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儒家重“政教”,道家重“审美”。墨家“尚质”“尚用”“非乐”“言有三表”《尚书》选录谈到“诗”的公用,即“诗言志”,志的内涵在先秦时期就有所发展变化,在国家政治语境中,“志”一般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志”可以代表人的情感、思想、意愿等,早期诗、乐、舞相互配合。《论语》选录※考点:强调“诗教”为政治服务。主要内容有:1、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启发感染、认识社会、交流团结、抒怨预政)2、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先质后文”“文质彬彬”3、重视“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4、提出文学批评两个标准(思想、艺术)——“尽善尽美”【译文】孔子谈到《韶》乐时说,“美到极点了,好到极点了”;谈到《武》乐时说,“美到极点了,但还不够好.”【注解】《韶》:传说是舜时乐舞名.尽美:主要指其音调、节拍之形式之完美.尽善:主要指其所涵蕴的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孔子认为舜以禅让得国,而周武王以征伐得国,故谓谓《韶》,尽美尽善,而《武》尽美而未尽善.【说明】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尽善尽美”说,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5、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6、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7、《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8、《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9、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孟子》选录※1、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2.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3.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4.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5.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6.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2、孟子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三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的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3、(孟子的)“养气”说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庄子》选录※1、(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オ最为旺盛,オ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虚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2、庄子“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两汉刘歆将《诗赋略》与《六艺略》《诸子略》并列,第一次把文学和学术著作区别开,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书目的最早文献司马迁文论选录※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2谈谈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实录‛精神和它的影响。
实录‛就是班固所说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真实地记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不夸张,不隐瞒。《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他的‚实录‛精神,他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这种“实录”精神,不仅对后世的史学著作产生过巨大影响,更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后世的许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是受到过这种“实录”精神的影响。而许多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也都以“实录”指导自己的创作。文论家也经常以“实录”来批评文学作品,使之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原则。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杜甫的诗歌被成为“诗史”就是一例。《毛诗大序》※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三百》被奉为经书。诗学严重地经学化、儒学化,这种情况集中地表现在《毛诗序》中。2.《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1、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提出了“吟咏情性”理论。但它又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用封建思想礼教来规范这种情。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3.《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分为美刺、教化两个方面。4、诗歌的体裁:风雅颂,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铺陈直叙。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兴起,发端和比喻兼有。1.《毛诗大序》的“讽谏”说
"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毛诗大序》提出了
"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2.《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教材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题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内涵]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风,指诗有教化臣民,并有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一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志意”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影响]“六义”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
"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杨雄文论选录识记:作者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1、在思想界混乱情况下,杨雄想以儒家五经统一思想。其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文学创造必须合乎儒家之道,原道、征圣、宗经原则,助长了文学创作复古模拟之风。他这种文学思想和文学批判原则,反映在其对屈原作品的评价中,认为屈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不符合儒家经典的特点。然而杨雄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也有肯定赞扬方面:1、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认为屈原作品丽而有则,文质并茂)扬雄强“诗人之赋丽以则”,即合于法度,形式上的“丽”合乎内容的需要,没有走过头;而“辞人之赋丽以淫”,“淫”即过度,离开了内容的地需要。肯定前者不满后者,认为后者形式虽美却未能发挥辞赋的教化作用。扬雄包含了这样的认识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是要讲究的,但须符合内容的需要,应该追求二者的统一。这一观点合乎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所继承和发扬。(如《情采》后二)2、雕虫篆刻【雕虫篆刻】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虫"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后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扬雄早年喜欢汉赋,晚年则多有批评,他认识到大赋在处理“劝和讽”关系时,“赋劝而不止”,达不到讽谏的作用,认为赋只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靡丽,而忽视了儒家传统以内容为主导、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提出了文质相符的要求。