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6146-刘梦琴-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1_第1页
8346146-刘梦琴-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1_第2页
8346146-刘梦琴-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1_第3页
8346146-刘梦琴-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1_第4页
8346146-刘梦琴-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1.1选题缘由面对本世纪以来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了更好的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是核心素养的观点。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化和实现途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徐蓝、朱汉国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领域的具体要求,是“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历史核心素养定为以下五个要素,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笔者之所以选择“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家国情怀素养在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地位。在历史核心素养体系中,唯物史观是诸多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素养是诸多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2、家国情怀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也是实现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方法与途径。历史的教育功能是历史学的核心,历史的教育功能从狭义上来讲就是通过历史信息的传递与教育,对人们的思想、伦理、道德等诸方面进行熏陶和影响;而从广义上来讲,历史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使人们认识国情、认识民族的发展及其文化的传承,能够认识并把握历史规律,从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形成具有民族认同感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对现实世界尊重、理解的襟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3、家国情怀素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大学》中也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中也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古代士大夫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由此观之从古至今,教育的第一目标始终是育人。而家国情怀素养注重对个人品行的修养,注重对个人情操的陶冶与丰富,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发展。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当前国家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4、家国情怀素养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十八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对国家和公民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而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因此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9年6月,香港地区由修订逃犯条例而引发的动乱不断升级,许多青少年都参与其中,甚至不少青少年否认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其中不乏西方某些政客从中作祟,但更重要的是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香港的基础教育在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落实家国情怀素养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1.2研究意义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主要实现途径。通过对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不仅能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和理论体系,更能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目的。此外,我国对核心素养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现实的教学活动又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尤其是最新的课程标准发布之后,统编版教材开始实行,对核心素养这一新标准下教学策略的需求是巨大的。笔者从家国情怀素养与统编版教材相结合的角度,以文献研究和具体教案相结合的视角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历史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素养的认识,为新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家国情怀素养作了两个层次的要求,低层次的要求为:“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的所得与家乡、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由此可见通过对家国情怀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能够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国情、认识本民族的发展历程,能够用历史的思维去分析社会问题,促进学生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长足发展。1.3研究现状1.3.1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核心素养也称为keycompetency或者Keyskills、coreskills等说法,不管怎么说,核心素养离不了“关键”这一中心含义。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先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他国家在制定其课程标准的时候也将核心素养纳入其考核评价体系。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到目前也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张华在《论核心素养的内涵》中通过对不同组织和国家所定义的核心素养进行对比,对核心素养进行如下定义:“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4期,第10-24页。林崇德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第8-18页。陈佑清在《“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基于与“素质教育”比较的分析》中提出,核心素养作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核心素养是能够应对复杂情境中工作的要求并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核心素养是比知识、技能等更宽泛的概念;最后,核心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因此,他认为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或行为所需要的“胜任力或竞争力”,它是由完成该种活动或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多种素质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素质或整体性素质。陈佑清:《“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基于与“素质教育”比较的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36卷12期。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着两大要素。其中,文化基础包含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要素;自主发展囊括了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大要素,社会参与则包括了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两大素养。这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共同构成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和内涵。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10月。余文森在《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中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学科知识和学科活动密切相关。他认为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余文森: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38卷第1期。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涉及到了诸多方面,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到实施策略,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从企业到事业机关,从语数外到音体美等多层次多领域都有所涉及,研究成果颇为丰硕。1.3.2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的学生通过在初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能够达成的历史学科要求的以及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林奕晶的《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王少莲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概要》、李莉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与实践示例》以及王玲的《高中历史学浦心素养培养策略简析》等多篇文章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的内涵、培养策略和实施途径进行了相关的探讨。