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1页
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2页
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3页
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4页
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PAGE1 PAGE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 11.1自然条件 11.1.1地理位置 11.1.2行政辖区 11.1.3地形地貌 11.1.4地质 11.1.5水文气象 11.1.6水系水体 21.1.7地震烈度 31.2社会经济 31.2.1城市功能定位 31.2.2城市人口及分布 31.2.3经济状况 4第二章相关规划的简介与协调 52.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52.2城市给水规划概况 62.3中心城区长江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概况 72.4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概况 7第三章城市供排水现状 93.1概述 93.1.1水系湖库现状 93.1.2河道、湖库污染情况 93.1.3水体功能规划 103.1.4现状供水设施概况 113.1.5现状排水体制及设计标准 113.2雨水排水系统现状 123.2.1现状雨水排水分区 123.2.2现状低洼地区积淹水情况 123.2.3现状雨水管道、合流管道 123.2.4现状排涝泵站、涵闸情况 143.3污水处理系统现状 153.3.1现状污水排放量及污染情况 153.3.2现状污水排水分区及污水纳污河道 153.3.3现状城市污水管道及提升泵站 163.3.4现状污水处理厂 183.4排水管理体制现状 183.5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9第四章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 204.1规划依据 204.1.1国家有关法规 204.1.2省市有关管理条例和规划 204.1.3有关标准、规范 204.2规划年限和规划范围 204.2.1规划年限 204.2.2规划范围 204.3规划原则 204.4规划目标和指标 21第五章雨水工程规划 225.1雨量公式及设计参数 225.2排水体系 225.3雨水排水分区及雨水量 235.4排水闸站 235.4雨水管网 245.5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和雨水利用 255.5.1初期雨水的污染控制 255.5.2雨水资源化利用 255.6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26第六章污水工程规划 276.1污水系统组织 276.1.1污水分区 276.1.2污水量预测 276.1.3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 316.1.4污水处理厂布局 326.1.5污水水质预测 336.1.6尾水排放水体及排放标准 346.1.7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56.1.8污水处理厂处理程度 356.1.9处理工艺选择 366.2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396.2.1管网布置原则 396.2.2各污水系统管网布置 396.3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利用及排放 406.3.1国内外污水回用现状 406.3.2污水回用原则 416.3.3污水回用对象分析 416.4污泥处置 416.5目标可达性分析 42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437.1雨水排放设施近期建设项目 437.2污水排放设施近期建设项目 44第八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478.1投资估算 478.2运营费用与资金来源 488.3效益分析 498.3.1排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498.3.2排水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9第九章对相关规划的反馈 509.1对总体规划的反馈 509.2对给水规划、给水水源规划、水环境规划的反馈 509.2对控规的反馈 50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 5110.1加强排水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 5110.2加强行政监管保障 5110.3资金保障体系 51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5211.1结论 5211.2建议 53XX市中心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城市概况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XX市位于XX省中南部,地处XX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km。东与武汉市相连、西与宜昌市交界、南与湖南省接壤、北与荆门市毗邻。总面积1.41万km2,其中平原湖区占78.8%,丘陵低山区占21.2%。1.1.2行政辖区根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1994年10月31日,撤消XX地区和沙市市,设立荆沙市,后更名为XX市。全市现辖XX、沙市2区和XX、公安、监利3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市,市域总面积为14067km2。市区面积1576km2,城市建成区面积58.3km2。1.1.3地形地貌XX市中心城区处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呈带状分布。地势南高北低,中山路一带地面高程为36.00m(除注明外,高程均为黄海高程)至38.00m,古城内高程34.00m至31.50m,其他地区地面高程一般为31.5m至28.5m。沿江向北平均坡度为万分之七,城市东西向地面高程基本没有变化。1.1.4地质XX市中心城区从西到东基本上由第四纪冲积、洪积层组成。覆盖层为粘土、亚粘土、淤泥质粘土及轻亚砂土,土层薄,下部为粉细砂层,一般顶板高层22.0至27.00m饱含上层滞水。埋藏于粘土层及粉细砂层的上层滞水,受降雨及地表水补给。初见地下水在地面以下0.8m至1.5m,高程28.00m至29.00m。在粘土及粉细砂卵石层中潜水,受长江水补给,埋深一般为6.0m至12.0m。1.1.5水文气象1、地表水XX市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XX市城区水系主要由长江、长湖和内河水系构成,内河水系分为河渠类和湖渊类。河渠主要有护城河、太湖港渠、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豉湖渠纵贯城区,是连接长湖及四湖水系的重要通道。湖渊主要有江津湖、张李渊、范家渊、三国公园、西湖、文湖、庙湖等。因长江、长湖水位高于城区地面,内河水系承担着XX城区雨水调蓄和排放的重要功能。