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旅休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生态文旅休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生态文旅休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生态文旅休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生态文旅休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11月-12月项目组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人民政府、惠州市惠阳区住建局就初步方案进行了多轮的规划汇报交流。2018年1月3日由惠阳区住建局发函,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项目组对意见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修改及回复。2018年4月24日由惠阳区住建局带队,向市编研中心汇报工作,会上对控规调整方案给出了相关意见,项目组对相应的意见进行了优化调整。2018年4月28日由惠阳区住建局发函,二次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项目组对意见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修改及回复,形成本次成果。编号部门单位主要意见摘要是否采纳相关回应内容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阳供电局根据上述规划,镇隆镇长龙&山顶片区建设用地总面积3.02平方公里,预测远期规划区总用电负荷为8.66万千瓦,负荷密度为2.86万千瓦/平方公里,按容载比2.1计算,需变电容量为18.18万千伏安,片区内规划有110千伏新屋变电站(3*6.3万千伏安),可满足远期规划用电负荷需求。控规文本关于市政基础设施现状描述有误,110千伏新墟站并未向该片区供电,该变电站也无足够的供电容量向长龙&山顶片区供电,该请规划编制单位更正。根据长龙&山顶片区控规资料显示,规划的110千伏新屋变电站用地在镇隆镇最新土地利用规划中有部分土地为非城乡建设用地(详见附件),为满足电网建设项目对用地的要求,我局请求进行用地调整、建议调整方案详见附件,请规划编制单位结合惠阳区综合管廊规划进一步研究、论证。采纳已调整修改说明书;已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市政公用设施的可实施性。2惠州市惠阳区水务局建议本《规划》明确防洪工程规划所涉及河流的名称,若为长龙河,因《广东省惠州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未经审批,河道设计水位资料均供参考;此外,规划范围内尚涉及山顶水库排洪渠,建议一并做好相关防洪整治规划。本《规划》所规划的城市道路主次干道、电力设施、给水、通信、燃气等管道不能占用河道(或渠道)蓝线范围内土地,规划实施时不得污染水体(尤其是饮用水源)。本《规划》所建设施若有跨河建筑物,尚需按相关河道管理条例(办法)办理报批手续。采纳结合相关要求,深化综合防灾体系。3惠阳光能管道燃气有限公司规划片区内现状无燃气管道,为解决近、远期的燃气供应,拟将国道205的燃气管道作为镇隆镇的燃气供气主管,建议规划管径调整为DN300,以满足近、远期供气需求,望予以考虑!采纳已调整管径4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惠州市惠阳区分公司规划中“6.6.(4)商业服务业设施……居住区级…设置2处邮政所,结合商业用地布置,建筑面积均为300㎡。”根据“《邮政法》第二章第八条(详见备注)”原则;同时该区域开发后,预计进口邮件(包裹、报纸、信件等邮政投递业务)呈倍增的速度增长,营业场所300平方米将无法满足该区域普遍服务投递需求。鉴此建议规划由两处邮政所合并为一处(设立在商业服务中心板块),预留邮政服务机构场所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以上。以满足服务群众日益增长的普遍服务需求,构建更快捷的服务渠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6.6.(4)商业服务业设施……居住区级…设置2处邮政所,结合商业用地布置,建筑面积均为300㎡。”与“10.6.1通信工程规划……本规划区不在新建……及邮政支局站,……”条款内容不吻合,建议更正“10.6.1”条款内容。采纳已将规划两处邮政所合并为一处,结合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已调整修改说明书。5惠州市惠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根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发〔2006〕239号)第九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以政府举办为主。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小于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由区(市、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建议将规划中提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改为其他类别的医疗机构(如医院、村卫生站、门诊部、诊所等)。按照《惠州市惠阳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综合考虑城镇化、人口分布、地理交通环境、疾病谱等因素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采纳已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改为“诊所”。6惠州市惠阳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地主要分布在205国道两侧,无较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未达到《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1㎡的最低要求,建议进行调整。采纳调整后满足。7惠州市惠阳区林业局该规划范围涉及我区白云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帽山市级森林公园,建议要充分对接,确保符合白云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帽山市级森林公园规划。采纳结合白云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大帽山市级森林公园规划,优化用地布局。编号部门单位主要意见摘要是否采纳相关回应内容8惠州市国土资源局惠阳区分局该《规划》提及规划成果中城市道路占用基本农田总量0.17公顷。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15条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规划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必须经国务院批准。”为下来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能够顺利执行,建议避开占用基本农田。鉴于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于2017年9月获得省厅批复,为更好的实现“多规合一”,建议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充分衔接。鉴于现行我区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大,建议项目规划选址时避开耕地,尤其是优质水田。采纳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取消占用基本农田的城市道路。9惠州市惠阳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环卫工程设施规划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规,保证环卫工程设施规划用地能落到实处,用法定文件明确用地性质,且在规划中应控制周边建筑与环卫设施的距离。建议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增加公厕设置规划,考虑推进城乡厕所“三个一批”工程(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开放一批),加强城乡厕所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升我区城乡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议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统筹垃圾收集站设置规划,并应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要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划垃圾收集点或再生资源回收点,并满足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同时与现运行的区“户分类、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能有机结合,无盲点,全覆盖。规划中全民健身场地、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废物箱的设置应便于废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废物箱应有明显标识并易于识别。按《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划环境卫生清扫人员、保洁工人作息场所,可单独设置或与其他环卫设施共建。采纳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在管理图则中对相关要素进行管控;结合人口规模与服务半径,增加公厕设置规划;完善环卫设施规划体系,合理布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废物箱等环卫设施;结合垃圾转运站和公园绿地,设置环卫工人休息室。10惠州市惠阳区民政局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25号)要求,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人均用地0.1-0.3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住(小)区要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根据《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21号)要求,着力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树葬、撒散、骨灰存放、小型墓等多样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采纳结合人口规模与服务半径,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处。11惠州市惠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该片区的文保单位要严格按文物保护法规进行保护;该片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要按照相关规定配备。采纳本片区不涉及文保单位;已按相关规范落实12惠州市惠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议贵局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落实。采纳——13惠州市惠阳区财政局你局来文请示事项未涉及资金安排要求,暂不涉及财政职能,是否开展编制工作,建议以上级文件要求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为主。————14惠州市惠阳区教育局建议每4000人以上村庄,规划1所幼儿园,办学规模以6~12班为宜,一般不少于6个班,不超过15个班,用地面积12~16㎡/人。建议义务教育机构用地面积应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规定。采纳规划区包括长龙、山顶2个行政村,下辖21个自然村(长龙下辖12个、山顶下辖9个),根据各村民委员会统计资料及现状各村小组走访,至2017年12月,长龙村常住人口2244人,山顶村常住人口1271人。因此,不符合设置标准,本次规划不设置村级服务设施幼儿园。依据相关建设规范要求,核实用地规模,以满足义务教育机构用地面积。编号部门单位主要意见摘要是否采纳相关回应内容15惠州市惠阳区代建项目管理局无意见————16惠州市惠阳区公路管理局无意见————17惠州市惠阳区交通运输局无意见————18惠州市惠阳区农业局无意见————19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局无意见————20惠州市惠阳区土地储备中心无意见————21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惠阳区分局无意见————22惠州市惠阳区发展和改革局无意见————23惠州市惠阳区环境保护局无意见————24惠州市惠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无意见————25惠州市惠阳区科学技术局无意见————26惠州市惠阳区人民防空办公室无意见————27惠州市惠阳区商务局无意见————28惠州市惠阳区体育局无意见————29惠阳区公安消防大队无意见————3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惠阳分公司无意见————3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惠州惠阳区分公司无意见————Contents项目背景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PROJECTINTERPRETATION1现状认知2.1区位条件2.2社会经济2.3用地现状2.4交通现状2.5公服现状2.6市政现状2.7建筑现状2.8地形地貌2.9小结STATUSINTERPRETATION2规划解读3.1上层次规划解读3.2发展研判INTERPRETATIONANDJUDGMENT3功能布局5.1总体思路5.2规划结构

