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评课记录评课稿一等奖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评课记录评课稿一等奖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的您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开场白)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知识,生活,就是流动的课堂。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文情操。据此,创设轻松、愉悦的人文氛围,以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不变的追求!因此,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依托教材文本,培养人文精神!
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塞北江南为主题的其中一篇主体课文《葡萄沟》。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六大板块对本课总体的教学处理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塞北江南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所以它也蕴含着有丰富的人文情感。课文紧紧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叙述,以四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色美味甜,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全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葡萄沟的赞美,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抒发了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继而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处于中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也是语文知识的爬坡阶段。根据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要求,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技能,例如,在识字方面,具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阅读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有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自觉意识和欲望;然而同时,三年级的小学生又表现出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和自控力不强等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行的教学策略,除了教授和培养学生应知应会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呵护孩子善未成熟的心理机制,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为)
1.认字12个,写字8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练习概括主要段落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提炼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品读课文中那些充满赞美之情的句子与段落,让学生体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其中主要的方法有两点)
1.读悟结合法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由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完成上述基本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读可以显形,读可以激趣,可以动情,可以启智,可以育人。因此在本课时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教学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如五光十色热情好客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美美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益知、怡情,发展语言和能力。
2.多媒体解惑法
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如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由于学生没见过晾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用多媒体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其次,还辅助性的用到了情景教学法和品词赏句法,这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所体现。
五、教学流程
(一)在情境导入中走进葡萄沟
1.谈话引导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徜徉在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可以感受烟雨江南的温婉柔美,也可以领略苍凉塞北的豪迈壮丽,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进一处美丽的地方。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你能猜到我们要去哪吗(课件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老师配以舞蹈)
在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心灵松绑,还学生心灵的自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有了安全和愉悦感,才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使课堂迅速升温,为之后的教学做好坚实的铺垫,
2.课件展示新疆风景,学生看完简单谈感受
3.出示新疆特产葡萄,引出本课课题。
(二)在初读课文中了解葡萄沟
(新课标要求,对于中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要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感知,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注意,不宜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所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读准词语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总领全文的问题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1.检查朗读情况。
任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2.学生找出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过渡语:葡萄沟可真是个好地方,那里的水果可真多呀)自然引导学生进入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概括段意:盛产水果)
葡萄沟特点一水果多
2.学习第二自然段(葡萄美,人好客!)
(你喜欢那个季节的葡萄沟,自然带入第二段)
葡萄沟的夏季和秋季,你更喜欢哪个季节?再读一读第二小节,自己选择喜欢的季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图画,好吗?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师的显性教学设计与学生主体学习、自主发展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此我设计了隐性设计,学生喜欢夏季则先学第二句,若学生喜欢先学秋季的,则先学第三四句,以此作为课堂调节手段去调适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行为。)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
(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点。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自然美的挖掘,能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a.体会五光十色
b.找出比喻句(课件:绿色的凉棚)
c.热情好客
3、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
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
想象:他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老师扮演游客,学生扮演老乡,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教材内容有着深刻的人文底蕴,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品格和崇高思想感情的文章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正如法国的库申在《论美》中讲到除了真正的道德之外,道德美还包括任何精神的美。在此环节上,学生顺理成章了感受到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朗读: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葡萄干有名)
了解葡萄干的晾制过程
(四)在朗读中赞美葡萄沟
1.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出对葡萄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在迁移训练中升华情感
1.为葡萄沟写一则宣传广告。
2.夸夸自己的家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中年级学段在每堂课中都应该渗透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此,我趁热打铁,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我设计既有针对性又有开放性的迁移模仿作业,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能达到激发学生爱家乡进而爱祖国的情感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采用了简单明了、直观形象的方法将课文主体内容进行了高度的凝练和概括,力求为我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束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教师,要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光芒四溢!