2、地下水本区地层有较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有粘土、亚粘土、砂、砂砾石等,整个地层孔隙较大,孔隙率较高,是地下水储存转稳的良好场所。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水动力特征,本区地下水有5种类型:孔隙水、上部孔隙承压水、下部裂隙承压水、岩溶裂隙水、裂缝潜水。地下水一般为低矿化碱碳酸水。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以钙、钙镁型为主,孔隙水则以钙镁、钙钠型为主。多数地下水为微硬水,而地下径流缓慢的XX平原孔隙压水为硬水或极硬水,硬度为16~35(德国度)。绝大部分地下水PH值在7~8.1之间,为中性或弱碱性水。XX平原及河谷平原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及平原腹地浅层潜水,铁离子普遍高于0.3mg/m3,个别高达52mg/m3。四湖地区淤积层较普遍,因而浅层潜水普遍有溴味,铁离子含量也很高。3、气象XX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9~16.6℃,≥10℃年积温5000~5350℃,年无霜期242~263天。降水量:XX地区降水充沛,多数年份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性较强,年变化显著。冬季季雨量68~140mm,占全年降水7%~10%,全年降水最少的月份为元月。春季季雨量为268~483mm,占全年降水量的30%~37%。夏季季雨量为390~495mm,秋季季雨量为213~264mm,占全年降水量的17%~22%。4—10月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的80%。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为1847.7mm,平均年中5—7月蒸发量最大,尤以高温强光最大的7月,为216mm;其次为5月,211mm;最小以低温阴雨的2月,为96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燥度为1.08,属半温润型气候区。风向、风速:境内地势平坦开阔,为冷空气南下通道,处于省内风速高值区。年平均风速2.0~3.4m/s,春季风速较大,多为3m/s。全年5级以上大风的日数为23~68天,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14天。全年盛行的风向,平原地区多为北风、北北东风。除6、7月多为南风外,其他时间多为偏北风。1.1.6水系水体1、江河长江:长江从松滋车阳河进入XX,经XX、公安、石首、监利,于洪湖市胡家湾出XX,境内长483km(主航道441km)。长江上起XX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的河段称荆江。荆江全长337km,以公安藕池口为界,以上称上荆江,为微弯型河段,河弯曲折率平均1.72;平滩水位时,河道最宽处(南兴洲)约3000m,最窄处(郝穴)700m,最深处40~50m。藕池口以下称下荆江,为蜿蜒型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弯曲折率平均1.93,最小弯道半径1260m;平滩水位时,河道最宽处(八姓洲)3500m,最窄处(姚圻垴)950m,最深处50~60m。荆江洪水主要来自宜昌以上长江干流,以降雨径流为主。沮漳河:为沮水和漳水在当阳市河溶镇南河口汇流后的总称,经当阳、枝江、XX3县市后于沙市新河口注入长江,河长91.8km。沮漳河河道较为陡峻,河床狭窄弯曲。特别是张家口至万城一段有“鸡肠河”之称。其流域属暴雨区,洪灾频繁。1952—1981年,有记载的洪水位最高50.49m,最低40.48m,流量最大为2790m3/s,最小为0,多年平均流量51.9m3/s。洪峰流量超过2000m3/s,水位超过49m以上的有1954、1955、1956、1958、1963、1968、1980年。多年平均径流量16.4亿m3,含沙量0.634kg/m3。2、水库库容及湖泊河流洪水位情况四湖总干渠:总干渠是四湖地区排水骨干工程,上起沙市区习家口,经潜江、XX、监利至洪湖市新滩口止,全长185km。总干渠经过三次大规模的疏挖,才形成今日现状。总干渠工程一河两堤,堤面宽度6m,其中上段习家口至福田寺85km堤顶高程为31.5m~28.64m,河道断面和渠堤大部分都没有达到设计标准。四湖西干渠:西干渠西起于沙市雷家垱,向东流经XX、监利两县,于监利泥井口汇入总干渠,全长90.65km。西干渠是沙市、XX、监利的主要排水工程,自1960年全线形成后,又经过多次疏挖,但堤面宽度及堤顶高程不规则,且部分河道断面未没有达到设计标准。长湖:长湖是一座位于四湖水系上、中区交汇处的主要调蓄湖泊。它西邻XX,东抵潜北靠荆门,南与沙市接壤。长湖主要接纳四湖上区2265.5km2来水,当水位30.5~32.5m时,水面约150km2,有效调蓄量为2.72亿m3,具有调蓄、灌溉、养殖、水运等综合功能。长湖库堤是指保护四湖中区的南堤。位于XX古城的东北,地处沙市区、XX区、江市、荆门市的交界处。该堤西起沙市杉桥门,经雷家垱、关沮口、习家口刘岭闸至蝴蝶咀,全长49.391km。其中:潜江市2.15km、荆门市1.303km、XX市45.938km。长湖(习家口站)防洪水位(吴淞高程):设防水位31.50m,警戒水位32.50m,保证水位:33.00m。长湖库堤城区段22.53km设计堤顶高程34.5~35.11m(50年一遇标准),堤面宽6~8m。现状堤顶高程尚有近15km低于34.5m,部分堤面宽度小于6m。太湖港水库、排渠:太湖港流域位于XX城西北。该流域西北部为岭冲相间的丘陵地形,东南部地势平坦低洼,丘林和平原在面积上各占一半。西北部丘陵区建有太湖港大(二)型水库,集水面积189.56km2,总库容达1.22亿m3。在平原湖区开挖了港北、港中、港南三条排渠在太晖观汇成太湖港总渠,是太湖港水库的排洪渠道。太湖港总渠城区段12.6km,设计洪水位为35.33~34.11m(吴淞高程),设计堤顶高程36.33~35.11m(50年一遇标准,吴淞高程),堤面宽6m。现状堤顶高程均低于设计值,差值在1~2m,堤面宽度为4~5m。1.1.7地震烈度XX地区隶属于华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麻城——常德地震带。据XX省地震局在荆江大堤沿线地震基本烈度复核报告确定XX地震危险区,震中烈度七度,100年内最大震级M=5.5,震源深度11—15km。据XX省建设厅关于确定我省主要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设计地震分组的通知(X建文(2001)357号文),XX市(含XX(2个市辖区)、公安、松滋、XX、石首、洪湖、监利)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XX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1.2社会经济1.2.1城市功能定位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XX(XX)是国家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及众多的文物古迹,是我国灿烂的楚文化发祥地。中心城区是长江旅游线、三国旅游线的交汇点及楚文化中心。2、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XX地理区位优越,在长江中游城市中交通优势突出。XX港是全国内河的主要港口,是长江干线中上游区域性的枢纽港口和对外贸易通道,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大宗散货中转和运输的重要口岸,随着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联运,XX也将成X中南地区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承担区域性交通枢纽的职能。