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秋(上)课程 学大教育2011初三秋季同步辅导课程编写人:周化彩语文学大教育2011初三秋季同步辅导课程编写人:周化彩语文目录第一讲聆听古代贤文——第六单元古文巩固:《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文言实词巩固训练7一、知识梳理 8二、方法归纳 15三、课堂精讲例题 16四、课后自我检测 26第二讲聆听古代贤文——第六单元古文巩固:《隆中对》、《出师表》;文言虚词及巩固训练 32一、知识梳理 33二、方法归纳 39三、课堂精讲例题 41四、课后自我检测 49第三讲品味古典诗词——第六单元诗歌鉴赏《词五首》;中考古诗词赏析 56一、知识梳理 57二、方法归纳 60三、课堂精讲例题 68四、课后自我检测 72第四讲一切景语皆情语——作文指导之学会借景抒情 81一、知识梳理 81二、方法归纳 82三、课堂精讲例题 86四、课后自我检测 88第五讲仰望哲思之光——第二、四单元复习巩固;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解析及解答方法指导 90一、知识梳理 90二、方法归纳 91三、课堂精讲例题 94四、课后自我检测 103第六讲开启思维之门——议论文写作入门指导之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基本论证方法 108一、知识梳理 108二、方法归纳 109三、课堂精讲例题 120四、课后自我检测 123第七讲学贵温故知新——期中考试复习指导:第六单元古文知识梳理及课外拓展;文言句子巩固 125一、知识梳理 126二、方法归纳 132三、课堂精讲例题 133四、课后自我检测 141第八讲画龙莫忘点好睛——期中考试复习指导2:考场作文高分指导之会点题 145一、知识梳理 146二、方法归纳 148三、课堂精讲例题 148四、课后自我检测 151第一讲聆听古代贤文——第六单元古文巩固:《陈涉世家》《唐睢不辱使命》;文言实词巩固训练教学目标1.同步巩固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同步巩固文中重点文言句式及翻译;3.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简要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教学重点文言特殊实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教学难点文言实词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教学方法建议古文教学有两大难。一是与学生现在的生活时空隔阂太大,学生没有感性材料氛围,不感兴趣。再是由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淡化语法教学”,故现行各版本语文教材编写中均没有安排相应的章节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只是应景似的在七下、八上、八下三册书附录部分,分别设置了实词表、虚词表和句子成分的附录,可学校教师根本不去讲。因此这第二难使学生根本就没有汉语语法基础,全凭语感,故在学习词类活用、虚词用法和倒装句等特殊句子的翻译时,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觉得古文艰涩难懂,枯燥乏味,成绩自然不会好。故教师在施教时,可注意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以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为基础,并结合已学过课文中的典型例句等感性材料增强学生的语感和积累,进而去攻克一些特殊的文言词、句法知识难点。一、知识梳理(一)中考古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文阅读的能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中考考试说明》中对初中古文阅读的具体考查要求如下:(1)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2)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能说出文言文中重要语句的意思;(4)简要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二)中考古文考点梳理(1)文言实词解释(2)文言虚词的用法(3)文言句子翻译(4)文意理解(三)九上第六单元课内同步古文知识梳理《陈涉世家》1.通假字(1)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元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被:通“披”。可译为“穿上”)(3)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意图)(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带头,倡导)(5)得鱼腹中书,固已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发间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远调)2.古今异义(1)今亡亦死:(亡:古义指逃亡;今义指死)(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古义指暗地,偷偷;今义为空隙、隔开、不连接)(3)会天大雨(会:古义指适逢,恰巧;今义为集会、见面)(4)楚人怜之(怜:古义指爱;今义为怜惜、怜爱)(5)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指处处;今义为常常)(6)将军身被坚执锐(身:古义指自己,亲自;今义指人或动物的躯体)(7)比至陈(比:古义指等到;今义为比较、比方)(8)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计,古义是动词“会”与“计”的连用,聚会商议;今义为管理财务的人员)(9)而戊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七:古义指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指表示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诚:古义指果真;今义指实在、的确、诚心诚意)(11)夜篝火(篝火:古义指用笼子罩着火;今义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12)藉弟令毋斩(藉:古义指即使,假使;今义常指凭借、假托。弟:仅,只;今常用以表次序)(13)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徇:古义指攻占;今义指屈从)3.一词多义与①尝与人佣耕(和、同、跟,连词)与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通“举”,全、都,副词)之①辍耕之垄上(去、往,动词,下文“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与此同)之②怅恨久之(粘附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一个音节,无义,衬音助词)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结构助词)④二世杀之(他,指扶苏,代词)①扶苏以数谏故(因为,介词)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认为,动词)以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把、用、拿,介词)以④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副词)⑤以激怒其众(来、以便,连词)⑥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同“而”,连词)胜、吴广皆次当行(正在……的地方,介词)当②不当立(应当,能愿动词,下文“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失期当斩”中的“当”与此同)当③当此时(正在……的时候,介词)行①陈胜、吴广之皆次当行(行列、队伍,名词)行②乃行》(往、去,动词)③行收兵(走,动词)然①吴广以为然(这样,指示代词)然②然足下卜之鬼乎(可是、然而,转折连词)指①卜者知其指意(通“旨”,意思、意图,名词)指②皆指目陈胜(用手指着,动词)书①乃丹书帛日“陈胜王”(写;动词)书②得鱼腹中书(书信,名词)所①置人所罾鱼腹中(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指示代词)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地方、处所,名词)上①辍耕之垄上(上面,方位名词)上②上使外将兵(皇上,名词)应者笑而应日(回答、答应,动词)应②宜多应者(响应,动词,下文“杀之以应陈涉”中的“应”与此同)次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按顺序排列,动词)次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临时驻扎和住宿,动词)会天大雨(适逢、恰巧,副词)会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