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 - 临床医学_第1页
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 - 临床医学_第2页
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 - 临床医学_第3页
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 - 临床医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斜方肌痛点分布及应用研究-临床医学压痛点(Presspoint)是由宣蛰人教授经临床实践,从6000余例软组织松解手术中挖掘出来的痛症临床反馈点;肌筋膜激(触)痛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是由美国心脏内科医师DavidG.Simons,Janet创建的,并同Travell,LoisS.Simons一起整理撰写了?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简称激痛点手册)一书。两种不同的论点在临床工作中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提示,而其在某种特定痛症上的疗效也是十分显著;但我们不能无视这两种论点之间的矛盾性与其在实际应用的可变性。因此,我等经过对这两种论点的研究和学习后,从2008年3月起,对300例项背部疼痛患者的斜方肌进行了仔细的触诊检查,寻找并记录了痛点的分布及分类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组治疗察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项背部疼痛病症,经x线检查无明显骨质关节病变。分组治疗阶段,A组总数60例,平均年龄32.2313.06岁,最大57岁,最小18岁,压痛点敏感32例,激痛点敏感28例;B组总数60例,平均年龄34.6115.38岁,最大55岁,最小18岁,压痛点敏感34例,激痛点敏感26例;两组病例年龄及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规范①具有不同程度的项背部疼痛病症;②经X线检查无明显骨质关节病变;③发病时间≤1年;④自愿配合实验察看并接受治疗者。

1.3排除规范兼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应排除:①湿疹、廨、疮疡、疱疹、脓肿、感染性疾患;②丹毒、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③溃疡性皮肤病、疥疮、恶性肿疡、开放性创伤;④急性传染病、伤寒、白喉、肿瘤、严重心脏病、肝病;⑤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按摩后易引起出血的疾病、体内有金属固定之疾患等;⑥恶性贫血、紫癜病、急性类风湿;⑦极度疲劳、衰弱、神志不清的患者;⑧实验过程中出现其他不合适继续接受推拿治疗的并发症者。

2.实验阶段Ⅰ

2.1建立斜方肌数据察看表;

2.2对入组病例进行仔细触诊检查①用约25N力度分别按压斜方肌起点(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长,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止点(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敏感或传导痛感;②用约25N力度按压斜方肌肌腹激痛点区域,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疼痛敏感;③在察看表上勾选、记录上述检查结果。

3实验阶段Ⅱ

3.1对只有单种痛点敏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3.2A组治疗办法

3.2.1对压痛点敏感患者,根据?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内容,对斜方肌起止点原发痛点进行按揉、弹拨治疗,再对其传导、继发痛点进行治疗;每次治疗15分钟,每周治疗2次,持续2周。

3.2.2对激痛点敏感患者,根据?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上册)》内容,对激痛点反馈区域进行离心性按揉、松解治疗;每次治疗15分钟,每周治疗2次,持续2周。

3.3B组治疗办法(与A组相反)

3.3.1对压痛点敏感患者,避开斜方肌肌起止点,在肌腹区域进行离心性按揉、松解治疗;每次治疗15分钟,每周治疗2次,持续2周。

3.3.2对激痛点敏感患者,避开肌腹区域,对斜方肌起止点进行按揉、弹拨治疗,不要求出现或处理传导、继发痛;每次治疗15分钟,每周治疗2次,持续2周。

4察看指标及判断规范

4.1治疗前分别对参与实验阶段Ⅱ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又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最激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评分。)

4.2完成两周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4.3对前后评分差值统计分析。

5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拟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拟采用x2检验,以P6结果

6.1实验阶段Ⅰ结果对300例患者斜方肌完成触诊检查,并对数据整理分析后我们发现:①压痛点敏感者217例,敏感频率为72.33%;其中单纯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长,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敏感者83例,占压痛点中的38.25%,敏感频率为27.67;单纯止点(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敏感者56例,占压痛点中的25.81%,敏感频率为18.67%;起止点均敏感患者78例,占压痛点中的35.94,敏感频率为26.00%。②激痛

点敏感者163例,敏感频率为54.33%;③压痛点与激痛点同时敏感者80例,占总病例的26.67%。6.2实验阶段Ⅱ结果6.21治疗前两组患者VAS比拟:A组中压痛点敏感患者(A1)32例,平均VAS评分为7.031.28,激痛点敏感患者(A2)28例,平均VAS评分为7.191.42,总体VAS评分为7.101.34;B组中压痛点敏感患者(B1)34例,平均VAS评分为7.591.28,激痛点敏感患者(B2)26例,平均VAS评分为7.361.32,总体VAS评分为7.491.29。MB(P=0.08),A1/B1(P=0.65),A2/B2(P=0.11),各组间数据比拟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

