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_第1页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_第2页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_第3页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_第4页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3.160.99

M76

团体标准

T/CVIA-80-2020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

Technologyspecificationofsmarteducationalblackboard

2020-11-26发布2020-11-26实施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首次发布,随着相关技术和业务的发展,后续还将制定相关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公共信息显示(PID)

分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利

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

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维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青岛海信

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TCL商用信息科技(惠州)有限责任公

司、深圳市康佳壹视界商业显示有限公司、厦门厦华科技有限公司、翰林汇信息产业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梦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洛数合图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郝亚斌、冯晓曦、彭健锋、董敏、张利利、刘红波、齐琪、李巍、顿

胜堡、王悦、白建军、周雪松、运如靖、姚智桂、齐佳佳、黎成勇、宋天敬、赵玉林、李海

燕、袁元春、郭晔、刘丹、郑海艳。

II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教育黑板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

环境与多媒体视听环境设计和系统集成所使用的智慧黑板。其他各类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职业培训、教育辅导等教育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10.11-2012液晶显示器件第1-1部分:术语和符号

GB/T18910.61-2012液晶显示器件第6-1部分: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光电参数

GB/T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SJ/T11157.2-2016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SJ/T11348-2016平板电视显示性能测量方法

SJ/T11694.1-2017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规范第1部分:红外交互式电子白板

3术语和定义

3.1

智慧教育黑板smarteducationalblackboard

智慧教育黑板采用触控技术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功能相结合,在部分或者全部区

域可以同时实现书写和触控的智能交互显示设备。

智慧教育黑板由触控、书写、显示、计算、存储等功能模块组成,整体构成一个平面化

教学工具。其内置自发光显示组件,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实现显示功能,支持粉笔或水笔书写。

3.2显示指标定义

3.2.1

1

亮度brightness

亮度指光源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3.2.2

对比度contrastratio

对比度指所测得的高亮度和低亮度的比值。

3.2.3

亮度均匀性brightnessuniformity

亮度均匀性指亮度的均匀程度,即显示屏中心位置和边角位置的亮度偏差。

3.2.4

色域覆盖率colordomaincoverageratio

色域覆盖率指人眼能察觉到的显示屏图像显示颜色的还原程度。

3.2.5

屏幕分辨率screenresolution

屏幕分辨率指显示屏上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

3.2.6

亮度可视角brightnessviewingangle

亮度可视角指在屏幕中心的亮度减小到1/3时的水平可视角和垂直可视角。

3.2.7

闪烁Flicker

闪烁指显示画面亮度在一定周期时间内(通常很短)的变化能够被人的视觉所分辨的一

种现象。

2

3.2.8

60°视角对比度60°viewinganglecontrast

60°视角对比度指观看角度为60°的对比度。

注:按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5.2条规定,计算教室第一排最边缘课桌与黑板中心视角

约为60°。

3.2.9

60°视角色偏60°viewinganglecolorcast

60°视角色偏指水平方向60°观看角度与90°观看视角的色度偏差,用∆u’v’表示。

3.3触控指标定义

3.3.1

触控精度touchaccuracy

触控精度指触摸体点击(按下并抬起)触摸屏后,操作系统获取的触摸坐标与接触面中

心坐标的偏差。

3.3.2

线性度linearity

线性度指触摸体按照规定的路径在触摸屏表面画线,屏幕显示出的线条的连续、平滑和

偏移情况。

3.3.3

触控响应时间touchresponsetime

触控响应时间指触摸动作发生到屏幕显示对应操作的首次及连续报点的响应时间间隔。

3.3.4

触控最小识别物touchminimumidentifier

3

触控最小识别物指设备的操作系统可获取到触摸坐标的最小触摸体的直径。

3.3.5

触摸高度touchheight

触摸高度指设备的操作系统能获取到触摸坐标时,触摸体和屏幕之间的最大距离。

4技术要求

4.1外观、结构要求

4.1.1整机外观、结构

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凸痕、划伤、裂缝、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镀层不应起

泡、龟裂、脱落等。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等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无明显安装缝隙。设备具有足够

的机械稳定性。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指示应正确。

小学智慧教育黑板长度不小于3.6m,高度不小于1m;中学及大学智慧教育黑板长度不

小于4m,高度不小于1m。

4.1.2触摸屏外观要求

触摸屏外观要求无明显点状、粒状、线状异物或划伤。具体要求如下:

序号项目要求

1总缺陷数(点状+线状)N+M+P≤18

2不良间距20mm以上

W>0.25或者L≥15mm,不允许

3线状缺陷W≤0.15,L≤3mm,不计

0.15≤W≤0.25,L<15mm,总数N:N≤12

D≤0.5mm不计;D>1.0mm,不允许

4点状缺陷

0.5≤D≤1.0,总数M:M≤12

4

D≤0.3mm不计;D>0.6mm,不允许

5气泡

0.3<D≤0.6,总数P:P≤6

检验距离内不可有以下不良:碰伤、酸液印痕、

水印(或类似状态印记)、脏污局部雾化不良、斜边、边沿破裂、裂角、缺边、

6

等其它缺陷凹凸点、脏污、油污、杂物、水纹印、AG、水渍、

指纹、污渍。

注:W表示宽度(不规则线状缺陷取其最大宽度),L表示长度,D表示直径(不规则点

状缺陷取最长和最短直径之和的一半),N表示线状缺陷数量,M表示点状缺陷数量,P

表示气泡数量。

4.2性能技术要求

4.2.1书写性能要求

4.2.1.1用熟石膏或碳酸钙制白色粉笔在智慧教育黑板上书写,应手感流畅、充实、笔道均

匀、线条鲜明。

4.2.1.2对白色粉笔画的线条,用黑板板擦反复擦拭两次,应没有清楚的残留字迹;用湿式

粉笔板擦在粉笔板上擦拭,距1m处观察,应没有淤积的粉笔残迹。

4.2.1.3用白板笔在智慧教育黑板上书写,应笔迹流畅,笔道均匀,无断线现象。

4.2.1.4对白板笔所画线,放置1min后或放置50min后,用干式或湿式白板擦,往复擦拭两

次,距1m处观察,不应留有残留字迹。

4.2.2显示性能要求

4.2.2.1亮度:300~400cd/㎡。

4.2.2.2对比度:≥1000:1。

4.2.2.3亮度均匀性:≥70%。

4.2.2.4色域覆盖率:≥95%(REC709)。

4.2.2.5屏幕分辨率:≥3840×2160。

4.2.2.6亮度可视角:水平≥80°,垂直≥60°。

4.2.2.7闪烁等级:≤30dB(60Hz)。

4.2.2.860°视角对比度:水平方向±60°时,CR60°≥200。

4.2.2.960°视角色偏:水平方向±60°时,∆u’v’≤0.020。

5

4.2.3触控性能要求

4.2.3.1触控精度:最大偏移≤3.0mm(红外90%区域,电容95%区域)。

4.2.3.2线性度:最大偏移≤3.0mm(红外90%区域,电容95%区域)。

4.2.3.3触控响应时间:<120ms。

4.2.3.4触控最小识别物:红外≤3.0mm;电容≤8.0mm。

4.2.3.5触摸高度:≤3.0mm(注:仅适用于红外触控技术)。

4.2.3.6支持触控点数:≥10。

4.2.4音频性能要求

整机产品输出喇叭功率:≥15W×2。

4.2.5软件要求

4.2.5.1产品配置的软件应与说明书中的描述相一致,并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2.5.2产品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

5测量方法

5.1环境条件

——应在下列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范围内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测试环境:显示性能测试时,应在暗室进行。被测样品表面杂散光照度应小于或等

于1lx;

——标准工作状态:除有特殊说明,智慧教育黑板标准工作状态按以下调整:

a)将智慧教育黑板图像设置恢复至出厂设置,如无出厂设置,则将图像模式调整到“标

准”或与之对应的模式,并记录此模式;

b)将环境光控制和动态背光关闭;

c)设置幅型比为全屏显示模式。

5.2外观结构测试方法

6

5.2.1整机外观、结构测试方法

目测法和手感法进行检验。

5.2.2触摸屏外观、结构测试方法

5.2.2.1保持样品关机不通电状态,将样品水平放置,在其中心点正上方设置100W冷白荧

光灯照明,光源距样品500mm~550mm,照度为600~800Lux。

5.2.2.2开始检查外观,检查人员的眼睛与样品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眼睛要保持

持续移动观看,视角可任意调整,但须保证样品始终水平且光源在其中心点正上方。

5.2.2.3检查人员记录并测量问题部位尺寸。

图1触摸屏外观、结构测试方法示意图

5.3性能测试方法

5.3.1显示性能测试

5.3.1.1亮度

按SJ/T11348-2016中5.1要求。

5.3.1.2对比度

按GB/T18910.61-2012中5.5要求。

5.3.1.3亮度均匀性

按SJ/T11348-2016中5.3要求。

5.3.1.4色域覆盖率

7

按SJ/T11348-2016中5.7要求。

5.3.1.5屏幕分辨率

按SJ/T11348-2016中5.16要求。

5.3.1.6亮度可视角

按SJ/T11348-2016中5.12要求。

5.3.1.7闪烁(Flicker)

按GB/T18910.61-2012中5.4要求,测试画面如下:

Skip1dot1H1V

Pattern说明:绿色Pattern,Green像素隔行隔列点亮灰阶L127,其他像素为暗态,

灰阶为0。

Skipsubpixel

Pattern说明:奇数行偶数列亚像素点亮灰阶为127、奇数行奇数列像素点亮灰阶0

灰阶,偶数行奇数列亚像素点亮灰阶为127、偶数行偶数列像素点亮灰阶0灰阶。取两个画

面最差指标。

5.3.1.860°视角对比度

按GB/T18910.61-20125.6要求。

8

图2视角对比度测试示意图

5.3.1.960°视角色偏

按GB/T18910.61-20125.6要求。

5.3.2触控性能测试

5.3.2.1触控精度

触控精度测试步骤如下:

a)按图4所示的13个测试点用触摸体进行触摸;

b)记录下触摸屏操作系统获取的坐标;

c)根据每个坐标值,按照公式(1)计算,取最大值。

d1=„„„„„„„„„„„(1)

式中:

d:测试点与标准坐标的距离,单位为mm;

(x,y):标准坐标;

(x’,y’):测试点坐标。

9

图3触控精度测试示意图

5.3.2.2线性度

按SJ/T11694.1-2017中6.5.3.2要求。

5.3.2.3触控响应时间

按SJ/T11694.1-2017中6.5.3.4要求。

5.3.2.4触控最小识别物

触控最小识别物测试步骤如下:

按图6所示,使用不同直径铜柱进行划线及点击测试,能稳定识别(不可断线)并满足

触控指标的最小铜柱直径。其中划线测试包含四边距离非显示区10mm区域画直线及视窗区

对角线、中间对线。

图4触控最小识别物测试示意图

5.3.2.5触摸高度

触摸高度测试步骤如下:

10

a)控制采集专用测头垂直于屏幕低速缓慢下降,刚好接触屏体表面(可用塞尺,当刚

好能塞进0.02mm塞尺时,取出塞尺,将高度降低0.02mm),记录此时触摸高度为h1;

b)让触摸体以0.01mm的节奏缓慢离开屏体表面直到操作系统获取不到坐标,再提高

触摸体2mm,然后让触摸体以0.1mm的节奏缓慢接近屏体表面直到操作系统开始获取到坐标,

此时记录触摸体的高度h2。h2减去h1,即得到触摸高度;

c)重复测试5次,取平均值。

5.3.2.6支持触控点数

支持触控点数测试步骤如下:

a)打开画图软件,进入空白界面;

b)使用多个间距大于等于5cm的触摸体,在有效区域内画线,观察按画线轨迹显示出

的线条数量;

c)检查记录测试结果。

5.3.3音频输出功率

按SJ/T11157.2-2016《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5章。

1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4

5测量方法..............................................................................................................................6

I

智慧教育黑板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教育黑板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

环境与多媒体视听环境设计和系统集成所使用的智慧黑板。其他各类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职业培训、教育辅导等教育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10.11-2012液晶显示器件第1-1部分:术语和符号

GB/T18910.61-2012液晶显示器件第6-1部分: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光电参数

GB/T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SJ/T11157.2-2016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SJ/T11348-2016平板电视显示性能测量方法

SJ/T11694.1-2017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规范第1部分:红外交互式电子白板

3术语和定义

3.1

智慧教育黑板smarteducationalblackboard

智慧教育黑板采用触控技术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功能相结合,在部分或者全部区

域可以同时实现书写和触控的智能交互显示设备。

智慧教育黑板由触控、书写、显示、计算、存储等功能模块组成,整体构成一个平面化

教学工具。其内置自发光显示组件,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实现显示功能,支持粉笔或水笔书写。

3.2显示指标定义

3.2.1

1

亮度brightness

亮度指光源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3.2.2

对比度contrastratio

对比度指所测得的高亮度和低亮度的比值。

3.2.3

亮度均匀性brightnessuniformity

亮度均匀性指亮度的均匀程度,即显示屏中心位置和边角位置的亮度偏差。

3.2.4

色域覆盖率colordomaincoverageratio

色域覆盖率指人眼能察觉到的显示屏图像显示颜色的还原程度。

3.2.5

屏幕分辨率screenresolution

屏幕分辨率指显示屏上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

3.2.6

亮度可视角brightnessviewingangle

亮度可视角指在屏幕中心的亮度减小到1/3时的水平可视角和垂直可视角。

3.2.7

闪烁Flicker

闪烁指显示画面亮度在一定周期时间内(通常很短)的变化能够被人的视觉所分辨的一

种现象。

2

3.2.8

60°视角对比度60°viewinganglecontrast

60°视角对比度指观看角度为60°的对比度。

注:按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5.2条规定,计算教室第一排最边缘课桌与黑板中心视角