集会,动词)道①不通(路,名词)道②无道(道义,名词)等①死,死国可乎(相同、一样,副词)等②等遇雨(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代词)①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派、派遣,动词)②令令辱之(使、让,动词,下文“藉弟今毋斩”中的“令”与此同)令③令徒属(命令,动词,下文“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劓甸蕲以东”、“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中的“令”与此同)④陈守令皆不在(县令,名词)欲①广数言欲亡(想、想要,助动词)欲②从民欲也(欲望、愿望,名词)故①扶苏以数谏故(缘故、原因,名词)故②故数言欲亡(故意、特意,副词)①使外将兵(率领,动词,下文“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中的“将”与此同)将②燕为楚将(带兵的人、将领,名词,下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的“将”与此同)将③胜自立为将军(将领、带兵的人,双音名词,下文“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将军”与此同)号①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令、命令,动词)号②为张楚(称号、国号,名词)①为佣耕(wéi,做,动词,下文“为屯长”、“项燕为楚将”、“为坛而盟”、为“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乃立为王”中的“为”均与此同)为②以为死,或以为亡(wéi,是,动词,下文“吴广以为然”、“号为张楚”中“为”与此同)③天下唱(wèi,替、给,介词,下文“士卒多为用者”中的“为”与此同)苦①下苦秦久矣(弄得愁苦,动词,下文“诸郡县苦秦吏者”中的“苦”与此同)苦②铚、掷、苦、柘、谯皆下之(秦时地名,在今安徽省,名词)数①苏以数谏故(shuò,屡次、多次,副词,下文“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数”数与此同)②数日(shù,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4.词类活用(1)失期,法皆斩(法: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道理。依法)(2)狐鸣呼日:“大楚兴,陈胜王。”(狐、鸣: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一样)(3)上使外将兵(外: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外)(4)乃丹书帛日“陈胜王”(丹: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丹砂。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当王)(5)行收兵(行:动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走着。“行收兵”即一边行军一边收编部队)(6)袒右(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露出)(7)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诧异)(8)骑千余(骑:动词“骑”充当省略的谓语“有”的宾语,用作名词。骑兵)(9)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10)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11)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用作动词。弄得愁苦)(12)忿恚尉(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13)皆指目陈胜(指、目: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用眼看)(14)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15)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东进,向东进军)(16)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名词用作动词。威服、用威力降服)(17)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捕、用网捕)(18)会天大雨,道不通(大雨:名词作动词。下大雨)(19)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盟:名词作动词。盟誓)(20)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攻克)5.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②此教我先威众耳(将主语“此”与谓语“教我先威众”放在一起表判断)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用副词“乃”字表判断)④号为张楚(为:动词,表判断)⑤吴广者,阳夏人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2)倒装句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郡县苦秦吏者”即“苦秦吏(之)郡县”,定语后置,“者”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②祭以尉首(“祭以尉首“即”以尉首祭”,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3)省略句①守丞死,乃入据陈(“乃”前面省略了主语“其”,可译为“起义军”)②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与战谯门中”即“与[之]战[于]谯门中”,“与”字后面省略了介词宾语“之”,指陈胜起义军;“战”字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可译为“在”)③上使外将兵(动词“使”字的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指扶苏)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介词“为”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或“其”,可译为“他”)⑤攻铚、酆、苦、柘、谯,皆下之(“攻”字之前省略了主语“葛婴[所]将[之]兵”或“陈胜主力部队”,翻译时应补出)(4)被动句士卒多为用者(用“为”表示被动)《唐雎不辱使命》1.通假字(1)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2)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3)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4)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即老鹰)(5)寡人谕矣(谕:通“喻”。知晓、明白)(6)以头抢地尔(尔:通“耳”。语气词,罢了)2.古今异义(1)唐雎不辱使命(使命:古义指出使的任务;今指重大的任务)(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今义指孤独无助的人)(3)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代为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这样、如此;今作转折连词,常与“但是”配套使用)(4)非若是也(是:古义指这样、如此;今常用作判断词)(5)休祲降于天(休:古义指吉祥;今常用为休息)(6)愿终守之,弗敢易(愿:古义指希望;今义为愿望)3.一词多义夫①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②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义)以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把、凭,介词,下文”“以头抢地尔”、“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以”与此同)②君为长者(因,介词,下文“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与此同)亦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副词)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不过,副词)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派、派遣,动词)使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使”是出使,两个“使“均为动词)虽①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千里不敢易也(即使,让步连词)怒①秦王怫然怒(生气、发怒,动词,下文“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与此同。)