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9院校编号06-02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院校名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单位河北省教育厅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所属省份河北省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ΟΟ七年三月填写要求一、请依据批准立项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如实填写;二、各级项目进度均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请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第3A、3B、3C、4A、4B、4C、5表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四、本任务书请用A3纸打印,一式20份(教育部、财政部各10份)上报。
表格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1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8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03A—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103B—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113C—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193A—2.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213B—2.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223C—2.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283A—3.数控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313B—3.数控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323C—3.数控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373A—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403B—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413C—4.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473A—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493B—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503C—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564.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584A—6.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584B—6.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594C—6.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635.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646.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677.专家论证意见···································································································688.院校举办方承诺··································································································699.地方政府支持承诺································································································7010.审核意见·······································································································71备注:页码根据项目填写的实际页数编制1.项目基本情况院校基本信息一指导思想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河北、服务军地、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建设理念,将学院置身于地方经济建设和原军队保障性企业的发展中,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做发展的模范;以河北省主导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引领,以学院多年探索形成的高职教育“邢台模式”为基础,传承“军队作风+职业特色”的办学传统,创建“校企融合,学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吻合,大胆探索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高职教育改革之路,以创新树品牌、以改革创特色,争做改革的模范;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人为本的学生学业保障机制、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争做管理的模范。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项目建设,实现原有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在高职教育领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振兴河北经济、服务原军队保障性企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二、总体目标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深化学院与河北汽贸集团、中钢邢机集团等区域内大中型企业和原军队保障性企业的合作,搭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平台,实现示范院校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深度融合,创建“校企融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四化”做法,即“能力培养层次化,基地建设企业化,师生身份双重化,实践教学生产化”,形成新的“邢台模式”;在现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依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解放军3502工厂,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教材、课件等,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大片”;逐步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扶持、带动河北省高职院校共同发展,建设省域高职教育强势团队,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增强服务能力,使学院成为邢台区域的“技术服务中心”。形成具有高职特色和军队特色的高职办学经验和典范,在全国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建设内容2007年2008年三年度建设目标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总体目标:遵循“基地建设企业化”原则,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学习场所,即生产型教学车间和综合实训室,在现有8个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改(扩)建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中心,使汽车维修技术中心、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使电气技术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建筑装饰技术中心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000万元。紧跟技术发展进步,选用先进的生产型设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教师与学生兼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身份,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承揽生产任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数控技术三个专业的生产性实习逐步达到90%,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个专业的生产性实习逐步达到85%,满足1.2—1.5万在校生的实训实习教学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深化产学结合,增强造血功能,形成长效运行机制,保证实训基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制订能力培训包、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以服务为出发点,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改革等任务,探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集培训、技术研发、聘请师资、顶岗实习和就业为一体,具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至500个左右。建设要点:1.建成4个生产型教学车间、14个综合实训室2.完成1691.5万元设施设备论证、采购、安装与调试3.建立汽车维修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电气技术3个重点专业群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构,初步形成长效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参与教学指导与管理,按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教学4.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建设要点:1.建成6个生产型教学车间、6个综合实训室、2个技术服务中心2.完成1778.14万元设施设备论证、采购、安装与调试3.建立服装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个重点专业群的运行管理机构,初步形成长效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参与教学指导与管理,按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教学4.