对赋的看法,认为赋过于雕章琢句,是小技未道,应“壮夫不为”,他晚年对赋的看法矫枉过正,变成了取消主义。动情说为文学鉴赏提出了一个重要原理:艺术鉴赏过程乃是一个创作者之心与接受者之心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以情感情的过程,而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学作用、社会教育作用这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班固文论选录1、班固的文学思想主要比较集中于他对屈原与司马迁的认识,班固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批评,明确表示对刘安、司马迁评价的不同意见。这是班固作为正统儒家思想在文学批评方面的典型表现,班固的批评是在杨雄基础上的发展,他认为“屈原”作品违背了“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2、班固是汉代辞赋大家,他在《两都赋序》中对辞赋的评价与杨雄晚年不同,而是给于较高评价;3、班固对《诗经》及汉代乐府诗的评价,着重论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强调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儒家传统观点作了新的发展,赞赏司马迁“实录”精神,并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共用,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有补于世”。五、王充《论衡》选录※1、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
《佚文》篇。《论衡》的主要思想:针对当时虚伪浮华和因循模拟的文风,提出“疾虚妄”、“归实诚”、“为世用”的文学主张。2、第一提倡真实,反对虚妄;第二、增善消恶,有补世用;第三、反对复古,提倡独创。3、超奇篇的主要内容:对作家的品评。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作家论”的滥觞,表现在:
①、
提出如何评价作者高下的问题。(把读书人分为: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②强调作家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创作好坏,有先天才气,也有后天学习。“诚实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称副。”
③评价作家作品,反对崇古非今。王充反对保守倒退,主张实事求是的批评,且把后世超过前代看成理所当然,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也是我国古代思想领域的新起点,对冲破汉代陈腐经学和谶纬迷信的束缚具有先驱意义。1.(王充的)“疾虚妄”说
王充提倡真实,反对“虚妄”。他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他坚决反对“奇怪之语”、“虚妄之文”,批判“好谈论者增益事实,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论衡•对作》。王充认为有“真”才有美,而“真美”又是和“善”分不开的。只有高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才是有益于世的。而虚妄之作是必然毫无实用价值的。王充强调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统一,做到表里如一,内外相符,这就为文章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标准,为文章做到文质彬彬指明了方向。
2.王充“为世用”为世用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在文艺理论方面的重要见解之一。语出《论衡·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无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用者为上,少者为下。”这包话不仅给写作提出一个要求,而且回答了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文艺应该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服务。所以,在他看来,凡是对社会有用的文章,多多益善,无补于社会的则不应该去写。王充还很重视文章“劝善惩恶”的作用,认为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作用于社会:一是“疾虚妄”,即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敢于进行分析和批判;二是“求实诚”,即纠正当时人们因盲目崇古而摸拟因袭的“虚妄”毛病。使人心归于实诚。王充“为世用”的文艺主张,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天人感应”的“谶讳”神学所造成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这一进步的文艺思想不仅在当时起了推陷廓清的作用,同时对后世文艺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六、王逸《楚辞章句》选录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不同意班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把《楚辞》提到了“经”的地位来加以肯定,给与高度评价,王逸对《楚辞》作了符合儒家思想的解释,从这个角度给予充分肯定赞扬,这是王逸对《楚辞》注释的基本思想,他不同意班固的评价,在艺术方面,他对屈原作品中上天入地、奇异诡谲的描写辩护,实际上也充分肯定了《离骚》的浪漫主义特征。魏晋南北朝东汉衰落,经学衰落,曹操为首,反对“德行”取士,要求“唯才是举”,主张文章清峻、通脱。玄学应运而生。三曹七子(邺下文学集团)。第一个五言诗的黄金时代。
文学观念的“自觉”,玄学思潮的兴起和文学创作的繁荣,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推进,共同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理论长足进步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客观基础。曹丕《典论论文》※1.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3.《典论•论文》在论文体的不同特点时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4.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四科”具体指:奏议、
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实际上共八种文体。
5.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八种文体具体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6.《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1.
(曹丕的)文体说(“四科”八体说)
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他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这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诗赋欲丽",说明他已看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美学特征,对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
2.
(曹丕的)“文气”说
《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一、
试阐述《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
“文以气为主”就是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在曹丕看来,正是作家个性的不同才有作家风格的不同。他主张才性一致,性定其才。“文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这种看法有很明显的片面性,实际上人的个性形成虽有天赋的因素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但就文章的风格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讲,则确是有不可力致的必然性的。文气观点的提出正反映了汉魏之交建安文学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上,向强调作家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对这一时期创作特征和新文学思潮的理论概括,表现了与经学时代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标准。曹丕论“气”清楚地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并对这时的创作特征作了总结和概括。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二、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
“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三、《典论•论文》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哪些不良现象?
