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雪域高原上的璀璨文化——世人眼中的仓央嘉措学院:公路学院小组成员:许宏,贺天玮,陈浩,龙济磊藏族文化许宏藏族的起源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从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据说南海观音菩萨座下弟子猕猴到雪域高原修炼,遇到一魔女,为雪域高原免受魔鬼的占领,不得已与魔女结合。生下六只小猴子,后因后代越来越多,将高原上的野果都吃完了,即将因没有食物没法生活了,后来得到菩萨点化,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雪域上的先民。西藏自治区是我国藏族文化历史的发源地。考古学材料证明,早在几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西藏高原就有了人类活动,从而揭开了西藏地方历史的序幕。藏族的历史文化藏族地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些(今拉萨,拉萨意为佛地,本意为“山羊背土而建的地方”,源于大昭寺的建寺传说),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番”。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附马都尉,加授西海郡王。公元71O年,赤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元朝把藏族地区置于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之下,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明朝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在西藏地区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藏族的宗教文化藏族的信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藏族土著苯教;一类是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藏区后逐渐发展形成的藏传佛教;一类是广泛地存在于乡村牧区的民间信仰(保留了许多原始信仰的特点)。
一)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派系之一,是佛教与西藏本土宗教相结合的一种宗教形式。藏传佛教有以下主要特点:
1.在信仰抉择上,侧重密宗。
2.传承各异,仪轨复杂繁多。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还有希觉、觉宇、觉囊等较小的派别。其中噶举派又分为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两大系统。塔波喝举又分为“四大支”和“八小支”等众多派别。
3.喇嘛享有特殊地位,成为整个藏传佛教组织系统的核心,佛教徒们对喇嘛往往敬若神灵。
4.藏传佛教在十分独特的活佛转世过程中曾产生达赖喇嘛的政教合一统治模式。
二)以原始信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藏族本土教派是苯教。“苯”是藏文古词,“念诵”之意。苯教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笃苯、洽苯、觉苯。苯教“唯镇鬼怪、上祀天神、中兴人宅”。认为有地方神、家神、战神、念神等诸神祇存在,人死可为鬼神,鬼神殁灭可转而为人。鬼神可主宰活人生命。只有神可解除鬼的危害,因此杀牲祭祀、祈福、禳解等成为苯教的特点。
以苯教为代表的古象雄文明对藏族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从现在藏区看,苯教寺院和苯教徒仍然数量不少。三)藏族的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可谓包罗万象,既有各民族共同信奉的灵魂崇拜等对象,也有它特殊的崇拜物,如牦牛、箭等。就大范围而言,可分为动植物崇拜、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等几大类。四、藏族的音乐文化藏族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藏族民间音乐具有与生活相伴、与歌舞相融、与宗教难分、与时代相合的特征,又具有节日文化气息、崇高德性的观念、兼蓄外来文化的特点。呈现出神秘的文化色彩、浓郁的生活情趣、古朴的民风民俗等特征。1.藏族民间音乐:藏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山歌、劳动歌、情歌、风俗歌等。山歌是在山野间自由演唱的歌曲,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极富高原特色。劳动歌种类很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有的节奏鲜明,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如打青稞、挖土、打墙等,有的节奏较为自由,如放牧、犁地、挤奶等,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和等形式。情歌在安多地区称“拉伊”,卫藏地区则称“嘎噜”。情歌音乐有的较深情,有的较开阔自由。情歌是青年男女们用以表达爱情而唱的歌,如引歌、问候歌、相恋歌、相爱歌、相思歌、相违歌、相离歌和尾歌等。2.藏族宗教音乐:藏族音乐自古便与宗教难分难解,宗教文化是它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从七世纪佛教传人西藏,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本土色彩浓郁的藏传佛教,从此藏传佛教便扎根于雪域儿女的观念中。