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抑制说【答案】B2、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A.校长B.教导主任C.班主任D.科任教师【答案】C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答案】C4、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实验法B.练习法C.演示法D.探究法【答案】A5、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D6、以守恒概念的形成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7、研究者关注教育事件,解释教育现象,采用“深描”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行动研究D.叙事研究【答案】D8、少先队活动的根本特性是()A.教育性B.组织性C.实践性D.趣味性【答案】B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B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答案】B11、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D1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出自()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乌申斯基【答案】C13、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处于()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答案】A14、下列每组数据表示3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3cm,4cm,7cmB.3cm,4cm,6cmC.5cm,4cm,10cmD.5cm,3cm,8cm【答案】B15、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A.移情B.共情C.同情D.反移情【答案】A16、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在()。A.二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四年级【答案】B17、李老师教三班的数学,这学期开始学习因式分解,他每讲完一个公式以后,就给学生大量的题目去做,以巩固所学的内容,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属于()。A.讲授法B.讨论法C.练习法D.读书指导法【答案】C18、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具有(??)A.层次性B.等量性C.等价性D.主次性【答案】C19、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答案】D20、学“角”这一概念,对“纯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A.负迁移B.纵向迁移C.横向迁移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答案】B21、刚接手小学三年级一班数学课的王老师,为了检查班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新学期开始时举行了一次摸底考试。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相对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B2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答案】B23、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答案】B24、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答案】B25、陈老师从教30余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不断创新。这体现的教师角色是()。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社区型的开放教师D.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答案】A26、小学开始.我们学“北京—******—我爱北京******”,一下包含了词汇、语法、句子、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学习。这使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A.直线式教科书结构B.螺旋式教科书结构C.按活动要求编制D.按学生心理规律编制【答案】B27、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D28、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答案】B29、学校领导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情况,这属于()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C.直接观察D.间接观察【答案】B3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学术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C.职称影响力D.年龄影响力【答案】B3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答案】A32、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B.100C.120D.125【答案】D33、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答案】B34、人的学习主要通过()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答案】A35、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A.个别教学B.课堂教学C.混合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D36、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主要是()A.强调形成性评价B.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C.考试方式的改革D.让学生自主学习【答案】B37、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教学原则相一致。A.学不躐等B.长善救失C.学而时习之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答案】D38、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书记负责制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答案】A39、狭义的德育专指()。A.家庭德育B.学校德育C.社会德育D.社区德育【答案】B40、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B41、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C.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答案】A42、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识是情感的基础B.感是认识的基础C.识是意志的基础D.志是情感的基础【答案】A43、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总结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D44、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答案】A45、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刺激与反应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尝试与顿悟【答案】B46、在午餐时间,小李不慎被开水轻微烫伤,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烫、烧伤部位B.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C.轻微烫伤.不必处理D.通知家长【答案】A47、下列不属于学生过错行为的是()A.调皮捣蛋B.恶作剧C.考试作弊D.未经允许拿他人东西【答案】D48、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A49、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B.《学记》C.《师说》D.《大学》【答案】B50、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A.教材B.情境C.生存D.学生【答案】D51、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C52、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这时教师还处在()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答案】C53、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卢梭的《爱弥儿》B.斯宾塞的《教育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答案】D54、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答案】A55、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感觉记忆D.符号记忆【答案】C56、小红每次课上回答问题都结巴.面红耳赤。针对这一现象,周老师在课上多次鼓励她积极发言,每次回答问题都给予表扬。周老师运用的方法是()。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自我控制法D.系统脱敏法【答案】A57、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D58、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A.研究者角色B.管理者角色C.示范者角色D.授业解惑者角色【答案】C5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C60、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艺术》课,属于()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通识课程【答案】B大题(共15题)一、李老师在教《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李老师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1)对李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8分)(2)结合材料谈谈布置家庭作业的相关要求。(12分)【答案】(1)李老师对家庭作业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李老师打破了教师权威的观念,当学生提出质疑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索。维护了学生宝贵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布置家庭作业的相关要求:第一,作业布置要有目的性。家庭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检测与补充,要充分体现重点。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使学生能“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第二,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差异贯穿了教育教学的始终。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第三,布置作业要力求新颖性。家庭作业是教师强化学生学习的好方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力求新颖性。在设计时讲究其形式多样化,在不同形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四,布置作业要有综合实践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二、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着眼晴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的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问题:(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结合材料谈谈沈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0分)【答案】(1)沈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分析如下:①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沈老师让学生自己体会走在雪景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②沈老师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材料中的沈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③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材料中,沈老师在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规范和评价学生。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①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发挥作用;③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④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三、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晚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回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内容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因此,他的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答案】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1)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较易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的情况。(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再有趣一些,他肯定会全神贯注听课的。(3)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里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吸引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3)帮助学生在上课前调整好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经常提问。四、材料: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不对,像大海中的小鱼。”豆豆插嘴道。当时,李老师真有点气恼,心想着捣蛋鬼又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但李老师很快冷静下来,耐心地问他:“你为什么把作文材料比作小鱼呢?”豆豆理直气壮地说:“大海里的小鱼虽然很多很多,但是很难抓得到,作文的好材料也不容易找到。”多么形象、新颖的比喻!李老师又惊又喜,大加赞赏,并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讨论如何做一名智慧的“小渔夫”,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捕捉又多又有价值的“小鱼”。(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10分)(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0分)【答案】(1)李老师在面对学生打断上课进度、乱插话的情况下,能够冷静、灵活、民主地处理,具备到了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这里体现了李老师本身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上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这非常考验一名教师的反应、处理能力。