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全册全课时教案设计_第1页
《微生物学》全册全课时教案设计_第2页
《微生物学》全册全课时教案设计_第3页
《微生物学》全册全课时教案设计_第4页
《微生物学》全册全课时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教案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授课教师XX

授课班级食品03—1班

院系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

XX大学教务处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基本

特征;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微生物的概念和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微生物学发展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和事。

[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为辅。

[教学内容]

§1微生物概述

一、微生物的概念

1、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be,microorganism)非分类学上名词,来自法语"Microbe"一

词。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这类微生物包

括病毒、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

的总称。因此,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肮病毒)、

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

蕈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所示。但是有

些例外,如许多真菌的子实体、蘑菇等常肉眼可见;相同的,某些藻类能生

长几米长。一般来说微生物可以认为是相当简单的生物,大多数的细菌、原

生动物、某些藻类和真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即使为多细胞的微生物,也没

有许多的细胞类型。病毒甚至没有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的遗传物质,

且不能独立存活。

表1.1微生物形态、大小和细胞类型

微生物大小近似值细胞的特性

病毒0.01~0.25)im非细胞的

细菌0.1~10|Lim原核生物

真菌211m〜Im真核生物

原生动物2~100011m真核生物

藻类1米〜几米真核生物

2、生物中哪些是微生物?

二、生物分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位置)

1、两界系统(亚里斯多德)

动物界Animalia:不具细胞壁,可运动,不行光合作用。

植物界Plantae:具有细胞壁,不运动,可行光合作用。

三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Protista:(E.H.Haeckel,

xxxx^五界系统

R.H.Whitakker,Science,163:xxxxxx

原核生物界Monera:细菌、放线菌等

原生生物界Protista:藻类、原生动物、粘菌等

真菌界Fungi:酵母、霉菌

动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五界系统是以细胞结构分化的等级以及和光合、吸收、摄食这三

种主要营养方式有关的组织类型为基础的。

六界:前五界加上病毒界。

3、三界(域)系统

Woese用寡核甘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60多株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

比较后,惊奇地发现:产甲烷细菌完全没有作为细菌特征的那些序列,于是

提出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archaebacteria)。随后他又对包括某些真核

生物在内的大量菌株进行了16SrRNA(xxxx分析比较,又发现极端嗜盐菌和

极端嗜酸嗜热菌也和产甲烷细菌一样,具有既不同其他细菌也不同于其核生

物的序列特征,而它们之间则具有许多共同的序列特征。于是提出将生物分

成为三界(Kingdom"后来改称三个域):古细菌、真细菌(Eubacteria)和真核

生物(Eukaryotes)。19xx年,他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他

又把三界(域)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

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三、微生物的特点

生命基本特征:

生命通过它的耐久性、适应性、它的生长及修复的能力和它的繁殖而延

续下去,这是生命的基本的和普遍的特征。

新陈代谢,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是一切生命的另一基本特征。

控制与调节,是生命的又一基本特征。

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大小以um计,但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大,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

吸收,代谢废物排泄和环境信息接受面。

这一特点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特点1举例

乳酸杆菌:120,000

鸡蛋:1.5

人(200磅):0.3

2、吸收多、转化快

这一特性为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特点2举例

重量相同下:乳酸菌:1小时可分解其体重1000至10000倍乳糖。

人:2.5X1CP小时消耗自身体重io。。倍乳糖。

3、生长旺、繁殖快

极高生长繁殖速度,如E.coli20〜30分钟分裂一次,若不停分裂,48

小时后分列为22x1043个细菌,但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营养物质的消耗,

代谢废物的积累,限制生长速度。

这一特性可在短时间内把大量基质转化为有用产品,缩短科研周期。

也有不利一面,如疾病、粮食霉变。

4、适应强、易变异

极其灵活适应性,对极端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力。

遗传物质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区域广,分布环境广。

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种数多。

所以微生物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用途。

四、微生物学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紧密联系,下面仅列出几个:

1、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环境保护

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地球化学循环)中承担主要作用,构

成生物体的所有基本成分。它们可与植物相连系存在共生的关系,维持土壤

肥力和环境中有毒化合物的清洁剂(生物除污)。某些微生物是破坏植物的病

原菌,它们毁灭重要的作物,但是,也可有另外的作用,即它们是针对这些

疾病的生物防治剂。

2、医药

某些微生物可引起众所周知的疾病如:天花(天花病毒)、霍乱(霍乱弧菌)

和疟疾(疟原虫属,原生动物)。但是,微生物也能向我们提供抗生素)和其他

的医学上的重要药物,通过此种方式控制它们。

3、食品

微生物在生产食品的许多加工业中已被应用了几千年,从酿造、酒的酿

制、干酪和面包制作到酿造酱油;害处方面,微生物引起食品酸败和常由于

携带在食品上的微生物而引起疾病。

4、生物工程

传统的微生物已被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如丙酮、醋酸。最近,

遗传工程技术的进步已经引导可在微生物中克隆药用的重要多肽,然后,可

以大规模的生产。

5、科学研究

微生物由于比其更复杂的动物和植物更容易操作,已被广泛用作模式生

物去研究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过程。几百万个同样的、单细胞的拷贝,能以

大量、非常快速而且低值获得均质的实验材料。另外的益处是大多数人对用

这些微生物进行实验没有种族上的异议。

§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成就

一、微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内容是:①微生

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构建及其能量、物质、信息的运转;②微

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及

微生物的起源;③生态学规律,研究不同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同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④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

