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读书笔记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在《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教材及本科基础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外加查阅的其它一些相关钢筋混凝土内容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专著及论文等,基本掌握了书中所讲述的关于钢筋混凝土的基础知识,深化了原有的知识理论,形成较为完整的混凝土知识理论系统。由于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贺东青教授是安排我在课堂上讲解“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的部分内容,因此,本报告后续内容也主要围绕“钢筋的力学性能”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这一方面作细致展开,其他内容知识仅作一概括。随着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工程建筑的迅速崛起,混凝土结构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现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民用和工业用建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我大致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应用、构件的基本设计原理以及方法等。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式都对作为结构工程方向的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作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一、对《高等混凝土结构》课程的认知在本科学习期间,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课程中,一般先简要的介绍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性,后以较大篇幅着重说明各种基本构件的性能、计算方法、设计和构造要求等,较多地遵循结构设计规范的体系和方法,以完成结构设计为主要目标。《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是以研究和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一般规律,并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目标,本书中用大量的篇幅系统地介绍主要材料—混凝土在单轴和多轴应力状态下,以及各种特殊条件下的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以此作为了解和分析构件性能的基础。在表述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各种受力条件下的性能时,强调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着重介绍其受力变形和破坏的全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分析、重要技术指标的确定、计算原则和方法等。本书是研究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其内容和作用如同匀质线弹性结构的“材料力学”。但是钢筋混凝土是由非线性的、且拉压强度相差悬殊的混凝土和钢筋组合而成,受力性能复杂多变,因而课程的内容更为丰富。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结构工程的一个学科分支,必定服从结构工程学科的一般规律:从工程实践中提出要求或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计算对比等多种手段予以解决。总结其一般变化规律,揭示作用机理,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表达,确定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再回到工程实践中进行验证,并加以改进和补充。一般需经过实践—研究—实践的多次反复,渐臻完善,最终为工程服务。钢筋混凝土既然是由性质迥异的两种材料组合而成,必定具有区别于单一材料结构(如钢结构、木结构等)的特殊性。所以,钢筋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依赖于两种材料本身的性质,还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配合。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变化幅度很大。有时甚至可以按照所规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专门的钢筋混凝土,合理选用材料和配筋构造,以满足具体工程的特定要求。总所周知,混凝土是非匀质的、非线性的人工混合材料,力学性能复杂,且随时间而变化,性能指标的离散性又大;而钢筋和混凝土的配合又呈多样性,更使得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十分复杂多变。至今,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不同受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反应已有较多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可以解决工程问题。但是,还缺乏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理论方法来概括和解决普遍的工程问题。考虑到混凝土材性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的这些特点,应遵循以下原则:立足于试验依据——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反应,一般只能在精细的试验中确定。根据一定数量的试验数据,研究其变化规律,并通过机理和统计分析,总结成理性认识,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加以描述,最终还用试验或工程实践加以验证。这也是研究和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问题的一般方法。宏观的力学反应——结构混凝土中的应力、变形和裂缝的微观力学分析,因为混凝土材料的非均匀微构造、局部缺陷和离散性大而极难获得精确的计算结果。本书讨论的钢筋混凝土材性和构件性能都是指一定尺度范围(约≥70mm或3~4倍粗骨料粒径)内的平均值,在结构工程中应用有足够的精度。