约为60°。

3.2.9

60°视角色偏60°viewinganglecolorcast

60°视角色偏指水平方向60°观看角度与90°观看视角的色度偏差,用∆u’v’表示。

3.3触控指标定义

3.3.1

触控精度touchaccuracy

触控精度指触摸体点击(按下并抬起)触摸屏后,操作系统获取的触摸坐标与接触面中

心坐标的偏差。

3.3.2

线性度linearity

线性度指触摸体按照规定的路径在触摸屏表面画线,屏幕显示出的线条的连续、平滑和

偏移情况。

3.3.3

触控响应时间touchresponsetime

触控响应时间指触摸动作发生到屏幕显示对应操作的首次及连续报点的响应时间间隔。

3.3.4

触控最小识别物touchminimumidentifier

3

触控最小识别物指设备的操作系统可获取到触摸坐标的最小触摸体的直径。

3.3.5

触摸高度touchheight

触摸高度指设备的操作系统能获取到触摸坐标时,触摸体和屏幕之间的最大距离。

4技术要求

4.1外观、结构要求

4.1.1整机外观、结构

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凸痕、划伤、裂缝、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镀层不应起

泡、龟裂、脱落等。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等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无明显安装缝隙。设备具有足够

的机械稳定性。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指示应正确。

小学智慧教育黑板长度不小于3.6m,高度不小于1m;中学及大学智慧教育黑板长度不

小于4m,高度不小于1m。

4.1.2触摸屏外观要求

触摸屏外观要求无明显点状、粒状、线状异物或划伤。具体要求如下:

序号项目要求

1总缺陷数(点状+线状)N+M+P≤18

2不良间距20mm以上

W>0.25或者L≥15mm,不允许

3线状缺陷W≤0.15,L≤3mm,不计

0.15≤W≤0.25,L<15mm,总数N:N≤12

D≤0.5mm不计;D>1.0mm,不允许

4点状缺陷

0.5≤D≤1.0,总数M:M≤12

4

D≤0.3mm不计;D>0.6mm,不允许

5气泡

0.3<D≤0.6,总数P:P≤6

检验距离内不可有以下不良:碰伤、酸液印痕、

水印(或类似状态印记)、脏污局部雾化不良、斜边、边沿破裂、裂角、缺边、

6

等其它缺陷凹凸点、脏污、油污、杂物、水纹印、AG、水渍、

指纹、污渍。

注:W表示宽度(不规则线状缺陷取其最大宽度),L表示长度,D表示直径(不规则点

状缺陷取最长和最短直径之和的一半),N表示线状缺陷数量,M表示点状缺陷数量,P

表示气泡数量。

4.2性能技术要求

4.2.1书写性能要求

4.2.1.1用熟石膏或碳酸钙制白色粉笔在智慧教育黑板上书写,应手感流畅、充实、笔道均

匀、线条鲜明。

4.2.1.2对白色粉笔画的线条,用黑板板擦反复擦拭两次,应没有清楚的残留字迹;用湿式

粉笔板擦在粉笔板上擦拭,距1m处观察,应没有淤积的粉笔残迹。

4.2.1.3用白板笔在智慧教育黑板上书写,应笔迹流畅,笔道均匀,无断线现象。

4.2.1.4对白板笔所画线,放置1min后或放置50min后,用干式或湿式白板擦,往复擦拭两

次,距1m处观察,不应留有残留字迹。

4.2.2显示性能要求

4.2.2.1亮度:300~400cd/㎡。

4.2.2.2对比度:≥1000:1。

4.2.2.3亮度均匀性:≥70%。

4.2.2.4色域覆盖率:≥95%(REC709)。

4.2.2.5屏幕分辨率:≥3840×2160。

4.2.2.6亮度可视角:水平≥80°,垂直≥60°。

4.2.2.7闪烁等级:≤30dB(60Hz)。

4.2.2.860°视角对比度:水平方向±60°时,CR60°≥200。

4.2.2.960°视角色偏:水平方向±60°时,∆u’v’≤0.020。

5

4.2.3触控性能要求

4.2.3.1触控精度:最大偏移≤3.0mm(红外90%区域,电容95%区域)。

4.2.3.2线性度:最大偏移≤3.0mm(红外90%区域,电容95%区域)。

4.2.3.3触控响应时间:<120ms。

4.2.3.4触控最小识别物:红外≤3.0mm;电容≤8.0mm。

4.2.3.5触摸高度:≤3.0mm(注:仅适用于红外触控技术)。

4.2.3.6支持触控点数:≥10。

4.2.4音频性能要求

整机产品输出喇叭功率:≥15W×2。

4.2.5软件要求

4.2.5.1产品配置的软件应与说明书中的描述相一致,并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2.5.2产品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

5测量方法

5.1环境条件

——应在下列温度、湿度和气压条件范围内进行测量: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