除此以外也有许多学者具体的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探讨,主要的探讨对象主要集中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方面。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对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素养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孙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以<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为例》的研究中对家国情怀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她指出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家国情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历史学科的属性来决定的。同时以《抗日战争》这一课为例,提出了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的三个原则,即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爱国主义与国际意识相统一原则和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原则。并指出应该进一步完善家国情怀素养的评价体系。高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研究——以河南省汝南高级中学为例》一文中的研究特色主要在于对河南省汝南高级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并且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培养“家国情怀”改进策略,写了一份教学案例,示范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张永康在《以表现性评价培养“家国情怀”》一文中则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评价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他认为表现性评价则可以通过任务与评价使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得可视,因此可以通过表现性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薛权开、俞静娟在《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一文中指出家国天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每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特色的家国情怀。他强调学习家国情怀时要拓宽视野,放眼世界,拓宽学生的世界意识,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伦理观。何平、梁静燕在《例谈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在历史教学中想要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就应该在历史教育中重视生命教育、历史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李坡在《“家国情怀”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体现》一文中认为家国情怀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同时他也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的共性。在世界史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家国情怀。周刘波的《家国情怀:教学意蕴与生成路径》一文中,表示家国情怀的内涵体现在学生对家国同构的体现、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和担当意识。并提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历史校本课程为途径、以主题实践活动为方式、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实现途径。目前,虽然对于家国情怀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部编版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推广使用,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深入。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2.家国情怀素养概要2.1家国情怀的发展及其现代内涵2.1.1家国情怀的发展“家”在甲骨文中写作“”,上半部分象征着屋舍,下半部分是“豕”,即猪。上有屋檐遮风避雨,下养猪解决生计问题。在早期中国人心中,家就是一个稳定的场所,可以遮风避雨,有一定赖以生存的产业。《说文解字》中对家的定义如下:“家,居也。”由此可见,家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可以从事生产的地方。《解字“家”“国”》郝思斯《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9月30日第006版因此,家文化便深深的镌刻在中国人的血脉当中,团圆便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古代许多小说、戏曲都是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与家密切相关,如春节、中秋节,都讲求一家团圆。《说文解字》中对“国”字的解释如下:“國,邦也。从囗,从或。”甲骨文中将“国”写作“”。根据甲骨文字形,“国”字像以戈守卫土地。国在金文中则写作“”,加了四条短线,表示用戈来守卫四周疆界。《解字“家”“国”》郝思斯《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9月30日第006版《“国”字的文化阐释》,黄卫星,张玉能,《城市学刊》,2017年1月,第38卷第1期我们经常用“国家”这一词来指代世界上某一个具体的地点,家与国历来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古代中国,士大夫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一直以来都喜欢将个人命运、家庭与国家、天下联系在一起,由己及彼,由家及国。中国古代的这种家国情怀的政治根源在于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家国同构的特点。所谓“家国同构”,指的是家庭或者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共通性,均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宗法观念因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超过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可以说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典型特征。而家国情怀的经济根源则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模式——小农经济。由于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便深深的扎根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当中,由家及国,将家族结构扩展至国家结构。古代中国的家国情怀更多的是指在家庭、家族基础上对父、君的尊崇及责任担当。由此希冀能够得到家庭、家族与国家的认可。其核心在于追求和谐,在国家层面追求整个国家、社会统一于君权之下的和谐,在家庭关系方面追求家庭、家族关系统一于父权之下的和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梁佳斌,四川师范大学,2015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侵略和骚扰,在此背景下,许多仁人志士为维护国家完整,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以林则徐、魏源、左宗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驱逐外国侵略者,维护国家统一,将自身发展同国家时代相结合,思考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承担起时代使命。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主张,以此来挽救民族危机,反抗外国侵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通过创建华兴会、兴中会等一系列革命组织,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结束在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自从登上政治舞台以来,先后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革命理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而作为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也在这一时期承担起时代和民族的责任,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等事件中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面对来自西方的侵略和威胁,家国情怀的内涵从个人、家庭上升到了民族和国家。近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将从个人、家庭的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维护国家一统、稳定社会秩序、和谐家庭关系了,它还包括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也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辱,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民族凝聚力。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家国情怀的内涵形成了个人—家庭—家族—民族四个维度,家国情怀的内涵得到了扩大和丰富。2.1.2家国情怀的现代内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我国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77国集团等重要国际组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通过五年计划、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10年更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力量。