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1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2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3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4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生物的新陈代谢教案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和酶

教学目的:

1.把握新陈代谢的概念

2.把握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教学

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概念、酶、ATP在新陈代谢的作用

教学难点: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

生命的七个基本特征中,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关系概括如下:合成物质──┐同化作用├──物质代谢新陈代谢贮存能量─┐│分解物质─┼┘异化作用├───能量代谢释放能量─┘

强调并解释以下几点: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特征

2.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3.新陈代谢的实质:是物质和能量代谢

4.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自我更新的过程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内每一步化学反应都需要酶,酶在新陈代谢中极为重要。

二.酶

1.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别的蛋白质.

酶的概念要从以下三方面内容去理解和记忆(1)产生?(2)作用?(3)化学性质

教案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举例说明??

2.酶的特性(举例分别说明)

(1)高效性:比一般的无机催化剂高100万--10亿倍,1份淀粉酶能催化100万份的淀粉。

(2)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3)多样性: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好多,每个化学反应都是由专一的酶催化,因此酶的种类好多。

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除酶极为重要外,还有一种叫ATP的物质也极为重要。

其次节ATP

1.ATP是一种什么物质?

叫三磷酶腺苷,是一种高能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的一种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为什么是一高能化合物?这得从它的结构说起。

2.ATP的结构简式

结构简式表示为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表示高能磷酸键,其断裂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比普通的化学键断裂放出的能量多2--3倍,所以叫高能化学键。高能化学键很易断裂,断裂后,ATP转化为ADP。

3.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ATP=ADP+Pi+能量

ATP分解时,释放能量,当吸收了能量时,不断合成ATP。

小结:

1.从不同角度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理解新陈代谢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2.理解酶的概念和把握酶的几个特性。

3.ATP的简式、ATP和ADP相互转化的关系。

教案

练习(略)

第三节光合作用

教学目的:1.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有关结构特点;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2.把握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复习:1.矿质元素以什么状态存在和被根吸收?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分哪两步?与呼吸作用有何关系?

绿色植物的生活,除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外,还需要有机物,如葡萄糖等,那么,有机物从哪昊来呢?归根终究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一)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1.叶绿体的结构特点:①含各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用挂图复习)②含各种色素

2.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和作用

(2)各种色素的作用: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光解

①2H2O──→4[H]+O2

(1)物质变化

②ADP+Pi+能量──→ATP

(2)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贮于ATP中)

教案

2.暗反应

(1)物质变化:C5+CO2───→2C3────→C6H12O6+H2O

(2)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贮于ATP中)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因此,尽管暗反应不需要光,暗反应也不能在晚上(或无光条件下)单独进行.

4.解释以下几个问题:

(1)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有哪些?各参与哪一步反应?

水──光反应二氧化碳───暗反应

(2)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各生成于哪一个反应过程?

葡萄糖──暗反应水──暗反应氧气──光反应

(3)生成物中各种元素的来源如何?

葡萄糖中的C、O来源于二氧化碳H来源于水;生成的氧气的氧来源于水

(4)光反应和暗反应能否独立进行?

否由于暗反应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的。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

6CO2+12H2O───→C6H12O6+6O2+12H2O

写这反应式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也有水生成,反应式中不能抵消。

(2)“─→〞不能写成“=〞。

(3)是一种标记方法,不要漏写。

小结:1.光合作用的场所。2.光合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反应总式。

教案

一、水分的代谢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代谢的一般涵义。

2.了解植物细胞吸胀吸水的方式;理解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3.把握质壁分开与复原的实质并了解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4.了解水分的运输和利用;理解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演示试验培养学生观测能力;通过做质壁分开与复原的试验,培养学生试验操作能力。

2.通过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综合思维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质壁分开与复原的学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3.通过蒸腾作用进行绿化环境的环保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通过试验,验证理论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演示试验和学生做质壁分开试验,有利于加强这一方法。

2.细胞水分的吸水,以及植物体水分的运输、散失,这是微观机制与宏观现象的结合。这是认识事物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案

细胞渗透吸水,质壁分开与复原。

[解决方法]

(1)试验说明;

(2)图示讲解;

(3)板书加强质壁分开的内因与外因;

(4)联系生产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5)抽问检测。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般渗透吸水的物理学原理。

[解决方法]

(1)简易试验;

(2)图示讲解,说明本质上是一种特别扩散。

3.教学疑点及解决方法

水往低处流,根吸收的水分为什么能流向高处?

[解决方法]

强调蒸腾作用的拉力(还有根压,及导管中水分子的内聚力——这两种力不陈述)。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

陈述、试验、探讨。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渗透作用示意图、成熟的植物细胞图、质壁分开与复原图、水分吸收及植物体内水分上升途径和散失动态图。

2.试验:观测质壁分开与复原的试验。吸胀的黄豆、紫色洋葱、刀片、镊子、蔗糖溶液0.3g

教案

/ml、显微镜等,学生分组试验。蒸腾作用的演示试验。

六、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探讨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的异同;

2.识图:质壁分开细胞结构图;

3.植物细胞具备哪些渗透条件:学生回复;

4.质壁分开与复原的试验——学生分组试验;

5.蒸腾作用的意义:初中已有这方面的知识,可进行探讨。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鼓舞学习。

事例:青菜放泡菜缸内萎焉了,这是植物细胞失去水分,青菜放在清水缸内变硬挺了,这是植物细胞吸收了水分。那么,植物细胞在什么状况下吸水,什么状况下失水?这就要求我们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原理与一般物理学上渗透吸水原理是相通的,所以,首先要理解一般物理学上的渗透吸水原理和条件。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提问:什么叫新陈代谢?