完成实训指导材料的编写三年度建设目标2.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重视师德教育,使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价值观;通过外出研修和企业挂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理论及实践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聘任河北汽车贸易集团、中钢集团等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构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利用校内外资源,培训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和指导能力,引导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到2008年,教师总数达到750人,专任教师由现在498人达到54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比例由现在的31%提高到35%,硕士以上教师比例由现在的38%提高到58%,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由现在的72%提高到80%,以重点建设专业为主,培训专业带头人24名,引进专业带头人6名,培训骨干教师108名,引进骨干教师19名,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158人次,培训“双师”素质教师157名。建设要点:1.强化教师高职教育理念和师德教育,使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价值观,把师德考核情况作为教师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2.通过国内外企业考察、进修学习、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主持专业建设,在“校企融合、学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面发挥主要作用;3.引进3名行业企业技术权威或领军人物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指导专业建设,在校企融合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4.通过国内外企业进修、挂职锻炼、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骨干教师54名;5.引进12名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企业技术人员为骨干教师;6.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72人次,相对稳定地承担校内外生产性实习的教学任务;7.选派78人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双师”素质比例至78%。建设要点:1.将师德教育制度化;2.通过国内外企业考察、进修学习、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3.引进3名行业企业技术权威或领军人物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4.通过国内外企业进修、挂职锻炼、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培养骨干教师54名;5.引进7名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企业技术人员为骨干教师;6.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86人次,相对稳定地承担校内外生产性实习的教学任务;7.选派79人到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双师”素质比例至80%。三年度建设目标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目标:主动寻求与河北汽车贸易集团、解放军3502工厂等大型企业的深入合作,搭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双方在场地、任务、人员、文化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发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的作用,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共同制定职业岗位标准,按照职业标准要求,以能力为主线,遵循“能力培养层次化”原则,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培养方案,使工作和学习同时成为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并依据工学结合反馈的信息,进行动态调整。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揽生产任务,实施实境教学,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在“双证融通”的基础上,探索与企业联合为学生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形成“校企融合,学工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要点:1.成立科技发展中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2.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一起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以能力为主线,结合学生工作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开发6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3.依托河北汽贸集团、中钢邢机集团、解放军3502工厂等企业,进行“校企融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四化”做法,即“能力培养层次化,基地建设企业化,师生身份双重化,实践教学生产化”,形成新的“邢台模式”。4.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探索实施多学期制和弹性学制。5.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承揽企业生产任务,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做指导,使生产性实训达到80%以上;6.在合作密切的企业建立高水平实训基地,企业空出岗位,学生轮岗实习,使96%以上学生顶岗实习达半年以上。尝试与企业联合为学生“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建设要点:1.根据运行效果和工学结合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2.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能力培训包材料;3.深化“校企融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邢台模式”,将“四化”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4.完善实施多学期制和弹性学制,建立学生学业保障机制;5.生产性实训比例由80%提高到85%以上;6.使98%以上学生顶岗实习达半年以上,完善“工作经历证书”签发制度。三年度建设目标4.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总体目标:按照“遴选一批、建设一批、拉动一批”的课程建设思路,在现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基础上,建成51门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其中10门达到国家级标准,11门达到省级标准,30门达到校级标准,在区域内4所以上高职院校推广使用。开发80个满足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精品课件,启动依托重点建设专业群的6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依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解放军3502工厂,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大片”,在全国高职领域起到示范作用。建设要点:1.适应“校企融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26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2.贯彻“实境教学”的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进行任务驱动与项目引导教学方法的探索;3.校企合作建设26门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4.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依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解放军3502工厂,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上,重点建设《汽车构造》和《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两门核心课程。5.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建设辅助教师教学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38门精品课件;6.完成26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上网,丰富和完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平台;7.启动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搭建起软件平台和管理系统;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前期调研和方案论证,初步完成网络教学区资源建设。建设要点:1.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2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2.在前期改革基础上,改进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校企融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3.校企合作建设25门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4.完成《汽车构造》和《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课程建设,打造优质核心课程“大片”,在全国高职领域起到示范作用。5.建设42门精品课件;6.完成25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上网,丰富和完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平台;7.优化教学资源库和管理系统;开展各类教学资源和素材建设与搜集,初步完成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三年度建设目标5.