3、X中南地区中心城市XX地处长江中上游,近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XX港作为国家主枢纽港作用的发挥,XX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将日益凸显。同时XX历来是X中南XX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川东、湘北、X中南的商贸中心,是XX省长江商业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点。随着沪汉蓉高速铁路、工业新区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区工业中心、交通中心、旅游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及社会服务中心的作用日益加强,城区将建成粮油贸易中心、金融交易中心、农资批发、建材、日用工业品批发等多个区域性专业市场,形成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商品流通市场,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稳固。XX市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X中南地区中心城市。1.2.2城市人口及分布2010年末,XX市域人口为645.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6.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6.61%。现状XX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包括XX区3个街道办事处、沙市区5个街道办事处的全部人口,以及XX区郢城镇,沙市区联合乡、立新乡的部分人口。2010年末,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人口共计68.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6.5万人,非户籍常住人口(一年以上暂住人口)2.3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61.8万人,农业人口4.7万人。表1-1现状建成区人口统计表类别户籍人口(人)非户籍常住人口(人)人口合计(人)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建成区人口合计66541861849023073688491XX区合计2350472016636048241095东城街道8084677999西城街道4923349153南郊街道8040363710郢城镇2456510801沙市区合计43037141682717025447396解放街道115943115943崇文街道5417554175中山街道6206362063胜利街道7262872628朝阳街道9357993579联合乡2619016277立新乡579319621.2.3经济状况XX市“工业兴市”战略带动经济发展,工业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家电、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5大主导产业,主要分布在铁路线以东的开发区。作为国家粮棉生产基地,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57.27万公顷以上,监利县粮食、洪湖市水产、公安县棉花和松滋市生猪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百强之列。XX市自古以来是连东西贯南北的交通要塞和物资集散地。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XX港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之一,国家二类通商口岸,现已初步具备国家一类口岸的条件;荆沙铁路货运通达全国;荆襄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XX段)、207国道纵贯南北,宜黄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XX段,下同)、318国道横跨东西;供水、供电充足;邮电通讯便捷;海关、商检、口岸管理机构健全,为开展直接进出口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XX市拥有除武汉市以外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共有长江大学等大专及专科院校25所,10万余人。XX市是旅游资源丰富的“滨江之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XX省园林城市。2009年,XX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创十年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87.91亿元,增长21.9%;第二产业完成211.12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完成224.95亿元,增长15.0%。人均生产总值为966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0.1:33.8:36.1。 第二章相关规划的简介与协调2.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联合编制完成。现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给排水规划等相关内容摘录如下:1、城市性质XX是XX省五个大城市之一,又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交通枢纽、制造业基地、旅游城市等多种功能。通过对XX发展整体战略的思考的分析,XX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X中南地区中心城市。2、城市职能XX市城市职能主要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特点的知名旅游城市;以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为主的区域性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货运转运节点;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3、城市规模中心城区现状常住人口为68.8万人,至2015年将发展至85万人,至2020年将增长至100万人左右。根据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现状增长速度,综合各种用地需求,结合人口预测,中心城区总人口控制在100万人的合理规模基础上,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应控制在102.5平方公里。4、中心城区发展方向XX的城市发展方向为:以向东发展为主,适当向西、向北发展,严格限制跨越荆岳铁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继续向北发展。