5.3用地布局5.4人口规模5.5配套设施5.6道路交通5.7绿地系统5.8城市设计指引5.9旅游体系规划5.10竖向设计5.11市政规划FUNCTIONALLAYOUT5规划定位4.1发展研判4.2功能定位4.3规划目标4.4项目策划INTERPRETATIONANDJUDGMENT4控制管理6.1地块及管理单元划分

6.2开发强度6.3建筑高度及绿地率控制6.4四线控制

6.5建筑退让红线控制6.6三旧改造6.7实施计划CONTROL&MANAGEMENT601项目背景PROJECTINTERPRETATION规划背景规划范围1.11.2交通链接:惠深高速,深惠城际加速深惠同城化进程;产业辐射:承接深圳金融、服务、高新技术辐射。#1.1规划背景GUIHUABEIJING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东进战略快速推进,镇隆区位价值凸显,片区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前沿龙岗Longgang前海Qianhai惠城Huicheng东莞中心城区Dongguan银屏Yingpin松山湖Songshanhu常平Changping惠深产业聚合走廊惠莞创新产业发展带平湖Pinghu大空港新城光明凤凰城宝安中心留仙洞总部基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北站商务中心梅林—彩田片区福田保税区坂雪岗科技城平湖金融基地笋岗—清水河片区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坪山中心区国际生物谷银屏合作创新区常平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区职业教育中心生态园松山湖创新研发中心塘厦公共服务中心仲恺高新区惠南科技产业园新圩南部工业园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江科技产业园潼湖生态智慧区镇隆源兴产业园惠莞创新产业发展带节点依托惠莞城际、潮莞高速、S357对接东莞中心城区、松山湖、粤海银屏合作创新区等发展平台,镇隆适宜快速导入外溢产业和人口,助推惠莞创新产业发展带建设。惠深产业聚合走廊节点镇隆位于惠深产业聚合走廊节点,主要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也是深圳前海等前沿研发创新平台的后方制造基地。交通链接:惠莞高速、潮莞高速、S357;产业辐射: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1.1规划背景GUIHUABEIJING应对区域发展机遇,镇隆全面谋划布局,长龙&山顶片区是镇隆功能拓展升级的重要板块龙翔工业园区源兴工业园区北部新城行政中心区长龙&山顶片区白云嶂黄沙水库仲恺新圩产城融合有待提高,工业区配套薄弱重工业轻服务,产业发展粗放缺乏高品质商务配套服务设施生态旅游开发不足北部新城镇隆镇的北部门户,镇级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之一,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区。源兴工业园惠州市镇隆镇主要的产业发展区,惠阳与仲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建设成为生产生活一体化的生态高新产业新城。龙翔工业园以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居住、行政文化功能为主,集都市农业、乡村生活为一体的生态产业新城行政中心区城镇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镇隆镇的补足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商务会议、教育培训、物流配送生活配套:生态居住、医疗、文化、主题游乐、康体运动片区资源优越,市场关注度日益提升,迫切需要统筹谋划,实现精细化管理#1.1规划背景GUIHUABEIJING特色产业片区规模:23平方公里定位:依托山水资源打造集康体运动、教育培训、主题游乐、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旅融合的特色产业片区。生态文化小镇规模:300公顷定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品质生活组团规模:50-70公顷左右定位:配套完善,品质生活。生态生活体验区荷兰花卉博览园水上欢乐世界综合体公园机器人未来世界田螺墩水库长深高速205国道山顶水库以长龙村和山顶村的行政边界为界限。本次规划范围2701.41公顷#1.2规划范围GUIHUAFANWEI潮莞高速长深高速205国道长龙高速出入口伯公坳高速出入口沥林出入口镇隆镇白云嶂-银屏山至东莞至新圩至潮州至惠城区规划面积规划范围东与秋长镇接壤西与白云嶂林场相邻南与新圩镇相连北接镇隆行政中心区长龙村山顶村02现状认知STATUSINTERPRETATION区位分析社会经济用地现状交通现状公服现状市政现状建筑现状地形地貌小结2.12.22.32.42.52.62.72.82.9SITEE114°32′N22°90′交通区位#2.1区位分析QUWEIFENXICOGNITION现状认知惠阳区镇隆镇长龙&山顶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OfChanglong&ShandingArea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交通节点北联惠莞高速、357省道中接长深高速、205国道、深惠城际深莞惠三市交汇中心南联深圳、大亚湾新区,镇隆南大门对接深圳、融入大亚湾新区的桥头堡惠州市区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香港澳门肇庆90min120min180min#2.1区位分析QUWEIFENXI生态区位粤港澳大湾区东岸都市区绿核重要组成部分深莞惠三市生态绿心白云嶂、黄巢嶂环绕,田螺墩水库、山顶水库,河塘相连,山环水润180min120min90min#2.1区位分析QUWEIFENXI旅游区位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生态休闲目的地惠州山海旅游的重要中转站镇隆生态旅游集聚区COGNITION现状认知惠阳区镇隆镇长龙&山顶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DetailedPlanningOfChanglong&ShandingAreaSITEE114°32′N22°90′#2.2地形地貌JINGGUANDIMAO高程整体地形以低缓丘陵为主,地势东西较高,中间低缓。最高海拔位于西南角约585.88米;最低海拔位于长龙村中部约17.88米。坡度73.2%的用地坡度低于25°。国道两侧及山顶村北部坡度普遍在0—15°,地形相对平坦,具备较好的开发建设基础。西侧地势较为陡峭,起伏较大,不适宜开发建设。坡向南向坡占比53.4%,主要分布在205国道以东,分布均匀。北向坡主要集中在规划区西侧,以大帽山和花山周边为主。#2.3社会经济SHEHUIJINGJI人口规划区包括长龙、山顶2个行政村,下辖21个自然村(长龙下辖12个、山顶下辖9个),根据各村民委员会统计资料及现状各村小组走访,至2017年12月,规划区内总人口规模约7121人,其中户籍人口约3515人,外来常驻人口约3606人。行政村名称户籍人口(人)外来常住人口(人)行政村总人口(人)占片区总人口比例(%)长龙村22443506575080.75山顶村1271100137119.25合计351536067121100.00现状人口统计表第一产业:以果园经营和水产养殖为主,主要分布在田螺墩水库、山顶水库周边以及山顶片区南部。现状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产业链延伸不足。第二产业:以电子、塑胶、工艺品和五金等低端制造业为主,主要分布在205国道两侧。现状规模较小,布局较分散。第三产业:以农家乐为主,主要分布在山顶村北部。现状发展规模达到数十个,却尚未形成特色与品牌,产品单一,且缺乏与区域资源的整合。