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第1页/共74页支原体科(对人致病的):支原体属Mycoplasma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Mp)人型支原体(M.hominis,Mh)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Mg)
脲原体属Ureaplasma溶脲脲原体(U.urealyticum,Uu)
第2页/共74页生物学性状
大小约0.2~0.3m,无细胞壁,呈多形性。革兰染色阴性,常用Giemsa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细胞膜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脂质中胆固醇占36%。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二性霉素B、皂素等)能引起细胞膜破坏。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对支原体无效。二分裂法繁殖为主。营养要求高,培养基中加入10%~20%的血清。生长缓慢(2-3天),典型菌落呈“荷包蛋”样。形成菌落极小,需用低倍镜或放大镜观察,第3页/共74页“FriedEgg”ColoniesofsomeMycoplasmas荷包蛋样菌落,核心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薄的透明颗粒区。第4页/共74页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
的菌落较大,呈颗粒状,称为“桑葚样”菌落。mulberry第5页/共74页基因组是环状双股DNA,分子量小,合成与代谢能力有限。支原体是污染细胞培养的重要因素。一般不易见到混浊。生化反应:可根据是否利用葡萄糖、水解精氨酸、尿素鉴别不同种类支原体。兼性厌氧溶脲脲原体分解尿素产氨,使培养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但培养基澄清。第6页/共74页支原体葡萄糖精氨酸尿素吸附细胞
致病性肺炎支原体+--红细胞非典型肺炎、支气管炎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生殖支原体+---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穿透支原体++-红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多见于艾滋病溶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症
人类主要致病性支原体生物学性状第7页/共74页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支原体细菌L型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在遗传上与原菌有关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变成细菌在无诱导因素下,易回复为原菌生长慢,菌落小菌落稍大液体培养时不易见到混浊液体培养时微混浊,粘附于管壁或沉于管底。生长时需要胆固醇不一定需要胆固醇菌落Dienes染色呈蓝色菌落Dienes染色不着色第8页/共74页抗原结构细胞膜上的抗原结构由蛋白质和糖脂组成。各种支原体都有其特异的抗原结构,很少有交叉反应。第9页/共74页致病性和免疫性
顶端结构
与宿主细胞上受体(唾液酸)结合而粘附于细胞上,引起细胞损伤。大多不侵入血液。
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产生毒性代谢产物:过氧化氢,超氧离子等。溶脲脲原体粘附精子,影响精子动力,引起不育。
第10页/共74页致病性和免疫性自身免疫反应:肺炎支原体能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肺、脑组织等有交叉反应)。免疫病理损伤激活吞噬细胞刺激细胞因子产生,活化淋巴细胞炎症细胞移行至感染部位,释放TNF-a,IL-1,IL-6
免疫性:sIgA有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完全。第11页/共74页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占非细菌性肺炎的50%左右,以间质性肺炎为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以顶端结构粘附于呼吸道粘膜,引起纤毛运动障碍(干咳)。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5-19岁青少年最多。临床症状较轻,仅一般的呼吸道症状,或无症状,约10%发展为肺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特点:症状轻,持续时间长(10-14天后可自愈)。
第12页/共74页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试验,均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目的。血清学检查:冷凝集试验(大约34-68%感染者冷凝集试验阳性),非特异性辅助诊断。PCR第13页/共74页治疗和预防M.pneumoniae治疗成人:四环素(tetracycline),强力霉素(doxycycline),儿童:红霉素
(erythromycin)能缩短病程,虽然非典型性肺炎可自愈
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无效(青霉素,头孢菌素类)预防:避免亲密接触,无特异性疫苗第14页/共74页溶脲脲原体新生儿在上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可分离到支原体,可能在分娩时由母亲产道感染,以后迅速减少。从性生活开始后,支原体第二次开始出现(M.hominis:15%,U.urealyticum:45%-75%)。携带者没有临床症状,但支原体会引起机会性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itis,NGU),溶脲脲原体是一个重要病原体(20%),在NGU中仅次于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导致早产、死胎,或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呼吸道感染。溶脲脲原体还可引起不孕和不育症,与尿路结石形成有关。
第15页/共74页立克次体Rickettsia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酶系不完整需在活细胞内寄生。其生物学性状与细菌类似:具有细胞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RNA和DNA两种核酸;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以节肢动物为其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的病原体。第16页/共74页共同特点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多形态性,主要为球杆状,革兰阴性。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使其成为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除流行性斑疹伤寒)。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第17页/共74页Dr.HowardTaylorRickettsdiedoftyphusinMexicoin1910,shortlyaftercompletinghisremarkablestudiesonRockyMountainspottedfever.