这里的高山成为神山,这里的湖成为圣湖。藏族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愫,使这里成为神话与传说的故乡和梦幻与现实的交汇点。藏传佛教不仅使雪域儿女有了精神家园,而且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佛教提倡的慈悲与利他在音乐中得到了很好反映。表现在歌曲中是对众生的关爱,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藏族宗教音乐多由僧人乐队伴奏,大多使用藏族传统民间器乐,雄浑而多样,有表现欢乐感情的长调,也有表现哀愁感情的悲调,其著名剧目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智美更登》、《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赤松德赞》等。随着藏族音乐的整体发展,宗教音乐及时吸收外来文化要素,巧妙地将宗教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把它独有的清新可人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藏族的传统文化1.【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2【婚丧习俗】
藏族人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是不太好的。
3.【服饰特色】
手上捧的就是“哈达”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少女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4.【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必须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5.【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6.【民族节日】
转山会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总述:藏族及其民族文化正是以藏南谷地区的土著文化和土著民族为基础,同时吸收和融合中华大地上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游牧文化和胡系统的游牧民族、中原地区的原始仰韶文化和氐羌系统的民族而形成的。所以,藏族的古代文化明显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即一方面具有藏族地区本土的土著性特点,亦可称为地区性特点,另一方面又包含着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文化特点和中原地区氐羌系统的原始文化特点。因而,藏族无论在血统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是单一的。它的血统具有混合型的特点,它的文化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从整体来看,藏族的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仓央嘉措感知西藏文化贺天玮“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香山女儿在其人生告别会上深情朗诵的诗歌《见与不见》迅速引起观众们的强烈反响。谁也没想到,这台词带火了一位300多年前的诗人——仓央嘉措,现在仓央嘉措在书店里面,在影视屏幕上面,在坊间、在咖啡厅里,在很多场合都非常热,带有禅意、或者出现西藏文化符号的诗句,被一股脑地称为仓央嘉措作品有一位读者坦言,读了仓央嘉措的诗,竟产生了一种背起行囊立刻去西藏的冲动。这位读者说:“仓央嘉措,在我的眼里,跟格萨尔王一样,是西藏的标志性人物。”这是因为仓央嘉措诗歌中爱与付出、恩慈与悲悯的主题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这使得他的诗歌拥有穿越时空、超越民族的力量。眼下,人们到西藏旅游变得越来越方便,西藏文化也越来越为大家所了解,旅游决不仅仅是为了看景猎奇,更不是为了吃吃喝喝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尝试体验另一种生命,让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和滋养。让我们首先从仓央嘉措感知西藏。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藏人心中有很高的地位,藏文課本中就收錄著很多他的情詩,藏民幾乎人人都可以背出幾首他的诗歌。上到80岁老者,下到10岁孩童,都能吟唱几句仓央嘉措的诗歌。1707年,拉藏汗和藏王隆素另立伊喜嘉措为六世达赖,坐床达11年之久。但西藏人民认为这是假达赖,始终未予承认。为什么仓央嘉措他的诗歌在西藏这么流行?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的风格,老百姓都能懂,老百姓一听就能懂,一听就有感触,一听就想唱,我们了解仓央嘉措更重要的是了解仓央嘉措作为诗歌,下面我想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给大家介绍几首我认为写得非常好的仓央嘉措的诗,让大家从这个诗歌里面触摸到仓央嘉措,触摸到西藏。第一首诗大家看,已过了开花的时光,蜜蜂儿不必心伤,既然是缘分已尽,我何必枉自断肠。佛法就是去鼓励人、引导人,去寻找更加坚固、更加长久的幸福,这个更加坚固、更加长久的幸福在后来的仓央嘉措看来,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平静,内心的平静才是坚固的,可持续的快乐和幸福。