受力性能的规律和机理分析——混凝土材料和构件在不同受力状态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其变形过程、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将因数据的积累或增删而改变形势和参数。实际的力学性能和指标——书中给出的混凝土材性和构件性能的试验结果,以及计算公式的理论值等,一般都是指试验实测值或平均值,可以直接用于验算结构的实际承载力和变形。这些数值与结构设计中考虑必要的安全度后的设计值有一系列差别,转用时需作相应的折算。反应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钢筋混凝土材料和结构不断发展,工程中积累了新的经验并提出了新的课题,相关的试验和理论研究日新月异,成果累累。本书在保留相对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和反应最新研究成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方法。当然,本书侧重于定性分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服务,定量计算比较少,一般不对配筋构造具体细节做出规定和限制,也不涉及规范要求的条款要求,这样就是使得我们学习之后,对知识概念很清楚。二、对《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本书共分四篇二十章。第一篇在阐述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点和受力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混凝土在基本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规律,给出了高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种结构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并全面地概括了混凝土在多轴状态下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分类介绍并比较了混凝土的多种破坏准则和本构模型,为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二维和三维混凝土结构提供必要的物理模型和计算依据。第二篇着重分析和解决钢筋和混凝土二者共同作用的一些重要性能,这是钢筋和混凝土作为组合材料区别于单一结构材料的特殊问题。第三篇给出钢筋混凝土基本受力构件(即压弯构件)的承载力、裂缝和变形,以及抗剪和抗扭构件等的一般性能规律、机理和分析方法等。第四篇针对结构常遇的几种特殊受力状态,包括抗(地)震、疲劳、抗爆和抗高温等,介绍了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和基本构件的特殊性能反应及其分析方法。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拌合一定比例的砂、石和水,有时还加入少量的各种添加剂,经过搅拌、注模、振捣、养护等工序后,逐渐凝固硬化而成的人工混合材料。它是钢筋混凝土的主体,容纳和围护各种构造的钢筋,成为合理的组合性结构材料。因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力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及其对钢筋的支撑和约束作用。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显著地区别于其它单一结构材料,如工业冶炼而成的钢材、天然生成的木材等。混凝土的拉压强度(变形)相差悬殊,质脆变形小,性能随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变异大。此外,由于混凝土主要材料的地方化,配制的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受制于施工单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都有较大的离散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的实际应力状态千变万化,因而有不等的强度和变形值,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应力状态是均匀的单轴受压和单轴受拉。工程中最大量存在的梁、板、柱等简单构件,虽然其中的混凝土并不处于理想的单轴受压或受拉应力状态,但按此计算仍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混凝土在单轴受压和受拉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质,最清楚地显示了它区别于其他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它们作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最重要指标,既是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唯一依据,又是决定其他重要性能特征和指标,如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破坏特征、延性指数、多轴强度和变形等的最主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大,增加了支承结构和基础的负重,缩减了结构的有效空间和净空,在地震区还加大了惯性力和结构地震响应,是混凝土的一大缺点。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领域的扩展,规模的增大,使结构工程向更高、跨度更大、荷载更重的方向发展,对其性能要求也更高。因而混凝土材料的弱点更显突出,阻碍了它在工程中的应用。为了适应发展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工程经验的积累,已经成功地研制了高强混凝土(fcu>50N/mm钢筋混凝土是以混凝土为主体,配设不同形式的高抗拉强度的钢筋所构成的组合材料,二者的性能互补,成为迄今结构工程中应用最成功、最广泛的组合材料。钢材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拉力,以弥补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低下和延性的不足。有些结构,为了减少截面,减轻结构自重,增强承载力和刚度,方便构造和快捷施工等目的,也使用不同形状的型钢。钢材是混凝土结构中主要承受拉力的材料。建筑结构中,主要使用的有低碳钢以及低合金钢。钢材根据使用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钢筋、高强钢丝、型钢和钢丝网水泥等。钢筋的截面一般为圆形,表面形状可根据结构具体要求进行加工,主要有光面、螺纹、人字纹、月牙纹、竹节形和扭转形。混凝土结构钢筋种类根据其轧制工艺、表面形状和强度等级进行分类,设计规范建议采取的钢种有:HPB300、HRB335、HRB400、RRB400、HRB500。这些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都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因此属于“软钢”。