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重点_第1页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_第2页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_第3页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_第4页
初级会计实务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计算方法和成本的分析,本章可通过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本章近3年考试的题型为多选题、判断题和计算分析题。针对2012年的考试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品种法、分批法及分步法的适用情况及特点比较。2.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比较。3.品种法、分批法及分步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2012年教材只是将原有教材计算错误做了修改,实质内容没有变化。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概述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表9-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对象 生产类型 成本管理 生产组织特点 生产工艺特点 品种法 产品品种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 多步骤生产 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分批法 产品批别 单件小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 多步骤生产 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分步法 生产步骤 大量大批生产 多步骤生产 要求分步计算成本此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为配合定额管理也可采用定额法。【例题1?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2009年)【答案】√【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品种法的特点(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二)登记相关成本费用明细账;(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四)分配制造费用;(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六)结转产成品成本。【例题2?计算题】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要求:(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009年)【答案】(1)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30+75)/(50+100)=0.7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2)直接人工分配率=(8+20)/(20×50+100×10)=1.4%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50×1.4%=14(万元)。(3)制造费用分配率=(2+6)/(20×50+100×10)=0.4%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50×0.4%=4(万元)。(4)甲完工产品总成本=35+14+4=53(万元)。借:库存商品53贷:生产成本53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分批法特点(一)成本核算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二)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三)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二、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按产品批别设立产品的成本明细账(二)分批法条件下,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件生产产品完工前,都是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后,都是完工产品成本。2.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或是全部已经完工,或是全部没有完工,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3.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教材例9-2】甲工厂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小批生产C产品和D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该厂7月份投产C产品50件,批号为701,8月份全部完工;8月投产D产品40件,批号为801,当月完工30件,并已交货,还有10件尚未完工。701批和801批产品成本计算单如表9—16和表9—17所示。各种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过程略。表9-16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701产品名称:C产品开工日期:7月15日委托单位:××公司批量:50件完工日期:8月15日单位:元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7月末成本余额 54000 4050 15300 733508月份发生生产成本 据材料费用分配表 20700 20700据工资费用分配表 7650 7650据制造费用分配表 36000 36000合计 74700 11700 51300 137700结转产成品(50件)成本单位成本 747001494 11700234 513001026 1377002754表9-17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801产品名称:D产品开工日期:8月1日委托单位:××公司批量:40件完工日期:单位:元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8月份发生生产成本据材料费用分配表据工资费用分配表据制造费用分配表合计 360000360000 3500035000 9100091000 3600003500091000486000结转产成品(30件)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270000900090000 3000010005000 78000260013000 37800012600108000在本例中,701批产品8月份全部完工,所以8月份在产品成本和8月份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合计即为8月份完工产品的成本。801批产品8月末部分完工,应采用适用的方法将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本例由于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而其他成本则按约当产量法进行分配。1.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数量作为比例进行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360000÷(30+10)×30=27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成本=360000÷(30+10)×10=90000(元)2.其他生产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进行分配(1)计算801批D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如表9—18所示。表9-18D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工序 完工程度①(已知) 在产品(件) 完工产品(件)④ 产量合计(件)⑤=③+④ ②(已知) ③=①×② l 15% 2 0.3 2 25% 2 0.5 3 70% 6 4.2 合计 - 10 5 30 35(2)直接人工成本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5000÷(30+5)×30=3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5000÷(30+5)×5=5000(元)(3)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1000÷(30+5)×30=78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1000÷(30+5)×5=13000(元)将各项成本分配结果记入801批D产品成本计算单(表9—17)即可计算出D产品的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三、简化的分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产品完工前,账内只按月登记直接计入的费用和生产工时,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才分配间接计入的费用,计算、登记各该批完工产品成本。特点: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以及完工与在产之间分配费用,均利用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适用范围: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的情况下也不宜采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稳定;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多,已完工批数较少)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分步法特点分步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一)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二)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还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三)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总结: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基本方法 适用范围 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期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品种法 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以及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举例】发电、供水、采掘 产品的品种 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 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批法 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举例】造船、重型机械、精密仪器、新产品试制、设备修理等 产品的批别 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分步法 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举例】冶金、纺织、机械制造 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 月末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A.