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技术服务能力,为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原军队保障性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邢台市3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把学院建成科技成果转换推广基地、小型企业“孵化”基地和邢台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力度,形成邢台区域社会培训中心;加大对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对口支援学校的支持和带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现有3所合作院校基础上,争取达到6所。建设要点:1.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2.对外检测调修车辆15000辆,创利190万元,继续开展别克汽车巡检工作,年检修车辆500辆次3.完成河北省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室筹建,新增2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服饰产品研发培训基地4.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为企业合作共同完成8项产品开发项目,新增2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服饰产品研发培训基地,并向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类相关技术文件,通过服务企业,实现创利5-10万元5.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和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对外技术服务和对外生产管理制度6.完成80人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7.完成对外技术培训2000人次,8.鉴定所新增汽车装配工、涉外秘书、物流管理师、单证员、商务英语、装潢美术设计人员、涉内装饰设计人员7个职业鉴定项目,使我院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数达到29个,将“服装设计定制工”、“服装设计人员”规范、提升为“服装设计师”、“服装样板师”、“服装工艺师”完成职业资格鉴定6000人次9.建立与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培养机制、制订学生培养规划,培养培训教师40人次,联合培养学生160人次。建设要点:1.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2.对外检测调修车辆18000辆,创利240万元3.成立汽车俱乐部,开展社会服务,建立配套快修店,开展汽车美容、整形、维修、汽车检审服务、汽车沙龙等8项服务功能,实现产值60万元4.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扩大和服装企业的合作范围,新增2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服饰产品研发培训基地,年生产加工各类服装1-2万件,实现创利15-25万元5.数控技术专业对外承接模具技术服务项目15项,为企业完成4-6项产品开发项目,并向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类相关技术文件6.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外咨询和技术服务达30项,与材料检测中心合作尝试开展对外材料检测服务7.完成100人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8.完成对外技术培训3000人次9.鉴定所新增汽车钣金工、广告设计人员、电机与电器工程技术人员4个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使我院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数达到33个,完成职业资格鉴定8000人次人次10.建立与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培养机制、制订学生培养规划,培养培训教师60人次,联合培养学生160人次。三年度建设目标6.校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总体目标: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通过校园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覆盖全校所有建筑的光纤主干网络,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建成一个接入方便、稳定、安全可靠,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需要的高速数字传输平台。建设较为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服务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公共教学条件的建设,改善教学基础条件,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全院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语音听力教学的需要,满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需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加优越的教学环境,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建设要点:1.主干网络千兆,100兆交换到桌面2.购买服务器4台,汇聚层交换机6台,网络管理软件系统1套,入侵检测系统1套,校园网日志系统1套,磁盘阵列1套,接入层交换机10台3.更新计算机台套120套4.更新多媒体投影教室的设备5.公共机房的基建改造6.新建多媒体教室14个建设要点:1.购买服务器2台,小型机2台2.完成全院一卡通建设3.购买网络测试仪1台,汇聚层交换机2台,接入层交换机6台4.新建公共机房,计算机数量120台5.新建视听语言训练室4个,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外语教学在语音教室中授课比例达到95%7.基础条件建设总体目标: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学院在项目建设周期内,新增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基建项目包括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科技培训楼、0.57万平方米的服装实训楼和0.1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场工程,以及汽车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装饰技术4个实训基地场地改造。建设要点:1.科技培训楼开工建设2.服装实训楼开工建设3.完成汽车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3个实训基地场地改造建设要点:1.科技培训楼完工2.服装实训楼完工3.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场完工4.完成建筑装饰技术实训基地场地改造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考核项目现有基础2007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32万元8223.5万元10001.64万元经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0.1559万元0.1981万元0.2403万元地方财政专项拨款813万元1800万元1700万元行业、企业专项投入万元其他300万元340万元360万元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室数①①注:“/”栏目需分别填写数据(下同)8个/160个10个/扩建、新建16个,达到176个实训教室11个/扩建、新建11个,达到187个实训教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60%70%80%校外实习基地数215个350个500个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91%96%以上98%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4.4%95%96%产学合作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164个240个320个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87%90%93%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85%87%90%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11298人月11800人月12500人月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1096人1871人2388人
续表2考核项目现有基础2007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产学合作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价值200万元240万元340万元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数126万元139万元153万元对口支援地区数/院校数2个/2个3个/4个3个/4个培训培养教师总数10人40人60人联合培养学生总数人160人160人招生情况本省录取批次(含单独招生)同类院校首批同类院校首批同类院校首批跨省招生比例25.3%28%30%对西部招生比例7.5%8.5%10%来自行业企业兼职的专业教师数量150人/13500课时180人/16200课时210人/18900课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种数量1个/22个1个/29个1个/33个“双证书”获取率92%93%95%其他(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等,逐个填写)1.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3所合作院校巩固现有3所,增加2所增加1所,达到6所,提高学院国际知名度2.职教师资培训300人次80人次100人次3.职业技能培训1792人次2000人次3000人次4.职业技能鉴定5000人次6000人次8000人次3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单位:万元重点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编号06-02-01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学校自筹合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合计48117865920190210869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汽车拆装与调整车间8181812.汽车检测维修车间2032032033.汽车技术服务中心1901901904.内涵建设40256565小计32425349190190539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101020202040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201535353.