碳素钢丝经过冷拔和热处理可以达到很高的抗拉强度,但是无明显屈服台阶,属于“硬钢”,主要应用于预应力结构。角钢、槽钢、工字钢和钢板、钢管等钢构件统称为型钢,都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形成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丝网水泥主要用细钢丝编制成的网片作为配筋,浇筑水泥砂浆后成为薄板状。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一般采用原钢筋、表面不经切削加工的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加以测定。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上有无明显屈服台阶,可以将钢材分为软钢和硬钢。软钢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大致划分为弹性阶段、屈服台阶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硬钢的拉伸曲线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对这类钢材定义一个名义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值,这一值通常取残余应变为0.2×1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点,经过折算得出。混凝土结构在承受重复荷载或反复荷载的多次作用时,其中所配设的钢筋相应地产生应力的多次加卸过程。钢筋在屈服点以前卸载和再加载,完全卸载后不会产生残余应变;在进入屈服阶段后,完全卸载时会产生残余应变。钢材的冷加工强化性能主要有冷拉和冷拔。钢筋经过冷拉处理后,屈服强度一般可比原材料提高约20%~35%。对钢筋进行冷拉时,一般采取应力和伸长率的“双控”工艺。冷拉后钢筋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但如果将钢筋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加热后,屈服台阶会再次出现,但是比原材料缩短,但是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有所增长,极限延伸率有所减小,这一现象称为时效。将钢筋强力拉过硬质合金拔丝模,使得钢筋在拉力和横向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缩小直径,这一工艺称为冷拔。钢筋经过冷拔会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材料强度得到提高。软钢长期受力或反复加卸载都不会发生徐变和松弛现象。但是高强钢筋和冷加工钢筋在非弹性变形范围内经受长期反复荷载,会发生这些现象。影响钢材松弛试验结果的主要有以下因素:钢材品种、应力持续时间、应力水平和温度。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它们为什么能共同工作呢?原因有两点:其一,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对钢筋产生粘结力(亦叫握裹力);其二,两者的膨胀系数基本一致(钢筋为1.2×一个钢筋混凝土梁只有当钢筋沿全长与混凝土可靠地粘结,在荷载作用下此梁的钢筋应力随截面弯矩而变化,才符合梁的基本受力特点。根据混凝土构件中钢筋受力状态的不同,粘结应力状态可分作两类问题:(1)钢筋端部的锚固粘结在简支梁支座处的钢筋端部、梁跨间的主筋搭接或切断、悬臂梁和梁柱节点受拉主筋的外伸段等,钢筋的端头应力为零,在经过不长的锚固长度后,钢筋的应力应能达到其设计强度(软钢的屈服强度fy)。钢筋的应力差大(∆σs=fy(2)裂缝间粘结受拉构件或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裂缝截面上混凝土退出工作,使钢筋拉应力增大;但裂缝间截面上混凝土仍承受一定的拉力,钢筋的应力偏小。钢筋应力沿纵向发生变化,其表面必有相应的粘结应力分布。虽然裂缝段钢筋的应力差小,但平均应力(变)值高。粘结应力的存在,使混凝土内钢筋的平均应变和总变形小于钢筋单独受力时的相应变形,有利于减小裂缝宽度和增大构件的刚度。当混凝土构件因为内力变化、混凝土开裂或构造需要等引起钢筋应力沿长度变化时,必须由周围混凝土提供必要的粘结应力。否则(τ=0),钢筋和混凝土将发生相对滑移,构件或节点出现裂缝和变形,改变内力(应力)分布,甚至提前发生破坏。另一方面,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是个局部应力状态,应力和应变分布复杂,又有混凝土的局部开裂和二者的相对滑移,构件的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三部分组成:(1)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体在钢筋表面产生的化学粘着力或吸附力,其抗剪极限值(τ粘)取决于水泥的性质和钢筋表面的粗糙程度。(2)周围混凝土随钢筋的摩阻力,当混凝土的粘着力破坏后发挥作用。它取决于混凝土发生收缩或者荷载和反力等对钢筋的径向压应力,以及二者间的摩擦系数等。(3)钢筋表面粗糙不平,或变形钢筋凸肋和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即混凝土对钢筋表面斜向压力的纵向分力,其极限值受混凝土抗剪强度控制。其实,粘结力的三部分都与钢筋表面的粗糙度和锈蚀程度密切相关,在试验中很难单独量测或严格区分,而且在钢筋的不同受力阶段,随着钢筋滑移的发展,荷载的加卸等各部分的作用也有变化。结构中钢筋粘结部位的受力状态复杂,很难准确模拟,现有两类钢筋拔出试验方法,采用不同的形状和受力状态的试件:(1)拉式试验这是最早的试验方法,试件一般为菱柱形,钢筋埋设在其中心,水平方向浇注混凝土。试验时,试件的一端支承在带孔的垫板上,试验机夹持外露钢筋端施加拉力,直至钢筋被拔出或者屈服。试件的加载端混凝土受到局部挤压,与结构中钢筋端部附近的应力状态差别大,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后来将其改为试件加载端的局部钢筋与周围混凝土脱空的试件,这种方法解决了局部挤压的问题,但是对于配置螺纹钢筋的试件常会因纵向劈裂而破坏。至今各国对这类试验的标准试件的规定尚不统一。(2)梁式试验梁式试件能更好地模拟钢筋在两端的粘结锚固状况,它分两半制作,钢筋在加载端和支座端各有一段无粘结区,中间的粘结长度为10d。梁跨中的拉区为试验钢筋,压区用铰相连,力臂明确,以便根据试验荷载准确地计算钢筋拉力。这种试验方法的思路是很巧妙,但是我感觉因为那个铰的存在这两类试件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材料和粘结长度相同的试件,拉式试验比梁式试验测得的平均粘结强度(τu)高,其比值约为1.1~1.6,试验方法虽多,但是试验测的都是极限拉力,不能直接得到钢筋拉拔过程中某个位置处的应变值,从而建立钢筋应变(力)沿长度的分布规律。为了量测粘结应力沿钢筋埋长的分布,又不破坏其粘结状态,必须在钢筋内部布置电阻片。因为如果直接在钢筋表面贴应变片,那么在钢筋拉拔过程中就会导致应变片本身损坏;如果用套管将应变片保护起来,又会造成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状况失真。