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广西崇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第一至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呢?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都是高超的。他写人、写物、写事、写境都包含着个性,我们只能以这种认识读这部作品,才能理解《红楼梦》。曹雪芹写贾宝玉对人生的看法,在后半部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贾宝玉说:植物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它也有情、有理、有感应、有交流,晴雯死前海棠树先枯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成一个活物,有生命、有灵性、有血、有肉、有脉,凡生命有的,他(它)都有,而且还包括性情。我们欣赏《红楼梦》,体会它的魅力,就要把它看成是鲜活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其生命的精华。西方文艺理论要求一件作品(小说)形象要鲜明、性格要突出、刻画要细致……。写一个贵妇人,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首饰等等。大家看《红楼梦》中有多少这样的描写?林黛玉穿什么衣服,老太太长什么模样,穿戴如何等等。《红楼梦》为什么不写这个,笔墨用在什么地方。大家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一上场就是二句话,很简单。他的笔墨用在刻画人物的个性上,而不是外貌、衣着上,专抓人的“精气神”。《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全书贯穿着一种“伏线”。比如说一上来有一个《好了歌》,《好了歌》甄士隐做了注解。每一句都是伏线,那里边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床,古代的一种坐具,这句话意思是说,这个大富贵之家,他们家做官的下了朝来,笏板都摆满了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意思是当年那个繁华,现在一看,一堆荒草,一根衰柳,这就是荣国府大观园的变迁。后面每一句,“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这每一句一个埋伏,伏在那儿,指的是后面的一个人。那么也就是说,他写的这里,他的心血精神一直贯穿到那边,后半部分。这一个大手法,是他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他运用了我们传统的手法——伏笔,伏笔贯穿全书;是他个人特有的创造,所以叫个性。《红楼梦》的艺术个性还体现在创新上,以往的小说大多千人一面,曹雪芹的书与别人不一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如何写人的呢?荣国府那么多人,他们的相貌、衣着如何?贾宝玉、林黛玉个性如何?千头万绪,如何写起。而《红楼梦》一书中,据有人统计各种角色最少有400-500个;最多600-700个。我认为曹雪芹创造的角色不会低于500-600人,莎翁的370个角色分布在37个剧作中,而曹雪芹的500-600人是融入一本书中,其创作难度要大得多。曹雪芹写《红楼梦)》借鉴了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的艺术主张,写形为了传神,只用几句话就把13岁的贾宝玉给烘托出来了。写怡红院用粉墙低护、垂柳滴翠八个字,达到了最好的境界。写大观园、牡丹、古树、柳荫,宝玉联想杜牧的诗,把时间、空间和人的生老病死的变化都包含进去了,把境与人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总之,
曹雪芹的《红楼梦》艺术成就达到了时代的高峰,他有着哲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精确、历史家的洞察、诗人般的境界。(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艺术的个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写晴雯的死,先写怡红院中的一棵海棠树枯萎了,表现了作者的天人感应观。B.曹雪芹所以没有对林黛玉、薛宝钗进行衣着描写,他认为这些描写不能体现“精神气”。C.《红楼梦》最大的艺术个性就是设置“伏线”,如开头部分的《好了歌》,每一句都是伏线。D.《红楼梦》一书创造的角色有500余人,在一本作品中塑造了这么多人物,而且手法各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何在”的总论题,然后作了概括性的回答。B.文章从人物塑造、“伏线”设置、创新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红楼梦》艺术的个性。C.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莎翁与曹雪芹在人物塑造方法上的不同。D.文章是一篇演讲稿,口语化较强,但层次清晰,分析深刻,仍不失论述类文章的严密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艺术的个性体现在作者对各种人物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和对人、对物的细微刻画上。B.《红楼梦》中虽然有对贵妇人王熙凤的衣着、首饰的描写,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C.《好了歌》是《红楼梦》全书总的伏笔之处,为贾府的结局和人物的命运埋下伏笔。D.周汝昌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受到了“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书画艺术理论的影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推动电信企业降低网费。电信企业要增强服务能力,多措并举,实现网络资费合理下降。鼓励电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网费明显偏高的城市开展宽带免费提速和降价活动,将具备网络条件的4Mbps以下铜缆用户接入速率免费提升到4Mbps——8Mbps,下调百兆光纤接入网费,更多让利于民。引导和推动电信企业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等多种方式降低流量资费水平,提升性价比。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套餐匹配等服务,指导电信企业完善流量提醒服务,让广大用户用得安心、实惠。鼓励电信企业向社会发布网络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并进一步完善具体办法。(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材料二:(摘编自《工信部:3月末,IPTV用户总数1.3亿户,4G用户10.6亿》)材料三:“提速降费不仅可以直接让利百姓,更可以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一手托两家’。”李克强总理4月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决定,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围绕促进经济升级和扩大消费,督促电信企业加大降费力度,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确保今年流量资费降幅30%以上,推动家庭宽带降价30%、中小企业专线降价10%-15%,进一步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资费。除了“四降低一取消”外,会议还围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消费确定了更多实招一一加快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今年提前实现98%行政村通光纤,重点支持边远地区等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推动飞机上互联网接入业务,支持在酒店、机场、车站等扩大免费上网范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上介绍,提速降费既惠及广大用户,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作用。2017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达4.5万亿元,占最终消费支出的10%。