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_第1页
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_第2页
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_第3页
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_第4页
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小学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

一、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爱护问题,知道一些环保法规、环保学问、增添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把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学问。

2、培育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喜爱大自然和爱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使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怀校内环境做起,主动参加爱护环境的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爱护工作。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内建设。培育可持续进展人。环境爱护教育是让少年儿童从小懂得爱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让社会可持续进展。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进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结合创建“节省型学校”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校内,加强学校环保硬件建设。

二、校内垃圾的分类:

1、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

人人有责,加强管理,重在实效,持之以恒

2、垃圾分类的详细做法:

〔1〕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食堂垃圾〔指:剩饭剩菜,菜根菜叶、废弃油指等〕。

〔3〕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试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4〕不行回收垃圾〔指:塑料类、瓜皮果壳、建筑垃圾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5〕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3、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1〕学校在公共场所和主干道边同一位置设置两种垃圾箱,一种为可回收垃圾箱,另一种为不行回收的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需按有关要求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各班各室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袋〔纸盒〕,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需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行回收的垃圾必需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箱内。

〔4〕食堂垃圾:剩饭剩菜等废物由食堂指定专人集中处理,废弃油脂由相关证照齐全的专业人员集中回收。菜根、菜叶等食品废弃物集中处理。

〔5〕有毒有害垃圾和废旧电子垃圾交总务处集中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6〕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处理。

〔7〕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当处理。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政教到处、团委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扬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仔细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为爱护环境、节省资源做到人人参加,人人有责。

2、加强对分类垃圾的准时处理,后勤人员要按相关要求把好关并做好记录,发觉问题准时反映,并供应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物质保障。

3、任何人未经答应不得私自处理,燃烧垃圾,轻者批判教育,重者并造成肯定影响的赐予相关处理,并追求有关责任。

4、对本制度执行良好的集体或个人,学校每学期赐予表彰和嘉奖。

四、垃圾分类的管理方法

〔1〕各班均设垃圾分类贮存篓,每天把教室内的垃圾按要求分三类放好。一类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一类回收废纸;另一类是剩余垃圾。

〔2〕收集废电池,投放到废电池回收点。

〔3〕按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五、垃圾回收的措施是:

〔1〕学校各班设立特地垃圾回收点,设分类贮存箱若干个〔暂设贮存箱2只,一只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另一只回收废纸〕,废电池回收桶一只。

〔2〕每天各班支配专人做环保卫士负责监督、检查、整理。

〔3〕每月所得的回收费有专人做好登记,并归各班全部。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2

一、工作要求:

1、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校内内、教室、办公室里摆放垃圾分类回收箱,并做好统一标识。

2、各教室垃圾分类工作由班主任、卫生委员负责,办公室垃圾分类由室长支配值勤表,落实对垃圾分类的监督执行。

3、每天定人、定时、定点进行垃圾清倒工作,把各类垃圾投放到学校的指定地方,然后由学校统一处理。

垃圾投放地点:

1、干垃圾、可回收物投放点在2号楼反面

2、湿垃圾投放点在3号楼教工饮水间

3、有害垃圾投放点在食堂大门右侧

垃圾投放点开放时间:

每日中午12:30——12:45

下午15:30——16:00

周五中午12:15——12:50

4、提倡绿色办公,削减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5、做好源头减量工作,学校门卫不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