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_第1页
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_第2页
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_第3页
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_第4页
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7寻迹地名文化,彰显城市记忆——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广州市为特定研究区域,通过专题研究,对越秀区和荔湾区的地名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广州地名研究综述,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近代以来名字变迁历史沿革以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命名文化特征的分析和多维度的保护价值标准体系,国内上海、苏州、北京等城市地名文化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分析的对比研究,城市建设化大背景下广州地名的保护对策和城市地名保护模型。文章开篇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论述了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是广州地名研究综述,主要涉及我国古代文献对于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和建国后广州地名研究综述两大方面,古代文献对于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又分为明清以前的古代文献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和明清文献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而建国后广州地名研究综述主要从历史学、语言学、地志学和地理学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概述,同时具体到越秀区和荔湾区地名文化研究,并且对我国地名管理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介绍。本文的第三章详细地对越秀区、荔湾区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历史环境特点,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命名规律和特点和越秀区、荔湾区地名文化内涵三大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了解和把握两大区的特点之上,以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对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进行探析,主要是越秀区、荔湾区街道更名情况分析、地名更改情况分析、地名更改的原因分析和八十年代以来越秀、荔湾区街道地名消失情况分析,对现两大区范围内笔者所能查到的历史和现状街道级地名逐一进行了内涵探析和文化挖掘,并以多种分析方法对区内街道名的文化特征、时空演变规律和地名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项研究不仅为未来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的地名管理、地名规划和地名文化宣传等一系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这也是对街道地名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街道地名研究是地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至今尚不多见,研究成果尤其少之又少,在广州市亦属开先河之举,因此本研究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承接上述研究,本文最后一章是对越秀区、荔湾区的地名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这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前面理论研究之上所提出的实践措施。基于越秀区、荔湾区地名文化的保护意义以及广州地名保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参考国内外地名保护的现状与地名保护对策提出了广州地名保护措施,主要分为四大项,一是更近地名工作,二是地名文化普及,三是地名学术,四是地名资源的开发,每一项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实施手段。此次研究的地名保护措施的提出和实施均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为知,以实现地名规划、保护地方文化为基本目标,以改善地名服务为最终目的,因此这是一项集地名常规管理、地名规划与地名文化、以及地名信息化建设和地名服务等各项内容为一体的研究。同时,本研究在全国地名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也是地名管理工作在理念和方法上的某种创新,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关键词地名文化地名变迁保护对策

目录第一章导言 31.1研究背景 31.2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1研究目的 41.2.2研究意义…………..4第二章广州地名研究综述 62.1我国古代文献对于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62.1.1明清以前的古代文献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72.1.2明清文献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82.2建国后广州地名研究综述……………...152.2.1历史学……………162.2.2语言学……………162.2.3地志学……………172.2.4地理学……………192.3建国以来全国地名研究………………...21第三章越秀区荔湾区地名文化研究 233.1越秀区、荔湾区的历史沿革……………233.1.1越秀区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历史环境特点……………233.1.2荔湾区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历史环境特点……...243.2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命名规律和特点………………...253.3越秀区、荔湾区地名文化内涵…………33第四章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变迁情况探析 424.1越秀区、荔湾区街道更名情况分析…………………...424.1.1地名更改情况分析……………..424.1.2地名更改的原因分析………….454.2八十年代以来越秀、荔湾区街道地名消失情况分析………………..60第五章越秀区、荔湾区地名保护现状与措施 645.1保护意义………………...645.1.1地名保护意义…………………..645.1.2越秀区、荔湾区地名文化的保护意义………..645.2广州地名保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655.2.1广州地名保护现状……………..655.2.2广州地名保护面临的问题……………………..655.3国内外地名保护的现状与地名保护对策……………...655.3.1国际组织的观点………………..685.3.2国外地名文化保护的现状……………………..685.3.3国内地名文化保护的现状……………………..685.4广州地名保护措施……………………...705.4.1更近地名工作…………………..705.4.2地名文化普及…………………..725.4.3地名学术………………………..735.4.4地名资源的开发………………..74附录附录一:参考文献…………..77附录二:图表目录…………..82

