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乡土中国》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乡土中国》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乡土中国》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乡土中国》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探究整本书的核心概念和理念培养系统学习特定专著(论文)的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知往鉴今【整体导入】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三峡说”,认为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将经历二三百年的大转型,犹如行船过三峡,必定历尽磨难,但一转百转,大势所趋。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了解和熟悉传统社会的特点,才更有利于推动和适应社会的转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扛鼎之作,为我们了解过去打开了一扇大门,接下来的若干星期,我们将分章节7个课时,学习《乡土中国》。【整体阅读策略】分章节课前预习,循序渐进全书14章,每章大概都是3000字,根据学校安排每两周安排一次阅读课,在课前布置学生在两周内预先阅读完特定篇章。教师设问,学生思考,互动展示每章围绕核心话题进行问题设置。联系现实,以书中之道关照当下在若干问题中,除了书中给定信息的理解分析,应该联系现实,让学生学以致用,分析身边事。连堂进行,保证时间阅读课,重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互动,同时,要对教师设问以外的学生疑问进行探讨,时间就要求充足。第1课——“乡土本色”“乡土社会”的核心特色什么?【设问说明】这个问题是本书的一切论述的基石,答案很简单,但也是我们整本书学习的起点。【学生自主】【答案预设】流动性小,或者说安土重迁本章节提到了哪两种社会?请对比其不同之处。【设问说明】这一问中涉及的两种社会贯穿全书。【学生自主】【答案预设】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区别在于“有机的团结”和“机械的团结”2.1、[延伸问题]让学生在回答出“有机的团结”和“机械的团结”之后用更为通俗的话语解释这两个概念,并举例分析。【设问说明】能对应概念,分析比较不同社会【学生自主】【答案预设】前者可以举封闭的乡村;后者可以举当下的城市《科技日报》总编曾撰文指出中国古代有很多技术领域的创造,但缺乏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请结合本章节的论述,思考社会层面的原因。【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互动】【答案预设】文中提及“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抽象的普遍)原则”,“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乡土社会的特色导致思维上的惰性,熟视无睹,不愿意进行形而上的思考。3.1、[延伸问题]这种停留于表面和个别的思维方式,在现实中是否还存在?请举例分析。【学生互动】【答案预设】比如:吃啥补啥的“以形补形”的所谓养生之道。自由提问环节第2课——“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1、为什么不能说城里人比乡下人聪明?【设问说明】第二章论述的起点,有利于厘清不同概念,训练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学生自主】【答案预设】“聪明”不等同于“有知识”。1.1、[延伸问题]让学生举例分析。【设问说明】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学生自主】【答案预设】乡村出身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番成就,举“成龙”、“刘强东”等穷苦出身却有一番成就的例子。2、人类为什要创设文字?文字的缺陷是什么?【设问说明】筛选信息,文字是乡土社会之外的产物,呼应本章标题。【学生自主】【答案预设】第一问:消除时空的阻碍进行交流。第二问:文字不能完全传达情意。2.1、[延伸问题]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可以吗?【设问说明】这一问涉及到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除了考察学生信息的筛选和理解,也考察学生辩证思考能力。【学生自主】【答案预设】如果是不变动的封闭的乡土社会就不需要文字。但如果乡土社会遇到转型,口口相传的经验不足于解决新问题,就需要“进城”学习新的方法,这时文字的作用就必不可少。3、为什么微信中的语音发送功能非常受大家欢迎?请结合本章有关内容进行分析。【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自主】【答案预设】文字的固有缺陷,在语音发送中就得到了极大的弥补,因为添加了文字所不能完全表现的语气,极大消除了歧义的发生。4、自由提问环节第3课时——“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1、什么是差序格局?【设问说明】本章和本书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自主】【答案预设】一种界限模糊不分明、范围伸缩不确定的、成员亲疏有差别序列的团体。1.1、[延伸问题]差序格局中“圈子”范围大小取决于什么?【学生自主】【答案预设】取决于圈子核心人物的能力和影响力。2、著名演员黄渤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成名前,看到各种丑恶的嘴脸;成名后,看到的都是笑脸。请用本章所学,分析一下黄渤所说现象。【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互动】【答案预设】这个问题承接上一个问题而来,差序格局中亲疏远近取决于你的实力,是世态炎凉的一种变形表现,本质一样。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正视所谓“人脉”问题。因为差序格局的圈子随着核心人物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发达时,追随者众多,落魄时必然少有人问津;反之亦然,对比之下,顿生薄凉。3、为什么乡土社会有私德而缺乏公德?举例分析生活中有私德而无公德现象。