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目名称: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博爱县自然资源局编制日期:2020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PAGE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博爱县自然资源局法人代表通讯地址焦作市博爱县团结路中段联系电话138传真/邮政编码454450建设地点焦作市博爱县太行博竹苑立项审批部门博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博发改[2019]83号建设性质新建eq\o\ac(□,√)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游览景区管理N7869占地面积(平方米)814813.33绿化面积(平方米)635791.53总投资(万元)20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7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8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2年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博爱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生态先行”的理念,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创新实践,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一批批关乎民生的项目落地或正在加快实施,使博爱县市民将真正生活在绿水环绕、果木飘香、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的大美城区。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作为博爱县重大生态工程之一,备受县政府重视。本项目以现有博竹苑为基础,通过提升、改造、延伸、新建,打造一处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本项目是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需要,同时也是也凸显博爱县竹文化的需要,为促进博爱县旅游业的发展,满足当地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项目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以北,太行博竹苑内。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总占地面积为814813.33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筑工程、水系工程、绿化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取得了博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予以的批复(批复文号:[2019]83号,详见附件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令第44号),本项目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缆车、索道建设、海上娱乐及运动、海上景观开发”,属于“第四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内“120旅游开发”中“其他”,应按相关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详见附件1)。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初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博爱县自然资源局;(3)建设地点: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以北,太行博竹苑内。(4)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水系工程、绿化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其他配套设施;(5)建设规模:绿化面积635791.53m2,道路面积84416.15m2,水面面积83955.65m2,建筑面积14920m2;(6)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为814813.33m2,其中绿化占地面积635791.53m2,道路占地面积84416.15m2,水系占地面积83955.65m2,建筑占地面积9320.00m2。2、项目现状项目用地范围内有大量现状竹林、部分建筑、河流水系和空地。项目周围环境情况项目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以北,太行博竹苑内。项目东侧紧邻胭粉庄村,项目南侧为308省道,南侧距项目564m为后十里村,项目西侧为农田,项目北侧为农田,北侧距项目275m为柳庄村,项目西南侧221m为博爱三峡益众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项目周围环境详见附图二。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以北,太行博竹苑内。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水系工程、绿化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详见表1,项目工程组成情况见表2。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20000自筹400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16000万元2总用地面积m2814813.33合1222.22亩3建筑占地面积m29320合13.98亩4建筑面积m214920其中1中国竹文化展览馆m220002竹编体验馆m220003竹工艺一条街m250004竹林生态酒店m240005七贤殿m21706游客中心/售票处m23007管理中心m28008公厕m26505水体面积m283955.65合125.93亩其中1河流m239660.852水上乐园m231479.083垂钓园m212815.726绿地面积m2635791.53合953.69亩其中1北海竹林m2203389.102商隐竹苑m227600.343湘妃竹轩m236846.294东坡竹林m247478.485竹林迷宫m267544.056精品区m215840.097农耕体验区1m249424.138农耕体验区2m27581.379农耕体验区3m222506.2410百果园m274317.1911沁园m220875.4612七贤岛m29704.3713入口绿化区m223314.0014植物科普基地m229370.427绿地率%78.038道路面积m284416.15合126.62亩其中1道路系统m277016.152停车场m274009车位个200表2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类别项目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建筑工程中国竹文化展览馆建筑面积2000m2,1栋,1层,竹木结构竹编体验馆建筑面积2000m2,1栋,1层,竹木结构竹工艺一条街建筑面积5000m2,1层,竹木结构竹林生态酒店建筑面积4000m2,1栋,4层,钢混结构,改造装修七贤殿建筑面积170m2,1栋,1层,钢混结构,改造装修游客中心/售票处建筑面积300m2,砖混结构,改造装修管理中心建筑面积800m2,1栋,2层,钢混结构,改造装修公厕建筑面积650m2,2栋,1层,砖混结构,改造装修水系工程河流建设生态驳岸、海河源头湿地、码头等水上乐园包括儿童过山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海盗船、水上娱乐、章鱼转、秋千及景观小品垂钓园改造提升绿化工程北海竹林绿化提升,增加园林小品商隐竹苑湘妃竹轩东坡竹林竹林迷宫精品区农耕体验区1新建农耕体验区2农耕体验区3百果园沁园建设“沁园春”词牌文化展示七贤岛微地形塑造、驳岸、景石、景墙、空中廊桥、水榭、亭子入口绿化区建设景墙、雕塑等植物科普基地建设标识、雕塑等植物科普教育基地道路工程道路系统沥青混凝土道路停车场植草砖停车场,停车位200个配套工程给水系统由项目内水井供给,供水管线沿规划道路铺设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园区景观绿化及灌溉供电系统博爱县市政供电系统供给灌溉系统由项目内水井供给,设置1台灌溉水泵消防系统1项,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广播系统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1套采暖、制冷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均采用分体式空调环保工程废水治理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项目景区内景观绿化及灌溉。固废治理设置垃圾箱150组,收集后由环卫部门集中统一处理噪声治理采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等降噪措施三、项目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介绍1、总体布局本项目为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814813.33m2(合1222.22亩)。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规划围绕“一轴”、“一环”、“十四区”展开。项目总体平面布置见附图三。一轴:本项目总体规划以项目内部河流水系为轴线。一环环:主要设置环中心生态观光走廊。十四区:北方竹海、商隐竹苑、湘妃竹轩、东坡竹林、竹林迷宫、精品区、农耕体验区1、农耕体验区2、农耕体验区3、百果园、沁园、七贤岛、入口绿化区、植物科普基地。2、建设内容介绍(1)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占地面积9320.00m2,(合13.98亩),建筑面积14920m2,建设内容为新建1栋中国竹文化展览馆、1栋竹编体验馆、竹工艺一条街,建筑面积分别为2000m2、2000m2、4000m2,均为竹木结构;并对竹林生态酒店、七贤殿、游客中心/售票处、管理中心及公厕进行改造装修。水系工程项目水系占地面积83955.65m2,(合125.93亩),主要分为河流、水上乐园、垂钓园等。