学生答:略。

引言: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从物质和能量两方面看又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从生物类别分,有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动物的新陈代谢。

先学习植物的新陈代谢。

板书标题:

其次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首先做一个试验:介绍简易试验装置:

教案

两个鸡蛋上端开口倒出蛋黄、蛋清,并用清水洗净,然后在鸡蛋顶部剥去小部分蛋壳,但应注意保存完好的卵壳膜,不能有丝毫的破损。然后分别放入盛等量清水的小烧杯中(如图)。再将10ml蔗糖液倒入B鸡蛋中:10ml清水注入A鸡蛋中。

说明:由于试验需几分钟后才能观测到结果,因此将试验装置放一旁,待会儿观测结果。

学生阅读:课文P·50-P·52二段。

阅读要求:

1.初步了解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代谢的组成;

2.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部位?

3.了解植物细胞吸胀吸水的条件和原因;

4.渗透和扩散的区别?

提问: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和部位?

学生答:略。

陈述:吸水方式:吸胀吸水:细胞形成大液泡之前;

渗透吸水:细胞形成大液胞之后。

吸胀作用的原理:细胞壁和细胞质含大量的亲水物质——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等。举例:

1.黄豆种子吸水胀破种皮:演示吸胀的黄豆种子。种皮中纤维素吸水率小;子叶(豆瓣)中的蛋白质等吸水率大,因此种皮胀破。吸胀吸水重量=黄豆吸胀后重量-干黄豆重量。

2.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及茎形成层的细胞都是吸胀吸水。

板书:(一)渗透吸水的原理

演示试验:观测前面试验结果:把A、B鸡蛋中的水先后注入量筒测量,卵膜是一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蔗糖分子不能透过。

结果发现B鸡蛋测量的蔗糖溶液>10ml,A鸡蛋测量的清水<10ml。

教案

探讨:为什么会出现一多一少的结果?

推举代表发言:

评价与陈述:对学生回复有针对性的评价,进一步引伸陈述。

评价并投影:出示渗透作用示意图(与课本P·51图一致)B鸡蛋盛蔗糖溶液,置于盛水玻璃杯的状况与示意图一致,图中漏斗是盛蔗糖溶液;鸡卵膜相当漏斗口上的半透膜。B鸡蛋蔗糖溶液的水溶液为什么增多?这个原理和图中漏斗液面升高原理一致:

1.水分子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透过半透膜。

2.清水中单位体积的水分子多,蔗糖溶液中单位体积的水分子相对少,因此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到漏斗的多,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到烧杯的少。

3.结果是漏斗液面上升,或者如在B鸡蛋中蔗糖溶液中水分增多,A鸡蛋清水减少,是由于蛋壳内壁吸附少量清水分子。

渗透作用: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探讨: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的异同(目的是注意相关知识的综合比较)。

学生代表发言:(略)

讲评: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的异同。

一致点:

1.有浓度差;

(当然,也有双方分子向对方运动。)

不同点:

1.渗透作用多指溶剂分子(水、或其他溶剂分子);扩散作用指溶质分子或气体分子,也指某种液体分子的扩散。

2.渗透作用有半透膜,扩散无半透膜。

因此,渗透作用本质上是一种特别的扩散。

思考: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需具备的条件?

教案

——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测试题:把体积一致的10%葡萄糖液和10%的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其分子移动的是[]

A.葡萄糖分子向蔗糖溶液中移动B.蔗糖分子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C.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D.水分子从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

答案:C(学生状况较差的班,可不用此题测试)。

讲评: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构成,10%的蔗糖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较少,10%葡萄糖溶质的物质的量多。因此蔗糖溶液水分子密度大,葡萄糖溶液中水分子密度相对较小,所以,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此题考察了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三)总结

通过提问总结:

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成熟区表皮细胞、植物细胞吸水有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条件?

典型渗透装置必需具备的条件?

(四)板书设计

其次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水分代谢

根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成熟区表皮细胞

一、渗透吸水原理

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

从水分子密度大→水分子密度小

教案

本质上是扩散

典型渗透装置的条件:

1.半透膜

2.浓度差

七、教学步骤

其次课时

(一)激疑设问明确目标

你知道根细胞水分吸收的原理吗?

植物吸收水分为什么能从低处流向茎叶的高处?

这些是本节课同学们需要明白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吸水有哪两种方式?答:(渗透、浓度差)。

提问: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需具备的两个条件?

答:(半透膜、浓度差)。

引言:既然植物的细胞主要是用渗透作用原理吸水,那么,植物细胞是否具备渗透装置的条件呢?银幕上出示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请同学指认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陈述:

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的比较:

一致:水分子能自由透过,另一些大分子不能透过。

不同:半透膜不具生命性,无选择性。

教案

选择透过性膜是生命属性的表达,能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某些物质通过膜。

结论:成熟的细胞具备渗透作用的条件,或者说是一个渗透系统。

细胞液也会通过原生质层与外部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试验证明:学生做分组试验(按书上的试验指导进行)

探讨:银幕显示质壁分开的图。

教师归纳:

质壁分开的外因:外界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1.细胞能进行渗透作用

2.细胞失水后——细胞壁伸缩性小;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二者不同步伸缩)

扩展应用:施肥浓度过高“烧死〞庄稼,其实质是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开导致植株萎蔫。盐水中的泡菜,就是细胞质壁分开失去水分后,引起细胞死亡。同学们的试验也证明白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

吸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失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二、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陈述:银幕显示,根吸水分沿植物和根、茎、叶导管运输的动画图像。

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从低处流向高处?