发电B.设备修理C.冶金D.采掘【答案】B【解析】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设备修理通常是小批单件。二、分步法成本计算程序(一)分步法种类(二)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1)含义: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完成才能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2)计算程序:(3)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P258优点: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缺点:成本结转工作量大,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4)进一步分类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教材例9-3】某公司E产品的生产分两个步骤在两个生产车间内进行,第一生产车间为第二生产车间提供半成品,半成品收发通过半成品库进行。两个生产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成本计算程序如下:(1)根据各种成本分配表、半成品产量月报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这些成本的归集分配同成本法,下同),登记E产品第一车间(半成品)成本计算单,如表9-19所示。表9-19E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第一车间20×9年6月金额单位:元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244000 28000 21600 293600本月生产成本 358000 50000 50000 458000合计 602000 78000 71600 751600完工半成品转出(倒挤) 400 480000 64000 60800 6048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22000 14000 10800 146800根据第一车间的E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表9-19)和半成品入库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E半成品6048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E产品)604800(2)根据第一生产车间E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半成品入库单,以及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半成品明细账,如表9-20所示。表9-20E半成品明细账数量单位:件金额单位:元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累计数量 累计成本 本月减少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6 100 267400 400 604800 500 872200 872200 1744.4 300 5233207 200 348880 根据半成品明细账所列半成品单位成本资料和第二车间半成品领用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E半成品523320贷:自制半成品——E半成品523320(3)根据各种成本费用分配表、半成品领用单、产成品产量月报,以及第二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二车间E产品(产成品)成本计算单,如表9—21所示。表9—21E产品(产成品)成本计算单第二车间20×9年6月金额单位:元摘要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149600 4000 4400 158000本月生产成本 676700 79375 125675 881750合计 826300 83375 130075 1039750产成品转出 375 751500 81375 127875 960750单位成本 2004 217 34l 2562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74800 2000 2200 79000根据第二车间E产品(产成品)成本计算单和产成品入库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E产品96075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车间(E产品)960750【例题4?计算题】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该厂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本步骤的50%,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半成品成本按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该厂第一、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表1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半成品甲车间名称:第一车间2011年3月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费用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分配率 完工半成品成本(700件) 月末在产品(200件)直接材料 1900 6200 直接人工 1100 2900 制造费用 2300 6100 合计 5300 15200 单位成本 表2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产品名称:半成品甲计量单位:件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合计 本月减少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3 300 10300 800 4 200 表3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产成品甲车间名称:第二车间2011年3月产量:350件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350件) 月末在产品(100件)直接材料 5940 直接人工 1200 3700 制造费用 2550 8850 合计 9690 要求:(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2)编制半成品完工入库,生产领用半成品及产成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答案】(1)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半成品甲车间名称:第一车间2011年3月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费用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分配率 完工半成品成本(700件) 月末在产品(200件)直接材料 1900 6200 8100 8100/(700+200)=9 6300 1800直接人工 1100 2900 4000 4000/(700+200×50%)=5 3500 500制造费用 2300 6100 8400 8400/(700+200×50%)=10.5 7350 1050合计 5300 15200 20500 X 17150 3350单位成本 X X X X 24.5 X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甲计量单位:件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合计 本月减少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3 300 10300 700 17150 1000 27450 27.45 800 219604 200 5490 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产成品甲车间名称:第二车间2010年3月产量:350件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350件) 月末在产品(100件)直接材料 5940 21960 27900 27900/(350+100)=62 21700 6200直接人工 1200 3700 4900 4900/(350+100×50%)=12.25 4287.5 612.5制造费用 2550 8850 11400 11400/(350+100×50%)=28.5 9975 1425合计 9690 34510 44200 102.75 35962.5 8237.5(2)半成品入库会计分录:借:自制半成品-甲半成品1715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车间-甲产品17150生产领用半成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甲产品21960贷:自制半成品-甲半成品21960(3)产成品完工入库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5962.5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车间-甲产品35962.5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二、分步法计算程序2.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1)含义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2)计算程序(3)平行结转法下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划分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完工产品的含义 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在产品的含义(广义的在产品) 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狭义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例题5?判断题】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成本要在最终完工产品与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未最终完成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010年)【答案】√【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成本都要在最终的完工产品与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的但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里要注意,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范围。