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现代公民意识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此背景下,家国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上,即个人与家庭、家乡,国家与民族,世界与人类;其内涵则有了更深的发展,1、家国情怀的内涵应该包括对个人的肯定、对家庭幸福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而家庭依然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我们在理解家国情怀的时候也应该理性地去认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联系与区别。既要认识到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是国家长足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也要看到国家发展给个人与家庭带来的机遇,认识到国家兴衰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直接影响。2、家国情怀的内涵应包含对国家和家乡的归属感、认可感与责任感。对国家和家乡的归属感是通过对国家的认可感和责任感来实现的。只有当一个人他的国家和家乡持有高度的认可,并对之有高度的责任感的时候,才会真正从内心深处找到归属。对国家的认可,就是要认可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关注中国发展实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相结合,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对家乡的认可和责任感则包括了对家乡的历史、家乡的文化、家乡的发展的肯定,并密切关注家乡发展实际,积极研究、解决家乡发展障碍。同样,家乡文化也蕴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是住宅、饮食等方面,精神文化则则主要包括语言、风俗等方面。中国人讲求落叶归根,因此对国家和家乡的认可实际上是对个人、家庭命运的最终寄托。3、家国情怀的内涵应该包含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进行肯定、继承与践行。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它是民族文化、民族道德、民族传统以及民族个性的集中表现。《《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翟泰丰主编;顾龙生,宋贵仑,宋玉平副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07。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是深蕴在某个民族内部的精神与深层心理结构,是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03。4、家国情怀的内涵还应该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维护人类社会正义、基本伦理、人与人相互友爱、国与国和睦相处等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谴责诸如暴行、仇恨、屠杀、侵略等破坏和颠覆人类基本价值准则的行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徐蓝、朱汉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2.2课程标准及学业质量标准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与2003版课程方案中的的培养目标相比,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更突出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学生个人的长足发展。据此,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同时也指出了家国情怀素养的课程目标如下:“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同时针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的高低划分成了四个水平,是对学生素养的形象刻画,对于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课程标准将学生完成学业后应达到的家国情怀素养水平划分如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水平家国情怀素养水平1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水平2水平3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水平4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学业质量标准中将家国情怀素养划分为两个档次,其中水平1和水平2属于低层次水平,是学生完成历史学科后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3和水平4属于较高层次水平,是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中的命题依据。在基础层次水平中,家国情怀素养的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国家、民族、家乡的史实;2、能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依据;3、知道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及其现实价值;4、热爱祖国和人民,对祖国和人民具有强烈的则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较高层次水平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表现则做出了更高的要求:1、能够站在民族、人类发展的高度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2、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并联系现实问题,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现实;3、能够立志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徐蓝、朱汉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从课程目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都进一步体现了新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目标,即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新型人才。因此,教师只有在制定教学方案中应该联系教材,对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2.3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作用在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在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地位。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最终目标。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体系中的信念系统,决定着历史教学的方向和落脚点。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1、注重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历史学科的外延,提升历史学科人文属性与价值,促进我国历史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一门“人学”,对于历史的研宄或学习,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评价与道德教育。陈志刚,郭艳红.从历史学科特点析历史教学的本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报,2007(3):132-135.2017版课程标准对历史学作了这样的阐释:“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的学科。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陈志刚,郭艳红.从历史学科特点析历史教学的本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院报,2007(3):132-135.《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学而》就曾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也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中也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由此观之,从古至今教育的第一目标始终是育人。只有当“科学与人文并重,才能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育才和育人相结合,才能扭转教育的偏差”梁仁化.梁仁化.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5):34-362、注重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完善个人的人格,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最为独特的本质就是:以评鉴反思为核心内容,历史作为过往的一种记录,本身就带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历史教育学中,要注意学生对有关概念的掌握,树立正确的方法论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任鹏杰.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3):165-166.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即个人道德信念、人生观念的选择,而这主要就体现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德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历史教育又承担着重任。对于个人来说,历史课程中有着许多优秀的素材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信念。比如通过对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团结一致的精神气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在艰难环境中曲折探索并取得了不菲成就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理想信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尤其非常强调孝文化。如“家和万事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等观念。同时中国历史上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抗倭斗争等一系列史实也强调了个人对国家的忠贞与责任。因此,任鹏杰.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3):165-166.同时家国情怀素养不仅仅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本身、自己的家庭、本民族本国家的发展,更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正义,谴责破坏和颠覆人类基本价值准则的行为。