在钢筋内股粘贴应变片这种方法虽然操作麻烦,但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的极限粘结强度相差悬殊,粘结机理和破坏形态多有不同,分述如下:(1)光圆钢筋光圆钢筋的粘结强度在钢筋滑动前取决于化学粘着力,滑动后则主要取决于摩阻力。光圆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的过程:当加载初期,钢筋与混凝土界面上开始受剪时,化学粘着力起主要作用,此时截面无滑移。随着拉力的增大,从加载端的粘着力很快被破坏,此时钢筋只有靠近加载端的一部分受力,粘结应力分布也限于这一段。随着荷载增大,钢筋的受力段逐渐加长,粘结应力分布的峰点向自由端移动,加载端滑移加快。当滑移段遍及钢筋全埋长,粘结应力的峰点很靠近自由端,此时加载端粘结破坏严重,粘结应力已很小,钢筋的应力接近均匀。当自由端达到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时,钢筋的滑移急速增大拉拔力由钢筋表面的摩阻力和残存的咬合力承担,最终,钢筋从混凝土中被拔出。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较低,滑移较大,粘结性能较差。(2)变形钢筋变形钢筋和光圆钢筋的主要区别是钢筋表面具有不同形状的横肋或斜肋。变形钢筋受拉时,肋的凸缘挤压周围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机械咬合力,改变了粘结受力机理,有利于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粘结锚固性能。一个不配横向筋的拔出试件,开始受力后钢筋的加载端局部就因为应力集中而破坏了与混凝土的粘着力,发生滑移。当荷载增大时,钢筋自由端的粘着力也被破坏,开始出现滑移,加载端的滑移加快增长。光圆钢筋拉拔试验的破坏形态均为钢筋自混凝土中拔出的剪切破坏,变形钢筋一般形成劈裂式破坏。从机理上分析这是因为在拉拔过程中,变形钢筋表面突出的肋就像混凝土的楔子,对混凝土有挤压和剪切作用,使得肋前混凝土压碎,并在肋前形成斜面。作用在斜面上的力沿钢筋轴线方向的分力为粘结应力的主体,垂直钢筋轴线方向的分力为径向扩张力,它在周围混凝土中产生环形拉应力,导致出现劈裂裂缝。和光圆钢筋相比,变形钢筋自由端滑移是的应力值接近,但是应力和极限应力的比值却大大减小,钢筋的受力段和滑移段的长度也较早的遍及钢筋的全埋长。通过大量的试验我们发现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各项特征值,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1)混凝土的强度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时,它和钢筋的化学粘着力和机械咬合力随之增加,但对摩阻抗滑力的影响不大。同时,混凝土抗拉强度ft的增大,延迟了(2)保护层厚度(c)增大保护层厚度,加强了外围混凝土的抗劈裂能力,提高试件的劈裂应力(τcr)和极限粘结强度(τu)。但是,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5~(3)钢筋埋长试件的粘结强度随埋长的增加而降低,埋长很大的试件,钢筋加载端达到屈服而不被拔出。(4)钢筋的直径和外形直径越大的钢筋,相对粘结面积减小,不利于极限粘结强度;肋的外形变化对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值差别不大,对滑移值影响稍大。(5)横向箍筋拔出试件内配设横向箍筋,能延迟和约束径向-纵向劈裂裂缝的开展,阻止劈裂破坏,提高粘结强度和增大特征滑移值(Scr,S(6)横向压应力(q)横向压应力作用在钢筋锚固端,增大了钢筋和混凝土界面的摩阻力,有利于粘结锚固。另外,浇注钢筋混凝土时钢筋所处的位置及混凝土的密实度、骨料的粒径、数量和表面形态等也是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概括的来说,就是所有与钢筋和混凝土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粘结强度。三、混凝土发展前景现在,世界各地基础建设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混凝土用量最大,与混凝土相关的材料消耗也日益增大。根据统计,全球每年混凝土消耗的天然骨料在80亿吨以上。以生产1吨硅盐水泥来计算,所需15吨石灰,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煤、电、石油等原能,并向大气释放约1吨二氧化碳,还排放一定数量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重金属污染物。全球二氧化碳等污染物7%来自水泥工业。如此之大的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没有有效的节制措施,将直接威胁着人类和整个地球的生命。但是,社会要前进,人类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可能停步,而且还是高速、快速的姿态。面对快速发展建设的需求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做到既要保证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又要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并得到解决的矛盾。要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混凝土工业须走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节能减排。利用工业废渣和天然矿物,减少水泥熟料的用量,尤其是工业废渣的利用,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这样做既解决了工业废渣的污染,又节约了混凝土的原材料,一举双赢。同时应加大科研力度,改善水泥生产工艺,做到低排放、低能耗或寻找新型胶凝材料,以替代水泥。二是提高混凝土的耐久寿命。混凝土工业的专家和学者们应从多方面考虑,如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使其耐久寿命的延长。三是基础工业设施建设的规划要科学化、全面化、长远化。不要今天建设,明天挖,这是对能源和资源的最大浪费。四是生态环保应贯穿于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除了在生产混凝土所消耗资源能源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外,混凝土释放有害物质和其废弃物都会影响生态环境,所以,还需加大对混凝土的使用期以及废弃的环境问题研究。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的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成为人们对混凝土的重点追求,相继研究、开发出各种特殊良好性能的混凝土,也就是说混凝土由过去的以强度为中心,发展为以耐久性为中心。1990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及美国混凝土协会ACI联合提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为同时具有高力学性能、高工作性和高耐久性的匀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提出,既是对近年混凝土技术成就的总结,又是对混凝土未来发展的展望,至少在今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将成为努力方向[21]。