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普高血压脑卒中_第1页
新科普高血压脑卒中_第2页
新科普高血压脑卒中_第3页
新科普高血压脑卒中_第4页
新科普高血压脑卒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科普高血压脑卒中第1页/共112页【掌握】各型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熟悉】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各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各型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第2页/共112页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枕叶及颞叶内侧)、丘脑、内囊后肢后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第3页/共112页大脑血管结构特点脑动脉:内膜层厚,有较发达的弹力膜,中层和外层壁较薄,没有弹力膜,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这样可避免因血管波动影响脑功能。脑静脉:

腔大壁薄弹性差;无静脉瓣;大多不与动脉伴行;静脉窦,静脉血及脑脊液经此血流缓慢。特点:

1、长、弯曲度大,缺乏弹性搏动,不易推动和排出随血液来的栓子,故易患脑栓塞。

2、因脑动脉壁薄,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又容易导致脑出血。

第4页/共112页脑的血流及其调节正常脑血流量:800-1000ml/min1/5流入椎基底动脉4/5流入颈内动脉脑的平均重量:1400g占体重的2~3%,脑血流量占全身15~20%。

脑血流量的调节平均动脉压60~160mmHg可自动调节

第5页/共112页脑血管疾病概述第6页/共112页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由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血液循环和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一、脑血管疾病的定义第7页/共112页常见病、多发病

120-180/10万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100万

/年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

75%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CVD

第8页/共112页二、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情况根据起病情况:将脑血管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持续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小于24小时)和脑卒中(超过24小时)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又叫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和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9页/共112页血管壁病变:以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常见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颤等血液成分的改变: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粘血症(如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和凝血机制异常(如应用抗凝剂、服用避孕药和DIC等)。其他:如颈椎病、肿瘤压迫邻近的大血管,血液栓子(如空气、脂肪、肿瘤、寄生虫)等三、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第10页/共112页第11页/共112页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

第12页/共112页TIA概述概念: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恢复,可反复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TIA患病率为180/10万。

第13页/共112页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附壁血栓脱落是主要病因。第14页/共112页TIA临床表现TIA基本临床特征

发作性

短暂性,症状24小时内完全缓解;

可逆性,症状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神经功能缺损

反复性,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的血管供应区。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多为症状刻板出现,反复发作

年龄多在50岁以上第15页/共112页TIA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

病灶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对侧感觉障碍。眼动脉缺血:一过性单眼黑曚优势半球缺血:可有失语特征性症状第16页/共112页TIA临床表现

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症状:眩晕、平衡障碍,一般不伴耳鸣特征性的症状:

跌倒发作(仰头或转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突发跌倒,但无意识丧失);短暂性全面性遗忘(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一般症状:言语不清、复视、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声音嘶哑等第17页/共112页1.血液检查:可有血糖、血脂、血黏度异常。2.颈部超声波检查:可有双侧颈动脉狭窄。3.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可有颅内大动脉狭窄。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等。辅助检查第18页/共112页(一)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因。(二)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2.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3.活血化淤类中药:如丹参、川芎嗪。(三)外科治疗: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TIA病人可考虑手术.

治疗要点第19页/共112页五、护理诊断/问题

第20页/共112页1.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识与缺乏宣教有关.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3.有受伤的危险与突发眩晕、平衡失调、一过性黑矇有关。第21页/共112页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动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2.帮助别人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3.用药护理按医嘱服药,在用抗凝药治疗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运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注意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征象。第22页/共112页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详细告知病人本病的病因、常见症状、预防及治疗知识。2、饮食指导:给予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饮食,少吃甜食;忌刺激性及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保持理想体重。3.用药指导:按医嘱服药,不要随意改药和停药;告之病人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4.安全指导:指导病人合理休息运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太高(以15°-30°为宜),仰头或转头时应缓慢、转动幅度不要太大,防止因颈部活动过度或过急导致发作而跌倒;频繁发作的病人减少独处时间第23页/共112页▲TIA是最容易忽视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每次发作不超过24小时即可完全恢复。▲

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和警报,要及时治疗。▲护理重点是指导病人如何预防,并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课堂小结第24页/共112页三、脑梗死

cerebralinfarction,CI第25页/共112页一、疾病概述1.概念: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等。2.发病情况: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5%,是最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易复发、病死率10%第26页/共112页脑血栓形成

Cerebralthrombosis第27页/共112页脑血栓形成(CT):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应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软化坏死,出现局造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CT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名词解释:何谓脑血栓形成?第28页/共112页1.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病因。高血压常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存,两者相互影响。2.脑动脉炎:细菌、病毒、药物等导致。3.其他:

如结缔组织病、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畸形、脑肿瘤等。

(一)病因第29页/共112页

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流中断脑缺血、缺氧脑坏死或软化功能障碍(二)发病机制第30页/共112页临床表现★第31页/共112页1.多见中老年,男多于女2.常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或睡眠中发生,于次晨起床时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3、病前可有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TIA前驱症状4.发展缓慢,1-3天达到高峰。5.多数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颅高压情况比较少见。一般表现第32页/共112页2临床类型

(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第33页/共112页辅助检查1.颅脑CT

发病24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梗死灶2.MRI

脑梗死数小时内,可清晰显示病灶区3.血管造影

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第34页/共112页处理要点1.急性期的治疗原则

①超早期治疗:应力争超早期(发病3-6H内)溶栓治疗;并进行综合保护治疗,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挽救缺血半暗带;

②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③防治并发症,如感染、脑心综合征、下丘脑损伤、卒中后焦虑或抑郁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等;

④整体化治疗:支持、对症和早期康复;对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

最终达到挽救生命、降低病残及预防复发的目的。第35页/共112页2.超早期溶栓治疗

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1)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①尿激酶(UK):静脉滴注或DSA监视下超选择性介入动脉溶栓;②rt-PA: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安全有效,宜在发病后3小时内进行。第36页/共112页防治脑水肿脑水肿高峰期:发病48h-5d药物:20%甘露醇、速尿等第37页/共112页血压调控只有血压过高时才做处理,使用降压药切忌过度降压使脑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第38页/共112页脑保护治疗

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和亚低温治疗。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第39页/共112页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发病后48h内对无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但在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其他抗血小板聚集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也可应用。第40页/共112页康复治疗尽早进行,主要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包括患肢运动和语言功能等的训练和康复治疗。第41页/共112页脑栓塞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造成血流中断而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约占脑梗死的15%。第42页/共112页病因脑栓塞根据栓子来源不同,可分为:①心源性:最常见;(如风心病、心肌梗死等)②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骨折脂肪栓子)③来源不明。第43页/共112页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2.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3.起病急骤是其主要特征,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

4.常见症状局限性抽搐、三偏(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5.严重时,大面积脑栓塞基底动脉主干栓塞昏迷、有死亡危险第44页/共112页实验室检查1.头颅CT及MRI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的改变,出现出血性更支持脑栓塞的诊断。2.脑脊液压力正常,大面积栓塞性脑梗死可增高;出血性梗死者CSF可呈血性或镜下可见红细胞3.心电图检查应作为常规,可发现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炎的证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证实心源性栓子的存在。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颈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及颈动脉斑块,对颈动脉源性脑栓塞有提示意义。第45页/共112页治疗要点1治疗原发病根除栓子来源最为重要。2脑部病变参照脑血栓形成治疗。第46页/共112页主要护理诊断躯体移动障碍:

偏瘫和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与肢体瘫痪,肢体活动能力丧失有关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长期卧床有关焦虑与偏瘫、失语有关

第47页/共112页护理措施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避免搬动,以使有较多血液供给脑组织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血管收缩,血流缓慢,使脑血流量减少而加重病情。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可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小口慢慢喂食,必要时给予鼻饲。第48页/共112页生活护理协助卧床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以免压疮发生。恢复期病人鼓励独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动,起坐锻炼:抬头-仰卧起坐-床边坐位,双腿下垂-稳坐30~60分-站立

步行锻炼:扶助站立-稳站15~30分不疲劳-迈步训练意识障碍者,加防护栏,以免坠床。第49页/共112页用药护理

1、低分子右旋糖酐应用时,可出现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应注意观察,必要时须做过敏试验;2、服用阿司匹林后注意有无黑便3、使用抗凝剂和溶栓剂:有无全身皮肤粘膜出血,并定时测出凝血时间,还需备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等,以便于出血并发症的处理。4、甘露醇:溶解、速度应快,30min内输完第50页/共112页心理护理

关心尊重病人,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克服急躁和悲观情绪,避免过度依赖增强病人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第51页/共112页健康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生活有规律,平时保持适量体力活动,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脑血液循环

老年人防体位性低血压致脑血栓形成

病人及家属学会康复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定期到医院复查

第52页/共112页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危害?

长期性隐蔽性突发性危害:心梗 中风特点:第53页/共112页什么叫心脑血管病?

心脏和大脑的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第54页/共112页动脉粥样硬化

中风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冠心病脑栓塞脑血栓脑出血

猝死第55页/共112页什么是冠心病?