首先,曹丕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风气,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在举例说明"文人相轻"的文坛事例后,分析这种风气的产生原因时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可以说,曹丕对"文人相轻"的风气的批评是相当深刻和实事求是的。其次,曹丕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这种风气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之于考察和盲目的迷信。他通过批评,实际上肯定了今胜于古,肯定了文学的进步和进化,是一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肯定了今胜于古,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解。陆机《文赋》※1、《文赋》:我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关于创作的专论。(用赋的形式写成)2.《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3.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
10
类。实际上最关系到文学的是诗和赋两种文体。4.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5.教材认为:从陆机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和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6.陆机在《文赋》中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教材认为:“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辞藻
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这主要都是指诗赋等纯文学而言的。7.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8、创作,一是有感于物,二是有赖于学。9、对艺术想象在创作中的形象化描述。“精骛八级,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10、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新潮理论。是对先秦“言志”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汉儒“言志”说的纠偏和挑战。“绮靡”是指“精妙之言”。(阴柔美,限制诗歌多样化,有消极意义。)1.《文赋》的文章“十体”说陆机在《文赋》里把文章体裁分成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他在此提出文章的十体说,比起曹丕的四科八体又细致了一些,同时指出了这十体文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别是他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只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这与“赋体物而浏亮”一道就强调了这文学作品的两个重要特性:感情和形象。反映了他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已大大地深入了一步。2.《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使诗从"止乎礼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又讲"赋体物而浏亮","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的形象。"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的形象。“缘情”、“体物”就是要诗赋的文学作品注重感情与形象,说明陆机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又在前人基础上大大深入了步。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面貌,使得诗真正为诗,文学真正为文学。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绮靡”并非“淫艳”、“侈丽”之意,而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义的。刘勰《文心雕龙》讲“《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都没有贬斥含义。可以说陆机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儒家只说文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可是陆机第一个明确提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一首创对于整个六朝文学重视语言艺术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赋》是怎样阐述艺术构思的?①《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在正文之前,陆机写了一个序言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②构思准备:“伫中区以玄览”。指老庄那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它可以使人不受外物和各种杂念干扰,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③构思阶段:“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构思首先要进行丰富的艺术想象,而这种想象是可以超越时空局限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这是高度活跃的、无定规的一连串想象与联想,可上重天,可下九泉,绝不是枯燥的理性思索。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情的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构成,是同步进行的。三、在结构和布局方面,《文赋》有什么主张和阐述?创作中的艺术表现阶段,包括如何安排文意和文辞两个方面,即“选义按部”和“考辞就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何运用文辞来把握文意的问题。结构应当按照表达内容的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陆机十分重视意的主导作用,以内容为主干,以文辞为枝叶陆机论述了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复杂情况,主张作家要因情适宜,妥善地谋篇布局,形诸笔墨。四、试评述陆机“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段论述的内涵和意义。“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辞藻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注意音节、节奏的音韵和谐美。这主要都是指诗赋等纯文学而言的,就是要构思巧妙,词藻华美、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美。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沈约与王融谢朓共创永明体,探究诗歌声律问题,其诗风平易,他对诗歌声律方面提出了”四声八病”说,根据四声而形成的诗歌格律,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对声律派的理论,我们应该看到他们重要的历史贡献,四声原理运用于文学创作,为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对格律的规定过于细密,使文学创作收到很大的约束。