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孟子的社会思想第一节性善论
在中国思想史上,人性有两层含义,一为生命的内核与本质,一为生命的可能。对人性持什么态度,关系到对人的基本看法。所以人性问题就成了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两千多年来,争论不休。但后代学者大体接受了孟子的意见,认为人性是善的。
孟子的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极大,需要认真探讨。孟子的人性论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人性之中皆有“善端”。
编辑ppt当时某些人说人性先天本不固定,只随后天环境转移,这近似今人所持的环境决定论;某些人所谓“有性善,有性不善”是说性先天而固定,一成而不变,这近似今人所持之遗传决定论。孟子则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都是人心所固有的。但孟子只是认为人性中已具有诸多“善端”,而善端本身并不就是表现于社会行为中的善行。他认为人只有深信人性之善,才能有向上的自信与向上努力。
孟子性善论的用意在于启发人的自信,鞭策人们努力向上。性善论寓含了人人平等之义:人人同有向善之性,岂不平等?性善论还包含了人人自由之义:只要主观努力,人人都能达到善的目标,岂不自由?编辑ppt孟子的性善论,就是鼓励人们努力向善,有所作为。第二,性善论强调人所独具的向善的可能性。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所重,正在人类的特性。只有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才堪称人性。若只见一切生物大同的共性,不见人类的特性,将看不出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的。所以孟子又说:
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与大猩猩的DNA只相差2.7%,可见人与禽兽的区别,确实是只在细微之间。孟子认为,只有君子能觉悟到这些细微的区别,而君子是人群中的少数,是具有理想的典范人格的人。人们都具有愿做君子而不甘为庶民的心理倾向,这正是人性之善的表现。
编辑ppt
孟子认为人心向善是自然而然的,正如水向下流是自然的倾向一样。既然人性是向善的,为什么世上还有那么多不善的人呢?孟子认为那是外在的“势”造成的。势就是不利于人性成长的不良的社会与文化环境。
孟子不是不知人群中也有与禽兽奚择的人,但孟子却更爱讲圣人、豪杰、君子之类的理想人格。我们从善的一面看人看己,就有可能达于理想的境界。这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社会人文界所独有的现象。孟子认为食色固然是人性,但人心向善也不能说不是人性。人心向善是人所独具的高贵的一面。编辑ppt第三,性善论是从人文历史演进的角度立论的。孟子的性善论,还包含人文历史演化的思想。按孟子的观点:我们若把人单独来看,确实有善与不善之分;但如果概括起来,从人文历史演进的大趋势上看,自然是趋向于善的。人类最初,过的是一种与禽兽没有区别的自然生活,只知饥食渴饮,趋利避害,却不知有道义。试问:若不是人性之善,仁道又是怎样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呢?编辑ppt第二节论社会交往准则孟子关于社会交往准则的思想,主要有以下要点:一、论人际相处之必要。
孟子认为,人类必须结群为生,必须要有亲戚、君臣、上下之伦理关系及社会组织,人最大的过失,莫过于抛弃父母兄弟、君臣上下等人伦关系了。在孟子看来,恪守人伦关系的准则才是人世间最大的义。编辑ppt人类的生活既然是一种群体生活,人们就必须彼此打交道才能够生存,人又应该怎样相处呢?孟子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利害关系与道义关系。他认为,以“利”为交往准则,往往只看到局部的利益。“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二者并非绝然对立。讲“利”者主要是着眼于个体的利害;尚“义”则是着眼于人群的整体的利害。所以,“义”包含了“利”,而“利”不能包含“义”。孟子要凡事不能只想着对自己一身、一家、一国有利,还要兼顾到他人、他家、他国。这就是他所提倡的“义”和“善”。二、义利之辨编辑ppt三、反求诸己。人们的生活必须进行社会交往,在交往中免不了会发生矛盾。矛盾的发生,有两种可能,一是责任在某一方,二是双方都有责任。但奇怪的是,当事者常把责任往对方身上推。如果双方都这样想,不但找不出矛盾的发生原因,反而会使矛盾日益激化。孟子认为,解决的办法在于“自反”,即反省自己。射箭不中靶,不能说靶子放的不是地方,只能怪自己射术不精,从改进自身上下工夫。人皆知射箭是需要学习的一门技艺,却不知人际相处也是有待完善的更高的艺术。而要完善这门艺术,就必须从自己的身心修养下手。编辑ppt第三节论社会分工
孟子认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是与生产领域内的社会分工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分工,劳力者自食其力是“食功”,劳心者不直接从事生产性劳动,而专心从事学术活动、政治活动或管理性劳动,也是在“食功”。孟子为劳心活动辨护,一方面肯定了社会政治活动或管理性劳动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是阐扬学术文化活动的意义。编辑ppt第四节社会整合方案
孟子对政治的讨论,不仅局限于在政治范围内就政治论政治,而是着眼于人道之整体,社会之全局。
孟子对劳心活动的肯定,似乎是在为统治者辩护,仔细推寻,却又不尽然。如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更像是为下层民众说话。孟子提出的社会整合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以民为本、上下兼顾而彼此相通。具体说来最具有特色的观点有二:一为“与民同乐”论;二为“为民制产”论。编辑ppt一、与民同乐论
孟子认为,社会人世间产生罪恶与不公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人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坐视他人饥寒苦难而漠然无动于衷。追求享乐,好货好色,本来是人之常情。但这种追求如果太过分,结果是一人独乐,而千万人皆忧,这是有悖于仁义之道的。而只有从自己的求乐、好货、好色而体认到他人也有求乐、好货、好色之心,因而推已及人,谋人众之福利,才是符合仁义之道的行为。编辑ppt二、为民制产论。
