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调查性新闻报道制作技巧 - 通信学_第1页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制作技巧 - 通信学_第2页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制作技巧 - 通信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制作技巧-通信学在当下我国的社会体制和新闻环境下,做好一篇舆论监督的调查性报道需要兼顾多种因素,考虑多方利益【1】。?毕业证的骗局》是央视?新闻调查》2004年7月31日期节目,讲述了六年前一群高考生听信了中介宣传,上了一所联合办学的民办大学——陕西育才专修学校。经过在那里五年的学习,如今他们毕业已经一年了,可是当初校方承诺的军医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却成了一句空谈。

作为很典型的调查揭露性的深度新闻报道,这期节目比拟能够代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格调和定位【2】。通过呈现这一事件的调查过程,揭露出了这所民办学校违规违纪办学致使学生家长受骗、蒙受经济损失,更耽搁了学生珍贵的青春和前程;也揭露了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履职不当的问题;同时以小见大,反映出当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以及教育中介活动的一些乱象,可谓发人深省。

通过对节目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下列几点在制作调查性新闻报道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选题恰当,切中当下热点,具有社会普遍意义。

在我们国家,高考招生和高等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亿万考生和考生家长的切身利益。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那薄薄的一张毕业证、一纸文凭,可以说已经与莘莘学子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也正因为如此,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有关讨论声从未绝于耳。所以?毕业证的骗局》这一大标题一亮出,就足以牵动无数即将面临高考和升学的庞大观众群体,以及一大批关怀中国教育或从事教育事业的热心人士。而对于那些为数众多的还没有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何况这期节目关注的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民办教育这一块,相对于那些出名度很高的公立学府来说,这是不太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领域。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展,民办教育、联合办学、委托培养、教育中介等这些新鲜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成为很多考生的选择。

节目中指出,民办学校依附名校招牌通过中介实行委托办学在当时全国很普遍,“是一种潮流〞它们是如何运作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学历证书是否可靠,教育主管部门如何监管?作为央视新闻栏目,?新闻调查》有责任为观众呈现答案,这一选题以小见大,可谓恰如其分。

2结构清晰,表达逻辑严密,完整展现调查过程。

?毕业证的骗局》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表达了六年前受骗的大学生们通过复杂的多方中介委托协议,交了不菲的中介费用,来到了民办的陕西育才专修学校,学校承诺五年之后毕业时为他们颁发第二、第四军医大学的本科毕业文凭;节目第二局部事件继续开展,学生们开始发现事情不对头,开始疑心学校的正规性;第三局部矛盾进一步凸显,五年过去了学生面临毕业,学校却不能按照当初的许诺给学生发军医大学的本科毕业证,还拿混充大专证敷衍,中间人失踪,与军医大学也断了联系。最后一局部政府教育部门介入事件调查,从而暴露出制度和监管环节的一系列问题,付出了五年青春最终没有毕业证的被骗学生们不得不走上了艰难的法律维权之路。

新闻故事化是现在电视新闻节目比拟常用的表现手法,尤其是篇幅比拟长时间跨度比拟大的深度新闻【3】。如何把一个事件跨度六年,并且波及多个学生、多所学校,波及教育中介以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复杂事件在40多分钟的时间里给观众表达分明,很考验节目制作者的新闻叙事能力。?新闻调查》总是能够在事件表达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把记者的调查过程层层推进,完整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过之后觉得思路很分明,根据很客观很充沛,能跟上节目的思路节奏,水平可见一斑。

3客观公道,给事件各方平等的诉求平台,防止倾向性。

在这个事件中很明显考生是弱势和受害者,属于媒体应该关注和声援的对象,但是节目并没有一味的倾向于考生一方,一心只为他们呐喊:这样就会显得倾向性十足,有失新闻调查客观公道的根本立场和原那么,而且显得很不专业。节目不仅对受骗考生和家长叙述了应有的声援和同情,同时给予了事件的其他各方,包括陕西育才专修学校、学校所在的宝鸡市教育局等平等的叙述利益诉求的平台。

节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正是学校和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的各种叙述,让观众从他们之口深切感受到学校办学过程中的种种不标准,以及政府履职过程中的失职行为,无形中形成了对受骗学生一方心理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节目也不回避考生和家长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媒体在报道中关怀弱势群体、声援受害方的人道职责在保持客观公道的前提下有力实现,这值得我以后借鉴学习。

4提问锋利,问题步步

紧逼很有针对性,采访之中问题被充沛暴露,发人深《《?新闻调查》的记者问问题都很锋利,对采访者可谓是步步紧逼不留情面,而且往往能切中事件的要害和关键环节,常常让被采访者面红耳赤,让坏人原形毕露。?毕业证的骗局》这一期中有下面一段典型采访:记者:你们的调查的结果怎么样?教育局负责人:这是一起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违规违纪事件。

记者:跟家长和学生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有什么责任?

教育局负责人:这个委培协议就是学生和家长共同签署的,他们也知道这个毕业证的这个情况,也知道这个育才学院的情况。

记者:他可能知道高考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不知道招生底细是怎么回事,特别是民办教育。

教育局负责人:他们肯定知道!

记者:你的意思是他们有点揣着明白装糊涂。

教育局负责人:是的,就是这个概念。他明知道这件事情可能有风险,但是也这么做了。

记者:协议定的也很完备,家长们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这个学校。

教育局负责人:要经过相关的部门来印证。

记者:连你们都发现不了,怎么能让去学生家长去发现?

教育局负责人: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学生他毕竟是当事者。

记者:如果你的孩子,若一下的话,上了一个这样的学校,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局,你会怎么想?

教育局负责人:对我来说的话,我不可能叫孩子走这条路,因为我觉得家长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他应该知道,国家的高考制度是什么制度,国家的学历政策是什么政策,不可能走这样的弯路。

记者:你不觉得以你这样的身份去要求每一个家长,提出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一些了吗?

教育局负责人:不高。他们就想钻国家的空子,还想走侥幸这个心理来取得一些非常规的毕业证书!

两三分钟的采访对话暴露了多少深层的问题。学校方面工作懈怠、麻痹疏忽,办学极不标准却还振振有词;把学生家长的血汗钱随便交付给不稳妥的“中介人〞,只因私人关系;一个政府的教育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消极履职,出了问题却还千方百计想把主要责任推卸到受害的学生家长身上;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采用非常规伎俩,抱着侥幸心理寻找国家的教育体制的漏洞;我国目前教育体制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确和空白。

采访是提问的艺术,调查性采访中提问更是记者的一把利器,如何用好这把利器,让当事人亲口说给电视前的观众听,从而到达借他人之口叙述立场的目的,公道明白的展现事实,看来这是每一个调查记者的根本功,?新闻调查》的记者这方面是强项。

5结语

做好一个调查性报道不易,舆论监督最能体现一个新闻人的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