葡萄沟评课稿第二篇:
《葡萄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通过描写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园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四个方面来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目标: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第一段的教学中,我用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图片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从而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在第二段教学葡萄成熟的样子时,我首先播放出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画面在学生的眼前,孩子们被深深的吸引了,这样就让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葡萄沟的葡萄又多又美。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葡萄成熟时的美景,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葡萄样子的理解。此外,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指名评价,最后全班齐读,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较难理解,教学这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说说自己是到了什么。然后我用多媒体播放阴房的
图片以及葡萄干直观形象的图片使学生豁然开朗了。
3.巧用多媒体拓思,品读生悟。
整堂课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的心声,领悟到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创设情境与老乡对话。亲自品尝葡萄干等形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反思: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自由的朗读、自由的想象、自由的表达中冒出的灵性的火花。而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更多是形象的画面。所以在教学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两个句子时候,出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葡萄架搭起的凉棚图片,许多成串的、各种颜色的葡萄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个性感悟葡萄长得好,枝叶茂密;葡萄多,一大串、一大串;颜色多,五光十色等。同时我不失时机地用语言描绘葡萄的美,洞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进入文本,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美丽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创能
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必考多音字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必考多音字
本文通过介绍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的颜色、味道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多音字
好hǎo(好人)ho(爱好)
分fn(水分)fēn(分开)
干gn(干活)gān(干净)
钉dīng(钉子)dng(钉架子)
4、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笔记之句子解析
1.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此处运用比喻,把葡萄茂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说明葡萄长得非常茂盛。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说明葡萄颜色多种多样,突出了葡萄的色泽鲜艳。
3.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阴房的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阴房里,挂在木架子上,热空气从小孔进入阴房,在因房内流动起来,把葡萄栗色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5、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课堂笔记之重难点归纳
1.葡萄沟在哪里?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2.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既交代了葡萄的销路,又引出下文对葡萄干制作过程的介绍。
6、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评课记录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评课记录
一、对于这堂课的感受
这堂课的开始部分我觉得眼睛一亮,课件出示了井的图片,指导写井字,然后拿出道具(小青蛙),听小鸟的鸣叫,最后导入课题,环节紧凑自然。讲到观的意思时,老师说:通过观的字形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有问题,教师也没有点拨怎样看字形。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里猜观的意思较好。后来朱老师在评课时,更加巧妙高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让孩子们有了主动表达的愿望,那就是在板书的题目之前贴上青蛙的卡片,让学生说:青蛙坐井观天,这样一来,我觉得解释观就显得有点多余了,佩服佩服!质疑课题是常见的教学环节,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但是今晚的课题质疑我觉得有点不到位,尤其是当有一个小女生说:青蛙为什么在井里时,我觉得有点跑偏了,我当时想应该通过题目引导学生说说青蛙在哪里?在干什么?后来的区分渴、喝的歌诀更觉得有点乱了,没有把发现的权利给孩子,苏老师在发言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口渴要喝水,所以是三点水,喝水用口,所以用口字旁,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让我想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句话。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无边无际,对句子怎么读的强调都剥夺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让我想到朱老师说的要结合原文,在原文里打来回,后来苏老师发言说结合原句让孩子说:()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表达的愿望。总体感觉教学环节比较凌乱,学生没有充分地参与进来。
点评提纲挈领,击中要害,指导性特别强,不得不佩服洞悉问题的能力。总结了三点:1.低年级教学第一要搞清楚:字词句为主。2.针对文本特点设计操练环节。3.捕捉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结合这三点,再回想朱老师的文章,课堂,发现这三点每时每刻都在教学思想里。最后朱老师对《坐井观天》进行了重构。
1.挖掘题目的独特价值。在评《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我们给题目加了盗火二字,让人茅塞顿开,今晚又是在题目前放一个青蛙卡片让人拍案叫绝。
2.从青蛙的视角观察小鸟,体验落,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3.图片结合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这一句式,理解飞了一百多里有多远,形象生动,如诗如画,不知不觉将我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画卷。
朱老师的课总是有这种浑然天成,令人流连忘返的感觉。
7、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做手工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做手工》是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是继《喜欢的动物》后第二次口语交际课。