【设问说明】差序格局延伸出来的社会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互动】【答案预设】第一问: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下,与外界联系少,很难建立起超越私人的共同的公共道德。第二问:比如等电梯、开商场大门、公车占座等现象中都有体现公私不同的做法。4、自由提问环节第4课时——“家族”“男女有别”1、乡土中国和西方的“家”有哪些不同。【设问说明】筛选信息和概括。【学生自主】【答案预设】用图表展示,更清晰明了。功能范围纽带主轴持续性乡土中国事业(政经宗等)视事业而定血缘(父系)父子持续性强西方生育亲子两代夫妻感情夫妻临时性2、传统小说中经常看到人物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请用本章所学,分析一下这种说法。【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互动】【答案预设】这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反映,家庭的纽带是父系血缘关系,妻子是某种程度的外人,夫妻关系不是传统家庭的主轴。3、中国传统婚姻为什么排斥爱情?【设问说明】中国传统家庭性质的衍生问题。【学生自主】【答案预设】第一,传统家庭的功能是事业,事业要求纪律和效率,而感情会影响纪律,进而影响效率;第二问,爱情的本质是喜新厌旧容易变化的“激情”,会影响婚姻的稳固,威胁到家庭的事业协作。3.1、[延伸问题]请思考当今中国一线城市离婚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离婚率高于结婚率的现象。【设问说明】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学生互动】【答案预设】现代中国尤其一线城市已经不再是乡土社会,婚姻的纽带变成了感情,而感情是易变的,而且大城市人与人的接触大大增加,也在让这种易变更加容易出现。4、自由提问环节第5课时——“礼治秩序”“无讼”1、乡土社会中礼法是如何维持社会秩序的?【设问说明】信息筛选和概括【学生自主】【答案预设】礼法是通过世代之间的教化形成一个人的主动的内在的敬畏和服从,从而通过内化的习惯自动地遵守秩序,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2、乡土社会中打官司为什么被认为是丢脸的事?【设问说明】信息筛选和概括【学生自主】【答案预设】打官司意味着教化的失败或不足,就会连坐教化的责任人,家族或者父辈。3、礼治和法治各有什么不足?【设问说明】筛选信息和概括。【学生自主】【答案预设】礼治无法应对变化转型的社会,旧方法无法解决新问题;法治,只能保证最低底线,无法解决道德问题,甚至出现法治保护无德之人。4、当下的日本有一部法律叫《轻犯罪法》,其中将“不工作游手好闲”、“插队”、“乞讨”等行为定性为“轻犯罪”。根据本节课所涉及的两章内容,评价一下日本《轻犯罪法》的制定。【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互动】【答案预设】日本作为转型之后的社会,这部法律中的条款,明显将传统社会认为不合乎道德的行为定位违法行为,进行干涉、矫正和惩治,是法治社会尝试以法律解决道德问题的做法,值得借鉴。5、自由提问环节第6课时——“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分离”【教学组织说明】这一课时,将“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分离”三章组合在一起,并没有按照原书的顺序,但这三张联系紧密,其中的核心问题放在一起思考探究更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1、请根据三章的内容,分别给“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下定义?【设问说明】信息筛选和概括【学生自主】【学生互动】相关信息散落在各章,学生在自主概括基础上需要互相交流,将定义修正。【答案预设】“横暴权力”是统治者通过国家组织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权力;“同意权力”是社会上平等的个体以自由意志通过社会契约授权约束所有人的权力;“长老权力”是通过世代共同遵守的礼法强制社会的新分子接受礼法教化约束的权力;“时势权力”是社会转型时期时势英雄通过解决新问题而获得的支配其众多追随者的权力。请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分别举例说明这四种权力的运行。【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互动】【答案预设】“横暴权力”举秦始皇暴政;“同意权力”举民主选举;“长老权力”举家族长老;“时势权力”举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3、一般而言,世人是崇尚时势英雄的,可也有人说“时势英雄是不祥之物”,请结合本书理论加以分析。【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互动】【答案预设】时势英雄是一个时代本民族最勇于探索献身的人,崇尚英雄理所应当,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注定灭亡。但英雄辈出也恰恰说明一个民族处于危机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英雄是不祥的;而太平盛世是不需要这类英雄,也无法产生这样的英雄。4、自由提问环节第7课时——“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1、为什么血缘社会中无法产生商业?【设问说明】信息筛选和概括【学生自主】【答案预设】血缘社会之间是人情的交换,无法做到“明算账”,也就无法达成对等的商业交易。2、商人希望顾客越多越好,可为什么不太愿意做亲戚的生意呢?请结合书中内容加以分析【设问说明】学以致用【学生自主】【答案预设】亲戚的来往是人情的来往,首先就不适用商业原则,商家即使让利也会被认为理所应当的人情往来,而不被感谢。既没有经济上获益,也无法在人情上获益,尤其面对一边倒无法交换利益的亲戚时就更加心理失衡,导致商人不愿意做亲戚的生意。3、最后一个问题,阅读最后一章,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乡土社会?【设问说明】筛选信息和概括。【学生自主】【答案预设】了解乡土社会,是为了弄明白乡土社会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看到其试错的运作和不足,让我们更理性的明确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快捷更有效率地面对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