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充装安全技术_第1页
气体充装安全技术_第2页
气体充装安全技术_第3页
气体充装安全技术_第4页
气体充装安全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体充装安全技术〔主讲:袁景洪〕第一章绪论一、空气的主要成分:O2:20.93%N2:78.03%CO2:0.03%Ar:0.932%H2:0.005%二、气体工业的进展:1、氧气:、深冷技术:是争论使物质温度低于102K〔-153.158℃〕的工艺路线、工艺装置、工艺方法的科学技术。、190210m3/h、1932100m3/h、195330m3/h、19783000m3/h2、溶解乙炔:、18921911明。由于电石气〔乙炔〕与丙烷、自然气等比较,其火焰温度最高,其耗氧量最少而被广泛用于工业焊割。1896乙炔极易溶解于丙酮中,于是,制造了乙炔气瓶,制造了乙炔安全压缩的方法,开创了溶解乙炔工业。1979113、液化石油气:、18921965汽车、电站及工业燃料。三、气瓶1、1931〔30-47L〕无缝气瓶,1952ICC〔溶解乙炔瓶〕。2、我国气瓶制造工业起步较晚,因而使用气瓶多而杂,有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奥地利、苏联、南斯拉夫等国气瓶,现已超过使用期,根本淘汰报废完毕,但仍有极少个别气瓶在超期服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1957〔40L15Mpa〕钢质无缝气瓶,198311炔瓶,1986600/年液化石油气瓶。其次章气体根底学问一、根底学问1、分子和原子:氧:O2即: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乙炔:C2H2一个乙炔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液化石油气:成分:丙烷、丁烷。丙烷:C3H8由三个碳原子和八个氢原子组成。丁烷又分为:正丁烷、异丁烷。2、压强〔压力〕:、公称工作压力:在基准温度时〔一般为20℃〕,所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氧气瓶:15Mpa,乙炔瓶<2.5Mpa。液化石油气瓶没有公称工作压力,只有充装量。、水压试验压力:检验气瓶静压强度所进展的以水为介质的耐压试验压力。氧气瓶:22.5Mpa,乙炔瓶:3.5Mpa〔耐压试验〕,液化石油气瓶:Mpa〔耐压试验〕。3、温度:、华氏度:OF、热力学温度:K1=4.1844、质量:千克,Kg氧气瓶:45—65Kg,包括:瓶体、瓶阀等不行拆卸的安全附件。乙炔瓶:45—55Kg,包括:瓶体、瓶阀、填料、丙酮等不行拆卸的安全附件。液化石油气瓶:16.5Kg,包括:瓶体、瓶阀、等不行拆卸的安全附件。5、体积〔容积〕:升,L液化石油气瓶:35.5L二、物质的状态:1、固态:冰2、液态:水3、气态:空气4、氧气在瓶内为气态;乙炔、液化石油气是液态、气态共存。三、气体的分类:1、临界温度:只要当气体的温度降到肯定温度以下,才能将其等温地压缩成液体的温度。2、依据临界温度的不同把气体分为以下四类:、永久气体:临界温度<-10℃。氧气、氮气、氢气等。、高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10℃,≤70℃。二氧化碳、乙烷、乙烯等。、低压液化气体:临界温度≥70℃。氨、氯、液化石油气等。、溶解乙炔气体:临界温度36.5℃,压力0.13Mpa。溶解乙炔。四、气体的危害:1、燃烧性:大局部燃烧气体的燃烧热在2.39MJ/Kg,比TNT炸药的燃烧热〔0.39MJ/Kg〕6此可见,一旦发生泄露,后果相当严峻。另外,液化气体的沸点低,极易气化,因而突然泄压时造成的闪蒸〔瞬间气化〕是一般气体所没有的特别现象。一般在20%-30%,这种闪蒸现象对于可燃液化气体来说特别危急,由于快速蒸发的气体来不及集中而滞留在肯定空间范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这就意味着具备了发生爆炸的先决条件。并且,液化气体〔10.4mm/min〕燃烧速度是汽油〔4.8mm/min〕的两倍多,可见火灾危急性比汽油大得多。2、毒性:一般气体都有它的毒副作用,只是看人体吸入它的量和时间,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如:氧气,长期在富氧〔≥40%〕的状况下简洁得一种富氧病,液化气体和溶解乙炔吸入浓度过高造成窒息死亡。