对于文学的发展,承认“变”的必然合理性,凸显其重情的文学审美观,树立以“情”字为评判新标准,反映了其书写作者内心丰富情感体验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的抒情性质,提倡平易文风。刘勰《文心雕龙》选录※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视为“双璧”。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成熟的标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最伟大成果。前者“体大而虑周”,后者“思深而意远”。重点和精华是创作论的《神思》、《情采》、《时序》。《神思》:创作论的总纲,核心是艺术想象。是对陆机艺术想象论的进一步发挥。神思(艺术想象)的特征:1、形象性。“神与物游”2、情感性。“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3、不排斥抽象思维的参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神思的功能:1、使作家摆脱身观局限,思维自由驰骋,才情充分发挥。2、是创作活动的中心和关键。3、与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神思的形成条件:1、构思时要身心净化,没有杂念。“陶钧文思,贵在虚静”2、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相关,《情采》着重论述: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要内容:1、提出文质并重的主张,情即质(内容),采即文(形式)。2、指出“情采”的主次关系,内容起决定作用。3、主张“为情而造文”《时序》阐述了刘勰的文学观,主要内容有:1、指出社会现实的影响,决定文学的发展。“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2、分析了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哲学时俗对文学发展兴衰演变的影响。3、指出文学本身内在发展规律,即历史继承关系;1.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原道》篇中。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道
是其内容,
文
是其表现形式。
2.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指的是指
宇宙万物
的表现形式。狭义的文当即是“人文”,指人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3.教材认为:刘勰所说的“道”,具有
儒
、
道
、
佛
三教合流的含义。
4.教材指出:《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5.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提出的“体性”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
体裁风格与作家
才性之间的关系。
6.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
体裁形式
;二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
风格特点
。“性”,是指作家的
才能
和
个性
。7.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性”概念,是指作家的才能
和
个性。不同的作家才能有高低优劣不同,个性特点也不一样。
8.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直接体现作家的才性,也就是:
才
、
气
、
学
、
习的特点的。
9.刘勰提出“风骨”这一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认为:
“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
;“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
语言表达。1.(《文心雕龙》的)“神思”说《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他指出想象活动的特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并对它做了非常精彩形象的描绘和相当深刻的概括;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更进一步,他阐述“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即分别是“统其关键”和“管其机枢”,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刘勰还充分意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和语言的并非完全相偕的非对应关系,即所谓“方其搦管,气倍于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这不仅是作家的才能所决定的,更是由语言的本性所决定的。“意翻空”和“言征实”总是文学创作中一对永恒的矛盾。《文心雕龙》的许多篇章都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因此可以说,《神思》篇提出的“言”和“意”的关系是刘勰创作论的纲。(另一种说法)《神思》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的总论。《神思》中的“神思”是什么意思呢?“神思”就是心思。心思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所以称之为“神”。“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就是说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神思》讲到了构思的整个过程,从构思前的准备工作,讲到构思时的想象,由想象构成意象,由意象到语言,由语言到声律,再到作品写成后的修改等等。在文思酝酿中,首先必须是使创作者处于虚静的精神状态,然后展开想象活动。想象不受时空的限制,“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样的想象就可以做到“神与物游”。怎样构思呢?《神思》篇的回答是“神与物游”。所谓“神与物游”,就是要对外界的事物作虚静的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与自己的知识、理论和经历结合起来,构成意象,形成文思;但意象必须在文思涌动中用巧言切状的语言,优美感人的文辞表达出来,写成文章。当然在运用语言时,还应改注意声律,写成文章后还要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才能真正创作成功的情文并茂的好文章。2、(《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指的就是作家个性形成的四个方面:才、气、学、习。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则指作家的学识和修养。这四个因素又可以分为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两类。才和气是先天的,各人因禀赋不同而各异;学和习则是后天的,是和作家的努力与他所生活的环境影响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作家的才气虽然有先天好坏的差别,但是又受到后天学和习状况的影响而有所发展并逐渐定型。刘勰对作家才性分析之重视后天作用的思想,是和他重视社会生活实践对作家作品影响分不开的。刘勰比曹丕之只强调先天作用大大前进了一步。(《文心雕龙》的)“风骨”说刘勰在《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风骨”的内涵,说法纷纭,现代著名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一、剖析《文心雕龙•原道》篇关于“文”与“道”的论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原道》篇中。