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在石碑上的科举史“进士题名”的发展伴随着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的演变。“进士”始设于隋炀帝时期,是科举考试的一种门类,通过策试考生的经学、时务策和诗赋来选拔人才,唐朝时它成为科举的主要科目,宋代几乎成为科举唯一科目,明清时已然成为通过最高级考试会试和殿试考生的固定称呼。随着国家对“进士”的重视,记录进士名录的典籍文献也逐渐增多,“进士题名”也随之兴起。一、进士题名碑的起源一一唐朝唐代的科举制度刚刚发展,“进士题名”也处于起步阶段,形制不一,规格不定,仅依靠士子个人兴趣而作。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最为困难,《通典》记“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民间也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足可见考中进士的不易。正因如此,中进士后会有多种庆祝活动,“雁塔题名”也是一种,《唐国史补》记“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中进士科的士子题名于慈恩寺大雁塔下,后“雁塔题名”也成为高中进士的另一说法。“雁塔题名”是何时何人兴起的,有很多说法。一传是张莒所做,《太平广记》记“慈恩题名,起自张莒,本于寺中闲游而题其同年人,因为故事”。查《全唐诗》中记张莒“登大历九年进士第”。大历九年是774年。另一种说法是自韦肇而兴,《南部新书》记“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后进慕效之,遂成故事”。《新唐书》介绍他“大历中为中书舍人”。唐大历年自766年起至779年止,韦肇大历中已为中书舍人,他中进士时间应早于张莒。三是自唐神龙(705—707)之后兴起,王定保《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记“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综合以上信息,“进士题名”最早起源于神龙年元年,最晚为大历九年,又查这两年均有开进士科的记载,故只能推测大概时间为705年至774年,但也可看出这种制度最初是士子私下刊刻而形成的一种风尚。“进士题名”在唐代并未一直延续,《玉海》中记载会昌年武宗即位后,宰相李德裕曾废除这一制度,直到唐末才得以恢复。唐代“进士题名”的题写方式没有规制,《太平广记》记“唐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及第,题名于慈恩塔,谈元茂秉笔……题名皆以姓望”,又记“同年中推善书者纪之”。因大雁塔年代久远,当年所留题名皆无,只得依文献推测,题写时是推选同科中书法最好的进士将同年中榜之人写于塔壁之上,所题内容为姓名、乡郡和时间。二、进士题名碑的发展——宋代随着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进士题名”也得到极大发展,集中表现为由私人发展到官方刻立,形成固定体例,各地方也有进士题名碑的刻立。宋承唐制,分州试、府试、省试和殿试,省试和殿试都是在京城组织的,因此通过州试的考生们皆需上京城应考(四川除外)。北宋定都开圭寸,据王士《池北偶谈》载:“本朝进士题名皆刻石于相国与兴国两寺。”赵升《朝野类要》记:“进士及第,各集乡人于佛寺作题名乡会。”《事物纪原》又记:“宋朝之制,进士中第必赐名于桂籍堂”,经查桂籍堂应在相国寺内罗汉院内。在《山堂肆考》曾记有桂籍堂题名的实例:“宋太宗兴国中,进士中第赐题名于桂籍堂,此题名之始,唐人题名于慈恩寺,乃进士自题也。”因此北宋“进士题名”之地位于相国寺桂籍堂,是进士自行刻立的。南宋的进士题名碑立于礼部贡院,《宋宝四年登科录》记“七月二十五日立题名碑石于礼部贡院”, 《菽园杂记》也记:“近得晦先生同年录,因得以知宋科举之制……立题名石刻于礼部贡院。”贡院是宋朝为严防作弊而在各地设置的专门性考试场所,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在当地设礼部贡院让全国考生应考省试,《梦粱录》中详细记载贡院情况“礼部贡院在观桥西……贡院置大中门,大门里置弥封誊录所及诸司官,中门内两廊各千余间廊屋,为士子试处。厅之两厢,列进士题名石刻”。南宋的进士题名碑已由官方题刻,全部费用亦都由官方承担,南宋诗人周密曾作《唱名记》一篇叙述南宋进士唱名后情况,中记“……遂立题名石刻。凡费悉出于官及诸阃馈遗云”。南宋立于礼部贡院的题名碑已无留存,但在《金石续编》找到立于安徽滁州的“王佐榜进士题名碑”资料, 此碑是私人为纪念绍兴十八年五甲九十名进士朱熹而立的。虽未能找到礼部贡院原碑,但通过此记载也可一窥当时题名碑的大体形制,书中记“碑高六尺四存,广三尺二寸,碑首横题宋绍兴十八年进士题名记十一字,篆书。下分六截,上截诏书制策,下三截分刻知贡举等衔名,五截刻进士题名,每行十人,下截刻记并正书”。