企业技术专家聘任182341414.“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781515小计5556111202013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专业能力开发和培养模式研究15520202.优质核心课程323264643.配套教材8816164.精品课件121224245.专业教学资源库303060606.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5101515小计102971991993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重点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设负责人尹万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总体建设目标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形成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25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设与之配套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方面,要使实训设备设施水平紧跟汽车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企业设备支持,改扩建具有汽车拆装与调整车间、汽车检测维修车间、汽车整形美容车间、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等功能完善的汽车维修技术中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主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与河北汽车贸易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机电集团等相关企业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和稳定的合作关系规范汽车维修实训过程,加强生产性实训组织管理,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扩大社会服务功能,2007年生产性实训达到80%、2008年生产性实训达到90%以上建设内容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1.汽车拆装与调整车间在原有基础上,汽车拆装与调整车间完成设备更新和补充,与河北汽车贸易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机电集团等单位合作,规范汽车拆装与调整等实训项目,使其具备真实的汽车拆装实境,从教学组织、操作规程、检查验收做到与生产实际一一对应。建成集教学、对外服务、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场地,并投入使用,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培训资料编写工作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1.整车装配调整平台4套2.拆装实训车辆4辆3.解剖车辆1套4.解剖主要总成部件1套5.工具车、工作台、专用工具8套6.拆装用发动机实训总成6套7.拆装用离合器实训总成6套8.拆装用变速器实训总成6套9.拆装用转向器实训总成6套10.拆装用前后桥实训总成6套11.拆装用制动器实训总成6套12.吊车2辆、发动机翻转架6个、变速器托架4个1.完成设备使用培训、资料编写2.开出汽车拆装与调整等实训项目19项3.为汽车维修专业群全日制学生和社会培训、师资培训提供实训教学1600学时以上4.生产性实训达85%以上2.汽车检测维修车间为了随时把握汽车最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与实际岗位紧密贴合的实训项目,主要有汽车一级、二级维护,车辆性能检测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专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总成、部件的维修等实训项目59项。完成设备使用培训、培训资料编写,建成较为完善的汽车维修资料库、数据库,建成集教学、对外维修服务、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场地,并投入使用。电控柴油机检测维修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积极承担职教师资培训,对外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1.电控柴油发动机机系统4套2.电控柴油发动机专用故障诊断仪2个3.烟度计1个4.柴油机共轨系统2套5.四轮定位检测系统1套6.汽车车身控制系统2套7.全车电路实训系统4套8.汽车车体校正测量系统1套9.实训车辆4辆10.车用电脑检测诊断仪器2套11.电器总成检测仪器2套12.叉车1辆13.多用启动电源2套、专用万用表4套14.专用示波器2套15.自动变速器实训系统1套16.专用工具、技术资料1.完成设备使用培训、培训资料编写2.开出汽车一级、二级维护,车辆性能检测和常见故障的诊断,专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总成、部件的维修等实训项目59项3.具备生产性实训条件,生产性实训达95%以上4.提供班级实训教学2400学时以上5.在保证教学同时,可开展对外维修服务、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3.汽车技术服务中心为了实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扩建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完成场地建设规划,办理对外服务项目相关手续,汽车维修部和汽车俱乐部试运行,开展新车导购、车辆性能检测、保养、维修、美容装饰、汽车保险、二手车等服务业务,完成设备使用培训、培训资料编写,进行新技术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服务等,建成具有教学、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室、汽车俱乐部、汽车快修、整形美容、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汽车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汽车技术服务中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启动汽车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完成项目规划2.建成汽车维修服务部3.启动面向社会服务的汽车俱乐部,以会员制开展新车导购、车辆性能检测、保养、维修、美容装饰、汽车保险、二手车等服务业务1.扩建汽车技术服务中心2.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1)电动助力转向实训台1套(2)混合动力系统1套(3)汽车空调检漏、加注机2套(4)汽车CAN总线控制系统1套(5)汽车电子检测试验系统4套(6)汽车单片机控制系统1套(7)车载网络和GPS定位系统2套(8)音响系统和防盗系统2套(9)汽车舒适和安全系统2套(10)职业鉴定管理系统1套(11)汽车营销仿真实训系统1套(12)汽车营销实景设备1套(13)汽车技能比赛设备1套(14)汽车维修专用举升机4套(15)故障综合检测与诊断设备2套(16)废气分析仪(五气)1套(17)轮胎动平衡机、扒胎机各1台(18)空气压缩机、砂轮机、台钻各1套(19)ATF换油机汽车整形设备各1套(20)汽车维修管理系统1套(21)油压表、正时灯、专用万用表2套(22)气缸压力表、真空表2套(23)机动车综合测试仪1台(24)陀螺仪力矩方向盘各1台(25)电动助力转向样机2套等190万元设备招标、采购、安装调试3.完成设备使用培训、培训资料编写4.项目建成后新技术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服务功能将得到较好保障,年提供培训、教学1900学时服务5.生产性实训达90%6.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使汽车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工种达到6个以上,年鉴定人数在1200人以上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群,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65家的基础上,新增实训基地45家,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10家1.新增20家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2.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85家3.学生顶岗实习达96%以上1.新增25家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2.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10家3.学生顶岗实习达98%以上5.内涵建设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提高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水平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制订能力培训包、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保证实习基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1.引进企业文化,建立企业氛围2.为保证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规范有序,启动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3.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4.保证6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全部进入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达80%以上5.校企合作协议6.企业签发工作经历证书1.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2.创新管理机制,拓展汽车技术服务中心8项服务,形成长效运行机制3.完成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指导实训管理4.完成汽车维修专业实训项目指导手册5.制定校内实训基地运行办法6.完成规章制度的编写制订7.实现生产性实训达90%以上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建设目标以市场需求、能力驱动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专业化建设步伐,通过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德国博世集团、河北汽车贸易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积极吸引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形成互兼互聘、互惠互利的长效机制。时刻把握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方向,针对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特点,明确每个教师的发展方向,做到课程相对固定,发展专项明确。深入开展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高职教学研究,丰富和完善项目驱动的实训教学实施办法。