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年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2025年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2025年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2025年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2025年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USSNESS2023-2025年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目01海水淡化行业综述02海水淡化行业环境03海水淡化行业现状04行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录05行业发展趋势①海水淡化行业综述行业定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定义如今,商业化的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热法和膜法,热法主要是低温多效蒸馏工艺(LT-MED)和多级闪蒸工艺(MSF),膜法主要是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SWRO)。热法和膜法都是已经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成熟技术。其他方法包括电渗析(ED)、膜蒸馏(MD)、正渗透(FO)等多处于实验室或中试验证阶段,几乎没有商业化的工程应用。反渗透法主要能源需求为电能、能耗较小。低温多敁蒸馏与多级闪蒸法均需要外部热能供应,在国家限制煤炭利用,提倡加大事次能源利用的背景下,反渗透法长期看更符合国家战略収展方向。反渗透法(RO)的基本原理是一个通过压力驱动从而克服自然渗透这一现象的过程,当在浓溶液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将从浓溶液向稀溶液输运,与自然渗透方向相反,因而该海水淡化方法被称为反渗透法。反渗透法的优点是同等规模投资少、能耗低、造水比高,且系统弹性大,适用于从小到大多种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因而成为国内最广泛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其缺点是产品水质相对较差、工程维护量大。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高度重视及支持下,我国海水淡化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目前,海水淡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自主技术基本成熟,产业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展了万吨级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并自主设计制造了4台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出口印度尼西亚,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五”期间完成山东荣成日产50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攻克千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十三五”期间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十三五”期间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产业链上游分析海水淡化的能耗成本高是束缚海水淡化应用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万吨级别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法海水淡化制水成本中,能耗占了超过一半的比例。反渗透法中,电耗约为3-4度/吨,占了总成本的53%;低温多效法中,电耗+蒸汽成本占了总成本的56%。高昂的能耗成本造成了过去海水淡化制水成本的居高不下,成为海水淡化应用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随着反渗透膜成本持续下降,反渗透法占比上升。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中游分析海水淡化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海水淡化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产业链中游产业链下游分析就海水淡化下游主要用途分布情况而言,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主要用于核电和电力、石化和化工、钢铁和有色等能源和制造业,消费需求整体较少。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用于核电和电力占比近4成,石化和化工占比20.9%,钢铁和有色占比15.44%,市政和饮用仅占比177%。产业链下游②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行业主要政策《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1400亿吨/年以上,海水循环冷却规模达到200万吨/小时以上。新增苦咸水淡化规模达到10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O%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在辽宁、山东、青岛、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通过3~5年重点推进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和升级改造,初步规划总规模达到60万吨/日左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L发展水平。以沿海经济带为支撑,深化与周边国家涉海合作。《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2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行业主要政策政策文件1政策文件2政策文件3政策文件4《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建设一批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高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L发展水平。以沿海经济带为支撑,深化与周边国家涉海合作。《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1400亿吨/年以上,海水循环冷却规模达到200万吨/小时以上。新增苦咸水淡化规模达到10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O%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实施方案》在辽宁、山东、青岛、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通过3~5年重点推进100个左右海岛的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和升级改造,初步规划总规模达到60万吨/日左右。《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2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行业经济环境88%从2017-2022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上涨的趋势,同比增速处于持续正增长的态势,其中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670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了184%。2022年1-9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70269亿元,同比增长了6.2%。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形下,我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之前受疫情影响而停滞的各个行业,也开始恢复运行,常态化增长趋势基本形成,未来中国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必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经济环境行业社会环境96%88%中国当前的环境下,挑战与危机并存,中国正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在风险中寻求机遇,抓住机遇,不断壮大自己。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系日趋完善、法治化进程也逐步趋近完美,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蓬勃发展;虽在一些方面上弊端漏洞仍存,但在整体上,我国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宏观环境稳定繁荣,二十一世纪的华夏繁荣美好,对于青年人来说,也是机遇无限的时代。社会环境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基本的问题便是就业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在改革开放后,人才的竞争更显得尤为激烈,大学生面对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失业人士一直困扰着我国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家来说,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社会环境2行业社会环境行业发展社会环境我国海水淡化从1958年电渗析海水淡化开始,经过60多年几代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基本成熟,并逐步建立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体系。