孟子认为,仁义之心固然是整合社会之本,但仅有仁义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社会规范和政治措施的配合才能使仁心得以贯彻。孟子对社会规范的讨论着眼于社会整体。而且他认为当政者的首要责任就在于使民众生活有基本的保障。孟子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案是使民有恒产,制民之产,换言之,就使民众家家有可耕之地,有可居之宅。只有这样,社会生活秩序才能长期稳定并得到和谐发展。编辑ppt第五节论修养方法孟子发明性善论,目的在于使人生归依于善。一人能善,是一人之人格圆满完成;人人能善,及由人格完美的人们组成的社会是孟子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
孟子认为,趋俗媚世之徒虽窃据高、显赫一时,不过像以顺为正的妾妇。惟有大丈夫才能“独行其志”,也才能“与民由之”。“独行其志”若能战胜一切,超脱一切。这是一种内心的无上自由,非具备大智大勇者办不到。那么,如何才能具轩大智大勇呢?孟子认为这需要有一番养气、养心、知言的工夫。编辑ppt孟子认为,养气必先养心,养心必先知言。孟子之修养方法,要求人们以心为主而辅之以气,大智而兼之以大勇。多欲之人心里永远不知满足,但各种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多欲之人必然对他人多有乞求之心.求富者,须看有钱者的脸色;求官者,须遵有权者之旨意.所以多欲者必随外界形势而转移,内心既多受压抑,很难产生孟子所谓浩然正气.由此可见,孟子的寡欲论也是为修身服务的.编辑ppt本章要点:1、人性问题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各派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急诊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如果我们把人性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孟子的人性则是指人的社会性。性善论有利于启发人的自信,鞭策人们努力向上,寓含着人人平等之义,并包含人文历史演化的思想。2、孟子认为,人类必须结群为生,必须要有亲戚、君臣、上下之伦理关系及社会组织。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利害关系与道义关系。以“利”为交往准则,往往只看到局部的利益,“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二者并非绝然对立。尚“义”则是着眼于人群的整体的利害。所以,“义”包含了“利”,而“利”不能包含“义”。在社会交往中,解决的办法在于“自反”,即反省自己,提倡以“怀仁义以相接”、“与人为善”和不结仇,不说别人坏话的社会交往准则。编辑ppt3、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通工易事”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要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分工,要治理社会必须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分工的思想。4、孟子对贵族阶级穷奢极欲而不顾民众死活的生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在这个立场上提出了社会整合方案。其社会整合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以民为本、上下兼顾而彼此相通。具体说来最具特色的观点有二:一为“与民同乐论;二为“为民制产”论。
5、孟子治理社会的方案就是“仁政”。“仁政”的内容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氨酚氢可酮片行业市场盈利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柚木地板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有机茶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整体浴室行业运行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开水煲市场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富马酸喹硫平行业风险评估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塑胶跑道产业供需态势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前景趋势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劳保用品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广东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表填表范例》
- 文物保护概论教学课件
- 2021年杭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安徽药都银行2023年员工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小学体育与健康人教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省一等奖】
- 外贸中英文报价单模版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妇产科学(第9版)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2023年开封大学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设项目委托代建合同范文(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