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依然按照让学生课前准备手工作品,老师示范说话,归纳明确说话要求,学生练习,小组讨论,最后个别展示这几个环节进行。
课后,我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值得推荐的几点如下:
学生发问,理清脉络。
我首先出示了我的手工制作花瓶,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作品,最想知道什么?虽然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涉及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孩子总结出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这两个主要方面是本次说话的重点。不是老师直接告知,而采用让学生自己发问的方式理清说话的顺序和重点,更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重点词语,解决难点部分。
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部分应该就是做手工的过程了,要把繁琐的制作过程说好,说清楚,说的条理分明,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让学生回顾了刚学过的《曹冲称象》一课中,曹冲说的那段话里表示顺序的词,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用这些词把自己做手工的步骤串联起来,来规范他们的语言表述,可是孩子们平时说话经常用然后然后然后,很难一时改掉,对于说话有困难的孩子,我又降低了标准,让孩子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词语来串联。
分组交流,注重全体。
在孩子熟知了介绍的顺序和步骤之后,全班同学分组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中。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也不是一小部分学生的课堂,而应该是全体学生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小团体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孩子们经过在小组内展示并介绍作品,增强了自信心,为下一步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打下了基础。
说写结合,趁热打铁。
上完口语交际课,晚上作业照例是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鼓励孩子在老师要求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先说后写,遵从规律,相得益彰。
教学反思2
口语交际能力与其他学习能力一样都是螺旋上升的,而且前后相互勾连。比如二年级上册《做手工》要求按照顺序说,《看图讲故事》要求按照顺序讲清楚图意,都是按照顺序说,但顺序不同,《做手工》是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而《看图讲故事》是空间顺序。两次口语交际相辅相成,才使学生达到按照顺序讲清楚目标。再比如二年级上册有有礼貌地提问感兴趣的问题多问一问和三年级上册的礼貌地回应,也是相互勾连的。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复踏而行的,一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后面的提升奠基,在后面的口语交际中又不断完善已有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交际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树立典范,更要及时发现学生交际中表达、倾听、应对的问题以及体态上的问题给予纠正。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完成的,应该融入学生的生活,培养动口即是练说时的意识。崔峦老师讲道: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影响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任重而道远。
8、二年级上册课文7妈妈睡了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7妈妈睡了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在教学中,我提出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授课后觉得:
一、小练笔的形式单一了,可以写写自己有一位什么样的妈妈,例如能干、勤劳、善良、美丽而且说说自己的理由,例如说:我的妈妈很善良,她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妈妈很温柔,她能鼓励我。等等。
二、由于教师在课中的指导不够,学生只明白自己要写什么,但还是不知道从哪写起,怎么写句子,怎样更好的做到用积累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
教学反思2
针对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落实,反思如下: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我利用《我的好妈妈》这首歌导入,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歌曲结束后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寻找到学生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有的学生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有的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通过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课题《妈妈睡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二、自主识字,理解词语有策略。
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识字环节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学生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哄、吸、润、粘、汗、额这几个生字;联系生活来识记脸、紧、闭;并鼓励学生运用字形编口诀,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比如:有的同学用儿童藏起牛尾巴来识记先这个字,用把人关进屋子里识记闭这个字,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识字,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学生在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有的学生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时,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在这课,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就是深沉和均匀。对于呼吸深沉的理解我采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对于呼吸均匀的理解采用表演的方式,先来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就不会太难。
有的学生抓住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来汇报的。就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在感悟课文时,我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四、拓展延伸,语言运用有成效。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在小的眼中,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辛苦。那么在你们的眼中,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拿出自己妈妈的照片,细细地观察妈妈,想想妈妈在生活中都做了哪些事,和同桌轻轻地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适当指导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尽量用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交流可以说说妈妈长什么样子,在家里做了哪些事,是怎么照顾自己的,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心里话等等。