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方法_第1页
文物鉴定方法_第2页
文物鉴定方法_第3页
文物鉴定方法_第4页
文物鉴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物鉴定方法第1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传统鉴定方法含义:在对文物分类的基础上,对同类文物进行比较辨别和综合考察比较综合考察运用传统方法鉴定文物第2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文物鉴定发展从魏晋南北朝有关于书画鉴定行为的文献记载算起,中国书画鉴定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站在中国书画鉴定方法、书画鉴定理论形态和书画鉴定观念发展的角度说,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末,古代的书画鉴定总体上一直处于继承传统多于方法和观念创新的恒常状态,这在历朝历代的书画鉴定理论中有充分的表现。直到民国时期,中国书画鉴定受到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冲激,在理论研究方式和思想观念上都开始有了转型的迹象。然而这种迹象在民国时期仅局限于少数书画鉴定家的小范围之内,书画鉴定方法和理论研究尚难作为专门的目标被提出,从而未能形成一种普遍的时代现象。第3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书画鉴定作为独立的学术门类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张珩、谢稚柳、徐邦达等人的书画鉴定理论研究,将古代直到民国时期散见于传统书论、画论,以札记、随感形式出现的、偏重于直观把握的书画鉴定技能简述内容,发展成为运用现代科学的叙述体例、讲求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专门的书画鉴定之学。书画鉴定家们在不断的研究和学术争论中,凸现了各自特征鲜明的鉴定方法,进而形成各种极具影响力的当代书画鉴定学派。第4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书画鉴定首要辨别真伪其次评价作品的艺术高低、精粗、美恶主要依据:书画的时代风格书画家的个人风格辅助依据: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目的:分析书画内容、艺术特点第5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时代的物质条件和风格关系

宋代以前人们写字席地而坐宋之后有桌子,坐在桌子写字手和臂的姿势以及执笔的方式发生变化唐宋以前是站着绘画,用笔角度和手臂的力量不同,效果不同第6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政治因素与时代风格关系书画内容与政治密切相关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智仁图》宣扬封建礼教北宋宋徽宗《瑞鹤图》看到“仙鹤告瑞”祈求国运昌盛。南宋时,变成特写式构图,而且往往是“边角之景”,像马远被称为“马一角”,对角线的构图;夏圭的“夏半边”,半边虚半边实的一种构图。石涛《剩水残山》表现水天空蒙一角,反映南宋偏安一隅的历史现实。第7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8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9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0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1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2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3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事物与时代风格反应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强调衣服车舆,土风人物,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观画之宜,在乎详审唐·周肪《簪花仕女图》第14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5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6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7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8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隋唐时期的官私鉴藏非常盛行,书画的供求矛盾比六朝更为尖锐,因此书画的复制和作伪比之六朝更盛,并达到较高水准。临摹书画大量产生并进入流通,使得流通或收藏的绘画真伪杂糅,难以分辨。于是,鉴别书画真伪对书画收藏尤其重要。临摹超越习画的意义而具有多重的功能,为绘画收藏带来了困惑。景龙二年(708)七月,皇太子亲临国子监释奠,太子左庶子刘子玄劝谏太子舆服从简并提到内府藏画时,怀疑皇室部分藏画的品质,他说:“今议者皆云秘图有《梁武帝南郊图》,臣案此图是后人所为,非当时所撰。”理由是:“且观当今有古今图画者多矣,如张僧繇画《群公祖二疏》,而兵士有着芒履者;阎立本画《昭君入匈奴》,而妇人有着帷帽者。夫芒履出于水乡,非京华所有,帷帽创于隋代,非汉宫所作。议者岂可征此二画以为故实者乎!由斯所言,则梁武南郊之图,义同于此。”刘子玄从服饰的变迁中,判定《梁武帝南郊图》为后人所作,而非南朝画迹。第19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四、某种绘画方法产生的时代分析书画属于文化范畴,其发展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绘画在东晋时期尚不知运用比例关系处理书目、山水、人物,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即为代表作之一。第20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1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2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3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4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5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6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7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8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29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0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五、作者的生卒年代书画家的个人艺术风格,相对而言,比时代风格要具体,也容易把握。书画家的地位、思想、性格、习俗、审美观点不同,使用的工具也往往不同。书画家因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和个性特征的差异,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形成个人艺术风格。个人风格是在时代风格前提下形成的,是时代风格的具体表现。第31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文苑图第32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琉璃堂人物图作者五代南唐周文矩

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第33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六、结合辅助依据观察与比较分析注意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等在鉴别书画时的有力因素注意其局限性以及沿用、错录造成的混乱跋尾印记的鉴别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强调“自古及近,御府购求之藏蓄传授阅玩,其人至多,是要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张彦远为此将诸朝鉴定人的押署及公私印记列之甚详,并说,“若不识图画,不烦空验印记”,以此粗真伪。第34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文苑图》人物衣纹细劲曲折,略带顿挫抖动。作者在行笔中笔锋上下起伏,左右摇动而且行笔节奏不同,形成变换多端的线条。这是周文矩所创独特的战笔描技术(运笔时因手腕用力让笔自然抖动,使线条细劲曲折,但又不会失去圆润流畅)。画中人物头戴“幞(fu)头”帽,“二脚上翘”的幞头帽五代时期才出现。《文苑图》人物神采奕奕,笔墨功力深厚,画面右下角有南唐墨钤(qian)“集贤院御画印”证明此图不会晚于五代,第35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6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水村图》印章该图印章用的是“赵氏子昂”印,赵孟頫其他绘画真迹边沿齐整可是改该图上的印章一条凹了下而引发争议第37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中国赫赫有名的具有“技术鉴定”之称的大师徐邦达先生认为该印是铜质的,印章刚开始边沿平整,自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一条边凹下去,作于1302年的《水村图》的印框不平

拾级楼阁上一层

沧波墙外见空澄

水村图问谁家好

旧景王孙示我曾

并在图上加盖“乾隆预览之宝”

第38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白莲社图第39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40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41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42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43页,共4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李公麟擅长白描人物,是白描画派的创始人。用简练的墨线来表现人物衣纹神态和其他一切景物。画面中山石皴(cun)染,树干多粗笔,枝叶则用尖笔“鹰爪法”显得苍劲挺秀。画中人物白描墨分五色,淡墨须眉,浓墨点睛。紧随画卷其后的跋语“熙宁中龙眠李公麟伯时居山时所作也”

该画被记录在清宫秘档《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的续编中,此画的著录:“李公麟莲社图。”文物鉴赏家杨仁凯先生注意到一个名叫张激之人的跋语“余尝画其图而得此…….投子张激书”还写道“伯时德素皆诸舅也,行先游从之旧,喜得之以证图画云。”伯时是李公麟的字,卷后李德素的跋文是为李公麟而作,被装裱师接到《白莲社图》被证实此话时北宋张激的孤品第44页,共46页,2023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