人生无常,把时间浪费在因为贪恋、执迷于虚名浮利而产生的焦虑上,实在不能说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这些我们往往要等到生命最后一刻才能领悟的道理,是很多信仰笃定的西藏人从小就坚信不疑的常识。这其中还有空的意识,五蕴和合指一个人你有受、想、行、识、色,你的感受、你的思想、你的动机、你的知识、你的记忆,包括你的肉身,你的肉体,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吗?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吗?西藏人认为不是,是五蕴和合,任何东西都是和合,任何东西都是和合,都是借助于外在世界,你的感受没有外在的世界你感觉不了,没有你的历史你也不会有任何记忆,所以你的存在是因为环境的存在,别人的存在,这个世界存在你才存在,你是处在无时不刻的变化当中,这样的空的意识。第二首诗只恐多情捐梵行,入山又恐负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原作之上,译者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这首诗中比较经常被引用的名句,是“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如来本来就不是教人心如死水,拘泥表面的清规戒律就是执迷于外相。佛教作为人本主义宗教,“如来”和“卿”在本质上或者更高层次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世上本有两全法,只是未到境界时。在佛教禅宗的历史上,其实学佛最怕心如枯木,一旦心灵僵化,便谈不上心物相印,如在眼前,更谈不上证悟、觉醒、得道。有个学佛的朋友说,荷花的干净不在于出污泥而不染,而在于染污泥而自清。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要消灭人的情感,其实学佛是为了将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引向更加牢固不破的境界。那不是情感的泯灭,而是情感的升华。所以西藏人非常注重精神生活,非常注重心,心里面才装着真正的自我,外在的自我都是虚幻的,短暂的,无时不刻都在变化当中的。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太无常了,太令人感慨了。那么,真正你抓得住,真正坚固的东西,真正值得去追求的东西是你的内心,大家再看下面这首去年种下的幼苗今岁已成禾束;青年老后的体躯,比南方的弓还要弯。这说的是生命。空灵脱俗,涅槃寂静,生命是天,西藏文化非常有魅力的一点是它的生死观,对西藏人来说,死亡不是一个特别悲哀的事情,甚至对于很多高僧大德来说,他们不庆祝出生,而庆祝他们的圆寂,因为只有在圆寂那一刻,他们突破了身体的限制,他们获得了自由,在那一刻最容易明心见性。所以一般高僧大德圆寂之后,他的弟子们会觉得他成就了,他解脱了,他得到了,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西藏人是不过生日的,但是西藏人对死亡也不是一个特别悲哀的事情,因为如果你相信你的生命是一个马拉松的话,你就不会在乎你前100米跑得怎么样,你会倾向于有非常长远的观点。这个会极大地改变你的身,你的心,你的形,这样的一个观念,这样的一种豁达,对生命如此尊重,对生命又如此豁达,拉萨八廓街有个叫“玛吉阿米”的酒吧。酒吧的服务人员会告诉人们,那里曾是仓央嘉措“密会情人”的地方,“玛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有的服务员还会说,“玛吉阿米”就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其实“玛吉阿米”是一个已经存在了300年的密码,可以说是“仓央嘉措密码”。仓央嘉措被西藏文化之外的世界所认知基本上是从1930年划界,从于道泉翻译仓央嘉措诗歌开始,在这个翻译当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玛吉阿米”在一开始就被认为地赋予了一个情人或者少女,甚至是人名字的这么个意义,因为“玛吉阿米”这个词不是一个藏语的现成的词汇,这个词是仓央嘉措创造的一个词汇,是仓央嘉措在他的诗歌第一首《东山顶上》里面他自己创造的一个词汇,当时仓央嘉措也很年轻,他学佛法,他把他自己的理解和佛法当中的一些词语,他创造性地做了一个结合,这个诗词怎样来的呢?这个诗叫“在那东山顶上升起了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达赖喇嘛站在山顶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浮现在他心中的,如果你把他作为一个情僧,你这样的一个偏见,这样的一个认识你去讲“玛吉阿米”,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什么意思,所以就翻译成有可能是情人,少女的脸庞浮现在我的心上,或者说“玛吉阿米”就是一个藏族女孩的名字,但是藏族人重名率很高,藏族的名字就那么几个,没有人叫“玛吉阿米”,这不是一个名字。当年轻的活佛站在山顶看到一轮明月挂在东天,浮现在他心中的这个“玛吉阿米”是他慈悲喜舍,就是他教化的对象叫芸芸众生,就是如母众生。为什么这么说?“阿米”在藏语里面是妈妈的意思,“玛吉”是没有生养的妈妈,这个是矛盾的,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佛法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的话,你会自然地想到众生都是我的妈妈,这个是深入人心的一个观念,所以“玛吉阿米”的意思是如母众生,一轮月亮,月亮通常代表广大、无边、洁白,“玛吉阿米”这个是佛法的象征,所以看到月亮想到如母众生的脸庞,这个是很自然的,是一个非常悲天悯人的这么一个境界,这么一种类型。对于“玛吉阿米”,他能够把自己降低到一个小婴儿,柔弱的小婴儿那样的姿态,把每一个人,不管是他的敌人、朋友、熟人、陌生人,他都看作是他的妈妈,平等地看待,他自己是一个小婴儿,芸芸众生都是他的妈妈,那么他就不造作,不隐瞒,不虚伪,这个也是“玛吉阿米”。