第一章导言1.1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人口剧增、城市化进程所导致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稀缺、环境退化、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大问题。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1992-2021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高速的城市化不仅带来人口三大高峰、加速城市生态环境转变、加速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平衡、基础设施建设等各大挑战,而且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城市是人类生活的聚集地,也是孕育和展示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更是赋予了每个城市不同的文化魅力,但是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生存环境日益被破坏,很多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传统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逐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二十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仅限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对旧城区的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地名作为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载体也遭到了破坏,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老地名近20年消失近2021个,据统计,1991年至2021年,广州老地名消失1031个。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较快,一些富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和历史典故的老建筑、老地名在不断消逝。地名文化随文明进程消逝保护已刻不容缓,启动老地名保护方案迫在眉睫。如今,几乎每个省都在宣称要打造“文化大省”,每个城市都在宣称要打造“人文城市”、“魅力城市”,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对承载历史意蕴和传承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建设人文城市,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广泛亲和力的老地名恰恰是人文城市的一张名片,向人们诉说了一座城市的地理、历史的变迁,展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气质品格。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进行地名文化的保护既是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课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文化意义和实践意义。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地名正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层面。地名的设置不仅重视其地名语词的交际功能外,还要特别重视其文化层面。地名是一种文化符号,地名的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地名的语词文化,属语言文化范畴,是地名文化中的基本内涵;二是地名实体文化,属地域文化范畴,是地名文化的外延。二者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因此,地名文化既包括语言文化,也包括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和乡土文化等,它具有承载、积淀和传播人类文化信息的功能,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风俗的反映。地名具有地理性和历史性。地名不但指出当地的地理类型,通常还反映出命名时代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特征。广州自五六千年以来,其地理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历史地名和现代地名都与当时的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广州不仅是历史名城,更是历代改革的前沿城市,其地名反映了广州的地理环境、广州城市的沿革、广州经济发展和中外交流、文化特色、近现代革命史、广州的旅游资源、各民族迁移和方言的演变、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心理意识,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是博大而深远的,地名研究对历史考证和文化延续具有很大的指引作用。经调查考证,广州越秀区、荔湾区是广州的老城区,其地名极具历史性,虽然屡有变迁,但大多具有其历史深层的原因。很多地名的背后隐藏着人们所不知的文化内涵。对这两个区消失的街道名进行历史内涵的鉴定,对其具有深远历史韵味的地名进行整理编册,唤起城市记忆,树立城市形象,对弘扬文化传统有极大的作用,也为以后广州的文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研究旨在遵循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对广州越秀区和荔湾区的地名进行系统研究。在充分调查、系统收集资料、深入分析论证、听取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就广州越秀区和荔湾区地名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特征及保护价值等进行全面研究。最后,对各类地名的保护价值进行初步排序,并编制《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录》。本项目旨在对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近代以来名字变迁历史沿革以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力求构建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地名命名文化特征的分析和多维度的保护价值标准体系,并与国内上海、苏州、北京等城市地名文化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分析进行对比研究,在城市建设化大背景下探讨广州地名保护对策,并尝试构建城市地名保护模型。1.2.2研究意义文化意义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也是孕育与展示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的历史建筑、街巷地名和传统风貌,是构成各个城市面貌和特征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魄力所在。本次项目通过对广州越秀区和荔湾区两个老城区的老地名的梳理和对其历史内涵的鉴定,从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广州特色的地名的保护方案,增强人们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探索新地名的文化内涵,给地名工作者提升新生地名的文化内涵提供合理性建议,力求在继承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推动地名标准化进程,促进地名文化的繁荣。实践意义在全球城市化浪潮中,随着城市向大型化、现代化、经济化方向发展,历史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遭到侵蚀。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名文化遗产,其名称自身具备历史和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但没有用肉眼能看到的历史,只能借助于文字语言或其他手段叙述,所以本身极易受到损害,更需要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在城市建设中,随着历史建筑、历史街巷被逐步拆除而消失,地名的文化和历史也就被随之割裂,城市的历史更会留下扼腕叹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老地名近20年消失近2021个,据统计,1991年至2021年,广州老地名消失1031个。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较快,一些富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和历史典故的老建筑、老地名在不断消逝。2021年,广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了东山区和芳村区,“东山”和“芳村”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地名退出了行政区划名称的行列。地名文化随文明进程消逝保护已刻不容缓,启动老地名保护方案迫在眉睫。