农庄养鹿场荔枝林五金塑胶工业精艺金属制造工业产业#2.4用地现状YONGDIXIANZHUANG土地利用现状序号用地分类用地面积(hm2)占规划总用地比例(%)1H建设用地196.137.26H11城市建设用地115.544.28H14村庄建设用地66.232.45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4.360.532E非建设用地2505.2892.784E1水域96.543.57E2农林用地2389.5188.46E9其他非建设用地19.230.713合计2701.41100.00现状城乡用地汇总表总用地面积:2701.41公顷其中:建成区196.13公顷,占比7.26%,主要沿205国道两侧布局,零星村庄集聚点分布于山顶北部;未建区2505.28公顷,占比92.74%建成区中,以工业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为主,有少量的配套设施用地。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类别用地面积(hm2)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1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470.412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0.490.42其中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490.423M工业用地95.5082.66其中M2二类工业用地95.5082.664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9.0816.51其中S1城市道路用地18.5016.01S42社会停车场用地0.580.505城市建设用地115.54100.00#2.4用地现状YONGDIXIANZHUANG现状用地权属总用地面积:2701.41公顷其中:国有用地71.63公顷,占比2.65%,沿205国道两侧布局,以国有已批已建用地为主,少量已批未建和未批未建用地;集体用地2629.78公顷,占比97.35%,包括109.94的集体已建用地(村庄集聚点和村庄产业用地)和2519.84公顷的集体未建用地(林地、园地以及水域用地等)。分类面积(h㎡)占总用地比例(%)国有用地71.632.65其中国有已批已建用地62.442.31国有已批未建用地5.660.21国有未批未建用地3.530.13集体用地2629.7897.35其中集体已建用地109.944.07集体未建用地2519.8493.28总用地2701.41100.00现状用地权属统计表建筑功能以居住和工业建筑为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和商业建筑比重较小。居住:主要为村民民房,占比38.74%;公服:主要为学校、村委会等,占比0.40%;商业:主要为零售商店等,占比1.35%;工业:主要为五金、电子等,占比59.23%;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有少量多层与高层建筑。1~2层:多为临建、村民自建,占比77.56%;3~4层:多为新建厂房以及村民新建民房,主要沿205国道和G25长深高速公路两侧分布,占比18.86%;5~7层:新建厂区,占比3.58%。建筑质量良莠不齐,整体质量一般。质量好:多为新建厂房、村民住宅,沿205国道两侧分布,占比41.00%。质量一般:多为旧工业厂房及部分村民自建住宅,占比56.23%。质量差:为年代久远的旧村建筑,占比2.77%。#2.5建筑现状JIANZHUXIANZHUANG#2.6交通现状JIAOTONGXIANZHUANG(已硬化)(机耕路)对外交通对外交通以205国道为主,交通量大、人车干扰性大。内部交通内部道路以村路和机耕路为主,红线宽度2-4米,宽度窄、路网密度低、系统性差,通行不便。交通配套现状停车设施不完善,以路边停车形式为主,仅在长龙村设有1处社会公共停车场——东联停车场。山顶村现状暂无社会公共停车场。长龙高速公路出入口长龙高速出入口长深高速205国道道路名称205国道G25长深高速道路等级国道高速公路宽度24m32m车道数双向4车道双向6车道P#2.7公服现状GONGFUXIANZHUANG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以村级配套为主,仅一处城镇级服务配套(交警大队,占地0.47公顷),可以满足现状村庄建设要求。村庄设施类型规模长龙村村民委员会占地2400㎡主要在长龙高速出入口北部集中布局文化活动室结合村民委员会配置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卫生站长龙小学占地3400㎡山顶村村民委员会占地600㎡主要在山顶村北部集中布局文化活动室结合村民委员会配置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占地1300㎡卫生站占地100㎡山顶小学占地2000㎡现状配套设施一览表小体+居居小文体+小体+居文文村民委员会小学文化活动室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卫生站交交交警大队#2.8市政现状SHIZHENGXIANZHUANG公用设施配套现状规划区现状大部分用地处于未开发状态,市政基础尚需完善。其中:供水设施:无给水管网和供水设施;污水设施:排水设施及管网建设不完善;雨水工程:雨水管道系统不完善;电力工程:电缆沟建设不完善,10千伏线路均为架空线;通信工程:管线建设缺乏统筹,以架空线为主,管道少;燃气工程:燃气种类单一,管道发展相对滞后;环卫工程:缺乏垃圾处理设施;消防工程:依托镇区专职消防队。#2.9小结XIAOJIE长龙片区长龙片区处于镇隆和新圩之间,属于镇隆的南大门,资源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205国道、长深高速和规划的深惠城际轨道从片区内部穿过,特别是随着长深高速长龙出入口的建设开通,片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片区整体形成了以五金、家具、电子等为主的发展格局,主要沿205国道沿线分布。随着深惠城际线的加速建设,片区产业升级趋势明显提速。(3)环境片区西邻白云嶂山脉,处于碗窑水库、田螺坑水库下游,是镇隆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优越。整体而言,片区毗邻两大交通廊道,既可辐射镇域腹地,又能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城镇建设框架基本拉开,已初具发展基础。#2.9小结XIAOJIE山顶片区山顶片区处于白云嶂和大帽山之间的过渡台地上,海拔平均在160-170之间,田林相间,河塘相连,环境优越,特色资源方面主要表现在山、林、田、村等几个方面。(1)山片区四周群山环绕,周边高中间低,整体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台地之上。(2)林周边山体处于二级生态控制线之内,主要以自然生态林为主;内部以人工经济林为主,主要为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3)田内部阡陌相连,河网纵横。区域有山顶水库一座,河流多发源于此,沿河分布有连绵的农田,以种植蔬菜、水稻等为主。(4)村现状村庄以自发的建设为主,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村庄主要分布在片区北部。整体而言,片区现状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未来通过适度和谨慎的开发建设,适宜打造高品质居住环境和休闲度假产品。03规划解读ITERPRETATIONJUDGMENT上层次规划解读发展研判3.13.2#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在编)项目区位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在编)确定了惠州市“一脊三带五轴”的发展轴带体系,规划惠州市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规划片区所在的镇隆镇属于陈江仲恺次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城镇核心区规划范围、高新技术产业区组团内部,是惠州未来重要的产业基地与生态新城。环大亚湾十大旅游集聚区之一——生态旅游片区目标定位粤港澳休闲度假目的地功能定位商务旅游、会议会展乡村休闲、都市休闲主要项目打造山顶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策划内容