二、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本身。”-歌德;

中国古代:酒文化,"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书经》”若作

酒醴,尔惟曲藁(nie)"《齐民要术》提倡轮作制。宋真宗时代(公

元998-1022,天花防御。

1、微生物的发现一形态学时期

AntonyVanLeeuwenhoek,(1632〜xxxx自己观察的人。他观察

了几乎每一个想看到的东西,雨水、污水、血液、体液、酒、醋、牙

垢等,发现了微生物,称为"微动体"。

2、微生物学的奠基一生理学时期

微生物学的一套基本技术在19世纪后期均已完善,包括显微术、灭菌

方法、加压灭菌器(Chamberland,xxxx、革兰氏染色法(Gram,xxxxetri,xxxx

剂等。

代表人物:

LouisPasteur,(xxxx他的一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

(1)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

(2)免疫学一预防种痘

(3)发酵的研究

(4)其他贡献

否定自生说。

关于自然发生的争论:

自然发次说(无生源说):认为微小动物是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生源说:认为微小动物是从微小动物的"种子"或"胚"形成的,"种子"或,

胚"存在于空气中。

已进行的实验:1665年,FracescoRedi腐肉生蛆实验,否定了动物自

生说。

Spallanzani实验,充分加热的有机汁液中长出微生物原因是由于空气将

微生物带进了汁液,因而采取完全密封隔绝的封闭法。

xxxx意识到O?是动物生活必需一种气体。

Pasteur实验

①首先验证了空气中确实含有显微镜可观察到的"有机体"。

②加热过的空气通入汁液(煮沸过)并不导致微生物生长。

③在一封闭容器内,对完全灭菌的汁液加上一些收集到的微生物,无例

外地引起微生物生长。

④设计鹅颈瓶进行实验,最终否定自生说。

免疫学贡献

EdwardJenner,xxxx解机制。

Pasteurxxxx炭疽病和恐水病,发现钝化病原体可以诱发免疫性和预防

疾病。

发酵研究

相信一切发酵作用都和微生物的存在及繁殖有关。不同的发酵是由不同

的微生物引起的。

发明巴斯德消毒法。

观察丁酸发酵时,发现厌氧生命,提出好氧、厌氧术语。

RobertKoch(xxxx

(1)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

①分离和纯化细菌:划线法,混合倒平板法。琼脂、培养皿(Petri)

②设计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豚培养液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③设计了细菌染色技术

(2)证实疾病的病原菌学说,提出了柯赫准则。

①某一种微生物,当被怀疑是病原体时一,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②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③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

相同病害;

④必须自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

养成纯培养。

其他人:

SergeWinogradsky,xxxx现微生物的自养生活;

BeijerinckM.W.,xxxx现了非共生固氮菌;

JosephLister,xxxx操作技术;

ElieMetchnikoff发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Ivanovsky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P.Ehrlich现代化疗的开始。

3、现代微生物学发展一分子生物学阶段

(1)现代发酵工业的形成:19xx,Florey&Chain

将青霉素投入生产,是通气培养微生物的开端,将微生物学与工程学

结合。

(2)微生物代谢作用研究;

19xx,Avery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确定DNA是遗传物质,标志着分子

生物学的形成。

19xx,Watson&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以及半保留复制假说。

(3)分子生物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的发展,工程菌的构建更促进了微生物学的

友展。

微生物学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对生

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

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4、微生物学的应用前景

继续采用微生物作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材料。

微生物生产与动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

在工业中许多产品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如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抗生素

等)、化工原料(酒精等)。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有广泛用途,发酵食品和许多调味品都离不开微

生物。

微生物是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中,微生物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作为基因工程

的外源DNA载体,不是微生物本身(如噬菌体),就是微生物细胞中的质粒;

被用作切割与拼接基因的工具酶,绝大多数来自各种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生

长繁殖快、培养条件较简易,当今大量的基因工程产品主要是以微生物作为

受体而进行生产,尤其是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酿酒醉母。借助微生物

发酵法,人们已能生产外源蛋白质药物(如人胰岛素和干扰素等)。尽管基因

工程所采用的外源基因可以来自动植物,但由于微生物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

性,它们是最丰富的外源基因供体。

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已知微生物种类只是估计存在数量的很小一部分。

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物种几乎全部为人们所掌握,被子植物已知种类达93%,

但细菌已知种数仅为估计数的12%,真菌为5%,病毒为4%(BulL19xx)。

目前研究的也只是已知种类的很少一部分。根据SCI(sciencecitationindex)

资料,19xx—19xx发表的微生物学文献大量集中在8个属,尤其是埃希氏杆

菌,其中大肠杆菌又占主要部分(Galvez等,19xx)。可以想像,既然对少数

已知微生物的研究就已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多样性微生物的开发

必然会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微生物学事业方兴未艾。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以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细胞