到2008年末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成由3名专业带头人、7名专业骨干教师和19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支既有双师结构又具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内容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引进通过到德国进修、国内企业锻炼,培养具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力的汽车维修专业带头人2人,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引进1名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经验业内知名专家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带头人,在培养计划制定上发挥主导作用,指导2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教学)30学时1.通过到德国进修、国内企业锻炼,培养1名具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力的汽车维修专业带头人1人,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2.聘请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经验、有行业背景和一定影响的高级技术职称1人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带头人,在培养计划制定上发挥主导作用,指导2名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教学)30学时3.专业带头人应主持1门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建设,并担任相关教学任务4.专业带头人引进条件(至少符合以下三项条件):(1)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科研经验(2)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业经验10年。(3)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资格以上,或汽车维修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4)在汽车维修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1.通过到德国进修、国内企业锻炼,培养1名在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检修领域具有专长的汽车资深维修人才为汽车维修专业带头人2.专业带头人应承担产学合作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家规划教材建设3.专业带头人具备条件:(1)职称结构与学历要求:硕士以上,副教授以上(2)在本专业教学岗位工作12年以上,掌握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能够帮扶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3)在本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关系,能够带动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开展纵横向技术服务(4)具有3年以上的企业锻炼经历,具有汽车维修工程师或考评员资格,能及时捕捉专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能够引导专业发展方向(5)深刻理解职业技术教育,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选派汽车维修专业7名骨干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汽车维修企业(河北汽贸、北京百得利、唐山冀东机电等企业)培训,培训时间3个月以上,并获得相应的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专业骨干教师全部达到“双师”要求,在课程教学、技术服务方面独当一面1.选派汽车维修专业4名骨干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汽车维修企业(河北汽贸、北京百得利、唐山冀东机电等企业)培训,培训时间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2.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0余人次;3.汽车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全部达到“双师”要求,专业骨干教师要在课程教学、技术服务方面独当一面4.专业骨干教师具备条件:(1)职称结构与学历要求:硕士以上,讲师以上(2)在相关教学岗位工作6年以上,在教学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开展该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建设,是该课程领域的骨干(3)具有半年以上的汽车维修企业锻炼经历,具有汽车维修高级工以上资格或考评员资格,能及时掌握消化汽车维修专业前沿技术(4)了解职业技术教育规律,有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1.选派汽车维修专业3名骨干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汽车维修企业(河北汽贸、北京百得利、唐山冀东机电等企业)培训,培训时间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2.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0余人次;3.汽车维修专业骨干教师全部达到“双师”要求,专业骨干教师要在课程教学、技术服务方面独当一面师资队伍建设3.企业技术专家聘任吸收企业技术专家,充实教师队伍,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制定企业技术专家到学校指导实习和授课的管理和薪酬机制,签定聘任协议书,企业技术专家达到19人,进行实训教学指导,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专项技术讲座等1.从区域汽车维修企业内,聘请能从事实训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在校企合作、就业等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企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聘请7名技术专家2.使企业技术专家达16人3.企业技术专家主要从事实训教学指导,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专项技术讲座等,每位企业技术专家教学工作量不低于150学时/年4.企业技术专家聘任条件(至少符合以下两项条件):(1)具有指导实践教学的经验(2)在二类汽车维修以上企业从业8年以上(3)汽车维修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4)在汽车维修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1.从区域汽车维修企业内,聘请能从事实训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在校企合作、就业等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企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聘请3名技术专家2.使企业技术专家达19人3.企业技术专家主要从事实训教学指导,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专项技术讲座等,每位企业技术专家教学工作量不低于150学时/年4.企业技术专家聘任条件(至少符合以下两项条件):(1)具有指导实践教学的经验(2)在二类汽车维修以上企业从业8年以上(3)汽车维修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4)在汽车维修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4.“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紧跟汽车维修技术发展,提升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按照教师的发展方向,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要求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合作指导学生。培训“双师”教师15人次,3人获得汽车维修技师资格证书,3人获得高级汽车维修工证书,专业“双师”教师达90%以上1.培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双师”7人次2.新增获得汽车维修技师资格证书1人、高级汽车维修工2人1.培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双师”8人次2.新增获得汽车维修技师资格证书2人、高级汽车维修工1人专业能力开发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发汽车维修能力标准,形成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25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职业能力标准化、教学实施工学交替化、质量监控校企双元化的“三化工程”,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改革创新“邢台模式”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发出汽车维修能力标准,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开发出能力培训包。第一阶段2学期在校内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第二个阶段5个学期进行工学交替,第三阶段最后3个学期将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相结合,校企合作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合作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能力开发,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2.与协会合作在学院召开2007年度审定会,对方案进行论证3.在现有92%基础上,顶岗实习学生比例达96%以上1.完成汽车维修能力培训包开发2.完成汽车维修培训包材料的编写和出版工作3.顶岗实习学生比例达98%以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总体建设目标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的作用,与中国汽车维修协会、河北汽车贸易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现代维修行业的关键技术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由基本能力培养模块(第一阶段)、专项能力培养模块(第二阶段)、岗位能力培养模块(第三阶段)和职业关键能力模块(贯穿三个阶段)构成的课程体系。