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大连、唐山、日照、舟山等沿海严重缺水城市和海岛地区着力推进海水淡化在石化、核电、钢铁等行业应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已经为缓解我国资源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此处添加内容关键词在此处添加内容③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整体稳步扩大。据《2019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所公布数据,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海水淡化工程115个,工程规模157.38万吨/日。2020年我国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经济日趋合理。部分技术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的发展。根据2021年发布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初步测算可得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约为165万吨/日。随着国内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海水淡化规模自2012年起持续增长,截止2020年已达165.11万吨/日,同比2019年增长9%。根据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目前国内海水淡化工程仍有135万吨/日的发展空间。行业现状分析行业市场分析就海水淡化工程数量情况而言,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数量表现为稳步增长趋势,2019年因千吨级以下工程数量小幅度下降后(千吨级以下工程数量从2018年的65个减少至2019年的36个)2020年回升至135个,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整体工程数量整体表现为逐步集中趋势。行业市场分析这些信息用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进和评价营销活动,监控营销绩效,增进对营销过程的理解。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共谐”。行业现状分析就海水淡化工程结构而言,随着国内海水淡化技术持续发展,千吨级及以上和万吨级及以上占比持续提高,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中千吨级及以上和万吨级及以上占比达66.67%,对比2015年的55.37%有所提升,其中万吨级及以上达到40个,规模为145.24万吨/日,千吨级及以上达50个,规模为18.89万吨/日。国内海水淡化水2/3用于工业,集中在水价较高的沿海省份。海水淡化水用途中,工业用水占比660%,居民生活用水占比35.67%。海水淡化工程主要集中在水价较高的沿海省份,包括天津、浙江、河北、山东、广东、辽宁等。3)反渗透、蒸馏法是主流技术,目前国内吨水成本较高。反渗透(RO)、低温多效蒸馏(MED)技术占据国内64%、35%产能。从成本结构来看,能源成本占到吨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国内海水淡化吨水平均成本达到5~8元,明显高于海外先进项目(3~4元)。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现状分析国内海水淡化水2/3用于工业,集中在水价较高的沿海省份海水淡化水用途:工业用水占比660%,居民生活用水占比35.67%。全球投产的脱盐项目主要服务于居民用水(60%),工业用水只占到28%的比例。相较而言,我国的海水淡化项目用于工业用水的工程规模为65.28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60%。其中,电力企业为35.82%,石化企业为1工程规模5年复合增速13%,和海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5年年底,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1065万吨/日,5年复合增长率15%。根据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9个,工程规模1065万吨/日。其中,2015年全国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个,新增海水淡化工程产水规模10.77万吨/日。从工程规模来看,全国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31个,产水规模8行业现状分析除国家发改委对十四五期间海水利用有所计划以外,各省市也在此方面发布了相关的政策。山东省、天津市、江苏省针对补贴方面,制定了激励政策,推动当地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大连、天津、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省市将海水淡化纳入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海洋装备、水资源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行动计划、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中。在市场发展中,行业企业为争取竞争优势,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实力,在企业科研方面投入逐年增长,企业科研服务市场逐步打开,未来科研用检测试剂的服务主体趋于多元化从应用领域来看,海水淡化行业产品广泛的运用于医学、药学、检验学、卫生免疫学、食品安全、农业科学等民营领域海水淡化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海水淡化行业的产品及服务模式特性,使其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存在较强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海水淡化市场在良好的供需作用机制下保持稳定发展政策支持行业竞争促进行业正向发展商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供需平衡促进市场发展④行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行业制约因素海水淡化行业属于领域中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随着海水淡化的市场环境日趋成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存在一下下痛点:海水淡化行业缺乏完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商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行业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产品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丧失产品市场竞争力质量参差不齐政府秉承创新开放的态度,支持和鼓励科学研究创新,对科学研究试验不设置严格限制,因此,海水淡化行业不存在统一的监督管理规范,产品质量主要依靠生产企业自主检测,海水淡化行业产品质量的监管难度加大行业监管难度大高端产品发展落后在中低端产品领域,仍然有较大比例的产品依赖于进口渠道。此外,海水淡化行业企业缺乏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仿制能力,加重下游消费端对进口科研用检测试剂的依赖,不利于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策略建立智能淡化工建立智能淡化厂,通过对海水淡化设置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控制运行参数在合理范围内,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同时可减少淡化厂运维人员数量,降低海水淡化运营入员成本和运行成本。推进海水淡化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实现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尽可能降低海水淡化工程投资。自前国内制造业发展迅速,海水淡化使用的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但仍有少数核心设备采用国外技术,投资相对高昂。应积极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和成套装置制造能力,提高装备使用寿命和能效水平,从而降低海水淡化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和制水成本。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技术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支持海水淡化基础工艺水平的提升,针对主流的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工艺,改进不同工艺的要点,优化设计,增强海水淡化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发展新能节能型海水淡化技术,提高海水淡化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降低海水淡化成本。5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格局1就新建海水淡化工程情况而言,主要以山东、浙江和河北为主。其中新增工程规模最大的为山东烟台南山铝业海水淡化工程,达3万吨/日。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增海水淡化工程全是反渗透法。竞争格局1市场格局行业竞争格局2目前国内主要海水淡化产业相关企业较多,主要以RO膜制造企业(沃顿科技、碧水源等),化工制造企业(山东海化等)和技术设备提供商(中集集团等)为主。整体格局复杂,从RO膜格局来看,目前国内行业主要企业为国外先进企业,包括陶氏、海德能等,国内企业仅占比10%-20%左右,其中沃顿科技约占9%左右。毛利率方面,中国海水淡化工程行业代表性企业中,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