《广州市旧城改造规划纲要》明确旧城区改造要保护城市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但本项目组认为除了要保护文物单位外,见证了社会历史变迁、记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历史阶段的地貌、物产、史实和信仰等信息,被誉为城市历史“活化石”的老地名,也应在《规划纲要》中有所提及,使广州老地名保存的岭南文化得以延续。尽管保护老地名的呼吁声极高,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保护方案。本项目组从越秀区和荔湾区的地名的形成和变迁入手研究地名的文化内涵,并和北京、苏州、上海的地名保护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完善广州当前的地名保护方案——保护老地名,提升新地名的历史内涵。第二章广州地名研究综述2.1我国古代文献对于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地名学成为一门学科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地名,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上古时期业已产生。我国对地名的记载源远流长,大量的地名记载散见于地理、文学、历史、汉字学等各种古典文献中。随着政区划分的细化、生产生活范围的扩大、人们对自然地理的认识,对于地名的记载逐渐增多逐渐深入。尽管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名学科,但地名命名规律的总结、地名渊源的追溯、汉字学上对地名用字的训释、地名相关的历史地理的说明等多方面的记载促进了中国地名学研究。从第一部真正具有地名研究意义的《汉书·地理志》算起,地名研究在我国已有2021余年的历史。西汉的《谷梁传》就已经指出“山南水北”,成为我国最早的地名命名规律的总结。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全书记载4500多处地名,对40多处做了渊源解释,对政区沿革历史做了一定的梳理。同样,地理相关著作的出现也使得关于广州地名的记载大大增加了。广州位于岭南地区,在氏族时代,岭南为古越人聚居地。古越人部族群体复杂,分布岭南各地,有“百越”之称。《吕氏春秋》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之国,多无君”(有人言,阳禺为番禺)。一般认为此时形成的为氏族部落、土邦小国,直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才有了真正的岭南政区建制。秦时南海(今广东大部分地区)统属三郡,其下辖有番禺、四会、龙川、波罗、揭阳(一说揭阳为汉置)四县,郡治设于番禺,即今广州。广州早期的地名有多种说法。秦汉以及秦汉以前称为“番禺”,晋代以后的地方志记载中,出现了楚庭、五羊城、南武城、穗城、仙城、任嚣城、赵佗城、越城等等。“番禺”最早见诸于《山海经》,记“番禺作”,《淮南子·人间训》有载:“一军处番禺之都”记秦发兵平南岭时之迅猛。五羊城、穗城、仙城源于传说,相关记载有所差异,据《太平寰宇记》引《续南越志》:“旧说,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今呼为五羊城是也”。亦有“五羊衔谷”说,《广州记》云,六国时,广州属楚,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至其庭,以为瑞,因以五羊名其地。任嚣城、赵佗城之称则来源于其扩城者。秦设郡县,以番禺为南海郡郡治,于此建城郭,即番禺城,后人称为“任嚣城”。(赵佗建城……“秦任嚣、赵佗相继增城,周回十里,是为越城)又有广州城建成始于楚庭、南武之说,此言散见于少数古籍中,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唐《通历》,“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发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庭”,又传说南武城初为吴筑,后为越人公师隅筑,黄佐《广东通志·舆地志》记:“广州城始筑自越人公师隅,号曰南武”。“广州”之说始于《晋书》,东汉承西汉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南海属交州,三国时孙权分交州为交、广两州,《晋书·地理志》载:“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立为广州”。2.1.1明清以前的古代文献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区域方志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尽管最早的关于广州地名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山海经》,秦汉至魏晋时期地名记载大量增加,但由于地处偏僻、开发较晚,直接涉及到广州甚至是岭南地区的地名记载相当少。真正具有地名研究意义的第一本着作《汉书·地理志》以郡县为纲目,分别记录相关的山川、水利、特产、官营工矿、著名的关塞、祠庙、古迹等情况,但对广汉郡(汉时广州所属郡)仅一笔带过,“县十三:梓潼、汁方,涪,雒,绵竹,广汉……”,仅仅指出县名,完全不涉及广州地名。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化传播进入长江、珠江流域,岭南地区的地名记载逐渐增多,此时开始出现了广东区域方志,其中包括(晋)黄恭《交广记》、裴渊《广州记》、顾征《广州记》、(宋)沈怀远《南越志》、邓德明《南越志》等,他们分别记载着岭南交、广二州的地理、山川、风土、人物、政治、经济等情况。以后各个朝代相继出现了广州相关的府志、县志,但明清以前的地方志书都未能完整流传下来,只有零星资料散见于后人著作中。宋代,岭南地区纂修志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据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宋代广南东路有方志73种林子雄.二千多年以来的广州文献「J」.广东史志,2002,(03)。广州知府王靖修的《广东会要》中有广州府志8种、番禺县志2种。此外,有《南海志》二种,《广州图经》(王中行)等方志。明代以前的广州地名记载主要来源于方志,但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元代大德八年刊陈大震纂修的《南海志》残存至今,其余志书都全部失传。但,从少许佚文,我们还是能看到明代以前的文献对广州地名的极小部分的记载。下面以东晋时裴渊《广州记》为例。《广州记》仅存有19条佚文,记述岭南(包括现广西郁林与湖南怀化等地)地区的山、水、石、木、禽、兽、果、菜等。据不多的佚文,依然可略见其对地名命名规律的总结。据《水经注·泿水注》所引佚文:“(番禺)城北有尉陀墓,墓后有大冈,谓之马鞍冈。秦时占气者言:南方有天子气,始皇发民凿破此冈,地中出血,今凿处犹存,以状取目,故冈受厥称焉”,《广州志》以“以状取目”对由来已久的专门就山岳、岩崖、湖泽及地理事物的特殊形状加以命名的形象化地名命名规律进行了归纳,具有重要的地名学意义。林子雄.二千多年以来的广州文献「J」.广东史志,2002,(03)其他著书对广州地名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由于战乱而导致地名复杂、混乱,地名释名地名溯源具有必要性,促进了地名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地名著作,其中地名学成就最大、贡献最突出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关于《水经注》的地名学的成就,陈桥驿、刘胜佳、华林甫等皆做过专门的研究。其地名记载之数量、地名释名之丰富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高度。《水经注》以水道为纲,共四十卷,介绍了1252条河流,记载水道变迁沿革、河流流经之处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具有丰富的史地价值。其中第三十七卷《泿水注》涉及到了广州地名的记载,尽管地名数量不多,但其地名学内涵却颇为丰富。首先,涉及到了地名渊源的追溯,“艮水东别迳番禺,《山海经》谓之番禺者也”。其次,在地名释名上出现因山释名,“县名番禺,偿谓番山之禺也”。随着汉人南迁,岭南地区逐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政区设置不断增多,地名也随之涌现。唐宋以来,在岭南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岭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类史书、地方志中对岭南的记载和描述内容明显增多。由此,岭南地区郡治所在地——广州的相关记载也日渐丰富。在地名方面,出现了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原封九域志》、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古籍均对广州个别或部分地名做了记载以及相关的地名释名。其中,流传至今最完整、古老的全国总志《元和郡县制》记录了19个广州地名,包括了山、水等自然地理地名以及城镇、寺庙、陵墓等人文地理地名。其中人文地理地名有15个,约占了总数的74%。在所记录的地名中,对9处地名作渊源解释,释名率达47%。在所有9处释名中,因人得名6处,均为城区、陵墓、寺庙之名,分别是赵佗故城、陆贾故城、卢循故城、卢翻庙、任嚣庙、尉佗墓,在释名上注重追溯人物与该地的关系,如陆贾故城,“贾之来也,佗不即前,贾故为城以待之”;卢翻庙,“翻为孙权骑都尉,以数谏争,徙交州卒”。