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生物-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生物-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生物-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生物-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PAGE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预习案【预习目标】1.理解记忆细胞呼吸的概念2.掌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3.初步掌握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自主学习】一.细胞呼吸的概念1.细胞的能量通货是__________,动植物体内ATP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由于它发生在细胞内,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___________在_________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或________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____的过程。思考:根据化学知识,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吗?二.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__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条件下都能生存,这叫做__________菌。(2)CO2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_____________。

根据石灰水_______________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_____________可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3)酒精(乙醇)可以使酸性的__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_色。思考:这种检测酒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什么用处?2.提出问题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否都能产生CO2?两种情况下生成量一样多吗?3.做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设计实验

(1)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的有无,因变量是两种条件下CO2或酒精的生成量,其他都是__________,应该遵循___________原则。

(2)实验选用的生物材料是20g食用_________,平均分成两等份,分别注入A、B两个锥形瓶中,再向两个锥形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_________溶液。

(3)装置连接图5.进行实验

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A装置中的三个锥形瓶50min,然后将A、B装置放到__________的环境中培养__________。三.有氧呼吸1.主要场所:线粒体线粒体具有内外__________,内膜向内折叠形成_______,它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在线粒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上,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即呼吸酶)。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_______,因此它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2.原料: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3.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定义: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__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生成大量________的过程。四.无氧呼吸1.存在

(1).除_______外,许多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进行无氧呼吸。

(2).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器官的细胞以及动物_________________等,在______的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2.原料

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也是_________3.方程式酒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苹果果实、粮食作物等。乳酸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动物肌细胞等。4.场所:无氧呼吸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探究案【学习目标】1.掌握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效率2.列表比较细胞的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3.掌握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课内探究】五.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通过观察、比较,可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呼吸中都产生_______,生成量前者比后者____。

在酵母菌的_________呼吸中,还生成了酒精。六.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效率1.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场所发生的反应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消去中间产物得出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氧呼吸的效率

1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出2870kJ能量,其中有1161kJ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是___________。

合成1molATP需要吸收30.54kJ能量,则1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实际合成______molATP七.无氧呼吸的过程和效率1.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场所发生的反应阶段一阶段二酒精型:乳酸型:消去中间产物得出总反应式:酒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酸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氧呼吸的效率

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后,只释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只有61.08kJ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则无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是_________。

合成1molATP需要吸收30.54kJ能量,则1mol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实际合成______molATP【跟踪训练】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C.释放出CO2时D.[H]和O2化合成水时3.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它们分别形成于①细胞质基质②叶绿体③核糖体④线粒体A.②④B.①④C.③②D.④①八.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原料阶段、场所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总反应式效率合成ATP数目________mol________mol原料氧化分解情况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存留在_______或

________中本质氧化分解____________,释放能量,合成________,供生命活动所需。九.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阅读课本95~96页资料分析,思考、讨论,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消毒纱布②酿酒时需要使用密闭的发酵罐③花盆经常松土和作物栽培中中耕松土④稻田定期排水⑤被生锈铁钉扎伤后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⑥提倡慢跑以上各种例子中,应用了有氧呼吸原理的是。应用了无氧呼吸原理的是。【课堂小结】请你对本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当堂检测】1.人体内C6H12O6彻底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中,大部分的直接去向是A.以热能散失B.贮存在ATP中C.存在于线粒体中D.供生命活动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A.①②⑤B.②④③C.②③⑤D.②④⑤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A.A摩尔B.A摩尔C.6A摩尔D.3A摩尔4.下图烧杯内装有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试管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两日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并有沉淀,对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试管内B.酵母菌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二氧化碳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5.下图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为什么要用煮沸又冷却的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盛有清水的试管在此发酵实验中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容器中溶液A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发酵实验过程中,两试管分别发生什么现象?盛水试管:_________________;溶液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4)随着时间推移,盛水的试管现象最终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测定烧瓶中溶液的成分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主要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溶液A有何现象发生?请说明理由(用有关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从学习能力来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自主探究、推理判断的能力。从心理特点来看,高中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通过课前预习,对于比较基础的问题,如实验装置的连接,线粒体的结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等内容,学生可以自学掌握,通过课前预习反馈也能说明这一点,课堂的时间主要用来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阶段、能量等细节问题。《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内容较多,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内容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二者的比较;第二课时内容是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这是本节的第一课时,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遵循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生物,从探究走进科学,充分发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有氧呼吸的过程、阶段和场所是本节重点内容,教材用较大篇幅对其做了介绍,并配上了彩图和丰富的文字叙述,供学生记忆使用。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遵循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获取证据—解决问题,结合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只是在课堂实验过程中,验证有氧呼吸产物的那个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