城南区建设用地的适度西向拓展,以高等教育为依托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住的城市型工业组团。东方大道周边择优开发工业新区片区。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无污染,土地开发价值高,与环境协调的工业项目。控制城市向北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和城市生态屏障,确立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底线,注重保护优良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5、中心城区用地布局XX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形成“一心、两轴、五片区”的结构。其中“一心”为商贸金融和行政文化城市中心,具有区域经济中心职能;“两轴”为南环路—荆沙大道和园林路两条城市发展轴;“五片区”为具有职能发展要求的特色片区,分别为中心片区、武德片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古城片区。中心片区:用地面积为22.5km2,居住人口为42.8万人。东起豉湖路、西至塔桥路、北抵荆岳铁路、南至荆江大堤,以商贸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武德片区:用地面积为18.6km2,居住人口为19.6万人。位于古城片区以东,中心片区以西,以客运交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城南片区:用地面积为20.5km2,居住人口为18.3万人。东接南湖路、西至九阳大道、北抵古城片区、南至长江。以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以科研教育为依托,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城东片区:用地面积为34.7km2,居住人口为13.3万人。位于中心片区以东,以工业和港口为主要功能。主要承担工业基地、港口运输与物流、对外交通等职能,配有适量的生活、服务设施。该片区的综合交通条件较好,可以满足生产企业对于交通疏运便捷的要求。该片区主要发展一、二类工业。古城片区:用地面积为6.2km2,居住人口为6万人。古城片区为XX古城垣以内及护城河周边区域,以古城保护、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功能。6、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计算。规划近期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0.7立方米/人·日,用水人口85万,总用水量为59.5万m3/日;远期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0.85m3/人·日,用水人口100万,总用水量为85万m3/日。(2)水源水厂规划中心城区以长江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取消企业自备水源,限制地下水的开采。近期关闭临江水厂和金凤水厂。保留柳林水厂和南湖水厂,供水能力分别为30万m3/日和15m3/日。扩建郢都水厂,供水能力达到30万m3/日,远期新建城东水厂,供水能力20万m3/日。中心城区总供水能力达到95万立方米/日,其中向周边乡镇供水10万m3/日。(3)供水管网进一步完善城区给水管网,形成多水源环状供水管网系统,做到互相补水,提高供水安全性。主城区管网末端压力达到0.28兆帕。7、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排水系统原则上采用雨污分流制。在已建有合流制排水系统的老城区,在现有合流制基础上实行污水截流,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制,其它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2)污水量预测规划城市污水量按平均日用水量的80%计,用水量日变化系数取1.1~1.3,地下水渗入系数取1.1,中心城区污水排放总量近期为41万吨/日,远期为68万吨/日。规划要求近期污水处理率达85%,远期污水处理率达95%。近期污水处理量35万m3/日,远期65万m3/日。(3)污水处理厂规划根据现状管网布局,结合自然地形、水系、堤防铁路分隔等将规划建设区划分为6个污水分区,各污水分区形成独立的污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6座。在现有红光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的基础上,新建红光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18万m3/日(近期6万立方米/日,远期12万m3/日),总规模达28万立方米/日,占地约22公顷。扩建城南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5万m3/日,近期扩建至8万m3/日,远期总规模12万m3/日,占地约11公顷。扩建草市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3万m3/日,近期扩建至8万m3/日,远期总规模12万立方米/日,占地约10公顷。新建学堂洲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2万m3/日,占地约3公顷。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3万m3/日,远期总规模8万m3/日,占地约8公顷。新建豉湖渠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3万m3/日,占地约4公顷。2015年污水处理率达到85%;202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5%,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65万立方米/日。(4)雨水排放规划城区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或明渠收集,采用抽排与自然排放相结合的方式,就近排入内河水系或湖渊水体,通过调蓄和转输,最后汇入四湖流域水系。XX市中心城区雨水排放分为四个区:XX区:包括古城片区和城南片区荆江大堤以北区域,地势相对较高,雨水排入护城河,旱季重力自排,汛期通过XX泵站、柳门泵站排入太湖港渠。沙市区:包括中心片区、城东片区以及武德片区太湖港以南区域,地势相对较低,雨水通过荆沙河、荆襄内河、西干渠排入豉湖渠。汛期局部地区通过荆沙泵站、雷家垱泵站、玉桥泵站及规划荆襄河泵站抽排。当豉湖渠受下游顶托时通过豉湖渠泵站抽排。站前区:包括武德片区太湖港以北区域,雨水排至太湖港,旱季自排,汛期通过规划泵站抽排。学堂洲区:包括城南片区荆江大堤以南区域,雨水旱季自排入长江,汛期需由泵站抽排。2.2城市给水规划概况1、规划期限给水规划年限与《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相一致,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2、规划范围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需要,并有利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合理的总体布局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确定本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远期范围:XX市中心城区建设规划用地102.5km²范围内。