因事得名1处,朝台,“晋尉佗初遇陆贾之处也。后岁时于此望汉朝拜,故曰朝台”。因地得名1处,北庙,“北庙,即尉佗之庙也,在城北”。对番禺县的命名由于有两种不同的命名说法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命名方式,即因山命名或因地理位置而命名——番禺县,“县有番、禺二山,以山为名,或言置在番山之隅”。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出现了作者对于地名命名原则的总结归纳之语,“以山为名”。2.1.2明清文献对广州地名的记载和研究明清以来地方志关于广州地名的记载方志,按照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地方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合,是地名研究的重要文献来源之一。广东方志源远流长,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但至宋元时期才出现了诸如《广州记》、《番禺杂记》等广州地方志,且大多遗失,未能流传下来马建和.广东旧方志研究—兼评本届修志组织形式[J].广东史志,2000,(02)。明清时期,广东方志发展到高峰,据统计,明代广东省志三种、府志47种、州志12种、县志162种;清代广东修志四百四十一种李默.广东方志发展史略[J].马建和.广东旧方志研究—兼评本届修志组织形式[J].广东史志,2000,(02)李默.广东方志发展史略[J].广东社会科学,1987,(01).林子雄.二千多年以来的广州文献[J].广东史志,2002,(03)胡巧利.广东方志与岭南文化[J].广东史志,1999,(03)李默.广东方志发展史略[J].广东社会科学,1987(01).六种《广东通志》中,戴志撰写不足三个月,成书仓促,其体例不完善,但它是广东的通志首创本,书中记录的地方资料为后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万历年间郭棐《粤大记》评云:“为广东通志,而文丽,其事核,而一方文献大备”。黄志体例比较合理,所收史料宏富,是广东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志,但在资料的取舍之间,难免疏粗和失考,有地名之误等。金志卷帙简约,资料分散,内容有较多重复。《四库全书总目》对郝志的评价是:“因其仅一年成书,告成视他省为独先,故中间或沿袭旧文,失之冗蔓,或体例不一,彼此抵牾者,皆未能悉加订正。”故后人对金志和郝志两种通志的评价都不甚高。阮志有鉴于金志和郝志的不足,参考谢启昆主修嘉庆《广西通志》(梁启超称其为修省志的“楷模”),并根据广东的特点编撰,体例渊雅,内容宏富,资料较为翔实,广东通志中体例最完善的邓贵忠.邓贵忠.广东三种志书的比较研究.广东史志,2001(03).明清地方志的大量修订提供了大规模的地名资料,为广州地名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简要说明地名志中对地名记载的情况。一、地方志对广州地名名称的记载明清地方志不管是省治县志府志对广州地名进行了大规模的记载,既包括自然地理地名又包括人文地理地名,其中以后者居多,涉及山川、公署、学校、宫室、台榭、关梁、祠庙、陵墓、古迹、仓局、狱舍、牌坊、梁储建、桥、渡、译铺等多方面的地名。地方志对一个地方的多个名称进行了记载,涉及到地名的别名、初名、又名、俗名等。如,嘉靖年间的《广州志》载“莲花峰,在县东北六里九,峰峻耸,又名三角山”、“镇海楼,一名望海”;戴璟主修的《广东通志》载“粤江,一名珠江”、“越井岗,又名天井,亦呼为越王台”等。二、地方志对广州地名命名的记载明清地方志中几乎没有对地名命名规则归纳或有意识地总结,但地方志多处或言及地名的初始面貌,或追溯地名由来的传说,或记载地名创建之初的相关史实,间接地记录了地名的命名缘由,其中涉及了多种的命名方式。如,戴璟主修的《广东通志》载“番禺县越秀山,在府城内稍北,耸拔二十余丈,有山势倚城逶迤,而西一里有越井岗,又名天井,亦呼为越王台。相传赵佗曾张乐于此”,地方志引用赵佗的传说实际上间接地阐释了越王台的名称由来,属于因传说而命名的命名方式。有因物而命名的,如“粤江,一名珠江。江中有石,号海珠。在府城南。原谓之沉珠浦”;有因人命名、因动物命名的,“东坡井,在城府内玄妙观西厅,宋苏轼所凿,凿时得石肖龟,一名龟泉”等等。三、在以自然实体的划分基础上,以区域的划分维度来阐释区域内的地名,具体表现为区域地名群。如明戴璟《广东通志·形胜卷》:“广州其镇山曰白云,其主山曰越秀,其泽曰沉珠浦,其经流曰南海,其胜曰西樵山、灵洲山、清远峡……”。《坊都》卷:“南海县坊十又五,曰:德星、贵德、德新、新仁、中和、镇宁、通济、绡衣、从桂仙桂、青紫、阳仁、阳春、太平、絃歌。都七,曰:金利属堡八……泌冲属堡十……西淋属堡十……黄拆属堡一十四……三江属堡三……暃安属堡二十八……西南属堡一……”(省略号处省略了属堡名称)。明清其他著作对广州地名的记载除了地名志的大量编纂之外,明清时期亦出现了不少反映广东地理历史以及风土人情等内容的著作或笔记,其中大量涉及了广州地名的记载。这些文献主要包括嘉庆范端昂辑《粤中见闻》、清方信孺撰《南海百咏》、樊封撰《南海百咏续编》、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清代黄佛颐《广州城坊志》、清代道光年间邓淳《岭南丛述》。嘉庆范端昂纂辑《粤中见闻》,35卷,是作者据本人见闻纂辑而成的地方笔记,目录分天、地、人、物4部。其中地部,记山川及名胜古迹,如海珠、河南、石门,南海神庙、五仙观,白云山、越秀山、贪泉、九眼井、珠江、虎门等。清光绪樊封撰《南海百咏续编》,4卷,辑作者咏广州名胜史迹七绝诗130首。体例和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注:南宋方信孺撰,辑作者咏广州名胜史迹七绝诗注:南宋方信孺撰,辑作者咏广州名胜史迹七绝诗100首,在诗题下并叙该处名胜史迹所在地及沿革等概况。诗题有番山、禺山、任嚣城等古迹,第迹一咏。清仇巨川(池石)《羊城古钞》,8卷,专以羊城八景为对象,具体地域以清代“羊城八景”所在之范围以内为限,其资料主要来源于《广东通志》,次及《南海县志》、《番禺县志》,体例分为城池、山川、词坛、坊表、寺观、古迹等19门,时间跨度始于秦末汉初赵佗,迄于清代。清代道光年间邓淳,曾任《广东通志》(清阮元修)分校,编撰了《岭南丛述》。该书是古代广州综合性历史文献。该书汲取前人的学术成果,征引书籍达544种杨宝霖.杨宝霖.《岭南丛述》和它的作者邓淳[J].广东史志,1988(03).屈大均《广东新语》对广州地名的记载清代番禺人屈大均著作《广东新语》是一本历史笔记。作者自序曰:“吾于广东通志,略其旧而新是详,旧十三而新十七,故曰新语”。由此可知,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是对《广东通志》的补充。笔者主要选取书中关乎地名的内容做参考,故其局限性不影响材料的参考价值。《广东新语》总共二十八卷,涉及地名内容的有五卷,分别为:卷二《地语》、卷三《山语》、卷四《水语》、卷十七《宫语》、卷十九《坟语》。书中对地名的阐释基本都记载了其地理位置,如“白云山。南越主山。在广州北十五里”、“石砺山。在番禺茭塘都”、“照镜湖。番禺治东北五十里”、“甘泉洞。在增城东洲西岭下”等。除了记载地名的地理位置,对部分地名的命名缘由也作了说明,以及记载其别名,如:广州也叫“河南。人以为在珠江之南。故曰河南”、“白云山。每当秋霁。有白云蓊郁而起。半壁皆素。故名曰白云山”、“照镜湖。每旦。湖中有一轮。光明如月。大四五尺。朝日射之。摇荡照耀。士人以为古镜。因名曰”、“二湖。会城中故有二湖。其一曰西湖。亦曰仙湖。其一曰兰湖”、“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兴珠玑条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予沙亭始祖迪功郎讳禹勤。初来珠玑巷而至。族谱云。南屈珠玑实始迁”等。记载地名周围的地理环境。“西场。出城凡度石长桥一、短桥二。乃至。予之生实在其地。所居前对龟峰。后枕花田。白鹅潭吞吐其西。白云山盘于其东。泉甘林茂。有荔支湾、花坞、藕塘之饶”、“白云山。其颠为摩星岭。颠半有寺。亦曰白云。左一溪曰归龙”等。记载地名时,描述了地名群。“三山。会城中故有三山。其在番禺治东南一里者番曰山。迤逦而北一里曰禺山。其北曰粤秀”、记载西樵“广州有三樵。曰东樵。曰南樵。曰西樵”、“二湖。会城中故有二湖。其一曰西湖。亦曰仙湖。其一曰兰湖”等。还有大小箍围、日月二泉、西樵三书院、三楼、四台、四塔、西樵三十二泉等地名的集中记录。较为详细记载地名的历史及其沿革。例如关于“越”的记载:“元命苞云。牵牛流为扬分为越。国故越号扬越。谓扬州之末土。扬之越也。尔雅曰。越。扬也。註谓发扬也。又其性轻扬也。李巡曰。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扬,太康地纪云。以扬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故取名焉。越又曰蛮扬。风俗通云。蛮。慢也。其人性慢。故又曰蛮越也。其曰百越者。以周显王时。楚子熊商大败越。越散处江南海上。各为君长也。曰勾曰者。淮南子云。吴人语不正。言吴而加以勾也。勾。夷俗之发声也。颜师古云。吴与越音声多同。太伯自号曰勾吴。故越亦曰勾越也。大均按。春秋书于越。亦于勾也。勾践名践。勾亦语发声也。曰大越者。勾践自称其国也。曰于越者。始夏少康时。曰扬越者。始周武王时。曰荆越者。以在蛮荆之南。与长沙接壤。又当周惠王时归附于楚也。若蛮扬则始于汤也。曰南越者。吴王夫差灭越筑南越宫。故佗因其旧名。称番禺为南越也。佗自称南越武王。已而又称武帝。生而自谥为武。此蛮夷大长之陋。盖始于秦政也。当时是。梅鋗与无诸摇。皆起兵从楚灭秦。又从汉灭楚。有大功劳。不愧为勾践之子孙。顾佗城倔强一隅。乘机僭窃。甘与冒顿分南劲北强以苦汉。斯诚勾践子孙之所深恶痛疾者也。盖勾践之霸。少康之余烈也。