②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徒①免冠徒跣(光着,动词)②徒以有先王也(只、仅仅,副词)4.词类活用(1)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2)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4)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灭亡)(5)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6)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5.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非若是也(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②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分句用“……也”表肯定判断,后一分句用“非……也”表否定判断)③此三子者,皆布依之士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④今日是也(用“……也”的表判断语气,“是”在这里译为“这样”,不表判断)(2)倒装句①受地于先王(“受地于先王”即“于先王受地”,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②仓鹰击于殿上(“击于殿上”即“于殿上击”,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③请广于君(“广于君”即“于君广”,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3)省略句挺剑而起(句首省略了“唐雎”,翻译时应将其补出)二、方法归纳中考文言文考点的解答策略:文言实、虚词。(一)常规文言实词积累及时巩固复习课下注释及教师补充归纳的知识笔记。(二)特殊文言实词用法①双声通假(即借字和本字具有相同的声母)书中例句:河曲智叟亡以应(1)通假字②叠韵通假(即借字和本字具有相同的韵母)书中例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同音通假(既借字和本字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书中例句:满坐寂然④近通假(既借字和本字的字形很相近)书中例句:发闾左適戍渔阳①义的扩大古<今“江“、“河“书中例句:饮于河、渭②词义的缩小古>今右备容臭书中例句: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古今异义③词义的转移古=A今=B书中例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书中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谤讥于市朝⑤名称说法的改变“日”改称“太阳”,“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古义只在“蜀犬吠日”“目不识丁”“寡不敌众”等成语中使用(3)一词多义(单音词)要结合具体语境仔细分析①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书中例句:“一狼洞其中”名词的活用②名词活用为特殊动词(意动)书中例句:“稍稍宾客其父”③名词作状语书中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狐鸣呼曰”(4)词类活用动词的活用①动词活用为名词书中例句:“猛浪若奔”②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书中例句:“忿恚尉”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书中例句:“将军身被坚执锐”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书中例句:“欲穷其林”③形容词活用为特殊动词使动书中例句:“凄神寒骨意动书中例句:“渔人甚异之”(三)学习实词方法(1)“词不离句”:即借助文中典型例句识记。如识记古今异义词“去”,可借助例句“太丘舎去”的典型例句识记。(2)注意归纳积累。如:一词多义的“素”:又留蚊素帐中(未经染色的,白色)(七上《童趣》)可以调素琴(未经装饰的,朴素的)(八上《陋室铭》)素湍绿潭(白色的)(八上《三峡》)吴广素爱人(九上《陈涉世家》)(3)注意学练结合。要注重课后巩固练习,及时复习强化。(4)适当拓展课外古文阅读。课外古文阅读中实词解释方法如下:①课内学过,会迁移②课内未学,猜字谜③翻译过后,放回去。三、课堂精讲例题例题一: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需改为走之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题目: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D.陈胜王王:称王2.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A.怅恨久之B.二世杀之C.楚人怜之D.固以怪之矣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解题思路】1.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B项错误,“等”正解为”一样”;2.题考查文言虚词用法,A项“之”的用法为“音节助词,可不译”;3.题考查文意理解,C项理解错误。陈胜打出扶苏、项燕旗号,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参考答案】1.B2.A3.C例题二:【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题目: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会天大雨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C.援谓之曰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5.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6.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7.【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第一件事:第二件事:8.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9.【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解题思路】:4.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注意“会”、“烈士”是古今异义,“唱”是通假字。5.题考查文言虚词A项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B项第一个“之”是动词“到、去”,第二个“之”是“代词”;C项第一个“乃”是“是”,第二个“乃”是“竟然”;D项两个“于”都是“在”。6.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解释“发”“闾左”“適”“戍”。7.题考查文意理解:概括内容,要紧扣“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这一要点。8.题考查比较阅读:C选项理解错误。正解应为: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没有给马援好的建议。9.题考查比较阅读:人物形象评价。要紧抓人物描写,并进行分析概括。【参考答案】4.(2分)A.会:适逢,恰巧遇到。B.唱:同“倡”,倡导。C.谓:告诉;对……说。D.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5.(2分)D6.(2分)(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7.(2分)第一件事:鱼腹藏书(置书鱼腹)