【例题6?多选题】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上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不进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B.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C.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D.除最后一步骤外,其余步骤不用划分完工与在产品【答案】ABC【解析】本题考点是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平行结转分步法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所以D错误。【教材例9-4】某公司生产M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完成为产成品。有关生产成本资料如表9—22、表9—23和表9—24所示。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成本按定额材料成本比例分配,其他成本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1)定额资料,如表9—22所示。假定该公司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要根据月初在产品定额资料加上本月投产的定额资料减去产成品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2)根据定额资料、各种成本分配表和产成品产量月报,登记第一、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如表9—23和表9—24所示。表9—22M产品定额资料数量单位:小时20×9年5月金额单位:元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入 产成品生产步骤 材料成本 工时 材料成本 工时 单件定额 产量 总定额 材料成本 工时 材料成本 工时第一车间份额 87945 1350 127985 3150 380 7 500 190000 3500第二车间份额 1200 4800 10 500 5000合计 87945 2550 127985 7950 17 190000 8500表9—23M产品成本计算单数量单位:小时第一车间20×9年5月金额单位:元项目 产成品产量(件) 直接材料成本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合计 定额 实际 月初在产品 87945 80146 1350 9256 13000 102402本月生产成本 127985 116350 3150 16250 16250 148850合计 215930 196496 4500 25506 29250 251252分配率 0.91 5.668 6.5 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 500 190000 172900 3500 19838 22750 215488月末在产品 25930 23596 1000 5668 6500 35764表9—24M产品成本计算单数量单位:小时第二车间20×9年5月金额单位:元项目 产成品产量(件) 直接材料成本 定额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合计定额 实际 工时 月初在产品 1200 11167 10595 21762本月生产成本 4800 25805 40885 66690合计 6000 36972 51480 88452分配率 6.162 8.58 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 500 5000 30810 42900 73710月末在产品 1000 6162 8580 14742(3)根据第一、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如表9—25所示。M产成品成本汇总计算表表9—2520×9年5月金额单位:元车间 产成品产量(件)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合计一车间 172900 19838 22750 215488二车间 308lO 42900 73710合计 500 172900 50648 65650 289198单位成本 345.8 101.30 131.3 578.40(4)优缺点优点: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不需进行成本还原。缺点: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不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总结:分步法的比较区别点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 计算 不计算生产费用与半成品实物转移是否同步 同步(生产费用伴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不同步(生产费用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完工产品的含义不同 各步骤的完工半成品(最后一步是完工产成品) 仅指最终完工的产成品在产品的含义不同 狭义在产品(仅指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 广义在产品(既包括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也包括本步骤加工完毕、但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不需要。 不需要各步骤能否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 不能,需要顺序转移逐步累计,直到最后一个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各步骤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优点 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 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不需进行成本还原缺点 成本结转工作量大,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 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不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例题7?多选题】下列关于成本计算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11年)A.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B.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C.能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D.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答案】ABD【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的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点是:(1)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2)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缺点是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第五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应用一、同一企业不同车间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二、同一车间不同产品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三、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成品、不同的成本项目结合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第六节产品成本的分析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含义和种类含义 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种类 (1)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成本项目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合计额的报表 (2)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产品种类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教材例9-5】某公司按成本项目编制的产品生产成本表如表9-26所示。表9-26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公司20×8年12月单位:元项目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本年累计实际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211880 205655 20720 210635直接人工 161544 144035 13490 147304制造费用 87275 96920 8035 91205生产成本合计 460699 446610 42245 449144加: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期初余额 23180 23960 2255 19249减: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期末余额 19249 19930 3165 25115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464630 450640 41335 443278【教材例9-6】某公司按产品种类编制的产品生产成本表如表9-27所示。表9-27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公司20×8年12月金额单位:元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单位成本 本月总成本 本年累计总成本 本月① 本年累计② 上年实际平均③ 本年计划④ 本月实际⑤ 本年累计实际平均⑥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①×③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算①×④ 本月实际①×⑤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②×③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②×④ 本年实际②×⑥A 个 50 550 81.55 81.15 80.75 81.25 4077.5 4057.5 4037.5 44852.5 44632.5 44687.5B 台 100 1225 67.1 67.5 68.4 67.95 6710 6750 6840 82197.5 82687.5 83238.75合计 — — — — — — 10787.5 10807.5 10877.5 127050 127320 127926.25二、产品总成本分析(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分析(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分析1、 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分析【教材例9-6】A的本年计划完成:44632.5-44687.5=-55,没有完成计划;B的本年计划完成:82687.5-83238.75=-551.25,没有完成计划。