鋗与无诸摇之动。勾践之余烈也。佗非其种族。故宜其弃冠带。反天性。甘与嬴国之王争雄长也。夫使南越之不得早为中邦。渐被圣化。至汉兴七十余载。始入版图。佗诚越之罪人也。”对于“越”的记载,作者还从语言学的角度诠释“勾”的语音,这是独具特色的。在阐述地名时,引用古人的言语、其它著作言语作为旁证。“盖司马迁所谓。番禺一都会”、“任嚣所谓。番禺负山险阻”、“番禺之名最古。山海经云。皇帝生禺阳、禺号。禺号处南海。生徭梁。徭梁生番禺。番禺者蕡隅也”、“黎太仆譬之(白云山)如仙女见人。散发垂腰。而姿态自远。绝不染烟火之气”、“南越志。番禺北有芝兰湖”。在阐述地名时,引用古人之诗、作者为其写诗以及记载民间故事、神话,丰富了地名的文化内涵。例如记载大小箍围“予诗。洲岛逐潮来”、“番禺之名最古。山海经云。皇帝生禺阳、禺号。禺号处南海。生徭梁。徭梁生番禺。番禺者蕡隅也”,关于月溪“予诗。月溪如月在云间”、“珠江上流二里。有白鹅潭。水大而深。每有风雨。有白鹅浮出。则舟楫坏。丙申五月朔。二白鹅状如小艇。随波而上。时无风雨。舟经此者皆见。相传黄萧养作乱。船经此潭。白鹅为之先导。亦妖物云”。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对广州地名的记载清代出现了众多广州地方专志,其中典型代表为黄佛颐纂写的《广州城坊志》。志书以横向叙述地区的建制沿革、户口赋役、山川形势、人物、古迹、风俗、民情、语言等为特征。城坊志脱胎于志书,以都城为中心,记录城市的坊巷、风俗、物产、生活,是古代城市历史、城市生活、城市景观的全面展现。《广州城坊志》根据广州城历次增筑城郭的建城历史,引用历代相关著述从内城、北城外、新城、西城、东关、河南五个城区进行编述,以坊巷为经纬,辑之以相关的园林府第、坛庙古迹、掌故传说、历史沿革,引用著作丰富多样,涉及史志、笔记、诗文集等,对广州地名大量的记载和释名,是广州地名研究的重要文献。《广州城坊志》对广州地名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引用大量文献对广州街坊巷里、园林山水、寺庙古迹等地名进行阐释。作者将散见于地方志、史书、族谱、诗文集的地名资料搜罗起来汇为一编,为我们了解地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引用文献之多达到三百多册,时间范围跨度大,上至唐宋史书,下至近代笔记。文献类型丰富多样,有地方志、专志、史书、专著、诗文集、族谱、传记等等,其中每种类型中又有不同的文献种类。如地方志中,既有全国总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又有区域地方志。区域地方志中又有省志、府志、乡志。专志中有山志,如《白云、粤秀二山合志》;寺志,如《鼎湖山庆云寺志》;人物志,如《百越先贤志》;书院志,如《越秀书院志》等。史书包括私修史书、官修史书。诗文有诗钞,如《岭南诗钞》;有个人诗文集,如《南海杂咏》。地理学相关著作,既有专著类的如《水经注》、《广东新语》,又有笔记类著作的如《粤东笔记》、《粤小记》。传记类有《广州人物传》、《广州乡贤传》、《广州贞烈传》等各种人物传记。家谱族谱有《黄氏家乘》、《南海街边简氏谱》等。除此之外,尚有各种记载广州相关事件的录文、图说和游览笔记等。《广州城坊志》对广州的描述,大至城区、山川,小至街巷,乃至一石一木,都是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而完成的,既有具有信史成分的官修志书、严谨的学术著书,亦有文学色彩浓厚的个人诗文;既有实录,亦有传说,资料可谓丰富。岭南自古为南蛮之地,开发滞缓,作为岭南众多郡县之一的广州,中国历代文献对其描述可谓不多。魏晋最著名的地理专著提及广州地名不超过八个;流传至今最完整的全国总志——宋代的《元和郡县制》,提及的广州地名总共仅有19个(包括县名)。随着广州经济地理优势的提升,清代以来涉及广州著述逐渐增多,但对广州城内各个街道、亭台楼阁、坛庙古迹的历史地理面貌等全面地记述的仅有在此书之前的《羊城古钞》,而相比而言,《广州城坊志》在文献的引用上,地名的考证上,都远远比前者更为完整、严谨、全面,这可谓是《广州城坊志》在广州地名学研究史上作出的一大贡献。除了辑录各种文献的记载外,黄佛颐还对地名的当时的“现状”加以记录。如引用李长荣《柳唐师友诗录》所言及的大石街上的荫乐园时,附上按语“荫乐园盖酒家,如天官里寄园之类;今夷为民居,尚仍起名”,对荫乐园的用地现状和地名做了补充说明。有些现状的记载涉及地名的考证,如对理事同知署的说明,作者引用道光《南海县志》“在内城锦石坊。康熙二十五年裁惠州府同知改设”的记载,后补叙:“今锦石坊无存,疑并入为督署地矣”。现状的及时考察与记录,无疑大大提高了《广州城坊志》地名记载的全面性、完整性。二、对广州地名进行大规模而全面地地名记载、地名溯源、地名阐释,地名记载的绝对数量和地名阐释考证的完整性大大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本书。粗步统计,《广州城坊志》以300处街坊里巷为经纬,记录了园林府第、坛庙古迹多种类型地名。在地名命名的解说、地名的变迁上做了详细的记载和梳理。(一)地名的记载《广州城坊志》辑取了古代众多著述的相关记录,旁征博引,对共时和历时的文献中对地名的记载进行归纳梳理对比,使得地名的记载富有丰富性完整性与全面性。首先,从历时的角度上看,历代文献的引用,对地名的沿革做了全面的梳理。如:初,粤秀山有道士祀神之庙,曰“应元宫”。其西偏有台榭树木,曰:“吟风阁”,后改曰:“长春仙馆”,遭夷乱废圮。蒋香泉中丞与方子箴方伯议改为书院,方伯葺而新之,题曰“菊坡精舍,”……(陈澧《东塾集·菊坡精舍记》)「按:庚戌《南海续志》云,光绪二十八年,废菊坡精舍,改为陈先生祠。又《番禺县续志稿》云,光绪十三年,巡抚吴大澂改瑶台为崔台。宣统初,改为存古学堂,即其遗址也。」通过《东塾集·菊坡精舍记》、《南海续志》、《番禺县续志稿》文献的引用全面地梳理了“吟风阁—长春仙馆—书院—菊坡精舍—陈先生祠—瑶台—崔台—存古学堂”地名的变化过程。其次,从共时的角度上看,《广州城坊志》辑录了同一地方在不同文献中的不同地名,其中既有说法上的不同,又有谐音,亦有省名之称。如西关,“羊城西郭外,其地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也(《粤台征雅录》)”;又说“五羊旧多名园,在城西者曰‘西畴’……(引《粤屑》)”;再者,作者还以按语加以补充,“西关地有名西场,《番禺鹭江莫氏谱》已载其名。今未详其处”。又,黄泥巷,《南海县志》载“黄泥巷”,黄佛颐按曰:“道光《南海县志》图,亦作黄泥巷,同治《广州府志》作‘黎’。”又,《白云、粤秀山二山合志》载“右卫边”,黄佛颐按曰:“右卫边,同治《番禺县志》作‘右边街’;盖卫边街为右卫边街之省名。”(二)地名的命名与阐释《广州城坊志》所载地名命名方式多样:有以树命名的,如“郡城东门内城根三株树,大可十围,……因名其巷为三株树”;有以人物命名的,如亚婆塘,“阿婆,忘其姓氏,相传塘为阿婆衣食所出。一夕光起,掏之得古佛,遂供养焉。遗嘱捐斯塘为土地祠岁时报赛之费。里由是得名”;有以桥命名的,万安里因“万安桥,在石洲上,……”而取名为万安里;有以祠命名的,“秉正祠在秉正街,”秉正祠“祀汉南宫侯张买”,“粤民祠买,祠曰秉正云”;有以事命名的,如鸡爬井“井中常有虾若金色,从石罅出,时有五色山鸡飞至饮啄,故谓之进爬井云”;有以动物命名的,如黄鹂港,“汉南时,两堤夹植杨柳,上多黄莺,故名黄鹂港”等。在释名的方式上既有直接释名也有间接释名。直接释名者,多是直接表述地名的由来,多以“以……得名”、“因名之……”、“由是得名”等术语描述。如,高阳里,“高阳为许氏郡望,里盖以许姓所居得名”。亦有间接释名者,即并不直接表述得名原因,而是通过对该地相关景观的介绍间接地解释地名的由来。如,秉正街,只引“秉正祠在秉正街,祀汉南宫侯张买。今圮。(乾隆《南海县志》)”与“陈东井祠在秉正街,祀明提学陈政。(阮《通志》引《番禺县志》)”两条,尽管没有直接明说,但实际上已经释名了,即秉正街因秉正祠而得名。《广州城坊志》不仅对地名命名做了具体的记载辑录,而且还涉及了地名的更名。有谐音雅化的,如亚婆塘,“后人以其名俗,改为雅荷塘”;有因历史变迁原因而易名的,“羊城西湖街,旧称西瓮街,盖古之西瓮城也。前明赵氏聚族于此。国初始易今名。赵氏皆他徙”;有讹传的,依据阮《通志》“李忠简祠,在都司后街”的记载考《广州府志》“忠节祠”为“忠简祠”之讹。(三)地名相关的历史与地理景观《广州城坊志》对地名的描述不止停留在地名的记载以及命名的缘由上,还涉及区域的沿革、特色景观,极大地丰富了地名的内在蕴含,有力于我们把握地名的历史性与人文性,是对地名深层意义的进一步阐释。如言及西关的命名“统名西园,即俗称西关”(引《粤台征雅录》)以及命名的缘由“广州西郊,为南汉芳华苑故地,故名‘西园’”外,还涉及西关的逐步开拓的历史及其具体风貌,“同、关之间,绅富初辟新宝华坊等街,已极西关之西,其地距半塘、南岸等乡尚隔数里。光绪中叶,绅富相率购地建屋,数十年来,甲地云连,鱼鳞栉比,……直与半塘等处,壤地相接,仅隔一水”(引庚戌《南海县志》),“广州城西九里,曰花田,尽载茉莉素馨”(《韵府群玉》引《松窗诗注》)。三、黄佛颐在辑录各种文献关于地名的记载时并不完全囿于文献之记载和前人之见文献的记载并非全面,亦有难以考证或至今尚无考者。黄佛颐并不完全囿于文献记载,相反充分利用可获得的各种文献,做考据工作,补充文献记载的欠缺之处。如正南街三娘庙,上元莲花灯最盛。但三娘为何神,各志未载。考顺德温子颢《倚铜琶馆词集》有《满江红》词,题云:“里有宋帝三娘庙者,乡志失载,作此纪之。”依据词句,得出三娘即宋末靖宗母杨太后。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难免有鱼龙混杂穿凿附会之说,甚至以讹传讹。黄佛颐始终以怀疑的态度审视文献,或以其他文献提出自己的推测或以自身经历来考察相关的地名记载。如,《南海百咏》言:“九曜石,在药洲水中。《图经》云,石,太湖旧产也。伪刘时,有富民负罪者,每运置此以自赎,遂成胜景。”黄佛颐则亲自考察,“巡视南韶、高雷、英德、曲江及阳春,亦有类此石者”,因而质疑这由来已久的说法,“太湖途远,安得致此?恐属讹传”。又有各个地方志都沿用乾隆《府志》“奕世台光、熙朝人瑞”坊在承宣街的说法,黄佛颐实地考察,“今考实在忠贤坊,故移于此”,以讹传讹的说法得以中止。