6.22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比拟:A组中压痛点敏感患者(A1)平均VAS评分为3.891.00,激痛点敏感患者(A2)平均VAS评分为4.151.32,总体VAS评分为4.121.14;B组中压痛点敏感患者(B1)平均VAS评分为4.591.23,激痛点敏感患者(B2)平均VAS评分为5.011.01,总体VAS评分为4.671.13。(下表1)

各组数据与治疗前比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S.1列中,A/B(P=0.002),A2/B2(P=0.03),有

统计学意义;A1/B1(P=-0.08),无统计学意义。

VAS.0-1列(治疗前与第一周VAS之差)中,A/B(P=0.40),A1/B1(P=0.87),A2/B2(P=0.21),均无统计学意义。

6.23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比拟:A组中压痛点敏感患者(A1)平均VAS评分为1.970.91,激痛点敏感患者(A2)平均VAS评分为2.570.82,总体VAS评分为2.370.88;B组中压痛点敏感患者(B1)平均VAS评分为2.730.69,激痛点敏感患者(B2)平均VAS评分为3.000.75,总体VAS评分为2.780.72。(下表2)

各组数据与一周前、治疗前比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S.2列中,A/B(P=0.005),A1/B1(P=0.009),有统计学意义;A2/B2(P=0.19),无统计学意义。

VAS.1-2列(第一周与第二周VAS之差)中,A/B(P=0.50),A1/B1(P=0.84),A2/B2(P=0.23),均无统计学意义。

VAS.0-2列(治疗前与第二周VAS之差)中,A/B(P=0.87),A1/B1(P=0.35),A2/B2(P=0.80),均无统计学意义。

7讨论

结合现代解剖学认识,压痛点多为骨骼肌两端肌腱或在骨膜上的附着点;激发点那么多为肌肉的肌腹与肌筋膜局部。骨骼肌的肌腹具有较好的弹性和生物力学性质,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其形变缓冲来自内外运动所产生的应力;而肌腱、肌肉附着点在这一方面那么相对单薄。因此肌腱、肌肉起始点那么成为日常肌肉活动中的应力集中点,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劳损点。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会进一步加重部分的代谢负担,加剧疼痛病症。此时,炎症因子可能会沿着肌筋膜向肌腹及其他区域扩散,逐渐形成广域的疼痛。压痛点治疗针对肌肉起止点,"去痛致松、以松治痛";,以解决部分肌肉"痛那么不松、不松那么痛";、"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的病理状态。激痛点治疗那么针对肌腹与肌筋膜本身,只要通过刺激、疏导部分血液循环,促进炎症、致痛因子的代谢,解除部分压迫到达缓解疼痛的目的。长期以来这两种理论虽然看似矛盾但又被广泛结合运用到临床痛症的治疗当中。因此,我们设计本实验来验证这两种论点在临床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验阶段Ⅰ,我们初步发现在300例项背部疼痛患者当中,斜方肌起止点疼痛敏感频率明显高于其肌腹的疼痛敏感频率;即提示在本实验中,斜方肌压痛点的阳性率高于激痛点。虽然这与解剖生理以及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特性相合乎,但我们仍无法排除这是由于斜方肌的特殊生理位置、结构造成的;特别是其起点敏感频率明显高于止点,这在其他骨骼肌中未必相同。

实验阶段Ⅱ的结果那么是出乎我们的预计。根据压痛点和激痛点论点,我们对A组患者采用了与其病症相合乎的治疗伎俩,而对B组患者采用的"不适宜";的治疗伎俩。在第一周的治疗中,VAS.1列,A/B(P=0.002),A2/B2(P=0.03),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的疗效是存在差异的,而A组疗效总体优于B组。但如表一中所示,两组治疗前后VAS差值的比照并未如预计中明显,甚至在代表压痛点的A1/B1中出现相反的结果;第二周的结果也与第一周相似,在成认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外,差值比照均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对此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VAS的主观性影响数据反映现实的能力,并且平分差值并不能用来衡量两组疗效的优劣,而应采用多种类联合的评价规范;二是以周为时间段的察看周期并不能有效反映两组疗效的比照,而应该以更短间隔、更高密度的察看周期来客观衡量治疗效果。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