山顶国际会议度假中心——推动山顶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项目落地实施,发展会议会展等商务旅游和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打造集“商”、“养”新旅游要素于一体的港粤澳著名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环大亚湾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功能结构图镇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项目区位功能结构图长龙商贸物流组团商贸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房地产业、商贸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山顶国际会议及度假休闲中心规划以国际商务会议为核心,人文生态旅游为主题,强调辐射深莞惠的度假休闲功能,以低碳环保的理念,生态栖居的开发模式,打造成为华南地区国际级会议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城镇产业职能转化方向城镇组图及村镇名称现状职能规划职能定位山顶组团山顶休闲产业休闲度假示范区长龙工业生产休闲度假示范区结构位于城镇发展主轴上,属于长龙商贸物流组团与山顶国际会议及休闲度假中心#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总体规划(2014-2030年)》SITE规划结构图建设时序发展目标实施内容2021-2030年完善规模结构体系与职能结构体系完成黄洞、山顶以及长龙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增加村民收入。村庄整合发展时序一览表用地类型用地面积(公顷)比例(%)居住用地81.3734.58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4.0610.22工业用地22.069.37物流仓储用地19.708.37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87.1637.03公用设施用地1.010.43合计223.76100.00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村落发展指引利用当地农林资源,发展休闲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与城镇经济中心、休闲旅游基地的高效对接。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图建设用地294.50公顷,10.90%非建设用地2406.91公顷,89.10%235.36公顷19.72公顷城市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39.42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79.92%13.39%6.69%#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总体规划(2014-2030年)》长龙-山顶产业片区规模:23平方公里定位:新城高端配套承载地,做优做特。功能:依托山水资源打造集康体运动、教育培训、主题游乐、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旅融合的特色产业片区。位于区域文旅发展轴,属于长龙-山顶文旅片区结构#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镇隆产业新城概念规划》SITE山顶-长龙文旅片区共3处,占总用地比重较小,对未来功能规划布局影响较小。基本农田保护区4.12公顷主要沿205国道与高速两侧和山顶村北部集中分布。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05.91公顷、