由于文献的繁多,在地名的记载与阐释上,难免不会出现互异的说法,对于不止一种的叙述或说法,暂时难以考据或侯考者,作者往往仅是分列其说,指出其互异之处;可证者,则依据其它文献,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在千佛塔的重修时间上,《舆地纪胜》作“端拱中,郡人林修建千佛塔”,而阮《通志》则言:“塔后毁元祐间,郡人林修建千佛塔”,两种说法互异。黄佛颐考《广州人物传》:“林修,南海人。轻财好施,造净慧寺千佛塔者,其人也。元祐初,调官京师,授凤翔府宝鸡县主簿”。则与阮《通志》的说法相同,《舆地纪胜》端拱之说距元祐逾百年,可见这是错误的说法。因此,黄佛颐的判断是有理有据的,是令人信服的。四、作者对一时难以考据的城坊街道,实事求是,慎重科学,多闻阙疑。著者在凡例言:“城防街道,间有无事迹可考者,则阙之,未敢杜撰;如考查有得,当俟续编。”后附录俟考各街22条。对于说法难以论断或具体地址难以考据之地,作者往往以“俟考”、“未考”阙疑。如考戏院之锦园、怡园、庆丰园等,言“怡园以下诸戏院,地址俟考”、“此锦园之见于吟咏者。地址仍未可考”。又如,在状元桥的建者上《粤小记》作“宋李忠简”,而陈昙《补南海百咏》诗自注引《穗城纪闻》云:“为伦文叙建者”,作者“未知孰是”,以此阙疑。2.2建国后广州地名研究综述广东根据国家要求,也制定了相应的地名管理暂行规定,在对全省地名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更改不符合规定的地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建设和学术的发展及繁荣,学术界对广东地名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热潮,并取得巨大成就,其特点是越是存在时间长的地名,考证的文章就越多;反之,文章就越少。越是变革次数多的地名,考证的文章也越多,反之,文章则越少。越是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名,考证的文章就越多;反之,文章就越少;个体地名考证多,地名群或区域地名研究较少。此外,在地名考证方面还表现为,政区名称考证远多于其它类型地名考证,方言地名(包括壮语地名)考证亦多于非方言地名考证,地名命名方式考证多于地名内涵考证等。广州作为一座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改革开放先行的现代化都市,其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大方面:历史学、语言学、地志学。2.2.1历史学中国地名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其考证的内容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名的地理位置、沿革变迁、渊源来历等三个方面,并在清末乾嘉学派的考据学到达了顶峰。建国后,在地名考证方面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谭其骧教授在《新莽职方新考》中提及到了广州番禺,谭先生写道“南海郡,旧领县六: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仍旧名州”,算是建国后较早研究广州地名的文章之一。1980年,中山大学徐俊鸣发表了《广东各县市名称来源》一文,将广东93个市、县政区名称(包括海南省)按命名类别,一一列举其渊源,其中也涉及到了对于广州部分地名渊源的探究。1986年,叶地主编出版了《广东地名探源》一书,对当时广东各市、县和城关镇及部分村名称沿革与演变作了罗列。该书中对于广州的名称沿革和演变做了这样的叙述:“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部。秦汉时为南海郡番禺县地,隋以后为番禺、南海二县地。历来都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七年(1918年)成立市政治公所,民国十年(1921年)成立市政厅,为广东建立最早的市。曾短期直属中央,旋即改归广东省政府领导及驻地,原设于附郭的番禺县移驻新造;南海县移驻佛山。解放后,1950年属中南局领导,1953年改为中央辖市,1954年划归广东省领导。1960年开始领导从化、花县二县。1957年增领番禺、增城、龙门、新丰四县。1983年冬又增领清远、佛冈二县。现广州市共领八区(越秀、荔湾、东山、海珠、黄埔、天河、芳村和郊区),八县(番禺、清远、增城、从化、新丰、龙门、花县、佛冈)。”此外,该书中也对广州各个主要的区如越秀区、荔湾区等区域做了一定的探究。虽然此书仅收集政区和少量聚落名称,也并没有深入系统研究,但它毕竟是改革开放以来把广东地名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的第一本专著。随后,中山大学张寿祺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名用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证和探讨。代表作有《关于广州古南越音“地名”的一些问题》、《广州“广”字命名始源意识考》等,通过地名用字来考证地名演变与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广东特别是广州的地名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广东史志》、《岭南文史》、《广东地名工作通讯》(内部刊,现已停刊)以及各市地的文史志等杂志也都刊登了许多此类地名考证方面的文章,更是推动了相关地名研究的发展。2.2.2语言学地名具有持久和稳定性的特征,故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地名追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还可探讨人类社会语言的发展、演变规律。1986年以来,测绘学家曾世英先生在探讨地名标准化时,在《地名工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和《地名用字标准化》等文章中就对广东地名用字,如圳、陂、圳、埔、沼、涌等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这些地名字读音和书写的标准化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作为语言代号,地名直接地遵循着语言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上,岭南属百越之地,生活着包括壮、瑶、苗、侗、仫佬、回、京、毛难、水等民族在内的百越先民。他们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不断学习和吸收中原各种先进科学文化和生产技术,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地名文化方面,他们根据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理解和生产的需要,以自己民族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涵,为各种地物命名。那些大大小小的地名,在岭南各地,星罗棋布,无一不与他们的生产习俗和文化内涵关联着,无一不打上极其鲜明的民族印记。由于地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民族性,作者还通过对百越地名文化内涵的考察,发现百越地名自成体系,与周边民族的地名有显著区别州。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地名也呈现出异样的特色,广东地名也就深深地打上了岭南方言文化的烙印。邵宜从语言学的视角,通过对广东地貌特征和方言特色的通名分析,发现地名与三大方言之闻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地名的分布与方言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确切地说,珠江三角洲河叉纵横,以“涪”、“涌”、“沥”之类作通名的很多,而“坑”、“坪”、“岗”、“岭”、“墩”、“坳”之类的地名则多于山区,“垌”、“那”地名多集中于少数民族曾经聚居的粤西地区。以“厝”、“寮”为通名的地名多分布在粤东沿海:以“屋”、“畲”、“誊”等通名地名多集中在粤东北梅州和粤北韶关地区。因地名中的方言用字,给地名读写带来困难,文章还就地名中存在的方言用字以及同实异名现象提出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议。黄小娅的《广州方言底层词“栏”与“墟”》一文,从方言学的角度,对广州地名和口语中保留的底层词进行考察,反映出汉语与其它少数民族语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给地名演变带来的影响等。黄小娅的另一篇《广州“河南”地名说》文章从相关的方志史料记载出发,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试图对此地名的来源作一些考释。作者从一些文史资料中对“海”这个字在粤语区人的口语中的义项的记载,提出“海”这个字对于粤语区的人来说除了指海洋之外还有两个不同于普通话的义项,其一指江、河,其二特指珠江。如海印桥和海珠石里的“海”都是指珠江。但是珠江之南却不是被称为“海南”和“江南”,而是被称为“河南”,清朝的另一首《珠江竹枝词》写道:“湖舫邀宾折简招,暖倾桂酒注椰瓢。酒酣戏逐好华女,闲踏河南小港桥。”词后也附有一注:“俗谓隔江日河南”。看来。