3、XX中心城区用水量预测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预测法和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用水规模分别为71.18万吨/日、70.0万吨/日,取其平均值为70.59万吨/日。近期中心城区用水规模为46.75万吨/日。4、供水规模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及人口规模的前提下,至2020年,而城区公用供水系统用水规模为79.0万吨/日,XX市中心城区水厂规划供水规模可达80.0万吨/日,其供水总量不小于需水总量。5、给水厂布局和规划规模水源地长江成带状穿越XX市中心城区,城区段全长约17千米,从上游沿江段规划分布有郢都水厂,南湖水厂、柳林水厂和城东水厂。四座水厂较均匀的分布于城区沿江岸线北岸。现状三座水厂中,南湖水厂和柳林水厂已经过多次扩建和技术改造,已无发展用地,供水能力只能维持现状。根据供水规模及城市发展远期扩建郢都水厂。郢都水厂现状10万吨/日,远期扩建至20万吨/日。规划新建城东水厂,规模为15万吨/日。2.3中心城区长江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概况1、规划范围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要求,结合城市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需要,确定长江饮用水源保护规划范围:长江流域XX城区段新华垸郢都水厂取水口上游4800m处至柳林洲港区柳林水厂取水口下游2700m。2、规划年限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划期分为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两个阶段,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3、规划目标近期目标(2010~2015年):全部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基本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大幅削减,水源地水质得到一定改善;远期目标(2016~2020年):饮用水水源水质明显改善,稳定达标。4、保护规划内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评价及水源保护区划为基础,通过水源地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监督管理能力,以求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落到实处,全面保护饮用水水源地。2.4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概况1、规划年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2、规划范围(1)第一区域:XX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102.5km2范围内的城市内部水体。包括沮漳河故道、龙潭公园、护城河、洗马池、西湖、北湖、文湖、天井渊、太湖港、荆沙河、荆襄外河、荆襄内河、西干渠城区段、豉湖渠城区段、江津湖、张李渊、太师渊、范家渊、叶家渊、锅底渊、柳林洲、盐卡、白水滩湿地公园。(2)第二区域:沙市区、XX区辖区范围内的中心城区外围其它水体,主要包括长江、港南渠、太湖港水库、太湖港渠、太湖港南北连接渠、规划引江济汉渠、长湖、沮漳河、西干渠、豉湖渠、龙会桥河、南北渠、东方大道调蓄水体、杨场渠和化龙港等。(3)规划内容=1\*GB3①对中心城区内部水体,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水体形态保护、污染物的控制、生态建设、河岸防护。水体形态保护即对现有水体做到定性、定位和定量(水面面积、水体库容);污染物的控制以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为主;生态建设以恢复水体功能自净功能主,河岸防护以确保城区水体防洪安全为主;城市水体景观建设以城区景观水体协调,凸显城市水文化特色为主。=2\*GB3②对城市外围水体的规划,主要是控制面源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建设沿江、沿河、沿渠的防护林,加强对水体水质、水体数量、水面面积和容积的保护。第三章城市供排水现状3.1概述3.1.1水系湖库现状XX市城区水系主要由长江、长湖和城区内河水系构成。内河水系分为河渠类和湖渊类。城区内河水系主要有护城河、太湖港渠、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豉湖渠、江津湖、张李渊、范家渊、北湖(三国公园)、西湖、文湖、太师渊等。因长江、长湖水位高于城区地面,内河水系承担着XX城区雨水调蓄和排放的重要功能。长江:荆沙城区段最高水位43.01m(黄海高程,下同),常水位35.25m,最低水位28.96m。历年平均流量4021m3/s,最小流量2900m3/s,最低水位高于部分城区地面,最高水位高于城区地面13.0-14.0m。荆襄河及长湖:历史上荆襄河流入长湖,自四湖流域规划将长湖作为拦洪蓄水灌溉水库以来,长湖设计50年一遇洪水位31.70m,100年一遇洪水位为32.20m。汛期城区不仅无法自流排水入湖,还有倒灌城区的可能,现已在城区三岔河口处设置节制闸,使荆襄河与长湖隔开,与西干渠相通。西干渠:西干渠是四湖流域六大排水干渠之一,起于沙市雷家垱,途经沙市区、XX开发区、XX县、监利县,于监利县泥井口汇入总干渠,总长90.5公里,担负着四个县市区的排涝重任,同时也是长湖泄洪的通道。西干渠沙市城区和XX开发区段总长11.7公里,因水体污染下游,于1981年在原XX县岑河镇伍家岗处筑坝,拦截城市污水,西干渠失去了原有的排水作用,城市排水流向改入豉湖渠。目前西干渠是城区重要排水和调蓄水体,调蓄容量30.21万m3,设计过流量40m3/s,设计洪水位28.51~28.44,设计常水位27.23~26.87。豉湖渠:是四湖总干渠的排水支渠,起于城区中部,流经沙市北区和XX开发区,连通西干渠和总干渠,设计过流量为80m3/s,是沙市城区以及XX开发区目前排除雨水的唯一渠道。因四湖总干渠处于暴雨洪峰流量时,豉湖渠、西干渠泄洪将受顶托,2007年在南港桥处建设了豉湖渠节制闸和规模为30m3/s的豉湖渠雨水泵站,当城区排水受顶托时,关闭节制闸,由泵站抽排。荆沙河:荆沙河连通XX护城河和荆襄内河,是城区中部的重要雨水调蓄排放河道,西起荆东环路,东止金龙路,全长约2900米,河面宽24~100米,主要功能为排涝、调蓄、景观。因XX护城河常水位高于沙市城区水体水位,目前采用节制闸将护城河与荆沙河隔开,使XX区与沙市区成为两个独立的雨水排放系统。护城河:是环绕XX古城的无源头和自流出口的水体。护城河水面60.73hm2,库容约91.10万m3。护城河负担着26km2面积雨水排除。古城东北护城河与太湖港之间建有XX泵站,排渍能力为8.0m3/s。荆沙合并后,修建了3.0m3/s的柳门泵站,此泵站的设计为两用泵站,汛期,抽护城河水入太湖港,旱季时,引太湖港水入护城河。太湖港:1986年,太湖港总渠防洪排涝工程实施,一是在XX城小北门外撇流,与护城河分开;二是南北渠在XX农学院处改道1.5km入总渠,而不再从西门外入护城河,至此,港河分流,长湖水位上涨不再直接淹没XX城,南北渠改道后,港北、港中、港南三条支渠在太晖观汇成总渠,太湖港总渠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相关控制断面设计洪水如下:港总渠李家台处Q=244m3/s,对应设计水位为33.36m。