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他在《原道》篇说的文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即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如日月山川动植品类,则是万物之文。任何事物都有它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便是广义的文;而任何事的又都有它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便是道。道对不同事物,有它不同表现形式,故而文也就千差万别。文是道的一种外化。那么,万物之灵的人,也有内在的道和外在的文。“人文”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文章。天地万物之道和广义的文,表现在人身上即为心和文(人文)。心之文即是“人文”,即是指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是狭义的文。《原道》篇正是从广义的文和道关系来说明狭义的人文之本质。《原道》篇所说的“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表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按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社会政治之道。但是刘勰所说的“道”常常兼有到家之道和佛家的“神理”,有儒、佛、道三家合流的意思在内。二、结合《文心雕龙•体性》篇,谈谈刘勰对文学创作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和学养之间的关系。《体性》篇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体载和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至于个性的形成;刘勰提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才、气、学、习。才,才与气是先天的,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学习。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这种认识比曹丕强调先天禀性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因为作家个性各有不同。反之,“文如其人”正是风格与人格的统一。三、试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关于想象活动、言意关系的论述。《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刘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是认为思维中想象容易奇特,写成语言却往往大打折扣。刘勰认为这是文学创作中的矛盾。这实际上认为言表达意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里提出的言意问题,是全书创作论的纲。四、谈谈《文心雕龙•神思》篇关于创作灵感的描述。神思的基本特征是无限性。刘勰强调神思的无限性是为了说明创作过程中作者思维活动的灵敏活跃状态。这首先是创作灵感产生的状态。而创作灵感产生的前提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要求培养酝酿文思首先应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因素而达到全神灌注的状态。刘勰认为,只有这样,作文时心神才能合乎要求地活跃起来,才会产生作为创作过程心理活动的神思。否则,心乱神驰,躁动不宁,想要作文又为诸多杂念琐事所牵扯,只会造成文思运行的滞涩乃至阻塞,以致于根本无法实际产生神思。虚静也就是神思发动和运行的关键要素。钟嵘《诗品》选录※全书专论五言诗。对自汉魏以来122位诗人及作品进行品评,分为上、中、下三品。其内容有破有立:立的方面:1、提出诗歌创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物之感人”诗歌的本质是“吟咏性情”。(这是钟嵘诗论的核心)2、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滋味”说。要运用比兴手法,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书写作者真情实意。“情”是滋味的核心审美内涵,“情”不直接抒发,而是借助“比兴”手法来寄托,读者才会深受感染。破的方面:1、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2、反对作诗用典。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见诸其所著的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教材认为是“直寻”。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性情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的“性灵”,使之受到陶冶感化。钟嵘诗论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见《诗品序》),强调感情真挚。教材指出:钟嵘认为,“诗”是抒情文学,“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见《诗品序》),他要改革“雕缋满眼”的不良诗风,祟尚清新自然。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美学范畴。钟嵘提出了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干之以风力”,同时“润之以丹彩”,只有二者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是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1.(钟嵘的)“性情”说
钟嵘在《诗品序》中强调指出诗歌是人的感情的表现,而人的感情的激动,乃是受现实生活的感触而产生的。钟嵘所理解的“物”的内容,不仅有自然事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许许多多动人心弦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客观的现实生活内容,激发了诗人炽烈感情,于是才发而为诗歌。钟嵘在这里表现了对文学和现实关系的正确认识,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陆机《文赋》中主要是讲自然事物,没有涉及到社会生活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文学和时代的关系时,就着重指出了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特点,指出“文变染乎世情,而兴废系于时序”。钟嵘所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论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所激发的人的感情,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内容。2.(钟嵘的)“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3.(钟嵘的)“滋味”论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钟嵘是中国古代文论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文艺理论批评家。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怎样综合运用“三义”呢?