微生物学将基因组信息在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

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掌握以

细菌为代表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繁殖特征等。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细菌的基本形态、构造和特征;原核微生物之间的

区别;革兰氏染色;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讲授为主,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生动的课

堂教学。设计微生物学形态学综合实验,从菌落形态、染色方法和显微镜观

察等多方面进行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非细胞型(acellularmicroorganism):病毒、亚病毒

细胞型:原核微生物(prokaryotes):细菌、放线菌等。特点是无明显核,

也无核膜、核仁。

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

(nuclearregion)的裸露DNA的原始单个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

和古细菌(archaea)两大类群。

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microorganism):酵母菌、霉菌。特点是有明显核,

有核膜、核仁。

本章主要介绍原核生物的六种类型: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表2.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的和细胞组装上的主要差别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遗传物质和复制的组装

DNA在细胞质中游离DNA在膜包围的核中,只有一个核仁

只有一个染色体多于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是双拷贝(刃

DNA与类组蛋白连系DNA与组蛋白连系

含有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称为质置只在酵母中发现质粒

在mRNA中没有发现内含子所有基因中都发现内含子

细胞分裂以二等分裂方式,只有无恺细胞分裂为有丝分裂

遗传信息传递可通过接合、转导、4遗传信息交换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减数:

生致产生单倍体

细胞(配子),它们能融合。

细胞的组装

质膜含有hopanoids、脂多糖和磷壁B质膜含有固醇

能量代谢与细胞质膜连系多数情况在线粒体中发生

光合作用与细胞质中膜系统和泡囊适藻类和植物细胞中存在叶绿体

蛋白质合成和寻靶作用与内膜、粗糙内质1

高尔基体相连系

有膜的泡囊如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有彳

架存在

由一根蛋白鞭毛丝构成鞭毛鞭毛有9+2微管排列的复杂结构

核糖体70s核糖体80s(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核为

70S)

肽聚糖的细胞壁(只有真细菌有,古?多糖的细胞壁,一般或者是纤维素或者是,

是不同的多

聚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之间有许多差别。真核生物的主要特征是有细

胞核和如线粒体、叶绿体的细胞器及复杂的内膜系统。病毒属于非细胞类,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有其他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核、核膜、染色体

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有一个明显的核区,这个核区上集中了它的主

要遗传物质,由一条与类组蛋白相联系的双链DNA构成的染色体组成。

真核生物细胞则是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双链DNA与组蛋白等结合成的

染色体,并由核膜包围。

代谢场所

原核细胞没有独立的内膜系统,与代谢有关的酶如呼吸酶合成酶等位于

细胞膜上,因此它的能量代谢在质膜上进行。

真核细胞不仅有独立的内膜系统,还有细胞骨架,呼吸酶在线粒体中,

有专用的细胞器来完成各项生理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

核糖体的大小和分布

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大小为70S,常以游离状态或多聚体状态分布于细胞

质中。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大小为80S,可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细胞结合于内质网

上。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各自在结构上特殊的核糖体。

§1细菌

细菌(bacteria)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Pm,长度约0.5〜511m)、

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1000

倍以上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状。

一、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一)形态与染色

1、基本外形:球状一一球菌;杆状一一杆菌;螺旋状一一螺旋菌。

(1)球菌(Coccus):

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单、双、链、四联、八叠、

葡萄球菌。不同的排列方式是由于细胞分裂方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细胞呈球状或椭圆形。根据这些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所保持的一定空间排

列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形:见图2-1

单球菌一一尿素微球菌(图2-1-1)

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图2-1-2)

链球菌——溶血链球菌(图2-1-3)

四联球菌一一四联微球菌(图2-1-4)

八叠球菌一一尿素八叠球菌(图2-1-5)

葡萄球菌一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图2-1-6)

(2)杆菌Bacillus(Bacterium):杆状或圆柱形,径长比不同,短粗或

细长。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杆菌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图2.1中B的7为长杆菌和短杆菌,8为枯草芽

抱杆菌,9为溶纤维梭菌。

(3)螺旋菌(Spirillum):细胞呈弯曲杆状的细菌统称为螺旋菌。是

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统称,一般分散存在。根据其长度、螺旋数目和螺距等

差别,分为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形似C字)和螺旋菌(螺旋状,

超过1圈)。

与螺旋体Spirochaeta区别:无鞭毛。

弧菌偏端单生鞭毛或丛生鞭毛(图2-1-10)

螺旋菌两端都有鞭毛(图2-1-11)

细菌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

成、菌龄等)。

异常形态:一般,幼龄,生长条件适宜,形状正常、整齐。老龄,不正

常,异常形态。

畸形:由于理化因素刺激,阻碍细胞发育引起。

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长,细胞衰老,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

起。

2、细菌染色法

由于细菌细胞既小又透明,故一般先要经过染色才能作显微镜观察。

细菌染色法

3、细菌的大小

细菌大小的度量单位:以为单位。

细菌大小的表示:

球菌一般以直径来表示,球菌直径0.5〜lum。

杆菌和螺旋菌则以长和宽来表示。如1x2.511m,杆菌直径0.5〜lum,

长为直径1〜几倍,螺旋菌直径0.3~lum,长l~50um。

细菌大小的测定:在显微镜下使用显微测微尺测定。

细菌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细菌的重量:每个细菌细胞重量l(yxxxx大约1()9个Esh细胞才达img

重。

二、细菌的细胞构造

研究细菌细胞结构是分子生物学重要内容之一,有了电子显微镜才有可

能。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1、细胞壁

①概念:细胞壁(cellwall)是细胞质膜外面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壁

套,使细胞保持一定形状,保障其在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生长,即使在不良环

境中也能防止胞溶作用。

真细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而古细菌细胞壁组成物质极为多样,从

类似肽聚糖的物质、假肽聚糖,到多糖、蛋白质和糖蛋白。

真细菌细胞壁由肤聚糖构成,肤聚糖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和带有

交替排列的D-型或L-型氨基酸侧链的N-乙酰胞壁酸(NAM)的多聚体。它是

高度的交联的分子,使得细胞具有刚性、强度和保护细胞抵抗渗透压的裂解。

肽聚糖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如D-型氨基酸,它可作为抗生素攻击肽聚糖的

靶目标(抗生素通过抑制或干扰肽聚糖合成而使细胞壁缺损)。革兰氏阳性细

菌细胞还含有磷壁酸。

②功能:

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有:

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可用

溶菌酶处理不同形态的细菌细胞壁后,菌体均呈现圆形得到证明);细胞壁

是多孔结构的分子筛,阻挡某些分子进入和保留蛋白质在间质(革兰氏阴性

菌细胞壁和细胞质之间的区域);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③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根据xxxx斯琴(ChristianGram)发明的染色反应,真细菌常

常分成两类。对染色步骤反应的差别是由于两类细菌的细胞外膜结构。革兰

氏阳性细菌有单一的膜称作细胞膜(或原生质膜),周围被厚的肽聚糖层包围

(20~80nm)。革兰氏阴性细菌只有一薄层肽聚糖(l—3nm),但是在肽聚糖层

外边,仍有另一层的外膜,作为另外的屏障(图2.3)。

ab

、、、、、、L外膜

—肽聚糖—同质空间

质膜—

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

图2.3细胞表面结构。a革兰氏阳性细菌;b革兰阴性细菌

革兰氏染色步骤如下:固定过的细胞用暗染色例如结晶紫染色,

接着加碘液媒染,细菌细胞壁内由于染色形成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随后加酒精从薄的细胞壁中洗出结晶紫与碘暗染色的复合物,但是结

晶紫一碘复合物不能从厚的细胞壁中洗出。最后,用较浅的石炭酸复

红复染。加石炭酸复红染色,使脱色的细胞呈粉红色,但在暗染色的

细胞中没有看到粉红色,仍保持第一次的染色结果。保持原来染色(厚

的细胞壁)的细胞称作革兰氏阳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蓝紫色。脱

色的细胞(薄的细胞壁和外膜)称作革兰氏阴性,染成粉红色或淡紫

色。

表2.2革兰氏染色程序和结果

步骤方法结果

阳性(G+)阴性(G-)

初染结晶紫30s紫色紫色

媒染剂碘液30s仍为紫色仍为紫色

脱色95%乙醇10—保持紫色脱去紫色

20s

复染蕃红(或复仍显紫色红色

红)30—60s

④化学组成与超微结构

a革兰氏阳性细菌(Grampositive)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具有较厚(30〜40nm)而致密的肽聚糖层,多

达20层,占细胞壁的成分60-90%,它同细胞膜的外层紧密相连(见图2.4)。

有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磷壁酸(teichoi-acid),也即胞壁质

(murein)。

1^12.4G+名乜两绅I月包壁维杉J

b革兰氏阴性细菌(Gramnegative)

外膜革兰氏阴性细菌特殊的是外膜上含有许多独特的结构(见图示

2.5),如把外膜与肽聚糖层连接起来的布朗(Braun's)脂蛋白,使营养物被动

运输通过膜的[膜]孔蛋白和起保护细胞作用的脂多糖(LPS)。脂多糖也称为内

毒素,对哺乳动物有高度毒性。

受体蛋白[膜]孔蛋白(三聚体)