主要靠蒸腾作用的拉力。其次,还有根的压力,及导管中水分相聚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主要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

演示试验:教师把蒸腾作用的试验结果带上讲堂:塑料袋捆住枝条,塑料袋壁上有水珠。

利用:只有1%的水用于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

教案

思考回复:那么99%的根吸收水分以蒸腾作用方式散失了,这有什么意义?这在初中同学们也学过,请大家思考探讨。

同学回复后教师归纳:

蒸腾作用的意义:

1.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这是水从低处流向高处的主要动力——向上的拉力。)

2.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质养料的运输。

3.降低叶片温度。

补充讲解:降低叶片温度是由于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气体从气孔跑掉。

物理学原理:气化要带走热量——例如夏天院坝洒水凉快,就是由于水的气化带走了热量。

检测题:

1.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降低叶片温度B.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C.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D.促进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运输

2.甜菜块根细胞液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用盐酸处理后,则能使水变成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花青素不溶于水,溶于盐酸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1.B;2.D。

反馈讲评(略)

(三)总结

水分的代谢主要指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吸收:主要部位——根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主要方式——渗透吸水

教案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失水——出现质壁分开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吸水

运输:水分→根吸收→根导管→茎导管→叶→散失到大气

利用:1.只有1%的水用光合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

散失:吸收的水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其意义有三点。(略)

因此,绿化造林,国家制定的西部地区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战略有利于保持水土。宏观上,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改变那里的小气侯,这与植物内的微观机制——水分的吸收与运输密切相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使山川秀美。

(四)布置作业

做课本复习题。

(五)板书设计

质壁分开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1.细胞是具有渗透条件的结构

2.细胞失水后,细胞壁伸缩小;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知识应用:

细胞吸水条件:

吸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失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二、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运输:

利用:1%的水用于光合作用等

散失: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教案

意义:3点

八、参考资料

水分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分使细胞保持紧张度,因而植物能保持其固有的神态,代谢反应得以正常进行。细胞内的水分有结合水与自由水两种状态,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大小与植物细胞代谢的强弱及抗逆力大小有一定关系。例如,越冬作物从秋到冬其结合水/自由水比值逐渐增大,抗寒性亦逐渐加强;次年春暖后其比值减低,抗寒性亦减弱。

植物水分的吸收,传导同散失是相互联系的过程。根吸收水分可通过主动及被动两种方式。主动吸水是与根系代谢紧凑联系的,其动力为根压。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根在被动吸水中只作为吸收面;瓶中无根的插枝可借蒸腾拉力吸水。根压一般1-2巴,故高大的树木主要靠被动吸水,只在初春叶片尚未展开前主动吸水才占较大比重。

在导管中,由于水分子间存在内聚力,分子与导管壁间有附着力,且内聚力远较张力为大,故导管内水分呈一连续水柱,通过根压及蒸腾拉力可使根吸收的水分向地上部分传导。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中传导的方向由相邻细胞的水势梯决定。在叶片蒸腾失水时,使气孔下腔周边叶肉细胞水势减低,而向相邻细胞吸水,它失水后水势减低又向相邻细胞吸水,引起一系列水势梯度,而使导管中的水分被吸上来。

生产实践中要创造条件,使植物水分的吸收与散失达到动态平衡,植物才能生长发育良好。

其次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其次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二矿质代谢)

二矿质代谢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1)植物需要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2)矿质元素的概念。

(3)矿质元素的作用。

(4)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5)矿质元素的运输途径。

教案

(6)矿质元素的利用。

2.理解

(1)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2)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试验培养试验操作能力及对试验现象的观测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它对矿质元素吸收的两个生理过程的联系以及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中存在形式和利用状况的对应关系,树立联系与统一的辩证观点。

2.通过试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通过对照试验培养科学试验、科学思维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2.难点:土壤溶液中离子和根表皮细胞表面离子的交换吸附过程。

3.疑点: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4.解决方法

(1)利用投影或计算机辅助教学显示有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2)通过试验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案

四、教学方法

教师陈述,学生阅读、试验、探讨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1.课件准备

课时目标(文字),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文字)、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文字)、正常状况下的大豆与缺N、缺P、缺K等状态下大豆生长状况的比较(彩图)、离子交换吸附过程(图解),对比试验的观测结果(表格)、矿质元素的利用(表格)。

2.试验准备

洋葱的根、小烧杯、剪刀、镊子、蒸馏水、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为0.1mg/ml的、CaCl2溶液。(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四条洋葱根,一套上述仪器和药品。)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观测电教媒体显示的内容,了解有关知识。

2.动手操作试验,并与教师操作对照,规范各操作要领。

3.阅读教材,理解有关知识。

4.完成课堂练习,探讨教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投影:显示本课时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了解植物生活需要的元素

绿色植物的矿质代谢包括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什么是矿质元素呢?首先看看植物的组成和生活需要哪些元素。

投影: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复习)

教案

提问:这些化合物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复: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提问: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元素呢?

学生探讨:C.H、O、N、P??

植物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生活必需的元素有16种。

投影:植物需要的元素:

C、H、O、N、S、P、K、Ca、Mg;

Fe、Mn、B、Zn、Cu、Mo、Cl。

根据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前九种含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后七种称为微量元素。

投影:C、H、O、N、S、P、K、Ca、Mg——大量元素

Fe、Mn、B、Zn、Cu、Mo、Cl——微量元素

2.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

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注意强调C、H、O不是矿质元素,可结合分析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中哪些是矿质元素,哪些不是矿质元素来加强这一点。

3.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

投影:放大显示课本彩图五:正常的大豆与缺氮、缺磷、缺钾的大豆。

学生观测:与正常的大豆相比,缺氮的大豆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颜色发黄;缺磷的大豆植珠特别矮小,叶色暗绿;缺钾的大豆茎杆柔弱,老叶出现黄斑,然后逐渐焦枯。

可见,矿质元素对植物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一旦缺乏某一种矿质元素,植物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病症。矿质元素有哪些作用呢?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有些是组成植物体内的成分,有些则具有调理植物生命活动的功能。

4.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问:植物的根是如何吸收矿质元素的呢?是不是溶解在水中随水一起被吸收的呢?