交通水利用地70.1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23.51公顷。建设用地299.58公顷农用地及其他用地2397.71公顷88.76%11.09%0.1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阳区镇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调整后)0.78ha(基本农田)0.77ha(基本农田)2.57ha(基本农田)一级生态管制区二级生态管制区生态控制线分析图一级生态管制区二级生态管制区规划范围#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规划片区占用生态管制区总用地1452.9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3.78%。主要分布在基地周边。一级水源保护区陆域二级水源保护区陆域二级水源保护区水域规划范围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域蓝线一级水源陆域保护区二级水源水域保护区一级水源水域保护区二级水源陆域保护区山顶水库龙衣窝水库田螺坑水库碗窑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分析图蓝线《惠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调整后)本次规划涉及水源保护范围总用地47.3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75%,分布于碗窑水库和镇隆河周边区域。项目区位SITE#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州市蓝线规划》片区涉及北部碗窑水库、田螺墩水库以及龙衣窝水库的蓝线范围,片区内蓝线控制面积共70.37公顷,本次规划予以落实。《惠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06-2020年)》规划区紧邻镇隆镇行政中心区,未来,深惠城际西线方案之一有望贯穿规划区南北,并在规划区北侧约1.5公里设立一处镇隆站、在规划区南侧约3.0公里设立一处新圩站。项目区位#3.1上层次规划解读SHANGCENGCIGUIHUAJIEDU《惠州市惠阳区绿道网规划》规划区位于2号绿道和3号绿道的交汇处。其中:2号绿道,途径主要节点有白云嶂自然保护区、崇林世居、恽代英居住旧址;3号绿道,途径主要节点有白云嶂自然保护区、碗窑水库、田螺墩水库、恽代英居住旧址、崇林世居、金果湾生态旅游度假区、叶挺故居等。#3.2发展研判FAZHANYANPAN规模镇隆镇总体规划确定片区建设用地规模294.50公顷;镇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片区建设用地规模299.58公顷。定位规划片区定位为粤港澳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会议及度假休闲中心。功能为推动山顶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项目的落地实施,植入会议、会展等商务会议旅游,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康体养生旅游,主题游乐、农耕体验、文化展示等生态休闲旅游等新旅游功能要素交通规划片区依托深惠城际西线和长深高速,对外交通便捷。深惠城际西线贯穿规划区南北,并在规划区北侧1.5公里设立了一处镇隆站,此外,长深高速在规划区中部设有长龙出入口。规划区位于惠阳区2号与3号绿道的交汇处,结合本次规划的慢行交通体系,予以落实。区位规划片区属于陈江仲恺次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大亚湾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带的重要一环,是镇隆镇对接深圳、融入环大亚湾的南大门。04规划定位PLANPOSITIONGING发展研判功能定位规划目标项目策划4.14.24.34.4镇隆产城融合的拓展区,补足镇隆产业发展短板镇隆镇的补足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商务会议、教育培训、物流配送生活配套:生态居住、医疗、文化、主题游乐、康体运动产城融合有待提高,工业区配套薄弱重工业轻服务,产业发展粗放缺乏高品质商务配套服务设施生态旅游开发不足生产性生活性创意文化教育康疗主题游乐生态居住培训物流配送会议展示源兴产业园区生活配套区长龙山顶龙翔产业园区#4.1发展研判FAZHANYANPAN契合区域消费升级的现实需求,绿色生活、健康怡养、生态休闲…….CityPursue都市的追求FASTER!更快HIGHER!更高STRONGER!更强CityEndure都市人承载HIGHSTRENGTH!高强度HIGHSTRESS!高压力HIGHTEMPO!高节奏血脂异常疲乏无力身体劳损精神抑郁世界共同的城市病CommonUrbanDisease绿色生活、休闲怡养、生态旅游成为美好愿想#4.1发展研判FAZHANYANPAN都市旅游眼中的镇隆:更具有客家文化的人文气质休闲养生眼中的镇隆:山水与人文的融合,更自然、更乡野、更人文漫步青山碧水间、赏田园诗歌、品养生美食、体验客家文化、访旧居、听故事传说……田园山水修身、食疗食补养身、民居古建养神、风情民俗养意现有产品下的镇隆:果园&山水&古建,游历历史镇隆,感悟客家文化最适合追求人文情趣的游客,在生态休闲养生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文化和艺术的审美有田园静养、山水休养、人文怡养,镇隆独具特色的发展基础兼具生态养生的山水田园资源,及多元休闲养身要素,是规划区特质所在,更是发展旅游寻得突破的基础条件。基地文化生态优势#4.1发展研判FAZHANYANPAN

充分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文旅休闲为特色、以健康养生为内涵、以现代产业为基石,构建集文旅休闲、健康养生和新型产业于一体的生态新城。#