图2.5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结构模式图

G-细菌细胞壁外膜的基本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此外

还有磷脂、多糖、和蛋白质。外膜被分为脂多糖层(外)、磷脂层(中)、脂

蛋白层(内)。

肽聚糖层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很薄,约有2-3nm厚。它与外膜的脂

蛋白层相连。

周质空间周质空间(periplasmicspace,即壁膜间隙)是革兰氏阴性细

菌细胞膜与外膜两膜之间的一个透明的区域(见图2.3)。它含有与营养物运

输和营养物进入有关的蛋白质,有:营养物进入细胞的蛋白;营养物运输的

酶,如蛋白[水解]酶;细胞防御有毒化合物,如破坏青霉素的供内酰胺酶。

革兰氏阳性细菌以上这些酶常分泌到胞外周围,革兰氏阴性细菌则依靠它的

外膜,保持这些酶与菌的紧密结合。

⑤G+与G-菌的细胞壁的特征比较

表2.3两类细胞壁的特征比较

特征G+细菌G-细菌

肽聚糖层厚层薄

类脂极少脂多糖

外膜缺有

壁质间隙很薄较厚

细胞状态僵硬僵硬或柔韧

酸消化的效果原生质体原生质球

对染料和抗生素

1很敏感中度敏感

⑥细胞壁缺陷细菌

A、原生质体(protoplast):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去细胞壁或用青霉

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后,所留下的部分。一般由G+细菌形成。

B、球形体(spheroplast):残留部分细胞壁,一般由G细菌形成。有

一定抗性。

特点:对渗透压敏感;长鞭毛也不运动;对噬菌体不敏感;细胞不能分

裂等。

C、细菌L型:一种由自发突变形成的变异型,无完整细胞壁,在固体

培养基表面形成"油煎蛋"状小菌落。

D、支原体:长期进化形成,独立成为柔膜菌纲,柔膜菌目。

2、细胞膜与中间体

①概念

细胞质膜(cytoplasmicmembrane),简称质膜(plasmamembrane),是

围绕细胞质外的双层膜结构,使细胞具有选择吸收性能,控制物质的吸收与

排放,也是许多生化反应的重要部位。

原生质膜是一个磷脂双分子层,其中埋藏着与物质运输、能量代谢和信

号接收有关的整合蛋白。另外,有通过电荷相互作用,疏松附着于膜的外周

蛋白。膜中的脂类和蛋白质互相相对运动。

②成分与结构

原生质膜(细胞膜)埋藏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是有各种功能的蛋白(图

2.6),包括转运蛋白、能量代谢中的蛋白和能够对化学刺激检测和反应的受

体蛋白。整合蛋白(integral)是完全地与膜连接而且贯穿全膜的蛋白,所以这

些蛋白在此区域中有疏水性氨基酸埋藏在脂中。外周蛋白(peripheralproreins)

是由于磷脂带正电荷极性头,只是通过电荷作用与膜松散连接的一类,用盐

溶液洗涤可以从纯化的膜上除去。脂类和蛋白质均在运动,而且是彼此之间

相对运动。这就是被广泛接受的称作液态镶嵌模式的细胞膜结构模型。

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由含有亲水区域的和疏水区域的两亲性分子磷脂

组成。在膜中磷脂以双分子层排列,极性头部亲水区指向膜的外表面,而其

疏水区脂肪酸的尾部指向膜的内层。结果,膜对于大分子或电荷高的分子成

为一个选择渗透屏障,它们不易通过磷脂双分子的疏水性内层。

③功能

细胞质膜的生理功能有:

a维持渗透压的梯度和溶质的转移;b细胞质膜是半渗透膜,具有选择

性的渗透作用,能阻止高分子通过,并选择性地逆浓度梯度吸收某些低分子

进入细胞;C由于膜有极性,膜上有各种与渗透有关的酶,还可使两种结构

相类似的糖进入细胞的比例不同,吸收某些分子,排出某些分子;d细胞质

膜上有合成细胞壁和形成横隔膜组分的酶,故在膜的外表面合成细胞壁;e

膜内陷形成的中间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粒线体)含有细胞色素,参与呼吸作

用;f中间体与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有关,还为DNA提供附着点;

细胞质膜上有琥珀酸脱氢酶、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电子传

递系统、氧化磷酸化酶及腺昔三磷酸酶(ATPase)。在细胞质膜上进行物质代

谢和能量代谢;

细胞质膜上有鞭毛基粒,鞭毛由此长出,即为鞭毛提供附着点。

④内膜结构

间体(mesosome)是从质膜向内伸展的细胞质中主要单位膜结构,常

常同核质相联系,位于细胞分裂处。间体的功能可能参与呼吸作用、同DNA

的复制和细胞的分裂有关。

载色体(chromatophore)也称为色素体,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

位,由单层的与细胞膜相连的内膜所围绕,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

它们含有菌绿素、胡萝卜素等色素以及光合磷酸化所需的酶系和电子传递

体。在绿硫菌科和红硫菌科中存在。

竣酶体(carboxysome)又称为多角体,是自养细菌所特有的内膜结

构,可能是固定CO2场所。

类囊体(thylakoid)由单位膜组成,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光合色

素和有关酶类,在蓝细菌中为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①概念

细胞质:是指除核以外,质膜以内的原生质。

②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菌细胞质是含水的、含有细胞功能所需的各种分子、RNA和蛋白质