随着对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国外方面,1990年美国的Mehta.P.K.提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要求高强度,还应具有高耐久性(抗化学腐蚀)等其他重要性能,如高体积稳定性(高弹性模量,低的干缩率、低徐变和低的温度变形)、高抗渗性和高工作性等。1992年法国的Malie把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工作性,高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工程经济性高和高耐久性,特别适用于桥梁、港口、核反应堆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同年,日本小泽一稚和冈村莆提出,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高工作性(高流动性、粘聚性和可浇注性)、低温升、低干缩率、高抗渗性和足够的强度。然而,具有对比意义的是,加拿大的研究者则将填充废矿井的强度约为1MPa的混凝土亦称为高性能混凝土。国内方面,[22]蒲心诚教授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优良的施工性能、高的硬化后强度、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高的耐久性。他认为,不能因为某种性能好,将满足了工程某种功能要求的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否则,高性能混凝土涵盖太广,也就失去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意义。冯乃谦教授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是高强度,且要保证施工的密实性、高的工作度和高的耐久性。他亦指出,耐久性还应与使用的环境相结合,采取相应的对策,仅仅是高强度是不够的。[23]已故吴中伟院士认为第一,高性能混凝土应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的用途要求,第二,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的特点是低的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还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24]。“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是基于土木工程的需要,在强调混凝土高强度的同时,兼顾到混凝土的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要求而提出的。但由于不同的领域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在这些定义中,有强调强度的,有强调流动性的,有强调耐久性的,有同时强调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的。不少研究者还将满足某种功能或某种功能良好的混凝土,都称为高性能混凝土。可见,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非常混乱,很不严格。近年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被提了出来。[25]它要求在使用混凝土的同时,要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工业三废,有效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减少废弃物,从而减轻混凝土产业对环境的危害,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产品。“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延续与发展。把绿色高性能作为混凝土的发展方向,目的在于加深人们对绿色的重视,加强绿色意识,使混凝土工作者更自觉地提高混凝土的绿色含量或加深其绿色度;节约更多的资源、能源,不仅会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少,而且还有利于环境的改善。这不仅是混凝土材料和土建工程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绿色混凝土是指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混凝土的制作过程符合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要求,混凝土的使用过程能够达到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再生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都为绿色混凝土。混凝土既符合绿色混凝土的要求,又具备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即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再生混凝土是由废弃的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并按一定比例组合后得到的“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实现了废旧的混凝土的合理利用,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日本在197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大量研究。美国、德国等国家主要将再生混凝土用于公路工程。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再生混凝土规范,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配置中低强度混凝土,近年来我国对再生混凝土的配置、性能等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一些道路改造项目,已将再生混凝土用于实际工程,因此再生混凝土会成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自密实混凝土是不需要用机械振捣,而是依靠混凝土的自重使其达到密实。自密实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大大减少混凝土浇捣时间,提高效率,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成本,同时,避免了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振和过振等,混凝土结构更致密、表面光洁,还可以消除施工时振捣产生噪音。