①河流对园区内部河流进行景观提升,水面种植水域植物、生态浮岛,沿河流两侧建设沿河景观园路,建设生态驳岸、游览码头、海河源头湿地,配套建设栏杆、挡墙、垃圾桶、景观灯具、标识系统、石材座椅、景石、景墙、水榭等。②水上乐园水上乐园位于园区西南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上乐园区域、景观小品工程。其中水上乐园区域包括儿童过山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海盗船、水上娱乐、章鱼转、秋千等;景观小品主要包括座椅个、垃圾箱、标识系统。③垂钓园垂钓园位于园区中部,主要建设内容为水环境整治、生态浮岛、拦网、木栈道、遮阳伞、投料设备、增氧设备等,配套建设座椅、垃圾箱、景观灯具、标识系统等。(3)绿化工程项目绿地占地面积共635791.53m2,合(953.69亩),主要包含北方竹海、商隐竹苑、湘妃竹轩、东坡竹林、竹林迷宫、精品区、农耕体验区1、农耕体验区2、农耕体验区3、百果园、沁园、七贤岛、入口绿化区、植物科普基地等。按建设类型主要分为绿化提升和新建两个部分:①绿化提升部分对项目内部北方竹海、商隐竹苑、湘妃竹轩、东坡竹林、竹林迷宫、精品区等竹林进行更新替换,并配套建设长条座椅、树池座椅、垃圾箱、树池、景观灯具、组合桌凳、标识系统、景石、景墙等基础设施。②新建部分A.农耕体验区新建农耕体验区3处,打造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农业体验农场,建设种植区、石磨、轱辘井等特色项目,并配套建设长条座椅、垃圾箱、景观灯具、组合桌凳、标识系统、景石、景墙等基础设施。B.百果园建设一处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果木采摘园,种植苹果、梨、枣、李、杏、桃等10多种果树,并配套建设长条座椅、垃圾箱、景观灯具、组合桌凳、标识系统、景墙等基础设施。C.沁园结合“沁园春”词牌,建设一处凸显博爱县文化底蕴、彰显博爱县文化特色的文化展示园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文化雕塑、诗词展示牌、文化碑、景石、景墙等。D.七贤岛对项目内七贤岛进行微地形改造,建设亭阁1座,并建设驳岸(自然驳岸、石砌驳岸、木桩驳岸)、木栈道、沙滩广场等,配套建设景观小品主要包括垃圾箱、树池、景观灯具、标识系统、景石、景墙、空中廊桥、水榭等。E.入口绿化区项目入口两侧建设精品绿化,主要建设内容有大门、园路铺装、公共绿化等,配套建设长条石凳、垃圾箱、树池、旱喷、景观灯具、标识系统、景石等。F.植物科普基地建设一处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植物科普教育基地,为参观者展示园林植物标本、花卉组织培养、种苗育苗扦插、园林植物博览、植物造景等园艺科普知识。主要建设内容为植物种植、园路铺装,并配套建设文化牌、展示牌、标识、座椅、树池、垃圾箱、景观灯具等。(4)道路工程项目道路占地面积共84416.15m2,(合126.62亩),主要分为道路、停车场等。①道路围绕园区建设5m宽沥青混凝土道路,并配套建设路灯、垃圾箱、座椅、标识系统等。②停车场在入口两侧建设植草砖停车场,共建设机动车停车位200个(含充电桩车位3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800个。(5)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同时完善园区雨污水工程、灌溉工程、消防工程、广播系统等配套设施。四、设计方案1、建筑设计项目建筑占地面积9320.00m2,(合13.98亩),建筑面积14920m2。设计方案为:①中国竹文化展览馆:建筑面积2000m2,1栋,1层,竹木结构。②竹编体验馆:建筑面积2000m2,1栋,1层,竹木结构。③竹林生态酒店(改造):建筑面积4000m2,1栋4层,钢混结构。④七贤殿(改造):建筑面积170m2,1栋1层,钢混结构。⑤竹工艺一条街:建筑面积5000m2,1层,竹木结构。⑥游客中心/售票处(改造):建筑面积300m2,砖混结构。⑦管理中心(改造):建筑面积800m2,1栋2层,钢混结构。⑧公厕(改造):建筑面积650m2,2栋1层,砖混结构。2、园路及铺装工程(1)园路设计本项目根据规划要求,园区道路分为主要车行道、人行道和游步道三级。①平面设计主要设计车行道6m,成环状设置;支路(人行道)3m,在园区内部成多个环状布置,连接各个旅游景点;小路(步道)1.5m,主要分布于景点内部。②横断面设计本项目道路横断面设计结合道路性质、交通功能、沿线建筑物分布等综合因素进行比较确定,布置采取流向分离、快慢分离的原则,以保证道路的快速通畅,路面全部为单面坡道,坡度为1.0%。③纵断面设计本项目结合周边道路标高以及地质勘察报告等,统筹考虑区域地形及当地实际进行设计,其中纵断面线性设计主要根据以下要素来确定:规划路网控制标高;现有道路标高;地面高程;地下水位标高;相交道路控制性标高。本项目道路最大纵坡为1.5%,最小纵坡为1%。(2)铺装工程铺装设计主要为广场、道路铺装及停车场铺装。道路铺装应按道路分级考虑材料变化,主要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既可以满足一定质量的交通,又可以做到一定的透水效果,保持一定的生态性。步行园路则可以采用形式较为多样的铺设形式,包括木材,块石,嵌草铺设,透水砖等。广场铺装则应注意使用方面的要求,也应考虑一定生态需求,可采用较为生态的材料,在铺装上应注意尽量避免材料使用上的单一性,应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使用适当的材料,本项目广场铺装选用花岗岩用作广场道路铺装材料。停车场铺装应注意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位置应设于博览园出入口附近,但不应占用出入口内外游人集散广场。本项目机动车停车场铺装采用植草砖铺装做法。3、绿化工程(1)种植原则运用生态学原理,植物景观系统以植物群落或种群的形式配制,构成一个复合、多层次、主体的混交植物群落,注重以生态为目的的整体设计,并强调植物的观赏性,形成不同层次(乔、落、花、木、藤)、不同季相(春观花、秋观果、冬观绿叶)的有机搭配,选择优势的挺水植物,突出生物多样性,注重植物天际线与周边城市轮廓线的协。(2)植物品种选择①特色行道树本项目特色行道树主要选择白蜡、国槐、千头椿、法桐、榉树等。利用单项双排种植,即可突出街道冠大荫浓的景观效果;又可通过生态的手段对当地雨水进行收集。同时独特的银杏大道及榉树林荫道,姿态叶色优美,展现生态城欣欣向荣的活力。②竹林种植竹林种植品种优先选用本地乡土品种,同时从河南洛阳、信阳,陕西周至,江苏南京、苏州,四川成都等地引进竹子品种,共有斑竹、筠竹、甜竹、变竹、罗汉竹、黄槽斑竹、两相思竹、金镶玉竹、白哺鸡竹、红壳雷竹、美竹等近90个竹种,形成我国黄河以北竹种资源最多的竹子专类园、北方最大的竹子基因库和南竹北移驯化基地。③特色乔木本项目特色乔木主要选择臭椿、苦楝、泡桐、银杏等。④湿生乔木本项目湿生乔木主要选择水杉、落羽杉、枫杨等。⑤花灌木入口位置及儿童活动区增加适量花灌木,增加种植层次,丰富视觉、嗅觉体验。本项目花灌木主要选择丛生紫薇、垂丝海棠、桂花、紫丁香、南天竹、大花六道木、珍珠梅、金丝桃等。⑥观赏草本项目观赏草主要选择紫穗狼尾草、相思草、狼尾草、荻草等。⑦水生植物以在放水体和浅滩处,选择水生植物为主,具有净化水体功能。本项目水生植物主要选择荷花、芦苇、水菖蒲、水葱、狐尾藻、金鱼藻、菹草、苦草、眼子菜、浮萍、水鳖等。4、水系景观工程本项目驳岸设计采用自然驳岸、石砌驳岸和木桩驳岸这三种方式,主要涉及河流、七贤岛区域。(1)自然驳岸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植物材料的结合,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恢复为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流的可渗透性的驳岸,同时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2)石砌驳岸砌石驳岸即用石块对园林水景岸坡的处理。砌石驳岸是园林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护岸形式。它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来保证岸壁的稳定,抵抗墙后土壤的压力。驳岸结构由基础、墙身和压顶三部分组成。(3)木桩驳岸木桩驳岸施工前,应先对木桩进行处理,同时对原有河岸的边缘进行修整,挖去一些泥土,修整原有河岸的泥土,便于木桩打入河岸的泥土中;或按河岸的标高和水平面的标高,计算出木桩的长度,再进行截料、削尖。木桩入土前,在入土的一端涂刷防腐剂,涂刷沥青,或对整根木桩进行涂刷防火、防腐、防蛀的溶剂。最后选用耐腐蚀的杉木作为木桩的材料。5、景观小品工程(1)七贤岛区-空中廊桥景观栈桥作为交通联接,地形连接,功能连接,结合各个公共功能空间形成串联。长25m,宽3m,整体采用灰色钢筋混凝土结构,金属扶手,高于水面0.5-5.0m。桥梁下部受力结构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桥梁下部采用整体现浇踏步板,两侧设置用以承托板的纵梁,檐廊采用木质结构。(2)标识系统本项目标识系统主要为形象标识牌、交通服务标识牌、警示牌、平面指示牌、公共服务标识牌等。项目标识系统采用不锈钢刷漆柱体,中式纹样装饰包裹,席纹样式衬底。(3)垃圾桶垃圾箱的设置应与游人分布密度相适应,并应设计在人流集中场地的边缘、主要人行道路边缘及公用休息座椅附近;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和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共设置150组垃圾箱。(4)坐凳本项目预测游客容量约为12500人/日,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容纳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本项目按游人容量的20%计算本项目整个区域约需设250组。五、项目用地项目位于博爱县太行博竹苑内,占地面积为814813.33m2(1222.22亩),项目用地范围内有大量现状竹林、部分建筑、河流水系和空地,项目土地利用现状为一般农田,不涉及基本农田。项目临时施工生产区设置在项目占地范围内,不新增临时用地。根据博爱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意见》,项目符合《博爱县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同意项目使用该区域土地。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意见详见附件3。六、土方平衡本工程主要利用现有地形地貌进行建设,无深挖高填的区域;本项目总挖填方量为19.82万m3,其中挖方9.91万m3,填方9.91万m3,挖填平衡,无借方和弃渣产生。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见表3。表3工程土石方平衡(单位:m3)项目名称挖方量利用方量备注建筑系统2200022000本项目挖填方平衡,无借方和弃渣产生水系系统3530035300绿化系统68006800道路系统3500035000合计9910099100七、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共50人。