这种实践性的拓展形式,让学生亲近长辈,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能力有限,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提示引导,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追问较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全面兼顾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多给学生留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还要做到授课有亮点,授课思路清晰。在今后教学中,我还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更好地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9、二年级上册课文5玲玲的画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5玲玲的画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义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在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的同时,巧妙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以下几点是我认为课堂中的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巧妙开头,使师生之间和谐融洽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体会中朗读
三、抓主线玲玲的心情变化,帮学生理清思路
四、联系生活实际,使难点的堡垒不攻自破,爸爸的话是全文的哲理所在。
五、《你读我诵》的代入,课后名言的拓展,都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量。
遗憾的是在教学中,生字词复习时课件有点多,有点语病,这还取决于自身的心理素质。我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缺少对学生的需求的关注。以至于学生在读啪时读错了,老师没有及时纠正。看来,只有真正把学生装在心中,处处以学生的需求出发,语文课才能更加充满语文味。
10、二年级上册课文5玲玲的画评课记录听课笔记
二年级上册课文5玲玲的画评课记录听课笔记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二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
在这一课中,文老师扎实地落实了语言训练,注重朗读指导,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文老师还能从题目中识字,减缓识字难度。课后能很好的进行拓展训练,在课堂中会利用《经典诵读》这本教材进行拓展阅读,做到内外兼容,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建议:
1、在指导人物对话练习时,把人物说的话从文中这个大语言环境中抽出来单独练习,没有提示语,光靠老师这样一步一步引,如:怎么了孩子?没有提示语,没有了大的语言环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把握人物对话语气的,总让人感觉有些脱拐,像是无源之水。
2、对文中的重点词最好进行口语训练。
11、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整篇课文一共分为5个自然段,我们先把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
①段落大意的划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文章信息,
有个人叫曹操,介绍大象不是买的而是别人送的;曹操非常高兴,所以官员和儿子一起去看这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写明了称象的原因。
又高又大的大象到底多重呢?大家都很纳闷。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腿比作四根柱子,非常生动的写出了大象体型的高大。
第二自然段还出现了ABAC式的短语-又高又大,关于ABAC的词语再一年级上册我们就已经讲过,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己往前翻阅一下,不做赘述。
第三自然段提出了称象遇到的问题。
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也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家提出的造大秤的方法显然不科学,所以曹操听了直摇头,这三个字说明了曹操不赞成官员们的办法。
这里的直我们也可以换成不停地或者不住地都是可以的。
第四自然段曹冲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曹冲才七岁,其中一个才字突出和强调了曹冲只有七岁,年龄小,本领却大,善于思考。
曹冲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圆满的解决了问题,总共分三步,第一步把大象赶到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装石头,装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石头有多重大象也就有多重。
这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平时老师教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就是上面用粗线标记的把、再、然后,这三个词让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衔接非常自然,简单明了!
第五自然段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微笑点了点头和前面的直摇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曹操对曹冲的办法很满意。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和设想的一样,表示曹冲的方法真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2、二年级上册识字3:拍手歌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3:拍手歌评课稿听课记录反思
教学反思1
这种传统的趣味歌谣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儿歌的趣味性,这一点在纲要中也有体现。在整个活动中,拍手的动作是贯穿全过程的,因为拍手歌如果离开了拍手只坐着说会非常枯燥,就失去了游戏儿歌的趣味性,而一边拍手一边说不仅有趣,而且可以帮助孩子们掌握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儿歌的趣味性。在活动中,孩子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学儿歌,始终是积极投入的,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歌谣的趣味性。
教学反思2
本课以保护动物为主题,分为十小节,以拍手歌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一、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玩耍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课文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识字记字,识字偏重在写字,所以我创设了一些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选择两三个难写的字进行示范指导,这样学生们在书写时就不容易出错,从而掌握得更牢固。教师的语言组织教学很重要,一个再美再独特的景点都需要一个口齿伶俐的导游来讲解,才能使风景的美达到极致。那么一个有趣的游戏教学,更需要一个富有组织能力强的老师去组织。那么此刻教师的语言组织就格外重要了。教师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说出不同的语气,那么才能使学生、教学与游戏合三为一,融为一体。使课堂寓教于乐。从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知识。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玩耍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课文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识字记字,识字偏重在写字,所以我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选择两三个难写的字进行示范指导,这样学生们在书写时就不容易出错,从而掌握得更牢固。在孩子们初步了解什么叫作压韵之后就是我们的这些宝贝儿自己的仿编环节。在仿编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高涨起来了,并且将刚刚学习过的押韵游戏经验自然迁移到活动中来,仿编出了八个娃娃过家家十个娃娃买零食等既自然又顺口的儿歌。在孩子们差不多掌握了之后,我继续加大难度让他们自己找小伙伴,两两分组进行操作,结果发现效果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分组进行仿编降低了难度,也利于教师进行指导,编出顺口的儿歌又使孩子们信心大增,为继续仿编打好了基础。