因此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认知。3、注重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民族长远发展,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础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符号。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包括了政治理念,也包括了哲学思想;既有整体的价值信念,也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既可以表现在衣食住用行,也可以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通过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可以对儒家文化等思想的精髓与现代价值有进一步理解,能够认识到中国语言、戏曲、书法等艺术的魅力。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和历史,形成具有民族认同感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对现实世界尊重、理解的襟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本民族的长远发展。十八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对国家和公民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而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因此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3.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不是通过短短几节课就能够达到的,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与改进。3.1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指的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带领与指导。积极发挥教师在家国情怀素养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意义。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家国素养情怀不像其他素养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就能够达到,而且在考试中比较侧重知识点与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忽视了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有意识地将家国情怀素养的概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3.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方法历史课堂的传统方法是讲述法,教师在讲述时一定要注意讲述顺序与目标,并且语言要具有感染力。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时,就可以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切入点,对林觉民的生平以及书信内容进行解读,讲述林觉民义无反顾的参加革命的相关事迹,同时可以配有相关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带入情感,达到培养家国情怀的目的。图表法也是历史课程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相比于文字和语言,图片更加直观的反映历史场景,表格更直观的展示历史数据,这对复杂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具有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运用历史图片的时候,应该更深次的解读图片内容。比如,在讲述唐朝民族关系时,可以展示阎立本的《步辇图》。《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可以提问学生这幅图中和平时帝王出行有什么明显不同?观察力较强的学生就能够发现唐太宗的步辇是由宫女来抬的,再结合当时唐太宗身上的穿的不是接见使者的礼服,可以都看出这实际上反映了唐太宗对于接见吐蕃使者急切的心态,进而能够感受到唐太宗对于民族问题的重视。通过对图片的深度解析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深化情感目标。想要在课堂上深化家国情怀素养,还应该创设教学情境。如果“在教学中采用讲大道理式的呆板教法或者教师的“一言堂”,就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现有的教学资源创造多样化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家国情怀教育。”叶少勇.“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5).当然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外,有条件的地方,师生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一些历史文化遗址、历史博物馆等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比如在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曾存放于峨眉、乐山,那么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全民抗战史实,就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遗址,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民族大义,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3.3合理利用课堂内外资源历史课本是最好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充分挖掘课本素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如在《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外历史纲要(上)》)这一课中,课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家国情怀资源,如台儿庄大捷、平型关大捷的重大胜利;民族企业、高校等内迁的悲壮史诗;左权、戴安澜等烈士的英雄事迹,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深度挖掘的素材。同样许多课外素材也是值得深入发掘的。比如地方史料、家族史、口述史。比如在讲述宗法制影响的时候就可以从家族史入手,让学生回家整理家族族谱,编写自己的家族史;讲述改革开放的影响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回家通过对家族成员或者社区街道采访调查,搜集相关的口述史料再整理成文献报告。总而言之要充分发掘课内外家国情怀的资源素材。当然除了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之外,要想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将家国情怀素养融入自身,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相关活动是一个合适的方式。课内活动主要指同历史课堂有关的活动,如历史知识大赛,与家国情怀相关的知识竞答、历史习作等。课外活动则更加丰富多彩,如结合相关节日开展主题演讲报告、朗诵比赛、合唱比赛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将家国情怀内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维度。“家国”不仅仅是指的家庭与国家,更是要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例如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认同、借鉴的过程,从而能够认识只有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并且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人类才能在交流中实现认同,在沟通中实现理解。3.4依靠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进行培育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学习评价,让学生知晓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及时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调整之后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成绩。刘仁坤,杨亭亭,王丽娜.论现代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2(4):53-57.形成性评价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策略;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反馈信息,以便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不断向目标靠近。刘仁坤,杨亭亭,王丽娜.论现代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2(4):53-57.形成性评价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从反馈中获得的信息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进展如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和规范,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形成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及内化。