游览景区全年开放旅游时间为365天,仅白天开放。八、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供水(1)灌溉给水①灌溉水源项目周边暂未敷设供水管网,项目灌溉水源采用项目区域内地下水井供给,设置1台灌溉水泵,水压、水量可以满足园区内生活和绿化灌溉用水需要。②主管管径及喷头的确定灌溉管道管径可由喷灌制度中最多开启喷头数量的水量来确定,灌溉主管道采用PE给水管,公称压力1.6MPa。支管上安装电磁阀控制喷头的开启,喷头所连支管采用De32。本项目喷头形式采用地埋式喷头,由于本项目喷灌区域是圆形地带,使用矩形喷洒范围的喷头,有利于降低造价,采用近射程喷头,射程8m,喷头间距8米。(2)建筑给水①建筑给水水源项目周边暂未敷设供水管网,项目各建筑物生活用水均采用项目区域内地下水井供给。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用水、游客用水、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等,年用水量约13.35万立方米。项目具体用水量见下表。表4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定额数量年使用时间(d)年用水量(万m3)1工作人员80L/人50人3650.152游客用水10L/人12500人3654.563绿化2L/m3·d635791.53m3607.634道路广场2L/m3·d84416.15m3601.015合计///13.35②管材及结构室内生活给水管道明装部分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埋地部分采用PE管,电熔连接。排水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因项目周边缺水,因此设计时考虑了对雨水的综合利用,雨水汇流进入景区入口的景观河中,作为景观用水使用。本项目内共设置4座化粪池,厂区门口公厕1座,竹林迷宫公厕1座,竹林生态酒店附近1座,百果园公厕1座,1套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项目景观绿化及果林灌溉。供电(1)负荷等级本项目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景观工程照明、单体建筑、给排水设施等配电设计等,负荷电压均为380V/220V,属于三级负荷,由10/0.4kV箱式变电站供电。(2)供电方式本项目用电负荷由临近城市电网引接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线路作为供电电源。变压器供电辐射半径为500m,配电箱供电半径为200m,单体建筑另外设置独立配电箱。配电箱由附近箱变引接0.4kV电源线路作为供电电源,可满足项目需求。公共广播本项目共设置一套网络音频广播系统,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一套基于IP数据网络的纯数字化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根据园区绿化特点,主要采用防水音柱音箱,在主要广场处每个广场设置设置4台音箱并与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共享接入交换机。5、采暖、制冷本项目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采用分体式空调。6、消防(1)建筑消防本项目中所规划的建筑均为二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本次规划中各个建筑单体面积均不大于2500m2,各单体可以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本项目整体消防以自救为主,外援为辅,各建筑周围道路在必要时可兼作消防道路,至少沿长边设置车道,消防车道净宽大于4m,净高大于4m,消防车能达到各出入口。尽端式消防车道设置12mx12m的回车坪。(2)消防水池本项目消防用水由地下水供给,项目在竹林生态酒店旁设置一处消防水池,并配置2台消防水泵(1备1用)以满足项目消防栓用水。建设范围内的消防栓按120m的间距进行配置,在重点建筑物前提高消防栓密度,消防服务半径在150m以内,消防采用地下式,沿道路两旁设置,宜靠近道路交叉口。本项目公厕、入口大门、管理用房、生态酒店等建筑灭火器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本项目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3)林区防火本项目设置林区防火隔离带,隔离宽度为20m,最低宽度不小于树高的1.5倍。九、施工组织与实施计划1、施工条件博爱县及周边地区拥有不同类型建材市场,如水泥、粉煤灰、木材、水泥、钢材、石、石灰、砂等,规格齐全,来源充足,周边交通便利,水、电可以就近引入,可以保证项目建设期的需要。2、施工设备项目主要施工设备有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汽车起重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均由施工单位自备,项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表5。表5施工机械情况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1推土机台102挖掘机台153铲运机台154自卸汽车辆155蛙式夯实机台206汽车起重机台23、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施工暂按两个非汛期内完成考虑,总工期为2年。具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①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编制、批复及准备设计资料等;②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场地勘察和项目设计等;③场地准备阶段:清障、监理、施工总包招标;场区平整等施工现场准备;④工程施工:进行总图及建筑单体施工;⑤竣工验收:交工验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华北竹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项目为新建项目,属非污染性项目,项目周围主要为农田及居住区,没有污染性工业企业。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尚未施工无原有污染存在。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北纬35°02′~35°21′,东经112°57′~113°12′。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沁河,与温县隔河相望;东接大沙河,与焦作市区、武陟县、修武县接壤;西傍丹河,与沁阳市相连。全县总面积为435km2。本项目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距离博爱县鸿昌路与月山路交叉口约2.5km。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博爱县地貌由剥蚀侵蚀山地和冲积、洪积平原两个基本单元构成,地貌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部为山地,南部是平原。北部山区坡陡,径流容易集中并很快进入河槽,另外山区裂隙、溶洞较多,断裂构造有着良好的储水条件,并多以径流的形式流入平原区,使地面径流量减少。3、气象、气候博爱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雨量丰沛,无霜期较长,具有春季短、干旱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雨、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少雨干又冷的特点。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5.2℃。无霜期多年平均216天,平均日照时数为2432.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68.5毫米。当地风向受太行山影响明显,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9m/s。4、水文博爱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幸福河、勒马河、蒋沟河、泉组河等,沁河、丹河、小丹河属于黄河流域,其余均属于海河流域。大沙河为自然因素形成的泄洪沟,属于季节性河流,汛期山洪暴发时具有泄洪功能。大沙河是卫河的上游段,属海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博爱县、焦作市、修武县,在新乡获嘉县与共产主义渠相汇合,最终在鹤壁境内汇入卫河,全长115.5km,流域面积2268km2,年径流量1980万m3。大沙河在博爱县境内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66.8平方公里。博爱县平原浅层地下水比较丰富,浅层水埋深50-70米左右,系第四纪沉积岩,主要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表层,厚度一般为50-60米,留水性强。深层水埋深在200米以下,系二叠纪砂岩裂隙水、石灰系薄层灰岩水,水质属低矿化度重碳酸盐型淡水。地下水流向表现为山区、岗丘区—山前倾斜平原—冲击平原,即由西北向东南流动5、矿产资源博爱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拥有储量丰富的粘土、铝矾土、铁矿、石灰石、硫铁矿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与煤炭大省山西毗邻而居,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拥有蓄水量达2070万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库,水资源供应充足。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均途经博爱。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第一个分输站设在磨头镇,晋城煤层气通豫工程从博爱经过,丰富的煤、水、气资源,加之优越的区位交通,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6、生物资源博爱县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中原地区一般的植物资源,如小麦、玉米、等和杨、柳、榆、槐等林木;动物资源有猫头鹰、灰喜鹊、斑鸠、草鹿、猕猴、黄羊、松鼠及牛、猪、鸡、鸭等各类家养牲禽。