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水不见了教案反思(7篇)_第1页
2023年水不见了教案反思(7篇)_第2页
2023年水不见了教案反思(7篇)_第3页
2023年水不见了教案反思(7篇)_第4页
2023年水不见了教案反思(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水不见了教案反思(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一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2.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3.发展观测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1)教师应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2)幼儿已认识一些常见的操作材料.2.物质材料的准备.(1)八宝粥瓶子人手一个(里面装有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杯子人手一个.(2)每组一盆水,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毛线等材料若干.图表一张.三.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将一杯水倒入八宝粥瓶子里,请幼儿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试验证明.(2)出示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毛巾),猜猜看结果是否一样,并验证.(3)集体探讨水到那里去了?2.引导幼儿自己变魔术,寻觅原因.(1)勉励幼儿像教师一样变魔术.(2)开启瓶盖,发现水是被毛巾吸掉了.(3)幼儿探讨,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吸水.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一至两种,再次试验.4.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结果记录在图表上.5.教师总结,终止活动.让我们在外面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的.四.延伸活动:

回家后,继续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测.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勉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协同,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测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测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吃力,很不便利。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拓“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二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边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好玩儿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心,使他们从小就擅长观测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教师应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擅长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给花儿浇水是小朋友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这天,我发现一个小朋友在给花儿浇水时浇了一遍又一遍,我迅速过去制止他:“浇这么多水,花儿会死的〞。可他却说:“我一倒下去,水就不见了,我怕花儿没喝够,所以多浇一点〞。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天真、可爱呀!他这一句“水不见了〞引发了我的思考,“水为什么会不见呢?〞这不正是一个引导幼儿去摸索、去发现的切入点吗?

于是教师紧紧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通过试验、操作自己摸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在活动中教师除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外,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变魔术的情景,通过一个巧妙的宝瓶,不仅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件开心的事情。幼儿在猛烈探究欲望的趋使下,主动地去摸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并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通过试验、操作来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简单吸水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充分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而且使幼儿形成了擅长观测生活中的现象并乐于摸索现象原因的探究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简单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三、活动准备:

1、教师经验准备:

l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简单吸水l了解幼儿对物品吸水性的理解

2、幼儿经验准备:l感知水的滚动性

l在生活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一些操作材料

l会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尽量不洒出来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三

科学活动《糖不见了》(中班)

活动目标:

1.了解溶解的现象,学会观测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测记录,对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重的观测兴趣。活动准备:1.泡好的糖水。

2.一次性塑料杯,碗,勺子,吸管,水,米,糖,沙子,抹布。3.记录表,笔。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巧妙的水,请小朋友先尝一尝,说一说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为什么?(个别幼儿回复)

师:小朋友说饮料是甜,由于里面放了糖。那你们有没有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呢?(个别幼儿回复)

师:哦,小朋友们没看见糖,糖消失不见了。2.示范操作,展示溶解现象。

(1)师:饮料中的糖终究去哪里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舀一勺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幼儿回复)——沉在水底

(2)师:哦,糖在水里,接下来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呢?(幼儿回复)——不见了(3)师:哦,糖它躲到水里了,这种现象叫"溶解"。(重复一遍)3.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1)师:老师这还有盐,你们谁愿意上来试一试,看看盐会不会躲到水里?(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指导幼儿通过搅拌让盐溶解。

(2)师:小朋友们发现盐也不见了,原来呀,糖和盐通过搅拌溶解到水里了。4.认识试验材料并猜想。

(1)幼儿猜想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多材料,有沙子、糖、米,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想一想,假使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水里,然后用筷子搅拌,想想最终什么东西能溶解、什么东西不能溶解。(出示沙子,米,糖,并提问能不能溶解。)(2)验证猜想并记录