4.2功能定位GONGNENGDINGWEI粤港澳大湾区东岸重要的文旅游憩基地惠州城乡融合发展综合示范区镇隆重要的特色服务中心#

4.3规划目标GUIHUAMUBIAO[龙翔产业园源兴产业园北部新城社区行政中心区长龙村#4.4项目策划XIANGMUCEHUA劳动力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复合型服务中心物联网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命科技仲恺-潼湖产业园科技创新人才培训高端制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前海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高尚生活为保障、生态旅游为特色,重点打造集新型产业、现代物流、高尚居住、和创意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特色服务区。高端技术支持高端人才输送高端产业外溢服务联动产业联动静心谷生态旅游山顶文旅游憩黄沙生态园深惠城际西线生活性公服居住物流生产商业街区学校滨水生活居住文化活动中心医疗休闲公园山林生态旅游高端机械制造先进电子产品研发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生产性高端五金制造现代物流中心山顶村#4.4项目策划XIANGMUCEHUA生态旅游核心居住度假会议公园康养大帽山森林公园静心谷生态旅游区崇林世居旅游区银屏山森林公园花果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叶挺将军纪念园黄沙生态园山顶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高端别墅、智慧住宅、花园洋房、生态住宅、低密度联排主题度假酒店、商业综合体、精品公寓、精品度假酒店、风情酒吧街、绿色美食街、天幕表演、水幕表演田园农庄、生态养生会议中心、健康养生培训基地、疗养SPA、养生果蔬采摘乐园、生态观光园、生态养生公寓等滨水商业街、国际会议酒店、滨水美食街、滨水骑行、悠然垂钓园托斯卡纳花园、儿童欢乐天地、食用花卉餐厅、花海观景园、室内花卉场馆、荷兰花园街旅游项目策划机器人主题公园花卉博览园滨水会议中心康体养生乐园国际度假村生态生活基地天幕表演、机器人展览馆、穹幕影院、未来世界互动体验馆、游客接待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生态优势,积极对接环大亚湾新区旅游规划建设,融入镇隆整体旅游格局,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湾区东岸独具特色的文旅游憩基地。+自然生态条件优越+镇域功能板块补足+环大亚湾区域旅游体系重要节点龙翔产业园源兴产业园北部新城社区综合配套区金果湾度假区05功能布局FUNCTIONALLAYOUT总体思路规划结构用地布局人口规模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城市设计指引旅游体系规划竖向设计市政工程5.15.25.35.45.55.65.75.85.95.105.11二级生态线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线一级生态线控制线评价体系要素构成用地适宜性评价地形地貌评价特色要素评价生态格局评价生态控制线因子水源/水体因子基本农田保护线因子坡度因子高程因子坡向因子水库/河流缓冲过渡地带因子高速/轨道线路防护带因子高压走廊防护带因子极限开发容量一、生态筑基,绿色发展将“山水田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更强调城绿共荣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5.1总体思路ZONGTISILU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保护区域性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体系要素构成用地适宜性评价特色要素评价生态格局评价生态控制线因子水源/水体因子基本农田保护线因子地形地貌评价坡度因子高程因子坡向因子水库/河流缓冲过渡地带因子高速/轨道线路防护带因子高压走廊防护带因子极限开发容量高程、坡度因子这些区域多为山麓丘陵地带,高程在150m以上,坡度普遍在25%以上,用地分散、零散,难以利用,建议将此类零散用地纳入不适宜开发用地。评价体系要素构成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格局评价生态控制线因子水源/水体因子基本农田保护线因子地形地貌评价坡度因子高程因子坡向因子特色要素评价水库/河流缓冲过渡地带因子高速/轨道线路防护带因子高压走廊防护带因子极限开发容量轨道线路防护带高压走廊防护带水库/河流缓冲过渡地带高速路防护带评价体系要素构成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格局评价生态控制线因子水源/水体因子基本农田保护线因子地形地貌评价坡度因子高程因子坡向因子特色要素评价水库/河流缓冲过渡地带因子高速/轨道线路防护带因子高压走廊防护带因子极限开发容量片区极限开发容量约670公顷。二级生态线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线一级生态线控制线高程、坡度因子这些区域多为山麓丘陵地带,高程在150m以上,坡度普遍在25%以上,用地分散、零散,难以利用,建议将此类零散用地纳入不适宜开发用地。高压走廊防护带水库/河流缓冲过渡地带高速路防护带不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规划范围禁止建设区水体轨道线路防护带将“山水田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更强调城绿共荣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5.1总体思路ZONGTISILU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保护区域性生态安全格局一、生态筑基,绿色发展#5.1总体思路ZONGTISILU推动城绿协同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生态网络将“山水田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更强调城绿共荣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区域生态要素缝合示意图一、生态筑基,绿色发展生态农业郊野休闲户外运动生态文旅城乡融合特色服务物联网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生命科技仲恺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总部基地研发平台高等教育高端技术国际交流交通枢纽深圳东部中心综合服务创新中心银屏山-白云嶂地区生态保育生态旅游花果村生态旅游度假区区域绿道龙翔产业园源兴产业园北部新城区综合配套区交通干道融合融合对接互补静动动生态旅游核心生态观光农耕体验户外休闲生态观光生态居住会展、度假会议、购物动主题公园现代产业生活居住物流服务康体、养生高端智造特色服务核心联动长龙发展片区山顶发展片区二、特色引领,多元发展联动区域功能板块,拓展升级镇隆功能板块,优化内部功能体系,做到城乡融合,聚人兴产。#5.1总体思路ZONGTISILU——长龙发展片区项目特色利用良好的滨河资源条件,依托优美的山林生态环境背景,打造高品质、优服务、慢生活的滨水生活区。梳理镇隆河水系,优化周边环境,布置休闲设施,开通休闲绿色慢行线路。目标客群大众游客生活居民滨水居住品质住宅体育场馆滨水商业街滨水骑行滨水步道公园现代产业项目特色承接北部仲恺高新区外溢产业,突出片区生态特征,发展现代化绿色、低碳、环保工业。目标客群企业人士高端技术人才务工人群新能源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绿色建材项目特色淘汰低端低效低产能产业,以人才集聚助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低污染、低排放、高技术、高附加值、重创新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提升片区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目标客群企业人士高端技术人才务工人群高端智造产业高端机械制造电子产品研发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硬件制造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配件制造项目特色依托区位优势,以高标准化、专业化、统配化、生态化、景观化原则为理念,量身打造市场所需的现代物流园区。专业物业服务、智能安保管理系统全程护航,一站式服务平台、商业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园区竞争力。目标客群技术人才投资企业务工人群现代物流产业产品包装物流配送二、特色引领,多元发展#5.1总体思路ZONGTISILU养生果蔬采摘乐园主题公园项目特色以机器人为特色主题,设置面向不同群体的集观光、体验、科普展览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作为吸引外来游客的突出亮点,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和该地区整体品质的提高。目标客群大众游客观光体验游客科普休闲游客天幕表演区机器人水幕电影机器人展览馆机器人动漫馆项目特色结合山顶水库,依托于酒店、度假村等度假设施以及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吸引会议、考察、培训、购物等项目,打造环境优美、品质高端的滨水休闲会议中心。目标客群商务客群政务客群国际会议滨水商业街滨水美食街悠然垂钓园国际会议酒店项目特色依托山水田园环境,利用绿色生态、健康养生手段和完善的养生设施,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健康旅游方式,尤其为都市人群提供全方位的静心、修养体验。目标客群休闲观光客群健康养生客群康体养生健康养生培训基地疗养SPA养生公寓休闲度假项目特色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引入高端国际旅游产品,吸引中高端旅游客源,打造国际级休闲度假部落。目标客群休闲度假游客国际游客绿色美食街天幕表演风情酒吧街水幕表演度假酒店精品公寓项目特色结合地形特征,发挥生态宜居优势,打造绿色、慢节奏、低密度的智慧生态生活基地。为内外游客提供舒适、静谧的诗意栖居家园,同时为当地居民安置提供保障。目标客群大众游客生活居民生态居住(居民安置)智慧体验区街智慧住宅花园洋房联排住宅——山顶发展片区二、特色引领,多元发展#5.1总体思路ZONGTISILU:通过205国道与周边功能区联系;:建立主要次干道网络形成特色旅游环,与规划区内各功能组团联动发展;:通过梳理片区主要游览线路,加强片区功能组团内部联系的同时,加强与周边功能区的互动融合。镇隆综合服务中心新圩中心静心谷生态旅游区花果村生态旅游度假中心次干道游览线路主干道(205国道)生态旅游中心特色服务中心长龙村发展片区山顶村发展片区对外交通内部交通旅游慢行金果湾度假区&黄沙生态园三、统筹联动,协调发展#5.1总体思路ZONGTISILU四、品质提升,共享发展#5.1总体思路ZONGTISILU建立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产城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区域城镇发展轴(对接镇隆行政中心的重要通道,串联长龙片区不同功能组团、联系规划区与周边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一轴:“一轴一环、两心两区、多廊渗透”特色服务中心(片区商务商贸、生活居住、休闲娱乐配套的综合服务核心)生态旅游中心(为片区提供生态休闲体验和娱乐的主要配套核心)两心:长龙村发展片区、山顶村发展片区生态渗透廊道(包括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渗透所需要的生态廊道)两区:多廊渗透:#