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未发现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行政区划、经济概况、道路交通、文物古迹等):(一)博爱县城乡总体规划(2018-2035)1、城市性质豫西北、晋东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大都市区旅游服务与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焦作市中心城区西部组团。2、人口规模近期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20万人;远期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34万人。3、用地规模2020年,博爱县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2035年,博爱县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4、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构建“一心、两轴、三区、多点”的县域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一心”指博爱县中心城区,作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同时承接焦作市旅游服务、物流运输功能。“两轴”指县域内沿省道S237和省道S308、S104形成的综合城镇发展轴。沿省道S237发展轴北部以生态旅游、山地乡村旅游及康体养生等产业为主,南部以特色农业、商贸物流和农业观光休闲等为主;沿省道S308、S104综合发展轴作为城镇化连绵发展的主体空间,作为新焦济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区”指北部山地生态板块、中部城镇密集发展区和南部田园经济板块。其中,北部山地生态板块主要发展旅游、特色农林业及乡村旅游等产业;中部城镇密集发展区承载大量的工业生产、综合服务功能,汇聚较高密度的城镇、村庄人口分布;南部田园经济板块以农业种植及城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为主。“多点”是指县域内多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旅游景点、田园综合体等,形成全县生产生活及旅游服务网点。5、中心城区规划(1)发展方向及空间发展策略南北延展,东部腾退预留焦博一体化发展空间,西部控制开展更新改造,总体上以存量提升为主,增量扩容为辅。(2)空间结构①保护“一山一楔一川”自然生态网络骨架。“一山”:指城区北部的南太行山,预留战略发展空间,发展文旅、康养小镇等特色功能。北部山区不宜进行建设活动,加强自然山体生态保护,延续山体绿色空间的延续性。“一楔”:指中心城区东部大沙河沿线生态绿带与焦枝铁路防护廊道交汇形成的楔形绿地,着力融入游憩、文化、休闲等功能。“一川”:指中心城区的幸福河水系及沿线湿地公园。②构建“三心五轴四板块”的城市空间结构。三心:行政文化中心、商业综合服务中心、生态休闲核心。五轴:以人民路、中山路为两条东西对接焦作市区的空间生长轴,沿海华路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内部空间生长轴,沿发展大道和鄈城路高效组织城市的生产、生活功能,形成城市的两条功能拓展轴。四板块:以用地主导功能为基础,通过主干道、水系生态廊道分割与联系,规划的四个城市功能板块,分别是北部焦西高铁新城综合板块、中部老城生活板块、南部产业板块和东部产业板块。6、绿地系统规划至203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m2以上。构建“城水共依,三区辉映;环带相间,蓝绿交织;绿核镶嵌,多园均布”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城水共依:实施水-城结合、水-绿结合、水-文结合的“三结合”策略,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魅力县城。三区辉映:指老城景观风貌区、新城景观风貌区和工业景观风貌区三区共同塑造城市特色化风貌景观。环带相间:指沿老城区水系(幸福河、城南河、运粮河和北横河)形成老城景观内环;沿博爱县中心城区外围的防护绿带形成生态防护外环;沿贯穿城区南北的幸福河形成滨水景观带,环带相间。蓝绿交织:以博爱中心城区的主要河流为主体,形成城区的水网蓝脉;沿博爱县城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形成城区的绿色网络,蓝脉绿网构成城区绿地系统的基本骨架。绿核镶嵌:以博爱公园、幸福湖公园和团结公园三大综合公园形成的景观核心。多园均布:以老城区见缝插绿,新城区和工业区适当增绿做到大、中、小不同规模的绿地均匀分布。本项目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根据《博爱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华北文化博览苑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意见》[2019]5号(详见附件3),项目用地符合博爱县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区域城乡总体规划图见附图四。(二)饮用水水源地区划博爱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4处,分别为博爱县丹河、博爱县自来水厂地下水井群、博爱县二街水厂地下水井群和博爱县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博爱县丹河为博爱县集中式饮用水在用水源,属河流型水源地,主要为月山供水厂和5万m3/d丹河水厂提供水源。博爱县自来水厂地下水井位于博爱县中西部自来水厂院内,建有1眼取水井,涌水量为75m3/h,设计取水量0.2万吨/日。博爱县二街水厂地下水井群位于博爱县城区西北部二街水厂院内,共建有3眼取水井,单井涌水量75-100m3/h,设计取水量0.7万吨/日,均为博爱县集中式饮用水备用水源。博爱县南水北调配套水厂位于博爱县科技路与柏山路交叉口东北角,供水能力为4万m3/d,供水范围主要为博爱县城区及产业集聚区规划区,铺设供水管网总长约19.443km,穿过4处河道,分别为幸福河(2次)、发展大道景观河以及文化路景观河。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政办》([2013]107号),博爱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划分3个一级保护区、1个二级保护区及1个准保护区。①博爱县自来水厂地下水井群(共1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自来水厂厂区。②博爱县二街水厂地下水井群(共3眼井)一级保护区范围:二街水厂厂区。③博爱县丹河后寨一级保护区范围:丹河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河道及右岸50米、左岸至太月铁路的区域;引丹干渠取水口至孟庄渠道及两侧各50米的区域;引丹干渠孟庄至5万吨/天净水厂引水支渠处暗渠两侧各50米的区域;月山供水厂引水支渠两侧各50米及厂区外围30米的区域;在建5万吨/天净水厂引水支渠两侧各50米及厂区外围30米的区域。二级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外,丹河上游2000米至下游200米两侧至山脊线的区域。准保护区范围:青天河水库正常水位线(359米)以下区域及二级保护区外丹河上游至青天河水库河道内区域。项目选址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距离项目最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博爱县二街水厂地下水井群,项目距其保护区边界约2.8km,不在其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焦作工程位于温县、博爱、焦作市及修武县境内,总干渠在荥阳市李村穿过黄河,即进入焦作境内。途经温县的赵堡、南张羌、北冷、武德镇四乡,在沁河徐堡桥东穿越沁河,经博爱的金城,示范区的苏家作、阳庙,于聂村穿过大沙河进入城区,自启心村北穿越解放区、山阳区,经马村城区,于修武县方庄镇的丁村进入新乡境内。焦作段内布置河渠交叉建筑物、左岸排水建筑物、铁路交叉建筑物、公路交叉建筑物、渠渠交叉建筑物、控制建筑物等共计40座。渠道设计流量260-26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10-320立方米∕秒,终止断面设计流量26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10立方米/秒。根据《关于印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通知》(豫调办【2018】56号),焦作段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一级保护区宽度为50m,二级保护区宽度为150-500m。项目选址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博爱区段总干渠最近距离约9.09km,不在其保护区范围内。(四)博爱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8-2035)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博爱县行政辖区,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包括5个镇(月山镇、柏山镇、许良镇、磨头镇、孝敬镇)、2个乡(寨豁乡、金城乡)和2个街道(清化镇街道、鸿昌街道)。2、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为2018年,规划期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8-2020年,中期: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3、空间结构结合博爱县外部交通体系与周边重点旅游景点的关系,内部道路网络与自身资源分布特征,综合博爱县上位规划划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一带两轴四区”。打造博爱县的旅游发展通廊,统筹整体的旅游产品体系,串联重要的旅游服务乡镇及重点景区点;依托旅游发展通廊,补足博爱县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系统、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系统、核心旅游产体系。一带:水韵博爱旅游带,即丹河-九道堰-沁河-南水北调-大沙河。两轴:乡村休闲旅游示范轴和特色工旅融合旅游示范轴。四区:分别是北部山乡生态度假旅游发展区、南部怀川农业休闲旅游发展区、西部竹林水乡度假旅游发展区、中部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发展区。