自密实混凝土在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应用已很普遍。自密实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已有一些工程实例,但占我国混凝土总用量的比例还很低。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南出入口道路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平干渠,新建桥梁,采用C50自密实混凝土。西安北站,主站房分三层,建筑面积约1.3万多平方米,采用C60自密实混凝土。东莞新区的台商大厦,主楼68层,地下4层,建筑总高度为289m,该工程主楼地下4层至27层钢管柱使用C60自密实混凝土。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提高再生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水平,使其在更多的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四、心得体会通过这一个学期对《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的学习,我对这门课以及研究生阶段如何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1.本科阶段我学习的是《钢筋混凝土原理与设计》主要是学习“是什么”,比较简单概括的讲了一下原理,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某种方法进行计算和设计。研究生阶段我学习的是《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主要是学习“为什么”,比较详细的介绍各种原理,以及各种试验中试件的受力机理分析,重点在于分析前人研究总结这种原理的过程,即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2.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不定向的,且随时间和环境条件而变化的多相混合材料,因此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复杂多变。在做试验时,所有与钢筋和混凝土有关的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在进行试验前应考虑所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设置多种对比试件,这样才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影响,得出科学真实的结论。3.钢筋混凝土内部应力状态复杂,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时常会做各种简化假设,巧妙并且贴合实际的假设能避免很多分析上的困难。因此,“如何简化假设以及为什么这样简化假设”将会是我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所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和结构性能的规律性认识,提高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促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今后,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必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王传志,滕志明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滕志明主编.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GB50010-2021混凝土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5]NevilleAM.李国泮等译.混凝土的性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GB50081-202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7]过镇海,张秀琴.单调荷载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北京.清华出版社.1981[8]过镇海,张秀琴等.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2(3)[9]李永录,过镇海.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0]徐积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及其应用[J].北京.水利出版社.1981[11]SinghA,GerstleKH,TulinLG.TheBehaviorofReinforcingSteelunderReversedLoading[J].MaterialsResearch&Standards.1965,5(1)[12]张立敏,曹秀丽.浅谈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1[13]李会杰,谢剑.超低温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J].工程力学.2021[14]杨松荣.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J].建筑科技与管理.2021[15]赵羽习,金伟良.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1[16]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7]程文襄,李爱群,王铁成主编.混凝土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8]王铁成.混凝土结构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19]黄世谋,赵新亚.混凝土材料的历史与发展[J].三门峡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20]叶志明.土木工程材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1]林旭健.混凝土的高性能化与可持续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2021[22]蒲心诚.超高强性能混凝土[M].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23]冯乃谦.混凝土技术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4]吴中伟,廉慧珍著.高性能混凝土[M].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25]吴中伟.混凝土的发展方向[J].混凝土使用新技术手册代序.2021.