的混合物。对所有的细菌都是一样的,细胞质中的主要结构是核糖体。

表2.4细菌细胞质中的内含物

内含物存在于组成功能

非单位膜被包裹的

聚一经基贮备碳和

许多细菌主要是PHB

丁酸能源

HS氧化细菌和紫

硫滴2液状硫能源

硫光合细菌

气泡许多水生细菌罗纹蛋白膜浮力

竣基化体自养细菌

CO2固定酶固定co2

的部位

类脂、蛋白、

绿色体绿色光合细菌捕光中心

菌绿素

碳氢内含许多利用碳氢化合包裹在蛋白质壳中

能源

物物的细菌内含物

磁石体许多水生细菌磁铁颗粒趋磁性

无月莫包裹的

多聚葡糖高分子葡萄糖碳源和能

许多细菌

首聚合物源

多聚磷酸高分子磷酸盐磷酸盐贮

许多细菌

士卜

nn聚合物藏物

藻青素精氨酸和天冬氨酸

许多蓝细菌氮源

(cyanophycin)的多肽

藻胆蛋白捕光色素和蛋

许多蓝细菌捕捉光能

体白质

③核糖体

核糖体由一个小的亚基和一个大的亚基组成,核糖体的亚基是由蛋白

质和RNAs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原核细胞中的核糖

体,尽管在形状上和功能上与真核细胞相似,但是组建核糖体亚基的蛋白质

和RNAs性质上有差别。古细菌的核糖体与真细菌的核糖体(70S)同样大小,

但是对于白喉毒素和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却不同,而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相

似。业已证明抗生素对人类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

素,对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无效果,这样就有了选择毒性。

④内含体

某些细菌含有与特殊功能相连系的结构,称作内含体(inclusionbodies)

它常常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这些颗粒常是储存物,可以与膜结合,例如

聚-供经丁酸盐(PHB)颗粒;细胞质中发现的分散颗粒如多聚磷酸盐颗粒(也称

为异染粒)。某些细菌中也能看到脂肪滴。一个有趣的内含体是在蓝细菌(蓝

绿藻)和生活在水环境中的其他光合细菌内发现的气泡,在细胞内四周排列

的由蛋白质构成的气泡提供浮力,使得细菌漂浮靠近水的表面;详情见表2.4

4、原核和质粒

①原核

细菌的DNA在细胞质中为单个环状染色体,有些时候称为拟核。

细菌的DNA位于细胞质中,由一个染色体构成,不同种的细菌之间染

色体大小不同(大肠杆菌染色体有4X106碱基对长)。DNA是环状、致密超

螺旋,而且与真核细胞中发现的组蛋白相类似的蛋白质结合。虽然染色体没

有核膜包围,但在电子显微镜中常可看到细胞内分离的核区,称为拟核

(nucleoid)o

古细菌的染色体和真细菌的染色体类似,是一个单个环状的DNA分子,

不包含在核膜内,而DNA分子大小通常小于大肠杆菌的DNAO

②质粒

常在细菌中发现小的、染色体外的环状DNA片段,称作质粒。

某些细菌还含有染色体外的小分子DNA称作质粒(plasmids)。其上携带

的基因对细菌正常生活并非必需,但在某些情况下对细胞有利,如抗生素抗

性质粒。

质粒常以不同大小的环状双螺旋存在,它可以独立进行复制,也可整合

到染色体上。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而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毛、荚膜、芽泡等。

1、糖被(glycocalyx)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糖被的有

无、厚薄与菌种的遗传性相关外,还与环境尤其是营养条件密切相关。糖被

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c叩sule或macrocapsule即大

荚膜)、微荚膜(microcapsule)、粘液层(slimelayer)和菌胶团(zoogloea)

等数种。

糖被的功能:①保护作用,如保护细胞免受干旱损伤,保护细胞免受吞

噬等;②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③作为渗透屏障和离子交换

系统,以保护细菌免受金属离子的毒害;④表面附着作用,引起由离齿的

streptococcussalivarius(唾液链球菌)分泌的糖被将细菌牢牢地粘附于齿表;

⑤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⑥堆积代谢废物。

2、鞭毛和菌毛

鞭毛(flagellum,flagella)是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

白质组成的丝状体结构,使细菌具有运动性。

鞭毛纤细而具有刚韧性,直径仅20nm,长度达xxxx为三部分:基体(base

body)>钩形鞘(hook)和螺旋丝(helicalfilament)。

具有鞭毛的细菌基鞭毛数目和在细胞表面分布因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是

细菌鉴定的依据之一。一般有三类:单生鞭毛(2.7a)、丛生鞭毛(2.7b)和

周生鞭毛(2.7c)。

鞭毛与细菌运动有关,如趋化性和趋渗性等。

菌毛(pili)细菌细胞表面发现的特殊的象头发样的蛋白质表膜附属物,

有几微米长。

性菌毛(sexpili)与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有关,即

在细菌接合交配时起作用。性菌毛比菌毛稍长,数量少,只有一根或几根。

3、芽抱

①概念

芽胞(endospore)在一些属包括芽抱杆菌属和梭菌属中产生细菌的芽

抱。它们是由细菌的DNA和外部多层蛋白质及肤聚糖包围而构成,芽胞对

干■•燥和热具有高度抗性。形成芽泡的细菌:Bacillus,Clostridium,Spirillum,

Vibrio,Sarcina,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抱,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形成芽胞