以四大核心旅游区域和产业聚集组团,构建博爱旅游发展新格局。本项目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符合博爱县旅游规划。项目区域旅游规划图详见附图五。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项目厂址位于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主要来源于2018年博爱县年平均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详见表6。表6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μg/m3污染物平均时段现状浓度标准值占标率达标情况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129701.84超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66351.89超标SO2年平均质量浓度23600.38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40401达标CO24小时平均质量浓度(mg/m3)1.540.375达标O3日最大8小时平均质量浓度1241600.775达标由上表可知,监测期间区域SO2、NO2、CO、O3环境质量现状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PM10超标,项目所在地属于不达标区。(2)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削减措施及目标PM10、PM2.5削减措施及目标:根据《焦作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焦作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焦政〔2018〕20号)、《焦作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的通知》(焦环保〔2019〕3号)等文件:规划期间实施化工、有色、钢铁、水泥、炭素等重点涉气企业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开展铸造行业综合整治,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严格煤炭减量替代,着力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实施电代煤、天然气代煤、清洁煤替代工程;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严格施工扬尘监管;全面加强石油化学、表面涂装、包装印刷、有机化工、加油站、储油库、规模化餐饮场所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综合采取车辆注销报废、限行禁行、财政补贴、排放检验、尾气提标治理等措施,积极推动国VI标准车用乙醇汽油、柴油提标升级,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坚持胭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在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规划年PM10、PM2.5基本能够达到目标值。2、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采用《焦作市地表水环境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周报》(2018年第44期、监测时间2018年10月29日-11月4日)对幸福河灵泉碑断面的常规监测结果,数据统计见表7。表7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单位:mg/L)监测断面CODNH3-NTP幸福河灵泉碑断面14mg/L0.27mg/L0.30mg/LIV类标准值≤30mg/L≤1.5mg/L≤0.3mg/L由上表可知,幸福河灵泉碑断面COD、NH3-N、TP浓度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监测,项目区域昼间噪声值为52.5~57.5dB(A),夜间噪声值为44.3~48.0dB(A)。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周围主要为工厂、农田及村庄,植被为人工植被,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焦作市博爱县县城西南部,308省道北,太行博竹苑内,本项目周围主要为工厂、农田及村庄等,评价范围内没有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本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8。表8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及距离保护级别水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E,9.09km《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博爱县二街水厂地下水井群NE,2.8km《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环境空气声环境胭粉庄村E,紧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柳庄N,275m后十里村S,564m大宝庄W,975m东南村W,784m声环境厂界外1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生态环境评价区动植物、水生生物、水土保持评价区减缓对其影响,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1小时平均:500μg/m3,24小时平均:150μg/m3,年平均:60µg/m3;NO2:1小时平均:200μg/m3,24小时平均:80μg/m3,年平均:40µg/m3;PM2.5:24小时平均:75μg/m3,年平均:35µg/m3;PM10:24小时平均:150μg/m3,年平均:70µg/m3;CO:1小时平均:10mg/m3,24小时平均:4mg/m3;O3:1小时平均:200μg/m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μg/m3;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pH:6~9;COD≤30mg/L;BOD5≤6mg/L;NH3-N≤1.5mg/L;总磷≤0.3mg/L;总氮≤1.5mg/L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绿化用水)(GB/T18920-2002)要求:污染物指标pHBOD5氨氮绿化标准值6-92020废气施工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颗粒物:最高允许浓度120mg/m3;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营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项目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项目园区内景观绿化及果林灌溉,综合利用不外排,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故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游人容量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中容量计算,公园游人应按照下式计算:C=A1/Am1+C1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1——公园总面积(m2);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C1—公园开展水上活动的水域游人容量(人)。公园有开展游憩活动水域时,水域游人容量适宜按照150m2/人~250m2/人计算,本项目水域游人容量按250m2/人,陆地游人容量按60m2/人进行计算。本项目设计红线范围814813.33m2,陆地面积为730857.68m2,水域面积83955.65m2,水体面积中开展有游憩活动的水域。则经计算本项目最大环境容量约为12500人/日。2、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本项目为休闲旅游项目,属非生产性项目,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1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简述如下:1、基础工程本项目基础工程主要包括道路、供水、供电、广播系统等内容。施工过程包括土方开挖以及回填,管网及设施安装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碎石、砂土和粘土等,均用作填土材料回用于道路土方回填。该工段主要污染物为施工及机械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沥青烟气、噪声和排放的尾气。2、主体工程本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河流驳岸、绿化提升、砖墙砌筑和木质结构。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施工过程开挖土方全部回填。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扬尘、机械噪声、尾气,以及施工过程产生的碎砖和废砂石等固废。3、装饰工程装饰工程主要是利用各种加工机械对木材、塑钢等按图纸进行加工,同时进行屋面制作,然后采用仿古环保型高级涂料和浅灰色仿石涂料进行喷刷,该工段时间较短,且使用的涂料较少,施工时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挥发。4、设备安装主要包括各类设备安装、雨污水管网铺设等施工,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噪声等。5、运行使用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主要污染工序为:停车场机动车产生的汽车尾气及公厕异味;游客及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等;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人群活动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停车场车辆噪声等;管理人员和游客生活垃圾,以及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等。