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100.副根管是指
A.与主根管成直角走行,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的根管的细小分支
B.与主根管成平行的根管分支
C.根管在根尖分散的细小分支
D.在单根的两个根管之间相交通的联络侧支
E.从髓室底发出至根分歧处的管道
2.44.蝶下颌韧带附着于
A.髁状突颈部B.关节盘C.下颌角D.下颌小舌E.下颌支后缘
3.牙板上皮剩余A.A.在成釉器内、外釉上皮之间的星形细胞
B.钟状期末牙板断裂后残留的上皮岛
C.釉质发育完成后,其表面由成釉器各层细胞相互结合形成的鳞状上皮
D.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的无结构有机物薄膜
E.上皮根鞘断裂后遗留在牙周膜中的上皮岛
4.123.在面侧深区内,从翼外肌下缘穿出的神经为
A.嚼肌神经B.翼内肌神经C.上牙槽神经D.颊神经E.舌神经
5.86.起自上颌骨颧突和颧弓的肌肉是
A.咬肌B.颞肌C.翼内肌D.翼外肌E.舌骨上肌群
6.细菌侵入前,酸已扩散至该区域引起脱矿性改变,有色素沉着而呈淡黄色,小管结构较完整,此区域是A.A.脂肪变性层B.透明层C.脱矿层D.细菌侵入层E.坏死崩解层
7.95.患者,女性,56岁。双侧腮腺肿大,口、眼干燥5年,类风湿关节炎3年,口内导管口无唾液分泌。该患者行唇腺活检支持舍格伦综合征的表现,其镜下主要表现为
A.无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B.大量散在淋巴细胞浸润C.大量单核细胞浸润D.明显的组织变性、坏死E.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8.下列哪项不属于咀嚼效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A.A.修复或正畸治疗后咀嚼功能的评定
B.为制订矫治计划提供依据
C.诊断咀嚼器官功能紊乱影响的程度
D.可帮助判断全身健康情况的强弱
E.牙列缺失后咀嚼功能的评定
9.颏孔的解剖位置在A.A.下颌颏部正中联合处前庭沟底
B.下颌第一双尖牙根下方
C.下颌第一磨牙根下方
D.下颌外支内侧乙状切迹下方1~1.5cm处
E.下颌尖牙根下方
10.牙骨膜组纤维A.A.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止于游离龈和附着龈固有层的牙龈纤维
B.自牙槽嵴向牙冠方向展开,穿过固有层止于游离龈和附着龈固有层的牙龈纤维
C.位于牙颈周围的游离龈中,呈环行排列的牙龈纤维
D.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突外侧皮质骨骨膜,进入牙槽突、前庭肌和口底的牙龈纤维
E.只存在于牙邻面,起于结合上皮根方的牙骨质,呈水平方向越过牙槽嵴,止于邻牙相同部位的牙龈纤维
二、A1型题(10题)11.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
A.COB.CNC.寡霉素D.鱼藤酮E.2,4_二硝基酚
12.18.下列哪个可能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的表现
A.均质型红斑B.均质型白斑C.颗粒型红斑D.疣状增生E.多形渗出性红斑
13.42.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是
A.10%葡萄糖酸钙20ml静推
B.25%葡萄糖钙20ml静推
C.10%葡萄糖钙20ml静推
D.25%葡萄糖钙20ml静推
E.10%氯化钾20ml静推
14.30.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球菌D.文森螺旋体E.厌氧菌
15.左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应记录为
A.ⅣlB.5CC.4D.35E.D
16.45.在牙种植术中,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结合方式最理想的是
A.纤维-骨性结合B.肉芽-骨性结合C.骨结合D.种植体-人工膜-骨性结合E.拟牙周膜性结合
17.61.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
A.过度角化B.过度正角化C.过度不全角化D.错角化E.棘层增生
18.22.急性肾衰竭无尿或少尿期早期,发生水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A.低蛋白血症B.内生水过多C.抗利尿激素增加D.钠潴留E.不适当输入过多水分
19.65.牙龈上皮是
A.内皮B.纤毛柱状上皮C.腺导管上皮D.复层鳞状上皮E.移行上皮
20.65.慢性唇炎的临床表现是下列诸项,除了
A.放射状斑纹B.皲裂C.脱屑D.结痂E.唇肿胀
三、B1型题(10题)21.114.胃溃疡腹痛的规律是
A.无明显规律性B.疼痛-排便-加重C.进食-疼痛-缓解D.疼痛-进食-缓解E.疼痛-排便-缓解
22.94.塑料全冠的特点
A.修复体与牙体完全密合
B.修复体的轴壁不能与牙体完全密合
C.修复体邻面接触点不能密合
D.修复体强度较差
E.修复体能恢复良好的天然牙
23.96.轴面外形恢复不良可产生
A.冠粘固后,出现食物嵌塞
B.冠粘固后,出现食物滞留
C.冠粘固后,出现食物不易嚼碎