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法,学佛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度众生”,即把所有生命看作没有区别的、值得同情和拯救的对象。一切众生如父母,这是一个基本的佛学理念。生普度众生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在80年代的时候一个记者去扎什伦布寺采访,当地组织喇嘛看一场电影,这个电影里面有一场打斗,非常血腥的场面,很多战士抛尸荒野的镜头。这个时候,当电影演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他身边的喇嘛全部正襟危坐,为屏幕上的这些尸体念经,他说他非常震撼,他说他们内心柔弱到连看电影,他们知道是假的,但是他们知道世上的东西本来都是假的,本来就是虚幻的。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在看电影还是会为电影里的凄惨的场面去念经,去祈祷,这是他的生命意识。我们来看看仓央嘉措这个人。仓央嘉措自小就生活在严厉的管束之下,经受孤独和枯燥的学经生活,这为他日后青年时期的反叛埋下了伏笔。被迎入布达拉宫成为嘉瓦喇嘛后,他对日益尖锐的政治斗争十分不屑,消极厌倦,“对内外各种行为,尊者(仓央嘉措)心如火燎,十分烦躁,并说‘现在似乎不必学经’,精神涣散,无心学习。第司(第巴)和身边等人虽多次劝告,但无济于事。”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的确也有部分不必做过分解读,可以看作是比较纯粹的“情歌”。但如果仅仅据此就把仓央嘉措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他后半生在文化发展和宗教弘扬方面的巨大功绩一笔抹杀,那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藏传佛教认识论的精髓的。宗喀巴大师曾说,对佛的教义,如果只靠信仰而相信,而不从逻辑上加以证明,那是对佛法正确性的根本否定,“没有从理论上理解的任何观点,都像插在泥巴里的木橛,站不稳脚。不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不能轻易知足。一定要正信不惑。”在这方面,仓央嘉措无疑是一个最好例子。他在经历了最荒唐的世俗体验和最为剧烈的从法-王到囚徒的人间宠辱之后,最后获得了最为笃定的宗教虔诚。成佛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仓央嘉措出生的门隅地区向来以信仰宁玛派即红教为主。这一教派相当于最原本的藏传佛教,其僧人相信,佛祖从来没有限制过你做这做那,佛祖教人的就是解脱,而解脱的道路不止一条,看个人的缘分。比如,有人在寺庙附近吹奏乐器,有人说清修之地怎能有俗声,但也有人认为入世才能更好地出世,所以这种音乐反而是更好的“修习工具”。格鲁派尽管有戒律,但也认为为了众生的根本目的,可以变通采取各种方法,包括为了惩恶扬善的杀戮等,认为教化和榜样引导不是唯一手段。在佛教界,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意见,认为戒律只对小乘教徒有约束,而大乘教徒要从轮回中解救灵魂,应该享有权巧方便,有更灵活的方式。所以,很多人认为,戒律的本质是为了断除恶念,而不是为了持戒而持戒。真正的戒律在人心,目标比形式更加重要,戒律从来不是死板的教条。认识了仓央嘉措这个西藏的文化符号和密码,我们看到一位出世者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的魅力,隐藏着佛法无限的智慧。旅游景点——布达拉宫与大昭寺陈浩西藏教派的简介发生在7世纪初至9世纪中叶佛教与苯教之间的教派之争。佛教传入吐蕃前,苯教曾是吐蕃政治、文化的核心,已盛行数百年。佛教传入吐蕃后随之爆发佛苯之争。佛苯之争始于松赞干布即赞普位后。松赞干布先后同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联姻,两位公主各自从家乡将佛像带入吐蕃,标志佛教正式传入吐蕃。于是松赞干布建立布达拉宫,并为二妃各立大昭寺和小昭寺佛教传入之初,即遭到吐蕃苯教徒的强烈反对。松赞干布即位时,吐蕃开始了初期的佛经翻译。因此,松赞干布时代苯教和佛教的对抗中佛教略占优势。松赞干布去世后,苯教势力大有抬头之势,文成公主所带释迦牟尼像被迫埋于地下。吐蕃时期佛苯之争是本地传统文化同外来文化之间发生碰撞、争论乃至相互吸收,直至融合的过程。吐蕃本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有着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强大的保守能力,苯教虽经多次毁灭性打击,但仍在藏区保留许多苯教寺庙,其诸多仪式尚保留在佛教仪轨中,并且其思想观念仍在藏区民众行为及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吐蕃佛苯之争最终导致吐蕃王朝的覆没和其后几千年的西藏佛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从吐蕃佛苯之争的结局来看,藏地的佛教是吸收苯教成分,成为雪域文化的主体,佛教精神千余年来成为藏民族心理的支柱。8世纪初,赤德祖赞即位后大兴佛法,710年赤德祖赞从唐朝迎娶金城公主,汉地佛教和汉僧再度回到吐蕃。