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装修阶段的有机废气以及沥青烟气。(1)施工扬尘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基础开挖、土方回填、建材运输、建材及物料的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这些扬尘的产生与地面干燥程度和风速大小有关,地面越干燥,风速越大,产生扬尘越大。(2)车辆尾气施工车辆、挖土机、铲运机等动力设备在施工阶段产生CO、NOX、HC等大气污染物。根据工程安排,车辆废气排放局限于施工现场和运输沿线,分散且具有流动性,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表现为间歇性特征。(3)室内装修环境污染在建设、装修过程以及工程投入营运后,建筑和装修材料将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出污染物,从而对室内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室内环境污染主要由游离甲醛、放射性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苯污染物造成。(4)沥青烟气施工阶段的沥青烟气主要是出现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本项目沥青由外购成品提供,施工过程中不涉及沥青熬炼、搅拌过程。随着施工竣工,施工沥青烟气影响将不再存在,施工沥青烟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2、水污染源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施工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项目施工人员多为附近村民,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用水量较小,因此生活污水产生量不大。主要污染物为SS、COD和氨氮等,浓度为:SS:200mg/L、COD:350mg/L、氨氮:25mg/L。(2)施工生产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冲洗和工程车辆保养冲洗等,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类比同类项目,其浓度分别为COD300mg/L、SS400mg/L、石油类30mg/L。建议施工现场分区域设置临时隔油沉淀池,用于收集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冲洗废水,经沉淀后复用或用于抑尘喷洒,不外排。3、噪声污染源施工期的主要噪声源为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以及原材料运输时车辆引起的交通噪声。施工阶段所用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冲击机、砂浆机、空气压缩机、电锯等,施工机械都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强等特点。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详见表9。表9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噪声源强度(dB(A))土石方、打桩空压机75打桩冲击机75土石方挖土机84土石方推土机86结构、装修电锯、电镐75结构、装修沙浆机84运输车辆载重车、混凝土罐车、轻型卡车70~794、固体废物根据项目土石方平衡可知,项目无弃土产生,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为石料、砂、石灰、沥青、水泥、钢材、木料等,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渣土部门进行处置。(2)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日常生活,项目高峰施工人员约有100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产生垃圾量为0.05t/d。生活垃圾由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5、生态环境影响项目用地范围内有大量现状竹林、部分建筑、河流水系和空地。项目施工过程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使土地利用功能发生变化、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施工挖填产生的水土流失、河流水系驳岸开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开挖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本工程整治范围内并无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需要保护的区域,工程设施的建设过程将对周围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会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6、施工期社会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会对交通运输及周围居民生活等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运营期污染工序项目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运营期主要是休闲旅游活动,主要污染源为出入园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公厕异味、园区游客及管理人员生活污水、人群活动、车辆行驶等社会噪声以及水泵、变配电等设施产生的设备噪声。1、大气污染源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园区游玩人员车辆行驶产生的汽车尾气及公厕异味。项目共设计停车位200个,设置于入口附近,均为地面车位。车辆行驶过程会产生一定汽车尾气,主要成分包括NO2、CO和THC等有害成分,项目停车位较分散,同时车位较少,因此废气产生量小。公厕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异味产生,主要来源于大便器内积粪、小便器内积存的尿液和附着的尿垢。恶臭气体中主要污染物为H2S和NH3,通过加强管理和通风,及时清扫等措施,恶臭气体经自由扩散、稀释后,一般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2、水污染源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一个湖光山色、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集体闲、旅游、娱乐、健身一体的综合性游览景区。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游客及管理人员生活污水。项目拟设置管理人员50人,经估算园区游客容量约为12500人次/d,项目内不提供就餐。根据《河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14)管理人员用水定额人均用水量按80L/人·d计,园区游客人均用水量按1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分别约4m3/d、125m3/d,污水排放量按照用水量的80%计算,则污水产生量为103.2m3/d。经类比,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等,浓度分别为350mg/L、200mg/L、25mg/L、300mg/L。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景区绿化及果林灌溉,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污染源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噪声污染源为:①人群活动、扩音设备、娱乐设施噪声;②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③车辆噪声。一般小型车辆正常行驶噪声值为61~70dB(A),鸣笛为78~84dB(A)。经类比同类设施噪声源强数据,本项目各类噪声源数据见下表。表10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噪声源强单位:dB(A)序号噪声源噪声性质噪声值防治措施降噪效果1风机连续、机械噪声75~85隔声、减震、消声、室内布置202水泵连续、机械噪声75~80203娱乐设施空气动力性噪声60~88消声、加强管理154扩音设备空气动力性噪声75~85加强管理05人群活动生活噪声60~7506车辆行驶交通噪声61~8404、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游客及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1)生活垃圾项目拟设管理人员为50人,按人均日产生生活垃圾1kg计算,管理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5t/d;日接待游客约12500人,按人均日产生生活垃圾0.1kg计算,游客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5t/d。项目建成后,园区内共设置垃圾桶150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分类收集,设置专人管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污水处理设施污泥根据类比同类项目,1m3污水产生污泥量0.75kg,因此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产生量约为28.25t/a。