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唱歌《送别》优质课课件2套(公开课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送别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认为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日本留学青年学子,借助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特点。一: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选用美国流行曲调做谱。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送别请同学们随老师琴声轻声跟唱第一部分,注意用声音表现出歌曲表达的情感。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课堂小结:请大家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1、唱会《送别》,并能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2、寻找其他的学堂乐歌。送别LOREMIPSUMDOLOR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童年的画,童年的景,荡在檐下秋千上,是一道彩虹;童年的歌,童年的风,飘在小河流水上,是流泉叮咚叮咚叮咚;

1、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童年》2、童年是一首什么歌曲?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呢?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音乐作品;

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那么在上世纪五四运动时期,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曲呢?壹学堂乐歌贰歌曲《送别》简介叁认识作者--李叔同

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一批有抱负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资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的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体填写新的歌词。

歌曲简介194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人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他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这首歌曲调犬童球溪的《旅愁》。特点:I、采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II、选用了美国流行曲调做谱;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学堂乐歌的作者。李叔同自幼博学多才,擅文学、长戏剧、精绘画、工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在多个领域,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的先河。在音乐方面,他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创作了我国第一首三部合唱曲《春游》,他填词的《送别》是在我国流传最久的一首学堂乐歌;组织乐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乐我国第一部翻译话剧《茶花女》。聆听音乐---《送别》问题:1、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呢?力度呢?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聆听音乐---《送别》问题:1、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呢?力度呢?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1、4/4拍;中速(舒缓从容);力度中弱;2、表达了依依不舍的诚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