金城公主到藏后,问知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佛像闭在暗室,急命人请出,供在大昭寺正殿;又将尼泊尔公主请来的不动佛像,移到小昭寺供奉布达拉宫布达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的居住的地方,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是因发展需要,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布达拉宫,又为了防守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另一说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此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达赖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达赖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达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达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布宫又通过建筑艺术体积的无限夸张和极度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尽情表现了佛法神威,告诫人们,惟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是通向天国的境地。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1]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纪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这两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总结: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龙济磊中国西藏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悠久的历史,给西藏留下了众多蜚声国内外的名胜古迹和宗教圣迹,分布广泛,内容丰富,是西藏发展旅游事业的历史文化资源。高原特色浓郁的各种文化和民间习俗,藏传佛教、民间宗教等内容构成的宗教文化,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献典籍,艺术精湛的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和令人陶醉的音乐、舞蹈、戏曲、曲艺,以及遍布全藏的名胜古迹,共同构成了西藏传统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文化最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内涵非常丰富而独特的西藏文化,使西藏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富特色,使西藏之旅魅力无穷.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建立两者之间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让旅游与文化携手“出游”,是提升西藏旅游形象,让旅游更具魅力的方法。西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存在于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这样的山水之间,也存在于八廓街的玛吉阿米餐厅中。在寺庙,在古堡山林,在普通百姓家,各地迥然不同的文化,是这片高原让人一再流连忘返的最重要原因。要进一步扩大和丰富西藏节庆文化旅游产品,推动举办各类适合游客参与的地方性节庆活动,切实达到“以节造势、依节托市”的效应。同时,配合文化部门将具有代表性的文艺项目进行品牌化打造和包装,打造精品商业演出类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是魂,旅游是载体,围绕着文化来打造旅游,既包括线路制定,旅游产品安排,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旅游商品开发。唐卡、藏香、围巾、佛珠等,是如今许多旅游者在西藏必购的纪念品,也是西藏旅游“六要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题C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D卷-附解析
-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乘法 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2年大学水利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模拟考试试卷-附解析
- 康复科信息化管理制度
- 医院多学科协作管理制度
- 妇产科病区管理制度
- 餐饮业员工薪酬管理制度
- 2022年大学电气信息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题D卷-附答案
- 企业疫情期间员工请假制度探讨
- 【参考】华为腾讯职位管理0506
- 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1Getupontime!教案陕旅版
- 风机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三角形钢管悬挑斜撑脚手架计算书
-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案
- 剪纸教学课件53489.ppt
- 旅游业与公共关系PPT课件
- 劳动法讲解PPT-定稿..完整版
- 彩色的翅膀_《彩色的翅膀》课堂实录
- 假如你爱我的正谱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检测报告可修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