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

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

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

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3.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

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本节共分3课时。“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各用1课时。34个省级行

政区可另加1节课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

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

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

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

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

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

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

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

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

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

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

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但对这幅图的理解,

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

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所以我用的是地

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

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

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

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

页活动题。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

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

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

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

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

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

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

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

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活动第3题的表格中最后一项“其他”,我想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综合考虑,那

就是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2.国土辽阔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

邻国。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L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

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

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

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

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新教材有

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

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

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用红笔沿逆

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

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

口诀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

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

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

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内海、领海宽度12海里课本上没提及,但还是向学

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

面积等这些概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

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

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要树立寸土

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事例材.料: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

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邻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

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美机肇事后,

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请同学们思考:美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国

的主权?为什么?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阅读阅读材料“美丽富饶的祖国海洋”。

最后活动题4让学生讨论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也可让学生补充一些不利的地方,培养学

生要辩证地看问题。如边界很长,国防建设上就会有许多困难;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

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繁荣……

3.34个省级行政区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

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

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

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

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斜线排列(东

北一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

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

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

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

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

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

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己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

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

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

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

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

等。

⑷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

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⑸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

⑹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

拼得最快。

⑺练习: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

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

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而简称和行政

中心,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

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提。如湖南的湘,湘

江、湘妹子、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汕,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

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后面有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

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

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

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

【教学时间】

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

行展示,配以《我爱你,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

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

大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对于母

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

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板书: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北半球)

2.指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东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纬度范围。(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

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5.屏幕显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和太平洋,再现中国轮廓,再让学生指出

中国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6.你能再列举几个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吗?

承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纬度

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2与图1—3,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不是东临太平洋,而是深居内陆,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

样的影响?

4.同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上内容难度梯度逐渐加大,意在引导学生形成通过对比分析、进而归纳综合地“理”的思

维过程。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参与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教师总结]

1.纬度过高或过低,所处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我国领土所跨纬度范围广,大

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使我国

南北气候差异大,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可以找到栖息之所,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多种

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居内陆的国家由于不临海,一方面难以受到海洋影响,气候干旱;另一方面,一定程

度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些岛国,由于四面临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

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位

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

接壤,可以从陆路通往中亚和欧洲各国。东临浩瀚的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也便于从

海上与世界各国往来。同时,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太平洋暧湿气

流影响我国东部,供给农业所需的降水;另一方面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这样不仅

沟通了东西交通,而且形成巨大的水力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印

度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明星的亚洲特有的季风气候,除了青藏高原大部和西

北内陆地区以外,广大东部和南部,甚至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地区均受到夏季凤的影响,与

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并未出现荒漠景观,而是“鱼米之乡”,这里热量

充足,降水丰沛,成了世界上亚热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拓展与探究]

查阅地图,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思考我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位置优势开展经济活动。(组内合作探究,以小论文方式呈

现,准备组间交流)

第二课时国土辽阔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伟大祖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实祖国母亲为儿女们休养生息创造的

优越条件绝非这一点,辽阔的国土是她对儿女的又一丰厚馈赠。

屏幕显示图1—4中国疆域示意。

活动:

1.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最南、最东、最西)。

2.量算我国南北纬度差及距离。

3.量算我国东西经度差、区时差、距离。

(以小组为单位量算,组间交流量算结果)

总结: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纬度是53°N,最南端在南海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纬度是4°N,南北纬度差约是50°,相距约55千米。(纬度相差1°,

南北实际距离差110千米)

屏幕显示图1-6我国领土南北季节差异。

观察当海南省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是什么景象?

学生回答:一片冰天雪地。

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经度为135°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上,经度是73°E,东西经度相差约62°,相距约5000千米。

显示图1-5我国东西晨昏差异。

观察:当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畔是什么景象?

学生回答:洒满阳光

东西在时间上相差4个多小时。

设想:当我们唐山的学生迎着朝阳走进校园时,新疆的同学在做什么?