教案

(学生思考、探讨)

教师指出:各种矿质元素都是以离子状态被吸收的,这些离子有的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有的吸附在土壤颗粒上,但都能被根吸收。

教师分析:水与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根吸水时是不能把矿质元素的离子带进去的。这些离子先从土壤溶液中到达根细胞表面,再进入细胞内。让学生思考:如何到达根细胞表面?

通过板画、投影或CAI课件,分析:根细胞吸收土壤溶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的离子的过程,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CO2溶于水中生成H2CO3,它可以离解成H+和HCO3-。它们吸附在根细胞的细胞表面。土壤溶液中的矿质元素的离子如KNO3离解出的K+和NO3-可以分别与根细胞表面的H+和HCO3-发生交换,结果H+和HCO3-进入到土壤溶液中,而土壤溶液中的K+和NO3-就被吸附到根表皮细胞的细胞膜的表面上来。

师生共同归纳交换吸附的概念:根细胞所吸附的H+和HCO3-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叫交换吸附。

注意强调H+与阳离子交换,HCO3-与阴离子交换。

教师问:实际状况是否是这样呢?

学生与教师对照同步完成试验:(每两个学生一组)教师在投影仪投影平台上操作,将课前准备好的4条洋葱的根从浸在蒸馏水中的表面皿中取出放在另一个玻璃皿中,滴几滴浓度为0.1mg/mL的亚甲基蓝的溶液,将根浸泡在其中。2分钟左右后,问学生观测到什么现象?学生发现根染成了蓝色。问:根为什么会染成蓝色?有学生会以为是沾上了亚甲基蓝溶液,因此可用蒸馏水洗掉根上的浮色并浸泡在蒸馏水中后再分析原因。

原来亚甲基蓝在水中会离解成蓝色的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和无色的氯离子,根细胞膜表面的H+就会与蓝色的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吸附,根就被染成蓝色。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根被染色是交换吸附的结果。

教师再在投影仪平台上演示,学生对照操作完成:将两条染成蓝色的根浸到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另两条浸泡到盛有等量CaCl2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一边观测一边完成教材P287表格。可以发现,浸泡在CaCl2溶液中的根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浸泡在蒸馏水中的根的颜色不发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原因。CaCl2在水中离解成Ca2+和Cl-,Ca2+会与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吸附。因此,CaCl2溶液中的根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在蒸馏水中,由于不发生离子的交换吸附,根和溶液的颜色均不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说明根的颜色褪去也是交换吸附的结果。

通过交换吸附,矿质元素的离子到达了根表皮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但进入细胞内还有一

教案

个主动运输的过程。它需要消耗根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也需要载体的协助。

5.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与呼吸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师生共同分析: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过程都与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呼吸作用产生CO2溶于水而形成H2CO3,离解成进行交换吸附的H+和HCO3-;另一方面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也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

教师顺便指出:由于交换吸附,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减少,较远处的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移动过来。

6.了解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根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与所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有关,因此:根吸收矿质元素的离子具有选择性。

学生阅读教材P·58的例子加以领会。

7.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通过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吸收进入根表皮细胞的矿质元素的离子,再通过主动运输层层进入内层细胞,最终进入导管进行运输。进入导管后是随着水分一起运输的,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部分。

8.了解矿质元素的利用

投影:表格,边分析边填写

教师提出问题:将正常生长的幼苗分别移栽到缺P和Fe的土壤中,其首先表现缺乏病症的部位有什么不同?

学生探讨后,教师加以分析以稳定学生的理解。

(三)总结

矿质代谢包括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矿质元素是以离子状态被吸收的,包括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过程,它与水分的吸收过程是相对独立的。但却是随水分一起运输的,其利用状况与进入植物体后的存在状态有关。

(四)布置作业

教案

课本P·60-P·61一、二。

(五)板书设计

二矿质代谢

(一)矿质元素的概念

1.植物需要的元素

2.矿质元素

(1)概念

(2)作用

(二)矿质元素的吸收

1.吸收状态;离子

2.吸收过程

(1)交换吸附

(2)主动运输

(三)矿质元素的运输

(四)矿质元素的利用

八、参考资料

1.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迄今为止,经过将近一个半世纪的研究,证明白有18种化学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Cl和Na在20世纪50年代才被发现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80年代又确认了镍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

在植物体内已发现几乎含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中自然存在的全部化学元素,它们来源于形成土壤的母质以及环境的污染。

在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基本可分为3类:

(1)必需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这些化学元素组成了植物体,成为植物体的结构物质,或参与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新陈代谢活动。

教案

(2)有益元素,虽然是非必需元素,但对植物的某些生命活动有促进作用。

(3)有害元素,某些植物体能累积一些重金属元素,或由于工业污染使植物吸收了某些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及人体起毒害作用。

2.微量元素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目前为止在植物体内发现的微量元素有几十种,但必需的只有Fe、Zn、Cu、B、Mn、Mo、Cl七种,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和需要量虽少,但对植物生命活动却有重大影响,甚至决定植物有机体的生与死。当土壤中微量元素供给不足时,植物便出现缺乏病症,而过多时又会发生中毒现象。

Fe,叶绿素的形成中需要Fe。植物含Fe低于50×10-6即为缺Fe,植物最常见的缺Fe病症是:幼叶失绿,导致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死亡。

