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壹思想及宗教的新变化——儒学、道教和佛教材料一三国两晋时期,佛教在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中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社会的分裂与动荡不安,百姓的苦难与被拯救的渴望,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佛教得以赶超中土原有的各种宗教信仰而与传统的儒,道并存并进,为隋唐时期与儒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洪修平《儒佛道三教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材料二“南朝的权贵有不少狂热的佛教信徒,他们与僧人过从甚密,讨论佛理,互相唱和。南朝统治者甚至亲自斋僧,主持法会,讲经说法。北朝统治者则不惜劳民伤财去开凿石窟,兴造规模浩大的石窟工程。——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佛教在中国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原因: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战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②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③佛教学习借鉴儒、道的思想,有利于佛教的盛行材料三所谓“格义”,就是引用中国固有的思想或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义理,以使人们更易理解并接受佛教。一般认为,这种方法始创于晋代的竺法雅。………….从实际情况来看,早期译经用“无为”来译“涅架”,把“释迎牟尼”译为“能仁”……“格义”的方法由此而产生,并很快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汉魏佛教的重要特点之一。——洪修平《儒佛道三教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材料四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般若学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并在玄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玄佛合流蔚为时代思潮。由于玄学本身是儒、道兼综,因而两晋的玄佛合流实际上也就具有了三教融合的意义。
——洪修平《儒佛道三教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佛教的本土化趋势的表现:1.人们采用“格义“的方法去理解佛教,并得到广泛的流行2.以传统的周孔之教和老庄之道的方式去阐释佛教,使得佛教能够在中国迅速的传播3.两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佛教本土化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佛教的弊端:①佛教的广泛传播,广修寺庙,耗费钱财耗费了大量的钱财,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佛教涉嫌通罪造反,对统治者的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表现:统治者:“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民间反佛:
南北朝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反佛斗争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经学在两汉享有“国宪”地位,士人“咸资经术”。然而,魏晋间“汉师拘虚迂阔之义,已为世人所厌”,结果是“公卿士庶,罕通经业”。魏帝曹髦巡视太学,以经学史上一系列自相矛盾的问题反复诘难经师,令经师瞠目结舌。这与汉代帝王亲临太学讲经恰成反照。
衰弱的经学已经无力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做出理论论证,名教危机成为必然。……然而,魏晋南北朝间的朝代变换和社会动荡,使贵族们“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加上佛教人生观、社会观的影响,纲常名教受到空前强劲的冲击。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儒学式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变化:自汉武帝以来儒学独尊的地位被打破,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儒学复兴:①针对这一现象,儒学家们提出了“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其中,要为注意的是,“三教合一”指的是三个教派相互渗透,关系和谐,而不是合三为一)②唐朝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宣扬儒学的正统思想,用儒学的天命论和性情说对佛教与道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倡儒家道统和伦理纲常。其主要代表作《谏迎佛骨表》、《原道》等内容:1.魏晋南北朝,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2.唐朝时期,唐皇帝自认为是道教始祖李耳的后裔,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道教的发展:背景:魏晋时期,政治残杀的频繁,导致统治者集团分裂,社会危机严重。儒家思想的地位动摇,传统价值体系崩溃。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内容: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2.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万物根本3.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4.政治上“无为”,生活要任其“自然“,社会上要崇尚“清淡“。玄学的出现贰文学艺术与科技的新成就时期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人物东汉末至三国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北朝南朝骈文、南北朝的民歌唐朝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朝诗歌1.文学宝库【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完成表1。表1三国至隋唐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人物汇总表风格恬淡是田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节选自曹操《短歌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探究一:社会变迁对唐诗发展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朝的由盛转衰。探究二:为什么唐朝时期诗歌成就达到新高峰?(1)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昌盛,对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唐代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群众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发展了民间文学,为广大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3)唐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还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丰富了唐诗的内容。(4)唐朝的统治者提倡科举,兴办学校,选拔人才,修订史书等等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艺术尽美书法艺术①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绘画①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②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人物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舞蹈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3.科技成就魏晋南北朝隋唐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农学北朝贾思锶的《齐民要术》医药学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地理学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天文学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建筑学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其他火药、雕版印刷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到隋唐五代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等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了科技的发展。——曹顺仙编著《世界文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析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成就卓越的原因。原因:①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倡、扶植科技发展;②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求真务实、探索的学风;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⑤教育的发展;⑥社会需求的推动等。叁中外文化交流新成就:贡献世界文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1.佛教东传中国(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3)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功绩(1)携带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佛教的外传(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遣唐使(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3.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家居装修设计委托合同书
- 2025职场攻略:面试求职中如何识别并规避“陷阱”合同
- 煤炭大宗贸易合同范本
- 采购粽子订单合同范本
- 打样产品的合同范本
- 金融新员工培训方案
- 企业茶叶采购合同范本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与管理
- 二零二五版委托代理招聘合作协议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员工实习劳动合同样本
- 眼科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留置胃管技术操作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3年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059.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米度盾构导向系统
- 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定稿
- 房地产销售部(售楼部)员工手册
- ABB_symphony培训
- 红星美凯龙租赁合同
- 水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