提问:为什么我国南北季节,东西晨昏差异如此大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都是我国领土辽阔的结果。

过渡:那么我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在世界上算怎样的国家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印度

面积(万平方千1710997960937851768297

米)

居世界位次1234567

世界陆地总面积14900万印£方千米

占世界陆地面积

比重

活动:

1.比较中国领土在世界位次。

2.计算表中各国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比重。

3.计算中国领土是下列国家的多少倍。

2222

日本:37.8万km,英国:24万km,法国:55万km,韩国:4.9万km。

组间交流计算结果略。总结: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km;约占全球陆地总面

积1/5,和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领土最

辽阔的国家之一。

承转: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疆,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约为37万km:管辖的

海域面积约为300万knf,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活动:读图1—4,从北向南依次说出我国所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反馈:每组一名代表说出老师所指的海域。

讲解:上述四海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它们的分界是:渤海位于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

岸是黄海、东海的分界。台湾海峡属于东海,以南属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讨论:我们称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为我国四大临海,它们是不是我国的领海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我国与上述四海相临,但它们不全是我国的领海。我国规定:从海岸基线向海延伸

12海里的海域为领海。领海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的,属一国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其中,深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外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域称为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内海,如

渤海。属于我国内海的还有琼州海峡,为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

它包括港口、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窄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通道

(海峡)等。

承转: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疆界,你能用简单的方法量算

一下我国的海岸线和陆上疆界的长度吗?看看二者之和接近哪条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有2万千米的陆上疆界,还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二者之和接近地球上最长的纬

线赤道一一4万千米。这也使我国有着众多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邻国。

活动:读图1-4中国疆域示意。

1.按逆时针方向指出我国陆匕邻国。

2.从北向南指出我国海上邻国。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请速度较快的两个小组派代表上前指图。

总结: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可将其国名编成顺口溜。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有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面还

有缅、老、南。

也可以编成故事:朝阳升起(朝鲜意为光鲜之国),一位俄罗斯小伙还在蒙古包中酣睡,被

西北方向传来的美妙歌声唤醒,原来是哈、吉、塔三位姑娘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他擦擦阿

富汗,整理好巴基斯坦,继续沿着中国国境线游览了文明古国印度、山国尼泊尔、不丹。离

家已久,怎能不缅怀惦念(缅甸)老家(老挝)的人们,相信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日子

一定不会越过越难(越南)。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可取国名的一两个字分三节组合:韩日、飞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

尼来(印度尼西亚、文莱)。

承转: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沿海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岛屿,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

就有6500多个,它们像美丽的珠链装扮着母亲的容颜,又像警惕的哨兵守卫着祖国的海防前

哨。你能在图上指出我国著名的群岛、岛屿、半岛吗?

(各组争先恐后上屏幕前指图,教师评价、纠正指图情况,并给予积极鼓励。)

指图内容:

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如有学生问第三大岛,可告知位于长江口附近的崇明岛

是我国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承接:多半岛、岛屿使我国海岸线更加曲折漫长,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的一个东亚近邻,

国土狭小,却因海岸线曲折漫长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是哪个国家?怎样的优

「陆地领土:960万km2世界第

面积一

〔管辖海域:300万kn?海洋大国

f最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5500km

最南:曾母暗沙跨近50纬度、作的前沿,也是中

国土辽阔:四至«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东西5000km

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跨60经度:一凫点。

.带、亚热带、热带,

I最西:帕米尔高原

"陆上:2万km14个邻国烟感性认识。

海上:L8万km6个邻国

探究与拓展: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国土之辽阔,深刻领会了幅员广阔的真实含义。如果说

国土辽阔是祖国母亲对儿女的丰厚馈赠,那么,我们该如何诠释这份馈赠,并淋漓尽致地享

用好呢?

谈论汇总: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各抒己见,言之有

理即可,课下准备小论文。

2006-09-18(来源:原创作品)

第三课时34个省级行政区

老师导入:秋游的时候,老师是不是对同学们进行分组了呀?这是为什么呢?(便于管理)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也进行了进一步划分,我们叫做行政

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以外,

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如香港和澳门)。

你知道你的户口所在地吗?学生填后说明。

过渡: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

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师生活动活动立意

省级行政区名称及其位置、轮廓

拼图讲解:教师在黑板上按照课本第8页的顺序,在黑板通过教师拼图,学生自己找图加

上教师用拼图板完成中国政区演示拼图并解说有关这个深印象并快速记忆

省的趣闻或让学生讲解。同时结合投影片(见素材,)引导

学生形象记忆

学生活动:在教师拼出某个省的同时,在课本的“政区图”

上找出这个省的名称、熟悉省会和轮廓,按区域用彩笔进

行分片

小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

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区。

在竞赛中刺激学生的记忆

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尽快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

称、省会和简称?