第二件事:篝火狐鸣8.(2分)C9.(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例题三:水仙(清)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题目: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1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1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四个词,均是课内学过的词。1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而”用法:例句“而”表修饰。A项表承接;B项表修饰;C项表并列;D项表转折。故选B。1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1)句,词语较简单,需注意句式为判断句。(2)句,重点解释“听”“质”的语境义,应该为“听任”“质押”。13.本题考查文意理解: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衬托”这一表现手法的作用。【参考答案】“11.(2分)B12.(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每小题2分)13.(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搭配课堂训练题题目一(课内1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1-3题。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以头抢地耳②皆布衣之士也.③长跪而谢之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3.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实词解释:“抢”“布衣”“谢”均为古今异义。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翻译两个“以”的用法、“徒”的意思。3.本题考查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分析评价。【参考答案】1.①撞②平民③道歉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题目二:(课内外比较阅读1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eq\o\ac(○,)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eq\o\ac(○,11)[郎中]宫廷的侍卫。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3)寡人谕矣()(4)图穷而匕首见()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3.翻译下列句子。(6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毕使于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节奏:本题考查句间停顿,可根据句意划分。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第(1)句,重点解释“休祲”。第(2)句,重点解释两个“使”。4.本题考查文意理解:B项中【乙】文,由文中“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eq\o\ac(○,)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可知,“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说法有误。【参考答案】1.⑴道歉⑵介词,从、由⑶明白,懂得⑷穷尽,完结2.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3.(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B题目三:(课外1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1分)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不耻劳辱。(1分)(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1分)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2分)(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2分)4.按要求填空。(2分)(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成语)的性格特点。(1分)(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特殊实词解释:(1)耻为意动用法,认为……羞耻。(2)然为通假字,通“燃”,燃烧。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项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为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不译;C项第一个“为”“替,给”第二个“为”表被动;D项第一个“乃”是”于是,就”,第二个“乃”是“竟然”;B项两个“以”均表目的,可译为“来”。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1)句要注意句中的“使”、“安”的解释。(2)句要注意“悉”“夹门”的解释。4.本题考查文意理解:评价人物形象。要结合文中人物描写进行分析,并加以概括。【参考答案】1.(1)耻:认为……羞耻。(2)然:通“燃”,燃烧。2.B3.(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4.(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课后自我检测(课内阅读2篇):题目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吴广素爱人。②尉果笞广。③广故数言欲亡。④陈胜佐之。2.“以激怒其众”中“以”字和下列句子中哪一项的“以”字意思相同?()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翻译。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的陈胜形象。(3分)【参考答案】1.①素向来、一直②笞用鞭或竹板打③数屡次④佐帮助2.C3.即使(我们)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4.不畏强权人人平等胸怀大志(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渴望推翻残暴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题目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1)仓鹰击于殿上()(2)长跪而谢之(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参考答案】1.(1)“仓”同“苍”,青色。(2)道歉。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4.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课外阅读2篇):题目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尝:(2)姥初有愠色愠: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译文: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1.(1)曾经(2)生气、发怒(2分)2.(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2分)3.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3分)题目二: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因起彷徨②尝暂寄人空宅住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3.“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3.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课外阅读2篇):题目一: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一文,完成下题。(14分)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选自《战国策》)【注释】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三日乃得见乎王() 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③闻其说()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苏秦之楚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4.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参考答案】1.(1)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2)B(2分)2.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2分)3.(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4.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题目二:阮孝绪传(节选)(9分)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闻者咸叹异之(2)不服绵纩(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屡至其门B.