(摘编自《李克强谈提速降费:不仅直接让利百姓,更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材料四:提速降费促进用户数据使用流量大幅提高,12月份我国移动用户移动流量消费2.69GB/户/月,同比增长2.5倍。电信和互联网业务高速增长。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76.4%,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20.8%。宽带用户普及率继续上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截至2017年末,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0.3%,5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提高到70%。(摘编自《工信部: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宽带用户普及率上升》)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一可知,网络提速降费不仅仅是电信企业的企业行为,更是国家政策的体现。B.从材料二可知,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移动宽带用户总数占比持续增长,而用户净增数则参差不等。C.从材料三来看,提速降费的最终目的还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信息消费,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D.从材料四来看,提速降费工作已经在稳步推进中,并且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关于这一点,各种数据都可以作为佐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多让利于民”是提速降费工作的一个亮点,也应该是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B.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3月末4G用户数量说明,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很大,增长空间有限了。C.四则材料提到的提速降费都侧重于网速和上网费用,说明话费对于我国广大用户来说,已经不是问题。D.2017年电信业务增长较快,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水平远高于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水平。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怎样才能真正做好提速降费工作。(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人与海海明威他们在海里走得很顺当,老头儿把手泡在咸咸的海水里,想让脑子清醒。老头儿不断地望着鱼,想弄明白是不是真有这回事。这时候是第一条鲨鱼朝它扑来的前一个钟头。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然后它又钻进水里去,嗅出了踪迹,开始顺着船和鱼所走的航线游来。老头儿现在的头脑是清醒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老头儿鼓起全身的气力,用他染了血的手把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扎向鲨鱼的头部。鲨鱼在海里翻滚过来,滚得自己给绳子缠了两道。接着,肚皮朝上,尾巴猛烈地扑打着水面,像一只快艇一样在水面上破浪而去,把老头儿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了。老头儿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钟头,在船艄歇着,有时候嚼嚼从马林鱼身上撕下来的肉,使自己好好休息一下,攒些力气。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鲨鱼朝这边游了过来。“呀!”他嚷了一声。
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根据那褐色的三角形的鳍和那摆来摆去的尾巴,他认出这是两条铲鼻鲨。老头儿系上帆脚绳,把舵柄夹紧。然后他拿起了上面绑着刀子的桨,一面注意着鲨鱼的到来。它们来了。但是它们没有像鲭鲨那样的直接游来。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交切点攮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蹂躏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他把刀子绞了又绞,但鲨鱼一松滑下去的时候,他说:“去,去,星鲨。去找你的朋友吧,也许那是你的妈妈呢。老头儿擦了擦他的刀片,把桨放下。他把舵柄夹在胳肢窝里,随着船往前飘去。他知道,鲨鱼每次冲上去猛扯一下,就给扯去了好多的死鱼肉。现在死鱼已经成为了一切鲨鱼追踪的途径,宽阔得像海面上一条大路一样了。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后边的鲨鱼来到吧。下一个来到的鲨鱼是一头犁头鲨。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它的脑子里去。但是鲨鱼一打滚就往后猛地一挣,那把刀子喀嚓一声折断了。老头儿想: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直到太阳快落下去的时候,老头儿看见两个棕色的鳍顺着死鱼在水里所造成的那条宽阔的血波追踪而至。它们甚至不去紧跟鱼的气味,就肩并肩地直朝着小船扑来。两条鲨鱼一道儿来到跟前,他看见离得最近的一条张开大嘴插进死鱼的银青色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地举起,使劲儿捶下,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劈去。鲨鱼从死鱼身上滑下去的时候,他又朝它的鼻尖上狠狠地揍了一棍。另一条鲨鱼原是忽隐忽现的,这时又张开了大嘴扑上来。老头儿用棍子对准了它打去,但是打中的只是橡皮似的又粗又结实的地方。在他跟鲨鱼格斗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了。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到了半夜的时候,鲨鱼又是成群结队而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子,随着棍子就丢掉了。他把舵从船上拽掉,用力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窜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种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间害怕起来。不过那种味道并不多。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星鲨。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老头儿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儿都不睬。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节选自《老人与海》,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小说可以看作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B.老人虽然是一位捕鱼人,但他热爱海洋,热爱海洋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C.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同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D.小说意在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老人若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8.请结合材料分析老头儿的形象特征。(6分)9.老人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他手中的武器有些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表明了什么?