建议活动:

1)竞赛游戏: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组织学生竞赛】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

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轮:教师在黑板的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

回答它们的名称。

第二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

省区图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教师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快的

形状判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

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

第五轮: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四川省相邻的有

哪些省区?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

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些省区?……

教师简评竞赛结果

2)歌谣记忆:有的学生已经会背,就让这个别学生背出

来,写在黑板上,老师讲解激发、鼓励其他学生背诵歌谣;

如果学生不会,老师提前准备好。

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

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编号。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

全称会很繁琐,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呀!所以我们为每个省

级行政单位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活动: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

来的,找到记忆方法。

总结: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如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

新、港、台、内蒙古等。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如闽、赣、湘、皖等。

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如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等。

一个省有两个简称,如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附加活动建议:仅供参考。

一、课内活动建议:

(-)关于行政区的强化练习(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一项进行)

1.下载拼图游戏软件在微机室进行拼图练习和比赛

活动材料:从网上下载拼图软件,网络中有很多,有条件的老师可以下载。

活动建议:分2节课进行。

第一节课:教师演示教师版,说明注意事项,学生使用幼儿版,在拼图过程中掌握各省区的

轮廓和位置;

第二节课:学生使用学生版,掌握各省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记录成绩。

2.用学生政区拼图工具进行识图和拼图比赛

购买政区拼图模型,每人一副,在拼图中掌握政区轮廓和位置。

活动建议:可以分3个阶段:

首先,教师利用教学用大拼图做示范:从大到小、自西向东的拼图顺序是最佳拼图顺序。

其次,学生对照政区图熟悉各省区的位置和轮廓。

最后进行拼图比赛,选拔5名优秀选手参加年级的拼图比赛。

3.自制政区拼图进行练习(课外在教师指导下制作,课内进行比赛)

制作指导:

材料:大小合适的透明纸和硬纸板、剪刀、彩色笔或水彩。

步骤:

1)用透明纸在选择的彩色政区图上描绘出省级行政区,省界要清晰、分明,简化一些更好。

2)将透明指贴到硬纸板上,用剪刀将各省区剪开,得到29张小卡片。注意:北京、天津和

河北、上海和江苏、香港、澳门和广东放到一起,标出省会图例。在背面填注名称、简称和

省会。给不同的省区涂上不同的颜色,注意:颜色搭配尽可能美观、漂亮,可以参照地图册

上的颜色搭配。

(2)活动:同上政区模型的比赛,此外还可以评比自制最佳拼图,调动学生的学习枳极性。

(二)关于行政区名称、省会、简称小组比赛:(可以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

1.活动实施:

(1)课前准备:利用幻灯片或计算机制作好竞赛题目,把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若干小组。

(2)宣布比赛规则。

(3)比赛开始。

(4)老师宣布结果,并进行总结。

2.活动注意事项:1.小组分配一定要尽可能均匀;2.题目难易要恰当,适合动脑、动手、动

眼各种特长的学生;3.比赛成绩要记入平时成绩。

3.题目举例:

1)找图比赛及规则:可以使用地图册或课本,合作寻找,但必须独立回答(考查学生识图

能力)

(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是哪些?(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或我国全

部位于热带的是哪些省级行政区?(海南省)

(2)临海的省级行政区自北向南有哪些?(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

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2个,如果学生还答出

台湾和海南省也算正确,而且酌情加分)

(3)黄河干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

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4)河北周围有哪些省级行政区?(可以根据学生所在省来出题,辽宁省、天津市、山东

省、河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

2)猜地名谜语:(猜省名或省会名)

欧洲无战事——西安或西宁临时抱佛脚——拉萨

夏天盖被子——武汉一对胖夫妻——合肥

圆规画蛋——太原四季鸟语花开——长春

开满玫瑰的海滨——香港船出长江口——上海

宝地——贵州碧波万顷——青海

银河渡口——天津千里戈壁——长沙

久雨初晴——贵阳大言不惭——海口

(教师可以自行选取或编写)

3)拼图比赛:

每组派两名代表合作拼政区图(购买或自制的都可以),有条件的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以时

间短为胜,按名次加相应分数。

老师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更多的比赛项目,寓教于乐。

古冶区教育局祖玉茹刘蕾

课题名称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

多的人口

课题来源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

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

原因。

3.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精要分析1.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环

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设备与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

活动立意师生活动

一、人口分布

活动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教师活动: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

2006年新疆、山东参加高考的人数,引发学

生思考"图片和资料中四省分别位于我国什

感知图片,比较分析,引发思考。么方位。”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四省的

位置,谈一谈这四个省份的图片和资料在人

口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求新知的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

口与面积柱状图》

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四省人口密度进一步推

断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结论:我国的人口分布可能是东多西少。

活动二: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地形、降水、资源、交

通、四幅图,引导学生看图。

学生活动:根据图例简单分析我国在地形、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

降水、资源、交通等方面东西部分布的差异。

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O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聚落知识。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四方面分布上的特点以