三、不足之处:汉子指导不到位。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品位。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或多笔少划,这就为以后的习作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
四、改进措施:语文的识字教学,不是教师包办代替,面面俱到,它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为此,要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心地设计课堂作业,来巩固识字。比如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方式,就能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要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来巩固识字,理解字义,掌握生字的运用。比如将字、词、句连为一体化的作业设计尝试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进行有效的巩固。
13、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评课稿评课记录
二年级上册课文10日月潭评课稿评课记录
让我们跟随着吕老师的步伐齐齐走进精彩的课堂吧!吕老师先以复习、巩固词语的形式来推开知识大门,紧接着把日月潭的美丽风景以明信片的形式展现,让孩子运用所学词语进行概括描述。然后吕老师又变身为一名向导,带领着孩子坐上名叫知识的大巴一步步驶近日月潭,领略日月潭的风光秀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无限想象。整节课,吕老师都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带领着孩子们一边游览日月潭一边过关斩将,攻退课文中出现的拦路虎,让孩子们在领略美景的同时又轻松地掌握到知识。
吕老师呈现出来的精彩课堂可以看出她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显示出来的教学形态、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效果都突显了其素质高、起点高、成长空间大的特性。课后,全体听课教师对授课老师进行了评课。充分肯定了优点的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相信她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相信此次新教师亮相课的开展,可以让这些新教师在这个团结、奋进、凝聚的大家庭里,不断努力,从而把教育教学质量推向新的高潮。
14、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新一轮的赛课活动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在听课中学习,在评课中反思,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有幸,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课《黄山奇石》。在听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从本课教学理念的角度,从教学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包括本次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我都有一些感想。
9课《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选编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组成单元。选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不仅表现祖国的辽阔和美丽,也表达了热爱家乡之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认识和赞美家乡的愿望。
通过课前了解,我知道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对一年级下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在《黄山奇石》中以陡峭为示例、在《葡萄沟》中以五光十色为例,提出要求进行指导,还要与语文园地中的字词句运用第二题的练习相结合进行训练。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以写景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并在《黄山奇石》、《葡萄沟》等课文中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在多篇课文后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点,需要在教学中有所突破:
一、能用像说写句子。
二、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突破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当然,更是一节课中体现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新的统编教材,从大的教学观上,对我们的教学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二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每次朗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以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遇到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然,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选定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究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教学重点,可以因人而异,可以因地制宜。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效果,是一节课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每一位执教课堂活动的教师,都应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教学目标为落脚点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也可以检视自己课堂的落实情况。
15、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评课笔记
二年级上册课文8古诗二首之望庐山瀑布评课笔记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歌理解】
李白有两大爱好,一个是喝酒,一个是旅游。他很多出名的诗作都是在旅途中写出来的,庐山是李白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一生曾去过三次庐山,这一首《望庐山瀑布》是他第一次去庐山游玩时写的诗。
公元726年,李白当时在庐山附近小住,被时时传来水流撞击岩石的声响吸引住了,李白十分好奇,决定亲自去看。庐山的西北方有一座山峰,远看就像香炉一样。
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飞溅起的水汽蒸腾而上,香炉峰仿佛是座顶天立地的香炉,里面升起的团团紫烟,而瀑布就像一条白色的绢绸悬挂在山前,李白被这样美景震撼了,感叹道: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再近些,那瀑布就跟从天上直冲下来一样,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气势磅礴,让人恍惚以为是天上的银河泻落人间。这可真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静静地站在庐山脚下,久久不能回神。
【朗诵指导】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诗。一般来说,整首诗都会遵循同一个朗读节奏。但这首诗有一点特别,它的前两句和最后一句都是按照2212的节奏来划分的,唯有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不同,因为三千是一个数字,尺是一个量词,不能拆分开,所以这句是按照2221划分的。
李白写诗最擅长的方法就是化静为动。今天我们要学到的朗诵方法就是livephoto法。livephoto法就是把静态的小图片变成动态的小视频。我们就结合《望庐山瀑布》看看李白是怎么运用这个方法的吧!