港总渠三岔河口处Q=299m3/s,对应设计水位为32.32m。港南渠分流节制闸处Q=20m3/s,对应设计水位为33.54m。乡级渠道:1.沙北排渠:为关沮乡排水渠,汇流面积15km2,纵坡比1/6500,设计流量8.0m3/s,现有排水能力6.0m3/s,田家湖电排站抽排能力5.75m3/s,扬程3.5m。2.三八渠:为立新乡排水渠,汇流面积6km2,纵坡比1/1000,设计流量3.9m3/s,现有排水能力3.9m3/s。3.马蹄港排渠:为立新乡排水渠,汇流面积4km2,纵坡比1/1000,设计流量2.7m3/s,现有排水能力2.7m3/s,立新电排站1.8m3/s,扬程3.5m。4.中心排渠:为立新乡排水渠,汇流面积4km2,纵坡比1/1000,设计流量2.6m3/s,现有排水能力2.6m3/s,曹湖电排站1.4m3/s,扬程3.5m。沙北排渠、三八渠、马蹄港排渠和中心排渠是沙北新区的重要排水渠道。3.1.2河道、湖库污染情况长江干流XX段水质良好,必测项目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Ⅱ类水质标准,属良好水体。XX城区内河水体六条河流(豉湖渠、西干渠、荆沙河、护城河、太湖港渠和荆襄内河)中除太湖港渠水质尚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其余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道污染严重,超标的项目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总磷。表3-1现状主要河渠水系一览表水体名称常水位(m)洪水位(m)水面面积(hm3)年均流量(m²/s)流向长江32.2543.01105012600自西向东长湖30.5032.2015000自西向东护城河28.7130.2160.73自西向东荆沙河28.20-28.5029.20-29.5012.00东门—荆襄内河西干渠26.87-27.2328.44-28.5126.0340塔桥路-东方大道豉湖渠26.60-27.0527.10-28.1855.5040~80豉湖路-东方大道荆襄内河27.47-28.0228.47-29.027.37文湖公园-雷家垱太湖港渠28.70-29.2032.50-33.3347.01155九阳大道-海子湖荆襄外河28.6529.12-29.6032.49雷家垱-太湖港沮漳河34.5035.5011.60自西向东江津湖29.0029.3045.22张李家渊29.0029.3012.27范家渊28.0029.0021.79三国公园29.6130.2118.49文湖公园29.0029.303.78西湖29.5030.216.20太师渊28.8029.005.85锅底渊28.5029.003.52洗马池28.7130.212.61白水滩26.2026.70288.82城东区调蓄水体26.2027.2091.51港南渠28.82-29.2730.213.13荆北区调蓄水体29.0029.5011.93.1.3水体功能规划按照《XX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保护水质。长江XX城区段、长湖、太湖港水库按照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提高至Ⅱ类标准值进行整治保护。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江津湖、太湖港渠及中心城区其它湖渊水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值进行整治保护。西干渠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值。豉湖渠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值。水源保护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保护。表3-2XX市城区主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水体水域现状功能规划主导功能功能区类型长江虎渡河口~观音寺农业、渔业、航运、饮用饮用水源饮用水源保护区沮漳河当阳两河口~XX市李埠农业、渔业、饮用饮用水源饮用水源保护区长湖XX市、荆门市、潜江市农业、渔业、饮用饮用水源饮用水源保护区西干渠雷家垱~XX资市农业、灌溉农业用水农业用水豉湖渠XX市水域农业、灌溉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太湖港渠XX市水域农业、灌溉景观用水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景观用水护城河XX市水域景观景观用水景观用水荆沙河XX市水域景观景观用水景观用水江津湖XX市水域景观景观用水景观用水3.1.4现状供水设施概况1、给水厂水源概况XX市现状共有三座水厂,原水均取自长江。目前三座制水厂在取水点上游1000m和下游100m均设置取水防护标志,鉴于土地岸线权属问题,水源防护效果不理想。各水厂上游均有不同程度的工业污水排放。2、企业自备水源概况2010年我市开采地下水源的单位共33家,取用地表水的单位4家(其中有2家既开采地下水,又取用地表水)。月均取水量约310.0万米³。城乡结合部各独立户居民几乎都有自备压井,约4500户,如每户每月取水量按10米³计算,每月取水量约4.5万米³。3、供水设施及水质概况XX市有柳林、南湖、郢都三座水厂,日供水能力55.0万立方米,担负着XX市中心城区及邻近郊镇的工业生产和90万居民的生活用水任务。三座制水厂原水均取自长江。若长江原水不受工业污染,全年水质均可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原水水质状况优良。近年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到100%。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基本稳定,管网水的色度、浊度、铁、锰指标较出厂水略有升高,但都在标准限值之内。游离氯略有降低。老城区局部管网水质有恶化的趋势。表3-3现状供水厂位置、面积、取水口位置及供水能力行政区水厂名称水厂位置占地面积取水头部位置出厂水压(兆帕)供水能力(万米³)沙市柳林水厂柳林洲东部5.8万平方米(51529.0,78328.9)(51424.0,78417.5)0.3430南湖水厂南湖路9号8.5万平方米(55476.5,73360.5)(55431.5,73369.5)0.3415XX郢都水厂学堂洲8.5万平方米(55310.5,68779.5)(55346.2,68928.4)0.36103.1.5现状排水体制及设计标准1、现状排水体制XX市因早期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形成了XX区和沙市区两个独立的排水系统,且早期老城区所建设的排水系统皆采用的是雨污合流制,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渐渐才采用雨污分流制。各区现状排水体制如下:XX古城区:XX区古城墙内区域为XX老城区,因排水管网建设较早,采用的是截留式合流制排水体制,截留污水排至草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和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沙市区:荆襄河以东红星路以西,江津路以南荆江大堤以北的沙市老城区为早期的合流制排水体制;其他沙市城区排水系统为分流制排水系统。