因此,在气瓶的充装、储运、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气体泄露造成的人体慢性中毒和气瓶发生事故导致气体外溢所引起的急性中毒。3、腐蚀性:瓶装气体大多属于非腐蚀性介质,但由于瓶装气体不纯等缘由,结果原来属于非腐蚀性的反而成了腐蚀性、甚至强腐蚀性,如:氧气瓶中有水就极易锈蚀等4、爆炸性:物质从一种状态快速转变成另外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如:氧气禁油,氧气是助燃物,油是可燃物,同时,氧气又是强氧化剂,与油接触,一旦遇到高温、高压就简洁发生爆炸;溶解乙炔,其本身的化学性质因其分子构造缘由,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很简洁由于环境的变化〔温度、压力〕产生分解、聚合反响,加上其爆炸极限格外广〔2.3%-80.7%〕,因此最简洁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沸点低,极易气化,因而突然泄压时造成的闪蒸〔瞬间气化〕是一般气体所没有的特别现20%-30%,这种闪蒸现象对于可燃液化气体来说特别危急,由于快速蒸发的气体来不及集中而滞留在肯定空间范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液化石油气体的爆炸极限2.2%-9.5%。第三章气体的概述一、永久气体:氧气、氢气、氮气、多情气体。1、氧气:、性状: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制造:空气分馏法、水电解法。、用途:冶炼、焊割焊接、潜水、缺氧的治疗。、危害与保护:a、氧气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但吸入纯氧会得富痒病。b、液氧属于不燃液化气体,但格外助燃,泄露遇可燃物会发生燃烧和爆炸。c、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2、医用氧和工业氧的区分:、标准不同:医用氧引用国家强制标准《中国药典》2023版,而工业用氧引用国家推举标准GB3863-1995《工业用氧》。〔≥99.5%〕、水分含量、CO2、CO、酸碱度、臭氧、其他氧化物等七项掌握指标,而工业用氧掌握指标只有:纯度≥99.2%、水分≤100ml。、包装物不同:医用氧除工业氧具备的合格无缝钢瓶外,还要求专瓶专用,并定期进展枯燥处理和消毒。二、液化气体:二氧化碳、氨、氯、液化石油气等,以液化石油气为例:1、性状:无色液体或气体、有自然气气味。2、用途:民用燃气、汽车、工业原料。3、制取方法:从自然气中回收、炼油厂回收。4、危害与保护:、液体接触会造成冻伤,冷蒸汽会损伤皮肤,吸入会感到头疼、眩晕、神志不清和导致窒息。、吸入气体的受害者,应快速脱离现场、移至颖空气处。假设停顿呼吸,应进展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救治。、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三、溶解乙炔:1、性状:无色、无臭的可燃气体。2、用途:有机合成原料、焊接切割、医药、仪器分析。3、制取方法:电石法、甲烷裂解法、烃类裂解法。4、危害与保护:、纯乙炔没有毒性,但对人体有窒息性,浓度20%感到头昏、呼吸困难;40%以上会产生虚脱。、当吸入乙炔时,呈酒醉的兴奋,并引起昏睡,瞳孔发直,脉搏弱而不齐,糊涂后伤失记忆力量。、工作场所不能穿带钉子的鞋和化纤服装。禁用纯铜配件。、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第四章气瓶一、气瓶分类:1、从构造上分:无缝气瓶、焊接气瓶。2、材质上分:钢质气瓶、铝合金气瓶、复合气瓶。3、充装介质分:永久气瓶、液化气瓶、乙炔气瓶。二、气瓶的构造:1、氧气瓶:瓶帽、瓶阀、瓶口、瓶颈、瓶肩、项圈、筒体、瓶根、瓶底〔瓶座〕。2、乙炔瓶:瓶帽、瓶阀、项圈、筒体、瓶底〔瓶座〕、易熔合金塞、填料。3、液化石油气瓶:护罩、瓶耳、阀座、筒体、衬圈、瓶座。三、气瓶的颜色、钢印标志:1、颜色:A、氧气瓶瓶色:淡酞蓝字色:黑色字样:氧B、乙炔瓶瓶色:白色字色:红色字样:乙炔不行近火C、液化气瓶瓶色:银灰字色:大红字样:液化石油气2、钢印标准:A、氧气瓶:P1651 O22 123453 TP22.54 WP155 W52.36 V40.27 S6.08 O910 HB、乙炔瓶:

制造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22.5Mpa公称工作压力15Mpa52.340.2L6.0mm监视检验标记严寒地区使用气瓶标志11C2H2充装介质化学分子式2 123453 TP5.24 S3.25 W27.36 O789 V41.210 FP1.5211 12 691C、液化气瓶

制造气瓶编号5.2Mpa瓶体设计壁厚3.2mm钢瓶质量27.3公斤制造单位检验标志制造年月41.2L151.52Mpa56.2〔含所加丙酮〕91%1 C3H82 3 TP3.2WPW6 V35.57 S3.28 O9

制造气瓶编号3.2Mpa公称工作压力Mpa气瓶实际重量公斤35.5L3.2mm监视检验标记第五章气瓶充装一、充装前检查:1、是否自有产权气瓶。2、气瓶的颜色标志;3、气瓶的钢印标志;4、气瓶瓶体及附件;5、充装气体的瓶阀材质、出气口接头螺纹型式;6、气瓶的使用年限和检验周期的有关规定;7、盛装氧气或者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其瓶体、瓶阀等的特别要求;8、溶解乙炔气瓶的丙酮量测定;9、集装箱、集装格的汇流装置和瓶组。二、充装过程安全检查:1、充装温度:最高温度≤60℃。2、气体流速:8m3/h3、充装时间:三、充装后安全检查:1、外观;2、泄漏;3、充装量、瓶体温度;4、气瓶附件;5、警示标签。第六章、气瓶检验一、检验周期:1、氧气瓶:三年一次2、乙炔瓶:三年一次3、液化石油气瓶:第1-3次检验四年一次,第四次检验三年一次,钢瓶腐蚀较严峻,可能影响安全的要提前进展检验。二、检验流程:查收气瓶---余气、残液处理---卸瓶阀、附件〔瓶阀检验〕---内外表除锈---原始登记---瓶口螺纹检查---外外表检查---内外表检查〔壁厚测定、强度校核〕---音响检查---重量与容积测定----水压试验----枯燥---装瓶阀---气密性试验---打铳检验钢印---涂装---出具检验报告---登记发放气瓶。第七章气瓶的安全治理一、登记治理:1、建立《气瓶档案》,实行动态治理,准时对到期气瓶进展送检和超过使用期的气瓶进展报废,并在档案予以去除。2、气瓶查收登记治理。二、运输、储存和使用治理:1、依据《危急化学品运输治理条例》,办理相关安全运输手续。2、严格依据《危急化学品运输治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进行安全运输。3留意检查气瓶是否泄露。4野外作业的气瓶应进展固定,防止日晒雨淋。第八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国家质检总局《钢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惩罚规定》3、国家质监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4、国家监局《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5、贵州省质监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实施细则》6、GB12135—199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7、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8、GB13705—1991《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9、GB13076—1991《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10、GB13591—1992《溶解乙炔充装规定》11、GB14194—1993《永久气体充装规定》12、GB17264—1998《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13、GB17266—1998《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14、GB16804—1997《气瓶警示标志》15、GB7144—1997《气瓶颜色标志》16、GB/T13005—1991《气瓶术语》17、GB6819—2023《溶解乙炔》18、GB/T3863—1995《工业用氧》19、《贵州省气瓶充装站资格许可条件》〔试行〕20、《中国药典》2023〔医用氧〕21、《气瓶检验安全技术》22、《气体充装安全技术》23、《气瓶安全治理工作文件汇编》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