4.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评价建议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评价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习方法的改进,检验教育的目标是否落到实处。4.1注重以表现性评价来考查家国情怀素养表现性评价,就是指通过完成一些实际任务、诱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真实表现、从而评价学生多方面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表现性评价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关注评价的过程、重视评价任务的真实性和发展性。表现性评价把调整和促进教学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把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达、表现作为评价的内容;把贴近真实、活动中的教育情境作为评价的现实场域;把不设限的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表现进行的观察和分析作为主要方式。”霍力岩,黄爽.表现性评价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6-81.霍力岩,黄爽.表现性评价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6-81.当然,在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历史教学评价并非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传统的评价主体是教师,而家国情怀素养更多的是个人人格的完善与情感的丰富,因此首先要重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过程。”孙倩孙倩.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以《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84.2用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家国情怀终结性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不同,终结性评价更侧重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进步程度进行评价。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是通过试题来进行评价,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首先要精研试题,从多角度多题型来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考试,尤其是高考,一直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指挥棒”。2018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和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一文,文章指出,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作为育人性很强的历史学科来说,历史教育不能仅仅止步于考试,更要立足于学生、民族与国家的长远发展。通过考试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因此精研试题不仅能够作为评价家国情怀素养的依据,还能够为家国情怀教育指明方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高考试题也在探索如何通过试题方式考察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高考试题将传统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如2016年全国Ⅱ卷中第27题: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高考试题中也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如2017年全国Ⅲ卷第24题: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018年全国Ⅰ卷第45题,以汉武帝年号改革为素材,探讨年号改革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作用。高考试题中对家国素养的考察也和时代、国情相结合。如2019年全国Ⅰ卷47题: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制,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国务院颁布的《质重发展刚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少年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的时代精神。本题结合中国国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试题来考察工匠精神与科学家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理想。这些试题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文化、国情和时代等多个方面入手考察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时候,应该结合高考试题,从多角度、多题型入手,精心选择或者研制试题。

5.《中外历史纲要(上)》与家国情怀素养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将历史核心素养定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要素。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这四大素养素养不同的地方在于,这四大素养是具体体现在学生个人能力层次方面,是可以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题目和训练可以达到的,是能够具体体现的。而家国情怀素养更多的则是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它不是立竿见影的,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段潜移默化的过程然后才能够达到的。因此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相对而言是处于一个被忽视的地位,而且如何对家国情怀素养进行评价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基础为以及相关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5.1《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编写特点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是教育部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部编版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历史叙述。《中外历史纲要(上)》(下简称《纲要(上)》)以单元式教学,每一单元的导语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这一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阶段特征以及中华文明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例如,第一单元导言指出,“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教育部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部编版教材不仅导言部分凸显了唯物史观,而且课文的设计也是紧贴以唯物史观为代表的五大核心素养。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引言、正文、相关插图组成。针对正文中的重要结论和概念,就在相应的位置设计“史料阅读”栏目,提供典型史料与正文互证;或者设计“历史纵横”栏目,补充相关的具体史实和历史细节;每节课文之后都设置有“探究与拓展”栏目,分为“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两个子栏目,都是以提供史料为主,同时设计有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这些栏目不仅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更是将史学的基本规范落实到教科书内容之中。徐赐成.论历史教科书的学术性——以《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4)如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探究与拓展中,以“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为材料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探究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徐赐成.论历史教科书的学术性——以《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7-8其他版本教材相比,部编版的教材十分突出时空观念。这主要表现在课文中对于地图以及古今地名对照的重视以及教材附录。不管是在中国古代史还是近代史,教材对于每个朝代的疆域或者重要战争都附有地图,尤其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还特别强调了古今地名的变化。学会使用地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是学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如在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展现了《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如下图)。这幅图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反映了《纲要(上)》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重视,后文将会进行详细阐述,故此处不在进行赘述。教材附录由四个表格组成,即《中国古代朝代表》、《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和《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注重历史的时序,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2、采用通史体例,科学揭示中国历史演变的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纲要(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不断创新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宋景田.研读教材编写特点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使用与教学策略建议[J].基础育论坛.2019(10):8-9例如,第一单元导言就明确指出,“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第四单元导言指出,“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宋景田.研读教材编写特点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使用与教学策略建议[J].基础育论坛.2019(10):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71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连贯发展的。《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的6个专题覆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包括统一王朝时期和重要的地方政权分立时期。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纲要(上)》更强调学生对中国历史认识的连贯性及对历史的整体感知与把握。如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分别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的概况;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介绍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军阀割据。