Zn,参与植物生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土壤含Zn低于20×10-6即为缺Zn,植物缺Zn的典型病症是:叶片明显变小,枝条顶端节间明显缩短,小叶丛生,出现矮化和小叶病。

Mn,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能维持叶绿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光合作用水裂解中也是必要的。植物含Mn量低于20×10-6,或土壤中活性Mn含量小于20×10-6时即表示缺Mn,其表现是:在幼叶或老叶上发生缺绿斑点。

Mo,与氮代谢密切相关。植物含Mo低于0.1×10-6即出现缺乏病症:植物生长受抑,植株矮小,叶片失绿变白最终凋枯。

Cu,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质体蓝素的组成成分,与叶啉的合成有关,并对其它色素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植物含Cu低于4×10-6即出现缺乏病症:幼苗叶尖变白,整个叶片窄小卷曲,顶端生长不良,节间生长受抑制,导致植株矮化丛生,果树缺Cu出现“顶死病〞。

B,有利于糖通过细胞膜而促进植物体内糖的运转,还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植物含B量低于15×10-6或土壤水溶性B少于0.3×10-6~0.5×10-6就可能缺B,其病症出现在幼嫩部位,顶端生长或伸长中止,呈莲座状,顶梢枯死,根呈粘滑肿大,根尖坏死,果实形成受阻。

Cl,是光合作用中水裂解释放氧不可缺少的,还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压和植物组织的水合度。植物含Cl低于100×10-6即出现缺乏病症:叶尖或叶缘灼烧变成青铜色,成熟前黄化及叶片脱落。

能量代谢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教案

1.了解:高等动物缺氧状况下的能量供应。

2.理解:气体交换过程。

3.把握:能量的释放,转移利用。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气体交换过程和能量代谢过程,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能量变化伴随在物质变化过程中,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树立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

2.了解高等动物缺氧状况下以无氧呼吸方式供能,加深对生物机体统一性的认识。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通过了解生理过程的各个变化环节从而理解概念,把握有关知识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2.难点:建立动物能量代谢的完整概念。

3.疑点:外呼吸、内呼吸概念的确凿把握。

4.解决方法

(1)通过CAI逐渐显示高等动物呼吸的全过程图解,了解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明确有关概念。

(2)联系呼吸作用过程明确能量释放的特点,并比较体内氧化与体外燃烧的不同。

(3)由ADP与ATP的相互转变,学习能量的转移和利用的知识。

(4)通过CAI展示图解归纳能量代谢的全过程。

(5)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稳定所学知识。

三、课时安排

教案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探讨、阅读、练习稳定。

五、教具准备

课时目标(文字),气体交换过程(图象、文字),外呼吸和内呼吸(图像、文字),能源物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比较(表格、文字),高能化合物的合成与分解反应(反应式),复习题图解(文字、图表)。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观测CAI画面,回忆过去所学知识,结合教师讲解,了解气体交换过程,明确有关概念。

2.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复习呼吸作用及ADP与ATP相互转变的有关知识,明确把握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知识。

3.综合、分析、归纳能量代谢的完整过程。

4.阅读教材,了解高等动物在缺氧状况下获取能量的状况。

5.完成课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CAI逐步显示课时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理解气体交换的过程

动物的生存以物质代谢为基础,以能量代谢为动力。能量代谢伴随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合成伴随着能量的储存,物质的分解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能量代谢包括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

能量的储存与同化作用有关,从蛋白质、糖类代谢过程可以看出,能量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那么,能量的释放与哪些生理过程有关呢?

教师可以提问:“动物生命活动的能量从哪里来?〞学生思考后一般都能回复出: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教案

又问:“呼吸作用类型有哪些?〞学生回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师提出:但是,绝大多数生物在大多数状况下都是进行有氧呼吸。

问:动物体内细胞是怎样得到氧气,又怎样把二氧化碳排到外界环境的呢?这与动物的气体交换过程有关。问:单细胞动物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的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的知识,明确: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生活在水中,可以通过体表直接与水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把水中溶解的氧气吸进体内,同时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

高等多细胞动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可以结合板书、挂图,师生共同逐步归纳,也可以通过CAI逐步显示图像及如下内容。

首先明确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肺部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部分O2进入血液,而血液中CO2进入肺泡。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到达全身各处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其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部分O2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CO2则进入血液,通过运输到肺部,交换而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肺的通气,肺泡内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教师可边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边讲解分析:肺的通气遵循呼吸运动的原理,气体交换则遵循扩散作用的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过程有两次气体交换:

①肺泡内的空气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流经肺部的静脉血中的CO2扩散进入肺泡,而肺泡内的O2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表示如下:

肺泡静脉血(→动脉血)

然后归纳:这个过程中,机体从外界环境吸入O2和排出CO2的过程叫外呼吸。

教师要注意强调:外呼吸是指外界环境通过呼吸道和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而不单是指外界环境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②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之间时,通过组织液,O2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O2,氧化能源物质释放能量,产生的CO2则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表示为:

(静脉血←)动脉血组织液组织细胞

教案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机体内的全部细胞从内环境中吸入O2和排出CO2,以及O2在细胞内的利用,这一过程叫内呼吸。

注意强调:内呼吸是指细胞与内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

然后总结:气体交换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2.学习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理解、把握有关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能量的释放是指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而释放出来的过程。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有哪些?学生能够答出:糖类、脂类、蛋白质。教师可以接着提问: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答:糖类。教师又问:怎样能使能量释放出来?启发学生回忆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寻常是在有氧的状况下使能源物质氧化分解而释放出能量。这是一切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每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为2870KJ,其中1615KJ以热能散失,1255KJ可以转移到高能化合物中。但一致量的能源物质在体外燃烧释放的能量与体内氧化是一致的,这两个过程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CAI显示:

承前所述,能源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高能化合物中,暂时储存起来过程就是能量的转移的过程。这里要注意高能化合物包括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与动物和人体的能量转移、利用关系最密切的是三磷酸腺苷(ATP)。表示如下:

能量由有机物转移到ATP中,储存在新形成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中。

能量也可以通过ATP转移到磷酸肌酸中,但磷酸肌酸分解释放的能量不能直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只能在ATP因大量消耗而过分减少时,磷酸肌酸分解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供ADP合成ATP,再由ATP分解释放的能量才能直接供生命活动利用,因此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可用下式表示:

教师此时可引导学生引出能量的利用,它是指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ADP和P1,释放的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ATP水解的反应:

A-P~P~PA-P~P+Pi+能量

教案

也就是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

前面学过的细胞主动运输物质所需能量就是由ATP供给的,其他生命活动如肌肉收缩就是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肌肉收缩的机械能做功所致。神经传导和生物电、生物发光、合成物质等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是由ATP分解供给的。

通过CAI师生共同分析教材P·89图解(能量代谢全过程图解),学生完成教材P·92复习题(CAI)

回复其中①、②、③、④、⑤各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答案略)。

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就相关问题进一步分析,对能量代谢的全过程有进一步理解。

3.了解高等动物缺氧状况下的能量供应。

教师提出问题:人在猛烈运动后为什么会感到肌肉酸胀?

学生阅读教材P·90,然后教师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高等动物的能量释放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但在缺氧条件下,细胞也可以通过无氧呼吸释放能量,产生的大量乳酸引起肌肉酸胀。

C6H12O62C3H6O3+能量

这里要注意指出:无氧呼吸只能发生在局部或某些组织、器官,如肌体全身缺氧,则会引起气闷、窒息甚至死亡。而且无氧呼吸也只能是暂时现象。另外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要少得多,1摩尔C6H12O6分解成C3H6O3释放的能量只有196.65KJ,转移到ATP中可供生命活动利用的只有61.08KJ,但可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暂时需要,也表达了细胞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顺便可以指出:猛烈运动时心脏、呼吸加快以加强有氧呼吸,仍不能满足能量的需要,再以无氧呼吸方式主动适应,这也说明白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总结

能量代谢的全过程包括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能量的储存伴随在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中;能量的释放伴随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中;能量的转移是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高能化合物中的过程;能量的利用则是高能化合物分解,将其中储存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90-P·91中一、1,2;二、1,2,3

教案

(五)板书设计

三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储存:同化作用

(二)能量的释放:异化作用

1.气体交换

(1)单细胞动物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外呼吸

内呼吸

2.能量的释放

能源物质氧化分解

(三)能量的转移能源物质→高能合物

(四)能量的利用ATP分解

高等动物缺氧状况的能量供应

C6H12O62C3H6O3+能量

八、参考资料

1.磷酸肌酸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磷酸肌酸是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又一种高能化合物,在动物肌肉细胞中大量存在。当有机物氧化分解大量释能时,ATP也大量形成。由于ADP在细胞内数量有限,使ADT在形成后,一部分又将能量转移至磷酸肌酸中贮存,用反应式表示上述过程是:

量,形成ATP。根据测定,某些脊椎动物休息时,肌肉细胞中三分之一的无机磷,被用于与肌酸结合,形成磷酸肌酸。当机体生命活动利用大量ATP时,磷酸肌酸水解释能,促使ADP转变成ATP,维持细胞内ATP数量,保证生命活动进行,上述变化也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教案

ATP的能量储存体。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磷酸肌酸在能量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生命体内能量的利用率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是直接由ATP供给的,因此,生物体的能量利用率就是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转移到ATP中的储存率。有氧呼吸时,1摩尔C6H12O6可产生38摩尔ATP,而由1摩尔ADP转变成1摩尔ATP储能是33.44-41.8KJ。因此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是1270.27-1588.4KJ/2867.48KJ=44-55%,其余45-56%的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了。无氧呼吸时,能量利用率是66.88-83.6KJ/2867.48KJ=2.32-2.9%,其余的能量除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大部分存在于未完全氧化的无氧呼吸产物中。可见,有相当数量的能量,以热能散失,这并不意味着浪费,特别是对恒温动物来说。就依靠这些热能维持体温。

3.血液对O2和CO2的运输血液中O2有两种运输形式:①物理溶解的形式;②化学结合的形式,即O2在红细胞中和Hb(血红蛋白)结合成HbO2(氧合血红蛋白)。血液中CO2的运输有三种形式:①物理溶解的形式;②HCO3-的形成,这种形式大部分在血浆中;③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成,即CO2在红细胞中与Hb结合成HbNHCOOH(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后两种统称为化学结合形式。

恬静时,血液中98%以上的CO2是以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的。以物理溶解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气体量虽少,却是化学结合所必需的一个中间阶段。

血液运输O2和CO2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生理过程。在肺部,由于红细胞内形成较多的HbO2,使红细胞内H+浓度升高,有利于CO2释放。随着CO2的释放,H+浓度降低,又有利于Hb与O2的结合。在组织部位,HbO2放出O2,形成Hb,Hb与红细胞中的H+结合,减少细胞内H+浓度,有利于CO2扩散入血。CO2进入红细胞后,形成HCO3-,并使红细胞浓度升高,又可促进HbO2解离而释放O2,Hb与多余的H+结合,又可维持血液PH值的

其次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动物的新陈代谢二物质代谢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1)动物物质代谢的特点。

(2)消化方式。

教案

(3)哺乳动物消化系统的构成。

(4)哺乳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2.理解: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三种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状况。

(3)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

(5)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联系。

3.把握:

(1)糖类代谢过程物质的变化。

(2)蛋白质代谢过程物质的变化。

(二)能力训练点

1.学生阅读教材,培养阅读理解、归纳能力。

2.学习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的过程及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小肠结构适于吸收的特点,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学习糖类、蛋白质代谢,培养物质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的观点。

3.学生小组探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通过图解,建立知识间纵横联系进而理解把握知识结构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糖类和蛋白质代谢过程。

教案

2.难点:蛋白质代谢过程,物质变化繁杂,学生又不太熟悉。

3.疑点

(1)胰液、肠液在蛋白质消化中的作用不同。

(2)肝糖元和肌糖元在代谢中的不同变化。

4.解决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小组探讨,集体交流,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2)通过图示定位物质间的变化关系,明确物质变化的不同过程及其相互联系。

(3)通过练习稳定对知识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个别活动、小组活动与集体交流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课时目标(文字),草履虫和变形虫(图像),人体消化系统(图像),消化液所含消化酶比较表(表格、文字),小肠结构分析(图像),糖类、蛋白质代谢过程表解(文字),作业(表解、文字)。

六、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教材,归纳动物物质代谢的特点。

2.观测挂图,回忆初中所学知识,理解物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阅读教材,探讨、归纳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过程的特点,并以图示简单表示出来,小组探讨,集体交流,初步理解其代谢过程。

4.听取教师归纳总结,明确物质代谢过程的变化,并完成练习加以稳定。

七、教学步骤

教案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电教媒体逐渐显示。

1.知识学习目标

(1)了解:

①动物物质代谢的特点。

②动物消化方式。

③哺乳动物消化系统的构成。

④哺乳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2)理解:

①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②三种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状况。

③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训练目标

(1)阅读教材,培养阅读理解、归纳能力。

(2)学习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培养以一定线索理解物质变化的能力。

3.德育训练目标

(1)学习物质消化、吸收过程,感知物质运动变化的特点。

(2)学习小肠结构适于吸收的特点,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3)加强饮食卫生习惯。

4.学科方法训练目标

教案

阅读、理解教材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了解动物物质代谢的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77,自行归纳。

教师随机抽取3-5个学生回复,以了解其学习状况。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教材一般都是论证或说明文体,就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举例、图解、数据等都是论据,而论点就是我们要找的结论。学生受到启发后一般都能较快归纳出动物物质代谢的特点表达在:代谢过程繁杂,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代谢速度很快。

2.理解消化的概念

教师提问:动物从外界摄取的物质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动物从外界摄取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等。

教师又问学生:哪些能直接被利用,哪些不能?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能答出:水、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可以通过细胞膜,可能被直接利用;糖类、脂类、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不能被直接利用。

教师再问:怎样才能利用这些物质呢?

有学生可能回复:让它们变成小分子物质就行。

教师要抓住这点,给予勉励,并指出这些大分子物质只有转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利用。这个转化过程一般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这个过程就是消化的过程。

请学生阅读教材P·78第一段,学生初步形成消化就是糖类、脂类、蛋白质这三大类营养物质结构繁杂,不溶于水且是大分子,它们转化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就是消化的概念。

再请学生完成教材P·84复习题一、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叫做??(消化)。进一步概括这一概念的表述。

3.了解动物消化方式的特点。

教师展示草履虫和变形虫的图像,引导学生探讨细胞内消化。它是食物在细胞内的食物泡中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把大分子有机物分成小分子物质,然后进入细胞质,也就是食物先进入细胞后经过消化,才真正被细胞质吸收利用,由此得出细胞内消化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思考这种消化方式是原始还是进化?学生可能回复较原始:由于食物体积不能比细胞大,取食范围

教案

有限。教师可以接着问学生,较进化的消化方式是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是细胞外消化。教师马上给予确定,并提醒学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就是细胞外消化。再让学生阅读P78表。

教师提问:①消化方式进化有什么规律?(学生:单细胞动物是细胞内消化,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既有细胞内消化又有细胞外消化,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则是细胞外消化。教师:也就是由细胞内消化进化到细胞外消化)

②不同消化方式对食物的消化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都要有消化酶的作用。)

③细胞外消化有什么优越性?(学生:消化食物的数量、种类都大大增加。)

4.了解哺乳动物消化系统的构成。

展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像,师生共同说出消化道各部分的名称及消化腺的名称和功能。再请学生阅读P·79消化系统构成归纳表,教师可再逐一稍作分析帮助学生了解。

5.理解三种大分子有机物的消化状况。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P·80表解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咀嚼饭粒或馒头时反复咀嚼,时间长了会有什么感受?大家都知道越嚼越甜。为什么?因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消化成了麦芽糖。是不是所有的淀粉都会消化成麦芽糖呢?不是的,没消化的淀粉通过胃进入小肠后,在胰液和肠液中的淀粉酶的作用下消化成麦芽糖,可见,细嚼慢咽,在口腔消化充分一些,有利于减轻小肠负担,狼吞虎咽,囫囵吞枣是不好的饮食习惯。麦芽糖在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的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进入小肠之后,从十二指肠开始在胆汁的作用下变成脂肪微粒。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它不含消化酶,但对脂类食物有乳化作用,使其变为极微小的颗粒,增加与酶的接触面积,以利于消化,而肝脏有病的人常因胆汁分泌不足,可能会厌恶油腻食物。(注意指出:厌食油腻食物未必就是肝脏有病)。然后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中的脂肪酶的作用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在胃里的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一部分会初步消化成多肽,另一些蛋白质进入小肠后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消化成多肽,多肽在小肠内肽酶的作用下最终消化成氨基酸。

展示下表:(“+〞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另外,有研究说明:胰液中含有肽酶,而肠液中也含有蛋白酶。)

