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实际蒸发和理论蒸发_第1页
【问题研究】实际蒸发和理论蒸发_第2页
【问题研究】实际蒸发和理论蒸发_第3页
【问题研究】实际蒸发和理论蒸发_第4页
【问题研究】实际蒸发和理论蒸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研究】实际蒸发与理论蒸发【2017年全国一卷】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000毫米B.约为2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蒸发旺盛.【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进行分析,否则容易被迷惑.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分析】洪积扇、河谷、湖盆均为砂质碎屑物质,易下渗含水量较多,在干旱环境下蒸发旺盛;而坡面为基岩且坡度较大,不易下渗含水量少,几乎无水以供蒸发,故蒸发量最小.【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留存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蒸发量也最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答】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大量耐旱植物会吸收地下水,增加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盐湖面积缩小”,B正确。其他选项干扰度不大,均与植物无关。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水循环(植物对水文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从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分析.在17年高考中这道题一直到现在还存在很大的争议,那就是实际蒸发与理论蒸发。为什么会有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常说的蒸发与文献中的蒸发有何不同?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蒸发与降水之间的不同:港冰水桀面水味蒸曼水由液态或港冰水桀面水味蒸曼水由液态或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蒸发使地面的水分升到空气中,而降雨降雪是空气的水分落到地面上。它们不仅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如果地面上的水分不再通过蒸发进入空气中,不出10天地球上再也看不到雨雪了。蒸发不仅与降水相互依存,它们还与地面的河流有关。在极度干旱的地区,降水量很小,它的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是相等的。那里的地面上没有河流,连干枯的小河沟也没有,我国的沙漠地区就是这样的。在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地区,那里的降水量比实际的蒸发是要大,这些多余的水分形成了河流,并且沿着河谷慢慢地流进了海洋或者湖泊。在任何一个自然流域,它的蒸发、降水与河水流量都是基本平衡的。而蒸发在地理的水量平衡中则多会提到蒸发量,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雨量稀少、地下水源及流入径流水量不多的地区,如蒸发量很大,即易发生干旱。人们往往用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数据来说明一个地方是如何的干旱,事实上这种表述存在问题。不少地区提供的数据都表明,当地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可真要这样,人类早就无法在那里生存了。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县,往往有荒漠、绿洲和山区多种地形。在山区,降水量远远大于蒸发量;在沙漠和荒漠中,基本上降多少水,就能蒸发多少;而在绿洲,尽管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由于还有来自山区的地表径流补充,还是适宜人类生存。很湿润的地区,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大约是自然蒸发量的60%。所以利用它粗略分析蒸发量的差别还是可以的。但是在干旱地区气象站测量到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就有非常严重的偏差: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气象站测量的年蒸发量是3.7米。有人就说那里的蒸发量大得惊人。然而实际情况是那里的年降水量不足1厘米厚。所以当地自然条件下可以提供的蒸发量最多也就是1厘米。这与3.7米就差了370倍。把气象站测量的蒸发量作为干旱地区的实际蒸发量来描写显然是扭曲了事实。蒸发量实际上是在蒸发皿中测得的数据,只说明这一地区的蒸发能力,而不是实际蒸发量(因为皿中一直有可蒸发的水存在)。气象部门应当把气象站的蒸发量改称为蒸发能力就会减少人们的误会。人们在引用蒸发量数据时首先弄明白它的准确含义也会避免这种误解。到这里,您明白了么?我们常说的蒸发是实际蒸发,而各种数据里面显示的蒸发特别是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中则多为该地的蒸发能力,即理论蒸发,这两者弄清楚了,那一题中的:“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而盐湖面积多年稳定,实际上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的值则是约为210毫米",您就不再会迷糊了,也就不会再纠结了。【2019年深圳二模】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图3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8题。6、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A.塔里木盆地 B.天山山地C.阿尔泰山地 D.准噶尔盆地7、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降水多少 D.风速大小8、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台湾日月潭 B.江西鄱阳湖C.云南滇池 D.新疆博斯腾湖解题说明本题组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为背景材料。以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西北干旱区年实际

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影响蒸发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题组难度中等偏易,解题时需要厘清实际蒸发量与蒸发能力不同,蒸发能力其实也就是常说的理论蒸发量。然后再结合影响蒸发的因素,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自然特征就可以得以正确答案了。ACD6、从材料信息中可以提取出蒸发能力与实际蒸发量不同,蒸发能力是指供水充分时下垫面最大的可能蒸发量。由此可以推测出某区域虽然水资源少但有可能蒸发能力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蒸发的因素包括气温、水温、光照强度、风(空气流动)、空气湿度、水体与外界接触面积等,气温较低,再加上纬度较高(比塔里木盆地相比),所以蒸发能力相对较弱,B、C不符;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相比塔里木盆地,纬度偏高,而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夏季气温高,且地处暖温带,年平均气温比准噶尔盆地要高,故塔里木盆地蒸发能力均值最高,D不符,A正确。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地中,阿尔泰山及天山海拔较高,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地中,阿尔泰山及天山海拔较高,7、实际蒸发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可以)蒸发的数量,区域有多少水可以蒸发,没有水蒸发能力再强也不能叫实际蒸发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年实际蒸发总量准噶尔盆地区域西部值最大,塔里木盆地值最小,图中的这些区域中,塔里木盆地中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居内陆,再加上四周受高原山地影响,水汽难以深入,最为干旱,它的实际蒸发总量最小,所以影响该值大小的因素应是降水多少,C正确;塔里木盆地的平均气温要高于准噶尔盆地,气温高,蒸发量应大,但塔盆地实际蒸发量少,B不符;塔里木盆地内沙漠多流动型沙丘,风较大,塔盆地纬度相对较低,在干旱区太阳辐射较强,但塔里木盆地的实际蒸发量却较小,所以A、D不是决定的主要因素;故本题正确选C。8、实际蒸发既要考虑到水体量,也要考虑到气温等因素,但题目中说的是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故所给出的四地中,主要考虑其气温就行。台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