刚刚小朋友们都猜了一遍,有些小朋友说能溶解,有些小朋友说不能溶解。那终究这些东西能不能溶解呢?接下来,我们来做这个好玩儿的试验,并请大家认真观测。我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有水的杯子里,然后用吸管搅拌,看看最终什么东西能取出来,什么东西取不出来了.并把观测的结果填在画有“眼睛〞的栏里.能溶解用“√〞表示,假使不能溶解用“x〞表示.(强调本卷须知:椅子不要搬回去

同时呢,在你们动手做试验之前,老师还有几个小小的要求,请小朋友一起做好:①操作时,要把材料轻轻地放进杯子里;②搅拌时,要用筷子轻轻地搅动,不能将水溅出来;③手不要沾到水.)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测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在试验中观测将米、沙子、糖放到水中的变化并记录。5.共享交流试验结果。

(1)师:方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发现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个别幼儿回复)

(2)师:哦,小朋友们都发现了,米、沙子放到水中是不溶解,糖放水中可以溶解。6.活动终止。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可以溶解,也有好多东西不能溶解,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一起观测、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四

中班科学活动《水不见了》

一、教材分析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边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好玩儿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心,使他们从小就擅长观测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教师应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擅长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

二、目标确定

中班幼儿会对水本身感兴趣,但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玩水上,科学活动《水不见了》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试验、操作自己摸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培养幼儿对周边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简单吸水的,有些东西不简单吸水,能吸水的东西在吸饱水后(饱和后)也就不能吸水了。一般来说,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假使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陈述要深刻得多。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简单吸水的,有些东西不简单吸水,能吸水的东西在吸饱水后(饱和后)也就不能吸水了。

2、尝试用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三、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八宝粥的瓶子里面装上毛巾(盖子上开一个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见里面有毛巾)和一个杯子;

2、每组一盆水;

3、实物投影仪一台;

4、海绵、布、棉花、沙、石头、水果网、泡沫、积木、餐巾纸、毛线等材料若干;

5、图表一张。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测法、比较法相结合,满足幼儿摸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了解能吸水和不能吸水性以及吸水饱和性的特征,了解它在生活中的用途,我运用了交流探讨法、设计情境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便幼儿理解。

五、教学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1、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对音乐游戏感兴趣。

2、能随音乐表现泡泡的不同形象。

3、能根据音乐内容,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已学会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2、教师准备:泡泡水一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看老师演示“吹泡泡〞情景,模仿做“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的动作。

2、听老师唱歌,坐在位子上表现“吹泡泡〞的动作。

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指导重点:集体拉圆圈,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吹泡泡〞,唱到最终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4、教师表扬能按规则玩游戏的幼儿。

活动提醒

1、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自由结伴拉成小圈玩“吹泡泡〞的游戏。

2、可结合体育活动带幼儿玩体育游戏“吹泡泡〞。

3、提请家长协同:家长可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也可以作为亲子游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六

毛毛虫不见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某种变态发育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蝗虫、蜜蜂、青蛙、蟾蜍等)。

3.能用文字(记录表)、画图、系列标本的方法记录某种变态发育昆虫的生长过程。4.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5.能依照要求制作出较为规范的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2.能与小组其他人协作观测、记录和制作动物标本。科学知识目标:

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动物的变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各种各样的发生变态的动物的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制成网页。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昆虫或其他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故事,看谁能找到这个故事的正确答案?2.播放毛毛虫要过河的动画:一条毛毛虫爬到了小河边,它想过河,可是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毛毛虫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呀?过了些日子,毛毛虫竟然没借用任何物体,却过了小河。你猜猜,毛毛虫是用什么妙法过河的?[板书课题15毛毛虫不见了]3.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4.提问:怎样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5.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想到亲自观测毛毛虫的生长状况,或者想到查找资料的方法,来了解毛毛虫的生长状况。)

[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设计问题情景,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探究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1.谈话:课前我们布置同学们观测毛毛虫的生长变化状况,并做好观测记录。记录方式可以用我们书中提供的方式,也可以用自己设计的其他方式记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注明日期、发生的变化。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2.展示同学们观测到的各种不同的成果。