当时碑上所写内容有皇帝诏书、当科策问考题、参与科考官员姓名及官职、同年录以及当科五甲进士的姓名、籍贯和甲次。宋朝的进士题名碑已被全社会广为认可, 出现个人刻立的情况,除此之外,最多的进士题名碑应是立于各地学校和文庙的,这类题名碑是为纪念本籍中进士者,而将其姓名全部刻于一碑之上。这种情况北宋时已有记载, 《东堂集》“饶州州学进士题名记”篇末道:“元五年春既刻学记,又刻教授题名记,又刻进士登科姓名。”南宋这类进士题名碑更多, 《粤西诗载》记“宾州领方山……今设学宫处有宋淳中进士题名碑”。 《成都文集》中有南宋进士田况与王刚中所做的“进士题名碑记”两篇, 其中皆提到自太平兴国后,将进士名录题写于府学石室东侧的石柱之上。《西湖游览志》中也写过:“灵芝寺……至宋而规制浸宏,高孝两朝四临幸焉,有浮碧轩依光堂,亦为新进士会年题名之所。”此寺虽也在杭州,但因南宋进士题名碑皆立于礼部贡院内,故推测这里可能是进士自行题名之所。三、进士题名碑的完善一一金元金、元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继承了汉族的文化和制度,这一特点在科举制度的实施上也有体现,进士题名碑也被传承下来。 为维护统治,金朝初期已开始施行科举制度,分南北选而试,南选试经义,北选试词赋,大定十三年金世宗完颜雍还仿照科举创女真进士科,在北京悯忠寺开考,以策论试女真人,答题需用女真文,现河南开封还存有一通“女真进士题名碑”,全碑皆用金文所刻。之前学者已对此题名碑有深入研究, 可确定所刻内容是金哀宗正大元年的科考情况,碑文简要叙述该科的过程和进士的姓名、籍贯。而此碑立于开封是因为金与蒙古战事危机,金贞二年金宣帝迁都开封,故立于此。在地方上,金朝仍保有题刻进士题名碑的习惯, 《金石萃编》中载有两通金兆府进士题名碑,其中一块记“碑残缺,仅存咼二尺九寸,广一尺七寸五,分字数行,数无考。正书,隶额……此碑残缺,玩其文,乃金朝金兆府进士题名也,所题自阜昌六年迄,兴定(缺)年八科进士之名”。另一块记“碑连额高七尺二寸,广三尺七寸,作三截,上截二十四行,行十六字,中截三十行,下截十三行,俱人名字。数参差不等,正书,篆额,在……此与前碑同为京兆府学进士题名之碑,前碑止于兴定二年所载金兆本贯之登进士者,此碑专载他贯之肄业京兆而登进士者, 起大定十九年,迄正大七年,凡十五科,共四十三人”。金兆府即今西安市,两碑所刻内容虽都为进士录,但体例略有不同,前碑按科榜划分,刻进士姓名、籍贯和甲次,后碑先刻碑记,再按科榜划分,只刻进士姓名与籍贯。元朝建立后,历代皇帝也建学校、兴科举,元至元二十四年和元大德六年分别在北京建国子监和孔庙,大兴教化。元延元年在全国开科取士,元朝把人分成四等,科举考试分左右榜而试,针对不同人要求不同,中榜者皆为进士。《元史?选举志》载新科进士日程安排就有在国子监题立碑的记载“又择日,诸进士诣先圣庙行舍菜礼,第一人具祝文行事,刻石题名于国子监”。元朝题名碑仅存尽三块,是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碑、国子监公示题名记(旧称至正十九年己亥四色进士题名碑)、国子监公示题名记三块石碑,是清康熙三十一年国子祭酒吴苑在孔庙崇圣祠挖出的,据《钦定国子监志》记“元朝立题名碑本十六块,但明人将其碑上进士姓名磨去,刻上明朝进士名录”。三块题名碑能留存下来实为不易,由于年代久远,碑上内容已不清晰,《钦定国子监志》中记有至正十一年进士题名的内容“监丞文(缺)篆额,祭酒王思诚撰记,无书人人姓名。题名现存者:蒙古、色目一甲朵列图一人;二甲善林远等五人;三甲普延台等二十三人。余俱蚀损无考。又汉人、南人现存者:一甲文允中一人;二甲吴裕等五人;三甲宋贞等三十三人。亦全缺无考。是年(缺)月立”。此碑体例为先做碑记,再按甲次及科目刻录进士姓名,据邢鹏考证,碑上未刻进士籍贯,此外还刻作碑记人的官职、姓名,与金代不同的是元碑将不同榜中进士者刻于一碑之上。元朝对于“进士题名碑”发展最大的贡献在于确定将碑立于国子监内,这个制度延续至明清两代。四、进士题名碑的巅峰一一明清明清两代的进士题名碑的刻立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虽偶有间断,但也传承下来,在北京孔庙内就存有明碑77通,清碑118通。明朝于洪武四年开科取士,进士题名碑始设于洪武二十一年,《钦定续文献通考》记“二十一年始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著为令”。明朝初定都南京,建国子监,将题名碑皆立于监门,据文献分析,南京国子监应有进士题名碑10通,现已全毁。永乐十三年,明成祖在北京举行殿试,此后进士题名碑皆立于北京国子监,而放置地点则在孔庙和国子监两处几次往返,《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进士题名碑原在国子监大成门下,正统间移于太学门外。景泰二年五月,左春坊左谕德管国子监司业事赵琬奏,进士题名立石大成门下,俾诸生出入皆得瞻仰,诚激劝后学之意”。通过地点转变可以看出明政府希望进士题名碑对士子起到教化作用。明朝进士题名碑的刻立由礼部、工部和翰林院共同完成。先由礼部为进士题名碑的备料、刻石等事项题请,《礼部志稿》记“题请……题名碑石等项”。