【例题8?计算题】甲公司根据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A产品采用的品种法计算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费用发生较为均衡。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平均按50%计算。资料1:甲公司2009年12月有关A产品成本费用资料如下:(1)月初A在产品220件,直接材料为220000元,直接人工为18000元,制造费用为24000元。(2)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780件,本月完工产品84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3)本月生产A产品发生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入下:①本月投入生产A产品耗用主要材料700000元,辅助材料4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材料3000元。②本月分配直接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145800元,福利费1836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0元。③本月确认的生产A产品应负担的车间管理部门水电费30700元,车间生产工人劳保用品费3500元。资料2:甲公司2009年A产品单位计划成本1100元,其中直接材料803元,直接人工154元,制造费用143元。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上述材料,填列甲公司A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产品2009年12月单位:元月 日 摘要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12 1 期初在产品成本 31 本月生产费用 31 生产费用累计 单位成本 31 完工产品成本 31 月末在产品成本 (2)根据上述材料,编制甲公司结转完工入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3)根据上述材料,计算甲公司2009年12月份A产品计划总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金额,分析说明当月成本计划完成的情况(答案金额单位用元表示)。(2010年)【答案】(1)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产品2009年12月单位:元月 日 摘要 产量(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12 1 期初在产品成本 220 220000 18000 24000 262000 31 本月生产费用 780 740000 164160(145800+18360) 77200(3000+40000+30700+3500) 981360 31 生产费用累计 1000 960000 182160 101200 1243360 单位成本 960[960000÷(840+160)] 198[182160÷(840+160×50%)] 110[101200÷(840+80)] 31 完工产品成本 840 806400(840×960) 166320(840×198) 92400(840×110) 1065120 31 月末在产品成本 160(50%) 153600 15840(160×50%×198) 8800(80×110) 178240(2)结转完工入库A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A产品1065120贷:生产成本——基本成产成本1065120(3)直接材料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803×840=674520(元)直接人工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54×840=129360(元)制造费用项目的计划成本金额=143×840=120120(元)A产品当月计划总成本=674520+129360+120120=924000(元)A产品当月成本与计划相比的降低额=924000-1065120=-14112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与计划相比的降低额=674520-806400=-131880(元)直接人工成本与计划相比的降低额=129360-166320=-36960(元)制造费用成本与计划相比的降低额=120120-92400=27720(元)综上所述:A产品当月成本超支141120元,直接材料超支131880元;直接人工超支36960元;制造费用节约27720元。2、本期实际成本与上期实际成本对比分析(1)可比产品升降情况分析: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指标 计算公式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教材例9-7】承【教材例9-6】,假定该公司所产A、B产品都是主要产品,而且都是可比产品。根据上列计算公式和产品生产成本表(表9-27)所列有关资料,计算该公司全部可比产品的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如下: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额=127050-127926.25=-876.25(元)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率=-876.25÷127050×100%=-0.69%【提示】均按本年产量计算总成本【例题9?计算题】A公司只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2010年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200元和22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1000件和800件;2011年实际产量分别为1200件和10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234000元和211200元。要求:(1)计算2011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2)计算2011年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3)计算A公司2011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答案】(1)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200×200-234000=6000(元)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6000÷(1200×200)×100%=2.5%(2)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000×220-211200=8800(元)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8800÷(1000×220)×100%=4%(3)2011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6000+8800=14800(元)2011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4800÷(1200×200+1000×220)×100%=3.22%(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分析P269影响因素三、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一)一般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1、对比分析【教材例9-11】现以表9-28中所列N产品的单位成本表为例,说明一般分析的方法。该产品的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成本和本月实际成本不仅均高于本年计划成本,而且还高于上年实际平均成本和历史先进水平,可见成本超支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表9-28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公司20×8年l2月产品名称:N产品销售单价:8400元产品规格:××本月实际产量:4台计量单位:台本年累计实际产量:50台单位:元成本项目 历史先进水平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本年累计实际平均直接材料 3355 3365 3350 3400 3350直接人工 1450 1450 1500 1480 1505制造费用 1895 1895 1900 1960 1940生产成本合计 6700 6710 6750 6840 679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量 用量 用量 用量 用量1.主要材料(千克) 2lO 205 200 170 1752. …… …… …… …… ……2、趋势分析采用趋势分析法,在连续的若干期之间,可以按绝对数进行对比,也可以按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对比;可以以某个时期为基期,其他各期均与该时期的基数进行对比;也可以在各个时期之间进行环比,即分别以上一时期为基期,下一时期与上一时期的基数进行对比。【教材例9-12】下面通过最近5年的单位成本资料,对N产品的成本进行趋势分析。其5年来的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分别为:20×3年(假定为历史先进年)6700元。20×4年6730元,20×5年6760元,20×6年6710元,20×7年(即本年)6795元。现以20×3年为基期,6700元为基数,计算其他各年与之相比的比率如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20×4年:6730÷6700×100%=100.45%20×5年:6760÷6700×100%=100.90%20×6年:6710÷6700×100%=100.15%20×7年:6795÷6700×100%=101.42%再以上年为基数,计算各年环比的比率如下:20×4年比20×3年:6730÷6700×100%=l00.45%20×5年比20×4年:6760÷6730×100%=l00.45%20×6年比20×5年:6710÷6760×100%=99.26%20×7年比20×6年:6795÷6710×100%=l01.27%(二)各主要项目分析1.不同成本项目的量和价成本项目 用量 价格直接材料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原材料单价直接人工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或台时) 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2.价差和量差计算的通用公式: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量差=(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3.具体项目分析成本项目 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 量差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价差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直接人工成本 量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价差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制造费用 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