项目污泥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外运至填埋场进行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别内容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扬尘TSP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机械尾气NOx、CO、THC装修废气甲苯、二甲苯沥青胭苯营运期汽车尾气NOx、CO、THC无组织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少量公厕NH3、H2S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COD少量0(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由拉走用于肥田)SS氨氮施工废水SS、石油类少量0(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洒水抑尘)营运期生活污水COD13.18t/a,350mg/L0(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景区绿化及灌溉)SS1.13t/a,300mg/L氨氮0.94t/a,25mg/LBOD57.53t/a,200mg/L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32.15t/a0(运至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处理)生活垃圾30t/a0(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营运期生活垃圾1.3t/d(474.5t/a)0(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污泥28.25t/a0(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噪声(dB(A))70~99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机械设备噪声噪声(dB(A))75~85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人群活动等社会噪声60~75娱乐设施噪声60~88车辆噪声61~84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项目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地原貌,破坏原有水土保持设施,并造成水土流失,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对本项目涉及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设置护栏、围挡等隔离措施,可能将会对区域的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设计,建设施工时间预计为24个月(合计720d),施工高峰期时作业人员共约100人。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如下:一、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工程施工及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装修阶段产生的装修废气及沥青烟气。1、施工作业各工段产生的扬尘(1)施工扬尘施工期间车辆在裸露场地行驶时和气候干燥又有风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从而使局部环境空气受到污染。在静风状态下,扬尘污染主要在施工场地四周扩散,随着离开场界的距离增加,浓度逐渐递减而趋向于背景值,一般产生扬尘的距离范围在100m以内,如果遇到干旱无雨等季节,扬尘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会加重。因此,施工期产生的粉尘及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主要对施工区域及运输道路附近的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影响范围为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附近。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石开挖、表土剥离以及建筑物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①建筑材料及土方堆放、装卸产生的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及土方露天堆放,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露天堆放及装卸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扬尘量可按堆场扬尘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量,%。起尘风速与尘粒和含水量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量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尘粒粉尘的沉降速度见表11。表11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粉尘粒径(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尘粒径(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粉尘粒径(μ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由表11可知,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以认为当尘粒大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②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量占扬尘总量的50%以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可见,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12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可见,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12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水2.011.400.670.60(2)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与施工场界最近的环境敏感目标为项目东侧紧邻的胭粉庄村。若不采取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为减缓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同时为有效防治本项目施工扬尘可能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为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施工期间,严格按照《焦作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焦环攻坚办[2019]76号)的相关要求,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具体措施如下:(1)施工作业区应配备专人负责,作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在基础施工期间,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工程进度,并将土石方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缩短在作业面的堆放时间。(2)工程施工现场位于厂区内,评价要求对施工便道硬化,设置施工围墙,四周围挡高度均不得低于2m,合理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竣工后要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此外,评价要求工程在建筑施工工地主要扬尘产生点,在工地出入口、施工作业区、料堆等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实行施工全过程监控。(3)对作业面和临时土堆应适当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洒水量要适度,既要起到防尘作用又要避免因洒水过多而影响施工;物料装卸应设置在主导风向下风向位置,并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等防尘措施,施工用原料堆放场应建设防风抑尘墙、防风抑尘网,露天装卸应采用湿式作业,严禁装卸干燥物料。建议多用商品(湿)水泥,禁止使用散装水泥。(4)运土方等时不宜装载过满,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遮盖、封闭措施(如用苫布)。对不慎洒落的建筑材料,应及时对地面进行清理。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入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保证运输车辆不带泥上路。(5)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要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出现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必须采取防扬尘的应急措施,且不得进行土方开挖、回填、运转作业及工程拆除等作业。(6)建筑施工现场出入口、场内主要道路及生活区、工作区地面硬化;闲置场地应进行固化、绿化等防尘处理;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划的区域堆放整齐;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存放,不能密闭的应当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对房屋高度的严密围挡,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止扬尘,并悬挂标识牌。(7)对原有厂房拆除前持续加压洒水,对建筑物进行湿化处理。拆除施工中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采用防尘网100%覆盖,并定期洒水保持湿润。