教师可以强调:唾液可以使部分淀粉消化,胃液可以使部分蛋白质消化,大部分物质都是在小肠里被消化的。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消化道中具消化功能的有口腔、胃、小肠,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教案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胰液和肠液中都含有淀粉酶、麦芽糖酶,但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胰液中含蛋白酶而肠液中没有,肠液中含肽酶而胰液中没有。

6.理解吸收的概念

教师可以结合消化的概念以及动物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吸收就是各种营养成分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请学生完成教材P·84复习题一、1.各种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____和____的过程,叫做____(血液、淋巴、吸收)。通过练习加以概括、稳定。

7.了解哺乳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测教材P·81图25,明确胃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可以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其余大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全部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里被吸收的。也就是说消化道中具吸收功能的有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8.理解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展示消化系统图像,学生观测后明确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再观测教材P·81图26,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而且小肠绒毛壁有柱状上皮细胞朝向肠腔的一面的细胞膜上还有大量小突起,叫微绒毛,这使其吸收面积达200m2以上,大约有三间教室那么大。

9.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P·81最终一段(至P·82终止),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包括两个连续的过程:①营养物质进入上皮细胞,营养物质通过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如,胆固醇)和主动运输(如,Na+,K+,C6H12O6,氨基酸等)。②营养物质进入血液,这又有两种状况,一部分脂类物质先进入毛细淋巴管,再经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其余的营养物质全部被吸收到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中,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三)总结

通过消化,食物中不能被吸收的成分转成了可以吸收的成分。通过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进入了血液和淋巴,通过血液的运输至内环境就可以供各个细胞利用了。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85中二、1.3。

2.以下消化液中(1)不含消化酶的有(),(2)含淀粉酶的有(),(3)含脂

教案

肪酶的有(),4.含蛋白酶的有()。

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E.肠液

3.在一试管中参与一些植物油,然后参与某种消化液,充分振荡后,将试管放在37℃温水的烧杯中,几十分钟后,植物油不存在了,问参与的这种消化液是以下哪一组[]

A.渭液、胆汁、唾液B.唾液、胃液、肠液C.胰液、肠液、胃液世D.肠液、胆汁、胰液

(参考答案:2.(1)C;(2)A、D、E;(3)D、E;(4)B、D;3.D。)

(五)板书设计

二物质代谢

特点:

(一)食物的消化1.概念2.方式

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3.场所

4.过程

淀粉→葡萄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

2.场所

3.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教案

4.过程

5、意义:

八、参考资料

1.消化酶的习惯命名法产生酶的器官或消化腺的名称+酶的作用物的名称+酶。如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消化脂肪的酶叫胰脂肪酶,余皆如此。

2.小肠的吸收面积成人小肠长5-6米,小肠粘膜上的大量环形皱襞使小肠面积增加了3倍。粘膜上有500万条左右的小肠绒毛,长度在0.5-1.6mm左右,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加到30倍,达10平方米。小肠绒毛的每一个柱状上皮细胞膜上有1000-3000根微绒毛,长约1μm,宽约0.1μm,其面积又增加了20倍。小肠总吸收面积增加了600倍左右,达200平方米。它是人体表面积的100倍。

七、教学步骤

其次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电教媒体逐步展示。

1.知识学习目标

(1)了解:

①氨基转换作用、脱氨基作用的概念

②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③脂类代谢过程。

(2)理解: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联系。

(3)把握:糖类代谢过程与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2.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物质代谢过程及相互联系,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

3.德育训练目标

教案

(1)学习糖类、蛋白质代谢过程,培养物质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的观点。

(2)学生小组探讨,集体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学科方法训练目标

学习通过图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进而理解、把握知识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糖类、蛋白质代谢的过程,理解、把握这些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吸收进入血液或淋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运输可以达到全身各处,进入细胞后就可以进行各种代谢活动。这些代谢过程中物质有哪些变化呢?有什么特点?

将学生以座位就近方式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6-7人,自行选定一位同学作组长,并将各组成员编号,进行小组探讨学习。

先认真阅读教材P·82-P·84有关内容,学生相互提问,教师巡回指导、答疑。待学生大致了解了这些变化后由每个学生以图解表示物质间合成、分解的变化关系及相互联系,然后小组交流,相互确定各自成功之处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最终由组长统稿,综合小组看法,等候全班交流。

待各小组基本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明确以下问题。

①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可以发生哪些变化?学生都会踊跃发言,教师可以随机指定×组×号同学回复,答完后组长可予以补充或其他同学补充(下同)。

通过学生回复,整治,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明确:有三种变化,一是一部分葡萄糖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二是一部分被肝脏、骨胳肌等组织合成糖元;三是一部分葡萄糖转变为脂肪。人即使未摄入大量脂肪而吃过多的糖类食物,也会发胖就是这个道理。

②每1摩尔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学生回复2870千焦,教师马上给予确定,并指出能量的利用状况也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一致,只有1255千焦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供生命活动利用,其余的1615千焦左右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③肝脏、骨胳肌合成的糖元有什么不同?

肝合成的糖元叫肝糖元,骨胳肌合成的糖元叫肌糖元。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供各组织细胞利用。因此,肝糖元是作为能量的暂时储存。肌

教案

糖元则是作为能源物质,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④肝脏在糖代谢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肝脏可以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变成肝糖元暂时储存起来。肝脏都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那就是,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首先进入肝脏,血糖浓度高于0.1%时,肝脏把葡萄糖合成肝糖元,暂时储存起来;由于体力、脑力劳动等生命活动消耗而使血糖浓度低于0.1%时,肝脏又把储存的肝糖元转化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以供各种组织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