学成分的变化体重头数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kg)(%)(%)(%)(%)45571.8419.8944.2690470.4319.146.014.42135465.7218.7711.194.3180565.7919.3110.564.34225562.919.1513.734.22270361.219.415.044.36315460.3518.616.584.48360358.4418.818.524.24405354.117.6624.084.16450452.0317.1126.913.95495347.7716.3832.033.82540347.9616.0232.323.7585247.9315.7932.53.78630147.7616.1532.583.51675143.4815.7237.593.21第7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六)不同类型牛的生长发育特点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要饲养到相同胴体等级时,大型晚熟品种所需的饲养时间较长,出栏晚,小型早熟品种所需的饲养时间较短,出栏早(小型早熟品种较大型晚熟品种沉积脂肪早)。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要饲养到相同体重时,大型品种所需时间短,小型品种所需时间长(大型品种较小型品种增重速度快)。第7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肉牛的生长性能指标(一)出生重

指犊牛出生后被毛已干但尚未哺乳前的重量。

第7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断奶重指犊牛断奶时的体重。

第7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12月龄重、18月龄重、24月龄重

指牛在满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时的实际体重,用秤称量第7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日增重指肉牛在某一生长阶段每天增长的体重。==》

==》

==》第7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牛的称重方法

称重时间:早晨,饲喂和饮水以前。称重工具:地秤,感量小于0.5kg。注意事项:牛在秤上站稳,不动,牛的体重应均匀分布于秤台上。计算方法:每头牛必须在连续的两天早晨各称重一次,两次称量的结果之差不应超过其体重的3%。取其两次称重的平均数作为该牛的体重。第7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六)用体尺估测牛体重的方法

公式-1:(适用于乳用型牛)

公式-2:(适用于已肥育的牛)公式-3:*本地牛、乳用型牛系数为2.00,兼用型牛、杂交肉牛系数为2.25,肉用型牛系数为2.50第7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七)饲料转化效率

饲料转化效率:是指牛在饲养期间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一般以干物质表示

计算公式:第8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肉牛的产肉性能指标

宰前活重是指屠宰前绝食24小时的体重。胴体重=屠前活重-

(头重+皮重+血重+尾重+内脏重+蹄重+生殖器官及周围脂肪重)(一)胴体重第8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屠宰率

指牛胴体重占屠前活重的百分比。

第8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净肉率

指牛胴体净肉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胴体净肉重指胴体剔骨后的肉重。第8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胴体产肉率

指牛胴体净肉重占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第84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五)肉骨比

指牛胴体中净肉重与骨重的比例。

第85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牛肉的品质评定(一)牛肉的形态学组成(二)牛的胴体质量评定第86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一)牛肉的形态学组成1牛胴体的形态学组成

水分、蛋白质50%~60%左右品种(肉用型牛较乳用型牛与役用型牛含量高)性别(公牛较母牛含量高)年龄(幼龄牛较老龄牛含量高)横纹肌纤维化学组成: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影响因素:形态学组成:1)肌肉组织1牛胴体的形态学组成

第87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不同肥度牛胴体的形态学组成学组成%牛的肥度下等中等上等肥胖肌肉6059.756.252.1脂肪3.510.316.123结缔组织14.312.311.59.6骨和软骨21.617.515.715.1第88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脂肪组织

存在部位:皮下,肾脏周围,腹腔内,肌束与肌纤维间。在胴体中的一般比例:10%~20%

重要性:

肌肉组织中含有适量的脂肪可大大改善肉的口味和发热量,含脂肪少的肉吃时质粗少汁,味较差,但脂肪过多又会降低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和肉的烹调特性。脂肪在体内的沉积规律及影响因素:

幼牛首先在肌纤维和肌束之间沉积脂肪,皮下和腹腔的脂肪较少。

成年牛主要在皮下沉积脂肪,而肌肉间沉积脂肪较少,公牛较阉牛及母牛具有较多的瘦肉和较少的脂肪,阉牛较公牛、母牛容易将脂肪沉积于肌肉间而形成大理石纹肉。第89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3)结缔组织

形态学组成: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化学组成:生胶素和弹力素(均为蛋白质的一种)作用:

是构成肌肉、筋膜、韧带和肌肉内外膜的组成成分。特点:

坚硬,难溶解,不易消化,蛋白质不全价,营养价值低。比例及影响因素:

胴体中的比例一般在9%~12%,一般幼龄牛、较肥的牛、劳役较少的牛、母牛含量较低。第90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骨组织

形态学组成:

由致密的表面层和海绵状的内层所构成,骨松质和骨内腔充满骨髓。化学组成:

钙、磷、镁等矿物质,脂肪,骨胶原。

比例及影响因素:

在胴体中的比例一般为10%~20%,一般肉用品种牛、较肥的牛、母牛的比例相对较少。

第91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牛肉的化学组成

牛肉的化学组成: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灰分影响因素:

年龄:幼龄牛肉的水分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

肥度:经过肥育的牛水分含量低而脂肪含量高。成分牛的肥度下等中等上等肥胖水分(%)74.168.361.658.5蛋白质(%)212019.217.7脂肪(%)3.810.718.322.9灰分(%)1.110.90.9热值(J/kg)507575871038711938第92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牛的胴体质量评定胴体外貌评定

肉质评定

胴体切块第93页,共11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胴体外貌评定

1)胴体大小:一般以胴体重或半胴体重表示;2)胴体结构

指胴体的总体外观状况,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