拆除作业过程中产生扬尘时应持续洒水,做到无缝沉降,合理设计工程进度,科学施工,尽量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此外,评价要求项目施工工地封闭管理,做到六个“100%”: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或围挡;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车身密闭无洒漏;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外脚手架密闭式安全网100%安装。经采取以上措施后,评价认为项目施工期间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汽车尾气施工车辆、打桩机、挖土机等动力设备在施工阶段产生的CO、NOX、HC等大气污染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运输车辆汽车尾气排放局限于施工现场和运输沿线,分散且具有流动性,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表现为间歇性特征,受这类废气影响的主要为现场施工人员,因此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评价建议缩短施工机械怠速、减速和加速的时间,以减少NOX及CO等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施工期机械使用柴油机械时,应设置尾气吸收罩收集柴油机尾气。另外建议施工人员作业时佩戴口罩,以减少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及施工人员的影响。3、装修废气装修废气主要产生于竹林生态酒店室及文化展览馆等建筑室内外装修阶段,主要污染因子为稀释剂挥发出甲苯和二甲苯等,该废气排放属无组织排放,排放周期短。因此,建设单位在装修期间,应选用新型环保油漆,控制使用量,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油漆浪费,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待油漆作业结束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一至二个月后才能投入营运。本项目所在场地扩散条件较好,因此装修施工产生的油漆废气可以很快的稀释、扩散,预计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4、沥青烟气施工阶段的沥青烟气主要是出现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由于本项目沥青由外购成品提供,施工过程中不涉及沥青熬炼、搅拌过程。随着施工竣工,施工沥青烟气影响将不再存在,施工沥青烟气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二、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1、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机械、车辆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约15m3/d,污染因子主要为石油类,排放特点为间歇性,污水量少,石油类浓度一般为50~80mg/L。施工机械车辆含油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道路和场地洒水。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项目施工人员多为附近村民,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用水量较小,因此生活污水产生量不大。主要污染物为SS、COD和氨氮等,浓度为:SS:200mg/L、COD:350mg/L、氨氮:30mg/L。评价建议项目施工期设置一座临时旱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旱厕设置的化粪池(15m3)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处理后,由附近农户定期清运肥田。在认真落实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对施工期间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加强施工期间环保管理的前提下,项目施工期废水和生活污水可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和排放,对水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综上,经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三、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噪声源主要来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等。本次评价对噪声源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进行预测。1、预测模式根据工程设备声源特征及周围声环境特点。各设备声源可视为连续、稳态、点声源,声场为半自由声场,预测模式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推荐的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采用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预测,预测公式如下:式中:—距声源为r米的辐射面上的声压级,dB(A);—距声源为r0米的辐射面上的声压级,dB(A);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距噪声源距离,r0取1m。噪声源叠加计算公式:式中:—n个声源叠加的噪声值,dB(A);LA(i)—各噪声声级,dB(A);n—n个声压级。2、预测结果根据施工期噪声源情况,利用以上预测模式和参数计算得各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本次预测仅考虑了空间距离的衰减因素,未考虑空气吸收衰减、植被降噪以及地形的差异,因此实际影响值会比预测值偏小。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取源强最大值:推土机86dB(A),挖掘机84dB(A),经计算,其影响范围见表13。表13工程机械施工噪声点源预测值序号施工机械测点距离源强dB(A)噪声衰减值dB(A)10m20m30m50m100m150m200m1挖掘机584787268.5645854.5522推土机586807470.5666056.5543运输车279655955.5514541.539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按照该工程施工特点可以得出:挖掘机和运输机昼间施工30m处可达噪声限值要求,夜间150m处方可达标;推土机昼间施工20m处可达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0m处方可达标。项目位于博爱县太行博竹苑内,项目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居住区等敏感点,距项目施工区最近的敏感目标为项目东侧紧邻的胭粉庄村,受施工噪声影响较大,为了减轻噪声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为最大限度较少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环评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施工;(2)在居民集中居住区、文教区等环境敏感点较近的施工区域设置围挡(围挡规格同大气环境防护措施);(3)施工单位应积极听取周围住宅区居民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减低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4)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场所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5)合理布局施工营地,布置在离居民区、文教区等环境敏感区较远的区域。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尽管施工噪声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施工期相对于运营期而言其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就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高安第二中学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冬季期末家长会课件
- 2025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考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与经营风险防控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绿色环保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财务软件定制开发及实施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细则
- 二零二五年智能仓储物流包月运输合作协议
- 宝洁校园健康计划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产权互换项目实施合同范本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五单元:地层测试工具使用与维护模块-【渤钻地层测试培训】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0628红餐产业研究院粥品品类发展报告2025284mb
- 2025至2030量子点增强膜显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与宣传服务合同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全国一卷真题英语试卷(真题+答案)
- T/CAQI 96-2019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总则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河南省小麦品种演变
-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实操课件(共121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