“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并使“三义”综合运用,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并且说:“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滋味”的作品。4.(钟嵘的)“风骨”(“风力”)论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又要“润之以丹彩”。“风力”与“丹彩”兼备,才是最好的作品。他在《诗品序》里论及建安文学时,怀着无限崇敬的笔触写道:“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至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嵘强调“建安风力”,从他对“建安风力”的论述及所举的例子看,他为“风骨”(“风力”)树立这样一个标准:它具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直寻自然、重神而不重形以及语言风格明朗简洁、精要强健的特征.5.(钟嵘的)“诗有三义”说。“诗有三义”是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来的:“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具体所指是什么呢?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一、试评述钟嵘的“自然英旨”说。
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是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直寻”与“自然英旨”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基本是一个意思。
二、钟嵘《诗品》关于感情论的论述钟嵘在《诗品序》里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达人的感情的,在诗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内容方面,《诗品序》还特别强调诗歌要抒发怨情,“诗可以怨”,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一个进步传统。他认为五言诗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曹植,其特点即是“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王粲之诗“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也是具有怨情的。左思的“风力”很重要的表现便是“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刘琨之“仗清刚之气”,也是与他“善为凄庚之词”、“多怨恨之词”分不开的。如果我们结合这些诗人创作来考察一下钟嵘所提倡的“怨”的具体内容,就可以看出:它或是反映了对门阀世族等级制度的不满,如左思《咏史》所写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或是对经济凋弊的感慨,对人民所受灾难的同情,如王粲《七哀诗》中写的那样,“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悟彼下泉人,唱然伤心肝”。或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的黑暗,使有志之士的进步政治抱负不得实现,胸中充满了郁郁愤懑。比如刘瑶《重赠卢湛》中的“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以及《扶风歌》中所写的“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这样一些深深的感慨与不平。钟嵘所强调的这种“怨”,突破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束缚,继承和发扬了“诗可以怨”的文学思想传统。三、试评述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诗有三义”说的内涵。“诗有三义”是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来的:“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具体所指是什么呢?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萧统《文选序》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总集,鉴裁品藻,去芜存精,其文学思想主要倾向是崇尚辞藻、骈偶等艺术形式,萧统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由简到繁,文章也应当由质朴趋向藻饰,“沉思”指的是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活动,翰藻指的是华美辞藻。颜之推《颜氏家训》选录颜之推是北朝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他认为文学作品应以“理致”、“气调”为中心。其以人体来比喻文章,而辞采、用典等只是一种辅助。他以“理致、气调”为主的提法,更重理而不重情,颜之推是从儒家的传统观点来论述文学的,强调文学可以陶冶性灵、富有滋味的特点,他实际上把广义的文章分为两类,即以“笔”为主的应用散文,以及抒情性较强的韵文,如诗赋类,在他心中前一类地位更高,他对文学创作中的“天才”十分重视,颜之推及其重视作家的人品,讲究道德修养。理想、健康的文学应该以古为本,调和古今,并且以实为主,华实并茂,已经是后世融合南北文风的先声了。隋唐五代重“道”主“用”的儒家文论传统和侧重文学艺术性的佛道文论传统两方面对立互补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子昂的《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提出了“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的纲领。
2.“
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彩丽竞繁而
兴寄都绝”是陈子昂对晋宋以来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的尖锐批评。
3。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晋宋以来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批评。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
兴寄
”和“
风骨
”,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教材指出: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的符合这样条件的作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陈子昂的代表诗作《
感遇
》三十八首和著名的短诗《
登幽州台歌》都是体现他的诗歌理想的兴寄深远、风清骨峻之作。他为什么要倡导诗歌革新运动?肯定风雅、汉魏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应恢复这个进步传统。“风雅”本指诗经中的风雅,这里代指中国古代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风雅不作”意思是真正切近社会生活现实的优秀诗歌创作不能产生,不能兴旺。他为何要求学习汉魏诗歌?复兴“风雅”现实主义传统的途径:以建安文学为旗帜,创作出有金石声的诗歌。8.他认为晋宋以来诗歌创作的弊病何在?缺乏“兴寄”和“风骨”。“彩丽竞繁,兴寄都绝”“兴寄”是对诗经比兴的进一步发展,强调情志寄托。目的是强调诗歌应具有讽刺的深刻内容,对社会民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干预生活的社会功能。“风骨”是指明朗刚健,充满与艺术感染力量的风格。是对诗歌艺术形式的要求。
1.(陈子昂的)“兴寄”和“风骨”说
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一、