5.2规划结构GUIHUAJIEGOU片区特色旅游环(依托正生路-长春路-云山路-荔景路-天宝路-沐春路城市主干道形成的特色旅游环,串联东西片区,强化白云嶂-黄巢嶂的有机融合)一环:主题公园区特色服务中心生态旅游中心特色旅游环长龙村发展片区区域城镇发展轴山顶村发展片区#

5.3用地布局YONGDIBUJU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汇总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汇总表非建设用地面积2413.17公顷,占总用地89.32%

总用地面积2701.4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

288.24公顷,占总用地10.68%用地代码用地分类用地面积(ha)占总用地面积比例(%)H建设用地288.2410.68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248.829.22其中H11城市建设用地204.587.58H14村庄建设用地44.241.64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26.800.99其中H22公路用地26.800.99H4特殊用地12.620.47其中H41军事用地12.620.47E非建设用地2413.1789.32E1水域87.083.22E2农林用地2211.4681.86E9其他非建设用地114.634.24合计2701.41100.00用地代码用地分类用地面积(ha)占总用地面积比例(%)R居住用地41.1420.11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40.84——R3三类居住用地0.30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783.80其中A1行政办公用地0.49——A2文化设施用地0.82——A3教育科研用地6.47——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4.6312.04其中B1商业用地22.96——B2商务用地1.39——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0.28——M工业用地9.814.80W物流仓储用地8.604.20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80.5139.35其中S1城市道路用地80.51——U公用设施用地1.360.66其中U1供应设施用地1.06——U2环境设施用地0.30——G绿地与广场用地30.7515.04其中G1公园绿地25.87——G2防护绿地4.88——合计204.58100.00与《惠阳区镇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衔接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88.24公顷,土规建设用地规模299.58公顷,未突破土规建设用地规模#

5.3用地布局YONGDIBUJU形态调整,占用部分农用地规模,规划范围内平衡山顶组团路网体系,占用农用地规模,规划范围内平衡建设用地总规模299.58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05.91公顷、

公路用地70.1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23.51公顷。规划建设用地288.2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04.58公顷(城市道路用地80.51公顷)、

村庄建设用地44.24公顷、

公路用地26.80公顷、

军事用地12.62公顷。(1)整体用地布局上,不突破土规建设用地规模。(2)建设用地斑块上,特别是沿205国道两侧的近中期项目以及配套设施的选址,尽可能契合图斑,局部因形态修正涉及占用,需后续调整后方可实施。(3)本次规划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衔接#

5.3用地布局YONGDIBUJU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88.24公顷,总规建设用地面积294.50公顷,未突破总规建设用地规模。(1)落实总规基础设施规划要求,落实加压加泵站1处,110千伏变电站1处,并优化调整布局;(2)落实总规快速路及主干路交通体系,完善城市次干道及支路体系;(3)落实总规四线管制范围,深化四线管制要求;(4)优化公服配套、市政设施等用地。41、依托土规建设用地斑块,落实近期项目。2、结合地形地貌,优化路网线位与竖向体系。3、衔接村庄规划,延续传统村落肌理。3充分衔接静心谷概念规划的近期项目,重点打造综合游客服务中心。1结合部队权属,落实军事用地2深化路网格局,完善配套体系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总体规划(2014-2030年)》的衔接#

5.3用地布局YONGDIBUJU本次控规与总规规划用地汇总对比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类别本次规划用地面积(h㎡)镇总规用地面积(h㎡)控规比总规增加面积(h㎡)备注1R居住用地41.1481.37-40.23结合片区功能定位、镇政府诉求以及村庄实际发展需要,核减居住用地,还原部分村庄建设用地。2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780.007.78本次控规对公服进行了补充完善,以满足片区的发展需求3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4.6324.060.57围绕长龙高速出入口集聚商业设施,打造特色服务中心;结合山顶生态小镇建设,落实机器人主题公园一期。4M工业用地9.8122.06-12.25结合镇政府诉求与实际建设情况,将部分产业用地还原为村庄建设用地5W物流仓储用地8.6019.70-11.106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80.5187.16-6.65细化长龙组团内的支路网密度,并结合山顶组团建设用地的布局,取消部分次干道。7U公用设施用地1.361.010.35新增两座垃圾转运站8G绿地与广场用地30.750.0030.75增加公园绿地,提升生活配套品质。9建设用地288.24294.50-6.26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04.58235.36-30.781、提高公服设施、公用设施、绿地等配套的比重2、对接镇隆镇村庄规划,落实村庄发展边界3、落实长深高速及其出入口收费站、服务站的施工图4、结合权属信息,落实军事用地。村庄建设用地44.2439.424.82公路用地26.8019.727.08军事用地12.620.0012.6210非建设用地2413.172406.916.26其中水域87.0884.502.58增加远期发展备用地,建议未来优先调整该地块的土规规模。农林用地2211.462322.41-110.95发展备用地114.630.00114.6311合计2701.412701.41——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88.24公顷,总规建设用地面积294.50公顷,未突破总规建设用地指标;在城市建设用地当中,对公共设施、公用设施、道路设施以及绿地等用地比重的提升,是对总规的合理深化。片区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1.95万人,规划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设施及公用设施规模按2万人口配置。规划区内居住人口除了本地村民外,主要按规划的居住容量计算人口规模。按居住容量计算人口规模。参照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人口计算方式为:村庄建设用地按现状人口统计;规划二类居住用地以120平方米/户,户均3.2人计算;片区保留村庄建设用地可容纳现状人口0.3万人;片区规划居住建筑总量为61.87万平方米(未包含三旧改造单元),可容纳人口为1.65万人。(注:二类居住用地中有10~30%为兼容的商业量。)推算出居住人口约1.95万人。#