生让香炉充满了生命力,一缕烟正从香炉峰里飘散出来。挂化动为静,把咆哮的瀑布变成一束白绸,倾泻而下,谁能把这巨大的瀑布挂起来了?当然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所以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诗人对自然力量赞颂的感觉。
飞凸显水流之急,把瀑布水流之急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表现出山势之高。疑是把整首诗变得丰富多彩,既让人印象深刻,又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李白只用了这几个字就把动态的庐山瀑布描绘了出来其实,李白在写作这首诗时,只有二十五岁,喜好旅行的李白,阳春三月从三峡东下,沿途经过荆门山、江陵、庐山,一路到金陵,可谓是赏遍了祖国的四季风光,所以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把李白的年轻气盛、豪迈洒脱的其实读出来。
图片
其实,在李白这首诗问世之后,有不少诗人也慕名前往庐山,却很少有人再写庐山了,毕竟李白的诗作是很难超越的。但是中唐时期有一个叫徐凝的诗人也写过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6、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评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课后与同学们交谈起来,感觉有之前比较霸道的同学们确实认识到了遇事和别人商量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马上运用商量的办法与同学沟通了,这是最重要的收获。
课上的节奏还是有点儿慢,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关于怎么把商量的事情说清楚,其实还可以再具体的指导一下,比如说清楚商量的原因等等。
教学反思2
口语交际落入这两个俗套中后,不存在执教的意义,而且出现教学反效越教越不会说。不但如此,这样的教学对交际能力的增长而言,存在明显的误导。
第一个误导:交际不需要身份。在真正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的身份确认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交际的重要前提。身份,几乎决定了交际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一,决定语言是否需要完整。熟人之间用口语交际,语言是简短、非完整的。因为双方都很熟悉,心照不宣,没必要每次都完整表达。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际信息的传达。其二,决定了礼貌用语的使用。注重交际中的礼仪,使用礼貌用语,毫无疑问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区分场合和频次。特别是当双方身份得到确证后,不要让小孩为了礼貌而使用礼貌用语。要知道课堂执教的是口语交际,而不是道德与法制。熟人之间讲礼貌,在现实的交际中也不是那样刻板的。例如,在家中儿女喊自己父母亲的时候,很少用敬语父亲母亲。那样的书面化表达,在影视作品中有见到,在非常传统的家庭中有听闻,但在当代的生活中,确实少见。一般情况下,家人之间喜欢喊出一些,如我的儿子就喊我老兔,因为我称呼他为小兔。这都不影响彼此在对方心中的敬意。反倒是不顾身份、不顾场合滥用礼貌用语,交际就变得非常别扭。其三,决定了交际的成功率。有的时候,找对人,就完成了交际;有的时候,双方有隔阂,话说再客气都没有用。例如《商量》案例中,找到一个肝胆的朋友,只要一开口,就能达成目标。这三者都是身份为交际带来的重要影响,教学中不能不予以关注。
第二个误导:交际一定会成功。教学中总是出现美满结局,这等于让仅小孩体验交际中的简单成功而忽视存在的失败。实际上,在真正的交际中,成功是偶然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最具教的价值的,应是双方在交际中的冲突障碍争执,这是难点,也是重点。例如《商量》中,一方表示要先走一步,需要教的是对方不予支持的情况下该如何进一步商量。老师可以提示更换人进行商量,如可以跟老师商量,调整值日生;也可以跟父母商量,迟一点来接自己。老师还可以教给小孩商量着变化事,例如跟父母商量将生日延期;与伙伴商量一起做好值日后共赴生日聚会。老师还可以教小孩调整时,换一个时间过生日口语交际纳入教学,就要直面问题,通过交际解决问题。而不是不断地营造和谐,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只要我礼貌客气了,就一定能达成目的。
17、二年级上册课文14我要的是葫芦评课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课文14我要的是葫芦评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今天上午,我执教了镇级公开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后,反思甚多。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二年级的小孩,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从情境中围绕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采取激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朗读、表演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抓住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在做教学设计前,我翻阅了单元导读及语文书上的课后题等相关资料,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初步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让孩子欣赏葫芦丝音吹奏,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引导孩子读好葫芦、葫芦藤这两个词语,揭示葫芦的重要作用,引出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合作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自言自语盯着的意思,同时范写盯,让孩子在田字格里进行练写。
三、出示四幅图连环画。师生合作补充第一幅画面。首先让学生找一找应该在葫芦藤上画哪些东西,然后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得美一些,用画葫芦叶的方式激励学生把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读好。然后让学生用多么()的()啊!来夸一夸葫芦藤、绿叶、小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会复述第一段内容。
四、看图:请学生先看第一幅图,再看第二幅图,看看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孩子读好第二幅图的伤心、难过、绝望的心情。
五、朗读、感悟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语气。出示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感叹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意思。通过对比读体会出反问句和感叹句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的好处。