可见广州人称说“河南”是由来已久的了。另外曾新、曾昭漩的区域史研究论文成果《岭南方言地名研究》对广州方言区、潮汕方言区、客家方言区和少数民族方言区的地名进行研究,在于说明地名和当地居民语言有很大关系。总之,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广东地名,依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显示出传统学科对地名研究的巨大优势,在今后仍然会有大量此类成果涌现。2.2.3地志学 大量地名志和词典的编辑和出版,掀起了新时期地名志编撰的热潮,从总体上为研究广东地名奠定了基石。刘南威先生主编的《广东古今地名词典》(1985年)全书收录地名词目9956条,包括政区与聚落地名5787条、人文地名1345条、自然地名864条、历史地名1960条,照片和插图143幅,为迄今有关广东地名规模最大的工具书,为研究广东历史地名提供了基础。在地名志编撰方面,广东地名研究成绩斐然。为配合政府对地名的管理,学术界与各级政府方志办展开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大量地名志书籍,并积累了宝贵的地名资料,为上世纪末地名研究提供基础和素材。到目前为止,除《广东省地名志》外,全省21个地级市中,已全部编纂和出版了本市地名志。另有部分县(市)也编纂和出版地名志,极大地丰富了地名研究的成果。地名志书内容除总编外,主要包括政区和聚落地名、自然地名、人工建筑地名、交通地名、企业地名、文化地名和历史地名篇等。显然地名志在编纂过程中已形成自身的地名分类体系,它与学术界的地名类型划分并非完全一致,更突出自身编纂和作为志书的需要,有着本身的地名分类特征。此外,诸多地名志对全省或各市(县)所辖部分地名的起源、读音、书写作了订正,抛弃一些与现行法规相抵触或不雅地名,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广州还出版了相应的地名录《广州市地名录》,为规范地名读音、书写和国际化起至重要作用。随着地名学的发展,广州的区域地名研究也得到了重视,特别是对于老城区越秀区和荔湾区的研究,各个区的地名录也相继出版了。其中《广州市越秀区地名录》充分利用了1981年地名普查成果和1986年编《广州市地名志》材料,并吸收了近年该区地名普查和资料更新的新成果,共收录了越秀区各类地名1868条,其中路88条,街巷名1160条,片名、历史地名23条,主要交通20条,主要企事业单位520条,名胜古迹、纪念地、公园34条,市场、市集23条。另附有行政街一览表、居委会一览表、1982年~1989年销名街巷名录、越秀区地名命名规律初探等地名资料。该书中附有越秀区历史沿革表,是以1950年为界的。1950年以前,主要是从朝代的更迭来明确该区的历史沿革,该区在秦、南越、汉、吴(三国时期)、晋、南朝这几个朝代名称都是称为番禺县,而到了隋、唐、则改名为南海县,到了南汉时改名为兴王府,宋朝前期称为南海县,从宋朝中期开始到中华民国1918年以前,东部称为番禺县,西部称为南海县,到了1918年称为广州市。而1950年以后,主要则表现在主要街巷名字的变更,其中主要有以下的街巷:洪桥、越华、东风、解放北、广卫、六榕、光塔、纸行、解放中、大新、解放南、一德、诗书、人民、德成、大南、泰康、北京、流花等街巷。其中更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49.12、1950.6、1951.11、1952.9、1953.4、1958.5、1960.7、1968.4、1974.1、1985.4等时间段。在个别时间段,该书也做了详细的注解。此外,该书中附录的《越秀区地名命名规律初探》一文,对于我们该课题的研究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该文中队越秀区的路名、街名的命名规律做了初步的探索。包括:一、以自然地名景观的特征命名(1)以山丘命名;(2)以沙洲或小岛命名;(3)以湖泊、池塘命名;(4)以树木命名。二、以人文地理景观的特征命名:(1)以城墙,城门或城濠命名;(2)以官署、机关命名;(3)以兵营命名;(4)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命名;(5)以祠庙寺观命名;(6)以市集或作坊命名;(7)以桥命名;(8)以井命名;(9)以园林命名;(10)以聚居姓氏命名;(11)以名人故居命名;(12)以街内住宅特征命名;(13)以其他人工建筑命名;(14)以街名命名路名。三、以地理位置特点命名;四、以吉祥语命名;五、以重大历史事件命名;六、以雅易俗。另外对于古街道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如《广州越秀古街巷》一书根据越秀区古街巷的来源和一些相关的传说将古街巷分为四类,包括历史故事的、民俗故事的、风物故事的和名人故事四方面。《西关地名掌故》更是我们了解荔湾区主要街巷不可缺少的一本工具书。该书中所记载到的西关的地理景观、文化景观、历史古迹、优美故事与传说,个个引人入胜。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马路、街名的来源,地名形成的美好传说,地方特色,旅游胜处。值得一提的是涉及到了西关名考及其区域的问题,让我们对“西关”这一地名的由来和变迁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和把握。2.2.4地理学虽然地名学的学科属性还有探讨的空间,但地名学具有地理学科方面的内容和属性是毫无疑问的。确切地说,除音、形外,地名义、位、性或类的属性皆与地理学有密切关系,其中地名“位”之属性还直接表现出地理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也成为地理学者关注和进行地名研究的核心所在。广东因偏居一方,其地名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故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另外,新兴文化地理学在广东地名研究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呈现一朵亮丽的奇葩,其中成就最大者首推中山大学司徒尚纪先生。1987年,司徒尚纪发表《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一文,从总体上探讨广东政区地名沿革以及地理、历史、经济与地名的关系。随后,《广州壮语地名初探》、《广东地名的历史经济地理内涵》、《岭南稻作文化起源在地名上的反映》、《广东地名与移民和民族历史地理研究》等多篇论文也先后问世。在1993年和2021年,作者又分别出版《广东文化地理》和《岭南历史人文地理——文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两本专著,为广东地名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广东文化地理》一书中,有专门一章为地名文化探源,该章作者探讨了广东历史政区地理与地名、移民与地名、民族地理与地名等的关系,其中也有少部分涉及到了广州的地名方面的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广东政区地名的研究已经有所进展,并取得初步成绩,其中潘理性等人的《广东政区演变》一书奠定了广东政区研究的基础。司徒尚纪的《广东政区体系》专著,也对广东政区体系建置的基础、历史演变、空间结构及其转化等进行了研究,并列举各个时期广东县级以上政区地名。另外,作者还对广东历史上所建置的1317个县与其中留存至1980年的政区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保留下来的县为109个,占8.3%,随着政权更迭和地名变更,许多县名称不断被淘汰。司徒尚纪还对109个县市命名方式简单进行分类,分为地理类和人事类,并列表以示之。广东省统计局编《广东省市地县概况》一书,对当时全省114个行政区划地名也从建制沿革、行政区划、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一一介绍,部分涉及行政区划名称由来,为研究广东省政区名称提供资料和借鉴。此外,专门对广东政区名称进行阐释的有徐俊鸣的《广东各县市名称来源》一文和叶地的《广东地名探源》一书。《广东地名探源》一书则对全省316个地名,包括各市县和部分区镇、村庄以及部分岛屿地名等,从地名位置、建置时间、历史沿革、命名缘由等进行诠释,为研究广东地名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纵观这些研究,皆是对广东政区演变及其整体空间结构和单个地名进行阐述,并未真正从地名学的层面,特别是从地名层次的角度,深入探讨广东政区地名的产生、演变、发展等规律。具体涉及到对于广州地名的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表现在论文的研究上,谢澜发表的《从地名演变看广州的城市特色——兼论地名学上的意义》一文主要是论述广州地名的命名特点和其在地名学上的意义。文章主要列举了广州地名命名的8个特点:1.地名反映了广州的地理环境;2.地名反映了广州城市的沿革;3.地名反映广州经济发展与中外经济交流;4.地名反映文化特色;5.地名反映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心理意识;6.地名反映广州的旅游资源;7.地名反映广州各民族迁徙和方言的演变,将地名与其他史料相印证,清楚地表示广州移民的来源、路线和分布;8.地名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心理意识。