紧密贴合汽车维修业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改革创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开发校企合作的优质核心课程。主要是:完成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汽车实用英语、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维修能力训练包等8门课程建设及配套教材和课件建设。与中国汽车维修协会、河北汽车贸易集团合作,在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上,规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建设“汽车构造”课程,开发汽车构造能力培训包,编写立体化教材,做成课程建设的“大片”。在现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建成共享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1.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随时把握汽车维修行业的最新技术,依据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模式研究,确定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大纲、确定课程内容,完成满足工学结合要求的8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及配套教材和课件建设,5门达到全国领先,1门达到省内领先,2门达到校内一流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并在4所以上院校推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汽车构造为试点,开发能力培训包,编写立体化教材,做成课程建设的“大片”。1.以《汽车构造》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2.以《汽车电器设备》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3.以《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课程建设为基础,建成省内先进水平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4.以《汽车实用英语》课程建设建设为基础,建成全国水平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1.以《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2.以《汽车维修能力培训包》课程建设为基础,建成校内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3.以《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建设为基础,建成校内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4.以《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课程建设为基础,建成全国先进水平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2.配套教材1.完成《汽车构造》教材建设、正式出版2.完成《汽车电器设备》教材建设、正式出版3.完成《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材建设、正式出版4.完成《汽车实用英语》教材建设、正式出版1.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教材建设、正式出版2.完成《汽车维修能力培训包》教材建设、正式出版3.完成《汽车维修技术》教材建设、正式出版4.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教材建设、正式出版3.精品课件1.完成《汽车构造》课件建设2.完成《汽车电器设备》课件建设3.完成《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课件建设实训4.完成《汽车实用英语》课件建设1.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课件建设2.完成《汽车维修能力培训包》课件建设3.完成《汽车维修技术》课件建设4.完成《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课件建设4.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库以学院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其数据结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内容进行建设。资源库建设分为:1、教学系统建设2、网络教学区建设3、能力训练区4、专业资源区建设5、维修数据区建设1.完成课题组组建和前期调研2.完成教学资源库总体方案制定,结合示范校建设成果,将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标准等入库。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3.完成教学资源库软件平台、管理系统的建设4.完成网络教学区建设5.建成主干课程课件4套,相关课程课件6套1.完成包括生产性实训项目和虚拟实训等能力训练区建设2.完成包括课件库、试题库、习题库、案例库等专业资源区和维修数据区建设3.建成主干课程课件4套,相关课程课件8套4.整体平台完善和优化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和实训质量管理系统,重点建设项目驱动的实训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共同考核的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25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提供质量保障依据1.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定2.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3.完善实训质量管理系统4.完成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汽车实用英语、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等7门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5.完成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标准1.完成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规章制度建设2.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3.完成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设4.完成教学作业文件建设5.形成校企双方共同考核方案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建设内容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1.建设河北省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室2.汽车维修实验工厂对外检修车辆3.对外技术培训4.高职师资培训5.职业资格鉴定建立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确定电控柴油喷射技术和电动转向技术研究方向,并扩大汽车应用技术研究业务,完成3项省级、2项市级课题研究扩大对外技术培训,完成对外技术培训1150人次扩大邢台市区汽车检测调修规模,做好与河北汽贸联合开展的别克汽车巡检工作增加汽车职业资格鉴定工种力争为高职院校培养教师90人次建成河北南部汽车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1.完成河北省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室筹建2.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3.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和项目管理办法4.对外检测调修车辆15000辆,创利190万元5.完成对外技术培训500人次6.完成40人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7.继续开展别克汽车巡检工作,年检修车辆500辆次8.鉴定所新增汽车装配工职业鉴定资格9.完成汽车维修、汽车维修电工、汽车助理营销师、汽车驾驶员职业资格鉴定920人次1.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横向合作课题2项2.对外检测调修车辆18000辆,创利240万元3.完成对外技术培训650人次4.完成50人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5.成立汽车俱乐部,开展社会服务6.建立配套快修店,开展汽车美容、整形、维修、汽车检审服务、汽车沙龙等8项服务功能,实现产值60万元7.鉴定所新增汽车钣金工职业鉴定资格8.完成汽车维修、汽车维修电工、汽车助理营销师、汽车装配工、汽车驾驶员职业资格鉴定1200人次对口支援1.培训培养师资2.联合培养学生帮助对口支援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1.为对口支援学校培训培养教师达10人次/年2.与对口支援学校联合培养学生达40人次/年1.为对口支援学校培训培养人教师达15人次/年2.与对口支援学校联合培养学生达40人次/年3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总目标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初具规模。通过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使专业群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使专业群发挥资源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带动专业群其他课程建设,使“双师”教师达90%以上。建设内容省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学校自筹合计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2006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2007年度2008年度小计合计95501451818163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汽车整形美容车间494949适应汽车维修市场发展需要,增加学生汽车整形美容能力训练,建设汽车整形美容综合实训车间,完成设备论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建成集教学、对外服务、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场地建设,并投入正常使用。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建成汽车整形美容车间面积350平方米1.多功能汽车钣金整形专家2套2.汽车外形修复机2个3.焊接设备4套4.烤漆机、打磨设备2套5.钣金工具组(16件)2套6.燃油系统免拆清洗机2套7.润滑系统免拆清洗机2套8.高压清洗机(360型)1套9.龟博士专业贴膜工作台3套及附件10.变速抛光机2套11.吸尘吸水机2套12.上釉打蜡机2套13.专用组合工具4套1.完成设备使用培训、培训资料编写2.开出汽车整形设备使用,汽车整形工艺确定、整形操作,汽车美容项目、方法和规范等实训项目15项3.提供班级实训教学620学时以上4.具有真实的生产条件和环境,生产性实训达85%以上5.