我国学者魏曦(1903-1989)在立克次体的培养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也作出了突出贡献。第18页/共74页二分裂方式增殖第19页/共74页Disease疾病Organism病原体ArthropodVector节肢动物MammalianReservoirandtransmission传播RockyMountainspottedfever(落基山斑点热)R.Rickettsii
(立氏立克次体)Ticks蜱Dogs,wildrodents(蜱叮咬)Scrubtyphus(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R.tsutsugamushi(恙虫病立克次体)Mites螨wildrodents(恙螨幼虫叮咬)Epidemictyphus(流行性斑疹伤寒)R.prowazekii
(普氏立克次体)Lice人虱Humans(虱粪擦入损伤皮肤)Endemictyphus(地方性斑疹伤寒)R.typhi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Fleas鼠蚤Wildrodents(蚤粪擦入损伤皮肤)QfeverC.Burnetii
(贝纳氏柯克斯体)NoneCattle,sheep,goats(接触、呼吸道)第20页/共74页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typhi),立氏立克次体(R.Rickettsii)柯克斯体属Coxiella-贝纳柯克斯体东方体属Orientia-恙虫病立克次体埃立克体属Ehrlichia-嗜吞噬细胞埃立克体巴通体属Bartonella-汉赛巴通体主要立克次体的种类第21页/共74页种所致疾病媒介昆虫储存宿主普氏立克次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
人虱
人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地方性斑疹伤寒
鼠蚤
鼠
立氏立克次体洛矶山斑点热
蜱
狗、野鼠等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北亚蜱传斑疹伤寒
蜱
野兽、鸟
康氏立克次体
钮扣热
蜱
小野生动物
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昆士兰热
蜱
有袋动物等小蛛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痘
蜱
家鼠
贝纳柯克斯体
Q热
蜱
野生小动物等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虫病
恙螨
野鼠
查菲埃立克体
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蜱
啮齿类
腺热埃立克体
腺热埃立克体病
蜱
啮齿类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蜱
人、马、狗
五日热巴通体
战壕热、杆菌性血管瘤
人虱
人
汉赛巴通体
猫抓病、杆菌性血管瘤
—
猫、狗
杆菌样巴通体
Oroya热、秘鲁疣
白蛉
人
伊丽莎白巴通体
心内膜炎等
不明
不明
第22页/共74页球杆形或呈多形态性(柯克斯体最小),大小为0.3-0.6x0.8-2.0
m。G–,但着色不明显。常用Giemsa法染色,呈紫蓝色。其结构与革兰氏阴性菌相似。细胞壁最外层是由多糖组成的粘液层,在粘液层和细胞壁之间有脂多糖组成的微荚膜。与立克次体粘附宿主细胞及抗吞噬有关。生物学性状第23页/共74页抗原结构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OX19、OX2等)的菌体抗原有共同的抗原成分。临床检验中常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称为外斐反应(Weil-Felixtest)。用于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辅助诊断。第24页/共74页感染途径:经节肢动物的叮咬进入人体(贝纳氏柯克斯体
(Q热的病原体)经呼吸道、接触传播)。第25页/共74页致病机制立克次体的致病物质主要有内毒素和磷脂酶A。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具有与肠道杆菌内毒素相似的多种生物学活性。磷脂酶A能溶解宿主细胞膜,利于立克次体穿入宿主细胞。立克次体先在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产生初次立克次体血症。再经血流扩散至全身器官的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后,大量立克次体释放入血导致第二次立克次体血症。第26页/共74页由立克次体产生的内毒素等毒性物质也随血流波及全身,引起毒血症。立克次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肿胀、组织坏死和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血浆渗出,血容量降低及凝血机制障碍、DIC等。损伤皮肤血管,表现为皮疹、水肿、出血等。典型症状:高热、头痛、皮疹。病理变化在血管,主要病变时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血栓形成等。伴全身实质性脏器的血管周围广泛性病变。致病机制第27页/共74页免疫性抗感染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病后能获得较强的免疫力。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加重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第28页/共74页诊断与防治微生物学检查
(立克次体特别容易引起实验室污染)1、标本采集:血液2、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3、血清学试验:
Weil-Felixreaction
:抗体滴度≥1:160,非特异性,必须同时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预防:控制和消灭储存宿主,加强个人自身防护。治疗:氯霉素、四环素类(包括强力霉素)。*注意磺胺类药物促进其繁殖。第29页/共74页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该病的流行多与生活条件的拥挤和不卫生有关。
Fluorescent-AbstainingVector-Louse人虱人人虱人第30页/共74页流行性斑疹伤寒潜伏期大约1周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痛等1周后出现皮疹开始是斑丘疹,渐发展为瘀斑或出血斑离心性分布,由躯干向四肢发展并发症心肌炎、昏迷、精神错乱恢复需几个月时间病死率高
(60-70%)第31页/共74页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是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鼠是主要储存宿主,传播媒介是鼠蚤。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发病缓慢、病情较轻。