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填补学生对于这几个时期的知识空白,更是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能力。尤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于秦汉制度的变化以及之后对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制度创新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3、体现新的理论成果并融入正确的思想导向与价值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我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纲要(上)》则充分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纲要(上)》用“民族交融”代替了以前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民族融合”,如第5课的标题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民族融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不能用人为的、强迫的、爆发式的方式来实现。”马平.“融合”或“同化”:对中国民族关系问题的一点认识——兼论回族的形成途径问题[马平.“融合”或“同化”:对中国民族关系问题的一点认识——兼论回族的形成途径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徐赐成.论历史教科书的学术性——以《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4).《纲要(上)》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机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经济、思想理论上的发展表现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价值观。5.2《中外历史纲要(上)》与家国情怀素养《纲要(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近代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现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陈辉.国家认同建构视角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述论——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1).陈辉.国家认同建构视角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述论——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1).1、展现个人与家庭、家乡维度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素养最基本的维度是指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个人与家庭、家乡的关系。在《纲要(上)》中,虽然主要讲述的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但是在讲述我国和民族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对分封制、宗法制等知识点的讲述,对汉武帝、唐太宗等君主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贡献的展现,对文天祥、岳飞等民族英雄故事的叙述,对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描绘以及通过对邓小平、习近平等领导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等,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体的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密切相关,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终身奋斗的理想。2、展现民族与国家维度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内容的核心是第二个维度,即形成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不断进行往来、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和文化格局。而在《纲要(上)》中,则明显的突出了这一特点。《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指出:“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陆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历史纲要(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4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纲要(上)》中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核心思想理念、道德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涉及炎帝、黄帝、商鞅、孔子、祖冲之、王守仁、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邓稼先等历史文化名人17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陈辉.国家认同建构视角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述论——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1).陈辉.国家认同建构视角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述论——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1).在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教材也在传递艰苦奋斗的革命文化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创造的。它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和孕育形成的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曾汉辉曾汉辉.革命文化传承、创造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学习时报.2019(12).《纲要(上)》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叙述了历代疆域的变迁,叙述了从商朝到明清时期我国统治范围的发展等相关史实;讲述卫青、霍去病,抗倭英雄戚继光等人的英雄事迹,同时配有15幅较为完整的形势图或疆域图,包括“西周分封示意图”、“春秋列国形势图”、“秦朝形势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等。在中国近代史部分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涉及国家主权损失等相关史实为主讲述了近代以来国土沦丧的血泪史;在这一部分中,课本通过介绍邓世昌、赵一曼、左权等烈士的事迹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情怀。在中国现代史部分则以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一国两制”政策,以及两岸和平交往等史实,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所做出的努力。由此来引导学生认识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的合法执政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纲要(上)》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历史脉络。通过呈现这些史实向学生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例如,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强调通过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则叙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纲要(上)》通过这些基本史实的叙述,有利于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认同感,加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除了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实脉络的梳理,教材在课文具体的内容选择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革命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重要战略方针和思想理论。如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一国两制”基本制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纲要(上)》还讲述了中共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如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等;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英雄、模范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位老一辈革命家,左权、赵一曼等抗日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模范,雷锋、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典型,以及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通过阐述这些基本史实,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中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3、展现世界与人类维度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第三个维度是从世界各地之间与人类之间交往与联系,认识到整个人类的命运石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中,《纲要(上)》介绍了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魏晋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两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流,并配有《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郑和航海路线图》等对外交往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的交流与联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史部分,讲述侵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在现代社会人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在中国现代史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通过展现中国取得的卓越成就,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与世界机遇,向学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6.