D.冠粘固后,出现龈缘变黑
E.冠粘固后,出现龈缘苍白
24.110.由于咬合创伤所致的吸收多为
A.垂直型牙槽骨吸收B.水平型牙槽骨吸收C.混合型牙槽骨吸收D.牙骨质增生E.牙根吸收
25.107.正常下颌铰链开口度为
A.3mmB.10mmC.12~16mmD.18~25mmE.40~60mm
26.105.不以个人利益满足与否为衡量前提是
A.职业特殊性B.理智坚持C.医师义务D.医师权力E.尊重患者
27.92.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是
A.空腹血糖B.糖基化血红蛋白C.尿糖D.胰岛素释放试验E.葡萄糖耐量试验
28.118.用于治疗所有唇炎
A.口服氯化喹啉B.放射治疗C.局部注射皮质激素D.手术成形E.湿敷
29.118.复位固定A.冠折B.根折C.冠根折D.牙脱位E.牙脱臼
30.97.患侧下颌升支后缘内侧皮肤肿胀并有深压痛的是
A.眶下间隙感染B.咬肌间隙感染C.翼下颌间隙感染D.颊间隙感染E.颌下间隙感染
四、A型题(综合练习)(3题)31.A.A.只有拔除了患牙,才能去除根尖病变
B.下颌中切牙有可能有唇舌侧两根管,可能遗留一个根管未治疗
C.应用药物性充填材料充填根管
D.观察时间不够长
E.牙髓坏死
32.某男性患者,30岁,在做常规口腔检查时发现,患者正中关系和正中是同一位置,在做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均无接触,但在做左侧方运动时,左侧上下颌尖牙保持接触;在做右侧方运动时,右侧上下颌的尖牙,双尖牙和磨牙都有接触,这种情况可描述为下列哪一种情形A.A.左侧是尖牙保护,右侧也是尖牙保护
B.左侧是尖牙保护,右侧是组牙功能
C.左侧是尖牙保护,右侧既是尖牙保护,又是组牙功能
D.两侧都是组牙功能
E.以上都不是
3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A.A.季节性、周期性、短期波动
B.流行、暴发、季节性、短期波动
C.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D.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E.暴发、流行、长期趋势
五、B1型题(标准配伍题)(3题)34.氯霉素易引起
A.耳毒性B.肾毒性C.再生障碍性贫血D.二重感染E.耐药
35.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A.耳毒性B.肾毒性C.再生障碍性贫血D.二重感染E.耐药
36.四环素类主要的不良反应
A.耳毒性B.肾毒性C.再生障碍性贫血D.二重感染E.耐药
六、A2型选择题(99~118题(3题)37.某男性患者,70岁,口腔黏膜有红斑,上覆盖有白色鳞屑。镜下可见上皮表面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棘层萎缩变薄,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病理诊断为A.A.良性黏膜类天疱疮B.天疱疮C.剥脱性龈炎D.复发性阿弗他溃疡E.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38.某女性患者,50岁,自觉口眼干燥半年,涎腺造影显示腮腺主导管扩张,末梢导管扩张成点状或球状。唇腺活检,镜下可见,腺体内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增生浸润。小叶内导管增生,小叶内部分腺泡消失。病理诊断为A.A.巨颌症B.舍格伦综合征C.多形性腺瘤D.白塞综合征E.腺淋巴瘤
39.某女性患者,36岁,口腔黏膜多个部位可见大疱。疱壁薄易破裂,探针沿疱底向周围正常黏膜上皮轻挑可出现剥离现象。镜下可见松解的棘细胞,上皮内疱形成。病理诊断应为A.A.红斑B.白斑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天疱疮E.扁平苔藓
参考答案
1.E副根管是指从髓室底发出至根分歧处的管道,常见于磨牙的牙根中
2.D翼下颌韧带间隙位于翼内与下颌支内侧骨板之间,位置较深。其周界上、下、前、后、内、外分别为翼外肌下缘、翼内肌在下颌角内侧的附着、颞肌和下颌支前缘、下颌支后缘和腮、翼内肌、下颌支内侧骨板。此间隙被附着于下颌小舌的蝶下颌韧带分为上、下两份。翼下颌间隙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和舌神经通过,有蜂窝组织与颊脂体相连,感染可顺着这些组织向上扩散至颞间隙和颞下剑侠,向前扩散颊间隙,向前下扩散至下颌下和舌下间隙,向内可扩散咽旁间隙。
3.B缩余釉上皮、马拉瑟上皮剩余和牙板上皮剩余为三种常见的牙源性上皮剩余。
4.E舌神经:初位于翼外肌之下,在此处收纳面神经的鼓索,将面神经的副交感分泌纤维导入颌下神经节,由颌下神经节发出数支至颌下腺及舌下腺。舌神经继而向下,在下牙槽神经之前行于翼外肌深面至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往下,经下颌舌骨肌与茎突舌肌、舌骨舌肌之间进入舌下区。沿途发出分支至同侧舌下区黏膜、舌下腺、下颌舌侧牙龈及舌前三分之二黏膜
5.A咬肌系咀嚼肌之一。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和下颌支的外面。
6.C细菌侵入前,酸已扩散至脱矿层引起脱矿性改变,由于脱矿有色素沉着而呈淡黄色,但牙本质小管结构较完整,这是脱矿层的特点.