3.根据学生汇报状况进行总结。同学们观测得十分认真,有些同学在观测过程中发现了毛毛虫微妙的变化,并采用多种方法做了确凿记录,获得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做法和同学们认真细致的观测品质是十分难能难得的,科学家就是这样搞科学研究的。

[采用鼓舞评价手段,鼓舞学生养成良好的观测习惯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勉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记录,培养学生画、说、写、拍摄等多种技能。]

4.谈话:以上我们是通过直接观测实物的方法,了解毛毛虫的变化。但是,有些同学胆子小,畏惧毛毛虫,不喜欢进行直接的实物观测。也有些同学想观测,却找不到毛毛虫,怎么办呢?5.学生探讨,想方法。

谈话:我们除了直接观测外,还可以用间接观测的方式,例如:查找图书资料、上网查询、利用声像资料查询等。来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变化状况。[引领学生运用多种途径获得相关信息。]

6.展示小鼠标找到的一些资料:毛毛虫变蝴蝶的全过程,让学生欣赏,说一说毛毛虫变蝴蝶经过哪几个阶段。

7.谈话: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真是太奇妙了!同学们现在你该知道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了吧!它是怎样过河的呢?(变蝴蝶)二.指导学生探究其他昆虫的生长发育特点

1.谈话:通过小鼠标找到的图片,我们知道了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他昆虫是不是也像蝴蝶一样,在生长变化过程中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同学们一定也愿意自己找图片,与其他同学共享!我们的校园网上设置了有关昆虫和其他动物生长变化资料的网页。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们面前的电脑亲自去查一查吧!

2.学生上网探究昆虫的生长变化过程,并把搜集到的资料放到自己的网页上。3.展示学生的发现,全班交流。

[引入网络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遇。]4.探讨:

⑴所有的昆虫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吗?

⑵哪些昆虫生长发育经过四个阶段,哪些昆虫生长发育经过三个阶段?⑶这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有哪些一致,有哪些不同?

5.教师小结: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上出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板书

变态]

像蝴蝶、蚕等昆虫一生经过四个阶段的显著变化,称为完全变态;像蝉、蝗虫这样一生经过三个阶段的变化,不经蛹期的变态,孵化后的幼虫随脱皮而发生一些变化,成为成虫,这称为不完全变态。[板书“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三.指导学生探究其他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1..谈话: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昆虫的生长发育要经过变态,其他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不是也要经过变态呢?我们的校园网上设置了有关动物生长发育的网页,同学们可以依照方才的方法,亲自到网上去找一找答案。2.学生上网探究其他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3.提问:除了昆虫外,还有哪些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要经过变态?

2.探讨:⑴青蛙和蟾蜍一生要经过哪几个阶段的变化?⑵青蛙、蟾蜍与蝌蚪在形体构造、生活习性方面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4.学生汇报探讨结果。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青蛙和蟾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蝌蚪(幼体)、青蛙和蟾蜍(成体)三个阶段的变态,幼体和成体不管在形态构造,还是生活习性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稳定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自己谈收获的方式,加强了学生的目标意识,为学生自我展示,相互交流,创设平台]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网络探究了蝴蝶、蝗虫等昆虫以及青蛙和蟾蜍等两栖动物在生长变化过程中都要经过变态。

昆虫的种类好多,课下继续采用多种方法获得多种动物发生变态的信息资料。可以直接观测,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昆虫并把它们制成系列标本。(校园网上介绍了多种关于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的方法把采集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要保持自己和周边环境的卫生)。另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查找图书资料、上网查询、向动物饲养员或动物学家请教等方法,并把自己找到的资料用文字、画图或制作成简单的电幻灯片,来浮现某种变态昆虫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上课、下课铃声不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课堂教学是教学探究的引领和开端。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板书设计:

15毛毛虫不见了

幼虫

成虫

变态

水不见了教案反思篇七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宝宝不见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2、幼儿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有些东西不能或不简单吸水

3、发展观测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尝试理解饱和现象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