属于细胞分化(形态发生)。

②形态与结构

芽胞结构相当复杂最里面为核心,含核质、核糖体和一些酶类,由核心

壁所包围;核心外面为皮层,由肽聚糖组成;皮层外面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

芽抱衣;最外面是芽泡外壁。一般含内生芽泡的细菌总称为抱子囊

(sporangium)0(见图2.8)结构组成特点:含水量低(平均40%),壁致密,

芽抱肽聚糖和毗咤-2,6-二竣酸钙(DPA-Ca)。伴胞晶体一一苏云金芽抱杆

菌,生物农药。

③生理特性

芽抱在许多细菌中,主要是芽抱杆菌属和梭菌属产生一种特化的繁殖结

构,(它无繁殖功能,为抗逆性休眠体)。在光学显微镜下用特殊的芽泡染色

(如孔雀绿染色)或通过相差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芽胞。由于芽抱有许多层包围

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使得芽抱具有惊人的、对所有类型环境应力的抗性,

例如热、紫外线辐射、化学消毒剂和干燥。由于许多重要的病原菌可产生芽

抱,因此,必需设计灭菌措施以除去这些坚硬的结构,因为某些菌能经受住

在沸水中煮沸几小时。

④芽抱形成过程

细菌芽泡的形成过程是细胞分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如图2.9和表2.5所

Zj^o

表2.5细菌芽也形成的阶段

阶段特征

0营养细胞

IDNA变浓稠

II细胞质膜内陷形成芽胞隔膜,将细胞分成大小不同的两个部

III前阶段形成的较大部分细胞膜继续沿着小的细胞部分延伸

并逐步将它包围,形成具有双层膜的前芽胞(forespore)

IV初生皮层在前芽孑包的双层膜之间形成,此时伴有毗咤二竣酸

(DPA)的合成与钙离子吸收。皮层主要由肽聚糖组成。同时,在

初生皮层形成过程中开始合成外壁

V外膜形成

VI皮层形成,芽胞继续发育形成具有对热和化学药物等特殊抗

性的芽胞,芽胞成熟

vn营养细胞自溶,芽抱游离而出

细胞分裂

图2.9细菌芽胞形成过程

三、细菌的繁殖和菌落的形成

1、细菌的繁殖方式

当细菌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了营养物质后,发生一系列的系列化合成反

应,把进入的营养物质转变成为新的营养物质——DNA、RNA、蛋白质、酶

及其他大分子,之后菌体开始了繁殖过程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①裂殖

裂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通常表现为横分裂。

②细菌的分裂过程

首先是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

第二步横隔壁的形成

最后子细胞的分离

2、细菌的菌落特征

①菌落

菌落(colony)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

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

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lawn)

②菌落特征

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专一性,这

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③如何描述菌落特征

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

质地,颜色,透明度等(如图2.10)。

④影响菌落特征的因素

组成菌落和细胞结构和生长行为;邻近菌落影响菌落的大小;培养条

件。

纯培养:克隆(clone),菌苔(lawn)。

§2放线菌(Actinomycetes)

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是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低,

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偏碱性土壤中,特殊土腥味。大多数是腐生菌,少数寄生;

多数异养,好氧。突出特性是产各种抗生素。

一、放线菌与人类生活及生产的关系

放线菌是真细菌的一个大类群,为革兰氏阳性。

放线菌多为腐生,少数为寄生。寄生型放线菌会引起放线菌病和诺卡氏

病。

同时放线菌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抗生

素由放线菌产生。

二、形态结构

放线菌菌体为单细胞,大多数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根据放线菌菌丝

的形态和功能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抱子丝三种(见图2.11)。

1、营养菌丝

又称为初级菌丝体或一级菌丝体或基内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主

要生理功能是吸收营养物。

营养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0.8微米;长度差别很大;短的小于10()

微米,长的可达600微米;有的产生色素。

2、气生菌丝

又称为二级菌丝体。营养菌丝体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

空间的菌丝为所生菌丝。它叠生于营养菌丝之上,直径比营养菌丝粗,颜色

较深。

3、抱子丝

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可形成抱子的菌丝即为抱子

丝,又名产泡丝或繁殖菌丝(见图2.12)。

三、菌落特征

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组成,一般圆形、光平或有许多皱褶。在光学显

微镜下观察,菌落周围具有辐射状菌丝。总的特征介于霉菌和细菌之间。据

种的不同分为两类。

由大量产生分枝的和气生菌丝的菌种所形成的菌落,如链霉菌。

菌丝较细,生长缓慢,分枝多而且相互缠绕,故形成的菌落质地致密,

表面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菌落小而不蔓延,营养菌丝长在培

养基内,所以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取,或挑起后不易破碎。有时

气生菌丝体呈同心圆环状,当抱子丝产生大量抱子并布满整个菌落表面后,

才形成絮状,粉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有的产生色素。

由不产生大量菌丝的种类形成,如诺卡氏菌。

菌落粘着力差,结构呈粉质状,用针挑取则粉碎。

四、繁殖方式

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抱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利用菌丝片断进行

繁殖。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菌丝形成抱子丝,抱子丝成熟便分化形

成许多抱子,这称为分生泡子。

五、几种常见的放线菌

(一)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90%抗生素,菌丝发育良好。如龟裂链霉菌S.rimosus,灰色链霉菌S.