由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脏病。包括五大病症: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第56页/共112页缺血性心肌梗塞主要表现为:胸闷、剧烈胸痛、持续性心绞痛。第57页/共112页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等。

第58页/共112页心力衰竭,最终将会导致猝死。

第59页/共112页猝死易发生在家中,抢救时间短,只有几分钟,此类病人很难被抢救过来。

第60页/共112页脑血管疾病中风: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第61页/共112页出血性中风如脑溢血,一般是在动态状态下发生的,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第62页/共112页缺血性中风,如脑梗塞、脑血栓,均是静态状态下发生的,尤其是在晚上。

第63页/共112页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1、血管内皮细胞受损2、血液脂质垃圾沉积根源:第64页/共112页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内膜(内皮)光滑外膜中膜内膜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管变硬变脆(失去弹性)第65页/共112页正常动脉构造外膜:主要是结缔组织

中膜:主要是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内膜:主要是内皮细胞内皮下层正常血管横切面第66页/共112页EndothelialDysfunctioninAtherosc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最早表现:内皮受损第67页/共112页异常动脉构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横切面

纤维帽增殖的平滑肌胶原细胞细胞内外脂质泡沫细胞脂质核心

细胞碎片胆固醇结晶胆固醇酯泡沫细胞

钙质第68页/共112页易损斑块破裂纤维帽薄脂核厚

血栓形成第69页/共112页

他汀像加固长江大堤一样把我们的血管加固起来,再怎么激动,再怎么使力,斑块也不会破。

第70页/共112页如何知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一,症状二,查血液三,查斑块第71页/共112页如何知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一、症状1、隐匿性(或一过性)2、症状性(前期信号)第72页/共112页1、经常感到心慌、胸闷2、劳累时感到心前区疼痛3、起床坐起时,感到胸部特别难受4、饭后胸骨后憋胀的厉害,有时冒冷汗5、晚上睡觉胸憋难受,不能平躺症状性(一)第73页/共112页症状性(二)6、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7、走路时间稍长、稍快时感到胸闷、心跳加快8、胸部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即消失;9、爬楼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感到特别累,需要歇好几次才能干完,且感到胸闷、气喘10、浑身乏力,不愿多说话第74页/共112页症状性(三)11、经常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12、思维缓慢、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13、腿、脚或手指尖发麻、摸东西没有感觉14、手发抖、发颤,做日常动作感到困难15、舌头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第75页/共112页症状性(四)16、嘴角常感湿润或控制不住地流口水17、睡眠差,梦多,觉轻,醒后感觉累18、难以控制情绪,经常莫名其妙的哭或笑19、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人对事没有原因的发火20、走路失去平衡、莫名其妙的跌跤。第76页/共112页如何知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二,查血液第77页/共112页高脂血症化验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液粘稠度↑第78页/共112页血脂水平临床意义

(mmol/L)(mg/dL)脂类名称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理想水平<5.17

<200<3.12<120<1.47<130≥1.16≥45第79页/共112页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分会会长——胡大一教授倡导的: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南京等)已率先使用的卫生部心血管防治指南第80页/共112页WHO血脂指标

脂类名称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缩写TCLDL-CTGHDL-C理想参考值3.64-4.13﹤2.6–1.9﹤1.70女≥1.20男≥1.04简称421第81页/共112页如何知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三,查斑块第82页/共112页第83页/共112页颈动脉第84页/共112页颈动脉造影第85页/共112页第86页/共112页第87页/共112页第88页/共112页颈动脉斑块剥离手术第89页/共112页第90页/共112页第91页/共112页颈动脉斑块第92页/共112页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冠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

是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的方法,被称为“金标准”

优点:可准确地揭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程度与范围

缺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创伤性、禁忌症、并发症、费用昂贵第93页/共112页

冠状动脉造影颈内动脉造影第94页/共112页

脑血管病的“侦察兵”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俗称“彩超”)

无创伤,费用少,声像图清晰。能显示出1毫米的粥样硬化斑块,是检测颈动脉有无斑块的有力武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被称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第95页/共112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已成为筛选心脑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第96页/共112页

在中老年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因此,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避免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重要环节。第97页/共112页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指出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居民死因中排第一位,但是国民普遍缺乏

颈动脉筛查的意识,这是一项被忽略的国民保健重点工程。第98页/共112页第99页/共112页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脂患者高血压患者长期吸烟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20种早期症状哪些人需要检查第100页/共112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第101页/共112页化学分子式:C24H36O5化学名称:3-羟基3-甲基戊=酰药理作用:化学分子量:404.55调脂、稳压、阻断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冠心病、防治糖尿病、风湿关节炎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药品—“他汀”

第102页/共112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

产品——“他汀”

他汀是世界各国研究最透彻、作用机理最明确的药物。经40多项大型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作用最强,是目前唯一能降低冠心病、脑中风患者总死亡率,阻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降脂药物。8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使用他汀后,大大降低心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