六、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蚜虫吸取葫芦藤汁液,导致叶子枯黄,从而无法输送给小葫芦营养,这是小葫芦落地的原因。事物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要多动脑筋,同时听取邻居劝告。通过这个故事,让小孩子说一说自己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寓言故事类的文体,可能有点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授课环节中,我虽然以读为主,在读中让孩子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但始终还是牵着孩子走,没有真正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今后课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结果小葫芦掉光了。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这堂课我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语言感受。而语言感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读。
抓重点段,引导学生带着中心问题: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质疑,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最后,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抓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评读、个人读、齐读、赛读、范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不足之处是:
1、语速太快,孩子们可能跟不上,提问多了些,学生回答的面不够广,有些话老师带学生回答了,以后要在优化提问上下功夫。
2、在小组评价方面比较薄弱,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小组课堂复习环节给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没有太多时间互相评价。
3、课堂节奏太快太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课程准备不够充分,有些方面没有将具体。
5、涉及面太广,学生们可能了解不深刻。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虚心向他人请教,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多多聆听其他老师的课,以取长补短。
18、二年级上册22课狐假虎威评课教学记录反思
二年级上册22课狐假虎威评课教学记录反思
我最初在选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知道该从哪个方向入手,但当我真正开始动手去做的时候,才知道,无论是从笔顺、读音,还是从识字方法、组词,在讲课时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这过程中,我也曾忧虑过,一方面这篇课文的内容很吸引学生,如果在课堂上设置表演环节的话,应该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如何做到收放自如,确实还需要我再详细考虑设计。这些问题也随着我的初稿慢慢结束了。但试讲之后效果并不理想,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理想,当时,我就想起了在试讲之前给我说的话,如果讲课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活跃起来,那就说明我的课在设计上出现了问题。我的不足:在设置问题上,太宽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老师要问什么,在课堂上必须把问题小而化之,要有针对性。这篇课文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带着动作、表情去读,这样学生能更加深刻体会到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9、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评课记录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评课记录评课稿
一、教材挖掘的深入
对于教材的挖掘是非常深入的,小到一个词,大到全篇文章,比如她在这篇文章中,把握了一条纵线:葡萄在哪?葡萄的长势(这里分为两方面,一个是葡萄叶,一个是成熟的葡萄)为何这里的葡萄这么好?还有些葡萄怎么办?这条纵线完成了了解文章内容到情感的升华,这没有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我想这是做不到的。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
1、在生字的处理上:在当时,没有先进的多媒体,窦桂梅老师运用画图的的方式去理解梯田,用对比和画图的方式理解茂密,用准备好的不一样颜色的葡萄区分颜色的不同,用对比和朗读的方式区分五光十色和五彩缤纷,不仅达到了对词语的理解,还对词语进行了扩展,对比我的课堂,愈发感觉我的才疏学浅。
2、在扩展课外资料上:往往我们在课堂上扩展资料的时候,都是简单的插入一段小小的简介,而在这堂课上,将自己化身为维吾尔族的人,将知识告诉大家,并且和小朋友们进行玩的互动,既让孩子不觉得枯燥,有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进行了学习。
3、重视个性化的朗读:在这点上,将自己化身为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感情进行范读,用这样的方式告知孩子可以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
三、情感把握十分细腻
在处理维吾尔族人的性格特点时,没有直接问孩子维吾尔族人的特点,而是提出为什么把葡萄种的这么好?通过这样一个浅显的问题把握人物的性格,从而总结出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好客,聪明能干,进而以表演的方式问问孩子:你想对维吾尔族人说些什么?进而总结出真是个好地方!这个情感是双相的,既有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好客,也有我们这些所谓的游人对这里的赞叹。
20、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茂密茂盛有名著名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反义词
茂密稀疏喜爱讨厌
展开合拢热情冷漠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1、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葡萄沟在哪里?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2.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既交代了葡萄的销路,又引出下文对葡萄干制作过程的介绍。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2、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多音字
好hǎo(好人)ho(爱好)
分fn(水分)fēn(分开)
干gn(干活)gān(干净)
钉dīng(钉子)dng(钉架子)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2(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友)免费送你二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3、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评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二年级上册一封信评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就遵循这一观点,通过创编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