鼠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鼠
第32页/共74页恙虫病立克次体是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主要流行于东南亚、西南太平洋岛屿。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恙虫病立克次体寄居于恙螨,可经卵传代。恙螨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
卵成虫稚虫鼠等幼虫幼虫(第二代)人等稚虫成虫卵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成水疱后破裂,溃疡处形成黑色焦痂,是恙虫病的特征之一。第33页/共74页贝纳柯克斯体,是引起Q热的病原体。Q热的传染源是受染的牛、羊等家畜,在动物间的传播是以蜱为传播媒介。动物感染后多无症状,但乳汁、尿、粪中可长期带病原体。人类经接触或呼吸道(气溶胶)、肠道等途径感染。对乳制品严格消毒。重症病例可并发心内膜炎。第34页/共74页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granulocytic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自1994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2006年,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第35页/共74页衣原体Chlamydia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禽类。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由动物传播的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第36页/共74页共同特征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有细胞壁,其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二分裂法繁殖;含有DNA、RNA两种核酸;缺乏供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第37页/共74页生物学性状发育周期: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原体和始体两种结构原体elementarybody(EB):小而致密,有胞壁。EB具高度感染性,在宿主细胞外较稳定,无繁殖能力。Giemsa染色呈紫色。网状体reticulatebody(RB),亦称始体:大而疏松,无胞壁。代谢活泼,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不具感染性。具有细胞壁的原体能被青霉素或其它干扰细菌肽聚糖转肽作用的药物所抑制。第38页/共74页第39页/共74页发育周期约48~72小时。包涵体:在易感细胞内含增殖的网状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第40页/共74页致病机制衣原体原体吸附于易感的柱状或杯状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也能进入单核吞噬细胞繁殖。其主要外膜蛋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利于衣原体在吞噬体内繁殖并破坏细胞。不同衣原体因主要外膜蛋白等不同,其致病性不同。只引起人类疾患:沙眼衣原体中的沙眼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以及肺炎衣原体。有些是人兽共患病原体:如鹦鹉热衣原体中部分菌株。免疫力不强,易造成持续感染和反复感染。IV型超敏反应造成免疫病理损伤,如性病淋巴肉芽肿。第41页/共74页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沙眼生物亚种:1955年我国学者汤非凡采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可至少分为18个血清型。沙眼:由A、B、Ba、C血清型引起。通过眼-手-眼的途径间接接触传播。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的第一位病因。包涵体结膜炎:由D~K血清型引起。婴儿通过产道时感染,引起滤泡性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经性接触引起,50-60%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由D~K血清型引起。是男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因。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LGV):主要侵犯淋巴组织,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肿。第42页/共74页沙眼衣原体血清型和相关疾病血清型
疾病A,B,Ba,C 沙眼(沙眼亚种)D-K 泌尿生殖道疾病(沙眼亚种)L1,L2,L2a,L2b,L3 性病淋巴肉芽肿(LGV亚种)第43页/共74页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并形成包涵体,引起局部炎症。表现为流泪、粘液脓性分泌物、结膜充血、滤泡增生。From:G.Wistreich,MicrobiologyPerspectives,PrenticeHall第44页/共74页结膜瘢痕第45页/共74页眼睑内翻,倒睫,角膜血管翳引起角膜损害。第46页/共74页微生物学检查法:以临床诊断为主。1、直接涂片镜检:取眼结膜刮片或分泌物,泌尿生殖道拭子或宫颈刮片,Giemsa或碘液及荧光抗体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用感染组织的分泌物或刮取物,接种鸡胚卵黄囊或传代细胞。再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等鉴定。3、核酸检测
第47页/共74页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治疗药物:磺胺、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等。第48页/共74页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
)肺炎衣原体第一个代表菌株TW-183株,是1965年从一名台湾小学生眼结膜分离出来的。1983年又自美国一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部分离出另一株衣原体:AR-39。这两株衣原体为同一菌株:TWAR。
