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意识和注意第1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每天我们都处于多种多样的认知活动当中——集中注意力、做决定、计划、回忆、做白日梦、反思、睡眠以及做梦……
在这些认知活动中,我们对自己的心理过程的意识并不相同。它们可分为两大类:觉醒意识——觉醒与适度警觉状态意识状态的改变——不同程度地与环境分离睡眠、白日梦、做梦;冥想、催眠引起的意识改变;由酒精、药物引起的意识改变。第2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一节意识的一般问题一、意识的内涵意识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从心理状态看——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从心理内容看——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周围环境的觉知,对往事的回忆……从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第3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对意识不同角度的理解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觉知者(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管理和调控作用。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个意识上,意识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第4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无意识的内涵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他只占人的心理的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第5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无意识的表现(常见):无(下)意识行为:生活中一些信息需要的注意水平很低,人们在不注意或稍家注意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进行的某些活动。下意识状态突出表现在那些经过训练达到自动化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如骑自行车时思考或交谈、下意识的挠头等小动作等)。对刺激的无意识:有时人没有觉察到对他们行为产生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双耳分听时对非追随耳的信息有所感知)。物质滥用:酒精、药物的使用、滥用及依赖第6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有意识无意识对周围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潜意识—口误、失言、笔误、做梦…非意识—对生理心理过程的非意识性下意识的动作与行为意识意识的类别:第7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心理动力学观点Freud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4/14/20238第8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局限性表现:许多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缘由: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能动性表现:有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第9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第10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睡眠睡眠阶段:
(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第11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快速眼动睡眠#:前四个睡眠阶段之后进入的一个阶段。此时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眼球移动,伴随梦境。第12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睡眠阶段(一)第13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睡眠阶段(二)第14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小结:睡眠阶段清醒和警觉时: β波(>14Hz)阶段1: 波(3-7Hz)阶段2: 纺锤波、K合成体阶段3和4: δ波(<1Hz)REM
自主活动增加(血压、脉搏、呼吸);有梦伴随;但身体不动(肌肉放松)。4/14/202315第15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睡眠的功能恢复理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生态学理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第16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特点学龄儿童的睡眠慢波睡眠量增加,一入睡即可进入噩梦,睡游症较多发生白天小睡相对重要作息时间随学校上课时间而调整第17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青少年的睡眠睡眠需求量等同于成人,但实际睡眠量不足夜晚睡眠不足和白天困顿,情绪低落,课业表现有关大学期间,周末睡眠时间最短美国青少年周末发生车祸意外事故死亡屡较高第18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老年人的睡眠慢波睡眠较少快动眼期次数少而且历时短无第四期,第三期短,觉醒次数多而且历时长白天比较想睡,同夜间失眠多少大致相当随着年龄增大,总睡眠时间的睡眠各期时间都越来越短睡眠时间缩短,但所需睡眠时间并没有减少老年女性中有失眠困扰的比例高于男性第19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失眠:入睡困难第20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失眠的规律: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女性比男性更为常见生活中的压力是暂时性失眠最常见的原因一般发生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或场合高考前夜刚到一个新环境第21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调节行为促进睡眠避免在晚上喝茶、咖啡等饮料有规律的锻炼,但是睡前3小时不要剧烈运动。减少白天的小睡。形成规律:定时睡觉,按时起床。不要强迫自己睡觉,睡不着可以起来活动一下。改善睡眠环境。改变态度,转移注意力!如果有担心的事情,对自己说:“我明天早晨来解决这个问题!”笑话:睡不着了数绵羊还是数水饺???!!!第22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梦精神分析:梦是被压抑的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它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霍布森: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将个体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第23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催眠第24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5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催眠:另一种意识状态最初:麦斯麦(奥地利),动物磁步骤:①安静舒适、减少干扰;②集中在特定的事情;③暗示放松的语言。第26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易受催眠者特征: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依赖性强;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容易集中注意力;有经验分离的经历。第27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对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应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一般而言,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第28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催眠的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等方面。第29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白日梦与幻想第30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白日梦与幻想含义:注意力很明显、很容易,并且自发地从此时此刻转移到一个个人的虚构的世界当中。产生:基于个体的记忆或想象自发产生的,属于一种暂时性的逃避。在心理学家看来,白日梦就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
第31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内容:某一中心主题的变体:对没有实现的目标或愿望的思考和想象(成功或失败)、攻击或敌意、性幻想或浪漫奇遇等。时间:据估计,一般人都会将他/她近一半的清醒时间花在幻想上。有研究认为,做白日梦的冲动以波浪状出现,起伏周期约为90分钟一次;并会在中午至下午两点间达到高峰(Ford-Mitchell,1997)第32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作用
做白日梦有其心理作用。往往与自己的需要或未来的活动有关,具有预演或排练的性质,使我们对将来要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白日梦可能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创造力,特别是对于儿童,幻想对大脑发展非常重要。幻想还具有充当替代作用。第33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节注意的一般概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特点:①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第34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一方面,注意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一方面,注意总是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中,它是一切心理活动开端和起点,同时又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的进行。总之,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和必备条件。在注意的条件下,人们才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第35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但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并伴随某些特殊的动作:
1.选择性运动——感觉器官的朝向反应。
2.无关运动停止——紧张注意的一个特征。
3.生理变化——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注意和外部表现并不一一对应(作为外部表现的行为受人的意识的支配)。第36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就在于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保持功能——注意在指向一定的对象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以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整合功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与整合。调节与监督功能——保证心理活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时对产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调节与矫正。第37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三节注意的种类——三种注意不随意注意含义: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因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度)、运动与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等。
2.主观因素(人本身的状态)——对事物的需要与兴趣、期待,情绪、精神与身体状态,过去的经验等。在实践中,上述因素是综合在一切起作用的.第38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随意注意含义——(自觉的)、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1.明确注意的目的与任务;
2.对事物的间接兴趣对随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3.活动的组织性(良好的习惯、其他分析器的参与);4.过去经验;
5.人格特点(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维持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顽强、坚毅的品质可抗拒干扰)。第39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随意后注意概念:自觉、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前苏联学者多勃雷宁称为“随意后注意”。特征: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条件。发生: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响因素: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是培养随意后注意的根本条件。第40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类型目的性意志努力性质例如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不需要低级、自发的窗外的歌声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需要高级、自觉的学习、听课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第41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注意的特性选择性注意概念: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意义: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选择的具体过程等.第42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持续性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是注意的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性注意对学生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非常高的相关。第43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的动摇:即注意在短时间内的起伏波动,是注意的周期性变化。注意的动摇:第44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的转移:含义: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意义:注意的转移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只有迅速灵活地转移注意,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完成多种任务。条件(注意转移快慢、难易):
1.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稳定程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符合人的需要、兴趣易转移);3.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第45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的分散含义:注意离开当前的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无关的活动或对象。影响因素
1.无关刺激的干扰与单调刺激长时间的作用无关刺激的干扰作用决定于这些刺激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注意对象的关系。第46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
1.主体状态——①对活动的认识、兴趣、态度;
②健康与精神状态;
③性格(意志品质、情绪调节能力)。
2.对象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与时间;
②注意对象的复杂性(一定的范围内注意的稳定性随对象的复杂性有所提高。但对象过于复杂可导致注意集中的分散,过于单调和复杂都不利于注意的稳定性;
③个体差异(神经过程)与年龄差异。第47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怎样保持注意的持续性①明确目的任务,增强对学习工作意义的认识;②培养对工作学习的浓厚兴趣;③与注意分散做斗争。注意分散的原因:
A周围环境嘈杂,应排除干扰;
B任务繁多,思绪纷乱,应理清思绪,认清轻重缓急,作出计划,逐一处理;
C主体的态度,主体对分散注意刺激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第48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D活动方式多样化
E活动安排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的稳定与最佳状态。第49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分配性注意(注意的分配)概念: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意义:注意的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条件: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自动化程度。
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性质(动作技能容易、智力技能难);
3.同时进行的活动的复杂程度。形成:注意分配的能力主要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培养熟练和注意分配是任何复杂劳动所必须的条件。第50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注意的广度(注意范围上的特征)概念:指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10秒内,成人一般能注意到8个左右的黑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3~4个几何图形。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对象的集中性、排列是否有规律。
2.个人活动任务与知识经验:知觉任务过多,注意的范围越小;知觉任务少,注意范围就大。除同时广度之外,还有继时广度(把握时间上连续出现的刺激物的能力)。第51页,共58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四节注意生理机制及理论一、注意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新异刺激引起,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不会发生了。第52页,共58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咨询采购合同范本
- 仓储货架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医疗
- 会计临聘用合同范本
- 展厅工程合同范本
- 出货协议合同范本
- 义卖赞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劳务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养老房合同范例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版) 课件 模块1、2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概述、基础数据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比亚迪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委托办理报废汽车协议书
-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条(2022版本)
- 苏教版(SJ)《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
- 体育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教案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观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