明万历以前的进士题名碑上会题刻碑记,礼部还需请皇上指派撰写和刻写碑记的人,“部仍行翰林院拟定制,房官一员书写刻石,以后俱可照此行,上从其言,遂著为例”。撰写进士题名记者均是通文达理之人,《皇明太学志》载“洪武中进士题名记文,或学士,或祭酒撰述。永乐以后,皆馆阁大僚及吏、礼尚书承命为之”。但万历戊戌科后,题名记刻写较少,究其原因是馆阁大臣间的资格排位之争。制作题名碑则由工部负责,《文敏集》记“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太学”。随局势的动荡,明末已不再刻立题名碑,最后一通是明朝崇祯十三年特用科进士题名碑。明代进士题名碑体例与宋朝相同,除刻碑记外,还按甲次分刻进士名录、籍贯,以及负责考试官员的名姓和官职。地方上也有刻立题名碑的记载,立碑之地有在官府衙门的,《山西通志》记“山西布政司自景泰乙亥竖丰碑至于今凡三易石”。也有在各地府学的,《文毅集》中有在江西吉安市永新县学宫立永新进士题名碑的记载。清朝继承明朝的各项制度,刻立进士题名碑亦是如此。自顺治二年开科策试天下士子,至光绪三十一年宣布废止科举制,清朝举行科考112科,但立进士题名碑118块,其中包括2块满榜进士题名碑,4块翻译题名碑。清朝负责刻立进士题名碑的是礼部、工部和国子监。仍是先由礼部题请,但是由工部出资,国子监典簿厅负责建造。《钦定国子监志》记“赐银一百两立石大成门外,由礼部奏请国子监行文,工部营膳司支领,典簿厅经历其事”。并不是全部进士题名碑都为官方建造,《世宗宪皇帝圣训》中记雍正二年有恢复官方立碑的圣谕,“……本朝历科进士题名碑,自顺治丙戌科起至康熙戊戌科而止,稽之会典,诸进士释菜后,礼部题请工部给建碑银一百两交与国子监立石题名。康熙三年辅政大臣裁省,自后每科诸进士各自捐资立石。……著工部动用正项钱粮,令国子监将雍正癸卯、甲辰两科题名碑速行建立,康熙辛丑科亦宜补建,嗣后每科仍照旧例题请。”在康熙三年至雍正三年中所建的进士题名碑多是由进士或进士后人自行捐资刻立的,据学者统计这样的题名碑有23块。光绪二十九年和三十年两通碑也是进士自己捐资建立的,据商衍鎏介绍是因为当时国子监已裁撤,礼部也没有建碑银两。光绪三十年丙申科是最后一通题名,随着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开设新式学堂”等的制度改革,科举制度正式灭亡,进士成为历史的名次,“进士题名”也已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清朝进士题名碑体例与明朝相同,但碑记已非常简略,仅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某年某科,某月某日策天下贡士***等。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诰示”。后按甲次刻录进士姓名、籍贯。与明朝略有不同处在于,明朝多是竖排刻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制造与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公共交通车辆电梯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年度品牌加盟品牌使用权合同
- 2024年度中秋月饼采购合同格式
- 运货车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竹笛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2024年度环保监测系统建设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授权范围界定
- 2024年度某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智能语音助手定制开发与授权合同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同步自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课堂教学设计教案5篇
- 高职劳动教育方案(2篇)
- 2024石灰石粉混凝土
- 《无机化学》课件-分子间作用力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批非教学科研岗位招考聘用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客观题3大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原卷版及解析版(原卷版+解析版)
- SYT 6769.1-2010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部分:高压玻璃纤维管线管
- 安全教育年度计划养老院
- 中国文化概论(中英文字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侨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