以培养家国情怀素养为目的的教学设计——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6.1教材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它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锤炼了民族品格,重塑民族精神,是一部近代中华民族崛起的史诗。回顾抗日战争的艰难历程,体会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与国家自信。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的第二课。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14年抗战的悲壮历程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本课以时序为基础,由四个子目构成来阐述全民族的抗战以及取得最后抗战胜利的。第一个子目“正面战场的抗战”和第二个子目“敌后战场的抗战”分别讲述了在国共两党领导下正面战场和低敌后战场抗战的基本史实;第三个子目“东方主战场”主要介绍了二战中中国战场的作用与地位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帮助;第四个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介绍了抗战胜利的主要条件及其历史意义。6.2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出生于21世纪初,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且有不少抗日战争相关的影视剧,因此对于学生了解侵华日军的罪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抗战神剧较多,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艰难性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对抗日战争的认识缺乏时空观念,同时对全民族抗战的意义认识不足。在心理认知水平方面,该阶段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且处于青春期,学生个性鲜明,对事物能够做出自己判断;但是该阶段的学生处于逆反期,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因此要提供多角度的材料,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知识能力水平方面,学生对侵华日军的罪行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但是无法对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感同身受;分析史料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6.3素养培育1、时空观念:(1)知道抗日战争的几个阶段及重要战役的地理位置;(2)将抗日战争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进行横向的联系,整合中外历史。引导学生对抗日战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2、史料实证:运用乡土史料、数据、图片等,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和抗日史实,增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3、历史解释:知道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4、唯物史观:(1)学会从内外因角度分析日本侵华的背景;(2)能够讲述和全面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突出强调抗曰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5、家国情怀:(1)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体会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增强时代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家乡自豪感。(2)理解十四年抗战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重要的历史意义,并能够认识到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3)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4)能够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学会理性爱国,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培养学生国际视野。6.4教学重难点重点:(1)阐述全民族抗战基本史实;(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家国情怀素养。突破:乡土史料、小组探究。难点:(1)多角度认识抗日战争,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2)感悟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及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突破:创设情境、人物事迹。6.5教学设计1、新课导入:播放央视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中关于峨眉抗战的相关片段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在于利用本土史料,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抗日史实,使抗战从书本走向现实。过渡:面对日军的铁骑,中华儿女奋起反抗!2、新课教学:第一部分、共赴国难——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师:面对国土沦丧,日军的步步紧逼,国共两党该做如何的选择呢?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活动探究1:教师发给学生一张地图,由学生根据教材在地图上标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的位置与时间。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活动探究2: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查找指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如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重要战役的重要人物的事迹,经由教师润色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述。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学生能够体验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接下来,由教师对两个战场的战役的影响进行相关的总结。过渡:在抗战过程中,无数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凄美的赞歌。教师播放配乐《燃情岁月》讲述近代中国早期空军飞行员事迹。师:1938年6月5日,《武汉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现在应该以什么来安慰你呢》的文章,文章开头便是“高桥夫人美惠子女士,当你接到这突如其来的信……”在战争年代,一封中国女孩竟然会给陌生日本女人写信,还被国内外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广播。这未免有点匪夷所思。这封信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飞行员陈怀民的妹妹陈难,写给与其同归于尽的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的妻子美惠子的。1938年4月29日下午2点30分左右,武汉全城响起刺耳、急促的空袭警报声,36架日军重型轰炸机,在12架96式舰载战斗机的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杀向武汉。中国的67架战机也已全部起飞。一场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空战,拉开序幕。这场持续30分钟左右的激烈搏杀,以一种壮烈的方式宣告尾声的到来——一名中国飞行员不顾一切,操纵飞机撞向日机与之同归于尽。这名中国人就是陈怀民,年仅22岁。1916年,陈怀民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大户人家。父亲开办了当地最大的武校,母亲则经营丝绸生意,家境非常富裕。用现在的话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亲陈子祥是早年同盟会成员之一。受父亲影响,陈怀民从小就习武健身,身怀尚武救国的信念。1933年初,当得知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时,17岁的陈怀民没有犹豫,立刻报考。经过严格的体检和考核,他成为了中国史上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中的一员。师:“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全世界没有第二所航空学校,有这样的标语。而它,就刻在中央航空学校的石碑上。每一个踏入学校的学员,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在这群年轻人中,除了陈怀民,还有著名法学家沈家彝的儿子烈士沈崇诲、张伯苓儿子烈士张锡祜以及林徽因三弟林恒等等。这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们,有的从清华毕业,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但在这里,他们对自己人生唯一的计划就是为国而战。设计意图:通过相关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身处民族危机中的中国青年,毅然选择以身许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革命先烈的无私与无畏,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探究3:配乐朗诵抗战家书。由教师在课前印发相关资料给学习小组,由小组推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朗诵,并向其他同学介绍家书的写作背景或者家书作者的相关事迹。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和感受抗战家书,提升家国情怀素养。之后由教师展示材料讲述在故宫文物南迁峨眉、乐山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