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1.gif)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2.gif)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3.gif)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4.gif)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71fefbc07afd283530a0604f3146de15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摘要针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和构造参数易变化等特点,本文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建立了转速环为模糊控制的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了验证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本文对直流电动机的参数变化、负载突变等不同情况进展了仿真研究,并将仿真结果与常规PID控制进展比拟。结果说明,模糊控制器在电机参数变化或负载突变时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控制器仿真1引言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制动性能,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如轧钢机及其辅助机械、矿井卷杨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大多采用构造简单、性能稳定的常规PID控制技术,由于在实际的传动系统中,电机本身的参数和拖动负载的参数(如转动惯量)并不如模型那样一成不变,在*些应用场合会随工况而变化;同时,电机本身是一个非线性的被控对象,许多拖动负载含有弹性或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因此被控制对象的参数变化与非线性特性,使得线性的常参数的PID调节器常常顾此失彼,不能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设计时的性能指标,往往使得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差,特别是对于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且具有较强非线性环节的系统,常规PID调节器难以满足高精度、快响应的控制要求,常常不能有效克制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1]。
模糊控制是一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1],其最大的特点是将专家的经历和知识表示为语言控制规则,并用这些控制规则去控制系统,这样它可以不依赖于被控制对象的准确数学模型,能够克制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对被控制对象的参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为了验证模糊控制器具有对被控制对象参数变化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本文以实际的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为例,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建立了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模糊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说明,模糊控制器在负载突变或电机参数变化时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充分表达了其适应于非线性时变、滞后系统的控制以及鲁棒性强的特点。
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
2.1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
根据经典的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节系统的构造,考虑到外环转速环是决定控制系统的根本因素,而内环电流环主要起改变电机运行特性以利于外环控制的作用,本文在建立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中,转速环采用模糊控制器,而内环仍然采用传统的PI调节器。考虑实际电动机的运行,在电流环PI调节器的设计中积分作用项加上了内限幅环节,而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则加上了外限幅环节(在仿真中内限幅值取±50,外限幅值取±500)。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常规PI电流调节器模型如图1所示。整个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如图2所示。2.2转速环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转速环采用简单的二维模糊控制器,其根本构造如图3所示,输入量为直流电动机转子角速度给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e以及偏差的变化量de,其输出为电流的给定值,进一步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为了方便起见,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中,其输入输出的语言变量值取一样,其相应的隶属度函数如表1所示。
考虑输入设定值的大小将影响到模糊控制器论域的设定,假定输入给定值(转子角速度给定)的范围为[0,80],而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的论域分别取为:e=[-150,150],de=[-30,30],u=[-100,100]。根据表1的隶属度函数以及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控制经历,得到如表2所示的模糊控制规则表。根据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考虑到实际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同样在转速环设计中增加了相应的限幅环节,建立其转速环的模糊控制器模型如图4所示。3仿真结果分析
本文以一台实际的他励直流电动机为被控制对象,直流电动机主要参数为:额定功率PN=5hp,额定电压UN=240V,额定电枢电流IN=16.2A,额定转速nr=1220r/min,电枢电阻Ra=0.6Ω,电感La=0.012H,励磁电阻Rf=240Ω,励磁电感Lf=120H,互感Laf=1.8H。
为了验证转速环模糊控制器的准确性,本文对角速度的阶跃响应特性进展了仿真;为了比拟模糊控制器在电机参数变化或负载突变时的控制效果,本文分别对转速的稳态调节、电枢电阻变化以及负载突变时的响应特性进展了仿真研究,并将仿真结果与转速环采用常规PID控制器的情况进展了比拟。
3.1角速度的阶跃响应特性
给定系统的阶跃输入角速度80rad/s,通过调节比例因子(Ke=10,Kec=0.1,Ku=100),得到相应的转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5所示,此时的电枢电流响应曲线如图6所示。从仿真曲线中可以看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效果令人满意。3.2转速的稳态调节特性
图7和图8为转子角速度给定值从40rad/s变化到80rad/s的转速响应曲线和电枢电流响应曲线,其中标识1、标识2分别表示转速环采用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时的仿真曲线(以下标识的含义一样)。
3.3电枢电阻变化时响应特性
图9和图10为电枢电阻增加10时的转速响应曲线和电枢电流响应曲线。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器对电枢电阻增加时的控制效果影响不大,而采用常规PID控制时,动态控制效果差,过渡时间长。
3.4负载突变时的响应特性
图11和图12是负载阶跃为30N·m时的转速响应曲线和电枢电流响应曲线。从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器对负载突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电枢电流的过渡过程时间短,并最终到达给定值;而采用常规PID控制时,当负载突变后电枢电流开场失调,导致输出转速很难跟随给定值。4结论
针对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和构造参数易变化等特点,本文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同时建立转速环为模糊控制的双闭环调速系统。通过仿真分析并与常规PID控制比拟说明,当输入阶跃变化、电机参数突变、负载突变等情况下,模糊控制器能起到良好的控制性能;而常规的PID控制器尽管能到达一定的效果,但是当电机参数变化、负载突变时,根本上不具备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另外,仿真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模糊控制可以不依赖于被控制对象的准确数学模型,能够克制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可以将模糊控制器进一步应用于交、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中。参考文献1周炼,谢运祥.模糊控制器在交流调速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微电机,2000(2).
2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工业大学,1998.
3楼顺天,施阳.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科技大学,2000.
4R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劳动合同
- 个人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样本
- 个人实物汽车质押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与公司租车合同模板大全
- ODM委托生产合同范本
- 个人承包农田种植的合同范本
- 上海市股权转让合同样本
- 交通运输企业贷款合同书及细则
- 车辆运输合同协议
- 采购服务合同范本
- 2025-2030全球废弃食用油 (UCO) 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镇海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材解读
- 《学会积极归因》教学设计
-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说课稿
-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及控制措施
- 诗豪刘禹锡一生部编教材PPT
- 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1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3课内部沟通基础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