1.借助写信识字。小学低年级倡导语境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为此,我将本课的生字分别融进露西写的两封信中,赋予单调的汉字以可感的语境。在对信的反复朗读中,提高了学生认读的准确性。
2.借助写信悟情。通过两封信的对比,学生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二封信中蕴含着快乐。想到了这一点,学生就能理解以快乐的心情面对生活,自己就会快乐的道理。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每一天的快乐与烦恼都来源于孩子,或许原本早上起来莫名糟糕的心情,就会被孩子在课上可爱的样子所转变。最近在讲瞿祖红翻译的课文《一封信》。又让我对如何能够在零经验的情况下,真正的掌握学情,同时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新的想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习惯,这是调动孩子主动学习、思考和创造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的预习要求就是熟读三遍课文,但是在上课时,我却发现好像作用不大,并未达到我想要的预习效果。
所以从《一封信》开始,我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1.将课文至少读三遍;
2.能够认读本节课要求会认识的生字;
3.利用字典和工具书,查清楚会写字的笔顺,并且组两个词。
这是我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要求,在第二天上课前,我先下发了一张小的前测试卷,就是针对昨天预习的内容。在孩子答题的时候,我开始拿着语文书开始进行记录,记录孩子都有那些字还不太认识,哪里还会有问题。在整个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孩子对于肩和背这个两字的记忆出现混淆,束这个字的sh容易写成s,除此外刮、削这两个字也有一部分同学记不清。对于写字表中的字,问题都集中在写这个字的笔顺上,个别同学将封和电的笔顺写错,其他字都没有错误。
所以在将近15分钟的测试后,我基本掌握了本节课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那接下来的25分钟,我就开始集中火力,将学生易错部分进行了集中攻克。在这一环节上,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讲台交给学生,由一些基础知识牢固的同学作为小老师,走到黑板上,为大家进行讲解这些易错点,而我则扮演一名助教,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在这节课上的注意力格外集中,即使平时几个爱溜号的学生,今天也开始目不转睛的看着讲台上的小老师。这节课,不仅学生上的开心,连我自己都觉得这节课上的踏实!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容易抓不到教学重点,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样样都重要,整节课下来教师累的够呛,学生听的迷糊。所以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前测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教师更清楚这节课重点该放在那里,着重讲哪里。
而且,通过课堂前测的15-20分钟,我再巡视的过程中,也有机会对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进行更加更个性化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现场生成
在第一课时结束后,今天我又上了第二课时。在学生已经扫清了生字障碍后,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读课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上,学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主要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的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但是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过于高涨,所以我临时决定,在孩子进行激烈的辩论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此处就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孩子们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记录在作文本上,又进行了一次写作的练习。
《一封信》教学反思一
《一封信》是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课内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课讲述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过程。课文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一、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课上,我先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然后通过辩论的方式,针对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个更好为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第二封信,观点就是:爸爸远在国外,不想让他担心家里的事。而也有人觉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写得那么欢乐,然后又说思念爸爸,就会觉得很虚伪。因为第一次辩论,孩子们热情高涨,在孩子们激烈的辩论后,我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文本上。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理解了露西的心情,把学生带进了露西的内心世界,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1.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利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的办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解决了本课基本的生字,为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教学评价及时且有针对性。课堂上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3.教学设计连贯,思路敏捷。整节课,我紧紧抓住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通过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出主人公露西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不足之处:
1.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导致学生比较盲目,没有目的性。
2.在教学生字时,我只是让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