这些地名特点在地名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中指出了七点,一是地名是精神变化活动的结果;二是地名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共同规律;三是地名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征;四是地名反映了区域的文化特征;五是地名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六是地名影响城市的形象;七是地名的变动影响着地名文化建设。黄金龙、高伟发表的《岭南地名文化的特色与地名管理》从岭南地名文化的历史特色、地理特色、民族特色、开放性与兼容性等方面,分析了岭南地名文化的主要特征,其中也有少部分涉及到了广州地名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名管理上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黄小娅的《街道名浅论》就我国地名中的街路名(以城镇为主)的一些命名方式、街路名反映地域特点及其地域文化特征做了初步的讨论。作者探讨了街路名命名的常见方式,也列举了广州一些街路的命名方式,如以表示地理位置来命名的,作者举了广州海珠区的下渡东约大街、西约大街等街路。以人名命名的,作者举了广州的永福路、永福村、刘义亭等与刘永福这个人名有关的街路。此外,作者也以广州的部分街路为例探讨了街路名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所反映的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另外,近几年,学者们对于广州地名的研究还深入到了区域的研究。2021年王彬、司徒尚纪、朱竑发表的《广州南沙区地名研究》一文,是广州区域地名研究的重要成果。文章引用各朝史料描述了珠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历程,南沙的大部分是在宋代以后逐渐由泥沙淤积而成,在此之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都在地名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南沙的地名研究中发现:体现以“山”命名的地名;体现以“水”命名的地名;体现以“嘉名”命名的地名;体现时代特色的地名;以数量词加通名命名的地名;以方位、人物事件、姓氏、纪念物等命名的地名。在对南沙地名进行分类之后,也相应地举出例子来证明。整个南沙地名的研究发现南沙地名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地名反映着地区的地理条件、特征和环境的变迁;二是地名反映着地域社会文化和生产特色。通过对南沙的地名文化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古越人的文化特点和面貌,而且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领域,为将来南沙的文化开放提供基础。此外,朱竑、周军、王彬发表的《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是广州区域地名研究的另一重要成果。朱竑、周军和王彬三位研究者选用了1983年版和2021年版1:5000荔湾区行政区划图,通过对比来反映广州老城区和荔湾区地名的变更,发现经过20年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内部发生的深刻变化全区地名总体变化比率达到近43%.在变更的地名中反映广州荔湾区经济社会变化的地名居多,而消失的地名则多属于历史街区地名。论文整体概括了城市地名的特征和广州市荔湾区概括极其地名的特点,然后借助地图对比发现地名的变化,得到地名变化的信息再进行信息分析,信息分析中包含对新出现地名所蕴含的信息分析,消失地名信息的分析和改变地名的分析。论文最后对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地名和做好地名规划提出了建议。然而,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至今未有出现。此外,在全省应用地名学研究方面还明显薄弱,特别是通名使用研究几乎空白。现行行政区划名的通名与全国处于同等水平,使用较为混乱。以市而言,有省辖市,如广州市、湛江、肇庆、佛山等;有市辖市,如江门市下辖台山市、鹤山市等;还有经济特区市,如深圳市、汕头市、珠海市等;行政区划上的市与人文地理中的市显系两个不同概念,在使用上多造成混乱。除市之外,还有区、村等地名通名的混乱,如区有地级市辖区、市级市辖区以及各种类型的开发区等,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等名称互相混淆;村有行政村和自然村间的同专名、同通名现象等。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省,理应在地名文化上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出一套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名文化制度。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至今极少学者或社会人士问津。2.3建国以来全国地名研究建国后,国家非常重视地名工作,颁布一系列地名法规和展开地名普查,对历史遗留地名进行整理和更改,废除一批带有民族歧视的地名。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地名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地名文化研究也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老地名已经或者面临消失的境地。近年来,为保护具有文化底蕴的地名,一些学者和专家在前人已有的地名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地名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区域地名的文化内涵,指出地名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地名文化的建议与措施。笔者对近年来区域地名文化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研究方法角度:对地名研究的方法的探索刘保全的《地名调查学概论》则着重介绍怎样进行地名调查,其中包括调查法学问,地名调查问卷的设置等资料,这给地名研究提供了较具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此书从中国传统地名学理论的初步探讨、中国历代地名渊源解释的发展、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成就以及中国传统地名学对邻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地名研究具有历史方面的意义。王际桐《地名学概论》则阐述了地名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以及地名的演化、特性、语词结构、标准化与译写规范化、调查与考证和地名管理。1985年史念海发表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的《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论述了史念海对地名的研究的有关规律的探索情况。二、史料文化角度:关注史料对于地名的研究的作用孙冬虎《地名史源学概论》,该书吸收了史源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阐述如何寻找地名史料、进行地名考证以及纠正文献中的地名错误为主要内容,以比较多的篇幅,尽量选取地名史源研究中成功的例证加以分析,以期使读者能够从中切实领会地名研究应当如何追根溯源与正本清源。2021年周佳泉发表在《中国地名》的《地名的文化感悟作用》,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地名的文化感悟作用,一是地名的文化演进标识;二是地名的文化扩散标示;三是地名的文化内涵标引。所谓文化扩散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文化扩散所带来的复杂的思想、现代化的技术和商品导致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社会、政治及文化方面的变革。很多地名来源于当地的自然景观、经济特征、交通运输、宗教、民族以致神话传说等因素。历史的发展使不同的文化碰触和交流,但地名的变化相对比较慢,具有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而较好地保留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三、社会文化背景角度2021年范今朝、黄吉燕发表在《城市问题》上的《城市地名规划及命名规则》,这是一篇在城市化背景下思考城市地名管理面临诸多的问题的论文,作者认为城市地名规划应为城市规划体系中专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对城市各类地名进行调查、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城市地名命名规则》。温洪清发表在《中国地名》的《在地名标准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在地名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