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_第1页
2023年《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_第2页
2023年《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_第3页
2023年《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_第4页
2023年《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角楼上》教学设计2 【课前解析】

《八角楼上》是讲述的是毛主席在茅坪村八角楼上深夜工作的景象,在艰苦的条件中,在“一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关注课文:

全文共有2个自然段。

课文第1自然段点明历史背景和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课文第2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通过详细具体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一个冬天的夜晚,毛主席在清油灯下忘我工作的情景。文章末尾赞颂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整篇文章一线贯穿,写灯寓意,借灯传情,构思精巧。

关注生字:

本课共有6个会写字,其中“楼、披、轻、利”这4个字是左右结构;“夜”是上下结构;“年”是独体字。需要注意“轻”字的“车”字旁笔顺为“横、撇折、竖、提”,与“车”字笔顺不同。

关注插图:

图中的毛主席右手拿笔,左手拨动灯芯,穿着军衣,披着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图中右上角还有几行小字。借助插图,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

2.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楼、争、代、临”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3.初步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在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

我们先来看题目中的“楼”字,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的横笔和“米”的横笔大致持平,“女”的横要长。请同学们认真书写“楼”字。

二、观察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

预设:画的是毛主席。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正在干什么?他的神态怎样?

预设: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右手拿着笔,左右挑动灯芯,他的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思考问题。

3.看一看桌子上还有什么?

预设:有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和几张稿纸。

(设计意图: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主要人物到环境,仔细观察画面,从中体会战争年代毛主席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十分艰苦,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奠定基础。)

三、生字认读

1.同学们,本课的会认字出现自屏幕上,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加大难度,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提出要求:先试着自己读一读。

3.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认识它们。

(1)加一加:“章、握、视、油”

(2)换一换:“楼、腊、”

(3)组词识字:“战争、争斗”“古代、代表”“光临、来临”“观察、视察”

(设计意图:为阅读扫清障碍,采用多元识字方法,丰富学生的识字方法。)

4.相信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这几个字,提出要求:指名读,每个字读两遍,最后齐读。

四、课文学习

认识了生字,让我们把整篇课文读一读。

第一自然段

1.第1自然段一共几句话?每句话的讲的是什么?

2.第1句介绍了八角楼的位置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板书:井冈山艰苦奋斗茅坪村)

3.出示第2句话:“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思考“夜幕降临”是什么意思?

4.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我从“每当”一词中,读懂了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毛主席这样辛苦工作是为了中国革命能够胜利!

五、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观察“年、夜”,我们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范写指导:

(1)年:独体字,注意结构安排,横与横之间的距离相等,末笔竖不出头。

(2)夜:上宽下窄,第三笔撇写舒展,撇尖超过横左端,末笔捺同样写舒展,超过横右端,露出捺脚。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示书写姿势。

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巩固本课学习的会认字。

七、板书设计

15八角楼上

艰苦奋斗

井冈山

茅坪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披、轻、利”3个字。

2.理解“寒冬腊月、凝视”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齐读复习。

二、课文学习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八角楼上》,自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出示“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1)指名读,理解“寒冬腊月”的意思。

(2)腊月指的是农历12月,这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

(3)在这寒冷季节的深夜里,毛主席在干什么呢?

(4)理解“薄”的意思,说明了什么?

预设: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

(5)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依然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依然这样忘我的工作,这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

2.出示“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1)指名读,找出有关毛主席动作和认真的词语。

预设:握、拨、凝视、沉思、没有觉察?

(2)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左手拨动灯芯,让灯光更加明亮。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毛主席仍然日以继夜地工作着,此时的他凝视看着灯火。“凝视”是什么意思?

预设:集中注意力看?

(3)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他陷入了沉思。什么是“沉思”?毛主席又会沉思些什么?

(4)你还能从哪里看出毛主席陷入沉思?

预设: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觉察到。

(5)你认为“觉察”是什么意思?

预设:觉察就是发觉,感觉的意思。

3.小结:

在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薄的军衣,他本想披着薄毯子抵御寒冷,可是当他望着灯光考虑到革命时,竟连毯子掉下来也没有觉察到。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陷入沉思。井冈山革命根据就像这“星星之火”,这儿的革命力量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相比,是多么弱小。但“星星之火也有燎原之势”,不久,就会在整个中国就会燃起革命烈火,让受尽苦难的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此时此刻,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星星之火)

4.在这盏清油灯下,就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这样想着、写着,他写出了什么样的文章?指名读第四句话。

为什么说是“光辉著作”?(板书:光辉著作)

预设: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带领我们中国走向光明。(相机板书:胜利之路)

三、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观察“披、轻、利”,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范写指导:

(1)披:左窄右宽,笔顺是“横、竖钩、提、横勾、撇、竖、横撇、捺”,末笔捺写舒展。

(2)轻:左窄右宽,“轻”字的“车”字旁笔顺为“横、撇折、竖、提”,与“车”字笔顺不同。

(3)利:左宽右窄,左右大体等高。左半部“禾”的末笔由捺变成点。

3.学生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书写展示,集中点评,及时改正。

四、课堂总结

黑暗的旧中国,犹如寒冬腊月的深夜,而毛主席以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写下了许多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光辉著作。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发一分光、献一分热!(板书:“忘我”精神)

五、布置作业

看着插图,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

15八角楼上

星星之火光辉著作胜利之路

“忘我”精神

【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