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总结报告_第1页
实验总结报告_第2页
实验总结报告_第3页
实验总结报告_第4页
实验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总结报告1.实验总结报告篇一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3)如果晶核“泛滥”,就无法形成大晶体。由于棉线和铜丝的表面积较大,即晶核较多;加上毛棉线和铜丝上生长的晶体,因相互堆积、相互挤压,致使晶体无法成长。相反,少量的硫酸铜细晶在溶液中分散性较好,容易形成大晶体。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了:用棉线作晶种,由于棉线表面存在着大量细小的.棉纤维,形成大量的晶核,因此在棉线上“挂”了大量的、不成型的硫酸铜晶体。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2.实验总结报告篇二实验名称:蒸储工业酒精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认识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掌握实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2学习和认知蒸储的基本仪器和使用方法以及用途。3掌握,熟悉蒸储的操作。二、实验原理纯液态物质在一定压力下具有一定沸点,一般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沸点。蒸储就是利用不同物质沸点的差异,对液态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当液态混合物受热时,低沸点物质易挥发,首先被蒸出,而高沸点物质因不易挥发而留在蒸储瓶中,从而使混合物分离。若要有较好的分离效果,组分的沸点差在30C以上。三、仪器与试剂试剂:未知纯度的工业酒精,沸石。仪器:500ml圆底烧瓶,蒸偏头,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接引管,锥形瓶,橡皮管,电热套,量筒,气流烘干机,温度计套管,铁架台,循环水真空汞。四、仪器装置略五、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所有装置洗净按图装接(玻璃内壁没有杂质,且清澈透明)。2取出圆底烧瓶,量取30ml的工业酒精,再加入1-2颗沸石。3先将冷凝管注满水后打开电热套的开关。4记录第一滴流出液时和最后一滴时的温度,期间控制温度在90℃以下。5当不再有液滴流出时,关闭电热套。待冷却后,拆下装置,测量锥形瓶中的液体体积,计算产率。六、注意事项1温度计的位置是红色感应部分应与具支口的下端持平。当温度计的温度急速升高时,应该减小加热强度,不然会超过限定温度。2酒精的沸点为78℃,实验中蒸镭温度在80-83℃o七、问题与讨论1在蒸储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靠近页面,测得的温度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答:偏高。页面上不仅有酒精蒸汽,还有水蒸气,而水蒸气的温度有100℃,所以混合气体的温度会高于酒精的温度。2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为加入沸石怎么办?答:沸石是多空物质,他可以液体内部气体导入液体表面,形成气化中心,使液体保持平稳沸腾。若忘加沸石,应先停止加热,待液体稍冷后在加入沸石。3当加热后有流出液体来,发现为通入冷凝水,应该怎样处理?答:这时应停止加热,使冷凝管冷却一下,在通水,再次加热继续蒸储。之前的流出液不用作废,可以当做空气冷凝的,一样有效果。.实验总结报告篇三探究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实验步骤与方法:.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焰心最低。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实验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问题和建议:蜡烛为什么能够燃烧?蜡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燃烧?像这样物质燃烧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实验总结报告篇四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数字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及对信息代码的要求。2、掌握位同步器的同步建立时间、同步保持时间、位同步信号同步抖动等概念。二、实验内容1、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和锁定状态。2、观察数字环锁定状态下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抖动现象及相位抖动大小与固有频差的关系。3、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三、实验器材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2、20M双踪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安装好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按下开关P0WER301、P0WER302、P0WER401和P0WER40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LED30KLED302、LED401和LED402发光,CDMA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均开始工作。3、发射机拨位开关“信码速率”、“扩频码速率”、“扩频”均拨下,“编码”拨上,接收机拨位开关“信码速率”、“扩频码速率”、“跟踪”均拨下,“调制信号输入”和“解码”拨上。此时系统的信码速率为IKbit/s,扩频码速率为100Kbit/so将“第一路”连接,“第二路”断开,这时发射机发射的是第一路信号。将拨码开关"GOLD3置位”拨为与“GOLD1置位”一致。4、根据实验四中步骤8〜H的方法,调节“捕获”和“跟踪”旋钮,使接收机与发送机GOLD码完全一致。5、根据实验五中步骤6〜7的方法,调节“频率调节”旋钮,恢复出相干载波。6、用示波器双踪同时观察“整形前”和“整形电平”,并将双通道置于直流耦合,零电平、电压设为一致。调节“整形”旋钮,使整形电平置于“整形前”波形上部凸出部分。用示波器观察“整形后”的波形,并与“整形前”比较,如完全相同,则整形电平调节正确。7、用示波器观察接收机“BS”信号,该点即为接收机恢复出的位同步信号,将其与发射机的“SI-BS”进行比较。8、改变系统的信码速率,按“发射机复位”和“接收机复位”键,通过与发射机的“S1-BS”对比观察“BS”信号的变化。9、将“第一路”断开,再连接,通过与发射机的“S1-BS”对比观察接收机“BS”信号的变化。五、实验思考题1、设数字环固有频差为允许同步信号相位抖动范围为码元宽度Ts的n倍,求同步保持时间tc及允许输入的NRZ码的连“1”或“0”个数值。答:同步保持时间tc=1/ZXfK,允许输入的NRZ码的连“1”或连“0”个数的值为n。2、数字环同步器的同步抖动范围随固有频差增大而增大,试解释此现象。答:由公式tc=l/AfK,当固有频差增大时,同步保持时间减小,那么抖动范围就增大。3、若将AMI码或HDB3码整流后作为数字环位同步器的输入信号,能否提取出位同步信号?为什么?对这两种码的连“1”个数有无限制?对AMI码的信息代码中连“0”个数有无限制?对HDB3码的信息代码中连“0”个数有无限制?为什么?答:可以提取位同步信号,因为整流后的AMI码或HDB3码为NRZ码,自然可以提取。对这两种码连“1”个数有限制,对AMI码的信息代码中连“0”个数有限制,对HDB3码的信息代码中连个数无限制,因为其连零个数不超过4个。5.实验总结报告篇五一、实验准备实验仪器、药品、材料:棉线,丝线200ML烧杯两个,硬纸片一张、滤纸若干、酒精灯一个、石棉网、带铁圈的铁架台、温度计、硫酸铜粉末若干、玻璃棒。二、实验步骤.在烧杯中放入100ML蒸储水,加热到比室温高10-20℃,并加入足量硫酸铜。.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饱和(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趁热过滤到一个已加热的烧杯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使其缓慢降温,析出晶体。.第二天杯底出现小晶体,每个约长0.5CM,取一个晶体较完整的,用丝线绑住,系在一根木棍上。.将原来的硫酸铜溶液加热到比室温高5〜10℃,添加少量硫酸铜,使其再次饱和。.将已绑好的小硫酸铜晶体放入微热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注意使其被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