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需要(2)场地改造181818完成汽车拆装调整车间改造,满足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需要1.完成汽车拆装调整车间规划2.完成汽车拆装调整车间改造3.完成场地气源、气路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45459090培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带头人1人,引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骨干教师1人,引进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骨干教师1人,选派汽车维修专业群8名骨干教师到国内院校进修或到区域内大型汽车维修企业(河北汽贸、北京百得利、唐山冀东机电等企业)培训,培训时间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专业骨干教师全部达到“双师”要求,在课程教学、技术服务方面独当一面1.培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1人2.引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骨干教师1人3.培训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骨干教师各2人4.培训双师型教师11人,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6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5人5.专业骨干教师引进条件(至少符合以下三项条件):(1)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经验(2)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以上从业经验5年以上(3)具有相应高级工以上资格或考评员资格。(4)了解职业技术教育规律,有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1.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带头人1人2.引进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骨干教师1人3.培训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骨干教师各2人4.培训双师型教师11人,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5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6人3.课程(课件)建设1566与河北汽车贸易集团、北京百得利、唐山冀东机电集团等企业深度融合,将《汽车车身控制技术》建设成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件,并完成《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课件建设完成《汽车车身控制技术》课件建设完成《汽车营销实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课件建设3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重点专业名称服装设计与加工编号06-02-0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省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学校自筹合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2006、07年度2008年度小计合计1786908682828896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1591591592.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3553553553.内涵建设35306565小计35544579579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101020202040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25255088583.聘请企业技术骨干28人次151732324.“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771414小计57591162828144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1020202.优质核心课程242448483.教材建设6612124.精品课件建设9918185.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03060606.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781515小计9677173173单位:万元3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重点专业名称服装设计与加工建设负责人范树林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总体建设目标在服装专业学工一体“双四轮驱动”教学模式下,强化生产性实训,在现有服饰产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扩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等实训场地,满足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要求,每年承接校内作训服的生产加工及完成企业所提供的生产加工任务,并同解放军3502工厂、邯郸雪驰集团、石家庄振新服装厂、邢台服装二厂等服装企业合作,取得企业的设备支持及技术支持,共建服装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同时引进企业文化,加强在教学、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品牌意识等方面的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带动专业群的建设,使实训基地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内容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1.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同解放军3502工厂等企业共同建设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的建设是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型实训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拥有先进的服装CAM裁剪系统,能够满足服装专业学生从事校内作训服的制作及校企合作的生产加工任务,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1.规划设计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充分考虑企业与学校的共性与个性,设计符合现代化生产需求,并具有可发展性的建设计划2.从服装企业引进生产技术标准及生产管理规范3.联系生产加工合作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4.考察服装生产厂家及CAM设备市场5.以现代化服装生产企业为标准,同服装行业以及服装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建设方案,制定设备采购计划6.同服装企业合作,进行设备安装及生产运作的人员培训1.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面积为300平方米2.规划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配备基础设施3.完成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达到服装成衣批量裁剪条件采购计划为:全自动CAM裁剪系统、铺布系统1套手动裁剪系统、铺布系统1套;粘合机1台带式精裁机1台2.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同温州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司、解放军3502工厂、东方国际服装中心等企业共同建设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包括上衣生产线和裤子生产线,是生产型实训的重要场所,同服装工业化裁剪车间组成完整的生产型实训系统,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拥有先进的服装全自动吊挂生产线、完备的汽烫及后整理设备,在满足服装专业学生从事校内作训服的制作及校企合作的生产加工任务的同时,学生可以了解到前沿的服装生产运作模式及加工技术,在设计、样板、工艺、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实训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1.规划设计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设计上衣及裤子生产生产线2.从服装企业引进生产技术标准及生产管理规范3.联系生产加工合作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初步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为生产型实训打下坚实基础4.考察服装生产厂家及服装专用设备市场,根据整个服装行业及本专业发展特征商讨设备采购计划5.制定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建设方案,制定设备采购计划,设计生产线6.同服装企业合作,进行设备安装及生产运作的人员培训1.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面积为1000平方米2.划分裤子生产线、上衣生产线、后整理及包装室等工区,配备基础设施3.完成服装工业化生产车间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达到服装成衣批量生产加工条件(1)裤子生产线设备采购计划为:电脑及高速平缝机36台;特种缝合设备28套(2)上衣生产线设备采购计划为:电脑及高速平缝机42台;柔性吊挂系统1套特殊部位专用缝合设备32套特殊线迹、特殊材料及后整理设备11套(3)后整理及包装室设备采购计划为:成品熨烫台15台;平头锁眼机1台子母扣订装机2台;活动衣架2组线头祛除机1台;后整理案台4台人台模特70个4.开出各类裤子、上衣、休闲装等服种的成衣批量生产实训项目,年提供班级实训教学2200学时以上,生产性实训达10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3.内涵建设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加强在教学、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品牌意识等方面的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与河北省服装行业协会、解放军3502工厂、温州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司、邯郸雪驰集团等服装企业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实训的教学改革研究,制定实习标准、实训指导手册,创新长效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1.