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产业发展方案_第1页
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产业发展方案_第2页
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产业发展方案_第3页
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产业发展方案_第4页
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产业发展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产业发展方案

全面推进电网扶贫攻坚工程建设,加大贫困地区电力发展扶持力度,坚持一县一报告、一乡一清册、一村一方案精准扶贫原则,聚焦全省53个贫困县、6492个贫困村脱贫目标,集中三年(2016-2018年)时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可靠性低、不通动力电等问题,提升贫困地区供电能力和质量,供电保障能力实现翻番。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电力设施。力争贫困县电网改造提升目标整体进度比经济社会脱贫计划提前一年完成。服务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分类统筹、整村推进、销号管理思路,全面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推行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农网户均配变容量倍增工程,大力推进村村通动力电、平原地区井井通电、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装备水平。2020年全省农网整体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中低压配电行业竞争格局全球范围内,配电电器行业是一个充分国际竞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形成了跨国企业与各国本土优势企业共存的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配电电器行业的跨国企业有施耐德、西门子、ABB、伊顿等。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吸引了施耐德、ABB、西门子、GE、伊顿等为代表的国外知名制造商积极介入。跨国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垄断了国内高端市场。随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国内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迅速崛起,生产厂家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产品标准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技术水平和加工工艺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正泰电器、天正电气、良信股份、德力西集团、上海电器股份人民电器厂等厂商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走向国际化。但是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生产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输配电行业细分市场,一些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仍需从施耐德、ABB等国际电气巨头进口或向合资厂商采购,自主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研发手段等方面仍与国际大厂有一定差距。同时,行业内还存在一定的技术、资质壁垒,行业竞争比较激烈。由于产品品类繁多,新进入的企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技术积累才能够取得发展。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农电代管体制基本取消,县级供电企业划转省电力公司直接管理。城乡各类用电全面实现同网同价,城乡电力均等化服务普遍提高。探索推进并完成8个县级供电企业子公司改分公司,逐步理顺农村电网发展体制,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体制基础。影响中低压配电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影响中低压配电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全球发电量已从1985年的9880TWh发展至2020年的26823TWh,35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9%。亚太地区作为过去35年中增长最大的地区,以11195TWH的增量占据了总增量16943TWH的66%。中国作为全球发电量最大的增长来源,占据了总增量的4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总体增速稳定,平均增速为2.84%,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年至2020年平均增速约为6%。根据数据,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总体年均增速为2-3%,电力消费总增速约为4-6%。电力行业是影响配电电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明确作为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一项发展目标。根据以上发展目标,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规划建设电网投资规模约6,700亿元。其中配电网建设规划投资达到3200亿元,几乎占到了总投资的一半。此外,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八项稳经济措施,2022年电网投资超5000亿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电力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市场随之增长。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深入调整,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能源消费领域的重要组成。截至2021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占比达13.8%,光伏装机占比达12.9%,合计已达26.7%。发电量方面,风电和光伏在2021年底合计已达11.7%。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分别印发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实用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南网电网建设实用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白皮书》,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实用新型电力系统,2050年全面建成实用新型电力系统。(二)影响中低压配电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电力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受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与电力企业、电网的固定资产投资、产能扩张密切相关。如果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电力企业和电网的采购额减少,本行业将面临需求下降、收入减少的风险。随着具备智能化、模块化、高性能等特征的新一代配电电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企业需要在关键部件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装配,提升精益生产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尽管行业内优秀企业保持着研发的高投入,推出性能优异、种类丰富的新产品。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受制于融资难、技术积累薄弱等问题,研发投入依然偏低,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因此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往往只能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满足城镇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配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水路气基础设施建设两协同,适度超前建设配电网,紧密跟踪市区、县城及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等经济增长热点,加快驻马店、信阳、周口、商丘等豫东南地区电网建设,增加供电能力,消除城镇用电瓶颈。开展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建设。力争2020年城镇地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4%以上,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4小时,达到中部先进水平。智能化水平建设取得新进展智能化建设快速推进,110千伏智能变电站覆盖率实现零的突破达到21.4%,新增智能电能237万块,智能电能表覆盖率由2010年的1%提升至31.9%,10千伏配电自动化建设从无到有,覆盖率达到4.9%。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城网全覆盖,在郑州、鹤壁两地开展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建成郑州新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实现装备水平升级在中心城市、城镇区域选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设备设施,在农村地区选用成熟可靠、坚固耐用的设备设施,提高低压线路绝缘化率,提高供电安全性。逐步更换老旧设备,对运行年限长、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存在系统性缺陷的设备等进行改造,消除运行安全隐患。提高设备本体智能化水平,推行功能一体化、设备模块化、接口标准化。推广应用固体绝缘环网柜、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智能配电台区等新设备新技术。中低压配电行业发展趋势(一)中低压配电行业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的背景下,行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全行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实现产品信息可追溯,用信息化手段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及监控,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方便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通过人与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的合作共事,实现制造信息化、自动化,使得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日趋智能化,并且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将逐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二)中低压配电行业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位面积电网容量不断增长,小型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由于具有节约占地空间、节约能耗和材料、改善城市环境等优点,备受用户青睐。随着复合绝缘技术、APG自动压力凝胶技术、气体绝缘技术和小型化真空灭弧室的使用,配电设备的尺寸和重量与以前相比大幅度减小。在配电及控制设备体积不断减小的同时,加入更多的电器元件及装置,并且在保证原有产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高,使单一产品具备更多功能,成为本行业的发展目标与趋势。(三)新能源发电市场高速增长,推动专用型设备技术快速进步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供应能力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能源供求关系近年来因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火电为主的发电方式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持续突出,风电、核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新能源发电的高速发展将带动一系列低压电器的需求增长。然而,各类新能源发电由于能源获取的方式、发电原理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各类能源的发电及配电特点进行改良甚至重新设计,对进入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厂商提出了更高挑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