gnseus

(二)小单抱菌属Micromonospora

无气生菌丝,基内菌丝顶端着生一抱子。

(三)诺卡氏菌Nocardia

原放线菌属,降解能力强。

(四)放线菌属Actinomyces

只有基内菌丝,不形成抱子,厌氧。

(五)链抱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

形成抱子囊,孑包囊抱子。

§3蓝细菌(Cyanobacteria)

蓝细菌(Cyanobacteria)旧名蓝藻(bluealgae)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形成

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一、形态

蓝细菌形态差异极大,有单细胞和丝状体两类形态。细胞的直径从0.5〜

111m到60|Lim,丝状体的长度差异很大。多个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眼

可见的很大的群体。在水体中繁茂生长时,可使水体颜色随菌体而发生变化。

二、细胞生理特性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壁与G一细菌相似,由肽聚糖等多粘复合物组

成,并含有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阴性,细胞壁可以分泌许多胶粘物质使一

群群的细胞或丝状结合在一起形成胶团或胶鞘;细胞核无核膜,没有有丝分

裂器;细胞质中有汽泡,可使细胞漂浮。

蓝细菌具有它所特有结构一一光合器,光合器有两种不同的构型,一是

位于细胞膜的外膜下面呈一连续层;但大多数是位于类囊体的膜层中。光合

器中含有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蓝细菌可进行光

合作用。

表2.6蓝细菌主要亚群

类群形态繁殖

色球蓝细菌群

单细胞,球、杆状二分分裂或芽殖

(Chroococacean)

宽球菌细菌群单细胞,杆状细胞在多重分裂,产生小

(Pleurocapsalean)鞘套内繁殖细胞baeocytes

颤蓝细菌群丝状,单个细胞在藻

藻丝断裂

(Osciliatorian)丝内

不分枝、异形胞群

藻丝断裂和静息抱

丝状,不分枝藻丝

(Nonbranching子萌发

heterocystous)

藻丝断裂生成连锁

分枝异形胞群(Branching

丝状,分枝藻丝体(himogonia)和静

heterocystous)

息抱子萌发

有的蓝细菌具有异形胞(heterocvst)这是蓝细菌进行固氮作用的的场所,

异形胞内有固氮酶系统,它可利用ATP和还原性物质来还原自由态的氮成为

氨。光合作用的产物从邻近的营养细胞向异形胞转移,而固氮作用产物则移

向营养细胞。

三、常见的蓝细菌类群

常见的蓝细菌类群及其特性见表2.6o

§4古细菌

古细菌是根据16SrRNA寡核甘酸序列分析,显示出三个主要的生物域

(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之一,参见图1.1。

一、古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

古细菌的细胞壁和表面

古细菌细胞壁的物质极为多样,从类似肽聚糖的物质、假肽聚糖(假胞

壁质),到多糖、蛋白质和糖蛋白。有的古细菌细胞壁含假肽聚糖(假胞壁质),

而有的古细菌则是由两个双向的、不完全结晶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在细胞表面

排列而成的表层,其他古细菌在原生质膜外有厚的多糖的细胞壁。

古细菌有鉴别性的特征之一是在原生质膜中脂类的性质不像真细菌的

脂类由酯键连接甘油,和真核生物一样由酸键连接甘油,它们的脂类也是长

链和分支的脂肪酸。

古细菌的DNA与真细菌的染色体相似由不含核膜的单个环状DNA分

子构成,但大小通常小于大肠杆菌的DNA。

古细菌的核糖体和真细菌的核糖体同样大小,但在某些特性上,它们

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相似,如对抗生素链霉素和氯霉素的抗性及对白喉毒素

的敏感性。

二、真细菌和古细菌的差异

表2.7真细菌和古细菌间的某些差异

特征真细菌古细菌

细胞壁有胞壁酸无胞壁酸

脂类酯键连接酸键连接

甲烷生成过

没有可能有

RNA多聚酶一个几个

起始tRNA甲酰甲硫氨酸甲硫氨酸

链霉素和氯霉素敏感白链霉素和氯霉素抗性

核糖体

喉毒素抗性白喉毒素敏感

三、古细菌的类群和生长环境

古细菌类群包括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如热泉(例如硫化叶菌

属Sulfolobus和热球菌属Pyrococcus)和高盐(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及产甲

烷菌如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该菌代谢结果产生甲烷。

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无细胞壁的古细菌

§5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

重要了解大小、G、培养、细胞及代谢。

一、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介于细菌、病毒之间,专性真核活细胞内寄生,不能人工培养。不滤过,

直径0.3-0.6um,存在与寄主细胞质和核中。细胞球状或杆状,不运动。G-,

膜疏松,酶系统不完全,不完整的产能代谢,抵抗性差。

二、支原体Mycoplasma

介于细菌、立克次氏体之间。不具细胞壁,细胞膜含幽醇类。G-,直径

0.2~0.25um,可滤过。已知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型生物。可人工培养,

营养要求苛刻,油煎蛋菌落。

三、衣原体(Chlamydia)

介于立克次氏体、病毒之间。可滤过,专性活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