故人不独亲其亲C.安陵君其许寡人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参考答案】1.(1)惊异(认为……奇异)(2)穿(3)估计2.C3.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4.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第二讲聆听古代贤文——第六单元古文巩固:《隆中对》、《出师表》;文言虚词及巩固训练教学目标1.同步巩固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同步巩固文中重点文言句式及翻译;3.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简要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教学重点“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之”“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建议古文语法教学有两大难。一是由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淡化语法教学”,故现行各版本语文教材编写中均没有安排相应的章节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只是应景似的在七下、八上、八下三册书附录部分,分别设置了实词表、虚词表和句子成分的附录,可学校教师根本不去讲。因此这第二难是学生根本就没有汉语语法基础,全凭语感,故在学习词类活用、虚词用法和倒装句等特殊句子的翻译时,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觉得古文艰涩难懂,枯燥乏味,成绩自然不会好。故教师在施教时,可以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为基础,并结合已学过课文中的典型例句等感性材料增强学生的语感和积累,进而去攻克一些特殊的文言词、句法知识难点。一、知识梳理九上第六单元课内同步古文知识梳理《隆中对》1.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2)自董卓已来(已:通“以”)2.古今异义(1)遂用猖蹶(用:古义为因此;今义为使用)(2)遂用猖蹶(猖蹶:古义为失败;今义指凶猛而放肆)(3)抑亦人谋也(抑:古义为而且;今义为压抑、或者)(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古义为可以把……;今义为可能、许可)(5)因屏人日:
(因:古义为于是,就此;今义为原因、因此)(6)孤不度德量力(孤:古义为古代帝王自称,我;今义指孤独)(7)此诚不可与争锋
(诚:古义为确实;今义指真诚、诚实)(8)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古义为拜访;今义为照顾、回顾)(9)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为有某种打算。今义常指故意)(10)至于今日(至于:古义为到;今义为表示另提起一事的连词)(11)愿诸君勿复言(复:古义为再,又;今义指往复、重复)(1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所以:古义为用来……的;今义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一词多义遂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副词,于是、就)②遂用猖獗(副词,终于,下丈“然操遂能克绍……“中的“遂”与此同)好
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动词,喜欢)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名词,友好)身
①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副词,亲自、亲身)②身长八尺(名词,身体)以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介词,从)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介词,把)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连词,来)是
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代词,这样)②由是先主遂诣亮(与“由”合成连词,于是)为
①贤能为之用(读wéi,介词,被)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读wéi,动词,作为)将
①则命一上将(名词,将领)②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动词,率领)③君谓计将安出(副词,将要)信
①谓为信然(副词,确实、的确)②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③信义著于四海(动词,讲诚信、讲信用)谓
①谓为信然(动词,说)②谓先主日(动词,告诉、对……说)③君谓计将安出(动词,认为)4.词类活用(1)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3)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内:均为形容词用作状语。对外、对内)(4)将军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5)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器:名词用作动词。器重)(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名词用作动词。资助)(7)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全部取得)(8)贤能为之用(贤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之士)5.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用“……者,……也”的格式表示判断)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用“……,……也”的格式表示判断)③此用武之国(一般判断句,没有标志词语)(2)倒装句①宾语前置时人莫之许也(“莫之许”即“莫许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②状语后置1)信义著于四海(“著于四海”即“于四海著”,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2)曹操比于袁绍(“比于袁绍”即“于袁绍比”,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于秦川”即“于秦川出”,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3)省略句①亮躬耕陇亩(“躬耕陇亩”即“躬耕[于]陇亩”,省略了介词“于”,可译为“在”)②此诚不可与争锋(“不可与争锋”即“不可与[之]争锋”,“与”宇之后省略了介词宾语“之[代曹操]”,可译为“他”)③君与俱来(“与俱来”即“与[之]俱来”,“与”字之后省略了介词宾语“之”[代诸葛亮],可译为“他”)④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为援”即“可以[之]为援”,“以”字之后省略了介词宾语“之[代孙权]”,可译为“他”)(4)被动句贤能为之用(用“为”字表示被动)《出师表》1.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2.古今异义(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卑鄙:古义为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指品质低劣、下流)(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为时,时候,时刻;今义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为痛心遗憾,惋惜遗憾:今义为十分憎恨)(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古义为感动;今义为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激动感谢)(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开张:古义为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6)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畅晓:古义为精通,熟练;今义常指语言表达通顺流畅)(7)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配套使用)(8)猥自枉屈(猥:古义为辱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丈常用为卑鄙下流)(9)后值倾覆(倾覆:古义为兵败;今义常用为倒下、颠覆)(10)庶竭驽钝(庶:古义为希望,期望;今义为众多)(11)临表涕零(涕:古义为眼泪:今义常用为鼻涕)3.