仅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的宿主。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引起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咽炎、鼻窦炎等。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有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近年研究发现TWAR与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第49页/共74页Chlamydophilapsittaci鹦鹉热:非典型性肺炎鸟类是鹦鹉热衣原体的储存宿主。吸入鸟类粪便中的衣原体引起感染。人-人传播少见。衣原体经肺部进入血液循环,传播至脾和肝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引起机会性感染。第50页/共74页
螺旋体Spirochetes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二分裂法繁殖,对抗生素敏感。以轴丝(内鞭毛)作为运动器官。第51页/共74页致病性螺旋体有三个属1、疏螺旋体属(Borrelia):3-10个稀疏而不规则的螺旋,如回归热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奋森螺旋体。2、密螺旋体属(Treponema):8-14个细密而规则的螺旋,如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品他螺旋体。3、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螺旋更加细密而规则,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如钩端螺旋体。第52页/共74页密螺旋体属: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
T.Pallidum只感染人,引起梅毒。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螺旋弯曲规则,平均8-14个,两端尖直。第53页/共74页生物学性状运动活泼。革兰染色不易着色,Fontana镀银染色,螺旋体染成棕褐色。新鲜标本不染色,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3-4%氧气最宜。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在血液中4℃存放3天死亡。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砷剂敏感。当螺旋体侵入组织后,组织中的磷脂可粘附在螺旋体上,形成复合抗原,此种复合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磷脂的自身免疫抗体,称为反应素(reagin)。第54页/共74页致病性致病机制:主要为免疫损伤先天性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后。胎儿全身性感染,致流产、早产或死胎;或出生梅毒儿,表现为马鞍鼻、锯齿形牙、先天性耳聋等。第55页/共74页获得性梅毒早期梅毒
I期梅毒: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感染性极强,一般4-8周后,硬下疳自愈。
第56页/共74页获得性梅毒早期梅毒II期梅毒:进入血液中的螺旋体潜伏于体内,经2-3个月无症状潜伏期后进入第二期。全身皮肤、粘膜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如不治疗,3周-3个月后体征消失。传染性强,但破坏性小。第57页/共74页获得性梅毒晚期梅毒
III期梅毒:一般发生于感染2年后。不仅出现皮肤黏膜溃疡性坏死病灶,并侵犯内脏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局部因动脉内膜炎所引起的缺血而使组织坏死。皮肤、肝、脾和骨骼常被累及。严重者10-15年后,引起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动脉瘤等有生命危险。传染性小,病程长,破坏性大。第58页/共74页免疫性以迟发型超敏反应为主。免疫力不完全,多数病人不能完全清除体内螺旋体,转变为潜伏状态,发展为二期和三期梅毒。产生两类抗体: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和反应素。第59页/共74页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标本:硬下疳渗出液,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标本镀银染色。第60页/共74页血清学检查(1)非螺旋体抗原试验:用牛心肌心脂质做抗原,检测血清中反应素,常作为初筛试验。(2)螺旋体抗原试:用Nichols株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特异性高,为证实试验。第61页/共74页防治原则确诊后用青霉素及早彻底治疗。目前尚无疫苗预防。第62页/共74页钩端螺旋体属
L.interrogans螺旋最细密和规则,一端或两断弯曲成C、S形。有两个种:
问号钩体,引起人体钩体病,是地理分布最广的人畜共患病;
双曲钩体,对人不致病。第63页/共74页生物学性状运动活泼,可用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观察。革兰染色阴性,Fortana镀银染色成棕褐色。常用内含10%兔血清Korthof培养基,28℃培养1-2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大学《医学人文素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英语精读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燕京理工学院《ERP沙盘综合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发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科技职业学院《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音乐与儿童歌曲赏析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法医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政公司家政服务合同
- 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申请结婚报告表实用文档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665-2007化学试剂五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 GA 588-2012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