XX市中心城区其他区域为后期开发建设区域,均采用了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2、现状排水系统设计标准(1)雨水系统1)暴雨强度公式:采用XX市暴雨强度公式q=684.7(1+0.854lgP)/t0.526其中,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P:重现期(年),t:降雨历时(分钟)2)设计暴雨重现期P:P值取1.0年。3)综合径流系数φ:0.6—0.7。4)降雨历时:t=t1+mt2地面集水时间t1=5min~15min折减系数m:暗管折减系数m=2,明渠折减系数m=1.25)合流管道溢流倍数n0=1~26)雨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0.75m/s(2)污水系统1)污水比流量:0.6~1.02)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0.6m/s3)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D300:0.55D400:0.65D500~D900:0.7≥D1000:0.753.2雨水排水系统现状3.2.1现状雨水排水分区XX市自然排水水系属XX平原四湖(长湖、三湖、洪湖、白露湖)水系。现状降雨地面径流通过雨水管渠收集后就近排入内河水系或湖渊水体,通过调蓄和转输,最后汇入四湖水系。XX市现状雨水根据水系、河堤等分为3个区:(1)XX区:古城区,城南片区雨水排入护城河入太湖港。(2)沙市区:沙市城区及工业新区一带雨水通过荆沙河、荆襄内河、西干渠、豉湖渠排入四湖总干渠。(3)学堂洲区:因荆江大堤的分隔,雨水排入长江。3.2.2现状低洼地区积淹水情况XX市地处XX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雨水较易产生渍水。近年来,城区降雨期间出现的渍水路段主要集中在沙市区的以下地段:江津西路太岳片区、荆沙大道以北两湖市场片区、北湖路、航空路、太师渊。以上地区或因管道年久失修,或因现状道路地势低洼等原因,在暴雨期间,易产生渍水。XX古城区地势较沙市区高,排水系统较为通畅,基本无渍水现象。3.2.3现状雨水管道、合流管道XX市中心城区各个区域现状雨水管网情况具体如下:1、XX区(1)XX古城区古城内合流制排水管道已较完善,就近排至护城河。(2)城南片区九阳大道港南渠以北段建有雨水管道,南边小段通过B×H=1400×800砖沟接入港南渠,其余向北接入太湖港,全长约1500米,最大砖沟为B×H=2000×1400。西环路已建雨水管道排至港南渠,全长约1100米,最大砖沟为B×H=1400×1200。四新大道、荆秘路已建雨水管道由东西向就近排至九阳大道雨水砖沟和西环路雨水砖沟。南环路(龙山路—郢都路)已建雨水支管B×H=1400×1200。南环路(屈东路—九龙渊)建有雨水砖沟B×H=1600×1200、屈原路建有雨水砖沟B×H=2000×1800,各自就近排至护城河。(3)荆北新区荆北新区区为新开发区域,现状仅有荆楚大道雨水管道,雨水设施有待完善。2、沙市区(1)沙市老城区(荆沙大道以南,铁路线以西)荆襄河以东区域:该区域雨水管道已基本完善,排水受纳水体为西干渠。雨水主要通过南北向道路排水砖沟向北排至西干渠,已建成的主砖沟有XX路、红门路、红星路、豉湖路、三湾路、红光路、月堤路等。东西向道路北京路、江津路、长港路均建有雨水管道,分段排至主砖沟。荆襄河以西区域:雨水管道也已基本完善,排水受纳水体为荆沙河和荆襄河。荆沙河以南区域雨水经武德路、太岳路、白云路向北就近排至荆沙河;北片雨水经武德路、太岳路、张居正路、太岳东路雨水砖沟排入荆襄外河,因荆襄外河水位较高,在荆襄外河岸边建有荆沙泵站和雷家垱泵站,用于抽排雨水入荆襄外河。荆沙泵站位于沙市区荆沙村,太岳路西边约300米处,泵站规模为1.86m3/s;雷家垱泵站位于雷家垱,荆襄内河与荆襄外河之间,泵站规模为4.0m3/s。(2)沙北新区(荆沙大道以北,铁路线以西)该区域目前为城市发展区,尚未形成完整的城市排水系统。沙岑路(豉湖路-东方大道段)建有雨水砖沟,全长约4400米,最大砖沟为B×H=1800×1500,就近排至豉湖渠和王家港渠;燎原路建有B×H=1400×1200雨水砖沟排至西干渠。(3)城东区建有东方大道雨水主干管,沙岑路以北段向北排至豉湖渠,全长约3800米,最大砖沟为B×H=3000×2500;沙岑路以南段向南排至西干渠,全长约3500米,最大砖沟为B×H=2400×1800。江津东路(王家港路-东方大道段)建有D1200雨水管道由西向东排至东方大道雨水砖沟。3、学堂洲区学堂洲外围为堤防,地面高程在37~41m(黄海高程),内有沮漳河通过。仅在金江路建有B×H=2400×170的雨水砖沟。在御河路对面的子堤处,建有学堂洲一号雨水泵站,设计流量4.5m3/s,扬程7.0m,旱季自排,洪水季节抽排。表3-4现状主要雨水管道、合流管道一览表管渠名称服务面积(公顷)最大管径(mm)长度(m)管材九阳大道(太湖港—荆秘路)482.4*1.51560钢筋砼九阳大道(荆秘—港南渠)171.4*0.8300钢筋砼四新大道351.6*1.41400钢筋砼荆秘路35D10002200钢筋砼西环路(太湖港—港南渠)291.4*1.21100钢筋砼西环路(荆江大堤—港南渠)711.8*1.52200钢筋砼人民路(荆中路—护城河南岸)13D1000650钢筋砼人民路(荆中路—护城河北岸)12D1000400钢筋砼荆北路(三义街—屈原路)20D12001500钢筋砼郢都路(荆中路—护城河)3D600500钢筋砼荆东路20D12001100钢筋砼荆南路20D12001100钢筋砼龙山路1732.2*2.01700钢筋砼郢都路(南环路-护城河)2392.8*2.31270钢筋砼人民南路(南环路—护城河)1662.4*2.01260钢筋砼屈原路(南环路—护城河)1352.0*1.61130钢筋砼石油学院(大堤—马河)182.2*1.91300钢筋砼荆沙大道2342.2*1.48900钢筋砼江津西路1281.8*1.23700钢筋砼武德路1201.4*1.21700钢筋砼太岳路1902.4*1.22500钢筋砼白云路1342.0*1.61700钢筋砼园林路(长港路—西干渠)262.6*1.6600钢筋砼XX路(西干渠南)1631.8*1.52850钢筋砼红门路(西干渠南)1002.0*1.52700钢筋砼红星路(西干渠南)1402.2*1.83300钢筋砼长港路(塔桥路—豉湖渠)1301.6*1.44190钢筋砼江津东路2002.0*1.55600钢筋砼豉湖路(西干渠南)1622.6*2.01850钢筋砼三湾路(西干渠南)1102.2*1.72200钢筋砼燎原路(西干渠南)501.6*1.21700钢筋砼月堤路(西干渠南)1122.4*1.62300钢筋砼沙岑路1501.8*1.54500钢筋砼东方大道4653.0*2.59000钢筋砼金江路622.4*1.7780钢筋砼上表中,总服务面积为3728公顷。另部分支管未计入表中,经测算,现状服务面积普及率约为80%。表3-5现状排水管道排放口位置排入水系地点高程(米)太湖港荆西太湖港南岸28.0港南渠西环路港南渠北岸29.02护城河新北门28.82小北门28.46荆东路27.48荆南路31.54郢都路内外路29.62龙山路29.50郢都路外环路28.47人民南路外环路28.46屈原路28.53西干渠园林路26.95XX路26.18红门路26.05红星路26.01东方大道西干渠北岸26.33东方大道西干渠南岸27.10豉湖渠东方大道24.233.2.4现状排涝泵站、涵闸情况因汛期水位较高,市区内地势较低处渍水需经泵站抽排,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城区已形成抽排及自排结合的城市排水体系。在常水位时,城区雨水可自流排出,汛期河道水位高时,城区防洪排渍泵站全面启动,护城河水经XX泵站、柳门泵站提升排入太湖港,武德区雨水经荆沙泵站、雷家垱泵站提升排水入荆襄外河,玉桥片区雨水经玉桥泵站提升排入西干渠。另外,当豉湖渠下游受顶托时,启动豉湖渠雨水泵站保证城区安全。