5.4人口规模RENKOUGUIMO#

5.5配套设施PEITAOSHESHI严格落实总规强制性指标,优化调整空间布局为保证公共设施的布置既能满足规划地区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能与周边设施相协调做到集约布置,规划从区域角度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的设施分布情况、设施规模和服务范围做了整体研究。并按照《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年版)要求和2万人进行配套,布置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配套设施。结合用地规模、人口预测、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公服设施;综合考虑可实施性,结合土规建设用地规模优先布局;通过纳入三旧改造单元、文旅小镇建设,绑定实施主体落实建设。#

5.5配套设施PEITAOSHESHI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新增2处,建筑面积300㎡/处,结合居住小区进行布置。现状保留山顶村村委会1处。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规划2处,建筑面积50㎡/处,结合社区公共设施组合设置。规划2处,建筑面积400㎡/处,结合居住小区进行布置。社区服务站服居警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社区警务室警居服警居服村#

5.5配套设施PEITAOSHESHI教育设施小学幼儿园规划新增:1所9班幼儿园,用地面积3600㎡/处,建筑面

积3000㎡/处,依据服务半径100-300m布置。

2所6班幼儿园,用地面积2400㎡/处,建筑面

积2000㎡/处,依据服务半径100-300m布置。规划新增:18班初中学校1所,用地面积2.38ha;

初中幼幼幼小初18班18班小幼九幼儿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小18班规划新增:18班小学1所,用地面积1.50ha;现状扩建:18班长龙小学,用地面积1.61ha;现状保留:6班山顶小学小6班#

5.5配套设施PEITAOSHESHI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社会福利设施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规划新增2处,用地面积均1000㎡/处,结合居住小区及公共绿地进行布置。现状保留2处,为村全民健身场地。规划新增2处,建筑面积均为600㎡/处。现状保留1处,为村文化室。文化活动站诊所规划新增3处,结合居住小区进行布置。其余所需的新增独立占地的医疗卫生设施将按《惠阳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进行设置。现状保留1处,为村卫生站。+文体文化活动站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老文体+文体+文体老居+老++体社区福利设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划新增2处,建筑面积1000㎡/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规划新增1处,建筑面积500㎡/处电水110千伏变电站给水泵站垃圾转运站卫卫水电公用设施#

5.5配套设施PEITAOSHESHI规划新增给水泵站1处,用地面积5154㎡。供水设施规划新增110千伏变电站1处,用地面积5455㎡。电力设施环卫设施规划新增垃圾转运站2处,用地面积分别为1516㎡、1505㎡,公园绿地进行布置。规划新增再生资源回收点3处,建筑面积100㎡/处,与垃圾转运站合建。规划环卫工人作息站3处,建筑面积60㎡/处,与垃圾转运站合建。规划公共厕所6处,建筑面积80㎡/处,结合公园绿地和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卫规划新增紧急避难场地3处,结合公园绿地和教育设施设置。人防设施#

5.5配套设施PEITAOSHESHI旅游服务设施1、原村庄集聚点规划为综合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提供票务、导游、特色商品等服务。院内场地做为停车场,可接待团队餐饮住宿。2、利用传统村落打造花卉小镇,结合村落的荔枝广场推出体验类传统活动,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游客参与性。3、位于村落边缘的非传统院落可开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4、有条件的民居院落,可在保持风貌协调的前提下开办特色民宿,接待少量散客。大中型旅游接待设施应建在核心旅游区范围周边。5、整治废弃院落,开辟为民俗百艺手工作坊,其中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展示和销售。旅游商品的售卖限于游客中心、民俗百艺手工作坊、客家文化展示馆、百花广场、荔枝公园内等开放的景点。特色旅游配套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车场接驳中心接驳中心PP音乐广场百花广场荔枝公园民俗百艺坊休闲小筑美食驿站商务会所综合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特色民宿、农家乐花卉小镇游客接待中心房车营地商业综合体滨水特色步行街荔枝种植基地岭南中医药文化馆特色餐饮客家文化展示馆酒吧风情街丛林探险公园绿野仙踪溪谷漫游森林花海云顶氧吧高空步道趣味运动谷月光营地特色旅游配套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车场接驳中心P#

5.6道路交通DAOLUJIAOTONG道路系统规划规划最大程度尊重现状建设、地形地貌,形成方格网主干网与自由式支路相结合的路网结构。路网结构快速路:西大道,道路红线宽度60米;主干道:红线50米,断面形式为四块板,按双向10车道实施控制;次干道:红线21米,断面形式均为一块板,按双向4车道实施;支路:红线7/15米,断面形式均为一块板,其中7米道路为机非混行,为联结西部白云嶂的上山道路;米道路按双向2车道实施。道路等级划分规划路网总长度为41.34km,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为13.97km/k㎡,符合惠州《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8km/k㎡的平均路网密度要求。道路密度规模(1)公交首末站:规划新增2处,结合商业设施设置。(2)社会停车场:规划新增2处,结合公园绿地和商业用地进行布置。(3)加油加气站:现状保留1处,独立占地2817㎡。交通设施PPP#

5.6道路交通DAOLUJIAOTONG道路断面规划205国道是规划区内主要的南北向交通性干道,红线宽度50米,双向10车道,规划在优先保障机动车双向六车道的主要交通通勤能力外,两侧设置机动车辅道,将两侧的城市支路的交通流引入机动车辅道上,避免过多的城市支路直接对接205国道,提高出行安全性,同时也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提供服务。辅道主要道路辅道次干道次干道支路支路支路与辅道“丁”字交叉次干道与205国道“十”字交叉次干道与205国道“十”字交叉#

5.6道路交通DAOLUJIAO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