(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受业于闻人梦吉,通《春秋》诸史。李文忠镇浙东,聘为郡学正。久之,举于朝,授南康丞。南康俗悍,谓丞儒也,易之。居数月,摘发奸伏如老狱吏,则皆大惊,相率敛迹。履乃改崇宽大,与民休息。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邑有淫祠,每祀辄有蛇出户,民指为神。履缚巫责之,沉神像于江,淫祠遂绝。为丞六年,百姓爱之。迁安化知县。大姓易氏保险自守,江阴侯吴良将击之,召履计事。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履曰:“世清矣,民安于农。请籍其愿为兵者,不愿,可勿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他日,上官令民送牛羊之陕西,他县民多破家,潍民独完。会改州为县,召履还,潍民皆涕泣奔送。履遂乞骸骨归。(选自《明史•循吏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B.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C.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D.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B.学正,文中指古代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C.淫祠,指中国古时,不在官方祀典规定中的祭祀与寺庙。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履理政有方。南康风俗凶悍,认为他是文人,轻视他。他像老狱吏一样破案抓奸,百姓见他断案老练,惊讶佩服,不敢再做坏事。B.吴履宽政爱民。在安化当知县时,江阴侯吴良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吴履主张不愿的不要勉强。C.吴履破除迷信。做南康县丞时,反对百姓以蛇为神的祭祀活动,拘缚巫师,并把神像投入江中,当地的迷信活动得以禁止。D.吴履受民爱戴。做潍州知州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使百姓获得利益,他离开潍州时,百姓沿街站立,哭着为他送别。13.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2)山东兵常以牛羊代秋税,履与民计曰:“牛羊有死瘠患,不若输粟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琵琶无名氏粉胸绣臆①谁家女,香拨②星星共春语。七盘岭上走鸾铃③,十二峰头弄云雨。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④声骈阗⑤。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海神⑥驱趁夜涛回,江娥⑦蹙踏春冰裂。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注]①粉胸绣臆:形容穿着华美。②香拨:用充满香气的手弹奏。③鸾铃:系于天子座车马衔的铃铛,摇动时声如鸾鸣。④甲马:铠甲和战马。⑤骈阗:车马连结,并行而进。⑥海神:传说中掌管海洋的神。李白《横江词》六首之四:“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⑦江娥:湘君的别称。又称湘娥、江君。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先写琵琶女的华丽衣着,以此衬托她的不凡。B.从第二句开始,写琵琶女的弹奏,表现其高超的技艺。C.“千悲万恨”写琵琶声的总基调,也为后文做铺垫。D.本诗与《琵琶行》一样,都塑造了一个失意琵琶女的形象。15.请赏析诗歌的最后六句(11-16句)。(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用黄鹤、猿猱衬托蜀道难行的句子是:“,。”(2)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的句子是:“,。”(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迟迟不肯出场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比如,口号上喊着执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行为上却在阳奉阴违,吃吃喝喝暗地进行,尧舜之言就变成了空话。习近平同志认为:一些政治上的两面人,装得很正,藏得很深!“两面人”就是潜藏在中华民族里的“定时炸弹”,我们必须把这些的贪官、汉奸坚决清除出党,永不录用,让“两面人”成为“过街老鼠”。“两面人”其实只有一面,表面上的只是在为私利搞伪装,但,我们只要从行为上多分析就能看出端倪。良医治病,必先找因,除了加强各级监督用人审核、推进官员财产公开,防范官员亲属子女以权谋利等等措施外,如果想从根源上解决“两面人”的问题,必须改变私有化的经济政策大环境和崇洋媚外的政治大环境,否则即使处理了一批,还会有新的“地鼠”会地不断冒头。大环境的改变有时寄望于领导人的心理变化,有时领导人一变,天也就跟着变了。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即使两面人讲的是尧舜之言,但台下却处处违背人民B.两面人即使讲的是尧舜之言,但台下却处处违背人民C.虽然两面人讲的是尧舜之言,但台下却处处违背人民D.两面人虽然讲的是尧舜之言,但台下却处处违背人民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面三刀道貌岸然兔子尾巴终究是长不了的接踵而至B.言不由衷正襟危坐狐狸尾巴终究是藏不住的接二连三C.两面三刀道貌岸然狐狸尾巴终究是藏不住的接二连三D.言不由衷正襟危坐兔子尾巴终究是长不了的接踵而至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C.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D.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2字。(6分)蝙蝠是进化上最为成功的类群,因此它们的适应性强,还表现在食物的多样性上。①,因此它们是各种昆虫的天敌,能控制这些昆虫的种群数量。蝙蝠的体形大小不一,通常体形越大,②,波长越长,更适合探测体形较大的昆虫。而体形越小,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③。21.阅读下面的漫画,请概括画面内容并对这一现象评论。