及聚落知识,进一步印证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活动:出示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图。

的兴趣,关注社会问题。学生活动:读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因存在人口迁移的现象,为避免造成误解,活动三:分析结论,引发思考

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

教师活动:出示一组漫画,引导学生认识人

能力。

口稠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口观。

培养读图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生活动:看图片,辩论人口众多带来的人

口问题,明确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经济发展

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为缓解东

部压力,同时发展西部,可否进行人口迁移?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的发展。学生活动: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有限,不适宜大量

移民。适合的办法应进行计划生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

能力,升华所学知识。

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一:人口的变化

教师活动:

1.提问,计划生育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出示表格:1949年、1970年、2000年、2005

年我国人口数量

学生活动:分别说出四年的人口数量,分析

人口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活动:

出示《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引导学生共同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提供资料:《温总理的乘除法》,引导学生了

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看图及资料•,总结计划生育势在

必行。

活动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教师活动:根据以上分析,应如何制定计划

生育政策?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并结合11页图1.10对晚

婚、晚育、少生、优生做必要解释。

教师活动:出示放羊娃故事和我国人口受教

育现状,请同学分别谈一谈这两组资料分别

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总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除控制

人口数量,还应提高人口素质。

活动三:计划生育的伟大成就

教师活动:出示2005年1月6日我国第十三亿

人口资料,明确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

日”和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

年。

学生活动:欣赏并感受几十年来计划生育的

用大成就。

活动四:“课外拓展”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

资源、生态等方面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清大家

为宣传计划生育设计一则广告。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使其成为

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

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

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三、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教材

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

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下

节学习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以后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点上: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知识障碍上: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

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

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四、教法、学法和媒体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

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

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

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与整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

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

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

地民课前布置搜集:1980年7学生课下搜集,课展示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渗透

币种人民币纸币人物头像课件。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理的

民族名称。理念。

L只帮助学生做课件。

导民指导学生读课本图1.14,读图、听歌、谈体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学习欲望。

入大

新庭教师板书: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学我国的民族构成是本节

重点,为突出重点:

1.展示课件(2000年我国

习计算汉族、少数民族各占引导学生通过数据计算,

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数

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并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量)并指导学生计算和

归纳少数民族的概念。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

新归纳。的能力。

教师板书:

民族构成:汉族约占全国

课总人口的92%,55个少数

民族约占8%

2.指导角色扮演活动。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日本、既复习日本和美国民族

美国和中国三个不同的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

民族构成。

民国家,每个'‘国家”陈述

自己民族构成特点,明确

不同国家民族构成的不

同。

3.展示课件(人口在400

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服饰

观察、回答。培养观察力,渗透乡土民

图片),指导学生辨认,

族知识及认识服饰与人

并设置问题:①人口超过类生活的气候等地理环

构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几境密切相关。

个民族?②家乡的主要

少数民族有哪些?③举

例说明家乡主要少数民

族传统服饰的名称、特点

及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

什么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

成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培

4.指导学生阅读附表并设养阅读使用地理图表、获

置问题组织学生抢答学生快速阅读附表抢答取信息和归纳知识的能

并用歌谣总结上述问题

问题:①我国人口最多和力,渗透学法指导,树立

的答案。

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

什么民族?人口各为多蒙回藏维苗,也为以后学习我国民族

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

少?土满彝记牢。

础。

壮族人最多,

珞巴人最少。

②哪个少数民族散居各散居各地者,

地?③少数民族最多的

省区在哪里?唯独数回族。

在抢答的基础上,指导学民族数最多,

生用歌谣总结答案。云南独占鳌。

承转:我国民族不仅构成

有特点,而且各民族都有

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

文化,下面通过小组竞赛

来考察同学们对少数民

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知识

了解多少。

教师板书:

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

•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

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是本

节难点,为突破难点: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

组,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

位分别收集反映我国主

要少数民族服饰、风土人

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并课前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利整理资

制成竞赛题(题目由师生料的能力。

共同准备),有特长的学

生还准备些具有民族

特色的歌舞节目。课上教

师组织学生小组为单位

进行竞赛。

必答题: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每组

搜集到的图文资料情况

进行抽签,展示课件(少

以小组为单位抽签确定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培

数民族知识竞赛必答题)

组别语言文字组、饮食民养学生合作竞争能力,渗

居组、艺术体育组或宗教透乡土民族知识,增强热

节日组,完成问答题、读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使

图题和连线题。学生懂得各民族饮食和

抢答题:民居等生活习惯的形成

教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与气候等地理要素密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