表3-6现状雨水泵站涵闸一览表泵站名称泵站规模泵站位置占地面积(m2)接纳水体XX泵站8m3/s古城外东北角5147太湖港渠柳门泵站3m3/s古城外西北角3000太湖港渠雷家垱泵站4m3/s沙市区雷家垱5000荆襄外河荆沙泵站1.86m3/s沙市区荆沙村1000荆襄外河玉桥泵站4m3/sXX市开发区管委会北侧3298西干渠豉湖渠泵站30m3/s豉湖渠南港桥西侧83900豉湖渠学堂洲1号泵站4.5m3/s御河路对面的子堤处8200长江3.3污水处理系统现状3.3.1现状污水排放量及污染情况1、污水排放量:2010年末,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人口共计68.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6.5万人,非户籍常住人口(一年以上暂住人口)2.3万人,城区日排污水量约30万T/日。2、污染情况(1)长江沙市江段污染情况:主要污染物是COD,其次为BOD5和总硬度,长江沙市段水质达国家标准二级地面水质量标准(GB3838-88)。主要污染原因有:客货码头及临时停靠江边船舶上的人粪便是污染的主要原因;直接向长江倾倒垃圾也是造成污染的严重的原因之一;排入长江的工业污水也造成一定的污染。(2)内河水系污染情况:主要污染物是BOD5和氨氮,次要污染物是COD、亚硝酸盐和挥发酚。西干渠、豉湖渠、便河、护城河均受到污染,污染程度顺序为西干渠、豉湖渠、便河、护城河,均为四级地面水质量标准。荆沙河为三级标准。其主要污染源来自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3)污染的原因:中心城区城市排水系统由分散就近排入水体污染水源向管网基本普及和配套发展过渡,排水系统还没有建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还有待于建设,导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入水体是对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3.3.2现状污水排水分区及污水纳污河道1、现状污水排水分区现状污水系统分为4个区:城南污水区,草市污水区,红光污水区,城东污水区。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共21万立方米/日,其中红光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10万立方米/日,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5万立方米/日,草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3万立方米/日,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3万立方米/日。(1)城南污水区XX古城以南,以西区域原主要为农田和科研教学等用地,但随着城南开发区和荆西工业园的建设,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张,该片区发展迅速,2009年在荆李路南,九阳大道以西建成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主要处理该片区污水。(2)草市污水区2009年在楚都大道东侧,太湖港北岸建成草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主要负担XX古城区和武德路片区的污水。XX古城区管网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截留式合流制污水系统,经荆沙大道污水干管,与武德路以西的污水汇流,再经草郊路污水管道穿太湖港进入草市污水处理厂。(3)红光污水区主要为沙市老城区,管网建设较早,也已较为完善,但为现状合流制系统,后在江津路建设了截污干管对原合流制系统进行了改造。1999年,XX市政府利用荷兰政府贷款在红光路与江津路交汇地块建设了红光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4)城东污水区荆岳铁路以东,沙岑路以南,范家渊路以北区域;为城市新开发区域,主要为工业用地,污水以工业污水为主。在深圳大道东侧,范家渊路以南已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2、城市污水纳污河道早些年,因XX古城区和沙市老城区为合流制污水系统,且污水处理厂未建成或未运转,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城市内部的护城河,荆沙河,中山公园等成为主要的纳污水体,使得河湖水质较差,污染严重。近些年,XX市政府开展了多项水环境治理工作,各个污水处理厂逐渐建成,对沿河、湖的排污管道进行了截留,将污水截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而,城市污水主要是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尾水排放水体。表3-7现状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水体名称排放水体污水处理程度水体现状水质水体功能区划城南污水处理厂港南渠二级处理Ⅳ类Ⅲ类草市污水处理厂太湖港二级处理Ⅳ类Ⅲ类红光污水处理厂长江二级处理Ⅱ类Ⅱ类城东污水处理厂长江二级处理Ⅱ类Ⅱ类3.3.3现状城市污水管道及提升泵站现状污水管网建设主要集中在XX古城区,沙市建成区和城南区,而城东工业新区,学堂洲区,荆北新区,沙市沙北新区,九阳工业园区皆为新建开发区,或规划开发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几乎空白,还亟待规划。XX古城区,沙市建成区和城南区现状污水管网如下:(1)XX古城区以荆中路为界,合流管道分别向北向南排入护城河,沿护城河内环路铺设有截污干管。荆中路以北污水经城东污水泵站提升后由荆沙大道和楚都大道污水干管向北输送至草市污水处理厂一期进行处理。荆中路以南污水经内环路截污管道截留污水后,再经人民南路污水管道和南环路污水主干管输送至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屈原路与荆北路交叉口的西北侧,靠内环路南侧建有小北门污水泵站,占地935m2,泵站规模为1.92万m3/d(平均日);在荆东路以北约200m处,靠内环路南侧城墙转角处,建有城东污水泵站,占地864m2,泵站规模为3.6万m3/d(平均日)。小北门污水泵站和城东污水泵站用于草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古城北片污水提升后输送至荆沙大道污水干管,最后至草市污水处理厂。(2)沙市建成区沙市建成区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轻纺工业基地,工商业发达,现仍为XX商业中心,生活聚集区,经过多年建设,排水管网建设较为完善。荆襄河以东红星路以西,江津路以南荆江大堤以北的沙市老城区早期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污水和雨水沿街道合流管道由南向北输送,江津湖周边管道就近排至江津湖,其余向北排至江津路污水截留干管。老城区以外的区域采用的是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沿北京路、江津路建设有污水干管。由红星路至燎原路的北京路污水干管由西向东输送,最后经燎原路向北接入江津路污水干管,管径D600-D900,全长约2700米。西起武德路东至红光路的江津路截污干管,沿途经北湖,塔儿桥,豉湖污水泵站提升,并在XX路,红门路,红星路对老城区合流管道污水形成截留,最后向东输送至红光污水处理厂,管径D500-D1500,全长约8800米。另外,在各南北向的道路上,修建了各污水支管:太岳路污水管道全长2280米,最大管径D600;XX路污水管道全长1130米,最大管径D400;红门路污水管道全长1030米,最大管径D400;豉湖路污水管道全长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