结合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实践,说明他的“兴寄”和“风骨”的内涵。
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正是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二、结合文学史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如何理解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齐梁诗歌的批评?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三、简析陈子昂“兴寄”和“风骨”说在诗学史上的意义。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张九龄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都以他的《感遇》诗为学习对象。杜甫对他评价极高:“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陈拾遗故宅》)杜甫不少关心国事民生的诗篇,可明显地看出是受了他的影响。白居易《与元九书》、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都谈到他们努力写作讽谕诗,是受到陈子昂《感遇》诗的启发。白居易还把陈子昂与杜甫相提并论,说:“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初授拾遗》)。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加上他的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说理论为后人继承,成为他们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王昌龄诗论选录识记:1.作者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2.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3.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1、结合王昌龄的诗歌创作,谈谈他的格律说格律说:即主张诗歌要有高古的立意品格与和谐的音律之美,这是作者理想的艺术风格。2、试析王昌龄初步提出的意境说境思。“境”指作品所书写的所有客体对象,即《诗格》中所说的“物境”“情境”“意境”,“思”则是指诗人创作中的神思活动,侧重于主体的情志意趣活动。在创作中“思”“境”缺一不可,他们相互生发,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为作品的意境。三、李白诗论选录
1、如何准确理解李白《古风》其一中的“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继承陈子昂的诗歌思想,更高地树起诗歌革新旗帜的,是盛唐大诗人李白。李白一方面批评了自从汉赋以来过于浮艳的创作风气,主张恢复《诗经》《楚辞》文质并茂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他又强现要充分吸收六朝文学中的优秀成果与艺术经验。他对南朝诗人谢灵运(大谢)和谢(小谢)等都表示了由衷的钦佩2、结合李白的诗歌创作,谈谈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理想
李白在诗歌的审美风貌上,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清新、貞然、真切之美。借赞美韦太守的诗高声唱出了自己向往清真天然的诗奥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基于这种审美观,李白对那种十寸径径模拟前人和雕琢藻饰的创作倾向给予了嘲讽和抨击:“丑女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支天真。”(《古风》其三十五)因为这是违背自然、真切、清新的审美趣味。四、殷璠诗论选录《河岳英灵集》与殷璠兴象论(一)《河岳英灵集》的选本特点:理论意义:殷璠的这一选评标准,体现出盛唐诗歌一方面克服了南朝至唐初的形式主义风尚,讲求风骨、兴寄,力追建安;另一方面,又很多地吸取了自齐永明至唐初逐步发展起来的诗歌声律经验,创造出优美的诗歌格律。于是形成了盛唐诗歌风骨与声律兼备的特色。(二)殷璠兴象论标举兴象,反对轻艳是殷璠诗论的基本特征。兴指表现在作品中由外界事物触发产生的感受兴致。象指反映在作品中外界事物的具体兴象。兴象指诗歌中展现的完整的审美意象。兴象论的要求:(1)风骨是兴象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之一(2)兴象超远的作品应当具备“神来气来情来”之妙(3)兴象的构思要新颖奇特巧妙,并且具有自然的声律之美兴象:指诗中引发并包蕴着深微的主体情思的审美意象,可以感发接受着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杜甫诗论选录1.如何理解杜甫提出的“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文学思想?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的意思是对待前人的诗歌要分别裁定,加以取舍。对于“伪体”即形式主义诗歌要在别的基础上有所“裁”,而《诗经》中,《国风》与《小雅》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传统则要发扬光大。至于“转益多师是汝师””具体地说,就是把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良师益友,甚至诤友提出,以收“综听则明”之效。“别裁伪体”和“转益多师”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转益多师是汝师”即无所不师而无定师。这话有好几层意思:无所不师,故能兼取众长;无定师,不囿于一家,虽有所继承、借鉴,但并不妨碍自己的创造性。此其一。只有在”别裁伪体”区别真伪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师”谁,“师”什么,才能真正做到“转益多师”。此其二。要做到无所不师而无定师,就必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别人的成就,在吸取的同时,也就有所扬弃。此其三。在既批判又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熔古今于一炉而自铸伟辞,这就是杜甫“转益多师”、“别裁伪体”的精神所在。这两句诗所表现出的精神同样可以指导我们面对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运用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2.结合杜甫本人的诗歌创作,分析“鲸鱼碧海(雄杰之作)”和“翡翠兰苕(纤巧孱弱)”两种风格美。第四首诗继续第三首诗意,对那些不负责任地胡乱糟蹋前贤现象的批评,指责这些人自己的作品不过是一些翡翠戏兰苕一般的货色,而没有掣鲸鱼于碧海那样的伟著。“不薄今人爱古人”中的“今人”,指的是庾信、四杰等作家。杜甫之所以“爱古”而不“薄今”,是从“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发的。“为邻”,即引为同调之意。在杜甫看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词丽句”不可废而不讲。更何况庾信、四杰除了“清词丽句”而外,尚有“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一面,因此他主张兼收并蓄:力崇古调,兼取新声,古、今体诗并行不废。“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应当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六、皎然诗论选录※1.唐代皎然的诗论代表作是《
诗式
》,另有《诗仪》一卷,全书已佚,只在其他书中有所引录。
2.皎然的诗论,侧重于探讨诗歌的艺术创造规律。而他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较为集中的,则是
意境