咖啡店创业计划书第一部分:背景在中国,人们越来越爱喝咖啡。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或各种社交场合,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咖啡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齐。遍布各地的咖啡屋成为人们交谈、听音乐、休息的好地方,咖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也缩短了你我之间的距离,咖啡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随着咖啡这一有着悠久历史饮品的广为人知,咖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理解。第二部分:项目介绍第三部分:创业优势目前大学校园的这片市场还是空白,竞争压力小。而且前期投资也不是很高,此刻国家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及贷款支持。再者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就应具备的素质。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潜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透过成功创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第四部分:预算1、咖啡店店面费用咖啡店店面是租赁建筑物。与建筑物业主经过协商,以合同形式达成房屋租赁协议。协议资料包括房屋地址、面积、结构、使用年限、租赁费用、支付费用方法等。租赁的优点是投资少、回收期限短。预算10-15平米店面,启动费用大约在9-12万元。2、装修设计费用咖啡店的满座率、桌面的周转率以及气候、节日等因素对收益影响较大。咖啡馆的消费却相对较高,主要针对的也是学生人群,咖啡店布局、格调及采用何种材料和咖啡店效果图、平面图、施工图的设计费用,大约6000元左右3、装修、装饰费用具体费用包括以下几种。(1)外墙装饰费用。包括招牌、墙面、装饰费用。(2)店内装修费用。包括天花板、油漆、装饰费用,木工、等费用。(3)其他装修材料的费用。玻璃、地板、灯具、人工费用也应计算在内。整体预算按标准装修费用为360元/平米,装修费用共360*15=5400元。4、设备设施购买费用具体设备主要有以下种类。(1)沙发、桌、椅、货架。共计2250元(2)音响系统。共计450(3)吧台所用的烹饪设备、储存设备、洗涤设备、加工保温设备。共计600(4)产品制造使用所需的吧台、咖啡杯、冲茶器、各种小碟等。共计300净水机,采用美的品牌,这种净水器每一天能生产12l纯净水,每一天销售咖啡及其他饮料100至200杯,价格大约在人民币1200元上下。咖啡机,咖啡机选取的是电控半自动咖啡机,咖啡机的报价此刻就应在人民币350元左右,加上另外的附件也不会超过1200元。磨豆机,价格在330―480元之间。冰砂机,价格大约是400元一台,有点要说明的是,最好是买两台,不然夏天也许会不够用。制冰机,从制冰量上来说,一般是要留有富余。款制冰机每一天的制冰量是12kg。价格稍高550元,质量较好,所以能够用很多年,这么算来也是比较合算的。5、首次备货费用包括购买常用物品及低值易耗品,吧台用各种咖啡豆、奶、茶、水果、冰淇淋等的费用。大约1000元6、开业费用开业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营业执照办理费、登记费、保险费;预计3000元(2)营销广告费用;预计450元7、周转金开业初期,咖啡店要准备必须量的流动资金,主要用于咖啡店开业初期的正常运营。预计2000元共计: 120000+6000+5400+2250+450+600+300+1200+1200+480+400+550+1000+3000+450+2000=145280元第五部分:发展计划1、营业额计划那里的营业额是指咖啡店日常营业收入的多少。在拟定营业额目标时,必须要依据目前市场的状况,再思考到咖啡店的经营方向以及当前的物价情形,予以综合衡量。按照目前流动人口以及人们对咖啡的喜好预计每一天的营业额为400-800,根据淡旺季的不同可能上下浮动2、采购计划依据拟订的商品计划,实际展开采购作业时,为使采购资金得到有效运用以及商品构成达成平衡,务必针对设定的商品资料排定采购计划。透过营业额计划、商品计划与采购计划的确立,我们不难了解,一家咖啡店为了营业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地完成商品构成与灵活地运用采购资金,各项基本的计划是不可或缺的。当一家咖啡店设定了营业计划、商品计划及采购计划之后,即可依照设定的采购金额进行商品的采购。经过进货手续检验、标价之后,即可写在菜单上。之后务必思考的事情,就是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商品销售出去。3、人员计划为了到达设定的经营目标,经营者务必对人员的任用与工作的分派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开展人员培训,都是我们务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学困生辅导计划
- 2024年春学期少年科学院工作计划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例文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大全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 2024采购员工作计划范例
- 个人销售计划书范文个人销售工作计划书
- 2024年医院招聘医疗专家合作合同书版
-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计划编制问题
- 2024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 公共卫生科2024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探析:以瑞幸咖啡为例9500字(论文)】
-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秋季开学第一课巴黎奥运精神主题班会教案设计3篇
- Unit 2 We're Family教学设计2024年秋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上册
-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题库
- DL-T-435-2018电站锅炉膛防爆规程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专业面试》真题汇编
- 健身行业中的数据隐私和安全
- 2024年山东德州日报社招聘备案制管理人员30人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酒店全年营销日历
- 媒介与性别文化传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