根据学工一体实训基地建设需求,改革、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变校内模拟型生产实习为实战型生产实训,建成集基础实训、生产实训、学工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2.校企合作,成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构,建立完善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参与教学指导与管理,按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教学3.引进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适合服装专业教学使用的生产实习指导书4.实训基地文化氛围设计、策划1.制定完善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大型服装企业管理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2.按照服装工业化生产需求,设置真实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制度与操作规范3.在前期策划基础之上进行最后调整,并组织实施4.在理念、形象和行为等方面引进企业文化,如:树立商品及品牌意识、规范师生生产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建设目标根据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课程改革的特点、实训基地建设及运作的需要,打通学校与企业的壁垒,引进教学所需的工程技术权威和技术人才,和解放军3502、邯郸雪驰集团等服装企业,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国内外服装院校密切合作,培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作风过硬、实用实干、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双师”素质较高的服装专业教学团队,为服装专业群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建设目标是:到2008年,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10名;引进企业技术专家4名;聘请企业技术骨干24人次;85%以上教师达到“双师”型建设内容预期目标2007年验收要点2008年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以学工一体“双四轮驱动”教学模式为前提,以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际需求为依据,通过校企合作、校际乃至国际联合,采取国内外服装院校进修培训、企业调研、课题研究等措施,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紧跟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内服装行业发展,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及主持专业建设;引进1名在服装专业教学、科研、工程实践方面的技术权威为专业带头人,在学校与企业之间起到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及生产型实训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1.通过去日本研修、课题研究、企业调研,培养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带头人1人。被培养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硕士以上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2)在本专业教学岗位教学12年以上,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3)具有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及影响,在行业协会或企业兼职,能够及时掌握服装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信息并引入到专业建设及教学当中,带动本专业的发展2.引进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带头人1人。被引进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有服装专业教学经验或科研成果(2)具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3)能够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组织并指导工业化生产通过去日本研修、课题研究、企业调研,培养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带头人1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信息,并充实到教学当中,引领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2.专业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通过国内外服装院校进修培训、下厂挂职锻炼、参与技术服务项目等措施,培养10名在专业教学、工程技术、生产实训指导等方面能够独挡一面的骨干教师;引进1名在服装专业教学、工程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为骨干教师,在生产型实训的教学、组织、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1.选派5名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服装院校进修或到大型服装加工企业下厂实践半年,并获得相关证书2.被培养骨干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在相关教学岗位工作5年以上,在教学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2)参与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工作中的骨干力量(3)有半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并充实到专业教学当中3.引进1名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在教学、工程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为骨干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及落实生产任务1.选派5名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服装院校进修或到大型服装加工企业下厂实践半年,并获得相关证书2.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骨干教师达到11名,能力结构合理,能够配合专业带头人进行各项教学、生产实训、工学交替的教学指导工作以及课题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3.聘请、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引进4名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及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与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共同进行生产型实训的组织、技术管理等工作;针对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分别从加工型企业或品牌型企业聘请在设计、样板、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专长的企业技术骨干来校讲学24人次从大型服装加工企业或品牌企业引进2名技术领先、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类人才,指导生产型实训,提供技术保障;聘请企业技术骨干11人次,讲授前沿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职业道德规范等,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从大型服装加工企业或品牌企业引进2名技术领先、经验丰富的车间管理类人才,协助骨干教师组织生产管理,提供管理保障;聘请企业技术骨干13人次4.“双师型”教师培训进行“双师”型教师培训14人次服装实训大楼建成后,规划建设服装生产实训车间,并由骨干教师作为管理及指导人员,青年教师同时作为指导人员和员工参与到生产当中,在实践中培训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明确每个教师的发展方向,支持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鼓励教师参与对外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专业教师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力争两年内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达85%以上的目标进行“双师”型教师培训7人次1.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强化培训、参与技术服务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农林大学《体育统计学(含体育测量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有毒有害物质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美术学院《财务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全媒体新闻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科技学院《工程项目管理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分离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交通大学《会计信息系统(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四川泸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中心(泸州市物业管理中心)招聘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人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ESAP法律英语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道路清扫保洁-组织机构框架图、内部分工
- PCB制程涨缩系数操作指引
- 标准 DB37T 3690.1-2019 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1部分:香菇规范
- 2021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3篇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课件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0课PPT课件[通用]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4)
-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