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掌握夏、商、西周的青铜器发展的基本状况及甲骨文的历史作用及造字特色。认识青铜器的长处,它如何促使当时经济发展?认识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理解甲骨文的作用。学习要点“青铜器的高明工艺”,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学习难点: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课前预习】(一)青铜器的高明工艺1.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时期走向鼎盛,种类众多,工艺高明,规模弘大,技术上采纳了。2.殷墟出土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利的象征,显示出青铜锻造的高明工艺。别的,也是青铜器的一个代表性精选。3.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记,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时代。(二)甲骨文记事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日的和甲骨文有渊源关系。当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三)甲骨文的造字特色5.甲骨文使用、、、等多种造字方法,已具备汉字基本构造,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展现沟通】1小组沟通、展现,各组互评,教师点拨。【互学研究】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体现什么样的趋向?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色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甲骨文在当时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6..甲骨文采纳哪些造字方法?【展现沟通】小组沟通、展现,各组互评,教师点拨。2【讲堂小结】【讲堂练习】1.举世稀有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A.大汶口文化中后期B.夏代C.商代D.西周2.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特意指的是青铜锻造业的发达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华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绚烂的青铜文明举世有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到的青铜文化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B.玉器加工业C.青铜器制造业D.制瓷业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作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拥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色的朝代是A.夏代B.商代C.西周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培训
-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古代汉语Ⅰ(新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设备施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外语暖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应用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美食及地方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达标名校2025年中考摸底测试综合能力试题含解析
- 2022年初级纯碱生产工理论考试题库(汇总版)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六章第一节
-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第一次公开招考3名项目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共500题附答案解析】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课后反思-第10课 图形的联想|浙美版
- (新版)旅游接待业理论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强迫症ppt精品课件
-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最全完整版课件全套教学教程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共21张ppt)
- 2022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4.1兽药陈列环境温湿度记录表
- 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