(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近日,湖南常德火车站一名男子突然倒地,两名女医学生看到后立即上前施救,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整个过程持续近20分钟,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前,两人一直没有放弃。遗憾的是,该男子最终抢救无效离世。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这两位学生受到了一些肯定,但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恶搞吐槽:“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名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该吐槽获得了6.1万点赞。两名女生表示有点受伤,不想纠结此事。她们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则表示,两名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生的誓言,拟于新生开学典礼上授予其校长特别奖。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A项,“表现了作者的天人感应观”错,文中没有提及“天人感应观”;B项,“他认为”错,这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而不是曹雪芹的观点。D项,“而且手法各异”错,文中没有体现此意。)2.C(“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在人物塑造方法上的不同”皆错,一是数字比较,不是对比论证;二是,作者是从人物数量上比较,突出了曹雪芹在一部作品中创造了更多的人物,更显得伟大。)3.B(“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错,《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的描写,集珠光宝气于一身,也能体现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贪婪张狂的个性。)4.C(“最终目的还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表述不够全面,最终目的还包括“惠及广大用户”。)5.A(B项,“增长空间有限了”看法片面,不能仅凭4G用户数量来判断信息消费规模;C项,于文无据,文中并未提到话费问题;D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水平远高于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人水平”错误,偷换概念,材料四中说的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增长率远高于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率。)6.①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电信企业的鼓励、引导、推动和督促;②采取有目标有步骤的办法具体落实提速降费目标;③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把提速降费推广普及到偏远地区;④扩大互联网接入范围,特别是扩大免费上网范围。(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7.D(对小说主题理解错误)8.老头儿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子”形象,(2分)他能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2分)在与鲨鱼搏斗时,老头儿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的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2分)9.他手中武器经历了鱼叉、绑在桨上的刀子、短棍、舵柄四个阶段,(2分)这种变化表明了战斗的激烈,武器在一件件地毁坏,情形在进一步的恶化,越来越艰难!(4分)10.C(原文是:履曰:“易氏逃死耳,非反也,招之当来。不来,诛未晚。”良从之,易氏果至。)11.B(“学正”不仅指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也指地方上行政郡县里管理教育的学官。本文指郡里管理教育的学官。)12.D(“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百姓沿街站立”文中没有体现。)13.(1)吴履查看监狱,问清缘故,立即释放百姓,并告诉以中。周以中更加愤怒,说:“县丞轻慢我。”(得分点:“狱”“白”“慢”各1分,文句通顺2分)(2)山东兵常用牛羊代替秋天税收,吴履与百姓商议说:“牛羊有生病死亡的隐患,不如缴纳粮食方便。”(得分点:“以”“计”“输”各1分,文句通顺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吴履,字德基,兰溪人。少年从师于闻人梦吉,通晓《春秋》诸部史书。李文忠镇守浙东,聘请他为郡里学正。过了很久,被推荐给朝廷,授予南康丞。南康风俗凶悍,认为县丞是文人,轻视他。过了几个月,吴履像老狱吏一样揭发隐伏的坏人坏事,大家都很吃惊,(坏人)相继收敛形迹。吴履于是改换看法,崇尚宽缓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知县周以中巡视乡村,被村民詈骂,没有捉到骂他的人,一怒之下,拘捕了其乡邻。吴履查看监狱,问清缘故,立即释放百姓,然后才告诉以中。周以中更加愤怒,说:“县丞轻慢我。”吴履说:“触犯大人的只有一个人,他的邻居有什么罪?现在抓起来的人多,而逮捕未有停止,逼迫,将有变乱,怎么办?”周以中怒气才消解。邑里有一座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每次祭祀就有蛇从门中爬出,百姓认其为神明。吴履缚住巫师,责罚他,把神像沉入江里,那座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于是消失。吴履当县丞六年,百姓爱戴他。升迁到安化当知县,大户人易氏占据险要地势自守,江阴侯吴良要击破他,便召吴履商量。吴履说:“易氏为免死而逃跑罢了,并非谋反。叫他来,他应该来,不来,杀他也不晚。”吴良听从他的计谋,易氏果然来了。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吴履说:“世事清明了,老百姓安心务农。登记招收愿当兵的,不愿也不要勉强。”迁潍州知州,山东兵常用牛羊代替秋天税收,吴履与百姓商议说:“牛羊有生病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