一词多义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ei,动词,留给、给予)②深追先帝遗诏(读训,动词,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效:动词,凑效)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效:名词,效果)论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论:动词,判定、评定)②每与臣论此事(论:动词,谈论、议论)任①受任于败军之际(任:动词,任用、委任)②则攸之、讳、允之任也(任:名词,责任、职责)道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道:名词,路、途)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道:名词,道理)分①今天下三分(分:动词,分开)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分:名词,职责)行①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行:动词,做)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行:名词,品德)能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能:动词,能够)②帝称之日能(能:名词,才能)言①进尽忠言(言:名词,话、语言,此指意见、建议,下文“若无兴德之言”中的“言”与此同)②不知所言(言:动词,说)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为:动词,是)②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为:动词,做)4.词类活用1.不宜妄自菲薄(菲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2.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示)4.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5.北定中原(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名词活用作动词:流泪)5.文言句式(1)判断句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而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用“诚”字表示判断语气)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用“为”字表示判断)7)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8)此皆良实用(“皆”字表示判断)9)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用“悉”字表示判断)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11)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方,则攸之、讳、允之任也。(用“……,……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2)省略句1)诚宜开张圣听(句首省略了主语“陛下”,翻译时应将其补出)2)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之前省略了个词结构状语“为之”,可译为“替先帝”)3)受命以来(句首省略了主语“臣”,翻译时应将其补出,译为“我”)4)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谓语“受任”、“奉命”之前均省略了主语“臣”,翻译时可酌情将其补出,译为“我”)(3)倒装句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不懈于内”即“于内不懈”,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2)试用于昔日(“试用于昔日”即“于昔日试用”,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3)躬耕于南阳(“躬耕于南阳”即“于南阳躬耕”,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即“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即“于桓、灵未尝不叹息痛十艮也”,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6)咨臣以当世之事(“咨臣以当世之事”即“以当世之事咨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7)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即“临崩以大事寄臣”,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8)不求闻达于诸侯(“求闻达于诸侯”即“于诸侯求闻达”,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二、方法归纳中考文言文考点的解答策略:文言虚词用法新课表人教版中考语文考查5个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其用法归纳如下:(一)“之”的用法1.动词:“到”、“往”、“去”。书中例句:辍耕之垄上2.代词:代人(物、事):“他(们)”、“她(们)”、“它(们)”,指示代词(这一类的)。书中例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3.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它(们)”。书中例句:以君之力。(2)结构助词: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书中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作宾前的标志。书中例句:何陋之有。定后标志。书中例句:居庙堂之高;马之千里者。(3)音节助词:句末,凑足音节,不译。书中例句:久之,目似瞑。(二)“其”的用法1.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他(的)”、“她(的)”、“它(的)”、“那(些)”、“这(些)”等。书中例句:欲穷其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书中例句:其如土石何?其真不知马也!(三)“而”的用法1.表并列:“和”、“又”、或不译书中例句:学而时习之2.表顺接:可不译书中例句:水落而石出。3.表修饰:不译书中例句: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4.表递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百货商场停车场管理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员工股权激励与管理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防盗门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合作协议3篇
- 2024版家具经销商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音乐器材行业标准制定与执行合同3篇
- 2024版云计算服务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个人子女教育还借款合同3篇
- 2024版前期物业服务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版体育健身器材研发与销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航空航天单位企业劳务派遣及技术研发合同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和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 2023年四级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核心考点题库300题(含答案)
- 标准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 2023年中国人保财险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hdx7底层黑砖刷写和字库救砖教程bysmartyou
- 年会颁奖晚会颁奖盛典简约PPT模板
- 年产10000吨柑橘饮料的工厂设计
- 雷电知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汇总-上(单选题库)
- 导学案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
- 培训互动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