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最终的姿态教学反思
篇一:最终的神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2023年9月15日,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第十一
册语文书中的第六课《最终的神态》。在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大量的
准备工作,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从背景音乐到插入图片,甚至对
课堂问题的提问方式,都进行了有效的预设。
这一节课上下来,总体流程比较顺畅,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教学
重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我上的是激情四溢,学生听得是聚精会
神,听课老师频频点头。我之前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但课后和老
师们一起评课时,才发现有些地方还有不足,有些地方还可以更完美,
真的是体会到: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我将大家的宝贵看法和建议,整理如下:
一、关于〞楼房···真真尘埃腾空而起〞这一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这句话是在写地震来临时,楼房马上就要坍塌请况危急到了极点,
但是文字描述总是抽象的,枯燥的,如何唤起学生的体验,如何让学
生感到深受,进入情境?体会当时的状况的危急呢?
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通过想象,交流来感受文本。但是教学过程
中,我让学士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想象到的画面,没有给学生想象
的时间,使想象变成了“一纸空文〞。
假使能给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闭上眼睛,听我的范读,特别是那
种配上“吱吱声〞的范读,应当可以唤起他们更多的体验,可以更容
易进入情境。
二、拓展交流环节中,如何拓展
在升华主题时,我给孩子们拓展了张米亚老师的故事,故事内容
比较详细、具体。希望学生领悟在那次大地震中,人们表达出来的“大
爱〞精神。
但现在转念一想,假使能将张米亚老师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起
来,同时补充上各行各业人士的动人事迹的概述,岂不是能体会我中
华民族的“大爱〞精神,课堂效率不会更高吗?
三、开放式、探究式作业
课堂上,我让学生把“搜集地震中的动人事迹〞作为课后作业.。
这样设计是贴合常规,也无可厚非的。但在评课时,一位老师提到:
语文作业的不知可不可以更加开放有效?她说,假使将作业改为“谭
老师如此高大的形象,课后你计划用什么方式记住他?〞会更加调动
孩子的积极性,之分表达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她的这一提话让我眼前一亮。这样的作业形式,直接把语文与其
他学科相结,让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真正开启了语文的外延。
通过这节公开课,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难怪人们说:“公开课
是青年教师成长最快的途径〞,通过写教学反思,让我的收获变得更
加明了,更加有条理性。
篇二:最终的神态教学反思
《最终的神态》教学反思
王月清六二班
《最终的神态》是根据2023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最终的神态教学反思。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浮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是以《最终的神态》为题时更是觉得十分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收集资料,激发情感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相关的资料、图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课堂中交流。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资料及纪念谭老师的有关文章、诗歌。5.12大地震轰动世界,学生们亲身经历了那些日子,收集资料的任务触动了学生的记忆和情感,大量感人的画面,故事涌上他们心头。这项任务很快就完成了,为课文的学习埋下情感伏笔,在第一课时的交流中,学生情绪冲动,眼含热泪。
二、紧扣题目,抓住细节,研读文本
“这是一个怎样的神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的最终神态。
叙事性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是细节,研读这些细节描写有助于学生体会谭老师舍己为人的宏伟人格。课文中对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这些场景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的情景,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这些句子,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之时,在生死攸关之际,谭老师做出生命最终的决定,用身体守护学生。他张开的双臂,是顽强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为了立体的表达人物的品质,课文第三部分引用最有说服力的三位人物的话语,侧面衬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急于去提炼、总结人物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去读出自己眼中的谭老师的形象,进而理解“最终的神态〞所蕴含的“爱与责任〞最终的人生意义。
三、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让学生读了几首小诗,这几首诗分别以谭千秋老师的学生、妻子、女儿、母亲的角度去写的,我让学生在配乐声中去朗读,读着读
着,我明显看到了学生感动的泪水,听到了哽咽的声音,我知道他们心中对谭老师的感动得到了升华。
课终止前,我又补充了抗震救灾中其他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那感人的最终的神态让学生震惊了,他们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为那些英雄老师而感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感动,
纵观全课还存在大量不足之处,如:
一、课一开始,我没有让学生观看地震发生后惨不忍睹的一个个场面。这一情景的再现,可以很快的把同学们带回那次地震,使他们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这样的情感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在教学中,我虽然抓住了“谭老师马上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句中的动词来组织教学,但没有扣住“撑〞让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说说从“撑〞中体会到了什么?“谭老师这一撑,撑出了什么?〞的课文补白,假使这样去深挖文本的话,人物形象会更饱满、更高大,这样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篇三:最终的神态教学反思
《最终的神态》教学反思
《最终的神态》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陈述的是去年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其次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十分的好,是歌颂爱岗敬业宏伟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选入结合时代精神,表达苏教版教材的特点。
在课的导入上,我利用5.12特大地震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一下灾难发生时的一些动人场景,同时播放音乐加强效果。但是后来由于对班班通使用不熟悉,音乐没有在学习生字时及时关上,课堂效果不是太好。
接着是整体感知、随文识字环节。我在识字这个环节上设计了三个板块第一个带拼音识字、其次个不带拼音识字、第三个正确的读音。导致在这个识字上花费的时间太长。其中在书写生字“凹〞的时候,正确的的笔顺应是横折折,我却说是横竖横,这是知识点的错误、我下次会避免。接着我用生快速浏览,回复以下几个问题?
①文中的什么最使你感动?
②日常生活中的谭老师是怎样的呢?
③作为一名父亲,他是和蔼的;作为一名教师,他是和善的。你还知道关于谭千秋的其他事迹吗?
④谭老师像平常一样,给我们讲课、他讲授的是什么内容?
在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上同学们会对“最终的神态〞有个初步的了解。其次个问题可以得出谭老师生活中是一个平凡的。第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了解更多的谭老师的资料。但是在这个环节的时候我让同学说得太少后来时间剩余太多。第四个问题的设计可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谭老师陈述的内容,而他也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的讲课内容: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视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接着理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部编语文三上7 听听秋的声音【国家级】一
- 员工三级安全培训
- 医疗器械质检教学
- 《通风工程》课件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水平作业练习题大全附答案
- 前叉韧带重建手术
- 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 社区背景资料来源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婴幼儿记忆的发生长沙民政李鑫
- 中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 校园周边接送交通管理制度
- 2024年定制:医疗软件开发与定制服务合同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8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高等数学2》教案设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 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分式》全部教案(共12课时)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10以内口算100道题共16套-直接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