7.E舍格伦综合征组织学检查下唇腺病理示淋巴细胞灶,所谓灶性出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是说在组织中看到部分区域有少量淋巴细胞,属于炎症刺激引起的变化
8.E牙列缺失后的咀嚼功能评定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无意义。
9.B颏孔通常位于下颌第二或第一前磨牙根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距正中线约2.5cm处。此孔呈卵圆形,开口多向后、上、外方,孔内有颏神经、血管通过,为颏神经的麻醉穿刺地方
10.D位于牙颈周围的游离龈中,呈环行排列的牙龈纤维即是环行组纤维。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止于游离龈和附着龈固有层的牙龈纤维是龈牙组纤维。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突外侧皮质骨骨膜,进入牙槽突,前庭肌和口底的牙龈纤维是牙骨膜组纤维。自牙槽嵴向牙冠方向展开,穿过固有层止于游离龈和附着龈固有层的牙龈纤维是牙槽龈组纤维。只存在于牙邻面,起于结合上皮根方的牙骨质,呈水平方向越过牙槽嵴,止于邻牙相同部位的牙龈纤维就是越隔组纤维。
11.E使氧化和磷酸化脱偶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因而无ATP生成,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4_二硝基酚是常用的解偶联剂。故本题选E。考点:解偶联剂
12.C颗粒型红斑在红斑的基础上或外周散在红色的斑点,稍高于黏膜表面,有颗粒样微小的结节似桑葚状或似颗粒肉芽状表面,这一型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
13.A高钾血症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时应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推注,以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
14.A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少见,为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多数并发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15.C考点:牙位记录法
16.C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结合方式最理想的结合方式是骨结合,术后效果最好,密合性最高
17.D错角化又称角化不良,是指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而过度角化是指角化层的过度增厚,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过度正角化是角化层增厚,细胞核消失,伴有粒层增厚;过度不全角化是角化层增厚,细胞核未分解消失,粒层增厚不明显
18.E无尿期与少尿早期应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量出为人。失血性休克造成大量的细胞外液和血浆的丧失致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9.D牙龈上皮属于咀嚼粘膜,有复层鳞状上皮构成
20.A慢性脱屑性:唇红部干燥、皲裂、表面有黄白色的脱屑,脱屑可以没有疼痛地撕下,下面是鲜红的“无皮”样组织。口周皮肤和口腔内的黏膜组织常常不会被累及。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如果继发感染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表现。慢性糜烂性:唇红部反复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形成黄色结痂,如果有出血可形成血痂。痂皮脱落可形成糜烂面,疼痛明显。患者可有发胀、发痒的症状。
21.C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
22.D塑料全冠,鉴于塑料的硬度较差,修复体的强度较差,一般用于取模后的临时牙
23.B全冠的轴面形态与基牙的牙龈关系密切,正常的牙冠轴面有一定的突度,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维持牙颈部牙龈组织的张力和正常接触关系;保证食物排溢及食物流对牙龈的生理刺激作用,突度过大时,缺少食物刺激,牙龈萎缩,突度过小时,食物直接充压在龈隙沟内滞留,引起牙龈附着破坏
24.A咬合创伤所致的吸收多为垂直型吸收也称角形吸收,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骨高度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围骨吸收较多。大多形成骨下袋,最常见于邻面。
25.D上下颌处于正中关系时,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附着于下颌骨的肌肉和韧带处于自然状态。下颌在此位置上可做沿着连接两侧髁突中心的假想的水平轴转动,称为铰链运动。此转动的假想轴为铰链轴。在切牙区铰链开口的最大范围是20mm左右。继续大开口髁状突则发生滑动,而不是铰链运动了,同时下颌对上颌的关系已脱离正中关系。
26.A病人要求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必须施行的诊断治疗给病人造成痛苦时,医师应理智坚持,保持理性态度;不以个人利益满足与否为衡量前提是职业特殊性
27.B尿糖测定简便易行,可快速出结果,在肾功能正常时与血糖平行波动,可反映血糖变化,是居家血糖监测较实用的替代指标,可供调整降糖药物时参考
28.E唇炎可以先湿敷,口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