然而,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也会遇到机遇。在偶然的事件中,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就能使偶发事件变成辅助、引导教学的作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材料中,老师并没有料到课堂上的情况,但是冷静之后,她带动学生发挥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促进了课程资源的生成,激发了课堂气氛。(2)“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与“预设”比,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于是,就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预设和生成一样重要。五、材料: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四年级的郑老师是位刚上任的老师,每堂课他都认认真真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郑老师认为教学设计环节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问题:(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答案】(1)课程设计环节和实际授果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新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的时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②新教师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③新教师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2)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或者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去旁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来进行学习。②开展微格教学。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格教学的方法寻找自身的问题,并得以改正。③进行专门训练。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在职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④反思教学经验。材料中的郑老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写教学材料等方式,总结经验,提升自己。六、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问题1][简答题]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问题2][简答题]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答案】1、学生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体验敏感,多疑。导致老师公开读他的作文时,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2、应该争取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七、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知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答案】(1)理想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材料中学生认为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这种唯一理想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造成这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体力劳动要低于脑力劳动者,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必须考上大学才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才能成为人上人;其次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校只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社会只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最后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在社会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下,家长不得不强迫孩子学习考上大学。这样片面的理想会对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首先,繁重的课业要求超出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丧失;其次,很多儿童无法对自己及时作出调整,并予以适当反应,导致自身情绪易产生剧烈变化,最终导致心理失调;最后,儿童只成为学习和升学的机器,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2)针对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了解分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理想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学生的理想总是通过一些具体事情的向往或态度表示出来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态度和倾向,加以梳理,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第二,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由于学生年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因而对理想的认识也有差别,教师要以高处着眼,从现实基础入手,积极地促使学生朝着远大的理想而奋进。第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板起脸孔谈理想。教师在进行理想教育的时候,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理想。第四,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把理想前途教育与各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渗透积极向上、正确的理想教育。八、材料:李老师在教《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李老师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问题:(1)对李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2)结合材料谈谈布置家庭作业的相关要求。【答案】(1)李老师对家庭作业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李老师打破了教师权威的观念,当学生提出质疑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探索,维护了学生宝贵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布置家庭作业的相关要求:第一,布置作业要有目的性。家庭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检测与补充,要充分体现重点。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使学生能“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第二,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差异贯穿了教育教学的始终。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第三,布置作业要力求新颖性。家庭作业是教师强化学生学习的好方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力求新颖性。在设计时讲究其形式多样化,在不同形式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四,布置作业要有综合实践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联系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九、课堂实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张老师:你是如何验证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学生1: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比较)。张老师:都是这样比的吗学生们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位学生(生2和生3)没有随声附和。就追问了一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学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张老师:怎么比学生2:(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学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教师让学生3操作给大家看。学生3: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原来的四个角就全部重合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别沿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答案】(1)张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问答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问答法亦称谈话法,其基本要求有: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讲究提问艺术。③要做好归纳、小结。一十、(2020年真题)材料: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问题:(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10分)(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10分)【答案】(1)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校长谈到“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这句话体现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耐心地、积极地促进学生发展。②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校长谈到““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表达了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需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校长谈到要“尊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树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的教育观念①树立新型的学习观,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②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③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关注学生本身。一十一、简答题]音乐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唱歌本,试拟定教学目标(3)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音的高低知识点教学的环节”并说明理由:【答案】(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F大调,2/4拍。歌曲短小,仅有8小节;歌词简单,仅仅是大鼓和小鼓音高和音色上的对比;全曲的音高也是简单的domisol三个音的组合重复,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歌曲中包含的音乐要素非常丰富,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的模仿。用四分音符的do来表示大鼓敲击的声音,用八分音符的sol来表示小鼓敲击的声音,生动形象,便于低年级学生模仿与学习。节奏上也是比较简单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非常规整的节奏组合,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唱。音高上虽然有二度、三度的小跳,但同时也存在五度、六度的跳进。所以,简单中略带些难度,教学中可通过声势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感受音高。(2)如指导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和探索音乐的高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音乐的高低,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音的高低”知识点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1、初步聆听多媒体播放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高低。初步聆听与感知,可以让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个大概的认识与了解,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准备。2、探索与感知出示大鼓和小鼓,将学生分成四组,探索通过敲击大鼓和小鼓,分辨音高的不同。通过实物的探索,能够更直接的感知音有高低之分;用大鼓和小鼓来探索音的高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一十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习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1][简答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答案】作为教师,面对课堂吵闹现象应有的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威结构转变。一十三、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活动管理观念篇》课件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课件
- 2024年农业局振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5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 某省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诗词赏析》课件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解析卷)
- 体育用品销售代表工作总结
- 建筑行业增强施工现场卫生保障
- 《电动力学》课件
- 口腔癌放疗护理
- 护理质量委员会会议
- 2024年护理质量分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举一反三专题2.1 简谐运动【八大题型】(含答案)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及承包人实施方案
- 2025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知识点清单
- 2024版 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
- 临床医技科室6S管理制度
- 小红书代运营协议模板
- DB11T 1611-2018 建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 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