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2、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L端液面高度会高于R端液面高度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或氧气)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3、20℃时,NaCl溶液情况见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0%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45.0g/100g水D.③④4、下列措施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的是()5、t2℃接近饱和的甲溶液逐渐冷却至t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电解水、氢气燃烧、氢气还原氧化铜三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水的组成,其中图二、图三中反应所需的氢气来自实验室制氢气装置。(资料:实验室用锌粒和10%的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氢气,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①按上图一实验,写出电解水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②按上图二实验,图二U型管中氧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d处点燃氢气,证明水的组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按图三实验,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测得B装置实验前后减少了3.2克,C增加了4.0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4,大于实际结果1:8,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B中仍有黑色固体,则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图三实验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7、下图装置为CO还原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药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实验改进)8、化学实验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请分析以下实验【实验一】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④20-16.8=3.2,3.2克是_____的质量。⑤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⑥如果将另一份含8克氧化铜样品完全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13、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种类,设计了下列实验(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浓硫酸用以吸收水蒸汽):【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2和CO【实验设计】:装置图如图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①实验时,A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②若猜想①成立,B、D处的实验现象是:B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③若猜想②成立,则(m4-m3)_____(m1-m2)(选填“>”、“<”、“=”)。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④若猜想③成立,且8gCuO全部参与反应,则碳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是____<n<_____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③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2)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①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②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④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15、一次用餐中,小丽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回一袋,和同学一起对其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提出问题】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做出猜想】小丽猜想: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小明猜想: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纳,你的猜想:部分交变质,含有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探究】小丽取少量固体酒精在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取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丽说氢氧化钠没变质,小明认为她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请你补全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的①②③,证明固体酒精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所及变质的程度如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提升】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6、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题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2Na2SO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猜想1:固体成分为Na2SO3猜想2:固体成分为Na2SO4猜想3: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实验结论】(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由题中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景.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g。Na2SO4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总结提升】(l)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g,则m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用含m(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___________。17、碱式氯化镁【Mg(OH)Cl】受热能分解,它分解后产物是什么?小科进行了探究。【猜想】Mg(OH)Cl分解后产物可能有:Mg、MgCl2、MgO、HCl气体、H2O、Cl2。老师告诉他产物就是上述猪想中的其中几种,并提示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一】取少量的Mg(OH)Cl放入大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足量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沉淀不再产生,大试管口也没有液滴形成,管内有固体剩余,无其他现象。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有_______气体,无其他气体。【实验二】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实验三】再取少量实验一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由此推知Mg(OH)Cl分解后产物中没有________。【结论】Mg(OH)Cl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18、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溶液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OH、Ca(OH)2[分析与推理]: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质是对可能存在的溶质是和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拓展延伸]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填化学式)沉淀。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1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来制备氯气,反应原理为:Mn02+4HCl(浓)======MnCl2+C12+2H20。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①氯气是黄绿色且有毒的气体。②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③常温常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回答问题】(1)装置D的作用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现问题】制备过程中,因盐酸浓度下降导致反应停止。某化学小组同学为测定装置A中反应后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提出两套测定方案如下图所示。(2)方案Ⅰ中操作m的名称为。通过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残余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此测定方案是(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