的创造问题。1.(皎然的)“取境”说皎然论诗歌创作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这是诗歌创造中存在的实际情形。有时灵感开通,就会“佳句纵横”、“宛如神助”,创作顺畅,就是“取境”之“易”的表现。有时“取境”艰难:“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这是“取境”之“难”的情况。前者,陆机等已有相关论述,后者是却少有人触及,这是符合创作实情。有时灵感不能畅开,构思当然艰苦,只有继之以苦思冥想,才能深入采掘,遴选意境。他还认为“取境”时“至难至险”的作品:写成之后,如果又能不露凿斧痕迹,“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这才是文章“高手”。一、如何理解皎然“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的诗论观点?皎然诗论关注到了这意境作品完成之后,便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即超越于表层文字和形象之外的多层的、乃到不尽的审美意味:“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情在言外,旨冥句中。”这些论述,实际上已经提示出了诗歌单的本质特征,即在意、境契合的基础上,具有超出表层文字、形象的审美包容量,能激发读者产生多层次乃至无穷无尽的审美情思。七、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节录刘禹锡认为,诗人创作“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是用极精约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情志意趣,作为成品的诗歌可以称为“文章之蕴”,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立论,读者品味到了诗中的审美意味,就不再停留在文辞上,这与皎然的“但见性情,不赌文字一样,特别是他又提出了“境生于象外”这一命题,即指读者在作品所描写的表层形象之外,还能获得或生发胡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包括意趣韵味等,这是前人未论述到的诗歌中的:“境”即意境如何才能得以实现呢?前提是必须要有与之呼应的接受者。八、韩愈诗文论选录※1.韩愈在《答李朔书》中还继承了孟子的“
养气
”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2.教材认为韩愈提出的“气盛言宜”论中的“气盛”,是指作家仁义道德修养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
精神
气质,一种
人格
境界,已不复是抽象的仁义道德教条。
3.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4.韩愈在《答刘正夫书》中回答“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的问题时说:“师其意,不师其辞。”
5.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和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提出的“
发愤著书
”说—脉相承的。1.
(韩愈的)“气盛言宜”说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2.(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一、试比较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和孟子“养气”说之异同。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但孟子说的“养气”是为了“知言”即考察他人的言论,并不是创作理论,而韩愈则将“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阐发的是创作的原理。先道德而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这本是传统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二、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同。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这可以说其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发展了。九、柳宗元文论选录与韩愈同道,极力提倡古文写作,并称“韩柳”,在“文以明道”的古文创作总纲上,柳宗元比韩愈论述的更加明确,而这个道的内涵,则指的是儒家之道,在“原道”这一点上,他和韩愈是相同的,但是柳宗元主张为文在“原”儒家之道的同时,也要博采其它著作之长,同时,柳宗元更重视文章所阐明的道的现实性,即文辞及文章是用来明道的,而明道的要害则在及物,也就是要运用古圣贤所阐明的道理,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予以解决,他主张要用文章、作品对现实社会针砭和讽喻,文学创作必须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歌颂美好的事物,弘扬正气,讽喻抨击丑恶现象。柳宗元与韩愈一样非常重视作家的自身修养,他特别强调创作要本着一种严肃的心态,去掉各种不良的创作态度,要在精神状态最佳的状态下投入创作,这与韩愈的“气盛宜言”同一旨趣柳宗元还区分了诗歌与非文学文章的性质和功用十、白居易诗论选录※1.教材指出:中唐的诗歌理论,较为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注重艺术审美方面的探讨,可以诗论家司空图为代表;另一种是强调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这可以诗人白居易为代表。2.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长文《与元九书》中,文章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强调的重点是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3.教材指出:白居易主张用诗歌达到一种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明显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文论思想。4.教材认为: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弊端之一,是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忽视艺术要含蓄蕴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投资协议书格式
- 代理合同:土地价格评估委托协议
- 广告牌制作合同书签订注意事项
-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二手设备买卖协议书案例
- 抵押反担保合同争议解决途径
- 民间借贷偿还协议书范例
- 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协议
- 科技部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摩托车购买合同书范本
- 2024年全国法院检察院书记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碧桂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 2024年江西吉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营销商务类管培生
- 《眼科与视功能检查》-2.视力检查课件(实操)
- 冶金煤气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工会劳动竞赛方案
- 小学二级培训课件
- 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 集合论和逻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